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名言名句 » 佛教的箴言名句

佛教的箴言名句

发布时间: 2021-02-22 23:09:14

Ⅰ 佛家名言

南无阿弥陀佛!抄楼主您袭好!南无阿弥陀佛的意思如下:南无 是皈命,投奔,依靠的意思! 阿弥陀佛 是一尊佛的名号!就像我们每个人的名字一样!阿弥陀佛的意思就是无量光佛,无量寿佛!“南无阿弥陀佛”简单的理解就是依靠阿弥陀佛!就像婴儿万事依靠父母,而我们在这个轮回苦海中要想出离只有依靠阿弥陀佛!所以这六个字对于所有人来讲都是出离六道轮回的无上法宝!当生成就的唯一保证!

Ⅱ 佛教十大名言

经典一:一切皆来为虚幻。

经典二:源不可说。

经典三: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经典四:人生在世如身处荆棘之中,心不动,人不妄动,不动则不伤;如心动则人妄动,伤其身痛其骨,于是体会到世间诸般痛苦。

经典五:一花一世界,一佛一如来。

经典六:前生500次的回眸才换得今生的一次擦肩而过。

经典七:大悲无泪,大悟无言,大笑无声。

经典八:苦海无边,回头是岸。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经典九: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经典十: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

Ⅲ 佛教的精典名言

善导大师云:如来所以兴出世,唯说弥陀本愿海。

六祖惠能: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斌宗法师:人身难得今已得,佛法难闻今已闻,此身不向今生度,更待何时度此身?

普贤菩萨警众偈:是日已过,命亦随减,如少水鱼,斯有何乐,大众当勤精进,如救头燃,但念无常,慎勿放逸。

七佛通戒偈:诸恶莫作,诸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

《金刚经》“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华严经》“一即是多,多即是一。”

《华严经》“一切众生,皆具如来智慧德相,但因妄想执着,不能证得。”

《十善业道经》“菩萨有一法。能断一切诸恶道苦。何等为一。谓于昼夜常念思惟。观察善法。令诸善法。念念增长。不容毫分。不善间杂。是即能令诸恶永断。善法圆满。”

《无量寿经》“善护口业,不讥他过;善护身业,不犯律仪;善护意业, 清净无染”。

《梵网经序》“一失人身,万劫不复。”

《涅盘经》“人身难得,如优昙花。得人身者,如爪上土;失人身者,如大地土。”

《五苦章句经》“人身难得,六情难具,口辩难中,才聪难致,寿命难获,明人难遭,直言难有,大心难发,经法难闻,如来难值。”

《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当来之世经道灭尽,我以慈悲哀愍,特留此经止住百岁。其有众生,值斯经者,随意所愿,皆可得度。如来兴世,难值难见。诸佛经道,难得难闻。遇善知识,闻法能行,此亦为难。若闻斯经,信乐受持,难中之难,无过此难。”

Ⅳ 求经典的佛教名句

十大经典佛抄家禅语

经典一:一切皆为虚幻。

经典二:不可说.说既是错。

经典三: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经典四:人生在世如身处荆棘之中,心不动,人不妄动,不动则不伤;如心动则人妄动,伤其身痛其骨,于是体会到世间诸般痛苦。

经典五:一花一世界,一叶一如来。

经典六:前生500次的回眸才换得今生的一次擦肩而过。

经典七:大悲无泪,大悟无言,大笑无声。

经典八:苦海无边,回头是岸。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经典九: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原本无一物,何处染尘埃。

经典十: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

Ⅳ 求 佛教名言名句

世间无常,国土危脆,四大苦空,五阴无我,生灭变异,虚伪无主。
《八大人觉经》

多欲为苦,生死疲劳,从贪欲起,少欲无为,身心自在。
《八大人觉经》

菩萨布施,等念怨亲,不念旧恶,不憎恶人。
《八大人觉经》

一切众生心想异故,造业亦异,由是故有诸趣轮转。
《佛说十善业道经》

如是一切,靡不由心造善不善身业语业意业所致。而心无色,不可见取,但是虚妄。
《佛说十善业道经》

诸法集起,毕竟无主、无我我所。虽各随业,所现不同,而实于中,无有作者。故一切法皆不思议,自性如幻。
《佛说十善业道经》

菩萨有一法,能断一切诸恶道苦。何等为一?谓于昼夜,常念思惟观察善法,令诸善法念念增长,不容毫分不善间杂。是即能令诸恶永断,善法圆满。
《佛说十善业道经》

十善业道。何等为十?谓能永离杀生、偷盗、邪行、妄语、两舌、恶口、绮语、贪欲、瞋恚、邪见。
《佛说十善业道经》

戒庄严故,能生一切佛法义利,满足大愿。
《佛说十善业道经》

慈庄严故,于诸众生不起恼害;悲庄严故,悯诸众生,常不厌舍;喜庄严故,见修善者,心无嫌嫉;舍庄严故,於顺违境,无爱恚心。
《佛说十善业道经》

若诸菩萨善用其心,则获一切胜妙功德。
《大方广佛华严经净行品》

于诸佛法,心无所碍,住去来今诸佛之道,随众生住,恒不舍离。如诸法相,悉能通达,断一切恶,具足众善。
《大方广佛华严经净行品》

Ⅵ 佛家名言名句60条

1、如是灭度无量无数无边众生,实无众生得灭度者。——《金刚经》

南怀瑾:佛教化救度了无量无数无边的众生,心里并没有说某一个众生是我度的,绝没有这个观念。

2、若菩萨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非菩萨。——《金刚经》

南怀瑾:一个学大乘菩萨道的人,心胸里头还有你、我、他,甚至给了人家好处时,这个家伙应该卖卖我的交情才对!这是世间法的作风,佛法没有,给了就给了,要像“事如春梦了无痕”一样的忘掉它。

3、菩萨于法,应无所住行于布施,所谓不住色布施,不住声香味触法布施。——《金刚经》

南怀瑾:是叫我们不要住在色相上布施,不要有对象的观念。譬如说要做一点功德,出一点钱,或者救济一个人,然后说救济了某一个人,那是住相布施。

4、不可以身相得见如来。——《金刚经》

南怀瑾:佛是不可以形相来见的,拿形相来见佛,就错了。

5、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则见如来。——《金刚经》

南怀瑾:凡是你有什么境界,都是假的;凡是你修得出来的,不修就没有了。若见诸相非相,你就见到佛了,见到佛的法身了。

6、不应取法,不应取非法。——《金刚经》

南怀瑾:你讲空也不对,不是佛法,执著有也不是佛法,非空非有也不对,即空即有也不是佛法。

7、法尚应舍,何况非法。——《金刚经》

南怀瑾:一切真正的佛法到了最后,像过了河的船,都要丢掉。何况一切不是法呢!

8、无有定法,如来可说。——《金刚经》

南怀瑾:佛法在哪里?不一定在佛经上啊!世间法皆是佛法……所以大家不要把学佛的精神和生活与现实人生分开。

9、如来所说法,皆不可取、不可说,非法、非非法。——《金刚经》

南怀瑾:如来所说法,你也不可抓住!你听了他老人家的话,认为这样就对,那你就上了你自己的当了……说得出来的,表达得出来的,已经不是它了。

10、一切贤圣,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金刚经》

南怀瑾:这是佛法的精神,它不像其他的宗教,否定自己以外的宗教,佛法是承认一切的宗教,一切的大师,乃至到了华严境界,连一切的魔王邪王都对了一点。

11、所谓佛法者,即非佛法。——《金刚经》

南怀瑾:真正的佛不认为自己是佛,真正的圣人,不认为自己是圣人,所以真正的佛法即非佛法。如果你有一个佛法的观念存在,你已经著相了,说得好听是著相了,不好听是著魔了。

12、应如是生清净心,不应住色生心,不应住声香味触法生心,应无所住而生其心。——《金刚经》

南怀瑾:真正的清净心,不是有个光,有个境界,而是不住色,不住声香味触法,他说真正的修行,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应该随时随地无所住,坦坦然,物来则应,过去不留。

13、如来说世界,非世界,是名世界。——《金刚经》

南怀瑾:佛告诉你,这个世界一个一个灰尘,一粒一粒灰尘,一个分子一个分子,组合拢来,构成了一个物理世界。你把地球物理世界打烂了,分析了,本来就是空的,没有世界的存在。

14、离一切诸相,则名诸佛。——《金刚经》

南怀瑾:离开了一切的相就是佛,这是真正的佛。

15、若心有住,则为非住。——《金刚经》

南怀瑾:若心有住,可以训练意识专一,比较能够宁静,但是认为这个有相的……所以若心有住,即为非住,这是最好的观心法门。

16、如来说一切诸相,即是非相。又说一切众生,即非众生。——《金刚经》

南怀瑾:不要著相,哪一相都是停留不住的,都是非相……再进一步说,不但无我,也无人,也无众生。

17、如来是真语者、实语者、如语者、不诳语者、不异语者。——《金刚经》

南怀瑾:佛说法是真实的,不说假话,说的是老实话,实实在在,是什么样子就说什么样子。

18、如来所得法,此法无实无虚。——《金刚经》

南怀瑾:无实,没有个东西;无虚,但是不假的。所以形而上的道理,真正的佛法,不真不假,也就是金刚经的中心重点,这里已经全部点出来了。

19、如来者,即诸法如义。——《金刚经》

南怀瑾:世间一切法,都是佛法,没有哪一点法不是佛法……随时随地的任何一颗灰尘,清净的地方,脏的地方,处处佛在现前,这就是如来。

Ⅶ 关于佛教的名言

以下是《佛陀的格言》全部都是释迦牟尼佛所说,非常珍贵的格言。

佛陀的格言
一、宁静

一、宁静来自内心,勿向外寻求!
二、放下过去的烦恼,不耽忧未来,不执著现在,你的内心就会平静。
三、不嫉妒、不贪婪、没有私欲,在所有情况下,内心都持有那份宁静,这就是高尚!
四、不要把所得的估计过高,也不要嫉妒别人、羡慕别人,就得不到宁静的心灵。
五、当一个人品尝到孤独与恬静的美味时,便不会产生恐惧的心理和犯罪的行为。

二、私欲
六、痛苦的根源是私欲,无论企求快乐、报复、或只企求长寿的欲望,都会导致痛苦。
七、欲望会导致痛苦,其主要原因乃是欲望永远无法完全满足。
八、从爱欲产生忧愁,从爱欲产生恐惧,拔除爱欲的人,既没有忧愁,也没有什么恐惧可言。

三、束缚
九、固执某一件事物(或某种见解),而轻视其他事物是卑鄙的,智者称它为‘束缚’。
一○、没有贪爱和憎恨的人,就没有束缚。
一一、贪心是最猛烈的火,憎恨是最坏的执著,迷惑和错误的见解是最难脱逃的网,爱欲是最难渡过的河流。
一二、一个人应该舍弃愤怒,拔除傲慢,超越所有的束缚。不执著心灵和物质的人,内心可以得到真正的安宁,而不受外在的影响。
一三、聪明的人说:铁、木头和麻绳所做成的枷锁,并不是坚固的束缚,迷恋珠宝、耳环、妻子才是最坚固的束缚。
一四、所有的欲望,只有小小的甜味,而却隐藏著相当多的苦恼。
一五、沉溺在爱欲的人,宛如兔子困在牢笼里那般惊恐,为束缚和执著所缠绑,长期受苦痛的折磨。
一六、被不正确的思想所困住,爱欲强烈贪图感官享乐的人,欲望便加倍也增长,束缚也因而更坚牢。

四、洞察
一七、不可只依据逻辑、推论、或事物的外表来决断事理。
一八、只有当自己知道某件事物的确不完善和错误时,你才能革除它。也只有当你自己确实知道某件事物是完善和正确时,你才能接受它,而且去身体力行。
一九、以不真实的事物为真实,以真实的事物为不真实,停留在不真实的思想中,永远无法达到真实的境界。
二○、明智的人不易为别人的想法所影响。
二一、不要被任何报导、传统、或流言所左右。
二二、不要轻信别人的道听涂说,不要相信谣言,不要绝对信赖一般书籍。
二三、不要轻信你自己的猜测,不要因为和你的意见相同而就加以相信,不要随便轻信权威。
二四、急躁地裁断事理是不妥的。智者应该同时明察正确与错误两方面。

五、愿望
二五、愿所有的众生幸福安宁,内心满足!
二六、让我们心中无限的爱,遍布整个世界——无论是宇宙的那一个角落——都没有丝毫的障碍、怨恨和敌意。
二七、愿所有的众生,内心快乐。不论我们看不看得见他(它)们,不论他(它)们在远处或周遭附近,已出生或尚未出生!
二八、只要是醒著,无论行、住、坐、卧,一个人就应该保持著这种慈悲的胸怀。
二九、愿我慷慨施舍,乐于帮助别人,愿我身心清净,做人正直,朴实无辜,品性良好,不起恶念。愿我不自私、不占有,而且大公无私,甚至牺牲小我。愿我聪明伶俐,能够把真埋和知识的好处告诉别人。
三○、愿我努力精进,勤奋不懈。愿我能宽容,能容忍、宽恕别人的过失,愿我能信守自己立下的诺言。
三一、愿我能坚决勇敢,有毅力和恒心。愿我能仁慈、友善、富有同情心。愿我能谦卑、平和、宁静、沉著、安详。愿我能迈向完美的道路,而且能完喜地服务别人。
三二、愿所有的生物、动物和人类,没有任何怨恨、疾病、忧伤,而且愿他(它)们都能快乐地保护自己。

六、慈爱
三三、让我们本著无限的爱心,去对待所有的生物,就如同慈母冒著生命的危险去保护自己唯一的孩子。
三四、在这个世界上,永远不可用仇恨来止息仇恨,仇恨只可以慈爱来止息,这是一个永恒的真理。
三五、永远不可欺骗别人,不可轻视任何地方的人们。在充满愤怒和恶意的地方,让我们用慈爱对待他们,使他们不受丝毫的损伤。
三六、以慈爱来感化怨恨,以良善来感化邪恶。以施舍来感化吝啬,以真实来感化谎言。
三七、所有的动物都害怕刑罚,所有的动物都畏惧死亡(所有的动物都爱惜生命)。自己设身处地想想别人和他人做个比较。一个人不应该杀害动物或教唆别人杀害动物。

七、烦恼
三八、当一个人感觉到不满而刻意追求时,他就成了爱渴的奴隶。
三九、寻找别人过失,而且容易发怒的人,苦恼越来越多。离开没有烦恼的境界也越来越远。
四○、聪明的人不奢望未来,也不追悔过去。
四一、胜利者招来怨恨,失败者生活在苦恼中。宁静的人舍弃胜败,所以平安幸福。
四二、常思索苦恼的来源,善于约束自己的感官,饮食有节制,充满信心和干劲,就不会被邪魔所击败,宛如大山岩不会被风所动摇。
四三、通常发生下列这种情形:当一个人经历过坏医生的诊疗后,他连好医生也不信任了。
四四、透过信心、良好的德行、努力、禅定,以及观察体验真理,了解和实行同时并进,常做正确的思考,就可以除去大烦恼。

八、障碍
四五、每一项罪恶,对犯罪者本身的损害比受害者大多了。
四六、不要轻视小恶,以为我不会受报应。水瓶是由小水滴滴满的。愚笨的人不断地做出微小的坏事,日子久了,整个人就充满了邪恶。
四七、灵明的知觉有五种障碍:贪欲、憎恨、睡眠和昏沉、不安和忧虑、疑惑。
四八、当罪恶的行为还没有成熟(尚未产生结果)时,愚笨的人视罪恶的行为如同甜蜜。可是当他的行为成熟时,他便有了忧伤。
四九、没有信仰、不忠厚、爱撒谎、不考虑到来世的人,将可能做出种种邪恶的行为。
五○、在恶行未成熟以前,行恶的人总以为自己干得天衣无缝,但等到恶行成熟时,行恶的人便尝到不好的后果。
五一、杀生、偷窃、妄语和邪淫,聪明的人永远不会赞赏这四种邪恶的事情。
五二、撒谎是罪恶的根源,它使一个人生活在不好的境界,嘴里出现臭味,他所说的话语,不为人喜欢,而且受别人轻视。
五三、所有的众生都渴求安乐。为了求得自己的安乐而以刑杖杀害众生的人,以后不得安宁。
五四、不贞洁是妇人的污垢,吝啬是施舍的污垢。所有坏的言行和意念都成为今生和后世的污垢。
五五、贪爱、憎恨和愚痴是心理的三大污垢。杀害、盗窃、邪淫是身体的三大污垢。挑拨离间(搬弄是非)讲粗话、撒谎、花言巧语是语言的四大污垢。
五六、一个人做恶时,他的心智就有了污垢。一个人不做恶时,他的内心就清净。清净与污垢完全在你自己,别人帮不上忙。

九、愁苦
五七、执著自我的人,心智将会受到干扰。处处只考虑自我的人,将给自己带来忧愁。
五八、对任何事物没有贪执的人,就没有苦恼。所以我说,在这种境界里没有忧愁,没有激烈的情欲,也没有失望。
五九、贪爱一百件事物,就有一百个苦恼,贪爱九十件,十件,五件,两件事物,就有九十个,十个,五个,两个烦恼。
六○、世界变迁不已,并非是常久不变的。
六一、任何事物,有生必有灭。
六二、生、老、病、死、忧伤和失望,跟自己不喜欢的人在一起,永不满足的欲望,这些存在的属性都是苦!
六三、衰老和死亡驱逐众生的生命,宛如牧人手里拿著棍子赶著牛群到牧场。
六四、变化和无常是生命的特征。
六五、无常就是一种(很微细的)苦。
译注:凡不是永恒的事物,终究会产生变质、变迁,消失的现象。所以感觉敏锐的人才能察觉出它的不完美。
六六、甚至当一个人拥有快乐时,这快乐仍然无法永远持久。
六七、‘一切有条件的事物都是无常的。’当一个人用智慧来观察这真理时,他便开始厌离种种的苦恼,这是达到清净的路子。
六八、能真正洞悉苦恼的真相,也就能够知道苦恼的来源、没有苦恼的境界和消除苦恼的途径。

十、待人
六九、待人热诚,举止文雅,只要每天充满著喜悦,苦恼就会消失得无影无踪。
七○、情感是由过去的缘份和今世的怜爱所产生的,宛如莲花是从水和泥土这两样东西孕育出来的。
七一、为了追求快乐,而把快乐建筑在别人的痛苦上,便会受到怨恨的困扰,而无法摆脱怨恨。
七二、平等地对待每一个人,而不论其贫富或贵贱。
七三、探视病人应使患者充满希望和快乐。
七四、人们爱戴忠于真理,态度良好,言而有信,对职位负责的人。
七五、丈夫应以下面五种方式来对待他的妻子:第一、称赞对方的优点。第二、永远不轻视对方。第三、对她忠贞不二。第四、授与处埋家务的职权。第五、常送给她精致的服饰。
七六、妻子应以下面五种方式来对待丈夫:第一、把家务处理得井然有序。第二、帮助丈夫的亲属。第三、对丈夫忠贞不二。第四、聪明地管理和节省丈夫的薪饷所得。第五、勤劳而不怠惰。
七七、服务社会有四项原则:慷慨施舍;体贴的言谈;互相合作;行为合乎时节而且彬杉有礼。这四项原则宛如车子的轴,能使车轮转动。
七八、服务社会的人容易跟别人相处,乐于助人而且了解对方的需要,大方又有耐心地教导他人。这种大善人将来一定得到好报。
七九、你们必须要有耐心、充满慈爱,而且具有服务的热诚。
十一、心境
八○、当一个人的言谈和举止怀著良善动机时,快乐便像影子般地跟随他。
八一、所有的境界都是以心为引导者。心是主人,所有的境界都是由心造成的。假如一个人本著污秽的心去言谈举止,那么苦恼便立刻会跟随他,宛如车轮紧随著挽牛的足蹄。
八二、接触世俗的事物,内心不被诱惑,没有忧愁,没有瑕疵,心灵安定,这是多么幸福啊!
八三、聪明的人时常清除内心的污垢,就如同工匠清理银矿中的杂质。
八四、防止心意的愤怒,调御心猿意马,舍弃邪恶的念头,诚心履行正道。
八五、乔达摩(释迦牟尼的姓)的弟子们:你们要好好觉醒,不论白天和夜晚,常常想念完美的圣者——佛陀。
十二、行善
八六、及时行善,以免你的心里再起坏念头。凡是做善拖延的人,内心不易与恶事绝缘。
八七、人生难免一死,应趁有生之年多做一点善事,宛如从一堆花朵做成许多花圈。
八八、莫轻视小善,以为我不会受报应。小水滴不断地落下,最后能灌满整个瓶子,所以聪明的人逐渐积集小善,而致使他整个人充满著福德。
八九、在急躁的人群中要容忍,在凶暴的人群中要温和,在贪婪的人群中要慷慨。
九○、不做任何坏事,培养所有的善行,清净自己的心念,这是佛陀的教诲。
十三、实行
九一、只说好话而没有实行是毫无结果的,这好比一朵美丽的花,徒具颜色而没有芳香。
九二、读诵圣典虽然不多,可是遵照教法奉行,摒除贪欲、憎恨和愚昧,具有正确的智慧,心里没有挂碍,不贪恋今生和来世,便是启发心智的实行者。
九三、教导别人应先以身作则。约束自己以后才能约束别人。约束自己实在难呀!
九四、不讲粗恶的话,不伤所有的众生,依照佛陀的告诫实行戒律,饮食有节制,在宁静的地方生活,专心致力高尚的觉知,这就是佛陀的教诲。
九五、愚笨的人得到知识和名誉对自己毫无益处,不但损了他的幸福,而且还会使他刚愎自用。
九六、读诵没有用的话语一千句,倒不如只听到一句有益的话,带给人安宁。
九七、色彩鲜艳美丽而没有芳香的花朵,不能给你戴的人带来多大的快乐;听到嘉言而不去身体力行,也是没有多大益处。
十四、省过
九八、不应挑剔别人的过失,批评别人已做和未做的事情。应时常反省自己的过失,考虑自己所做和未做的事情。
九九、智者每天检讨他自己的言行。
一○○、在战场上征服百万雄师,远不如战胜自己。战胜自己的人是最伟大的征服者。
一○一、克服自己确实比战胜别人要来得高尚!
一○二、别人的过失容易发现,自己的过失不易察觉。传布别人的过失如同去弃稻壳一般容易。可是隐藏自己的缺点却像赌徒隐藏骰子那般地狡滑。
一○三、认识你自己的弱点,而且力求改进。
一○四、假如一个人痛改前非而开始行善,就如同明月不受乌云的笼罩,能照亮大地。
一○五、你们应勇于向别人承认自己的过错!
一○六、忏悔包括改过!
十五、言行
一○七、由自己的行为导致不好的结果,宛如铁生锈后,就会受锈的腐蚀。
一○八、行为使众生产生低贱和高尚的差别。译注:这里所谓的‘行为’,包括了思想、言语、和身体的动作三种。
一○九、良好的行为可帮助人们将来诞生到更美好的境界,而且使他更接近自由和解脱。
一一○、有良好的品德和高超的见识,依照完美圣者所启示的教法去生活,而且了解真理,认真负责的人,永远受大家的爱戴。
一一一、我不但教导外在的行为,而且更注重内在的意念和思想......我不但教导弟子身体不可表现坏的行动,不可思考或谈论不良善和不健全的事物。......同时我也教弟子表现良好的行为、思考和谈论健全的事物。
一一二、一个人言谈时,应避免以尖酸刻薄的话去批评别人。
一一三、讲话有分寸,谈吐婉转,言之有理,那么你讲的话就会美妙动听。
一一四、不要在别人背后说他们的坏话。
十六、学习
一一五、不学习的人,宛如老牛,肉虽多,却没有智慧。
一一六、要常亲近贤明的人,智者,博学的人,忠诚热心的人,尽责的人,圣者——常跟这些智德兼备的人往来。
一一七、贪睡眠,爱闲聊,对所学的东西不感兴趣,做事情懒懒散散,急躁而没有耐心......是导致堕落的重大因素。
一一八、不及时努力学习,年轻力壮时就懒散不堪,生活没什么目标和思想,怠惰的人永远不能发现智慧之路。
十七、教育
一一九、教师在讲解以前,应该先研究学生的心理倾向。
一二○、教育应配合受教者的根器和适当的时机!
一二一、一个人应使用恳切而富有同情心的话语。
一二二、一位好教师讲话应中肯而避免谈论不相干的事物。
一二三、在所有的礼物中,真理的播送最珍贵。在所有的味道中,真理的味道最佳。在所有的快乐中,真理的喜悦最大。拔除贪欲,便可以征服所有的苦恼。
十八、快乐
一二四、不沈缅于放逸,不贪恋感官的享受,具有热忱而且常沉思真理的人,可获得大安乐。
一二五、在充满愤恨的人群中不怀丝毫的恨意,生活才能够快乐。
一二六、有两种极端是修行人所不应做的。这两种极端是什么呢?‘贪图感官’的享乐是低级的、粗鄙的、俗气的、下流的,而且导致身心的损害;‘自我折磨’是痛苦的、卑鄙的,也同样会给身心带来伤害。然而完美的圣者所发现的‘中道’,避免以上两种极端,而带给你敏锐的洞察力和知识,引导你走向平安、睿智、觉悟和永恒的乐境。
一二七、到老年还一直保持良好品德的人是快乐的,信心坚固的人也是快乐的。得到智慧的人快乐,不做恶的人也快乐。
十九、幸福
一二八、幸福在于愿望的实现,而且在于只存著高尚的愿望。
一二九、信赖你自己,除了自己之外,还有谁能做你的依靠。
一三○、人是他自己命运的主人。
一三一、健康是最佳的利益;满足是最好的财富。守信的朋友是最好的亲戚;没有烦恼是最大的幸福。
一三二、一个人的心念极为微细而且不易察觉,可是聪明的人却善于护守即将蠢动的心念,经过护守的心能导致幸福。
一三三、啊!没有一切贪执和挂碍,我们的生活才能幸福,宛如光音天的神仙以喜悦为食。
一三四、慷慨地施舍,举止合乎时宜,帮助亲戚,没有羞耻的行为——这是最大的幸福。
一三五、孝敬父母,爱护妻子,职业安定,是大幸福。
二十、智慧
一三六、了解神圣永恒的事物,可适当地称为‘智慧’,对俗事的了解只不过是‘知识’罢了。
一三七、宇宙间每一件事物的形成都有其原因。完美的圣者不但解释生成原因,而且也说明每一件事物的消灭情形。
一三八、不知道苦恼的真相、苦恼的原因、除去苦恼的境界和消除苦恼的方法——就叫做‘无知’。
一三九、锻炼心智的形式有三种:第一种是高尚道德的训练,第二种是高超思考方的训练,第三种是高等领悟力的训练。
一四○、让你的老年过得像童年一般天真浪漫,让你的童年过得像老年一般沉著稳重,这意思也就是说:不要在你的智慧中夹杂傲慢,也不要使你的谦卑缺乏智慧的成份。
一四一、智慧是从禅定产生的,没有禅定就不能生出大智慧。
一四二、假如一个人活了一百岁而没有真实的智慧,又不能自我规律,那倒不如只活一天,具有智慧和定静的功夫。
二十一、容忍
一四三、假使有人说你的坏话,你不需要心怀恶意、愤恨、轻视或者对他们不满。
一四四、假如你心存怨恨,那么它不但会阻碍你心智的发展,而且使你无法判断那言论到底是对还是错。
一四五、同时,假如别人给我戴高帽子,过于赞美我的教法和僧侣,你也不要太得意,因为这样也会损害你内在的(心智)发展。你应该接受事实的部份,而且向他们表明实际的情况。
一四六、莲花生在被人遗弃的废物和污泥中,仍然放出悦人的芳香,宛如佛弟子生在爱欲强烈的人群中,而能散发著智慧的光芒。
一四七、不是从今天才开始,早在古代就已经这样传说了:沉默的人受到毁谤;话太多的人会受到毁谤;话太少的人也受毁谤;世界上没有不被毁谤的人。
二十二、知足
一四八、不要期望不正当的成就。
一四九、健康是最佳的礼物,知足是最大的财富,信心是最好的品德。
一五○、过著粗衣淡饭的生活,节制你的欲望,减少你的需要,在这种没有烦虑的适度生活里,你将可以发现满足。
一五一、纵使天上下金雨,仍不能满足感官的欲望。感官的欲望没什么快乐可言,只有痛苦。
一五二、人们总是随著自己的信心和喜好而施舍。嫉妒别人的饮食和所有,白天和夜晚都得不到安宁。
二十三、健康
一五三、贪欲、憎恨和无知是疾病的三大要素。
一五四、疾病有两种,那两种呢?身体的疾病和心灵的疾病。有的人身体似乎可以一年、两年甚至一百年或更多年不生病,可是在这世界上,除了心智没有污垢的圣者以外,心灵能够片刻不生病的人,实在太少了。
一五五、情绪不稳定,不能被人信赖又不善待朋友的人,健康情况将大打折扣。
一五六、好人不贪执任何事物。他只谈论高尚的事,而不追求爱欲和享受。无论他遇到快乐或痛苦,智者总是不过于得意或哀伤。
一五七、聪明的人,无论快乐或痛苦,都不会过度地表现他的感受。
一五八、智者应清除自己心灵的污垢,舍弃感官的享受,使内心没有挂碍。
一五九、假如手上没有伤口,你就可以用手来拿有毒的东西,毒素不会侵入没有伤口的手。同样的道理,没做坏事的人,不受恶报。
一六○、有活力,常思考,行为清净,明辨是非,自我约束,依照真理生活,警觉而不放逸的人,必定会更健康。
一六一、预防胜于治疗。
一六二、医师在开药方或进行治疗以前,必须先确定病症。
二十四、施舍
一六三、田地因为杂草而荒芜,人们因为贪欲而受害;施舍东西给没有贪欲的人,将可以得到丰硕的果报。
一六四、布施有三种:第一种是财物上的施舍,第二种是真理的布施,第三种是消除众生的恐惧。
一六五、高尚的人施舍东西时,心中不存有任何意图或目的......,这种不求果报的施舍所产生的功德是很难测量的。
一六六、肉体不是真正的我,因为假如肉体是我的话,身体就可以自由自在而不生病了。
一六七、当无我的信念深植在一个人的内心时,(当一个人深信无我的真理时),他便可因而达到宁静、沉著和更泰然自若的境界。
二十五、友谊
一六八、诚挚的友谊,味道绝佳。
一六九、旅行时,假如没找到比自己更好或相等的伴侣,那倒不如自个儿单独行走,也不要跟愚人作伴。
一七○、朋友的谄谀会败坏一个人的品德,同样的道理,敌人的侮辱有时也能矫正你的错误。
一七一、你们应当知道下面这四种人是真正的朋友:第一、帮助和支持你的朋友;第二、同甘共苦的朋友;第三、能使你得到益处的朋友;第四、具有爱心的朋友。
一七二、宽容和忍耐的人,将可得到朋友、财产、名誉和长久的安乐。
二十六、财富
一七三、愚笨的人说:‘我有儿子,我有财产。’这是有烦恼的。因为他自己尚且不真正属于他的,何况他的儿子或财产呢?
一七四、拥有很多财产,大量的黄金和食物,而却只贪图自己奢侈的享受——是导致堕落的一大因素。
一七五、财富会毁灭愚笨的人,但不能毁灭想断除烦恼的人;当愚笨的人渴爱财富时,他不但害了自己,同时也损了别人。
一七六、在家人应该把财产分为四份:一份供日常使用,两份做为储蓄或施舍之用,另一份留做紧急备用。
一七七、一个人用钱应该合理,并且跟他的收入成比例,不可浪费也不可吝啬。不可处心积虑贪图财富,也不可挥霍奢侈。
二十七、信心
一七八、信心是智慧的根本,能够产生、良好的德行。
一七九、内心不安定,不明白好的教诲,信念动摇的人,无法成就圆满的智慧。
一八○、聪明的人不为赞誉和毁谤所动摇,如同坚硬的岩石不被风所动摇。
二十八、解脱
一八一、除去自私的欲望,便可以治好痛苦。
一八二、这就是达到自由和解脱的途径——帮助别人而不贪求名利和果报,不存伤害别人的意念,而且本著理智去做事。
一八三、就如同棕榈树被连根拔起一样,永远不会再生长;当一个人的行为(包括思想和言语)没有丝毫的贪爱、憎恨和无知时,他将来也就不会再受生、老、病、死、的折磨了。
一八四、可以导致宁静和智慧的途径:
1、正当的了解
2、正当的思考
3、正当的言语
4、正当的行为
5、正当的职业
6、正当的努力
7、正当的意念
8、正当的禅定
一八五、禅定不生于缺乏智慧的人,智慧也不生于没有禅定的人。同时有了禅定和智慧就接近没有烦恼的境界了。
二十九、精勤
一八六、从今天开始,一个人应当努力改进他的心智,因为我们从来不知道什么时候死亡。
一八七、不背诵是读经的污垢;不勤勉是持家的污垢;懒惰是皮肤的污垢;放荡是启发心智者的污垢。
一八八、工作努力、精勤不懈,不怕危难的人,会有好报。
一八九、愚笨无知的人毫无忌惮地恣情放逸;但聪明的人却保持努力不懈,视勤奋为无上珍宝。
一九○、自己是自己的保护者,自己是自己的依靠者。所以你们要好好调御自己,宛如马商调御良马。
一九一、你自己应当好好努力为善,因为完美的圣者只能告诉你该走的道路。
一九二、甚至像这见解这么完美而没有负担,如果你贪执了它,那就是你没有了解。所有的教诫都是像一条木筏,是用来渡过河流,而不是供人执取的。

Ⅷ 求佛教名言!

释迦佛入涅盘说无常偈曰:
诸行无常,是生灭法。生灭灭已,寂灭为乐。
至尊释迦牟尼佛传法之偈:
法本法无法,无法法亦法。今付无法时,法法何曾法?
西方一祖迦叶尊者传法偈:
法法本来法,无法无非法。何于一法中,有法有不法?
西方二祖阿难尊者传法偈:
本来付有法,付了言无法。各各须自悟,悟了无无法。
三祖商那和修尊者传法偈:
非法亦非心,无心亦无法。说是心法时,是法非心法。
四祖优波鞠多尊者传法偈:
心自本来心,本心非有法。有法有本心,非心非本法。
五祖提多迦尊者传法偈:
通达本法心,无法无非法。悟了同未悟,无心亦无法。
六祖弥遮迦尊者传法偈:
无心无可得,说得七祖婆须蜜尊者传法偈:
心同虚空界,示等虚空法。证得虚空时,无是无非法。
八祖佛陀难提尊者传法偈:
虚空无内外,心法亦如此。若了虚空故,是达真如理。
九祖伏驮蜜多尊者传法偈:
真理本无名,因名显真理。受得真实法,非真亦非伪。
十祖胁尊者传法偈:
真体自然真,因真说有理。领得真真法,无行亦无止。
十一祖富那夜奢尊者法偈:
迷悟如隐显,明暗不相离。今付隐显法,非一亦非二。
十二祖马鸣尊者传法偈:
隐显即本法,明暗元不二。今付悟了法,非取亦非离。
十三祖迦毗摩罗尊者法偈:
非隐非显法,说是真实际。悟此隐显法,非愚亦非智。
十四祖龙树尊者传法偈:
为明隐显法,方说解脱理。于法心不证,无瞋亦无喜。
十五祖迦那提婆尊者法偈:
本对传法人,为说解脱理。于法实无证,无终亦无始。
十六祖罗侯罗多尊者法偈:
于法实无证,不取亦不离。法非有无相,内外云何起?
十七祖僧伽难提尊者法偈:
心地本无生,因地従缘起。缘种不相妨,华果亦复尔。
十八祖伽耶舍多尊者法偈:
有种有心地,因缘能发萌。于缘不相碍,当生生不生。
十九祖鸠摩罗多尊者法偈:
性上本无生,为对求人说。于法既无得,何怀决不决。
二十祖阇夜多尊者传法偈:
言不合无生,同于法界性。若能如是解,通达事理竟。
二十一祖婆修盘头尊者偈:
泡幻同无碍,如何不了悟,达法在其中,非今亦非古。
二十二祖摩蝗罗尊者法偈:
心随万境转,转处实能幽。随流认得性,无喜复无忧。
二十三祖鹤勒那尊者法偈:
一法一切法,一切一法摄。吾身非有无,何分一切塔?
二十四祖师子尊者传法偈:
正说知见时,知见俱是心。当心即知见,知见即于今。
二十五祖婆舍斯多尊者偈:
圣人说知见,当境无是非。我今悟真性,无道亦无理。
二十六祖不如密多尊者偈:
真性心地藏,无头亦无尾。应缘而化物,方便呼为智。
二十七祖般若多罗尊者偈:
心地生诸种,因事复生理。果满菩提圆,华开世界起。
二十八祖菩提达磨祖师偈:
吾本来磅土,传法救迷情。一花开五叶,结果自然成。
.

二祖慧可大祖禅师传法偈:
本来缘有地,因地种华生。本来无有种,华亦不曾生。
三祖僧璨鉴智禅师传法偈:
华种虽因地,従地种华生。若无人下种,华地尽无生。
四祖道信大医禅师传法偈:
华种有生性,因地华生生。大缘与性合,当生生不生。
五祖弘忍大满禅师传法偈:
有情来下种,因地果还生。无情既无种,无性亦无生。
六祖慧能大鉴禅师传法偈:
心地含诸种,普雨悉皆生。顿悟华情已,菩提果自成。
南岳怀让禅师传法偈:
心地含诸种,遇泽悉皆萌。三昧华无相,何坏复何成!
马祖道一禅师传法偈:
心地随时说,菩提亦只宁。事理俱无碍,当生即不生。

Ⅸ 佛教名言名录

1、真心应物,不生分别。

2、悟佛之言,定要行佛之行。

3、大悲无泪,大悟无言,大笑无声。

4、一切皆为虚幻。

5、真心是菩萨净土。

6、尽其心知其性,知其性则知其天。

7、一花一世界,一佛一如来。

8、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9、苦海无边,回头是岸。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10、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

11、前生500次的回眸才换得今生的一次擦肩而过。

12、但离妄缘,即如如佛。

13、悟心容易息心难,息得心缘到处闲。

14、若不修内行,唯只外求,希望获福,无有是处。

15、若欲求佛但求心,只这心心心是佛。

16、三世诸佛以自心为本师。

17、若能自识本心,念念磨练;莫住者,即自见佛性也。

18、不见他非我是,自然上敬下恭,佛法时时现前,烦恼尘尘解脱。

19、一切众生,种种幻化,皆生如来圆觉妙心。

20、却物为上逐物为下,此乃是学道省力工夫。

21、佛法在日用处,吃茶吃饭处,语言相问处。

22、自性发时,业识来空。

23、自见性者一切业障刹那灭却。

24、现定见闻觉知是法,法离见闻觉知,非达法也。

25、是心不必更求心,是佛何劳更觅佛,倘于言句上作露布,境物上生解会,则堕在骨董袋中。

26、依无住本,立一切法无住之本本乎无住,若能彻住则万法一如。

27、不离当处常湛然,亲切无过此语,觅则知君不可见,但于当处湛然,二边坐断使平稳。

28、不与万法为侣是什么人,回光自照看,待汝一口吸尽西江水,即向汝道。

29、信得心及,见得性彻于日用中无丝毫透漏,全世法即佛法,全佛法即世法,平等一如。

30、百千法门,同归方寸,河沙妙法,总在心源。

31、做工夫全仗精进之力,真正办道人,无剪爪之工。

32、以精进力,身无疾病,一切怨害,慈心相同。

33、无量善事,菩提道业,因一事增,谓不放逸。佛教语录

34、次于自身善起防护,不应放逸,于刹那中有少动念,应当观察,以正智钩制令正住。

35、如是静虑,一切有情,发心非难,常时不懈,能成就者,是则为难。

36、做工夫不但不起凡情,亦不起圣解,所谓行起解绝,不令知解才绕心中。

37、能常省察,则一句亦有余,不能省察,纵将一大藏经用完也无用处。

38、向外驰求,不知摄心返照回光,如是学佛,殊难得其实益。

39、道人非同善人,如鹤立鸡群,劲挺自持,不顺人情,超群脱俗。

40、佛祖奚以异于人,而所以异于人者,能自护心念耳。

41、妄念纷飞之际,正是做工夫时节。旋收旋散,旋散旋收,久久纯熟,自然妄念不起。

42、佛法无多子,长远心难得,学道如初心,作佛也有余,始终总不变,真是大丈夫。

43、修行要使妄相由多而少,由强而弱。定功由暂而久,由脆而坚。

44、学道犹如守禁城,昼防六贼夜惺惺,将军主帅能行令,不动干戈致太平。

45、恰恰用心时,恰恰无心用,无心恰恰用,常用恰恰无。

46、天上天下,唯我独尊,自观自在,守本真心。

47、所谓无上正等正觉者非他,即是真如本性,亦名自性清静心是也。

48、众生由其不达一真法界,只认识一切法之相,故有分别执著之病。

49、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虚妄者,言其是假非真,非谓绝对没有。

50、根身器界一切镜相,皆是空花水月,迷著计较,徒增烦恼。

51、赤肉团上,人人古佛家风。毗卢顶门,处处祖师巴鼻。

52、不住一切处心即是佛心。

53、慕道真士,自观自心,知佛在内,不向外寻。

54、求趣无上菩提者,要净自心,福田方净。

55、发菩提心者,非为己利,原为尽十方遍法界,一切极苦有情之所依怙。

56、十方如来,同一道故,出离生死,皆以直故。

57、菩萨不与法缚,不求法缚。

58、于一切相,离一切相,即是无相。

59、邪正烦恼,同一性空,分别假相,妙心现影。

60、菩萨心无取舍,如大月轮,圆满寂静,即是涅盘。

61、菩提本自性,性净是菩提,亦非可修相,更无可作相。

62、本净明心非别处,惟在众生妄心中。

63、智者任物不任己,愚人任己不任物。

64、不见一物名为见道,不行一物名为行道。

65、念念无相,念念无为,即是学佛。

66、息念忘虑,佛自现前。

热点内容
古代励志的名言 发布:2021-03-16 21:50:46 浏览:209
形容儿孙绕膝的诗句 发布:2021-03-16 21:49:35 浏览:878
席慕蓉赏析印记 发布:2021-03-16 21:48:26 浏览:311
权力很大含有手的成语 发布:2021-03-16 21:48:22 浏览:584
能听的儿童故事 发布:2021-03-16 21:48:15 浏览:285
关于足球的诗歌词句 发布:2021-03-16 21:47:40 浏览:870
拖拉机的古诗 发布:2021-03-16 21:42:53 浏览:571
亮甜的诗句 发布:2021-03-16 21:42:00 浏览:831
广东话生日快乐祝福语 发布:2021-03-16 21:38:55 浏览:409
嘘的短句 发布:2021-03-16 21:38:07 浏览: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