当前位置:首页 » 名言名句 » 天坛建筑赏析

天坛建筑赏析

发布时间: 2021-03-04 01:02:54

① 谈谈北京天坛建筑的艺术特点

北京天坛是世界上最大的古代祭天建筑群。在中国,祭天仪式起回源于周朝,自汉代以来,历答朝历代的帝王都对此极为重视。明永乐以后,每年冬至、正月上辛日和孟夏(夏季的首月),帝王们都要来天坛举行祭天和祈谷的仪式。如果遇上少雨的年份,还会在圜丘坛进行祈雨。在祭祀前,通常需要斋戒。祭祀时,除了献上供品,皇帝也要率领文武百官朝拜祷告,以祈求上苍的垂怜施恩。

天坛建筑的主要设计思想就是要突出天空的辽阔高远,以表现“天”的至高无上。在布局方面,内坛位于外坛的南北中轴线以东,而圜丘坛和祈年坛又位于内坛中轴线的东面,这些都是为了增加西侧的空旷程度,使人们从西边的正门进入天坛后,就能获得开阔的视野,以感受到上天的伟大和自身的渺小。就单体建筑来说,祈年殿和皇穹宇都使用了圆形攒尖顶,它们外部的台基和屋檐层层收缩上举,也体现出一种与天接近的感觉。

天坛还处处展示着中国传统文化所特有的寓意、象征的表现手法。北圆南方的坛墙和圆形建筑搭配方形外墙的设计,都寓意着传统的“天圆地方”的宇宙观。而主要建筑上广泛地使用蓝色琉璃瓦,以及圜丘坛重视“阳数”、祈年殿按天象列柱等设计,也是这种表现手法的具体体现。

② 北京天坛的建筑特点是什么

北京天坛地处北京城的东南部,在故宫正南偏东方向,正阳门外东侧,是我国回古代明清两朝答历代皇帝祭天和祈谷的地方。

北京天坛中的两道垣墙把天坛分成内坛和外坛两个部分。南边围墙呈方形,象征地;北边围墙呈半圆形,象征天。北高南低,这既表示"天高地低",又表示"天圆地方"。

北京天坛始建于1420年,总面积为273公顷。它的主要建筑集中在内坛中轴线的南北两端,由南至北分别为圜丘坛、皇穹宇、祈年殿和皇乾殿等。它们设计巧妙,色彩调和,技艺高超,不仅是我国古建筑中的明珠,也是世界建筑史上的奇迹。

北京天坛是我国现存最大的古代皇帝祭天建筑,它享有"天下第一祭坛"的美誉。

③ 简述天坛的建筑艺术性及科学性

天坛公园,是明清两代皇帝每年祭天和祈祷五谷丰收的地方。天坛以严谨的建筑布局、奇特的建筑构造和瑰丽的建筑装饰著称于世。总占地面积约270万平方米,分为内坛和外坛。主要建筑物在内坛,南有圜丘坛、皇穹宇,北有祈年殿、皇乾殿,由一条贯通南北的甬道--丹陛桥,把这二组建筑连接起来。外坛古柏苍郁,环绕着内坛,使主要建筑群显得更加庄严宏伟。坛内还有巧妙运用声学原理建造的回音壁、三音石、对话石等,充分显示出古代中国建筑工艺的发达水平。天坛公园,是中国保存下来的最大祭坛建筑群。
天坛有坛墙两重,形成内外坛,均为北圆南方。当初,为了把天地的形象表现在墙上,以象征“天圆地方”之说。外坛墙的东南北三面原制无门,只西面临永定门内大街有门两座:北门是明代旧有的,称“祈谷坛门”;南门是乾隆十七年(1752年)增建的,称“圜丘坛门”。两门均为三间拱券式,绿琉璃简瓦歇山式顶。时下的外坛北门和东门,都是1975年以后增建的。内坛中间还有一道东西向的隔墙,它算作圜丘坛的北墙。这段隔墙在两轴线部位成弧形向北凸出,绕过皇穹宇外墙而与东西内坛墙相连接,将祈谷、圜丘两坛隔成两个区域。
内坛的圜丘位南,祈谷位北,均在南北中轴线上,中间由长360米、宽30米的神道(丹陛桥)连成一个整体。圜丘坛内主要建筑有圜丘台(祭天台)、皇穹宇(奉神殿、神库与神厨、宰牲亭)等;祈谷坛内主要建筑有祈年门、大祀殿(祈年殿)、东西配殿、皇乾殿、长廊(附七星石)、神库与神厨、宰牲亭等。
天坛是祈谷、圜丘两坛的总称,有两重坛墙环绕,将坛域分为内、外坛两部分,均为南方北圆。坛内祭祀建筑集中于内坛,内坛四面设门。连接两坛的的轴线,是一条长360米、宽28米、高2.5米的砖石台,称为“神道”又称“海墁大道”,也叫“丹陛桥”。它寓意着上天庭要经过漫长的道路。圜丘坛建筑群位于中轴线的南端,是明清两代皇帝祭祀皇天上帝的祭坛。圜丘坛之北是皇穹宇。祈谷坛位于中轴线的北端,主体建筑即祈年殿,坛中还有祈年门、皇乾殿、东西配殿、燔柴炉、瘗坎、砖门等建筑,附属建筑有72连房、神厨、宰牲亭等。圜丘坛、祈谷坛的附属建筑多在其东,这种布局使天坛西部坛域开阔。内坛西天门内偏南位置建有一城濠环绕的宫城,名“斋宫”,是皇帝祭祀把前“斋戒”期间居住的宫室。

④ 天坛祈年殿的建筑及象征意义是什么

天坛祈年殿内围的四根“龙井柱”象征一年四季春、夏、秋、冬;中围的十二根“金柱”象征一年十二个月;外围的十二根“檐柱”象征一天十二个时辰。中层和外层相加的二十四根,象征一年二十四个节气。三层总共二十八根象征天上二十八星宿。

再加上柱顶端的八根铜柱,总共三十六根,象征三十六天罡。殿内地板的正中是一块圆形大理石,带有天然的龙凤花纹,与殿顶的蟠龙藻井和四周彩绘金描的龙凤和玺图案相互呼应。六宝顶下的雷公柱则象征皇帝的“一统天下”。

(4)天坛建筑赏析扩展阅读:

天坛公园在北京市南部,东城区永定门内大街东侧。占地约273万平方米。天坛始建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清乾隆、光绪时曾重修改建。现为世界文化遗产,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全国文明风景旅游区示范点。

天坛公园在明、清两代是帝王祭祀皇天、祈五谷丰登之场所。天坛是圜丘、祈谷两坛的总称,有坛墙两重,形成内外坛,坛墙南方北圆,象征天圆地方。

主要建筑在内坛,圜丘坛在南、祈谷坛在北,二坛同在一条南北轴线上,中间有墙相隔。圜丘坛内主要建筑有圜丘坛、皇穹宇等等,祈谷坛内主要建筑有祈年殿、皇乾殿、祈年门等。

⑤ 有《天坛》的艺术鉴赏吗

Ulysse Nardin雅典表《天坛》掐丝珐琅彩绘表获沈阳故宫永久收藏2009年8月9日沈阳故宫博物院首度将珐琅彩绘列入馆藏项目,瑞士Ulysse Nardin(雅典表)《天坛》掐丝珐琅彩绘表,以彩绘大师精湛手工绘制中国历史象征建筑天坛,让雅典表获得首只沈阳故宫馆藏腕表的殊荣,成为沈阳故宫永久收藏。雅典表特于沈阳故宫博物院举办隆重的赠表仪式,由雅典表大中华总经理颜廷鹏先生将一只编号MUSEE的《天坛》掐丝珐琅彩绘表捐赠给沈阳故宫,让日后世世代代子孙皆可于沈阳故宫,观赏这只以“天坛”珐琅表面来纪录中国历史的掐丝珐琅彩绘表。 “掐丝珐琅”具有高度收藏与传家价值,加上其制作繁复与仰赖彩绘大师经验的特性,令这项制表技艺逐渐失传,是项极需要珍藏保护的珍贵工艺。沈阳故宫建立于公元1625年,是清朝入关前的主要理政与朝贺殿堂,1636年,皇太极在此即位称帝,改国号为清,改制为故宫博物院后,收藏许多无价的中华艺术宝藏,雅典表则以人文工艺结晶的掐丝珐琅彩绘表成为第一个进入沈阳故宫的顶级腕表品牌。 《天坛》掐丝珐琅彩绘表以中国著名地标——北京天坛为制作主题,将兴建在三层汉白玉祭坛上的祈年殿活现眼前,充分展现其工法细致的特性。中国宫殿向来以宏伟壮阔,细节精致细腻闻名,而雅典表则是将建筑的壮观景致,真实呈现于不到4公分的表盘上,将中国建筑之美尽纳其中,不仅纪录下中国历史的著名建筑与历史,同时也为雅典精妙的珐琅彩绘工艺,留下令人难以忘怀的记忆,具有融合中国宫殿建筑与瑞士微型建筑的重要意义。 为期三个月的“雅典表掐丝珐琅彩绘巡展”将先后在澳门、香港、西安、太原、沈阳做巡回展出,之后将移师大连、哈尔滨、上海、北京、昆明、台湾等地展出。近年中国经济迅速发展,中国居民日益富裕,雅典在2004年于西安开设第一个销售点,致力开拓中国顶级腕表市场。

⑥ 北京天坛有哪些建筑特点

北京天坛地处北京城的东南部,在故宫正南偏东方向,正阳门外东侧,是回我国古代明清两答朝历代皇帝祭天和祈谷的地方。
北京天坛中的两道垣墙把天坛分成内坛和外坛两个部分。南边围墙呈方形,象征地;北边围墙呈半圆形,象征天。北高南低,这既表示"天高地低",又表示"天圆地方"。
北京天坛始建于1420年,总面积为273公顷。它的主要建筑集中在内坛中轴线的南北两端,由南至北分别为圜丘坛、皇穹宇、祈年殿和皇乾殿等。它们设计巧妙,色彩调和,技艺高超,不仅是我国古建筑中的明珠,也是世界建筑史上的奇迹。
北京天坛是我国现存最大的古代皇帝祭天建筑,它享有"天下第一祭坛"的美誉。

⑦ 天坛公园的建筑特点 自己想的

北京天坛是世界上最大的古代祭天建筑群。在中国,祭天仪式起源于周朝,自汉代以来,历朝历代的帝王都对此极为重视。明永乐以后,每年冬至、正月上辛日和孟夏(夏季的首月),帝王们都要来天坛举行祭天和祈谷的仪式。如果遇上少雨的年份,还会在圜丘坛进行祈雨。在祭祀前,通常需要斋戒。祭祀时,除了献上供品,皇帝也要率领文武百官朝拜祷告,以祈求上苍的垂怜施恩。
天坛建筑的主要设计思想就是要突出天空的辽阔高远,以表现“天”的至高无上。在布局方面,内坛位于外坛的南北中轴线以东,而圜丘坛和祈年坛又位于内坛中轴线的东面,这些都是为了增加西侧的空旷程度,使人们从西边的正门进入天坛后,就能获得开阔的视野,以感受到上天的伟大和自身的渺小。就单体建筑来说,祈年殿和皇穹宇都使用了圆形攒尖顶,它们外部的台基和屋檐层层收缩上举,也体现出一种与天接近的感觉。
天坛还处处展示着中国传统文化所特有的寓意、象征的表现手法。北圆南方的坛墙和圆形建筑搭配方形外墙的设计,都寓意着传统的“天圆地方”的宇宙观。而主要建筑上广泛地使用蓝色琉璃瓦,以及圜丘坛重视“阳数”、祈年殿按天象列柱等设计,也是这种表现手法的具体体现。

⑧ 天坛公园的建筑特点


天坛公园,是明清两代皇帝每年祭天和祈祷五谷丰收的地方。天坛以严谨的建筑布局、奇特的建筑构造和瑰丽的建筑装饰著称于世。总占地面积约270万平方米,分为内坛和外坛。主要建筑物在内坛,南有圜丘坛、皇穹宇,北有祈年殿、皇乾殿,由一条贯通南北的甬道--丹陛桥,把这二组建筑连接起来。外坛古柏苍郁,环绕着内坛,使主要建筑群显得更加庄严宏伟。坛内还有巧妙运用声学原理建造的回音壁、三音石、对话石等,充分显示出古代中国建筑工艺的发达水平。天坛公园,是中国保存下来的最大祭坛建筑群。
天坛有坛墙两重,形成内外坛,均为北圆南方。当初,为了把天地的形象表现在墙上,以象征“天圆地方”之说。外坛墙的东南北三面原制无门,只西面临永定门内大街有门两座:北门是明代旧有的,称“祈谷坛门”;南门是乾隆十七年(1752年)增建的,称“圜丘坛门”。两门均为三间拱券式,绿琉璃简瓦歇山式顶。时下的外坛北门和东门,都是1975年以后增建的。内坛中间还有一道东西向的隔墙,它算作圜丘坛的北墙。这段隔墙在两轴线部位成弧形向北凸出,绕过皇穹宇外墙而与东西内坛墙相连接,将祈谷、圜丘两坛隔成两个区域。
内坛的圜丘位南,祈谷位北,均在南北中轴线上,中间由长360米、宽30米的神道(丹陛桥)连成一个整体。圜丘坛内主要建筑有圜丘台(祭天台)、皇穹宇(奉神殿、神库与神厨、宰牲亭)等;祈谷坛内主要建筑有祈年门、大祀殿(祈年殿)、东西配殿、皇乾殿、长廊(附七星石)、神库与神厨、宰牲亭等。
天坛是祈谷、圜丘两坛的总称,有两重坛墙环绕,将坛域分为内、外坛两部分,均为南方北圆。坛内祭祀建筑集中于内坛,内坛四面设门。连接两坛的的轴线,是一条长360米、宽28米、高2.5米的砖石台,称为“神道”又称“海墁大道”,也叫“丹陛桥”。它寓意着上天庭要经过漫长的道路。圜丘坛建筑群位于中轴线的南端,是明清两代皇帝祭祀皇天上帝的祭坛。圜丘坛之北是皇穹宇。祈谷坛位于中轴线的北端,主体建筑即祈年殿,坛中还有祈年门、皇乾殿、东西配殿、燔柴炉、瘗坎、砖门等建筑,附属建筑有72连房、神厨、宰牲亭等。圜丘坛、祈谷坛的附属建筑多在其东,这种布局使天坛西部坛域开阔。内坛西天门内偏南位置建有一城濠环绕的宫城,名“斋宫”,是皇帝祭祀把前“斋戒”期间居住的宫室。

⑨ 天坛的建筑风格是什么

北京天坛地抄处北京城的东南部,在故宫正南偏东方向,正阳门外东侧,是我国古代明清两朝历代皇帝祭天和祈谷的地方。
北京天坛中的两道垣墙把天坛分成内坛和外坛两个部分。南边围墙呈方形,象征地;北边围墙呈半圆形,象征天。北高南低,这既表示"天高地低",又表示"天圆地方"。
北京天坛始建于1420年,总面积为273公顷。它的主要建筑集中在内坛中轴线的南北两端,由南至北分别为圜丘坛、皇穹宇、祈年殿和皇乾殿等。它们设计巧妙,色彩调和,技艺高超,不仅是我国古建筑中的明珠,也是世界建筑史上的奇迹。
北京天坛是我国现存最大的古代皇帝祭天建筑,它享有"天下第一祭坛"的美誉。

⑩ 天坛祈年殿的建筑特色及其象征意义是什么

祈年殿是一座直径32.72米的圆形建筑,鎏金宝顶蓝瓦三重檐攒尖顶,层层收进,总高38米。祈年殿内有28根金丝楠木大柱,里圈的四根寓意春夏秋冬四季,中间一圈12根寓意十二个月,最外一圈12根寓意十二时辰以及周天星宿。

祈年殿在天坛的北部,前身为大祈殿,始建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明嘉靖二十四年(1545年)改建为三重顶圆殿,名为“大享殿”。清乾隆十六年(1751年)修缮后,改名为“祈年殿”。光绪十五年(1889年)毁于雷火,数年后按原样重建。

(10)天坛建筑赏析扩展阅读:

一、建筑历史

祈年殿(the Hall of Prayer for Good Harvest)前身为“大祈殿”,原为矩形大殿,用于合祀天、地,始建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是天坛最早的建筑物。嘉靖十九年(1540年)拆除。

嘉靖二十四年(1545年)建成三重顶圆殿,名为“大享殿”,殿顶覆盖上青、中黄、下绿三色琉璃,寓意天、地、万物。

清乾隆十六年(1751年)改三色瓦为统一的蓝瓦金顶,更名“祈年殿”,是孟春(正月)祈谷的专用建筑。光绪十五年(1889年)毁于雷火,数年后按原样重建。

二、建筑结构

祈年殿是天坛的主体建筑,又称祈谷殿,是明清两代皇帝孟春祈谷之所。它是一座鎏金宝顶、蓝瓦红柱、金碧辉煌的彩绘三层重檐圆形大殿。祈年殿采用的是上殿下屋的构造形式。

大殿建于高6米的白石雕栏环绕的三层汉白玉圆台上,即为祈谷坛,颇有拔地擎天之势,壮观恢弘。祈年殿为砖木结构,殿高38米,直径32米,三层重檐向上逐层收缩作伞状。

建筑独特,无大梁长檩及铁钉,二十八根楠木巨柱环绕排列,支撑着殿顶的重量。祈年殿是按照“敬天礼神”的思想设计的,殿为圆形,象征天圆;瓦为蓝色,象征蓝天。

三、相关报道

天坛文物修缮工程被分为八个修缮项目,即圜丘坛、皇穹宇、祈年殿及祈谷坛台面、祈年门、祈年殿东西庑及其围墙、南砖门及成贞门、皇乾殿和外坛西墙,耗资达77万元(法币)。

在修缮圜丘坛时,施工人员将地坪翻开,剔除杂草与树根,重做了三合土基础,并将残损石块换掉,找出排水坡度,使整个圜丘坛的3034块石面平整密缝。皇穹宇虽然在清乾隆十七年(1752年)重修过,但效果不佳。

工作人员对梁柱、墙面等原有装饰进行了彩绘,将柱子沥粉贴金,墙面花边纹样照原样补齐。同时,皇穹宇前的三阙门和圆形围墙、琉璃、砖瓦等也一一精确磨制对缝。遗憾的是,1934年被大风吹折的望灯杆,因木料稀缺,未能修复。

清光绪十五年(1889年),祈年殿曾焚毁于雷火,此后清政府虽用了七年时间重修,而未能完成。此次修缮,施工人员从地面到宝顶搭起脚手架,先将屋面全部卸下,修整三层外檐。

宝顶用铜皮焊成,磨光镏金,套在雷公柱外,修理时工人钻入宝顶,两人在内操作,把歪斜的雷公柱修正,使宝顶端正地落在由大块琉璃砖拼成的须弥座上。

殿匾额经当时市政府同意,仅留下了“祈年殿”三个汉字,略去了满文。此外,祈年门、东西配殿(木料均系楠木)和宰牲亭等建筑也修缮一新。

热点内容
古代励志的名言 发布:2021-03-16 21:50:46 浏览:209
形容儿孙绕膝的诗句 发布:2021-03-16 21:49:35 浏览:878
席慕蓉赏析印记 发布:2021-03-16 21:48:26 浏览:311
权力很大含有手的成语 发布:2021-03-16 21:48:22 浏览:584
能听的儿童故事 发布:2021-03-16 21:48:15 浏览:285
关于足球的诗歌词句 发布:2021-03-16 21:47:40 浏览:870
拖拉机的古诗 发布:2021-03-16 21:42:53 浏览:571
亮甜的诗句 发布:2021-03-16 21:42:00 浏览:831
广东话生日快乐祝福语 发布:2021-03-16 21:38:55 浏览:409
嘘的短句 发布:2021-03-16 21:38:07 浏览: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