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名言名句 » 目送赏析200字

目送赏析200字

发布时间: 2021-02-27 18:58:23

1. 目送好段摘抄200字赏析50字,一定要有赏析!谢谢

这篇文章分成两个段落,第一段作为母亲,龙应台叙述了儿子华安从第一天回上小学起到中学、直至出答国上大学十多年间的几个感人片段,她一次次目送孩子的背影离去,一次次目送他成长。第二段,龙应台作为女儿,追忆自己成长的岁月中,与父亲的一次次别离:总是目送父亲的背影渐行渐远,直到有一天,在殡仪馆熊熊炉火里永远地消逝??所以她说:“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告诉你,不必追。”

2. 龙应台《目送》赏析 300+200字 4篇

在读龙应台的《目送》。很不好意思,最近在业余时间一直是看杂志和报纸的,很少看这样的集子了。前几日去逛书店,老板介绍说向你推荐一本书你一定要看,我扬起手中已经在看的书问他,你说的是这一本吧?米老板笑着说是啊是啊。呵呵!手中扬着的,就是这本龙应台的《目送》了。我说不好意思,是因为我买的是一本盗版的,才7元钱,其中有着错字的,但还不影响阅读。说真的,下一次再遇到这样的好书,说什么也要买本正版的。
看的很是过瘾,几乎每一篇后边,我都留下了一些自己的文字痕迹。要么是读后感,要么是自己的附和,随着龙教授的话题说几句。现在已经看了有一半了,挺好的。等哪天真正读完了,我就把真实的感受写下来。To tell the truth:好书,还是要真正地好好读才是啊!
龙应台,女,祖籍湖南衡山,父亲姓龙,母亲姓应,出生在台湾,所以叫龙应台。真是有意思的名字!知道龙应台,应该是在很早的时候,读到过她的杂文,很犀利的文字和笔锋。在后来,知道她的抒情的书《亲爱的安德烈》和《孩子,你慢慢来》,只是可惜还没有真正阅读。好像她又写新书了,《大江大海,一九四九》。有机会了,买回来细细拜读一下,学习一下。

读着龙应台的《目送》,真的是不忍释手,几度泪眼模糊。书中文章,多是作者对父母兄弟朋友的亲情和牵挂,几分落寞,几分温婉,也有不舍无奈之际,作者决然转身的背影。
《目送》是书名,也是第一篇的篇名,诉说对父亲、儿子的眷爱。一边是父亲的远逝,作者深情凝望,目送曾经是英姿勃发的父亲,走完去往天国的最后一程。一边是儿子,松开妈妈的手独立行走,到长大成人,一次次走向远方,消失于茫茫人海,“每一次等候他消失前的回头一瞥,但是没有,一次都没有。”
作者柔肠百结,终于慢慢地、慢慢地领悟了:“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立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于是,作者幽婉慨叹:有些路啊,只能一个人走。就这样,生与死,别与离,作者用文字透露内心那片最不甘的柔情,还有微妙与细腻,无奈与难舍。
书中,龙应台叙述质朴,有款款深情,也有万丈豪气,有些冷,也让你温暖无比。她对时间的无言、对生命的目送,对亲情延续与生死别离的思考,如花枝春满,让人悲喜交集。刚柔之间,漫溢出幽微与深邃,忧伤和美丽。
“家,一不小心就变成一个没有温暖,只有压迫的地方。外面的世界固然荒凉,但是家可以更寒冷。”“我想有一个家,家前有土,土上可种丝瓜,丝瓜沿竿而爬,迎光开出巨朵黄花……”
再犀利的笔也有难以言尽的时候,作者心路的曲折我们无法尽览,但对亲情和人情,作者心底的凄清与渴望,却用最朴素的方式绽放出了最动人的诗意。合上书本,《目送》再难让人忘怀。

此时,已是将近春分时节。坐在阳光斑驳的阳台,看着青草从地底一丝丝萌绿,70多篇作品犹如阵阵清风,一点一点叩开情怀。

3. 目送中雪白的布的赏析 200字

“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立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龙应台《目送》”
《雪白的布》:“···每年有一千个贫民窟的人被火车撞死。那赶火车上班上工的人,挤不进车厢,只好将身体悬在车厢外,两只手死命地抓着任何一个可以抓住的东西。电线杆离铁轨太近,火车奔跑时,悬在车外的人往往身首异处。有一个做手工布风筝的人,不忍见死者曝尸野外,给每一个死者捐出两码白布覆盖尸体。他每个星期四到火车站巡回,每一年,要捐出六百五十码白布。年轻的时候,他曾经亲眼看见一个赶车上工的人被火车抛下;旁边的人随便扯下一块脏兮兮的广告布,把尸体盖住。他觉得太过不堪,「不管信什么教」,他说,「一张干净雪白的布,是不应该少的。」每一年,四千个孟买人死在铁轨上。”
从前你看此花时,是为美,是为戏,是为年少无知。现在你看此花时,是为苦,是为难,是为人生无常。当真正的现实破灭了曾经多年的梦想时,你才会懂得什么是切身之痛,什么样的痛苦只能化为了潜意识,任凭白天自认为放下了一千遍,晚上自己控制不了的潜意识化为重复的梦魇,追忆似鬼年华。我们似乎经历了太少的痛苦,被痛苦沉重地压得喘不过气以后,才会慢慢地,抬起成熟的头。
这是我们应该没有想象过的画面。生死,卑微,白布。但是世界就是如此的现实,我的心灵被此震撼,涣散,沉思。这一则里我想所能震撼的,就是生之卑微,与死之尊严。一张白布,众生平等。
楼主可删减,我帮到这了,看你咯,呵呵,O(∩_∩)O

4. 目送读后感200

<目送>读后感
“所谓的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立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人到中年,当你读到这段话的时候,你的心会不会剧烈的颤动一下?

这是台湾女作家龙应台《目送》中扉页上的一段话,说得既令人心酸又无奈,步入中年,拥有年轻时所向往、所追求的一切,名利、地位、资本,但是平静下来才发现父亲已经远去、母亲也在慢慢的老去、儿子们挣脱自己的保护要远行、朋友们在曲终之际渐渐散去、兄弟姐妹各自经营着自己的生活,在别人眼中拥有一切的“我”却无力将他们一一挽留,环顾四周,惟有任凭他们渐行渐远,默默“目送”。有没有在这里找到你的影子,这里的“我”又是多少个我们的写照?这本书与其说是龙应台女士对自己生活的回顾与反省,倒不如说是照出了我们每个人的成长历程,照出了我们生活中所忽略的最珍贵的事物。

其实,很多时候不是我们去看父母的背影,更多的时候是我们承受爱我们的人追逐的目光,承受他们不舍的,他们不放心的,满眼的目送。但我们从小到大只管着一心离开,从未回头张望过。

印象最深的是以前回老家,每次走时,我昂头在前面大步流星,偶尔回首,总看见奶奶撩着围裙的一角不停地擦拭着眼睛。那时很不以为然,又不是再也不见,干嘛就像最后一次般伤感。但是,真的有一天就成了最后一次。你不管怎样离开,都不再会有人为你留恋,为你挂牵,为你等待。就算有千万次的回头,会有谁人在一直目送着我的离开,哪怕转了弯仍舍不得收回目光?我们的这一生,被父母目送着,然后我们会目送着我们的孩子蹦跳着离开。但是我们都很难去回头张望,只因我们知道那份可以依靠的爱一直坚实地存在着。

做儿女的要明白,在父母的有生之年,让他们的眼睛多点落在我们的面孔上,而不是含泪看着我们渐行渐远。做父母的也要明白,孩子不是你的附属物,“有些路啊!只能一个人走”,你能给孩子的只是精神上的慰藉和支持,让他(她)自己体会孤独、挫折、失败等种种坎坷,这才是真正的爱,因为“有些事,只能一个人做,有些关,只能一个人过。”

目送读后感

我在车站等车,身旁是一对等着过马路的母子。母亲在起步的一瞬间握住儿子的手,儿子却不动,转头看她,眉一皱,正要说什么,不料他此刻的神情被母亲尽收眼底,儿子转过头,撇撇嘴,轻轻把手从母亲手中挣脱,大步向前。母亲的身躯一怔,随即上前。我看到的是,她眸中掩不住的失落。

目送着他们的背影,思绪纷飞。

不知从何时起,自己也像那个儿子一样,不屑父母递过来的关心。一件外衣是“不冷,拿走拿走”,一杯牛奶是“难喝,不要”,一只关怀的手,也是不着痕迹地挣开。即使是一个关切的眼神,一句询问的话语,也总是以无所谓的视线,不耐烦的神情挡回。

也不知从何时起,那个捧着书跑来跑去问东问西的身影被时光冲淡,支离破碎,渐渐清晰的是一个人翻书上网寻求答案的背影。也不再是那个在商店里一手拿一个颜色的发夹,欢快地跑到母亲身旁询问哪个漂亮的孩子,在母亲给出建议后,仍然犹豫地左看看,右摸摸,狠不下心,抬起一张哭丧的脸请求“妈妈,我选不好,两个都要行不行?”而是习惯一个人作出抉择,再一个人承受。也不像儿时受了委屈跑到父亲怀中大声哭泣并且寻求安慰,而是一个人辩解,一个人反击。

《目送》中的孩子告别母亲,一个人踏上那条每个人必经的道路。在告别的时候,母亲目送着孩子渐行渐远的背影,站在斑驳小路的这一端,看着背影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眼睛里流露的风霜是岁月留下的痕迹。她舍不得孩子去受苦,去接受岁月的洗礼。母亲太懂得这条路上的艰辛,当年的她也向往过,义无反顾过,然而也跌倒过,流泪过,但,不后悔。如今她只能放手,让孩子自己走,因为——

有些事,只能一个人做;有些关,只能一个人过;有些路啊,只能一个人走。

我是准备要一个人踏上征途吗?

前边的孩子转身离开的时候眼中有不舍,有对前方未知事物的畏惧,但更多的是喜悦憧憬和睥睨一切的自信。他面带微笑迈出了第一步,留给母亲一个“不用追”’的背影。哪怕前方荆棘遍地,被扎得遍体鳞伤,也绝不回头。

这条路上的艰辛,只有自己懂;这条路上的风景,也只有自己欣赏才能会心一笑,这条路上的果实,只有自己采摘才更觉得甘美,这条路的尽头,也只有在别人最后的目送中,自己走。

但是,倘若一个人在分岔路口徘徊,在泥泞的土地上摔倒时,有一个人为你指明方向,向你伸出援手,那是何其幸运啊。跟一个志同道合的人,在这条路最险峻的地段,互相扶持,互相勉励,并肩作战,时刻充满斗志;在越过高山,穿过森林,看到胜利曙光时,对酒当歌,一醉方休,分享喜悦。倘若真的遇到这样的人,就跟他结伴而行吧,毕竟一个人的旅途太过孤独寂寞

5. 龙应台目送摘抄200字欣赏50字数

  1. 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立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

    龙应台送自己的儿子华安,作为一个母亲,对于亲情,她有的只不过是不舍和眷恋。儿子从未远离自己,这一去,不知何时回来,饱含了一个母亲对儿子强烈的不舍。

  2. 我一直在等候,等候他消失前的回头一瞥。但是他没有,一次都没有。
    表现了作者作为母亲,亲盼儿子能够回头看自己一眼的急切心理,“一次都没有”包含着失望,是从心底发出的感情。

  3. 我看着他的小货车小心地倒车,然后噗噗驶出巷口,留下一团黑烟。直到车子转弯看不见了,我还站在那里,一口皮箱旁。
    这是作者看着自己的父亲,从而想到,天下的父母,即使再卑微,也是深深的爱着子女。

  4. 火葬场的炉门前,棺木是一只巨大而沉重的抽屉,缓缓往前滑行。没有想到可以站得那么近,距离炉门也不过五公尺。雨丝被风吹斜,飘进长廊内。我掠开雨湿了前额的头发,深深、深深地凝望,希望记得这最后一次的目送。
    “深深、深深地凝望”表现了作者对自己父亲离世的不舍,“希望最后一次的目送”是女儿希望父亲走好的情感。

6. 目送读后感200字20篇急急急

读《目送》有抄感读了《目送》的第一篇,我就情不自禁地继续看下去,作者能把每一个人都会经历的事描绘的感人肺腑。
《目送》收录的七十三篇散文,写了父亲的逝世,母亲的老去,儿子的成长单飞,朋友亲人的离散牵挂,兄弟的重逢携手。
第一篇叫《目送》的文章让我最记忆深刻。作者的儿子第一天上小学进教室和出国上大学的两个情景,她一次次目送孩子的背影离去,却一次次与儿子疏远。作者记得她也总是总是目送父亲的背影渐行渐远,直到父亲生命结束。
也许,每一个父母都会经历孩子长大疏远他们这个事实,经历自己的父母离开人世。可又有几人会把这样刻苦铭心的事记录下来,用感情记录下来。一般情况下我们看一篇文章,主要看故事内容,新颖的题材才会吸引我们,让我们喜欢。可这本书,只有朴实的文字,简单的故事,平滑的叙述,也能成为家喻户晓的读物,赢的就是真情与文字功底。
我们之所以要读课外书和学习课文,不仅仅是看故事,更要学习,学习语文知识,学习思想内容,学习审美。这样你才没白学。

7. 目送选段读后感200字

《目送》读后感
“所谓的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立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人到中年,当你读到这段话的时候,你的心会不会剧烈的颤动一下?

这是台湾女作家龙应台《目送》中扉页上的一段话,说得既令人心酸又无奈,步入中年,拥有年轻时所向往、所追求的一切,名利、地位、资本,但是平静下来才发现父亲已经远去、母亲也在慢慢的老去、儿子们挣脱自己的保护要远行、朋友们在曲终之际渐渐散去、兄弟姐妹各自经营着自己的生活,在别人眼中拥有一切的“我”却无力将他们一一挽留,环顾四周,惟有任凭他们渐行渐远,默默“目送”。有没有在这里找到你的影子,这里的“我”又是多少个我们的写照?这本书与其说是龙应台女士对自己生活的回顾与反省,倒不如说是照出了我们每个人的成长历程,照出了我们生活中所忽略的最珍贵的事物。

其实,很多时候不是我们去看父母的背影,更多的时候是我们承受爱我们的人追逐的目光,承受他们不舍的,他们不放心的,满眼的目送。但我们从小到大只管着一心离开,从未回头张望过。

印象最深的是以前回老家,每次走时,我昂头在前面大步流星,偶尔回首,总看见奶奶撩着围裙的一角不停地擦拭着眼睛。那时很不以为然,又不是再也不见,干嘛就像最后一次般伤感。但是,真的有一天就成了最后一次。你不管怎样离开,都不再会有人为你留恋,为你挂牵,为你等待。就算有千万次的回头,会有谁人在一直目送着我的离开,哪怕转了弯仍舍不得收回目光?我们的这一生,被父母目送着,然后我们会目送着我们的孩子蹦跳着离开。但是我们都很难去回头张望,只因我们知道那份可以依靠的爱一直坚实地存在着。

做儿女的要明白,在父母的有生之年,让他们的眼睛多点落在我们的面孔上,而不是含泪看着我们渐行渐远。做父母的也要明白,孩子不是你的附属物,“有些路啊!只能一个人走”,你能给孩子的只是精神上的慰藉和支持,让他(她)自己体会孤独、挫折、失败等种种坎坷,这才是真正的爱,因为“有些事,只能一个人做,有些关,只能一个人过。”

目送读后感

我在车站等车,身旁是一对等着过马路的母子。母亲在起步的一瞬间握住儿子的手,儿子却不动,转头看她,眉一皱,正要说什么,不料他此刻的神情被母亲尽收眼底,儿子转过头,撇撇嘴,轻轻把手从母亲手中挣脱,大步向前。母亲的身躯一怔,随即上前。我看到的是,她眸中掩不住的失落。

目送着他们的背影,思绪纷飞。

不知从何时起,自己也像那个儿子一样,不屑父母递过来的关心。一件外衣是“不冷,拿走拿走”,一杯牛奶是“难喝,不要”,一只关怀的手,也是不着痕迹地挣开。即使是一个关切的眼神,一句询问的话语,也总是以无所谓的视线,不耐烦的神情挡回。

也不知从何时起,那个捧着书跑来跑去问东问西的身影被时光冲淡,支离破碎,渐渐清晰的是一个人翻书上网寻求答案的背影。也不再是那个在商店里一手拿一个颜色的发夹,欢快地跑到母亲身旁询问哪个漂亮的孩子,在母亲给出建议后,仍然犹豫地左看看,右摸摸,狠不下心,抬起一张哭丧的脸请求“妈妈,我选不好,两个都要行不行?”而是习惯一个人作出抉择,再一个人承受。也不像儿时受了委屈跑到父亲怀中大声哭泣并且寻求安慰,而是一个人辩解,一个人反击。

《目送》中的孩子告别母亲,一个人踏上那条每个人必经的道路。在告别的时候,母亲目送着孩子渐行渐远的背影,站在斑驳小路的这一端,看着背影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眼睛里流露的风霜是岁月留下的痕迹。她舍不得孩子去受苦,去接受岁月的洗礼。母亲太懂得这条路上的艰辛,当年的她也向往过,义无反顾过,然而也跌倒过,流泪过,但,不后悔。如今她只能放手,让孩子自己走,因为——

有些事,只能一个人做;有些关,只能一个人过;有些路啊,只能一个人走。

我是准备要一个人踏上征途吗?

前边的孩子转身离开的时候眼中有不舍,有对前方未知事物的畏惧,但更多的是喜悦憧憬和睥睨一切的自信。他面带微笑迈出了第一步,留给母亲一个“不用追”’的背影。哪怕前方荆棘遍地,被扎得遍体鳞伤,也绝不回头。

这条路上的艰辛,只有自己懂;这条路上的风景,也只有自己欣赏才能会心一笑,这条路上的果实,只有自己采摘才更觉得甘美,这条路的尽头,也只有在别人最后的目送中,自己走。

但是,倘若一个人在分岔路口徘徊,在泥泞的土地上摔倒时,有一个人为你指明方向,向你伸出援手,那是何其幸运啊。跟一个志同道合的人,在这条路最险峻的地段,互相扶持,互相勉励,并肩作战,时刻充满斗志;在越过高山,穿过森林,看到胜利曙光时,对酒当歌,一醉方休,分享喜悦。倘若真的遇到这样的人,就跟他结伴而行吧,毕竟一个人的旅途太过孤独寂寞

8. 求《目送》200字赏析!

摘抄片段:现在他二十一岁,上的大学,正好是我教课的大学。但即使是同路,版他也不愿搭我的车。即权使同车,他戴上耳机 只有一个人能听的音乐,是一扇紧闭的门。有时他在对街等候公交车,我从高楼的窗口往下看:一个高高瘦瘦的青年,眼睛望向灰色的海;我只能想象,他的内在世界和我的一样波涛深邃,但是,我进不去。一会儿公交车来了,挡住了他的身影。车子开走,一条空荡荡的街,只立着一只邮筒。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立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

9. 龙应台《目送》的赏析,详细一点的。

作品赏析:

《目送》这本书,细加辨析的话,慈为慈爱、和善,是输一己之善良关爱于外界,方向向外;悲,为悲悯、同情,是纳别人之痛楚无奈于胸怀,方向向内。无慈难以成悲,无悲亦难以为慈。这两者,互为因果,常常相辅相成,每每联袂而行。

很难想象到笔锋锐利、惯于批判外界现实的龙应台,在《目送》这本书中,开始对亲情作详尽感受描述,也开始对生活作深度的体会与思考,转向私密。如她对生命中两件刻骨铭心事情的描写。

在《目送》中,龙应台明显地将笔触伸向了“人”的内心世界,用散文的方式,述说着生命中的悲欢离合。她娓娓述说,述说着亲情的血浓于水,也述说着亲情离去的无奈与锥心疼痛,但更多的是告诉人们亲人的重要与亲情的珍贵。

“作为父母的子女,作为子女的父母,彼此的身份,是在一生之中一次又一次的目送中完成转换——只是第一次的目送是成长,最后一次的目送却永别。” 这或许就是龙应台想要告诉给我们的生活与生命的本真。这些温情的语言,如一剂醒脑益智的良药,使我们深陷尘世羁绊的心灵,一次次得到解脱和自省。

构成《目送》浓墨重彩的华章的部分,也就是写自己父母的那些篇章,首先体现的是一个“慈”字——不用奇怪,父母,是长辈,但是地球人都明白老人即孩子的道理,过了一定年龄的父母,就是孩子,就是晚辈,就是儿女们怀里浓浓的“慈”的最频繁也最紧迫的承受者。

(9)目送赏析200字扩展阅读

《目送》是作家龙应台继《孩子你慢慢来》《亲爱的安德烈》后,龙应台再推出思考“生死大问”的作品,是一本感悟性的人生之书。

龙应台,1952年2月13日生于中国台湾高雄大寮乡眷村,现代作家、曾担任“台湾文化部部长”。1974年毕业于台湾国立成功大学外文系后,赴美国求学,后获堪萨斯州立大学英美文学博士。

1988年迁居德国,在法兰克福大学任教授。1994年,出版《人在欧洲》。1998年,她的三部书《啊,上海男人》、《这个动荡的世界》、《故乡异乡》在上海相继发行。1999年,龙应台出任台北市首任文化局局长。2008年在香港大学教授任上获评为孔梁巧玲杰出人文学者。

2010年11月15日,龙应台以260万人民币的版税收入,荣登作家富豪榜第16名,引发广泛关注。

热点内容
古代励志的名言 发布:2021-03-16 21:50:46 浏览:209
形容儿孙绕膝的诗句 发布:2021-03-16 21:49:35 浏览:878
席慕蓉赏析印记 发布:2021-03-16 21:48:26 浏览:311
权力很大含有手的成语 发布:2021-03-16 21:48:22 浏览:584
能听的儿童故事 发布:2021-03-16 21:48:15 浏览:285
关于足球的诗歌词句 发布:2021-03-16 21:47:40 浏览:870
拖拉机的古诗 发布:2021-03-16 21:42:53 浏览:571
亮甜的诗句 发布:2021-03-16 21:42:00 浏览:831
广东话生日快乐祝福语 发布:2021-03-16 21:38:55 浏览:409
嘘的短句 发布:2021-03-16 21:38:07 浏览: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