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名言名句 » 迟桂花赏析

迟桂花赏析

发布时间: 2021-02-23 07:07:00

A. 求郁达夫作品迟桂花的赏析

郁达夫在《卢梭传》中说:山水、自然可以使人性发现,使名利减弱,使人格净化。卢梭是郁达夫倾慕和尊崇的偶像,而且是他立意借鉴和仿效的老师。卢梭主张“返回自然”,这主要包含两重含义:一是指回归淳朴美丽的大自然,二是指返回人性的本真状态,即回归天真。郁达夫醉心于卢梭的这种主张,而且将这种主张注入自己的创作中,形成自己独特的美学观,这深刻地体现在郁达夫晚期创作的《迟桂花》中。

《迟桂花》创作于1932年,同年12月发表在《现代》上。这篇小说保没有离奇曲折的故事,没有像郁氏前期小说中炽热的情感抒发,而是通过一件小事——“我”应当年同窗好友翁则生之邀去参见他的婚礼,并同其妹翁莲同游五云山这一过程,刻画了近似桃源般的翁家山和生性天真淳朴的农村女性翁莲。在小说的末尾,作者附上这样一段话:“读者注意!这个小说中的人物事迹,当然都是虚构的,请大家不要误会”。当然这是很令人纳闷的,郁达夫是一个典型的自叙传作家,他在《五六年来创作生活的回顾》中明确说:“我觉得‘文学作品,都是作家的自叙传’这一句话是千真万确的”,“我觉得作者的生活,应该和作者的艺术紧抱在一起”。那么在《迟桂花》中作者是如何联系上生活的呢?在郁达夫的《沧州日记》《水明楼日记》中,他详细记叙了《迟桂花》的创作过程,作者“想写出一个肺病者的性格来”,把自己渗到里边去,化身为二人,互为补角。所以应该说,将翁则生和第一身叙述者“我”合起来看才是真正的“我”,既是真正的主人公,这才是读者所熟悉的,作者早期作品的主人公形象,如《沉沦》、如《南迁》,如《过去》,如《在春风沉醉的晚上》。

郁达夫在早期作品中主要表现两个方面的主题:一是生的苦闷,二是性的苦闷,这个主题形成了郁氏作品中一系列的零余人形象。这些零余人大多都是因为不为时局所容,但又不愿与黑暗势力同流合污,所以处在痛苦彷徨的边缘,饱受经济的困窘和政治的压迫;另一方面,由于人性的觉醒和个性的解放,这些人同时又在道德与性心理之间徘徊挣扎,在灵与肉之间冲突苦闷,表现出精神的压抑,由压抑产生出精神的病态。郁达夫在早期诚然刻画了诸如此类的典型形象,然而他并没有就这两个主题提出解决的设想。但是,在他的《迟桂花》中,郁氏明确无误的做了一次主题的回归,并且就其早期的主题作出了独到的解答。他从卢梭的主张中得到启发,认为返归自然是解决生的苦闷的佳径,朴素天真是治愈性的苦闷的良药。

郁氏一改常态,不再将这一主题统筹在一人身上,而是在《迟桂花》中通过翁则生表现对生的苦闷的解脱,通过第一叙述者的“我”表现对性的苦闷的开悟。下面就这两个方面做主要论述。

一、 自然:生的苦闷的回归

《迟桂花》一开头就令人耳目一新,直接以一封翁则生的信开始。信中简要勾勒了小说的背景,同时交代了故事起始缘由,当然,从更深处来说,这封背景信可以说是作者的一则回忆录。信中,抒情主人公翁则生说到城里一看,“真是象丁令威的化鹤归来,触眼新奇,宛如隔世重生”,而且他提到,“你那篇《南迁》的主人公,写的是不是我?”这会让我们想起什么呢?《南迁》中那个神经纤弱,多愁善感,自爱自怜的无为理想者,那个可怜的零余人。事实上,作者的本义正在此,小说中翁则生根本就是《南迁》中主人公伊人的后身。翁则生早期像《南迁》中的主人公伊人一样,在日本留学,患了肺病,而且,“恋爱已经失败了,学业也已辍了,对于此生,原已没有多大的野心”,本来就打算过自杀,因为遇到“我”,谈了一席话,竟然“无限胸中烦闷事,一宵清话又成空”。自杀不成,只得回家陪那已经守寡好几年的老母,一边养病。人虽是保住了,“但人生是动不得的,稍稍一动,就如滚石下山,变化便要接连不断的簇生出来”,而且,连早年订下的婚事也被解除了。这样一个典型的零余人,只能在乡村中养病,或者还要终老。这样的情况,我们是不是要替翁则生流一把清泪,哀其不幸呢?但是作者并不是将其刻画成一个悲剧人物,像早期的零余人一样,来使人同情哀悼,相反,作者这样的铺写,其实只是铺垫而已,为后来他的病情的好转,心情的健朗作对比,也能更好的凸显自然风景对人的熏陶。

翁则生回到老家翁家山之后如何?第二个春天后,他的病“竟似乎有神助似地忽然减轻了,夜热也不再发,盗汗也居然止住,痰里的血丝早就没有了”,后来,“我的身体,经了十几年的静养,似乎也有一点把握了”,最后还当起了小学教师。作者在叙写“我”与翁则生见面的场景时,特意就两人的衰老进行铺写。“老翁!说你生病生病,我看你(翁则生)倒仍旧不见得衰老得怎么样,两人比较起来,怕还是我老得多哩?”“自然是郁先生来得老成稳重,谁更像你(翁则生)那样的不脱小孩子脾气呢!”这些对话,无不从侧面表现翁则生的荣光焕发,生机蓬勃,较之以前的患肺病的伶仃样子,可谓天壤之别。而且,作者在描写到翁则生的精神面貌时,也将其表现得极为乐观。通观全文,有关翁则生的描写,作者无一例外的设置了“笑”、“大笑”等场景。在与“我”见面时,大家一番调笑,他屡屡能自侃,如“媳妇儿也还不曾娶到,一老就得做老光棍了,那还了得”,在一起吃饭时,也能够不停说笑话,如“幸而是酒,请郁先生尝一尝新,倒还不要紧,要是新娘子,那可使不得”。整个描写,使翁则生给人一种阳光灿烂的感觉,充满生机活力,不再像我们理解中的那个患了肺痨病的多愁善感的自爱自怜的零余人。可以说,早期郁氏中的零余人到了这个时候已经长大了,他已经挣脱出了生的苦闷,或者说逃避了对生的痛苦追索。

作者在这里给出了一个导向,为什么作为零余人形象的翁则生能够摆脱生的苦闷呢?“我”到了翁家山的时候说:“怪不得他(翁则生)的病会得好起来了,原来翁家山是在这样的一个好地方。”很显然,读者已经进入郁达夫的伏圈了,郁氏通过对环境的优美描写,来传达人返归自然之后那种畅然自得,来宣传对自然的皈依是对生的苦闷的解脱。小说中用了大量篇幅从不同时间地点描写了翁家山的秀美宁静。如远望翁家山,“只有些青葱的山和如云的树,在这些绿树丛中又是些这儿几点,那儿一簇的屋瓦和白墙”;如从翁则生的家里望去,“屋前屋后,一段一段的山坡上,都长着些不大知名的杂树,三株两株夹在这些杂树中间,树叶短狭,叶与细枝之间,满撒着锯末似的黄点的,却是木犀花树。”“太阳似乎已下了山,澄明的光里,已经看不见日轮的金箭,而山脚下的树梢头,也早有一带晚烟笼上了。”晚上的翁家山,“又不同了。从树枝里筛下来的前条万条的银线,象是电影里的白天的外景。不知躲在什么地方的许多秋虫的鸣唱,骤听之下,满以为在下急雨。”“草木很多的这深山顶上,就也起了一层白茫茫的透明雾障”,“远近一家一家看得见的几点煤油灯光,仿佛是大海湾里的渔灯野火”。在早上,则是“早晨的空气,实在澄鲜可爱”,“山路两旁的细草上,露水还没有干,而一味清凉触鼻的绿色草气,和入在桂花香味之中,闻了好像是宿梦也能摇醒的样子。”类似的描写还多不胜数。通过这些描写,作者细腻的通过视觉、听觉等多种感官,结合丰富的色彩和形象生动的比喻,全方位的展示了翁家山的秀美景色。当然,郁达夫深谙寓情于景的道理,这样的景色不仅仅是景色描写,作者更想传递的是人在这样的景色中会显得安静舒心,会变得健康自在,而这正是抵御零余人苦闷的灵丹妙药。作者在描写翁家客厅的时候,有一个极为重要的细节描写,“尤其使我看得有趣的,是陈豪写的一堂《归去来辞》的屏条,墨色的鲜艳,字迹的秀腴,有点象董香光而更觉得柔媚。”众所周知,《归去来辞》是陶渊明的代表作,作品中所表现是绝尘弃世,归隐田园的思想,这一思想也是向来为士大夫所称道所欣羡。凡仕途不得意的文人才子都会将陶渊明作为逃遁时的思想支柱,将《归去来辞》作为思想符号。郁达夫这一细节描写,看似为了衬托翁家大厅的典雅,事实上是传递他返归自然,归隐田园的思想,宣传自然解脱人生苦闷的精神。

郁达夫的这一思想与他的个人经历有深刻关系。30年代白色恐怖肆虐,文网严密,右翼文坛宗派主义盛行,郁达夫受到两方面的挤压,曾一度产生了退隐的想法,《迟桂花》便是在这一心境下诞生的。与此一想法类同的还有《东梓关》、《瓢儿和尚》。《东梓关》中描写了一位隐居乡下的老中医徐竹园先生,他年轻时也做过拯世救民的大梦,后来染病退居乡间,再也无意于仕途,只是一味求医采药,过着与世无争、悠闲隽永的桃花园般的生活。《瓢儿和尚》描写了一位情场上赢得美人心,战场上打过打胜仗的留日同学秦国柱,不做旅长,却跑到杭州一家破庙里当和尚,专心致志地研读佛经,过着与山水相亲,悠闲自在的生活。由此可以看出,郁达夫确实将返归自然作为解脱生的苦闷的途径,他极力渲染自然的秀美以及悠闲的生活,甚至刻画出几乎乌托邦的桃源,这也从侧面上说明他对现实世界的逃避。

二、 天真:性的苦闷的回归

郁达夫在《迟桂花》中不仅通过翁则生来展示解脱生的苦闷的途径,而且他还巧设了“我”这个角色来阐述对性的苦闷的回归。小说中的这一主题通过女主人公翁莲来阐述。

翁莲是一个天真而又不幸,不幸但仍旧天真的农村女人。她出嫁过,她丈夫是一个染上游荡恶习的富家子弟,常常凶暴地对待她这个新娘子。而她的两个小姑常常给她气受,把她们的哥哥在外面养女人的原因归罪于翁家没有早些把她嫁过门。婆婆怪她不会侍候男人,所以儿子才常不落屋。公公替媳妇声辩一声,婆婆骂公公是扒灰的老东西。丈夫前年感染了急病死掉,这就增加了一条克夫的罪名,因此翁莲在夫家倍受刁难。最终忍受不了,只得搬回娘家住。在家的和谐氛围下,她又恢复了她天真明媚的本性。这种天真,是自然的天真,是未经雕琢的天真,翁则生在写给“我”的信中说她“人虽则很长大,身体虽则很强壮,但她的天性,却永远是一个天真活泼的小孩子”,在与“我”的谈话中,他也说道,“她着实要活泼哩,简直活泼得同现代的那些时髦女郎一样,不过她的活泼是天性的纯真,而那些现代女郎,却是学来的时髦”。这一种天真活泼的天性,在她与“我”同游五云山的过程中展现得淋漓尽致。作者明白无误的描写道,“我又在她的谈话之中,证实了翁则生也和我曾经讲过的她的生性的活泼与天真”,“她的朴素的天性,真真如翁则生之所说,是一个永久的小孩子的天性”。她对人毫不设防,真率的与人相处。例如,“我”问她对于则生的结婚有什么感触,她说“另外也没有什么,不过以后常住在娘家,似乎有点对不起大哥和大嫂”,这些话,都是纯粹的内心话,对着“我”这个陌生人也不遮掩,也不羞涩。在山顶的时候,她“用了她那只肥软的右手很自然地搭上了我的肩膀”,被“我”“捏住了她的手又默默对她注视了一分钟,但她的眼里脸上却丝毫也没有羞惧兴奋的痕迹出现,她的微笑,还依旧同平时一点儿也没有什么的笑容一样”。当她问“我”在想什么时,得到“我”“被绞出来似的”回答——“我……我在这儿想你!”而她却丝毫不怀疑“我”这句话的含义,却满以为“我”在为她设想——“是在想我的将来如何的和他们同住么?”在我因为内疚而“眼睛里却酸溜溜的觉得有点热起来”的时候,她反而安慰“我”——“我自己倒并没有想得什么伤心,为什么,你,你却反而为我流起眼泪来了呢?”于是她还“乘机拭去了我的眼泪”。这些表现,都显得她心地的天真与率直,正是这种天真与率直,洗涤了“我”内心的苦闷,净化了“我”的欲念。

“我”似乎不是那种传统意义上的正人君子。“我”在闻着桂花香气,都要起性欲的冲动。在与翁莲同游五云山的过程中,起初,我是被她所迷倒的。“听听她那种舒徐清澈的语气,看看她那一双天生成像饱使过耐吻胭脂棒般的红唇,更加上以她所特有的那一脸微笑,在知识分子之外还不得不添上一种情的成分上去,于书的趣味之上更要兼一层人的风韵在里头”,“我竟恍恍惚惚,像又回复了青春时代似的完全为她迷倒了”。于是我簇生异想,又沉醉在观察她的健康与自然的美点,甚至她的极可爱、极天真、极真率也成了诱惑我的因素。然而正在我想入非非的时刻,正是翁莲的这种个性挽救了我,她对我毫无掩饰,极纯真的像小孩子一样对我坦诚,一点都不怀疑我的卑鄙的想法,还乘机帮我拭去眼泪,这种种,终于使“我的心地开朗了,欲情也净化了”。我在挣脱了这种灵肉冲突之后,做了深刻的反省和严正的批判——“对于一个洁白得同白纸似的天真小孩,而加以玷污,使不可赦免的罪恶”,“我虽则犯罪的形迹没有,但我的心,却是已经犯过罪的”。作者在这里以一段极为抒情的告白来做忏悔,而且安排了让我也翁莲结成兄妹,以此来表达对这种苦闷的处理。接下来,作者极力渲染我与翁莲相处的融洽。在我与翁莲结成兄妹后,“我愈看愈觉得对她生起敬爱的心思来了”。而翁莲却也显得更加活泼可爱了,在叫我大哥时,急速紧连着叫出来,而且还“一面跑,一面又回转头来,‘大哥!’‘大哥!’的接连叫了几声”。我真的觉得是“成了她的哥哥的样子,满含着了慈爱”,在过岭时,很正经的吩咐她说:“走得小心,这一条岭多么险啊!”在走得累时,拉着她的手亲亲热热的问她:“莲,你还走得动走不动?”。显然,我已经是被洗净了欲念了,我与莲的相处,显得和谐而融洽,愉快而自然,我对莲的观察,已经不再是起初的那种簇生异想了,而是带着纯洁和感动。在文中,我与莲领养放生竹后,我的心情显得澄净无比,“在绿竹之下的这一种她的无邪的憨态,又使我深深地,深深地受到了一个感动”。

在郁达夫的作品中,像这样极力渲染男女主人公和谐相处的作品实在是凤毛麟角。尽管也有很多作品反映灵肉冲突,但主人公的解脱从未像《迟桂花》这样的理智、彻底。在《沉沦》中,主人公是纯粹的性苦闷,是耽于肉欲的挣扎;在《南迁》中,主人公尽管饱受着灵肉的冲突,但是自身零余人的特性并未能使他得以解脱;在《春风沉醉的晚上》,“我”也曾经对女工陈二妹萌生性欲的冲动,但限于自身的落魄与对对方的同情而受到理智的控制;在《过去》中,“我”对老三产生了无礼要求,但我的解脱是在老三的反抗和自身的内省下得以纾解。在这些作品中,主人公的性的苦闷从来没有得到彻底的解脱,他们的缓解只是另一种抑制而已,他们的痛苦仍没有得到净化。相反,在《迟桂花》中,作者显然是在传递这样的一种信息,朴素天真才是治愈性的苦闷的良药。

由上可知,对自然的回归无疑是郁达夫晚期作品的一大特色,这一思想,不仅受到卢梭的影响,同时也融入了中国传统的隐逸思想,可以说是对人性的回归,也可以说是对现实世界的逃避。《迟桂花》之所以成为郁氏晚期作品的代表作,不仅因为其寄寓着作者朴素自然的美学观念,而且是因为他对前期作品做了回应,对人生与社会做了较为深刻的思索与观察,对生的苦闷和性的苦闷提供了解决的模型,尽管这模型过于虚幻,甚至还有点消极。但《迟桂花》的魅力依旧不减,不论其写作构思,其景物描写,其透露的美学韵味,还是其渲染的情境和思想,都不乏研究的价值,或许正如作者在《迟桂花》中所说的,“桂花开得愈迟愈好,因为开得迟,所以经得日子久。”郁达夫的晚期作品《迟桂花》就是这样的迟桂花

B. 故都的秋中第12段作者的观点

《故都的秋》中第段作者的观点:有感情的人类,不分国家,对于秋天总能引起感触,他们都一致喜欢秋天,而只有在中国北方,才是秋味十足,可以看出作者对故都秋的赞美、喜爱。

《故都的秋》,作为写景抒情的散文,其主体部分是摹绘故都的秋景。文章采用“横式结构”,从故都“秋晨之景”、“秋槐之景”、“秋蝉之景”、“秋雨之景”、“秋果之景”五个方面。

紧扣“故都”和“秋”两个词语,表现了“故都之秋”的“清、静、悲凉”的特点。“摹绘”,作为一种修辞手法, 是指“采用语言形式把事物的外在形貌特征(包括声音、色彩、气味等)生动形象地形容出来的一种修辞方式”。

(2)迟桂花赏析扩展阅读:

《故都的秋》创作背景:

1926年6月,郁达夫之子龙儿在北京病逝,此外故都北平,在19世纪末卷起的历史风云中却越来越显得衰老颓败,小家与大国,两层感情的潮水浸过心灵的堤岸,留下的都是悲伤的印记。由于国民党白色恐怖的威胁等原因,郁达夫从1933年4月由上海迁居到杭州。

1934年7月,郁达夫从杭州经青岛去北平。《故都的秋》创作于1934 年8 月17 日。当时,郁达夫到达北京仅仅只有四天的时间。郁达夫本身是浙江人,在到达北平之后,对于故乡有着深深的眷恋。在作者的心理,对于秋天悲凉的感受实质上是对人生的感受。

《故都的秋》作者简介:

郁达夫,男,原名郁文,字达夫,幼名阿凤,浙江富阳人,中国现代作家、革命烈士。曾留学日本,毕业于名古屋第八高等学校和东京帝国大学。

郁达夫是新文学团体“创造社”的发起人之一,一位为抗日救国而殉难的爱国主义作家。在文学创作的同时,还积极参加各种反帝抗日组织,先后在上海、武汉、福州等地从事抗日救国宣传活动。

其文学代表作有《沉沦》《故都的秋》《春风沉醉的晚上》《过去》《迟桂花》《怀鲁迅》等。

C. 求郁达夫作品迟桂花的赏析

郁达夫的早期代表作《沉沦》以强烈的感伤和抒情色彩著名,并因其带有作者自我经历的影子,被称作是“自叙传小说”。《迟桂花》创作于1932年,算是郁达夫的晚期作品,与《沉沦》相比,它的思想和艺术特点有了明显的改变。
作品的最大艺术特点是散文化的叙事风格和内敛却又强烈的感情色彩。郁达夫的作品一向不以情节复杂取胜,本篇也不例外。它的故事相当单纯,表达也如同生活本身一样的质朴自然,语言则体现出散文般的清新和流畅。最能吸引和感染读者的,是作者无处不在却又相当内敛的真挚感情。作品一开端,“郁先生”收到信,准备到翁家山去,就投射进很强的感情色彩,此后故事的发展,直到小说结束,都笼罩在主人公的情感氛围里。比较《沉沦》,《迟桂花》的感情表达显得相当舒缓柔和。它没有了青年人的峻急,呈现的是中年人的沉静和淡泊。正是这种情绪,使人不知不觉地被打动,被迷醉。
作品的另一艺术特点是情和景巧妙的融合。作品的感情色彩并不是突兀而至,而是融合在美丽的山水风景中,自然地流淌出来。作品在写景方面用力甚勤,取得的效果也特别好。如作品写翁家山的景致,就分别从暮时、月下和清晨三个时辰来写,可以说是各具情趣,充分渲染出了山村的恬静和安宁。而且,作者在描绘大自然的种种景致时,并不是纯客观地描写,而是同时糅杂以人物真切的心理感受,将这种主观情绪投射在客观景物上,从而产生了特殊的艺术效果。如作品对最主要的象征景物——迟桂花的描写,就时时见出真情,使读者在阅读这些片段时,不知不觉地融入到了桂花香的世界中。
作品题名为《迟桂花》,文中又多次提到并直接描写了迟桂花,“迟桂花”是小说的“文眼”,具有深刻的象征意义。迟桂花的特点是开得晚,却经得久,具有清香、朴素、耐久的品性,在作品中,它既代表着一种沉静自得的安然之美,也体现为一种顽强生命的意志力。作者对“迟桂花”的歌颂,着意于对人、对一种生活态度和精神品格的歌颂。因此,作品不是抽象和单纯地歌赞“迟桂花”,而是在充分展示迟桂花自然美的同时,更将它化为人物的故事,把自然和人的生活糅为一体,具体形象地表现出迟桂花的精神特征。作品重要形象之一——翁则生的婚姻曾被比喻为“迟桂花”,但更能体现“迟桂花”性格的,还是翁则生的妹妹莲。
莲是作品最着力塑造的人物形象,她是一个农村青年妇女,美丽善良,性格率真,尽管遭受了生活的挫折,却依然保持着天真活泼的性格。正是她的美丽、沉静和乐观,给予了叙述者“郁先生”强烈的精神愉悦,使他被燃起的欲望得到净化,心灵也融化为澄静大自然中一部分。作品将莲的形象和迟桂花时时相映衬,又把她的性格气质放在翁家山的大自然世界中,仿佛她不只是一个具体的人,同时也成为了大自然美和宁静的化身,是一枝生活在现实生活中的“迟桂花”。
这一切,使《迟桂花》问世以来,受到了广大读者的普遍喜爱,也得到了研究者们的高度评价,它被誉为是郁达夫在艺术上最精致成熟的小说,也被认为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不可多得的具有浓郁抒情味的小说之一。

D. 求一篇现当代文学赏析方面的文章

鲁迅:
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散文诗集<<野草>>;散文集<<朝花夕拾>>另有杂文集十四本等.其作品主要思想是揭露国民的劣根性,以引起疗救的注意.其小说中的人物多是"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阿Q正传>>为鲁迅赢得了世界文坛的认可.另外还略带介绍了一下周氏三兄弟,即周树人(鲁迅),周作人,周建人.

郁达夫:
主要作品有<<沉沦>><<银灰色的死>><<春风沉醉的夜晚>><<薄奠>><<过去>><<迷羊>><<迟桂花>><<她是一个弱女子>><<秋柳>><<茫茫夜>>.有"时代病"色彩,以"零余者"的形象出现,表现了感伤的情调和病态美.作品多采取自述体形式,以"我"出现,揭露了人性深处不可告人的一面,跟一般的作家有很大的不同.

张爱玲:
主要有较大影响的比较成功的作品有<<倾城之恋>><<金锁记>><<花凋>><<霸王别姬>><<红玫瑰与白玫瑰>><<沉香屑第一炉香>>等等.张爱玲,这个现代中国一个世纪的喧嚣华丽风流云散的寓言,最后以刻意选择的孤寂方式死于异国他乡.

巴金:
主要作品有<<爱情三部曲>><<激流三部曲>><<革命三部曲>><<抗战三部曲>><<人间三部曲>>.处女作<<灭亡>>.代表作<<寒夜>>.成名作<<家>>.以其中的<<激流三部曲>>中为例,<<家>>是带有自述性质的一篇长篇小说,主题是控诉,暴露,反抗,主要反映了年轻一代的反抗.巴金擅长描述家庭,可谓是现代家族小说的鼻祖.

金庸:
金庸的主要作品可用他自己编的一副对联表达: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即<<飞狐外传>><<雪山飞狐>><<连城诀>><<天龙八部>><<射雕英雄传>><<白马啸西风>><<鹿鼎记>><<笑傲江湖>><<书剑恩仇录>><<神雕侠侣>><<侠客行>><<倚天屠龙记>><<碧血剑>><<鸳鸯刀>>.金庸的作品可谓是历史的传奇,传奇的历史.历史与传奇巧妙地结合.其作品选择的背景一般是动荡不安的乱世,所谓乱世出英雄.金庸本人对于自己的作品中最喜欢的五个人物形象是胡斐,杨过,郭靖,乔峰,令狐冲.

老舍(l899.2.3—1966.8.24),满族,原名舒庆春,字舍予,生于北京。父亲是一名满族的护军,阵亡在八国联军攻打北京城的炮火中。母亲也是旗人.靠替人洗衣裳做活计维持一家人的生活。1918年夏天,他以优秀的成绩由北京师范学校毕业,被派到北京第十七小学去当校长。1924年夏应聘到英国伦敦大学东方学院当中文讲师。在英期间开始文学创作。长篇小说《老张的哲学》是第一部作品,由1926年7月起在《小说月报》杂志连载,立刻震动文坛。以后陆续发表了长篇小说《赵子曰》和《二马》。奠定了老舍作为新文学开拓者之一的地位。1930年老舍回国后,先后在齐鲁大学和山东大学任教授。这个时期创作了《猫城记》、《离婚》、《骆驼样子》等长篇小说,《月牙儿》、《我这一辈子》等中篇小说,《微神》等短篇小说。1944年开始,创作近百万字的长篇巨著《四世同堂》。他担任全国文联和全国作协副主席兼北京文联主席,是全国人大代表和全国政协常委。1966年“文革”中不堪躏辱投湖自尽。
著作书目:
《老张的哲学》(长篇小说)1928,商务
《赵子曰》(长篇小说)1928,商务
《二马》(长篇小说)1931,商务
《文学概论讲义》(理论)1931,齐鲁大学文学院
《小坡的生日》(长篇小说)1934,生活
《猫城记》(长篇小说)1933,现代
《离婚》(长篇小说)1933、良友
《老舍幽默诗文集》
1934,的代
《赶集》(短篇小说集)1934,良友
《樱海集》(短篇小说集)19Z9,人间
《蛤藻集》(短篇小说集)1936,开明
《老牛破车》(创作经验)1937,人间
《三团一》(曲艺集)1938,重庆独立出版公司
《骆驼样子》(长篇小说)1939,人间;修改本,1955,人文
《火车集》(短篇小说集)1939,上杂
《残雾》(话剧)1940,商务
《文博士》(长篇小说,又名《选民》)1940,香港作者书社
《张自忠》(话剧)1941,华中图书公司
《大地龙蛇》(话剧)1941,国民图书出版社
《剑北篇》(诗集)1942,文艺奖金管理委员会出版部
《归去来兮》(话剧)1943,作家书屋
《国家至上》(话剧)与宋之的合著,1943,南方印书馆
《谁先到了重庆》(话剧)1943,重庆联友出版社
《桃李春风》(话剧,又名《金声玉报》)与赵清阁合著,
l943,中西书局
《贫血集》(短篇小说集)1944.文聿出版社
《火葬》(长篇小说)1944,晨光
《惶惑》(长篇小说,又名《四世同堂》第1部)1944,良友
《偷生》(长篇小说,又名《四世同堂》第2部)1946,晨光
《东海巴山集》(短篇小说集)1946,新丰出版社
《微神集》(短篇小说集)1947,晨光
《月牙集》(短篇小说集)
l948,晨光
《方珍珠》(话剧)1950:晨光
《龙须沟》(话剧)1951,大众
《老舍选集》
1951,开明
《春华秋实》(话剧)1953,人文
《老舍短篇小说选》
19567,人文
《福星集》(散文集)1958,北京
《茶馆》(话剧)1958,戏剧
《上任》(短篇小说)1958,作家
《四世同堂》(长篇小说,又名《惶惑》、《偷生》、《饥荒》三部曲)上下册,
1959,百花;l—3部,四川人民
《正红旗下》(长篇小说),人文
《老舍小说集外集》
1982,北京
《老舍文艺评论集》
1982,安徽人民
《老舍选集》(1—4卷)1982,四川人民
《老舍戏剧全集》(1一4卷)1982,戏剧
《老舍新诗选》
1983,花山
《四世同堂补篇》(长篇小说)1983,百花
《老舍散文选》
1984,百花

作家简介:
中国二十世纪文学史上著名小说家、批评家,被视为宗师级人物,但1990年代之后渐有负面评价。其创作以史诗性的气派著称,注重作品的社会功能,理性重于感性,缺乏打动人心的真正力量。代表作包括长篇小说《子夜》、短篇小说《林家铺子》等。(宇慧撰写)
自然情况:茅盾(1896-1981),本名沈德鸿,字雁冰,1896年7月4日生于浙江桐乡县乌镇。这个太湖南部的鱼米之乡,是近代以来中国农业最为发 达之区,它紧邻着现代化的上海,又是人文荟萃的地方,这造成了茅盾勇于面向世界的开放的文化心态,以及精致入微的笔风。他 十岁丧父。许多中国作家、政治家的“第一教师”是寡母,茅盾即由其母抚养长大。从北京大学预科读毕,无力升学,入上海商务 印书馆工作,改革老牌的《小说月报》,成为文学研究会的首席评论家,就在这时候。接着他参与了上海共产主义小组,筹建中国 共产党,下广州参加国民党第二次代表大会,任过国民党中央宣传部的秘书,宣传部的代部长是毛泽东。国共合作破裂之后,自武 汉流亡上海、日本,开始写作《幻灭》、《动摇》、《追求》和《虹》,遂拿起小说家的笔。这段上层政治斗争的经历铸成他的时 代概括力和文学的全社会视野,早期作品的题材也多取于此。左联期间他写出了《子夜》、《林家铺子》、《春蚕》。抗战时期, 辗转于香港、新疆、延安、重庆、桂林等地,发表了《腐蚀》和《霜叶红似二月花》、《锻炼》等。文艺界为他庆了五十寿,他的 声名日隆。建国之后,他历任文联副主席、文化部长、作协主席,并任全国政协副主席,他已很难分身创作。到了“史无前例” 的日月,挨批靠边,稍稍平稳便秘密写作《霜叶红似二月花》的“续稿”和回忆录《我走过的道路》。1981年辞世。
文学史界近年来公认茅盾是中国社会剖析派小说的坛主。这一派来源于19世纪法国、俄国的现实主义小说,又同中国古典世 态小说两相结合。我们从《霜叶红似二月花》的“续稿”里可以看得分明。这部写于70年代并未经最后修饰的草稿,它的巴尔札克、托尔斯泰式的叙事,精细的环境与人物服饰描摹所流露的旧说部的笔趣,是再明显不过了。茅盾代表整整一代的小说,直至80 年代现代派的先锋小说兴起,一种更偏于个人内心的新一代叙事风行于世。这并不奇怪,茅盾在本世纪绝大部分时间所充任的,也 是这种“新兴”作家的角色。绕开茅盾是不成的,试图把一个大作家推崇到不可逾越的地步,同样不成。另外,每一代的文学承传 是“积累”式的,下一代如果只对上一代“狂轰乱炸”,采用革命、革革命、革革革命的“阿Q”方式,到头来你会发现手中仅剩 熊瞎子劈的一穗苞米,我们永远要为获得现代知识的ABC 而缴纳昂贵的“学费”。实际上,后现代派的作品与评论,并没有把现代 派的一切都扫荡干净呀!现代派对写实派也不像人们想的是扫地出门。我们今天读一些青年作家的新作,在感到它们“寓言”式的 结构的同时,会觉得故事、环境、人物这些小说的基本因素仍然活泼泼地存在着,它们只会变形,而不会彻底消失。茅盾小说的意义正在这里。

E. 故都的秋原文

故都的秋 作者郁达夫

秋天,无论在什么地方的秋天,总是好的;可是啊,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我的不远千里,要从杭州赶上青岛,更要从青岛赶上北平来的理由,也不过想饱尝一尝这“秋”,这故都的秋味。

江南,秋当然也是有的;但草木凋得慢,空气来得润,天的颜色显得淡,并且又时常多雨而少风;一个人夹在苏州上海杭州,或厦门香港广州的市民中间,浑浑沌沌地过去,只能感到一点点清凉,秋的味,秋的色,秋的意境与姿态,总看不饱,尝不透,赏玩不到十足。秋并不是名花,也并不是美酒,那一种半开,半醉的状态,在领略秋的过程上,是不合适的。

不逢北国之秋,已将近十余年了。在南方每年到了秋天,总要想起陶然亭的芦花,钓鱼台的柳影,西山的虫唱,玉泉的夜月,潭柘寺的钟声。在北平即使不出门去吧,就是在皇城人海之中,租人家一椽破屋来住着,早晨起来,泡一碗浓茶,向院子一坐,你也能看得到很高很高的碧绿的天色,听得到青天下驯鸽的飞声。

从槐树叶底,朝东细数着一丝一丝漏下来的日光,或在破壁腰中,静对着像喇叭似的牵牛花(朝荣)的蓝朵,自然而然地也能够感觉到十分的秋意。说到了牵牛花,我以为以蓝色或白色者为佳,紫黑色次之,淡红者最下。最好,还要在牵牛花底,教长着几根疏疏落落的尖细且长的秋草,使作陪衬。

北国的槐树,也是一种能使人联想起秋来的点缀。像花而又不是花的那一种落蕊,早晨起来,会铺得满地。脚踏上去,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只能感出一点点极微细极柔软的触觉。扫街的在树影下一阵扫后,灰土上留下来的一条条扫帚的丝纹,看起来既觉得细腻,又觉得清闲,潜意识下并且还觉得有点儿落寞,古人所说的梧桐一叶而天下知秋的遥想,大约也就在这些深沉的地方。

秋蝉的衰弱的残声,更是北国的特产;因为北平处处全长着树,屋子又低,所以无论在什么地方,都听得见它们的啼唱。在南方是非要上郊外或山上去才听得到的。这秋蝉的嘶叫,在北平可和蟋蟀耗子一样,简直像是家家户户都养在家里的家虫。

还有秋雨哩,北方的秋雨,也似乎比南方的下得奇,下得有味,下得更像样。

在灰沉沉的天底下,忽而来一阵凉风,便息列索落地下起雨来了。一层雨过,云渐渐地卷向了西去,天又青了,太阳又露出脸来了;着着很厚的青布单衣或夹袄的都市闲人,咬着烟管,在雨后的斜桥影里,上桥头树底下去一立,遇见熟人,便会用了缓慢悠闲的声调,微叹着互答着说:“唉,天可真凉了——”(这了字念得很高,拖得很长。)

“可不是么?一层秋雨一层凉啦!”

北方人念阵字,总老像是层字,平平仄仄起来,这念错的歧韵,倒来得正好。

北方的果树,到秋来,也是一种奇景。第一是枣子树;屋角,墙头,茅房边上,灶房门口,它都会一株株的长大起来。像橄榄又像鸽蛋似的这枣子颗儿,在小椭圆形的细叶中间,显出淡绿微黄的颜色的时候,正是秋的全盛时期;

等枣树叶落,枣子红完,西北风就要起来了,北方便是尘沙灰土的世界,只有这枣子,柿子,葡萄,成熟到八九分的七八月之交,是北国的清秋的佳日,是一年之中最好也没有的Golden Days。
有些批评家说,中国的文人学士,尤其是诗人,都带着很浓厚的颓废色彩,所以中国的诗文里,颂赞秋的文字特别的多。

但外国的诗人,又何尝不然?我虽则外国诗文念得不多,也不想开出账来,做一篇秋的诗歌散文钞,但你若去一翻英德法意等诗人的集子,或各国的诗文的Anthology来,总能够看到许多关于秋的歌颂与悲啼。各著名的大诗人的长篇田园诗或四季诗里,也总以关于秋的部分,写得最出色而最有味。

足见有感觉的动物,有情趣的人类,对于秋,总是一样的能特别引起深沉、幽远、严厉、萧索的感触来的。不单是诗人,就是被关闭在牢狱里的囚犯,到了秋来,我想也一定会感到一种不能自已的深情;秋之于人,何尝有国别,更何尝有人种阶级的区别呢?

不过在中国,文字里有一个“秋士”的成语,读本里又有着很普遍的欧阳子的《秋声》与苏东坡的《赤壁赋》等,就觉得中国的文人,与秋的关系特别深了。可是这秋的深味,尤其是中国的秋的深味,非要在北方,才感受得到的。

南国之秋,当然是也有它的特异的地方的,譬如廿四桥的明月,钱塘江的秋潮,普陀山的凉雾,荔枝湾的残荷等等,可是色彩不浓,回味不永。比起北国的秋来,正像是黄酒之与白干,稀饭之与馍馍,鲈鱼之与大蟹,黄犬之与骆驼。

郁达夫生平简介

秋天,这北国的秋天,若留得住的话,我愿把寿命的三分之二折去,换得一个三分之一的零头。

郁达夫(1896.12.7~1945.8.29) 原名郁文,字达夫,浙江富阳人,中国现代著名小说家、散文家、诗人。

郁达夫通三门外语,分别为日语、英语、德语。

1896年12月7日出生于浙江富阳满洲弄(今达夫弄)的一个知识分子家庭。幼年贫困的生活促使发愤读书,成绩斐然。1911年起开始创作旧体诗,并向报刊投稿。1912年考入之江大学预科,因参加学潮被校方开除。1914年7月入东京第一高等学校预科后开始尝试小说创作。

1919年入东京帝国大学经济学部。1921年6月,与郭沫若、成仿吾、张资平、田汉、郑伯奇等人在东京酝酿成立了新文学团体创造社。7月,第一部短篇小说集《沉沦》问世,在当时产生很大影响。
1922年3月,自东京帝国大学毕业后归国。

5月,主编的《创造季刊》创刊号出版。7月,小说《春风沉醉的晚上》发表。1923年至1926年间先后在北京大学、武昌师大、广东大学任教。1926年底返沪后主持创造社出版部工作,主编《创造月刊》、《洪水》半月刊,发表了《小说沦》、《戏剧论》等大量文艺论著。


(5)迟桂花赏析扩展阅读

人物评价

中国前文联主席夏衍:达夫是一个伟大的爱国者,爱国是他毕生的精神支柱。

政务活动家胡愈之:在中国文学史上,将永远铭刻着郁达夫的名字,在中国人民反法西斯战争的纪念碑上,也将永远铭刻着郁达夫烈士的名字。

香港中文大学教授、国际知名文化研究学者李欧梵:与郭沫若所代表的叛逆、反抗、英雄式的“普罗米修斯型”浪漫主义者相比,郁达夫可说是消极感伤的“维特型”的代表,《沉沦》中的主人公,可以说正好符合这一类型人物的特质——“多情和神经质”、“忧郁成疾和宿命论者”。

F. 如何评价郁达夫的《迟桂花》这篇文章

迟桂花(节选)

〔汇评〕
在一定程度上看来,人物身上也有作家的个性特征。且不说小说中的郁和翁这两个同学,连翁的妹妹莲姑,以迟桂花为象征的这个二十八岁的山村妇女,她那“永久的小孩子的天性”,不妨说是作者自己乐于保持的一种“天性”。(王朝闻《但愿我们都是迟桂花》)
《迟桂花》一文处处写桂花的清香,这种花香飘散在灵秀的山水间,飘散在和谐的家庭气氛里,飘散在天真无邪的女性的笑声中,它象征着和谐与清新,象征着青春与祝福,其浓郁馨郁的气味仿佛能把人们的宿梦摇醒,把人们的灵魂涤净,具有一种沁人心脾的艺术魅力。(杨义《中国现代小说史》卷一)
〔赏析〕
郁达夫的早期代表作《沉沦》以强烈的感伤和抒情色彩著名,并因其带有作者自我经历的影子,被称作是“自叙传小说”。《迟桂花》创作于1932年,算是郁达夫的晚期作品,与《沉沦》相比,它的思想和艺术特点有了明显的改变。
作品的最大艺术特点是散文化的叙事风格和内敛却又强烈的感情色彩。郁达夫的作品一向不以情节复杂取胜,本篇也不例外。它的故事相当单纯,表达也如同生活本身一样的质朴自然,语言则体现出散文般的清新和流畅。最能吸引和感染读者的,是作者无处不在却又相当内敛的真挚感情。作品一开端,“郁先生”收到信,准备到翁家山去,就投射进很强的感情色彩,此后故事的发展,直到小说结束,都笼罩在主人公的情感氛围里。比较《沉沦》,《迟桂花》的感情表达显得相当舒缓柔和。它没有了青年人的峻急,呈现的是中年人的沉静和淡泊。正是这种情绪,使人不知不觉地被打动,被迷醉。
作品的另一艺术特点是情和景巧妙的融合。作品的感情色彩并不是突兀而至,而是融合在美丽的山水风景中,自然地流淌出来。作品在写景方面用力甚勤,取得的效果也特别好。如作品写翁家山的景致,就分别从暮时、月下和清晨三个时辰来写,可以说是各具情趣,充分渲染出了山村的恬静和安宁。而且,作者在描绘大自然的种种景致时,并不是纯客观地描写,而是同时糅杂以人物真切的心理感受,将这种主观情绪投射在客观景物上,从而产生了特殊的艺术效果。如作品对最主要的象征景物——迟桂花的描写,就时时见出真情,使读者在阅读这些片段时,不知不觉地融入到了桂花香的世界中。
作品题名为《迟桂花》,文中又多次提到并直接描写了迟桂花,“迟桂花”是小说的“文眼”,具有深刻的象征意义。迟桂花的特点是开得晚,却经得久,具有清香、朴素、耐久的品性,在作品中,它既代表着一种沉静自得的安然之美,也体现为一种顽强生命的意志力。作者对“迟桂花”的歌颂,着意于对人、对一种生活态度和精神品格的歌颂。因此,作品不是抽象和单纯地歌赞“迟桂花”,而是在充分展示迟桂花自然美的同时,更将它化为人物的故事,把自然和人的生活糅为一体,具体形象地表现出迟桂花的精神特征。作品重要形象之一——翁则生的婚姻曾被比喻为“迟桂花”,但更能体现“迟桂花”性格的,还是翁则生的妹妹莲。
莲是作品最着力塑造的人物形象,她是一个农村青年妇女,美丽善良,性格率真,尽管遭受了生活的挫折,却依然保持着天真活泼的性格。正是她的美丽、沉静和乐观,给予了叙述者“郁先生”强烈的精神愉悦,使他被燃起的欲望得到净化,心灵也融化为澄静大自然中一部分。作品将莲的形象和迟桂花时时相映衬,又把她的性格气质放在翁家山的大自然世界中,仿佛她不只是一个具体的人,同时也成为了大自然美和宁静的化身,是一枝生活在现实生活中的“迟桂花”。
这一切,使《迟桂花》问世以来,受到了广大读者的普遍喜爱,也得到了研究者们的高度评价,它被誉为是郁达夫在艺术上最精致成熟的小说,也被认为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不可多得的具有浓郁抒情味的小说之一。

景美 人美 情美
——《迟桂花》赏析
01中本3班 王戈越 48号

诚如别林斯基所说:“美都是从灵魂深处发生出来的”,因为大自然的景象不可能有绝对的美,这美隐藏在创造或观察它们的那个人的灵魂里。”在郁达夫中年以后的力作《迟桂花》中,“我”——老郁正是别林斯基所说的“那个人”!
品尝《迟桂花》,我们似乎也幸运地同老郁在一起,闻着桂花香,喝着桂花茶,浸醉在翁家山那世外桃源一般的世界里。作品中的“我”,是到翁家山喝老同学翁则生的喜酒,然而,在行文的过程中,却故意淡化了这一有实在意义的情节走向,而是用了大量的篇幅,描绘和渲染了翁家山美丽清新的自然环境,组成了一幅景美、人美、情美的飘逸自然画。
郁达夫的散文,最擅长于对大自然景物的描绘,你读《迟桂花》,作家追求的是一种时空的转换和时间、立脚点的推移,多角度、全方位地把“将暮晴天下的翁家山、西下夕阳东上月的翁家山、屋前屋后的翁家山、月光下的翁家山,以及翁家山的清晓、翁家山的早晨”这样一幅全面而跳跃的翁家山全貌来与读者分享。翁家山清幽宜人,变化多姿,你看吧,“青葱的山,如云的树,绿树丛中这儿几点,那儿一簇的屋瓦与白墙”;你听呀,“突然,从脚下树丛深处,却幽幽的有晚钟声传过来了,东嗡嗡地,这种声实在真来得缓慢而凄清”;你嗅哦,“早晨的空气,实在鲜澄得可爱……小路两旁的细草上,露水还没有干,而味清凉触鼻的绿色草气,和入在桂花的香味之中,闻了好像是宿梦也能摇醒的一样子。”作家调动我们的各种器官,将摇曳多姿、声色交汇的翁家山摆在我们的面前,无论是美景幽境,还是香风晚烟,如此一个翁家山,怎一个“美”字了得?
钟灵毓秀,这样的山乡美景,正是幻化出主人公生活的环境,“我”的老同学翁则生一家,在这俨然是世外仙境的山乡,过的是恬静的日子,本来,翁则生是疾病缠身、学业中辍、感情受挫、灰心丧气的一个人,却在这样的灵秀山水中奇迹般地康复,并为人师表,且即将成家;而翁则生的妹妹——莲,也是一位历尽丈夫放荡凶暴、婆姑百般挑剔,待丈夫去世后,下决心搬回娘家,与母亲、哥哥一起,过上温馨的生活。这与当时三十年代的中国,似乎是格格不入,翁家地产、房产皆有,翁则生教书育人,母亲与莲妹料理家事,一切是那么的和美。“我”在迟桂花开的季节来到翁家山,感受到翁家山抑不住的甜美,除了一开始便体会到美不胜收的美景外,人与情之中洋溢出来的美,更是让我们感叹不已,尤其是在莲妹身上,得到淋漓尽致的表现,在老郁与来年游五云山的路上,有那么一段描写:
莲妹:“你一声不呼的在那里什么?”
老郁误解的盯着她,然而她依旧同平日一般的笑着。
“是在想我将来如何的和他们同住吗?”
老郁眼睛酸溜溜的,泪水流了下来。
“啊,我自己倒并没有想得什么伤心,为什么,你,你却反而为我流起眼泪来了呢?”
“她好像吃了一惊似的立了起来问我,同时我也站了起来,且在将身体起立的行动当中,乘机拭去了我的眼泪,我的心地开朗了,欲情也净化了……”
在这里,卑念与纯洁相撞,前者在后者的“高山深雪”似的心面前,暗淡无光,情感在这里得到升华。随着老郁与莲妹以兄妹相称,作品便转入一个清澈无暇的境界,是“一种有清新又寂静的淡绿色的光同清水一样,满浸在这附近的空气里在流动”,人美、情美,境界全出!
作品取名《迟桂花》。迟桂花作为行文的线索贯穿全篇,给灵秀的翁家山抹上一层独特的风韵。作者几次写到迟桂花,第一次,老郁伫立在半山亭中,微风中竟含满一种说不出的撩人的桂花香气,借以桂花著名的满觉陇和偏僻的翁家山相比,突出后者的花香沁脾,喜爱之意显而易见;第二次,喝桂花茶的时,以翁则生之口,盛赞迟桂花,“因为开得迟,所以日子也经得久”;第三次,在祝婚词上,老郁将迟桂花与翁则生迟来的婚姻并论;最后,与翁家兄妹分别的时刻,“我”发自内心地喊出“但愿我都是迟桂花”。迟桂花是和谐与清新的音符,是青春与幸福的代言词,是天真自然的莲妹的化身,在作家的笔下,迟桂花,每一点,每一瓣,都在言美!
在《迟桂花》的世界里,是清丽婉约的自然风光,揉入淡淡的忧思,添进朦胧的美,再倾注对美的眷恋,酿成一种淳朴祥和的意境,让人毫无戒备与隔膜。在醉人的桂花香里,我愿做“绿莹莹的茶水里散点着有一粒一粒的金黄的花瓣”中的一粒。美的翁家山,美的人,美的情,美的是那一簇簇迟开的桂花!
http://www.hwxz.com/supermanage/ShowContent.asp?ArticleID=6271&parent=22&SmallClassID=57&Num=11244970554&page=1
http://post..com/f?kw=%D3%F4%B4%EF%B7%F2

G. 郁达夫 满江红

三百年来,我华夏威风久歇。有几个,如公成就,丰功传烈。拔剑光寒倭寇胆,拨云手指天心月。到于今,遗饼纪东征,民怀切。会稽耻,终须雪。楚三户,教秦灭。愿英灵,永保金瓯无缺。台畔班师酣醉石,亭边思子悲啼血。向长空,洒泪酹千杯,蓬莱阙。

郁达夫(1896年12月7日-1945年9月17日),男,原名郁文,字达夫,幼名阿凤,浙江富阳人,中国现代作家、革命烈士。

郁达夫是新文学团体“创造社”的发起人之一,一位为抗日救国而殉难的爱国主义作家。

在文学创作的同时,还积极参加各种反帝抗日组织,先后在上海、武汉、福州等地从事抗日救国宣传活动,其文学代表作有《怀鲁迅》、《沉沦》、《故都的秋》、《春风沉醉的晚上》、《过去》、《迟桂花》等。

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八月二十九日,郁达夫被日军杀害于苏门答腊丛林。195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追认郁达夫为革命烈士。1983年6月20日,民政部授予其革命烈士证书。



(7)迟桂花赏析扩展阅读:

满江红,词牌名,双调,93字,仄韵。 词牌是填词的格式。

词的创作特点是先曲后词,即先有一个固定的乐曲,然后按这个乐曲的需要来创作歌词,所以人们常把词的这种写作过程称之为"填词",而对于这些有固定乐曲的歌词及字数、段落、句读、韵脚等创作要求,人们仿照曲牌的样式也给它取了个名字,就叫做"词牌"。

词和词牌最先大约产生于隋唐之际。宋人张炎认为:乐自隋唐以来,声诗间为长短句。张炎认为词始于隋唐,其实也不止是张炎,后蜀的何光远和与张炎同时代的王灼等人甚至还直接提出过词和词牌都产生在隋炀帝游幸江都之说。

最先的词牌,应该是与曲牌密切相关,或者可以说词牌从曲牌因袭而来。因为早期的词都是按先有的曲子填制而成,曲牌就是词牌,二者互相统一。但到了后来,随着时间的消磨,古老的曲谱不断地散失漶灭,许多词和曲谱便自然而然地分离开来。

而词的发展中,又有一些新的词牌不断从著名作家的笔下创作出来,便有了"自度"词牌的产生。不论因袭还是自度,词牌作为词写作基本格式的本质并没有变化。

人们把词的这些写作格式统一称为"调",调是词牌的总称,所以在有关词的著作里出现"调寄"一类文字的时候,所指的就是词牌。

H. 名家写景散文

余秋雨《白发苏州》《阳关雪》《莫高窟》《道士塔》
朱自清《春》《荷塘月色》
叶圣陶《苏州园林》
宗璞《紫藤萝瀑布》

I. 郁达夫散文迟桂花摘抄200字 赏析100字

那初开的桂花,真是年方十八的桂家女。跟所有不经事的少女一样,她是羞专涩的。打懂事起,属她就喜欢躲在那间竹帘半卷的阁楼里,轻易不肯抛头露面,好奇的时候,只透过竹帘的间隙看看窗外发生的新鲜事儿。她的窗口总有一种淡淡的香气,小伙子们经过时,都会忍不住驻足,而这个时候她就会慌里慌张的拉上窗帘。她是那样的羞涩的,但那股淡淡的香气却按捺不住地透过帘子溢出来。见过她的老人们说,那只不过是个矮矮胖胖的小姑娘罢了。可小伙子们怎么也不相信,对她充满了十二分的好奇和向往。
莲是作品最着力塑造的人物形象,她是一个农村青年妇女,美丽善良,性格率真,尽管遭受了生活的挫折,却依然保持着天真活泼的性格。正是她的美丽、沉静和乐观,给予了叙述者"郁先生"强烈的精神愉悦,使他被燃起的欲望得到净化,心灵也融化为澄静大自然中一部分。作品将莲的形象和迟桂花时时相映衬,又把她的性格气质放在翁家山的大自然世界中,仿佛她不只是一个具体的人,同时也成为了大自然美和宁静的化身,是一枝生活在现实生活中的"迟桂花"。

热点内容
古代励志的名言 发布:2021-03-16 21:50:46 浏览:209
形容儿孙绕膝的诗句 发布:2021-03-16 21:49:35 浏览:878
席慕蓉赏析印记 发布:2021-03-16 21:48:26 浏览:311
权力很大含有手的成语 发布:2021-03-16 21:48:22 浏览:584
能听的儿童故事 发布:2021-03-16 21:48:15 浏览:285
关于足球的诗歌词句 发布:2021-03-16 21:47:40 浏览:870
拖拉机的古诗 发布:2021-03-16 21:42:53 浏览:571
亮甜的诗句 发布:2021-03-16 21:42:00 浏览:831
广东话生日快乐祝福语 发布:2021-03-16 21:38:55 浏览:409
嘘的短句 发布:2021-03-16 21:38:07 浏览: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