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名言名句 » 佛经名言通

佛经名言通

发布时间: 2021-02-23 00:44:31

❶ 佛家名言名句60条

1、如是灭度无量无数无边众生,实无众生得灭度者。——《金刚经》

南怀瑾:佛教化救度了无量无数无边的众生,心里并没有说某一个众生是我度的,绝没有这个观念。

2、若菩萨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非菩萨。——《金刚经》

南怀瑾:一个学大乘菩萨道的人,心胸里头还有你、我、他,甚至给了人家好处时,这个家伙应该卖卖我的交情才对!这是世间法的作风,佛法没有,给了就给了,要像“事如春梦了无痕”一样的忘掉它。

3、菩萨于法,应无所住行于布施,所谓不住色布施,不住声香味触法布施。——《金刚经》

南怀瑾:是叫我们不要住在色相上布施,不要有对象的观念。譬如说要做一点功德,出一点钱,或者救济一个人,然后说救济了某一个人,那是住相布施。

4、不可以身相得见如来。——《金刚经》

南怀瑾:佛是不可以形相来见的,拿形相来见佛,就错了。

5、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则见如来。——《金刚经》

南怀瑾:凡是你有什么境界,都是假的;凡是你修得出来的,不修就没有了。若见诸相非相,你就见到佛了,见到佛的法身了。

6、不应取法,不应取非法。——《金刚经》

南怀瑾:你讲空也不对,不是佛法,执著有也不是佛法,非空非有也不对,即空即有也不是佛法。

7、法尚应舍,何况非法。——《金刚经》

南怀瑾:一切真正的佛法到了最后,像过了河的船,都要丢掉。何况一切不是法呢!

8、无有定法,如来可说。——《金刚经》

南怀瑾:佛法在哪里?不一定在佛经上啊!世间法皆是佛法……所以大家不要把学佛的精神和生活与现实人生分开。

9、如来所说法,皆不可取、不可说,非法、非非法。——《金刚经》

南怀瑾:如来所说法,你也不可抓住!你听了他老人家的话,认为这样就对,那你就上了你自己的当了……说得出来的,表达得出来的,已经不是它了。

10、一切贤圣,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金刚经》

南怀瑾:这是佛法的精神,它不像其他的宗教,否定自己以外的宗教,佛法是承认一切的宗教,一切的大师,乃至到了华严境界,连一切的魔王邪王都对了一点。

11、所谓佛法者,即非佛法。——《金刚经》

南怀瑾:真正的佛不认为自己是佛,真正的圣人,不认为自己是圣人,所以真正的佛法即非佛法。如果你有一个佛法的观念存在,你已经著相了,说得好听是著相了,不好听是著魔了。

12、应如是生清净心,不应住色生心,不应住声香味触法生心,应无所住而生其心。——《金刚经》

南怀瑾:真正的清净心,不是有个光,有个境界,而是不住色,不住声香味触法,他说真正的修行,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应该随时随地无所住,坦坦然,物来则应,过去不留。

13、如来说世界,非世界,是名世界。——《金刚经》

南怀瑾:佛告诉你,这个世界一个一个灰尘,一粒一粒灰尘,一个分子一个分子,组合拢来,构成了一个物理世界。你把地球物理世界打烂了,分析了,本来就是空的,没有世界的存在。

14、离一切诸相,则名诸佛。——《金刚经》

南怀瑾:离开了一切的相就是佛,这是真正的佛。

15、若心有住,则为非住。——《金刚经》

南怀瑾:若心有住,可以训练意识专一,比较能够宁静,但是认为这个有相的……所以若心有住,即为非住,这是最好的观心法门。

16、如来说一切诸相,即是非相。又说一切众生,即非众生。——《金刚经》

南怀瑾:不要著相,哪一相都是停留不住的,都是非相……再进一步说,不但无我,也无人,也无众生。

17、如来是真语者、实语者、如语者、不诳语者、不异语者。——《金刚经》

南怀瑾:佛说法是真实的,不说假话,说的是老实话,实实在在,是什么样子就说什么样子。

18、如来所得法,此法无实无虚。——《金刚经》

南怀瑾:无实,没有个东西;无虚,但是不假的。所以形而上的道理,真正的佛法,不真不假,也就是金刚经的中心重点,这里已经全部点出来了。

19、如来者,即诸法如义。——《金刚经》

南怀瑾:世间一切法,都是佛法,没有哪一点法不是佛法……随时随地的任何一颗灰尘,清净的地方,脏的地方,处处佛在现前,这就是如来。

❷ 佛经的经典语句~~~

诸法因缘生,我说是因缘;因缘尽故灭,我作如是说 。——《造塔功德经》
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此无故彼无,此灭故彼灭。——《杂阿含经》第262
一切行无常,生者必有尽,不生则不死,此灭最为乐。——《增一阿含经》卷50

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则见如来----金刚经
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 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金刚经

归元性无二,方便有多门。——《楞严经》卷6

我昔所造诸恶业,皆由无始贪瞋痴,从身语意之所生,一切我今皆忏悔。
华严经----普贤菩萨行愿品

若人造重罪,作已深自责;忏悔更不造,能拔根本业。
----<佛为首迦长者说业报差别经>

觉悟世间无常。国土危脆。四大苦空。五阴无我。生灭变异。虚伪无主。心是恶源。形为罪薮。如是观察。渐离生死。
----<佛说八大人觉经>

有因有缘集世间,有因有缘世间集;有因有缘灭世间,有因有缘世间灭。
---杂阿含经卷二

佛告阿难。汝常闻我毗奈耶中,宣说修行三决定义。所谓摄心为戒。因戒生定。因定发慧。是则名为三无漏学。——《楞严经》

舍利弗,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彼国。舍利弗,若有善男子、善女人,闻说阿弥陀佛,执持名号。若一日、若二日、若三日、若四日、若五日、若六日、若七日,一心不乱。其人临命终时,阿弥陀佛与诸圣众,现在其前。是人终时,心不颠倒,即得往生阿弥陀佛极乐国土。舍利弗,我见是利,故说此言。若有众生闻是说者,应当发愿,生彼国土。-----阿弥陀经

我本因地,以念佛心,入无生忍,今于此界,摄念佛人,归于净土。佛问圆通,我无选择,都摄六根,净念相继,得三摩地,斯为第一。——《楞严经》

当舍于懈怠,远离诸愦闹;寂静常知足,是人当解脱。----大宝积经第91卷

若诸世界六道众生,其心不淫,则不随其生死相续。汝修三昧,本出尘劳。淫心不除,尘不可出。——《楞严经》

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心经>

❸ 尼采名言名句赏析名言通

1、人类的生命,并不能以时间长短来衡量,心中充满爱时,刹那即永恒。——尼采

2、谁要学习飞翔,必须先学习站立、奔跑、跳跃和舞蹈:人无法从飞翔中学会飞翔。——尼采

3、我学习过走路,从此我让自己奔跑;我学习过飞翔,从此我能就地飞走,而不愿首先被推送。我现在轻松自如,我现在飞翔,俯视下方,现在有个神明在我内心舞蹈。——尼采

4、一些人统治是由于他们愿意统治;另一些人统治是因为他们不愿意被人统治---对于他们来说,统治不过是两害中之轻者。——尼采

5、没有根据的根据。你讨厌他并且为这种讨厌提出了一大堆根据--但我只相信你的讨厌,而不相信你的根据!由于在你自己面前以及在我面前把那些本能使然的行为说成是理性思考的结果,你提高了你在你自己心目中的位置。——尼采

6、攀登最高峰的人取笑一切悲剧和悲伤,严肃的态度。——尼采

7、大无畏的思想家最能体验无比惨痛的悲剧;他们之所以尊重生活,是因为生活是他们最大的对手……——尼采

8、致孤独者,如果我们在我们一个人独处时不能像我们在大庭广众之下时那样尊重别人的荣誉,那我们就算不上正人君子。——尼采

9、赞扬比责备有更多的强加于人的成分。——尼采

10、“噢,我真贪婪!在这个灵魂里安住的不是忘我精神,而是贪求一切的自我,似乎要用许多人帮他观察和攫取的自我,要挽回一切的自我,不愿失去属于他的一切的自我!” “噢,我贪婪的烈焰哟!我多么愿意获得再生,变成一百个人呀!” 谁不能以自身体验理解这位谓叹者,谁就无法理解求知者的激情。——尼采

11、谁被民众仇恨呢?——如同一条被众狗仇恨的狼呢?是奔放不羁的天才,是桎梏的死敌,是拒不顶礼膜拜并悠游于林泉的高士。——尼采

❹ 佛经经典名句悟字开头

悟道之人,逢苦不忧,一切境界,得失从缘,心无增减,转凡成圣,即心即佛。
开悟,那即是想穿一点 想开一点 开心一点
关于开示合集我的主页资料里有个链接
--怎样才算是开悟
听众:怎样才算是开悟?是不是一点贪嗔痴都没有?
师父:怎么样叫开悟,开悟有很多种。有的叫渐悟,就是渐渐地开悟;有的叫即悟,即悟就是马上就开悟了;还有一种顿悟,顿悟就是顿时就开悟了。开悟是什么?是指对某一件事情,对某一个方向,对自己所做的某一件事情,明白它里面做的事情的缘由和原因,这个就叫开悟。菩萨的开悟不是说一天开悟,两天开悟,一小时开悟,两小时开悟,是永远开悟。那么这才叫菩萨,这就叫佛。而一般的人开悟可以很快的,就像我们突然之间碰见一件事情说:“哎呀,我明白了。原来是这么回事呀。”那么当然了,你这件事情碰到的时候是这样,碰到另外一件事情你又想不明白了,你又不开悟了(听懂了)所以真正的开悟能够长期的开悟、永久的开悟。就像一个人要做一件事情都不容易。今天做了明天又不想做了,那就是今天明明是做了一件好事情:读书,想读大学,是好事情嘛,读了几天,“哎呀太累了,不开心了,跟老师不开心了,我不读了。”那么你是不是不开悟啦?(嗯)道理是一样的(就是想永久的开悟,是不是一定要在没有太多业障的条件下才行?)对,在没有太多的业障下,而且在没有太多的杂念下,还有就是要心空,心空是什么呢?心空就是本性是空的,不去说人家,不思善不思恶,这个人会开悟(听懂)我连善的我也不去想,恶的我也不想,我就好好自己做自己的人,这人就开悟了。
--有关开悟的问题
听众:台长您还接着讲悟性必须建立在见闻之上,坚持修行已经是开悟了,那么这个开悟是不是部分开悟?在没有修成最后的正果前都不能说自己是开悟之人?
师父:是的,不能称自己是“完全开悟”之人,而是“局部开悟”。这就是台长刚刚跟大家说的“渐悟”和“顿悟”,还有“完全开悟”。就像我们说菩萨是正等正觉,而佛是无上正等正觉,道理是一样的。无上正等正觉已经没有底了,没有这个底了就无上了
--何为真正的开悟
听众:对佛法理解性的开悟和真正的开悟和印证有什么区别呢?开悟是不是要建立在对佛法的理解基础之上?
师父:真正的开悟是什么呢?至少要了解佛法,要知道佛菩萨为什么在人间这么救人,我们学的佛法对人间有什么真正的益处,应该要懂得我们到人间来是为什么,这就是人生的开悟。一般对这种理解和不能深的理解,实际上就是存在着你刚才所说的悟性不足,一个有悟性的人就能开悟,连悟性都没有他就不开悟。同样的一个事情很多人对它的理解不同,都会产生不同的看法。
见闻觉知开悟与直接开悟
听众:在我们同修中,有的人真的有见闻,见到菩萨,或者见到一些异相,然后增加他的信心;有的人完全见不到,但他也一直精进地修。那么您说的这个悟性必须建立在见闻之上,他没有这个见闻,但他一直在修,您说坚持修心已经是开悟了,那这个是怎么回事?是来自前世的记忆吗?
师父:见闻觉知是人固有的,等你感觉到了、听见了、看见了,你反应这个感觉,那么这是一种悟性,而这种悟性是靠你感觉之后才开悟的;而你自己专注修心,不去感觉,不去修,不去在人间这种见闻觉知,你马上能开悟,那是用你的心,心里的心意来修行,也就是说你用不着在人间沾染六尘,你直接开悟,从心里来明心见性,你已经明白这些道理了,修行念经当中,做善事、布施当中已经明白这些道理了,用不着再去社会上碰壁才得到这个教训。就像有些人不碰壁,因为学佛当中,他听前人讲,会开悟得到菩萨的加持,他直接不碰这个壁就知道这些事情不能做的,而有些人是碰了壁之后,见闻觉知,见到了碰到了,他才知道这事情不能做,就是有点不一样了(明白。是不是可以说,虽然他什么也看不到,见不到什么异相,但他一直都坚持修,就觉得这是他要走的路,说明他善根比较深呢?)对了,本性开悟视为觉。为什么和尚尼姑要到山上去修行啊?就是躲避尘世间那些污染,到了山上清净,才能修好心。他虽然清净了,没有这种见闻觉知,但他为什么能到西方极乐世界、能到四圣道呢?这就是他靠悟性完全离开了六道,所以能直接上超脱六道的地方。
--什么是真正的“开悟”
听众:真正的开悟是不是需要证悟,在生活中得到印证?比如说跟您谈话,把我的想法谈出来,从您这里得到印证,或者通过日常生活中的其他途径?
师父:开悟有很多种,有的人是渐渐地开悟,叫渐悟;有的人是一下子明白,叫顿悟。当然能够从自己的师父这里得到悟性的话,会得到一种很大的解脱。为什么?因为他能够让你开悟的话,说明已经把自身的能量我们叫“悟能”,自己的悟能到了你的身上(明白)所以很多叫“悟空”、“悟能”、“悟净”(这种感觉挺奇妙的,好像什么都没发生,但它又真的发生了)对,就是这样。没发生不代表不发生,发生了不代表一定发生,看你的概念和感觉。比方说一个领导,听惯了很多大事情,突然之间你跑过去跟他说车间主任说他怎么怎么…… “噢,没关系的。”他觉得这个事情没发生
用佛理改变心态,转烦恼为菩提,才是开悟
听众:一个人学佛了,用佛法道理转变心态,遇到烦恼的时候转烦恼为菩提;而有另外一种人,遇到事情他本身一点都不觉得有烦恼,他觉得根本无所谓。那么这两种哪一个更有智慧呢?我们可不可以说后面一种人是因为有这样的根基,所以境界更高一点?
师父:并不是这样的。理解了之后,再去做,那就是开悟。如果本身就没这个感觉,并不代表他开悟。举个简单例子:懂得法律的人不犯法,那这个人是开悟的,他是明理的。如果这个人不懂得这个法律,他现在没去做坏事,终有一天他碰到这些事情了他就做坏事了

❺ 请教下关于佛教的名言感激不尽

网络搜索“佛经经典名句356句”。以下为摘录的一小部分:
1.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
2.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3.知幻即离,不假方便(不需要借用其他工具或手段);离幻即觉,亦无渐次。
4.世间无常,国土危脆,四大苦空,五阴无我,生灭变异,虚伪无主,心是恶源,形为罪薮。
5.我观是南阎浮提众生,举心动念无不是罪。
6.复次地藏,未来世中,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于佛法中所种善根,或布施供养,或修补塔寺,或装理经典,乃至一毛一尘、一沙一渧。如是善事,但能回向法界,是人功德,百千生中,受上妙乐。如但回向自家眷属,或自身利益,如是之果,即三生受乐,舍一得万报。是故地藏,布施因缘,其事如是。
7.复次地藏,若未来世,有诸国王,至婆罗门等,遇先佛塔庙,或至经像,毁坏破落,乃能发心修补。是国王等,或自营办,或劝他人,乃至百千人等布施结缘。是国王等,百千生中,常为转轮王身。如是他人同布施者,百千生中,常为小国王身。更能于塔庙前,发回向心,如是国王,乃及诸人,尽成佛道。以此果报,无量无边。
8.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
9.人在爱欲之中独生独死,独去独来。苦乐自当,无有代者。
10.觉了一切法,犹如梦幻响。
11.佛言:当念身中四大,各自有名,都无我者,我既都无。其如幻耳。
12.阿字十方三世佛,弥字一切诸菩萨。 陀字八万诸圣教,三字之中是具足。一句弥陀是佛王、法王、咒王、功德之王。专念「南无阿弥陀佛」一佛,即是总持总念诸佛、诸菩萨、诸经咒、诸行门。所谓「八万四千法门,六字全收。」亦谓「赅罗八教,圆摄五宗。」既得临终往生净土,亦获现世身心安乐。
13.念阿弥陀佛功德,多于念地藏菩萨百千万倍。何以得知?准《观音经》,有一人供养六十二亿恒河沙菩萨,乃至一时,不如礼拜供养观世音菩萨。《十轮经》云:'一百劫念观世音,不如一食顷念地藏菩萨。'《群疑论》曰:'一大劫念地藏菩萨,不如一声念阿弥陀佛。'何以故?佛是法王,菩萨为法臣,如王出时,臣必随从,大能摄小。佛是觉满果圆,超诸地位,所以积念者功德最多,过于地藏百千万倍。菩萨未属佛地,果未圆满,故功德最少。"
14.心有所住,即为非住。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15.诸行无常,一切皆苦。诸法无我,寂灭为乐。
16.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染尘埃。
17.舍利弗,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彼国。舍利弗,若有善男子、善女人,闻说阿弥陀佛,执持名号。若一日、若二日、若三日、若四日、若五日、若六日、若七日,一心不乱。其人临命终时,阿弥陀佛与诸圣众,现在其前。是人终时,心不颠倒,即得往生阿弥陀佛极乐国土。舍利弗,我见是利,故说此言。若有众生闻是说者,应当发愿,生彼国土。
18.若诸世界六道众生,其心不淫,则不随其生死相续。汝修三昧,本出尘劳。淫心不除,尘不可出。纵有多智禅定现前,若不断淫,必落魔道。
19.知见立知,即无明本。
20.归元性无二,方便有多门。
21.佛言,爱欲莫甚于色。色之为欲,其大无外,赖有一矣,若使二同,普天之人,无能为道者矣。
22.厌离未切终难去,欣爱非深岂易生。铁围山外莲花国,掣断情缰始放行。
23.报君今日是十六,念佛须当戒淫欲。淫欲断时生死断,便是如来亲眷属。
24.诸法因缘生,诸法因缘灭。因缘生灭法,佛说皆是空。
25.缘起法身偈 诸法因缘生,我说是因缘。因缘尽故灭,我作如是说。
26.七佛通诫偈 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
27.毗婆尸佛偈 身从无相中受生,犹如幻出诸形像。幻人心识本来无,罪福皆空无所住。
28.迦叶佛偈 一切众生性清净,从本无生无可灭。即此身心是幻生,幻化之中无罪福。
29.尸弃佛偈 起诸善法本是幻,造诸恶业亦是幻。身如聚沫心如风,幻出无根无实性。
30.毗舍浮佛偈 假借四大以为身,心本无生因境有。前境若无心亦无,罪福如幻起亦灭。
31.释迦牟尼佛偈 法本法无法,无法法亦法。今付无法时,法法何曾法。
32.拘留孙佛偈 见身无实是佛见,了心如幻是佛了。了得身心本性空,斯人与佛何殊别。
33.拘那含牟尼佛偈 佛不见身知是佛,若实有知别无佛。智者能知罪性空,坦然不惧于生死。

❻ 佛经中化解孤单寂寞的经典语句

第一章
佛言:辞亲出家,识心达本,解无为法,名曰沙门。常行二百五十戒、进止清净,为四真道行成阿罗汉。阿罗汉者,能飞行变化,旷劫寿命,住动天地。次为阿那含,阿那含者,寿终灵神上十九天证阿罗汉。次为斯陀含,斯陀含者,一上一还即得阿罗汉。次为须陀洹,须陀洹者,七死七生便证阿罗汉。爱欲断者,如四肢断,不复用之。

第二章
佛言:出家沙门者,断欲去爱,识自心源,达佛深理,悟无为法,内无所得,外无所求,心不系道亦不结业,无念无作非修非证,不历诸位而自崇最,名之为道。

第三章
佛言:剃除须发而为沙门。受道法者,去世资财,乞求取足,日中一食,树下一宿,慎勿再矣!使人愚蔽者,爱与欲也。

第四章
佛言:众生以十事为善,亦以十事为恶。何等为十?身三,口四,意三。身三者:杀、盗、淫。口四者:两舌、恶口、妄言、绮语。意三者:嫉、恚、痴。如是十事不顺圣道,名十恶行;是恶若止,名十善行耳。

第五章
佛言:人有众过而不自悔,顿息其心,罪来赴身,如水归海,渐成深广。若人有过自解知非,改恶行善,罪自消灭;如病得汗,渐有痊损耳。

第六章
佛言:恶人闻善,故来挠乱者,汝自禁息,当无嗔责;彼来恶者而自恶之。

第七章
佛言:有人闻吾守道,行大仁慈,故致骂佛,佛默不对。骂止,问曰:子以礼从人,其人不纳,礼归子乎?对曰:归矣。佛言:今子骂我,我今不纳,子自持祸归子身矣!犹响应声,影之随形,终无免离,慎勿为恶!

第八章
佛言:恶人害贤者,如仰天而唾,唾不至天,还从己堕。逆风扬尘,尘不至彼,还坌己身。贤不可毁,祸必灭己。

❼ 关于佛经的一些名句和注解。

佛即性,性即佛。 一切圣贤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 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应如是生清净心,不应住色生心,不应住声、香、味、触、法生心,应无所住而生其心。要无我相,无人相,无寿者相,无众生相,无法相,无非法相,空即色,色即空。 无相布施的功德胜过恒河沙数的七宝布施,其果报不可思议,不住色布施,不住声、香、味、触、法布施。菩萨应如是布施,不住于相。凡所有相,皆是虚妄。离一切诸相即名诸佛。菩萨不能贪著福德。 若人言佛陀释迦牟尼有所说法,就是对佛的诽谤,是不明白佛陀教诲精髓不明白佛法要旨的标志。一切法皆是佛法。真正的佛法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无法。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获得“无上正等正觉”的法门是:开启灵觉,随性而动,法自然而行。要真正体验感受到“无上正等正觉”,首先要开启灵觉,不是靠智慧;要随性而动,不是靠积累起来的知识和观念;要法自然而行,不是寻求捷径。老子在《道德经》中早已警示人们:“大道甚夷,而民好径”。不像小孩子那样随性而动,不按照自然法则演绎人生剧本,一门心思寻找获得“无上正等正觉”之法门,就是“好径”。要获得“无上正等正觉”,请先建设好自己的心灵花园。“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河”,不建设好自己的心灵花园,任何美好的心愿无以达成,任何美好的理想难以实现,不建设好自己的心灵花园,永远也难获“无上正等正觉”。 《金刚经》是智慧的喜马拉雅山。 空不异色,色不异空,虚幻的就是真实的,真实的就是虚幻的。 “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一切无为法,无法言明它,来时如雷电,去时似梦幻,无虚无实、无声无息、无边无际、无招无式,看不见、摸不着,威力无穷;偷不了、藏不得,变幻莫测,万物都是它,它又不是万物,顺应它,一帆风顺,万年太平;逆恼它,坎坷不顺,祸延未来。
如来是真语者、实语者、如语者、不诳语者、不异语者。如来所得法,此法无实无虚。如来有肉眼、天眼、慧眼、法眼、佛眼。如来者,无所以来,亦无所去,故名如来。 一切万法,不离自性,明心可见性,见性即可成佛。 只要看到自己的本性,即可顿悟成佛,但要认识到自己的本性,没有量变的积累,没有千思万想,没有几世的修行积累,难以有佛缘,难以理解高深的佛法。 一切事物的质变必须要有量变的积累,只有量变积累到临界点时,才有机会顿悟成佛。质变是量变的积累结果,修行修炼没有顿悟捷径,唯有老老实实进行量的积累才能到达理想彼岸。只有越过临界点,才能完成量变到质变的过程。 真正的“顿悟”指的是量变达到极限越过临界转化点后突然发生了质的变化豁然开朗全线贯通的意识状态。——摘自新时代人类八百理念

❽ 佛经名句,要求与“普渡”有关。直接复制粘贴的就免了。好的追加。

以下内容多个地方都有,楼主可自行选择。以下内容来自《佛说大乘无回量寿庄严清静平等觉经》。答

如来微妙色端严,一切世间无有等;
光明无量照十方,日月火珠皆匿耀。
世尊能演一音声,有情各各随类解;
又能现一秒色身,普使众生随类见。
愿我得佛清净声,法音普及无边界;
宣扬戒定精进门,通达甚深微妙法。
智慧广大深如海,内心清净绝尘劳;
超过无边恶趣门,速到菩提究竟岸。
无明贪瞋皆永无,惑尽过亡三昧力;
亦如过去无量佛,为彼群生大导师。
能救一切诸世间,生老病死众苦恼;
常行布施及戒忍,精进定慧六波罗。
未度有情令得度,已度之者使成佛;
假令供养恒沙圣,不如坚勇求正觉。
愿当安住三摩地,恒放光明照一切;
感得广大清净居,殊胜庄严无等伦。
轮回诸趣众生类,速生我刹受安乐;
常运慈心拔有情,度尽无边苦众生。
我行决定坚固力,唯佛圣智能证知;
纵使身止诸苦中,如是愿心永不退.

❾ 谁知道关于佛教的名言非常感谢

缘起来性空、明心自见性、须弥芥子、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拈花一笑
菩提本无树,
明镜亦非台,
本来无一物,
何处惹尘埃。
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太多了,你还是好好学习一下佛经吧!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是没用的!

❿ 佛经短语

您好
一、人之所以痛苦,在于追求错误的东西。 二、与其说是别人让你痛苦,不如说自己的修养不够。 三、如果你不给自己烦恼,别人也永远不可能给你烦恼。因为你自己的内心,你放不下。 四、好好的管教你自己,不要管别人。 五、不宽恕众生,不原谅众生,是苦了你自己。 六、别说别人可怜,自己更可怜,自己修行又如何?自己又懂得人生多少? 七、学佛是对自己的良心交待,不是做给别人看的。 八、福报不够的人,就会常常听到是非;福报够的人,从来就没听到过是非。 九、修行是点滴的工夫。 十、在顺境中修行,永远不能成佛。 十一、你永远要感谢给你逆境的众生。 十二、你随时要认命,因为你是人。 十三、你永远要宽恕众生,不论他有多坏,甚至他伤害过你,你一定要放下,才能得到真正的快乐。 十四、这个世界本来就是痛苦的,没有例外的。 十五、当你快乐时,你要想,这快乐不是永恒的。当你痛苦时你要想这痛苦也不是永恒的。 十六、认识自己,降伏自己,改变自己,才能改变别人。 十七、今日的执著,会造成明日的后悔。 十八、你可以拥有爱,但不要执著,因为分离是必然的。 十九、不要浪费你的生命在你一定会后悔的地方上。 二十、你什么时候放下,什么时候就没有烦恼。 二一、内心没有分别心,就是真正的苦行。 二二、学佛第一个观念,永远不去看众生的过错。你看众生的过错,你永远污染你自己,你根本不可能修行。 二三、你每天若看见众生的过失和是非,你就要赶快去忏悔,这就是修行 二四、业障深重的人,一天到晚都在看别人的过失与缺点,真正修行的人,从不会去看别人的过失与缺点。 二五、每一种创伤,都是一种成熟。 二六、当你知道迷惑时,并不可怜, 当你不知道迷惑时,才是最可怜的。 二七、狂妄的人有救,自卑的人没有救。 二八、你不要一直不满人家,你应该一直检讨自己才对。不满人家,是苦了你自己。 二九、一切恶法,本是虚妄的,你不要太自卑你自己。一切善法,也是虚妄的,你也不要太狂妄你自己。 三十、当你烦恼的时候,你就要告诉你自己,这一切都是假的,你烦恼什么? 三一、当你未学佛的时候,你看什么都不顺。当你学佛以后,你要看什么都很顺。 三二、你要包容那些意见跟你不同的人,这样子日子比较好过。你要是一直想改变他,那样子你会很痛苦。要学学怎样忍受他才是。你要学学怎样包容他才是。 三三、承认自己的伟大,就是认同自己的愚疑。 三四、修行就是修正自己错误的观念。 三五、医生难医命终之人,佛陀难渡无缘的众生。 三六、一个人如果不能从内心去原谅别人,那他就永远不会心安理得。 三七、心中装满着自己的看法与想法的人,永远听不见别人的心声。 三八、毁灭人只要一句话,培植一个人却要千句话,请你多口下留情。 三九、当你劝告别人时,若不顾及别人的自尊心,那么再好的言语都没有用的。 四十、不要在你的智慧中夹杂着傲慢。不要使你的谦虚心缺乏智慧。 四一、根本不必回头去看咒骂你的人是谁?如果有一条疯狗咬你一口,难道你也要趴下去反咬他一口吗? 四二、忌妒别人,不会给自己增加任何的好处。忌妒别人,也不可能减少别人的成就。 四三、永远不要浪费你的一分一秒,去想任何你不喜欢的人。 四四、多少人要离开这个世间时,都会说出同一句话,这世界真是无奈与凄凉啊! 四五、恋爱不是慈善事业,不能随便施舍的。感情是没有公式,没有原则,没有道理可循的。可是人们至死都还在执著与追求。 四六、请你用慈悲心和温和的态度,把你的不满与委屈说出来,别人就容易接受。 四七、创造机会的人是勇者。等待机会的人是愚者。 四八、能说不能行,不是真智慧。 四九、多用心去倾听别人怎么说,不要急着表达你自己的看法。 五十、同样的瓶子,你为什么要装毒药呢?同样的心理,你为什么要充满着烦恼呢? 五一、得不到的东西,我们会一直以为他是美好的,那是因为你对他了解太少,没有时间与他相处在一起。当有一天,你深入了解后,你会发现原不是你想像中的那么美好。 五二、这个世间只有圆滑,没有圆满的。 五三、修行要有耐性,要能甘于淡泊,乐于寂寞。 五四、活着一天,就是有福气,就该珍惜。当我哭泣我没有鞋子穿的时候,我发现有人却没有脚。 五五、多一分心力去注意别人,就少一分心力反省自己,你懂吗? 五六、眼睛不要老是睁得那么大,我且问你,百年以后,那一样是你的。 五七、欲知世上刀兵劫,但听屠门夜半声。不要光埋怨自己多病,灾祸横生,多看看横死在你刀下的众生又有多少? 五八、憎恨别人对自己是一种很大的损失。 五九、每一个人都拥有生命,但并非每个人都懂得生命,乃至于珍惜生命。不了解生命的人,生命对他来说,是一种惩罚。 六十、自以为拥有财富的人,其实是被财富所拥有。 六一、情执是苦恼的原因,放下情执,你才能得到自在。 六二、随缘不是得过且过,因循苟且,而是尽人事听天命。 六三、不要太肯定自己的看法,这样子比较少后悔。 六四、当你对自己诚实的时候,世界上没有人能够欺骗得了你。 六五、用伤害别人的手段来掩饰自己缺点的人,是可耻的。 六六、世间的人要对法律负责任。修行的人要对因果负责任。 六七、在你贫穷的时候,那你就用身体去布施,譬如说扫地、洒水、搬东西等,这也是一种布施。 六八、内心充满忌妒,心中不坦白,言语不正的人,不能算是一位五官端正的人。 六九、默默的关怀与祝福别人,那是一种无形的布施。 七十、多讲点笑话,以幽默的态度处事,这样子日子会好过一点。 七一、与人相处之道,在于无限的容忍。 七二、不要刻意去猜测他人的想法,如果你没有智慧与经验的正确判断,通常都会有错误的。 七三、要了解一个人,只需要看他的出发点与目的地是否相同,就可以知道他是否真心的。 七四、人生的真理,只是藏在平淡无味之中。 七五、不洗澡的人,硬擦香水是不会香的。名声与尊贵,是来自于真才实学的。有德自然香。 七六、与其你去排斥它已成的事实,你不如去接受它,这个叫做认命。 七七、佛菩萨只保佑那些肯帮助自己的人。 七八、逆境是成长必经的过程,能勇于接受逆境的人,生命就会日渐的茁壮。 七九、你要感谢告诉你缺点的人。 八十、能为别人设想的人,永远不寂寞。 八一、如果你能像看别人缺点一样,如此准确般的发现自己的缺点,那么你的生命将会不平凡。 八二、原谅别人,就是给自己心中留下空间,以便回旋。 八三、时间总会过去的,让时间流走你的烦恼吧! 八四、你硬要把单纯的事情看得很严重,那样子你会很痛苦。 八五、永远扭曲别人善意的人,无药可救。 八六、人不是坏的,只是习气罢了,每个人都有习气,只是深浅不同罢了。只要他有向道的心,能原谅的就原谅他,不要把他看做是坏人。 八七、说一句谎话,要编造十句谎话来弥补,何苦呢? 八八、其实爱美的人,只是与自己谈恋爱罢了。 八九、世界上没有一个永远不被毁谤的人,也没有一个永远被赞叹的人。当你话多的时候,别人要批评你,当你话少的时候,别人要批评你,当你沈默的时候,别人还是要批评你。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一个不被批评的。 九十、夸奖我们,赞叹我们的,这都不是名师。会讲我们,指示我们的,这才是善知识,有了他们我们才会进步。 九一、你目前所拥有的都将随着你的死亡而成为他人的,那为何不现在就布施给真正需要的人呢? 九二、为了赞美而去修行,有如被践踏的香花美草。 九三、白白的过一天,无所事事,就像犯了窃盗罪一样。 九四、能够把自己压得低低的,那才是真正的尊贵。 九五、广结众缘,就是不要去伤害任何一个人。 九六、沈默是毁谤最好的答覆 九七、对人恭敬,就是在庄严你自己。 九八、拥有一颗无私的爱心,便拥有了一切。 九九、仇恨永远不能化解仇恨,只有慈悲才能化解仇恨,这是永恒的至理。 一00、你认命比抱怨还要好,对于不可改变的事实,你除了认命以外,没有更好的办法了。 一0一、不要因为众生的愚疑,而带来了自己的烦恼。不要因为众生的无知,而痛苦了你自己。 一0二、别人讲我们不好,不用生气、难过。说我们好也不用高兴,这不好中有好,好中有坏,就看你会不会用? 一0三、如果你自己明明对,别人硬说你不对,你也要向人忏悔,修行就是修这些。你什么事都能忍下来,才会进步。就是明明是你对,你也要向他人求忏悔,那就是修行了。 一0四、当你的错误显露时,可不要发脾气,别以为任性或吵闹,可以隐藏或克服你的缺点。 一0五、不要常常觉得自己很不幸,世界上比我们痛苦的人还要多。 一0六、愚痴的人,一直想要别人了解他。有智慧的人,却努力的了解自己。 一0七、别人永远对,我永远错,这样子比较没烦恼。 一0八、来是偶然的,走是必然的。所以你必须,随缘不变,不变随缘。 一0九、慈悲是你最好的武器。 一一0、只要面对现实,你才能超越现实。 一一一、良心是每一个人最公正的审判官,你骗得了别人,却永远骗不了你自己的良心。 一一二、不懂得自爱的人,是没有能力去爱别人的。 一一三、学佛就是在学做人而已。 一一四、正人行邪法,邪法亦正,邪人行正法,正法亦邪,一切唯心造。 一一五、有时候我们要冷静问问自已,我们在追求什么?我们活着为了什么? 一一六、不要因为小小的争执,远离了你至亲的好友,也不要因为小小的怨恨,忘记了别人的大恩。 一一七、勇于接受别人的批评,正好可以调整自己的缺点。 一一八、感谢上苍我所拥有的,感谢上苍我所没有的。 一一九、凡是能站在别人的角度为他人着想,这个就是慈悲。 一二0、学佛不是对死亡的一种寄托,而是当下就活得自在和超越。 一二一、佛陀从不勉强别人去做他不喜欢的事情,佛陀只是告诉众生,何者是善?何者是恶?善恶还是要自己去选择,生命还是要自己去掌握。 一二二、所谓的放下,就是去除你的分别心、是非心、得失心、执著心。 一二三、说话不要有攻击性,不要有杀伤力,不夸已能,不扬人恶,自然能化敌为友。 一二四、一个常常看别人缺点的人,自己本身就不够好,因为他没有时间检讨他自己。 一二五、是非天天有,不听自然无,是非天天有,不听还是有,是非天天有,看你怎么办? 一二六、真正的布施,就是把你的烦恼、忧虑、分别和执著心通通放下。 一二七、如果你真的爱他,那么你必须容忍他部份的缺点。 一二八、要克服对死亡的恐惧,你必须要接受世上所有的人,都会死去的观念。 一二九、所有的病患,医生最难治,所有的众生,自以为是的人最难渡。 一三0、一匹驴,吃再好的草,也不会成为一匹俊马。用执著和分别心去修行,再大的精进,也不会成佛。 一三一、了解永恒真理的人,就不会为任何的生离死别而哀伤悲泣,因为生离死别是必然的。 一三二、虽然你讨厌一个人,但却又能发觉他的优点好处,像这样子有修养的人,天下真是太少了。 一三三、若能一切随他去,便是世间自在人。 一三四、希望你常对自己说,闻到了佛法,我是最幸福的人,除了这幸福外,再没有别的了。 一三五、如果你能每天呐喊二十一遍「我用不着为这一点小事而烦恼」,你会发现,你心里有一种不可思议的力量,试试看,很管用的。 一三六、诚实的面对你内心的矛盾和污点,不要欺骗你自己。 一三七、因果不曾亏欠过我们什么,所以请不要抱怨。 一三八、我们确实有如是的优点,但也要隐藏几分,这个叫做涵养。 一三九、无事莫把闲话聊,是非往往闲话生。 一四0、大多数的人一辈子只做了三件事;自欺、欺人、被人欺。 一四一、太过于欣赏自己的人,不会去欣赏别人的优点。 一四二、活在别人的掌声中,是禁不起考验的人。 一四三、心是最大的骗子,别人能骗你一时,而它却会骗你一辈子。 一四四、坏孩子,父母总是比较操心。所以对于罪业愈深重的众生,我们更应该特别宽恕他怜愍他,而不应该远离他舍弃他。 一四五、只要自觉心安,东西南北都好。如有一人未度,切莫自己逃了。 一四六、用平常心来生活,用惭愧心来待人,心来处事,用菩提心契佛心。 一四七、当你手中抓住一件东西不放时,你只能拥有这件东西,如果你肯放手,你就有机会选择别的。人的心若死执自己的观念,不肯放下,那么他的智慧也只能达到某种程度而已。 一四八、人家怕你,并不是一种福,人家欺你,并不是一种辱。 一四九、不是某人使我烦恼,而是我拿某人的言行来烦恼自己。 一五0、不要刻意去曲解别人的善意,你应当往好的地方想。 一五一、世上的事,不如己意者,那是当然的。 一五二、我的财富并不是因为我拥有很多,而是我要求的很少。 一五三、吃了就一定要拉,人一定要学会随缘放下,否则就会?便秘。 一五四、常以为别人在注意你,或希望别人注意你的人,会生活的比较烦恼。 一五五、我能为你煮东西,但我不能为你吃东西。各人吃饭是各人饱,各人生死是个人了。 一五六、看轻别人很容易,要摆平自己却很困难。 一五七、人类最大的错误,在于不敢承担圣人的心。 一五八、你只管活你自己的,不必去介意别人的扭曲与是非。 一五九、如果你准备结婚的话,告诉你一句非常重要的哲学名言「你一定要忍耐包容对方的缺点,世界上没有绝对幸福圆满的婚姻,幸福只是来自于无限的容忍与互相尊重。」 一六0、如果你能够平平安安的渡过一天,那就是一种福气了。多少人在今天已经见不到明天的太阳,多少人在今天已经成了残废,多少人在今天已经失去了自由,多少人在今天已经家破人亡。 一六一、是非和得失,要到最后的结果,才能评定。 一六二、你不必和因果争吵,因果从来就不会误人。你也不必和命运争吵,命运它是最公平的审判官。 一六三、你有你的生命观,我有我的生命观,我不干涉你。只要我能,我就感化你。如果不能,那我就认命。 一六四、你希望掌握永恒,那你必须控制现在。 一六五、恶口永远不要出自于我们的口中,不管他有多坏,有多恶。你愈骂他,你的心就被污染了,你要想,他就是你的善知识。 一六六、当你明天开始生活的时候,有人跟你争执,你就让他赢,这个赢跟输,都只是文字的观念罢了。当你让对方赢,你并没有损失什么。所谓的赢,他有赢到什么?得到什么?所谓的输,你又输到什么?失去什么? 一六七、我们大部份的生命都浪费在文字语言的捉摸上。 一六八、你不要常常觉得自己很委曲,你应该要想,他对我这样已经很好了,这就是修行的功夫。 一六九、别人可以违背因果,别人可以害我们,打我们,毁谤我们。可是我们不能因此而憎恨别人,为什么?我们一定要保有一颗完整的本性和一颗清净的心。 一七0、与任何人接触时,要常常问自己,我有什么对他有用?使他得益。如果我不能以个人的道德、学问和修持的力量,来使人受益,就等于欠了一份债。 一七一、出家是一生一世的事,修行是多生多劫的事。 一七二、信佛,学佛,不是为自己,乃是为一切苦海中的众生。 一七三、佛不渡无缘的人,不能渡的人,我们就把他当做菩萨来看。 一七四、如果一个人没有苦难的感受,就不容易对他人给予同情。你要学救苦救难的精神,就得先受苦受难。 一七五、一般人在遇到对方的权势大,财富大,气力大,在无可奈何的情形之下而忍,这算什么忍耐呢?真正的忍是,就算他欺负了你,对不住你,但他什么都不及你,你有足够的力量对付他,而你却能容忍他,认为他的本性和我一样,只是一时糊涂,或在恶劣的环境中受到熏染罢了,你不必与他计较,能在这样的情况及心境之下容忍那才是真正的忍耐。 一七六、如果我们放眼从累生历劫去看,那么一切的众生,谁不曾做过我的父母、兄弟姊妹、亲戚眷属?谁不曾做过我的仇敌冤家?如果说有恩,个个与我有恩;如果说有冤,个个与我有冤。这样子我们还有什么恩怨亲疏之别呢?再就智慧愚笨来说,人人有聪明的时候,也有愚痴的时候,聪明的人可能变愚痴,愚痴的人也可能变聪明。最坏的人,也曾做过许多好事,而且不会永远坏;好人也曾做过许多坏事,将来也不一定会好。如此我们反覆思索,所谓的冤亲、贤愚,这许多差别的概念,自然就会渐渐淡了。这绝对不是混沌,也不是不知好坏,而是要将我们无始以来的偏私差别之见,以一视同仁的平等观念罢了! 一七七、世界原本就不是属于你,因此你用不着抛弃,要抛弃的是一切的执著。万物皆为我所用,但非我所属。 一七八、宁可自己去原谅别人,莫让别人来原谅你。 一七九、当你用烦恼心来面对事物时,你会觉得一切都是业障,世界也会变得丑陋可恨。 一八0、欲为诸佛龙象,先做众生马牛。 一八一、虽然我们不能改变周遭的世界,我们就只好改变自己,用慈悲心和智慧心来面对这一切。

热点内容
古代励志的名言 发布:2021-03-16 21:50:46 浏览:209
形容儿孙绕膝的诗句 发布:2021-03-16 21:49:35 浏览:878
席慕蓉赏析印记 发布:2021-03-16 21:48:26 浏览:311
权力很大含有手的成语 发布:2021-03-16 21:48:22 浏览:584
能听的儿童故事 发布:2021-03-16 21:48:15 浏览:285
关于足球的诗歌词句 发布:2021-03-16 21:47:40 浏览:870
拖拉机的古诗 发布:2021-03-16 21:42:53 浏览:571
亮甜的诗句 发布:2021-03-16 21:42:00 浏览:831
广东话生日快乐祝福语 发布:2021-03-16 21:38:55 浏览:409
嘘的短句 发布:2021-03-16 21:38:07 浏览: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