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名言名句 » 北岛岸赏析

北岛岸赏析

发布时间: 2021-02-25 13:17:05

⑴ 北岛《回答》 赏析

四个“我不相信”加重了语气,表现了无畏的挑战者形象,末两句中诗人从历史的维度来表明自己不屈的决心。

《回答》是诗人北岛1976年创作的一首朦胧诗,它标志着朦胧诗时代的开始。诗中展现了悲愤之极的冷峻,以坚定的口吻表达了对暴力世界的怀疑。

诗篇揭露了黑白混淆、是非颠倒的现实,对矛盾重重、险恶丛生的社会发出了愤怒的质疑,并庄严地向世界宣告了“我不相信”的回答。诗中既有直接的抒情和充满哲理的警句,又有大量语意曲折的象征、隐喻、比喻等,使诗作既明快、晓畅,又含蕴丰厚,具有强烈的震撼力。

这首诗善于运用鲜明、独特和坚实的意象,通过意象之间的拼接、跳跃和组合,营造复杂而有张力的意象结构,表达诗人丰富的思想情感。在抒情结构上,体现出“审视—怀疑—否定—挑战”的变化,语言冷峻、充满理性。

(1)北岛岸赏析扩展阅读:

创作背景

《回答》创作于1976年清明前后,初刊于《今天》。后作为第一首公开发表的朦胧诗,刊载于《诗刊》1979年第3期。此时的诗人在地下进行着诗歌创作,和一些朋友一起自费编辑出版诗刊《今天》。《回答》是对诗人所经历的“文化大革命”那个荒谬、罪恶现实社会进行披露、怀疑和挑战。

作品赏析

《回答》反映了整整一代青年觉醒的心声,是与已逝的一个历史时代彻底告别的“宣言书”。诗歌总体特征上可以概括为象征诗。诗歌大量运用象征手法,诗歌基本上是由两组带有明确意义指向的对立因素构成的象征意境。

也表现了重压之下,生存意愿和发展要求仍然存在着的人对苦难现实的心理反叛。诗歌的主题是对民族文化传统、时代的哲学氛围、理想生活的渴求。

⑵ 对北岛《岸》的赏析

《岸》的首段用拟人的手法,烘托出一个坚强的守卫者的形象,同时也细致地勾回勒出夜幕下的岸的景致。答

《岸》的末段用第一人称加强了语气,将原本静默的岸写得有景有情。

《岸》之所以动人,不仅仅在于清新的文字,更重要的是,诗人将他悲悯的心境赋予了岸崭新的意象,首段含悲、末段寄情,用凄美的夜景下岸边穷孩子的艰涩生活深深地触动读者的心灵,从而引发共鸣,实现了诗歌内涵的最大化效应。
或者可以链接到以下地址:
http://wenda.tianya.cn/wenda/thread?tid=213cefc94dc79837 北岛的岸如何赏析

⑶ 北岛《回答》赏析

四个“我不相信”加重了语气,表现了无畏的挑战者形象,末两句中诗人从历史的维度来表明自己不屈的决心。

《回答》是诗人北岛1976年创作的一首朦胧诗,它标志着朦胧诗时代的开始。诗中展现了悲愤之极的冷峻,以坚定的口吻表达了对暴力世界的怀疑。

诗篇揭露了黑白混淆、是非颠倒的现实,对矛盾重重、险恶丛生的社会发出了愤怒的质疑,并庄严地向世界宣告了“我不相信”的回答。诗中既有直接的抒情和充满哲理的警句,又有大量语意曲折的象征、隐喻、比喻等,使诗作既明快、晓畅,又含蕴丰厚,具有强烈的震撼力。

这首诗善于运用鲜明、独特和坚实的意象,通过意象之间的拼接、跳跃和组合,营造复杂而有张力的意象结构,表达诗人丰富的思想情感。在抒情结构上,体现出“审视—怀疑—否定—挑战”的变化,语言冷峻、充满理性。

(3)北岛岸赏析扩展阅读:

创作背景

《回答》创作于1976年清明前后,初刊于《今天》。后作为第一首公开发表的朦胧诗,刊载于《诗刊》1979年第3期。此时的诗人在地下进行着诗歌创作,和一些朋友一起自费编辑出版诗刊《今天》。《回答》是对诗人所经历的“文化大革命”那个荒谬、罪恶现实社会进行披露、怀疑和挑战。

作品赏析

《回答》反映了整整一代青年觉醒的心声,是与已逝的一个历史时代彻底告别的“宣言书”。诗歌总体特征上可以概括为象征诗。诗歌大量运用象征手法,诗歌基本上是由两组带有明确意义指向的对立因素构成的象征意境。

也表现了重压之下,生存意愿和发展要求仍然存在着的人对苦难现实的心理反叛。诗歌的主题是对民族文化传统、时代的哲学氛围、理想生活的渴求。

⑷ 北岛诗歌<<一切>>的赏析.

对北岛的批评,主要是两个方面。一是从诗歌技巧、诗歌方法、诗和读者的关系上提出问题的。就是批评北岛诗(也不仅是北岛)的晦涩,难懂。这涉及现代诗兴起后的美学问题。这种批评有长远的历史。国外的象征派等诗歌流派出现之后,对它的批评重要一项就是说它晦涩难懂。在中国也一样,李金发、戴望舒的诗,卞之琳的诗,直到“朦胧诗”,都在这一点上受到批评。对北岛诗的另一方面的批评,是说他的诗感情颓废,不健康,绝望,悲观主义,虚无主义。“悲观”在现在也许还是不好,但已经不是那么严重的事情。在五六十年代和文革那个时期,悲观可是严重的问题;不管是对自己的生活,还是对社会历史,都绝对的要不得。文革后一个时期,“悲观”仍是一个政治伦理性质的问题。记得当时有一篇文章批评北岛的诗表现了一种心如死灰的情绪,发出了绝望的嚎叫。这篇文章主要引用北岛的《一切》这首诗:

一切都是命运/一切都是烟云/一切都是没有结局的开始/一切都是稍纵即逝的追

寻/ 一切欢乐都没有微笑/一切苦难都没有内容 /一切语言都是重复/一切交往都是

初逢/一切爱情都在心里 /一切往事都在梦中/一切希望都带着注释/一切信仰都带有

呻吟/一切爆发都有片刻的宁静 / 一切死亡都有冗长的回声。

在“朦胧诗”时期,这是一些诗人,特别是北岛所喜欢使用的判断意味的句式。那时候,他们有一些重要的话,一些有关人的生活,有关社会历史的“真理”性质的发现急迫需要表达。“告诉你吧,世界,/ 我-不-相-信”;“谁期待,谁就是罪人”;“在没有英雄的年代里 / 我只想做一个人”;“我要到对岸去”;“其实难于相像的 / 并不是黑暗,而是早晨 / 灯光将怎样延续下去”;…… 一连串的判断句,一种宣言色彩的表述方式。现在,诗人一般很少采取这种方式来写作。因为我们已经没有什么严重的东西要“宣告”。在北岛那时的眼睛里,世界是黑白分明的,而我们可能看到的,更多是界限不清的灰色。套用一个说法,就是一代人的诗情,无法原封不动复制。总之,这首诗在当时,被一些批评家当作“虚无”、“悲观主义”的例证。可能是舒婷当时也觉得北岛有些不够全面,所以,舒婷写了《这也是一切》来呼应。舒婷的这首诗有一个副标题,“答一位青年朋友的《一切》”。这首诗比较长,我念其中的一部分:

……不是一切大树都被暴风折断/不是一切种子都找不到生根的土壤/不是一切真情都

消失在人心的沙漠里/不是一切梦想都甘愿被折掉翅膀/不,不是一切都像你说的那样

/不是一切火焰都只燃烧自己而不把别人照亮/不是一切星星都仅指示黑夜而不报告

曙光/不是一切歌声都掠过耳旁而不留在心上/……

批评北岛的便引用舒婷的这首诗,来进一步反证北岛的不是。这种评论方式让舒婷不安,她赶紧在文章里申明说:有的批家把我的诗跟北岛的《一切》进行比较,并给他冠上虚无主义的美称,我认为这起码是不符合实际的。舒婷说,我笨拙地想补充他,结果就思想和艺术都不如他的深刻、响亮和有力。我想,舒婷的这个说明,是必要的,也是真实的。道理其实很简单,比较的“全面”,比较的不“悲观”,并不能说就是比较的好诗。

这里有很多高人在讨论北岛的诗,你可以看看
http://post..com/f?kz=08444

⑸ 鉴赏北岛的<<一切>>

一切(北岛)
对北岛的批评,主要是两个方面。一是从诗歌技巧、诗歌方法、诗和读者的关系上提出问题的。就是批评北岛诗(也不仅是北岛)的晦涩,难懂。这涉及现代诗兴起后的美学问题。这种批评有长远的历史。国外的象征派等诗歌流派出现之后,对它的批评重要一项就是说它晦涩难懂。在中国也一样,李金发、戴望舒的诗,卞之琳的诗,直到“朦胧诗”,都在这一点上受到批评。对北岛诗的另一方面的批评,是说他的诗感情颓废,不健康,绝望,悲观主义,虚无主义。“悲观”在现在也许还是不好,但已经不是那么严重的事情。在五六十年代和文革那个时期,悲观可是严重的问题;不管是对自己的生活,还是对社会历史,都绝对的要不得。文革后一个时期,“悲观”仍是一个政治伦理性质的问题。记得当时有一篇文章批评北岛的诗表现了一种心如死灰的情绪,发出了绝望的嚎叫。这篇文章主要引用北岛的《一切》这首诗:

一切都是命运/一切都是烟云/一切都是没有结局的开始/一切都是稍纵即逝的追

寻/ 一切欢乐都没有微笑/一切苦难都没有内容 /一切语言都是重复/一切交往都是

初逢/一切爱情都在心里 /一切往事都在梦中/一切希望都带着注释/一切信仰都带有

呻吟/一切爆发都有片刻的宁静 / 一切死亡都有冗长的回声。

在“朦胧诗”时期,这是一些诗人,特别是北岛所喜欢使用的判断意味的句式。那时候,他们有一些重要的话,一些有关人的生活,有关社会历史的“真理”性质的发现急迫需要表达。“告诉你吧,世界,/ 我-不-相-信”;“谁期待,谁就是罪人”;“在没有英雄的年代里 / 我只想做一个人”;“我要到对岸去”;“其实难于相像的 / 并不是黑暗,而是早晨 / 灯光将怎样延续下去”;…… 一连串的判断句,一种宣言色彩的表述方式。现在,诗人一般很少采取这种方式来写作。因为我们已经没有什么严重的东西要“宣告”。在北岛那时的眼睛里,世界是黑白分明的,而我们可能看到的,更多是界限不清的灰色。套用一个说法,就是一代人的诗情,无法原封不动复制。总之,这首诗在当时,被一些批评家当作“虚无”、“悲观主义”的例证。可能是舒婷当时也觉得北岛有些不够全面,所以,舒婷写了《这也是一切》来呼应。舒婷的这首诗有一个副标题,“答一位青年朋友的《一切》”。这首诗比较长,我念其中的一部分:

……不是一切大树都被暴风折断/不是一切种子都找不到生根的土壤/不是一切真情都

消失在人心的沙漠里/不是一切梦想都甘愿被折掉翅膀/不,不是一切都像你说的那样

/不是一切火焰都只燃烧自己而不把别人照亮/不是一切星星都仅指示黑夜而不报告

曙光/不是一切歌声都掠过耳旁而不留在心上/……

批评北岛的便引用舒婷的这首诗,来进一步反证北岛的不是。这种评论方式让舒婷不安,她赶紧在文章里申明说:有的批家把我的诗跟北岛的《一切》进行比较,并给他冠上虚无主义的美称,我认为这起码是不符合实际的。舒婷说,我笨拙地想补充他,结果就思想和艺术都不如他的深刻、响亮和有力。我想,舒婷的这个说明,是必要的,也是真实的。道理其实很简单,比较的“全面”,比较的不“悲观”,并不能说就是比较的好诗。

⑹ 《岸》北岛 读后感

《岸》抄的首段用拟人的手法,烘托出一个坚强的守卫者的形象,同时也细致地勾勒出夜幕下的岸的景致。

《岸》的末段用第一人称加强了语气,将原本静默的岸写得有景有情。

《岸》之所以动人,不仅仅在于清新的文字,更重要的是,诗人将他悲悯的心境赋予了岸崭新的意象,首段含悲、末段寄情,用凄美的夜景下岸边穷孩子的艰涩生活深深地触动读者的心灵,从而引发共鸣,实现了诗歌内涵的最大化效应。

⑺ 谁能用一种文学理论分析北岛的《岸》这首诗急

陪伴着现在和以往 岸,举着一根高高的芦苇 四下眺望 是你 守护着每一个波浪 守护着专迷人的泡沫和星属星 当呜咽的月亮 吹起古老的船歌 多么忧伤 我是岸 我是渔港 我伸展着手臂 等待着穷孩子的小船 载回一盏盏灯光 《岸》的首段用拟人的手法,烘托出一个坚强的守卫者的形象,同时也细致地勾勒出夜幕下的岸的景致。 《岸》的末段用第一人称加强了语气,将原本静默的岸写得有景有情。 《岸》之所以动人,不仅仅在于清新的文字,更重要的是,诗人将他悲悯的心境赋予了岸崭新的意象,首段含悲、末段寄情,用凄美的夜景下岸边穷孩子的艰涩生活深深地触动读者的心灵,从而引发共鸣,实现了诗歌内涵的最大化效应。

⑻ 北岛的诗歌赏析!!

《零度以上的风景来》是北岛先生对自人生对生活的领悟,积极乐观,潇洒自然的态度。相信事物之间是相连的,黑暗的来临,但总会的闪电经过。绝望中的笔都可以开花,寻找回归的路。那我们还怕什么,担心什么?相信爱的光线是可以照亮零度以上的风景。诗人站在世界的另一个角度,来看待爱这个永恒不变的话题。再是诗句诗人书写着自己的悲凉、伤感、愁苦等情感,最后是爱让诗人感到了光明、感到了信心、感到了人生的真谛。这也许就是爱的伟大!
零度以上的风景就像是地平线中升起的太阳,那是我们走过迷茫之后的曙光和希望。
学会欣赏零度以上的风景.有黑暗才有光明与闪电,有雨才有彩虹,有爱才有旅程。

⑼ 北岛诗歌<<船票>>赏析

北岛的诗风,不同于舒婷的温婉,而呈现出一种冷峻的姿态。他笔下的意象,如石头、荒草、海浪等,无一不是冰冷的。北岛曾说:“诗人应该通过作品建立一个自己的世界,这是一个真诚而独特的世界,正直的世界,正义和人性的世界。”然而他所构建的世界,总是隐藏于隐晦的诗句背后,并不是一看即明的,《船票》亦是如此。

关于《船票》的解读,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说法。首都师范大学的王光明在《论“朦胧诗”与北岛、多多等人的诗》一文中,对《船票》一诗有大致的解释:“具体的海边意象构成了这首诗的具体意境;远航大海的船与被限定的海边的人;象退潮中上升的岛屿一样孤独的心,与大海生动丰富的景观;从不中断的岁月,与人的宿命……触动你许多的记忆和想象,并在瞬间领悟生存境遇的性质。”这应该是一种比较有代表性的观点,较为精辟,而且所解与原诗意境相合,不过,我的看法与之有些出入。

在这首诗中,“船票”是一个极为重要的隐喻,而“彼岸”则是与“船票”相关的,始终隐含着的意象。有人认为,“船票”是人的信念和理想,没有理想,因而无法驶向远方。这样也说得通,但是这样看来,“划出闪电的船桅/又被闪电击成了碎片”以及后面出现的“沉船正生火待发”、“死者的眼睛”等,就难于解释。

在我看来,诗中所说的彼岸“沙滩上的阳光”方是人的理想和追求,而船票是一张通行证,它所象征的,是人的力量、意志和能力,亦或是人的地位、威望或其他。有“船票”的人能在追求理想的路上行得更远,但免不了沉船的威胁;没有船票的人,遥望着彼岸,却根本无力出发。无论他们的境遇如何,这两种人都体现着人的执著:前者虽死而不甘放弃,后者虽知道航船的险处,却终身以不能登上它为憾——这便是《船票》的意思所在。

⑽ 北岛诗歌赏析

北岛最著名的诗歌如《回答》、《一切》、《宣告》、《结局或开始》等,曾经震撼了无数国人,表达了在文革中成长的一代人信仰失落后的批判与否定、怀疑与茫然。北岛的诗歌冷峻、思辨,有很强的批判性和思想能量,总是在悖论与断裂中探寻乃至拷问着人类、时代乃至自我的真理与价值。

《一切》为北岛(赵振开)的一首代表诗歌。讲述了诗人对生活的理解:生活不是一场悲剧,也不是一场完完全全的喜剧。欢乐与痛苦本来就相依相存,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在无数折磨与挫败之后,在无数痛苦与欢乐之后,他终于明白了一切的真谛。

《回答》为诗人北岛1976年创作的一首朦胧诗,它标志着朦胧诗时代的开始。诗中展现了悲愤之极的冷峻,以坚定的口吻表达了对暴力世界的怀疑。



(10)北岛岸赏析扩展阅读

北岛曾说过:“诗人应该通过作品建立自己的世界,这是一个真诚独特的世界,正直的世界,正义和人性的世界。”

北岛的诗歌创作开始于十年动乱后期,反映了从迷惘到觉醒的一代青年的心声,十年动乱的荒诞现实,造成了诗人独特的“冷抒情”的方式--出奇的冷静和深刻的思辨性。他在冷静的观察中,发现了“那从蝇眼中分裂的世界”如何造成人的价值的全面崩溃、人性的扭曲和异化。

他想“通过作品建立一个自己的世界,这是一个真诚而独特的世界,正直的世界,正义和人性的世界。”在这个世界中,北岛建立了自己的“理性法庭”,以理性和人性为准绳,重新确定人的价值,恢复人的本性;悼念烈士,审判刽子手;嘲讽怪异和异化的世界,反思历史和现实;呼唤人性的富贵,寻找“生命的湖”和“红帆船”。


热点内容
古代励志的名言 发布:2021-03-16 21:50:46 浏览:209
形容儿孙绕膝的诗句 发布:2021-03-16 21:49:35 浏览:878
席慕蓉赏析印记 发布:2021-03-16 21:48:26 浏览:311
权力很大含有手的成语 发布:2021-03-16 21:48:22 浏览:584
能听的儿童故事 发布:2021-03-16 21:48:15 浏览:285
关于足球的诗歌词句 发布:2021-03-16 21:47:40 浏览:870
拖拉机的古诗 发布:2021-03-16 21:42:53 浏览:571
亮甜的诗句 发布:2021-03-16 21:42:00 浏览:831
广东话生日快乐祝福语 发布:2021-03-16 21:38:55 浏览:409
嘘的短句 发布:2021-03-16 21:38:07 浏览: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