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名言名句 » 金瓶梅赏析

金瓶梅赏析

发布时间: 2021-02-27 16:05:09

1. 红楼梦艺术特色赏析

《红楼梦》被评为中国古典小说及章回小说的巅峰之作,也是明清小说的最高成就。我国四大名著之一,以至于以一部作品构成了一门学术性的独立研究学科——红学,这在文学史上是极为罕见的。该红楼梦书系统总结了中国封建社会的文化、制度,对封建社会的各个方面进行了深刻的批判,并且提出了朦胧而带有初步民主主义性质的理想和主张,透露出了资产阶级萌芽。自胡适作红楼梦考证以来,一般认为曹雪芹以其家族的命运投射在《红楼梦》一书。其中,后40回由高鹗制作,因为曹雪芹没写完就不幸去世了。
作者以贵族家庭的兴衰为主轴。为避免文字触及时事被清政府干涉,于是虚构朝代,隐去真事,并以描写闺阁女子来避讳。
这部巨著虽然虚构朝代、地点,而且假借了女娲补天的神话作为故事的因源,却在不经意中反映了清帝国下贵族的生活纪实。并且反映出当时的社会生活、婚丧祭祀制度,乃至服装穿戴、饮食药膳、建筑亭阁、园林造景、舟车行轿等等层面。全书中有很多关于佛教、道教、儒家思想的描写与戏谑。

2. 《金瓶梅》赏析:潘金莲最寂寞难耐的一夜是哪一夜

潘金莲之所以“淫荡”,是因其追求“真爱”的理想破灭所致。《水浒传》和《金瓶梅》两部作品的流传,已经使潘金莲的“淫妇”形象很难“翻案”。那你们知道潘金莲最寂寞难耐的一夜是哪一夜吗?今天让我们一起来探秘一下吧!

如,在潘金莲与西门庆好上之后,还未过门之前,西门庆一段时间不去找她,这下儿把潘金莲盼的“眼儿望穿,门儿倚遍”,对此,作者特在“潘金莲夜盼西门庆”一节作了详细的描述。除此以外,在“潘金莲雪夜弄琵琶”一节中,潘金莲的痴情表现的更是淋漓尽致。

西门庆的小妾李瓶儿为他生了个儿子,一下占据了他的大半儿“宠爱”,加之西门庆又勾搭上了风骚的王六儿,二人打的火热,一度冷落了潘金莲。为此,潘金莲伤心、失落、彷徨。

这一夜,潘金莲和往常一样,开着门,单等西门庆能再次进入自己的房间。一直等到二三更天,不见西门庆,伤心失落再次袭上心头。于是,独自一人和衣上床。睡不着,也得“闷把帏屏靠,和衣强睡倒”。

潘金莲躺在床上,睡不着眯着。猛听的房檐上铁马儿一片声响,只道西门庆来到敲得门环响,她喜出望外,忙叫春梅去瞧,岂料春梅道:“娘错了,是外边风起落雪了。”

潘金莲听了,天凉心更冷。于是她弹起琵琶唱道:听见风声嘹亮,雪洒窗寮,任冰花片片飘。

又等了一阵儿,见西门庆仍不来,又意儿懒的动旦了。于是又唱道:

懒把宝灯挑,慵将香篆烧。(只是挨一日似三秋,盼一夜如半夏。)挨过今宵,怕到明朝。细寻思,这烦恼,何日是了?(暗想负心贼,当初说的话儿,心中由不得我伤情儿。)想起来,今夜里,心儿内焦。误了我青春年少。(谁想你弄的我三不归,四捕儿着他。)你撇的人有上稍来没下稍。

她唱的情深意切,可惜心上人儿听不到。

潘金莲唱了一回。看看烛火已昏暗,待要睡了,又恐怕西门庆一时来;待要不睡,又是那盹困,又是寒冷。不免除去冠儿,乱挽乌云,把帐儿放下半边来,拥衾儿坐。唱道:懊恨薄情轻摒弃,离愁闲自恼。

为此,潘金莲似乎得了“强迫症”。心里恨着西门庆,可是不想又不行。于是,她又叫春梅外面去瞧,看看西门庆来了不曾。

岂料,春梅回来,道:“娘,还认爹没来哩!爹来家不耐烦了,在六娘屋里吃酒的不是?”

潘金莲听了,心像被刀子戳了一样,眼中泪珠儿簌簌往下流。于是再次拿过琵琶,唱道:

论杀人好恕,情理难饶。负心的,天鉴表!……。奴将你这定盘星儿错认了。……

常记得当初相聚,痴心儿望到老。……。梦断魂劳,俏冤家,这其间,心变了。……

从以上,潘金莲的痴情可见一斑。由于当初的“甜言蜜语,海誓山盟”,潘金莲疯狂的爱上了西门庆。如今西门庆的“变心”,让潘金莲由爱生恨。

3. 请帮我鉴赏"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这句诗出自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在《王风》集中,题为《黍离》。

“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的原意为:了解我心情的人,认为我心中惆怅;不了解我心情的,还以为我呆在这儿有什么要求呢!
黍离

彼黍离离,彼稷之苗。
行迈靡靡,中心摇摇。
知我者,谓我心忧,
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悠悠苍天!此何人哉?

彼黍离离,彼稷之穗。
行迈靡靡,中心如醉。
知我者,谓我心忧,
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悠悠苍天!此何人哉?

彼黍离离,彼稷之实。
行迈靡靡,中心如噎。
知我者,谓我心忧,
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悠悠苍天!此何人哉?

——《诗经·王风》

不敢写《黍离》,因为名头太大,一句名言四处援引的那种。在还没有听说过《诗经》的时候就听到过那两句话,只觉得绕口令一样说来说去,语意还有些神秘,即使没有听懂,也还会觉得喜欢。
许多年后读起这首诗的时候,下面的注解告诉我那是一个臣子在怀念故国,太久远的感慨,我感觉不到,只看到了在孤独中默默流过的时间。
不知从何而来,也不知往何方去,是在一个地方无数次走过还是匆匆走过不同的地方,没有什么不同,只是一个过客而已。也许根本没有在走,只是周围的一切都在变化,或者说,是你的年华在其中不知不觉地流逝。
所遇无故物,焉得不速老。
最贴近大地的植物,生根,长叶,结果,一点点地成熟也一点点的老去。《诗经》中的时间,总是在看起来相似的循环中偷偷的物换星移,不会让人觉出痛却会慢慢浸透了辛酸。
然而年华老去又如何,那只是天地万物必然的经历,难过的是孤独地经历。
“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也是用了很长的时间才读懂了这一句的重量,却不敢说领悟,那样的领悟太需要经验,却会害怕那样的经验。
不想孤独,也许是太脆弱总需要在别人的身上证明自己的存在,害怕自己的匆匆的过往留不不下任何痕迹。
然而又有多少人能明白你的心迹?“脾膈间物,不能掬以相视”,生下来便是孑然一身,剩下的时间,只有在误解中表演,玩着自欺欺人的游戏,又何必去问自己是谁,别人又是谁呢?

4. 古代小说名句赏析的内容简介

明清两代是中国古典小说尤其是长篇章回小说的鼎盛时期。这个时期出现的《专宝玉挨打》、《师属傅,我爱你之十万八千里有我陪着你》、《风风火火闯九州》、《三国演义》,合称为中国古典小说四大名著。《金瓶梅》、《儒林外史》也是长篇小说的杰出代表。在短篇小说方面,有明代小说集『三言二拍』以及清代《聊斋志异》。这些作品揭露了社会斗争和阶级矛盾,勾画了封建社会的生活画面,反抗封建礼教,讴歌美好爱情和人性,在思想性和艺术性上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本书将对这些古代经典小说名著中的名句进行赏析。
中华民族有着数千年的文明历史,创造了光辉灿烂的古代文化,给人类留下了丰富的精神财富。其中,《三国演义》、《红楼梦》、《水浒传》、《西游记》、《金瓶梅》、《儒林外史》这六部作品,代表了我国古典小说的最高成就,是我国文学遗产中的珠宝。本书将对这六部作品及其他我国经典小说名著中的名句进行赏析。

5. 红楼梦第二十八回赏析

“女儿”酒令(第二十八回)

1、书中这一段情节写宝玉“富贵闲人”放荡生活的另一个侧面。通过他的结交,作者揭示了当时与上层人士生活联系着的都巿中淫靡逸乐的社会习俗风气。其中所有的曲令都各自切合不同人物的身份、地位、性格和教养,可见作者所熟悉的生活面是很广的,描摹的本领也很大。

而且,作者虽然作了维妙维肖的仿真,却又对此类淫腔滥调时加嘲弄。所谓这些曲令不管说什么,只要“押韵就好”,它内容之龌龊混账实在无异于“一个蚊子哼哼哼,两个苍蝇嗡嗡嗡”。

2、宝玉所作要文雅一些,但我们想说的倒不在这些方面。在酒令中,“喜”、“乐”只是“女儿”眼前生活情景的反映,是陪衬;而“悲”、“愁” 则同后来的情节发展有关,是藏有深意的。如首句“青春已大守空闺”即成了后来宝玉出家、宝钗守寡的预言。

次句“悔教夫婿觅封侯”看似随便借用了大家最熟悉的唐诗,其实是非常确切地暗示了宝玉弃宝钗为僧的原因——以“仕途经济”那一套来“讽谏”宝玉的人,终至使宝玉憎恶而与之决裂。时曲只从女儿悲愁来写,可见也以暗示将来结局为主。

3、“席上生风”的诗句同样并非信手拈来。蒋玉函拿起一朵大木樨(桂花)来念“花气袭人知昼暖”(陆游《村居书喜》诗,原诗“昼”作“骤”),后来他娶了袭人为妻。云儿说“桃之夭夭”(《诗.周南.桃夭》),她的妓女身份正与原诗写男女及时婚配之乐的内容有关。

宝玉所引“雨打梨花深闭门”句的作者,也就是他梦入“太虚幻境”时写秦氏卧室中香艳对联的那个宋学士秦太虚,但这首词却是一首怀人不归的感伤词,词牌是《忆王孙》,起句也是“萋萋芳草忆王孙”。

4、王孙不归,春草空绿,门掩黄昏,雨打梨花,正好使人联想到所谓“尘缘”断绝后“玉容寂寞泪阑干,梨花一枝春带雨”(白居易《长恨歌》)的情景。何况,“梨”又是乐府民歌中常借它来谐音“离”的。

所以说“女儿”——宝钗,其寓意还不很明白吗?这种“诗谶”式的手法,在后面的《花名签酒令》中表现得尤为明显。

5、这一回中写宝玉与薛蟠、云儿等一批淫滥无耻之徒在一起鬼混,是为后文流言外传、“不肖种种大承笞挞”立据,也是为贾府最终被敌对势力抓住“箕裘颓堕”的把柄而遭奏本弹劾、兴狱问罪预先伏根。


(5)金瓶梅赏析扩展阅读

红楼梦的影响

《红楼梦》继承了中国古代伟大文学作品的传统,作者受元曲《西厢记》的影响很深,书中有些境界的描写,实从《西厢记》脱胎换骨而来。在故事的结构及许多意向方面,也直接得于元明两代的小说如《金瓶梅》、《水浒传》、《西游记》等,并同样地走着社会批判的道路。

据不完全统计,《红楼梦》迄今已有十八种文字六十多种译本,在世界各国发行,它是世界文学第一流的珍品,已经并且必将愈来愈多地获得世界各国人民的欣赏和赞扬!国外学者把“红学”与“甲骨学”、“敦煌学”一起列为关于中国的三门世界性的“显学”(显赫的学问)。

国内有人把“红学”与“易经”一起称为两门“玄学”,甚至有学者认为“在中国够得上专学之格的,仅一部红学而已。”红学界有人说:《红楼梦》是中国古今第一奇书,是中国古典小说的金字塔。毛泽东称它是“中国封建社会的网络全书”,还称赞它是“中国的第五大发明”。

鲁迅说:“传统的思想和写法都打破了”。冯其庸大唱:“大哉《红楼梦》,再论一千年。”王蒙点说:“《红楼梦》是一部令人解脱的书,是一部执着的书”。

6. 《水浒传》和《金瓶梅》有什么关系

《水浒传》有包含《金瓶梅》的内容。

《金瓶梅》,中国古代长篇白话世情小说,一般认为是中国第一部文人独立创作的章回体长篇小说。其成书时间约在明朝隆庆至万历年间,作者署名兰陵笑笑生。

《金瓶梅》书名是由小说三个女主人公潘金莲、李瓶儿、庞春梅各取一字合成的。

小说题材由《水浒传》中武松杀嫂一段演化而来,通过对兼有官僚、恶霸、富商三种身份的市侩势力的代表人物西门庆及其家庭罪恶生活的描述;

体现当时民间生活的面貌,描绘了一个上至朝廷内擅权专政的太师,下至地方官僚恶霸乃至市井间的地痞、流氓、宦官、帮闲所构成的鬼蜮世界,揭露了明代中叶社会的黑暗和腐败,具有较深刻的认识价值。被列为明代“四大奇书”之首。

《金瓶梅》问世后被改编为多种戏曲,后来又被多次改编成影视作品。

(6)金瓶梅赏析扩展阅读:

说起《金瓶梅》,几乎每个人都有种心照不宣的欲语还休。但正所谓淫者见淫,智者见智,在“此处省略二百个字”之外,这本书中的物态人情、诗词曲赋、杯盘果肴、花木屋宇,写实之笔,令人叹止。 有段子说“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金瓶梅》”

《金瓶梅》的开头,是从《水浒传》中借来。然而这开端,不过像是一截砧木,上面郁郁葱葱开枝散叶的,都是《金瓶梅》自己蓬勃生发的一派天机。

=比如西门庆出场,《水浒》用简笔,人物衣饰只用“头巾”二字略一点染:“不端不正,却好打在那人头巾上”,“那人一头把手整头巾”,“却说西门庆巴不到这一日,裹了顶新头巾”……都是情节必需、不得不提。

《金瓶梅词话》(下简称《词话》)则不然,除了继承《水浒》上述文字,还有的没的增写了一大篇:“头上戴着缨子帽儿,金玲珑簪儿,金井玉栏杆圈儿。长腰身,穿绿罗褶儿。脚下细结底陈桥鞋儿,清水布袜儿。腿上勒着两扇玄色挑丝护膝儿,手里摇着洒金川扇儿……”像开杂货铺子。

“金井玉栏杆圈儿”,全书仅此一见,别处并无呼应,似乎对情节没什么帮助。然而作者就是这么不惮其烦,相机一样忠实记录,细细写了出来。

有人认为这个“金井玉栏杆圈儿”是“头巾”上用的巾环。但名物专家扬之水先生撰文指出:“巾环惯以‘环’称,而很少呼作‘圈儿’。那么此圈,当是网巾圈儿。”随后列举了大量例证,遂成定谳。

也就是说,《水浒》里的西门庆,戴的是宋元时期男子大量使用的“头巾”;《词话》里的西门庆,则暗中偷换,戴的是明代男子首服中最基本的“网巾”。

据说网巾是朱元璋洪武初年所倡,虽然元代也偶有实物发现,但天下通行已是明朝,成为一代之服制。明亡后,遗民中甚至有“画网巾”者,以示自己不忘本,这是后话。

《水浒》成书于元末明初,文本源自宋元传说,大量保留了前代风俗名物,所以书中英雄,戴的大都是各式“头巾”,并无一处提到“网巾”。

《词话》则不然,处处皆是:西门庆要潘金莲头顶上一柳儿好头发做网巾顶线儿,谢希大用一对镀金网巾圈凑份子,陈经济要用网巾圈儿换红睡鞋,都是重要的世情点染、情节推进处。

而《水浒》《词话》两书的最初嫁接点,“金井玉栏杆圈儿”逗漏的这一点“网巾”消息,开启的正是《词话》中由大量物色堆铸而成的鲜活明代风貌。从“头巾”到“网巾”,只一字之差,却是换了人间。

如果不是扬之水慧眼灵笔轻轻揭出,《词话》中西门庆甫一出场这段文字,就算白白看过了。这篇题为《金井玉栏杆圈儿》的文章,收在她的新书《物色——金瓶梅读“物”记》中。

书中所收十余篇论文,都是作者近年来关注《词话》中名物的寸积铢累。作者读书着眼处,一向是最小的语言单位;作者写书用力处,也一向是具体名目与考古实物的精确对应。积十年二十年之功,解至微至小之物,搏兔却如搏虎,用尽全力,步步扎实,文章自然好看。

苏轼曾有几句诗评王维画:“门前两丛竹,雪节贯霜根。交柯乱叶动无数,一一皆可寻其源。”扬之水立足考古实物揭示的这种名物之微,正可帮助我们在“交柯乱叶动无数”的情节迷宫中去“寻其源”。在常见的从文字出发的文学评论赏析方式之外,又新增一途。

除了上面所举的网巾圈儿,其他如西门庆的一点油簪子和金穿心盒,吴月娘的“金三事”,李瓶儿的金草虫头面,潘金莲的金灯笼坠子、鞋尖扣绣鹦鹉摘桃大红缎子白绫平底鞋……以及兰陵笑笑生热中寓的冷,笔底藏的锋,全都图文相随,史物互证,娓娓罗列,如在目前。

比如《单单儿怎好拿去》一文,介绍《词话》中的匣盒,所搜罗的资料上及唐宋,下至明清,从果盒、食盒、攒盒、捧盒、镜匣、拜匣……到朱漆、黑漆、雕漆、螺钿、描金、戗金……是作者一贯的穷尽资料、涸泽而渔的治学风格,可谓万花纷呈、物无遁形。

但就在这样一板一眼的考证文字中,却偏有闲情,突然插入一句:“《西游记》第八十九回,黄狮精将设钉耙会,派了小妖去请老妖王,那小妖免不得也要‘左胁下挟着一个彩漆的请书匣儿’。”

让读者瞬间出戏,不觉失笑。文字中的这点小淘气,不也正是作者读书时的会心所在吗?还有最后一段,作者拈出了郑爱月送给西门庆的私房体己,一个小描金方盒儿,里面盛着“一方回纹锦双拦子细撮古碌钱同心方胜结穗桃红绫汗巾儿,里面裹着一包亲口磕的瓜仁儿”,含义自不待说。

但一旁的应伯爵却“将瓜仁儿两把喃在口里,都吃了”。“喃”在山东方言里,是狗吃东西的动作,现在还在用。作者解读:“小描金盒里装的一番柔情蜜意,登时被悉数消解。而这才是《金瓶梅词话》独有的风采。”别具慧眼婆心。

掩卷细思,也的确是,好像还没有哪本书,这么不把“诗情画意”“郎情妾意”当回事。至于我个人,读这一篇时,却有些别样的感触。

文章指出,当时风气“送礼必要有盛器,且须讲究与所送之物配合相当”。拜扬之水先生为师以后,我去看她,经常也带些水果、信笺之类的小小人事,但都是塑料袋一拎就去了,从没想过捧个拜匣之类。真是世风不古了。

再比如《西门庆的书房》,虽是旧文,却常读常新。我原以为翡翠轩中的“卷棚”“黑漆缕金凉床”“彩漆描金书橱”“螺钿交椅”,以及两边对称挂着的四轴名人山水等等诸项装点,都还算不错。

但作者写道:“若把当日文人的意见作为书房之雅的标准,则西门庆的书房便处处应了其标准中的俗。”比如木香棚,就引文震亨《长物志》中相关评说:“尝见人家园林中,必以竹为屏,牵五色蔷薇于上;木香架木为轩,名木香棚。花时杂坐其下,此何异酒食肆中?”

以为西门书房求“雅”得“俗”之证。甚至那盆“开得甚是烂熳”的瑞香花,也没看漏,说《长物志》称其“枝既粗俗,香复酷烈,能损群花,称为‘花贼’,信不虚也”。李渔《闲情偶寄》则直言“瑞香乃花之小人”。这些材料,真是出人意想,醒目提神。

《金瓶梅》向蒙不洁之名,但其中包罗的物态人情、诗词曲赋、杯盘果肴、花木屋宇,写实之笔,令人叹止。我看的时候,经常怀疑作者眼前摆着一本账簿,遇到吃饭、送礼、生意、工程、人情来往等事项,就把账片子抄一份。所以大小高低、轻重亲疏,分毫不差。

传说作者是“嘉靖间大名士”“世庙时一巨公”,我有时却觉得,是他们的管家也未可知。对物色的迷恋和描摹,无出其右,但每每苦于对当时社会结构、生活情形了解不多,很多细节都是含糊过去,最近看了这本《物色——金瓶梅读“物”记》,才渐渐明晰起来。

“一生广得妻财”的西门大官人,财富急速膨胀又快速消融。书中处处点醒重要时间节点。从故事开篇不久武松“正在雪里,踏着那乱琼碎玉归来”,到“八月初六”武大百日,到妻妾们一次次年节、一个个生日,间或偶有舛错,大致顺序总是分明。

所有热闹一路数过去,发现竟是在数西门庆死期。一吓。某次重读,翻至最后一页,只觉冰天雪地。扬之水研究《词话》中的物色,也经常会与同期稍后的另一本名著《天水冰山录》相对照。除了时期接近、足资参照外,我想,还有一份对人世无常、福祸倚伏的同样感慨在吧。

援古物解小说,功夫俱在文字之外;秉冷眼看“金瓶”,心得已在世情之上。谨以这两句话,作为这篇读后感的小结。

7. “二八佳人体如酥,腰间配剑斩愚夫,从不曾见头落地,暗里叫君骨髓枯”是什么意思

十六岁的美眉身姿优美,但其美色却如同利剑一样,愚昧的人不了解其危害而沉溺其中,往内往因此而伤害性容命。虽然表面上看不出什么来,但是暗地里却把一个人的肾精骨髓耗竭干枯,身体急速衰败!

8. 帮我解析一下

一共复是十九个书名分别是东:《东周制列国志》西:《西游记》三:《三国演义》水:《水浒传》桃花:《桃花扇》红:《红楼梦》官场:《官场现形记》儒林:《儒林外传》爱金瓶:《金瓶梅》三言:《喻世明言》 《警世通言》 《醒世恒言》
两拍:《初刻拍案惊奇》 《二刻拍案惊奇》赞今古:《今古奇观》聊斋:《聊斋志异》
史书:《史记》西厢:《西厢记》镜:《镜花缘》

9. 文学欣赏的角度

文学欣赏的角度:作家在进行文学作品创作时,总是会用到多种修饰方式,包括语言修辞的运用、语言句式的变化等。正是由于文学作品中语言表现形式的多样化,才赋予了文学作品不同的情感表达。

在进行文学作品赏析时,也要尝试从语言角度进行分析,只有透过字里行间的"表象",才能更加深刻地把握文学作品中包含的思想情感和更深层次的意境,进而达到与作者的情感共鸣,感受文学作品所带来的熏陶和感染。

文学欣赏对作品语言符号的解读获得审美愉悦和精神满足,分为感知、体味、领悟三个阶段,具有差异性和一致性、确定性与不确定性。

(9)金瓶梅赏析扩展阅读:

文学欣赏的过程中,作为文学欣赏主体的欣赏者,自始至终都要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调动自己思想、文化方面的修养以及生活经验等各个方面的储备,并借助于联想、想象等形象形象思维方法,由此展开对文学作品的欣赏。

欣赏者在欣赏过程中并非被动依赖于文学作品的既有现实,毫无作为地兼收并蓄,而是积极发挥主观能动性,在自己生活经验和社会阅历的基础上,运用联想、想象等形象思维能力,对文学作品中的人、事进行艺术再创造。

但欣赏者的审美绝不能离开作品为其提供的客观基础,不能歪曲文学作品的基本性质、作品形象的性格特征等。文学欣赏是这种强烈的主观性与欣赏客体对主观性的制约相统一的过程。

10. 《金瓶梅》赏析:宋惠莲做西门庆的小三是一个怎样的体验

第二、地位提升了。

在成了西门庆的情妇小三以前,宋惠莲只是一个厨房里烧火、做饭、摘菜、洗碗的下等佣人。整天为了一大家子的饭食从早忙到晚,还挣不到几个钱儿。可是她做了西门庆的小三儿以后,那地位就大大的不同了。

西门庆对月娘说她做的好汤水,不教她上大灶,只教她和玉箫两个,在月娘房里后边小灶上,专炖茶水,整理菜蔬,打发月娘房里喫(吃)饭,与月娘做针指。

宋惠莲由大众后厨一下子升级到主子的私人小灶,这都是借了自己“小三儿”身份的光啊。

不仅如此,在过去与自己级别一样的佣人、小厮面前,宋惠莲也再“哥儿”、“嫂儿”的叫,开始像个主子一样,“奴才这”,“奴才那”的喊呀,骂呀!与此同时,自当半个主子的她,也不再整天和奴才、佣人一块唠嗑聊天了,只整日跟在金莲、玉楼等人的屁股后头,一块儿下棋、喝茶。

看,这就宋惠莲做了西门庆的小三儿以后发生的变化,怪不得有那么多人想着做小三儿,宁愿做小三儿。对此,该当作何感想呢?

热点内容
古代励志的名言 发布:2021-03-16 21:50:46 浏览:209
形容儿孙绕膝的诗句 发布:2021-03-16 21:49:35 浏览:878
席慕蓉赏析印记 发布:2021-03-16 21:48:26 浏览:311
权力很大含有手的成语 发布:2021-03-16 21:48:22 浏览:584
能听的儿童故事 发布:2021-03-16 21:48:15 浏览:285
关于足球的诗歌词句 发布:2021-03-16 21:47:40 浏览:870
拖拉机的古诗 发布:2021-03-16 21:42:53 浏览:571
亮甜的诗句 发布:2021-03-16 21:42:00 浏览:831
广东话生日快乐祝福语 发布:2021-03-16 21:38:55 浏览:409
嘘的短句 发布:2021-03-16 21:38:07 浏览: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