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塞刘峻赏析
『壹』 关于王昌龄边塞诗的赏析论文
第二节 盛唐边塞诗人
盛极一时的边塞诗是构成盛唐之音的一个基本内容,它在中国诗歌史上的地位,是前无古人的。
初盛唐以来,由于国势强大,军事力量雄厚,经济基础牢固,同域外少数民族政权在政治、军事、经济、文化方面的交往密切,文人们有很多出塞的机会,或是从军、或是游历,遥远陌生的边塞不但不使人们感到荒凉可怕,反而刺激了他们的好奇心。一种为国立功的荣誉感和浪漫主义精神猕漫在初盛唐社会,不少著名的诗人都亲历过铁马秋风塞北的军旅生活,如陈子昂、高适、岑参、崔颢、戎昱等人。充满英雄传奇色彩的塞外军旅生活、雄奇壮伟的域外风物,都足以引起诗人们的创作兴趣,于是从隋代的杨素、卢思道、薛道衡以来逐渐发展成熟的边塞诗,在盛唐又出现了高峰,其中成就最突出的,当推高适、岑参以及王昌龄、李颀、王之涣等。
高适(700-765),字达夫,郡望渤海蓨(今河北景县)人(渤海蓨是汉代的行政区域,唐时已无渤海蓨,《旧唐书》本传称其为“渤海蓨人”,是以郡望相称)。至于生籍,现已无法考知。虽然高适的祖父、父亲曾经当官,但到高适的时候,家境已经中落。高适二十岁时,曾西游长安。他自己说:“二十解书剑,西游长安城。举头望君门,屈指取公卿……白璧皆言赐近臣,布衣不得干明主!归来洛阳无负郭,东过梁宋非吾土……”(《别韦参军》)他原以为凭借才华,可以一举获取功名,结果失望而归。此后他北上蓟门,漫游燕赵,但也是“逢时事多谬,失路心弥折”(《蓟门不遇王之涣郭密之因以留赠》)。归来之后,大约有十年间是在宋州(今河南商丘),“过着混迹渔樵”的落拓流浪生活,其间他也几度外出。值得一提的是天宝四载(745),他和李白、杜甫邂逅于汴、宋之地,一起登临怀古,把酒论文,传为文学史上的佳话。天宝八载(749) ,因人举荐,高适试举有道科中第,授封丘县尉,但因这个官职的“拜迎长官”、“鞭挞黎庶”(高适《封丘县作》),他三年后便辞职不干,不久入哥舒翰幕府掌书记。安史之乱发生,高适跟随玄宗至蜀,拜谏议大夫,此后官运亨通,屡屡升迁,最后官封左散骑常侍,进封渤海县侯。《旧唐书》称“有唐以来,诗人之达者,唯适而已。”
高适是盛唐重要的诗人之一。因为经历的复杂,他的诗歌内容比较丰富。早年因为政治上的失意,生活上的困顿,他的诗多有自伤不遇之词和急于用世之意。如“飘荡与物永,蹉跎觉年老”(《酬裴秀才》)“暮天摇落伤怀抱,倚剑悲歌对秋草”(《古大梁行》)。高适的性格豪放不羁,杜甫曾称他:“高生跨骏马,有似幽并儿”(《
送高三十五书记十五韵》),殷璠称他“性拓落,不拘小节”(《河岳英灵集》),所以他青年时代就向往立功边塞的生活:“倚剑对风尘,既然思卫霍”(《淇上酬薛三据兼寄郭少府微》),而且有过边塞生活的亲身体验。所以边塞诗也是他早期创作的一个主要内容。高适仕途得意之后,诗歌创作数量不多,总体成就不如未达之前。
高适前期的边塞诗多是来自他亲身的经历,是经过冷静的观察之后的有感而发,因此有较强的针对性,在反映现实方面比其他同时代的边塞诗人远为深刻,既表现了追求功名的昂扬意气,又能够抒发因直视冷峻的现实而产生的悲慨之心,所以在盛唐诗坛他被推为边塞诗的代表。
高适边塞诗中最负盛名的《燕歌行》,是他开元二十六年(738),第一次北上蓟门归来以后的作品:
汉家烟尘在东北,汉将辞家破残贼。
男儿本自重横行,天子非常赐颜色。
摐金伐鼓下榆关,旌旆逶迤碣石间。
校尉羽书飞瀚海,单于猎火照狼山。
山川萧条极边土,胡骑凭陵杂风雨。
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
大漠穷秋塞草腓,孤城落日斗兵稀。
身当恩遇恒轻敌,力尽关山未解围。
铁衣远戍辛勤久,玉筋应啼别离后。
少妇城南欲断肠,征人蓟北空回首。
边庭飘飖那可度,绝域苍茫更何有。
杀气三时作阵云,寒声一夜传刁斗。
相看白刃血纷纷,死节从来岂顾勋。
君不见沙场征战苦,至今犹忆李将军。
这首诗前有作者自序,明确表示此诗是为“感征戍之事,因而和焉”。高适自己也有过边塞生活的体验,所以诗中的思想感情是多方面的。既有对守边士兵浴血苦斗、“死节不顾勋”的高尚品格、英雄主义精神的歌颂,又有对军中苦乐不均、边将不得其人的讽刺;既肯定男儿当建功立业,横行天下,又同情战争给征人思妇造成的痛苦。作者以高度的艺术技巧概括当时边塞战斗生活的广阔场景以及各种矛盾。尤其是“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两句,批判将帅骄奢荒纵,不恤士卒,是全诗的中心所在。此诗语言多用七言偶对,几乎每四句一转韵,平仄相间,音调铿锵,表达了诗人时而沈郁、时而激昂、时而悲壮的心情,但给人的感觉不是形式的华美,而是沈至、浑厚、质实、雄健。
高适的边塞诗,议论深刻,见解过人。如他的《塞上》诗,指出当时边患的严重和朝廷对外战争的失策:“边尘满北溟,虏骑正南驱
。转斗岂长策,和亲非远图。惟昔李将军,按节临此都。总戎扫大漠
,一战擒单于。”他认为唐朝习用的“和亲”手段已经起不到羁縻强敌的效果,应该像汉时的李将军那样,迅速扫平残敌,解除边患。他的边塞诗中,还经常出现对士兵英勇无私的爱国精神的赞颂,对他们艰苦生活的同情。除了《燕歌行》,这一类的作品还有《蓟门五首》其四中:“黯黯长城外,日没更烟尘。胡骑虽凭陵,汉兵不顾身。古树满空塞,黄云愁杀人。”《答侯少府》中:“北使经大寒,关山饶苦辛。边兵若刍狗,战骨成埃尘。行矣勿复言,归欤伤我神。”
高适的边塞诗还抒发了自己的壮志雄心以及怀才不遇的悲慨。如《塞下曲》中:“万里不惜死,一朝得成功。画图麒麟阁,入朝明光宫。大笑向文士,一经何足穷。古人昧此道,往往成老翁。”他的理想就是塞上立功,身后扬名。但是现实是残酷的,他在《蓟中作》中又写道:“岂无安边书?诸将已承恩。惆怅孙吴事,归来独闭门。”“孙吴事”,指用兵之道。自己虽然有军事韬略,无奈无人赏识,那些不学无术的将领,早已得到皇帝的封赏。
高适的边塞诗多是五、七言古体,但一些以边塞生活为题材的绝句也写得境界阔大,风骨凛凛。如《送董大二首》之二:“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荒漠雪景,反而衬托出了英雄豪杰的不凡襟抱。《塞上听吹笛》:“雪净胡天牧马还,月明羌笛戍楼间。借问梅花何处落,风吹一夜满关山
。”诗把塞外雪夜写得多么明净寥廓,一支《梅花落》曲子又把它点缀得绚丽如画,而且情韵深厚。
殷璠在《河岳英灵集》中称赞高适说:“适诗多胸臆语,兼有气骨,故朝野通赏其文”。高适的诗多从现实出发,写自己的真感情,真怀抱,或抒情、或议论,不是无病呻吟,不是矫揉造作,这是“多胸臆语”;而语言的质实有力,情调的豪迈雄壮,便是“兼有气骨”的表现。这两者相结合,形成了高适边塞诗“尚质主理”、“悲壮沉雄”的风格特色。
和高适并称为盛唐边塞诗代表的是岑参。
岑参(约715-769),江陵(今湖北江陵)人。和高适一样,岑参的祖、父辈都曾有过显赫的政治地位,但到岑参幼年时,家道已经中落,父亲又早死,全凭他勤奋读书,天宝三载(744),二十九岁时,应举及第 ,授右内率府兵曹参军。天宝八载(749)冬天,岑参第一次赴安西边塞(今新疆库车附近),在安西节度使高仙芝幕中任职,两年后回长安。天宝十三载(754)夏秋之际 ,岑参赴北庭边塞(今新疆吉木萨尔北破城子),在安西、北庭节度使封常清幕中供职,三年后东归。因杜甫的举荐,岑参入朝任右补阙,又历任起居舍人、虢州长史等职,后转嘉州(今四川乐山)刺史,秩满罢官,流寓蜀中,卒于成都旅舍。有《岑嘉州集》,存诗约四百首。
岑参一生两次出塞,共写作了七十多首边塞诗,是盛唐诗人中写作边塞诗数量最多的。岑参边塞诗的内容比较丰富,有的是抒发为国安边、建立功业的抱负,表现了强烈的入世精神。如“功名只向马上取,真是英雄一丈夫”(《送李副使赴碛西官军》),“丈夫三十未富贵,安能终日守笔砚”(《银山碛西馆》);有的是抒写边思乡愁
,如《逢入京使》:
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
马上初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诗写在边塞思念家人的感情,语淡情浓,气度却显得豪爽。
但岑参写得最多最好的,还是那些描写域外奇异风光和风土人情的作品。
岑参赴边之时,已是天宝后期,唐王朝内外危机重重,但安西、北庭边塞的兵力一向雄厚,唐帝国的声威依然显赫,所以岑参的情绪高昂、豪迈,充满了积极乐观的精神。他的性格又具有好奇的特点,杜甫就曾说:“岑参兄弟皆好奇”(《渼陂行》),而且想象力丰富
,域外奇伟壮丽的风物,极大地刺激了他的创作欲望,所以他的边塞诗如殷璠所说:“参诗语奇体峻,意亦造奇”(《河岳英灵集》)。殷璠此语虽是针对岑参早期写景之作而言,但似乎更符合他的边塞诗的艺术特点。关于岑参诗的“奇”,清人也有相同的看法,如沈德潜《唐诗别裁集》说:“参诗能作奇语,尤长于边塞。”翁方纲《石洲诗话》称:“嘉州之奇峭,入唐以来所未有。又加以边塞之作,奇气益出。”
岑参边塞诗的“奇”,首先表现在以奇特的想象抒发立功边塞的慷慨豪情,将域外荒寒的奇异风光,用豪迈高远的语言和声调来表达,给人既振奋又新鲜的感觉,如著名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这首诗写雪兼写送别。他把边地的雪写得那么绚丽,又用雪来表现奇寒,而后过渡到送别的场面、惜别的心情。诗中“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两句,用梨花盛开的春天景象,来比喻严冬飞雪,既形象,又使全诗表现出积极浪漫主义的情调。“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两句,在漫天皆白之中,突出了红旗的鲜丽,画面给人的印象十分深刻。陈绎曾说“岑参诗尚巧主景”(《唐音癸签》引),胡应麟认为他的诗“清新奇逸”(《诗薮》),都指出了岑参诗善于写奇景的特点。再如《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
君不见走马川,雪海边,平沙莽莽黄入天。
轮台九月风夜吼,一川碎石大如斗,随风满地石乱走。
匈奴草黄马正肥,金山西见烟尘飞,汉家大将西出师。
将军金甲夜不脱,半夜行军戈相拨,风头如刀面如割。
马毛带雪汗气蒸,五花连钱旋作冰,幕中草檄砚水凝。
虏骑闻之应胆慑,料知短兵不敢接,车师西门伫献捷。
这首诗描写的是大漠中恶劣的环境:黄沙入天,夜风怒吼,飞石如斗,但诗人用夸张的笔法描写这些景物的时候,心中却充满了昂扬激动的情绪,因为他是用如此奇伟的景色,衬托奔赴沙场的勇士的英雄气概:看将士们半夜行军,幕中草檄,何等英姿飒爽!这首诗给我们美的感受,已不仅仅来自塞外奇景,还由于盛唐时代诗歌中鼓荡着的慷慨豪迈的激情。
岑参写塞外奇景的作品,数量颇多,且多用歌行体。如《火山云歌送别》:
火山突兀赤亭口,火山五月火云厚。
火云满山凝未开,飞鸟千里不敢来。
《热海行送崔侍御还京》:
岸旁青草常不歇,空中白雪遥旋灭。
蒸沙烁石燃虏云,沸浪炎波煎汉月。
侧闻阴山胡儿语,西头热海水如煮。
海上众鸟不敢飞。中有鲤鱼长且肥。
这些景象本身已具有奇异的色彩,而岑参又驰骋想象,给以夸张
,更显得奇丽壮伟,震人心魄。
岑参边塞诗的“奇”,还表现在声韵上。
岑参边塞诗最擅长的是七言歌行和七绝。其七言歌行音节流畅,用韵灵活多变,既借鉴了高适等人纵横跌宕,开合自如的体势,又接受了乐府诗的形式特点,有时句句用韵,有时隔句用韵,有时一韵到底,有时二、三句一转韵,总之,视内容而作音律上的调度安排。所以音节嘹亮铿锵悦耳。如《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中,句句用韵、三句一转,且平、上、入三声互换,以急促劲折的声韵,表现出军情的紧急和土气的高昂。
在盛唐边塞诗人中,高适、岑参向来并称齐名。如杜甫说:“高岑殊缓步,沈鲍得同行。意惬关飞动,篇终接混茫。”(《寄彭州高三十五使君适虢州岑二十七长史参三十韵》)。关于两人在诗歌艺术上的造诣,曾有诗论家将他们归在一起品评。如严羽说:“高岑之诗悲壮,读之使人感慨。”(《沧浪诗话·诗评》),辛元房说:“(
岑参)诗调尤高……与高适风骨颇同,读之使人慷慨怀感”(《唐才子传》卷三)。但正如有的评论家所指出的,他们两人的风格,并不能以“悲壮”二字归为一类。由于经历、个性,接受的艺术熏陶不同
,两个同时代的著名的边塞诗人的风格,也是同中有异的。具体地说
,高适的边塞诗“悲壮”的色彩更浓郁一些,岑参的边塞诗更“奇丽
”一些。所以说高适诗“悲壮而厚”,岑参诗“奇逸而峭”。(《师友诗传续录》)“高适诗尚质主理;岑参诗尚巧主景”(《唐音癸签
》引《吟谱》)。
在盛唐边塞诗人群中,王昌龄、李颀、王之涣、崔颢等人,也是各有建树的作家。
王昌龄(约698-757),字少伯,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早年曾漫游四方,到过塞上。开元十五年(727) ,登进士第,开始了仕宦生涯。先是授职秘书省校书郎,七年后应博学宏词科考试中选,授汜水(今属河南)县尉。开元二十七岁年(739),因“不护细行,屡见贬斥”(《旧唐书》本传),终于本年获罪被谪岭南。开元二十八年(740) ,王昌龄自岭南北归,任江宁(今江苏南京)县丞。但几年后,王昌龄又被贬至龙标(今湖南黔阳)县尉。安史之乱发生,王昌龄北还,路过亳州郡时,为刺史闾丘晓所杀。
王昌龄的一生是比较坎坷的。他早年家境贫寒,“多知危苦之事
”,但他又十分渴望建功立业,向往军中生活。他在《九江口作》中说:“何当报君恩,却系单于头”?《变行路难》中说:“封侯取一战,岂复念闺阁”?这种强烈的事功精神,慕侠尚气,慷慨豪爽的个性和他亲赴塞垣的生活经历,使他在边塞诗的创作方面,能有独特的成就。王昌龄边塞诗的代表作是《出塞》和《从军行》。《出塞》共有两首(均从《全唐诗》)。其一为: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这首诗曾被明人评为唐人七绝中的“压卷”之作。作者从边关明月想到从秦汉以来,筑关备胡,耗时良久,但战争仍持续不绝,造成了多少家庭的悲剧。究其原因,主要在于边将不得其人。这种论点的提出,是基于作者对历史的深刻了解思考,而且语言精炼,以秦汉时的明月关山落笔,创造了一种苍茫辽阔的意境,艺术感染力很强。因此清人黄生评此诗道:“中晚唐绝句涉议论便不佳,此诗亦涉议论而未尝不佳。此何以故?风度胜故,气味胜故。”他的《从军行》共有七首绝句。其中一、二首分别是:
烽火城西百尺楼,黄昏独坐海风秋。
更吹羌笛关山月,无那金闺万里愁。
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
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
两首诗主要是抒发征戍者斩不断理还乱的乡思别愁。作者善于表现典型环境中人物的感情。如第一首写一个守边士兵,在秋日的黄昏
,萧瑟海风之中,坐在兀立的烽火台边,耳中是缭绕不去的《关山月
》曲子声,他不由得想起了万里之外闺中的妻子,是怎样苦苦地思念自己,于是愁绪萦怀,思情万端。情与景高度融合,悲凉中又有柔婉
。第二首写军中作乐的场面,人们在琵琶曲的伴奏下,蹁蹁起舞,但是乐曲怎么换都离不开“关山”的离别之情。浓浓的别愁,弹也弹不尽,听也听不腻,夜色渐渐转深,月亮已西落于长城之下了,边愁猕漫在塞外的夜空。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其四)
大漠风尘日色昏,红旗半卷出辕门。
前军夜战洮河北,已报生擒吐谷浑。(其五)
这两首主要表现立功塞上的雄心壮志,如其四中,身经百战的将士,表示“不破楼兰终不还”的决心,第五首写的是一次夜战。前两句渲染战斗的紧张气氛,后两句突出胜利的结果。将前后几首诗结合起来读,使人感动于这些古代士兵崇高伟大的心灵:他们和常人一样有儿女情长,但一旦国家需要,他们便舍生忘死,不计个人得失。王昌龄因为早年有亲上塞垣的经历,对军队中的情况比较了解,他自己也有马上取功名的理想,所以在这些将士的身上也寄托了自己的热情
。沈德潜《唐诗别裁》卷一说:“少伯塞上诗,多能传出义勇”,的确如此。
王昌龄不但以边塞诗著称,他的反映妇女生活的诗篇,历来也备受推崇。他笔下的妇女形象有宫中怨女、有闺中少妇,也有劳动妇女
。如《闺怨》:
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
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
诗人先写少妇因为“不知愁”,所以盛妆打扮之后登上高楼观赏春色。没想到原野上灿烂的春光,突然触动了她心中索寞的情怀和对青春华年流逝的伤感,引出了“悔教夫婿觅封侯”的感叹。诗对少妇心理的描写可谓细致、传神。清人俞樾评此诗:“以无情言情则情出
,以无意写意则意真”。
王昌龄诗以七绝成就最高,数量也最多,人称“七绝圣手”。一般都认为,王昌龄的七绝,在唐代只有李白可与比肩。王世贞《诗评
》引焦竑语称:“龙标(王昌龄)、陇西(李白)真七绝当家,足称联璧”。清人叶燮《原诗》说:“七言绝句,古今推李白、王昌龄。”
李颀(约690-754) ,嵩阳(今河南登封)人(据姚奠中《李颀里居生平考辨和诗歌成就》 ,《山西大学学报》1983年1期)。李颀于开元二十三年(735)登进士第,他和盛唐时代的许多士子一样,有强烈的功名心,企慕富贵荣华的生活:“男儿立身须自强,十年闭户颍水阳。业就功成见明主,击钟鼎食坐华堂。二八蛾眉梳堕马,美酒清歌曲房下”。(《缓歌行》)这首诗写出了当时寒俊之士的“白日梦”。但是李颀的仕宦生涯并不如意:“数年作吏家屡空,谁料黑头成老翁”(《欲之新乡签崔颢綦毋潜》)由于对仕进失望,李颀不久便辞官不就,归隐田园了。
李颀性格中有豪爽任侠、倜傥不群的一面,又有长期接触社会生活的机会,他的边塞诗浑雄刚健,苍凉悲壮,代表作《古从军行》:
白日登山望烽火,黄昏饮马旁交河。
行人刁斗风沙暗,公主琵琶幽怨多。
野云万里无城郭,雨雪纷纷连大漠。
胡雁哀鸣夜夜飞,胡儿眼泪双双落。
闻道玉门犹被遮,应将性命逐轻车。
年年战骨埋荒外,空见蒲桃入汉家。
这首诗借咏汉武帝征西域史事,感叹古往今来的边陲攻战,付出了数不清的性命和财产,换来的只不过是小小的蒲桃移植在长安!沈德潜评此诗道:“以人命换塞外之物,失策甚矣!为开边者垂戒,故作此诗。”(《唐诗别裁》卷五),诗的思想很有深度。这一首七言古诗音韵宛转,章法整饬。诗中描写的荒漠景色,色彩黯淡,情调低沉,表现了李颀个人悲怆的情怀。
李颀其他的边塞诗还有《古意》、《古塞下曲》等,情调都很苍凉悲壮。
李颀精通音律,对音乐的感受特别敏锐,而且能准确给以表达,他有几首描写音乐的诗篇,都十分成功。如《听董大弹胡笳声兼寄语房给事》中:
董夫子,通神明,深山窃听来妖精。
言迟更速皆应手,将往复旋如有情。
空山百鸟散还合,万里浮云阴且晴。
嘶酸雏雁失群夜,断绝胡儿恋母声。
川为净其波,鸟亦罢其鸣。
乌孙部落家乡远,逻娑沙尘哀怨生。
幽音变调忽飘洒,长风吹林雨堕瓦。
迸泉飒飒飞木末,野鹿呦呦走堂下……
诗中的“董大”,即董庭兰,是当时著名的琴师。“胡笳声”即《胡笳弄》,是按胡笳声调翻为琴曲的,所以董大是弹琴而不是吹奏胡笳。
胡笳声不是具象、可触摸的。诗人便用了种种感通神明的意象,来给以描绘。说乐声时紧时缓,就像空中百鸟乍聚乍散,像兰天上浮云忽开忽合。乐声嘶哑,像离群的雏雁在暗夜里悲鸣,乐声低沉,像胡儿依恋慈母哀哀低唤。接着诗人又用自然景物的变化来反衬琴声的艺术力量:“川为净其波,鸟亦罢其鸣”。好象河流,飞鸟都被琴声震慑了、陶醉了。后面写琴声的幽咽,使人想到汉乌孙公主和唐文成公主远嫁的悲伤。这以上是侧面写琴声。以下从正面写琴声,运用了形象的比喻,如“长风吹林”、“迸泉飒飒”、“野鹿呦呦”……,写出了音乐的无穷变化,也写出了音乐中的人情味。难怪殷璠称李颀描写音乐的诗句是"足可歔欷,震荡心神"(《唐诗选脉会通评林》引)。
李颀还擅长刻画人物性格,他的《别梁鍠》、《赠别高三十五》
、《送陈章甫》、《赠张旭》等诗,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如《别梁鍠》:
梁生倜傥心不羁,途穷气盖长安儿。
回头转眄似雕鹗。有志飞鸣人岂知?
虽云四十无禄位,曾与大军掌书记。
抗辞请刃诛部曲,作色论兵犯二帅。
一言不合龙頟侯,击剑拂衣从此弃。
朝朝饮酒黄公垆,脱帽露顶争叫呼……
时人见子多落魄。共笑狂歌非远图。
忽然遣跃紫骝马,还是昂藏一丈夫……
把梁鍠任侠使气,不拘小节的个性作了生动、形象的刻划,使人感觉到他虽然落魄却依然悲歌慷慨。
王之涣(688-742),字季凌,绛州(今山西绛县)人,他少有侠气,靳能所作墓志铭并序中称其“慷慨有大略,倜傥有异才”(见傅璇琮主编《唐才子传校笺》),“尝或歌从军,吟出塞,曒兮极关山明月之思,萧兮得易水寒风之声,传乎乐章,布在人口”。(同上)可见王之涣的边塞诗在当时已享有盛名。王之涣保留下来的作品只有六首,其中三首是边塞诗,最脍炙人口的是《凉州词二首》其一: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此诗首二句写玉门关外的情景。有的版本作“黄河”为“黄沙”
,因为黄河离玉门关很远,肉眼看不到黄河与天相接的情景。但是若从艺术想象的角度,以意念中黄河与白云相接的情景作为孤城、群山的背景,又是可以说得通的。后两句写羌笛吹奏着哀怨的《折杨柳曲
》,好像在埋怨因为春风不到玉门关,所以这里见不到一株杨柳树。这里的“春风”语带双关,既是说玉门关本就荒凉,不必埋怨春风,又是用“春风”比喻朝廷的恩译,说朝廷早就把这些戍卒的生死置之度外,流露了作者对守边士兵的同情,但是用语十分含蓄,用情十分深挚婉曲。
王之涣的《登鹳雀楼》是家喻户晓的名篇: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这首诗写景却不把景写尽,而且在壮阔雄浑的景物描写中,寄寓着“登高望远”之意,展现了盛唐知识分子开阔的胸襟、进取的精神
。
崔颢(约704-754),汴州(今河南开封)人。开元十一年(723)登进士第。崔颢曾漫游各地,到过塞上,有《崔颢集》,存诗40多首
。其中边塞诗7首,多抒发立功军中,杀敌塞上的豪迈意气。如《赠王威古》:
三十羽林将,出身常事边。春风吹浅草,猎骑何翩翩。
插羽两相顾,鸣弓新上弦。
射麋入深谷,饮马投荒泉。马上共倾酒。野中聊割鲜。
相看未及饮,朵虏寇幽燕。
烽火去不息,胡尘高际天。长驱救东北,战解城亦全。
报国行赴难,古来皆共然。
诗中把王威古慷慨悲歌之士的形象刻划得多么动人!诗的前十句借射猎的场面塑造王威古英武豪健的形象,后八句歌颂王将军慷慨赴国难、英勇上战场的精神。诗中漾溢着的爱国热情和英雄主义的精神
,都使人深受鼓舞,所以殷璠称赞道:“风骨凛然”(《河岳英灵集
》)。崔颢作品中,最为著名的是《黄鹤楼》: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诗人在观赏黄鹤楼的风光时,想到古人登仙驾鹤的传说,也想起三国时才士祢衡被冤杀于此的往事,不由得感慨万端,在诗中抒发世事茫茫,人生如寄的感叹,转而对家乡亲人产生深深的系念。诗一气直下,自然流畅。就像沈德潜评此诗所说:“意得象先,神行语外,纵笔写去,遂擅千古”(《唐诗别裁》卷十三)。诗的前四句写登楼所想,表现仙去楼空,岁月不再,唯有白云,千载之下,依然悠悠的世事茫茫之感。后四句写登楼所见所想,汉阳城、鹦鹉洲、绿草芳树在夕阳之下,暮江之上,徒然增人乡愁离思。写景抒情,臻于妙境,难怪严羽《沧浪诗话·诗评》称此诗:“唐人七言律诗,当以崔颢《
黄鹤楼》为第一。”
盛唐边塞诗人的成就高低不同,数量多寡有别,但他们在艺术上基本都在努力创造阳刚、劲健、慷慨、奇伟之美,使边塞诗歌成为盛唐之音的一个有机组成
你挑着写
『贰』 从军行 古从军行 出塞 凉州词 诗文鉴赏
从军行(其四)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版终不还。
行,诗权歌的一种体裁,从军行,写军队生活的乐府古题,王昌龄共写《从军行》七首,这是第四首。这首诗反映了戍边将士杀敌立功、保卫国家的豪情壮志。诗的前两句描绘边地风光,借以渲染战争气氛。后两句集中概括了戍边将士长期参与的酷烈战争生活以及决心破敌的豪情。壮阔的塞外景色与将士宏伟的抱负融合在一起,气魄雄阔,风格浑豪。“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常被用来表现杀敌卫国的英雄气概和坚强意志。中唐诗人戴叔伦写有“愿得此身长报国,何须生入玉门关”雄豪诗句,同此两句有异曲同工之妙。
《凉州词》
作者:王翰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注解】:
1、夜光杯:一种白玉制成的杯子。
【韵译】:
新酿成的葡萄美酒,盛满夜光杯;
正想开怀畅饮,马上琵琶声频催。
即使醉倒沙场,请诸君不要见笑;
自古男儿出征,有几人活着归回?
【评析】:
『叁』 古诗词鉴赏
纳兰性德(1655-1685),满洲人,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是清代最为著名的词人之一。他的诗词不但在清代词坛享有很高的声誉,在整个中国文学史上,也以“纳兰词”在词坛占有光采夺目的一席之地。
代表作 长相思 [清]纳兰性德
山一程①,水一程。身向榆关②那畔③行,夜深千帐④灯。风一更⑤,雪一更,聒⑥碎乡心梦不成,故园⑦无此声⑧
①程:道程,路程。山一程、水一程,即山长水远也。②榆关:即山海关,古名榆关,明代改今名。③那畔:即山海关的另一边,指身处关外。④帐:军营的帐篷,千帐言军营之多。⑤更:旧时一夜分五更,每更大约两小时。风一更、雪一更,即言整夜风雪交加也。⑥聒:嘈杂扰人。⑦故园:谓京师。⑧此声:指风雪交加的声音
赏析
纳兰性德担任侍卫期间,曾多次跟随康熙出巡,宠遇非常。康熙二十一年早春,纳兰性德随御驾东巡、去往山海关外盛京(沈阳)。途中,写下了这词,成就一首描写边塞军旅途中思乡寄情的佳作。上阕写山水行程。一路爬山涉水,鞍马劳顿,目的地只在榆关那边。清寒的时节,苍凉的去处,那万丈穹庐下安扎的营帐,望去好似繁星落地,璀璨异常。如此壮丽之景,只从词人“夜深千帐灯”几字中,我们便可体会无二。下阕承接“夜深千帐灯”,继续写“夜”,过渡自然。夜深了,诗人还是睡不着,风雪交加嘛,一更接一更,真是吵死个人。写景毕竟为抒情。词人身为侍卫之职,一生多鞍马劳役。急风飞雪的出塞路上,帐外长久的风雪声,勾起的是对“故园”无尽的思念。对家中温暖的无尽的思念。
这首词还有一个重要特点,就是整齐的对称之美。其一,上一阕,山水相迭,一程接一程,主要是写空间上的延续;下一阕,风雪交加,一更接一更,主要是写时间上的延续。其二,上一阕,强调“身”,行程之中身好累。“‘身’向榆关那畔行”,“身”在哪里呢?作者经过了崇山峻岭,大河小川,山海关外,经过了许许多多的地方,总之,身在旅途,军营帐篷中。这里面有多少的不得已呀!真的是“身在曹营心在汉”,留下绵绵无尽的想象与回味的空间;下一阕,强调“心”,难眠之时心好苦。在这样恶劣的气候条件下,连做一个思乡梦都做不囫囵,做不安逸。心好苦,是身好累的合理延续。其三,上一阕,无论是山水还是灯火,都重在写所见,写视觉;下一阕,无论是风还是雪,都重在写所闻,写听觉。“故园无此声”,那有的是什么呢?当然是温馨,令人留恋的甜蜜和温馨。其四、上一阕,从大处着眼,铺写一路行程中的这一处,从白天到黑夜,这一处中的千万帐灯火。重在写外,表现外在的时空印象;下一阕,从小处落笔,内敛到“我”这一帐。重在写内,展示这一帐内“我”的耳闻以及“我”的内心感受。时空尽在“我”的“耳”中、“心”中。总的来说,上阕写面、写外,铺陈壮观;下阕写点、写内,曲描心情。选取的都是平凡的事物,如山水风雪、灯火声音。又采用短小精悍而通俗易懂的语句,轻巧排列,对应整齐。信手拈来,不显雕琢。近代大学者王国维评价说“容若词自然真切”。全篇融细腻情感于雄壮景色之中,尽显非凡。缠绵而不颓废,柔情之中露出男儿镇守边塞的慷慨报国之志。
『肆』 《诗四首》赏析
内容理解
这四首古代诗歌都写得情景交融,以景传情,为我们展现出一幅幅优美的画卷。《归园田居》表现的是陶渊明辞官归隐乐于农耕的思想,《使至塞上》写的是边塞的风光,体现了王维诗中有画的特点,李白在《渡荆门送别》中表达的是初次离乡时那种依依不舍之情,《登岳阳楼》表达了家国之恨,身世之愁。
平淡的言辞,诗意的躬耕。《归园田居》一共有五首,这是其中的第三首。这首诗语言质朴、平淡、自然,将劳动的清新感受和山村月夜的静谧景致融为惬意出俗的意境,记录着诗人参加劳动的情况和感受,抒写了诗人脱离尘俗回归自然的闲适喜悦的心情。用语质朴,充溢着诗意情怀。辞官归田的人当然不会种田,他种的豆,草盛苗稀,难得的是早起去锄草,一直到带月才归,这时已是夕露沾衣了。他想的不是怕衣服沾湿,而是把豆种好,这是辞官归田者的想法。就农民说,只想把庄稼种好,根本不会想到衣服的沾湿;辞官归隐而不劳动的人根本不会有这种体会;只有渊明才有这样殷切的体会写出了这样反映真实思想的诗。荷锄夜归,皓月当空,诗人多一个凯旋的士兵。这样平淡的言辞,诗意的躬耕,非渊明莫属。
劲拔而苍茫,悲壮而感伤。《使至塞上》这首诗通过描写出使塞上的所见所闻,勾勒出祖国边疆的壮丽风光,表示了对守卫边塞、报效国家的唐军将士的崇敬,洋溢着诗人慷慨激昂的爱国热情。这首诗没有在雕琢语言上下功夫,它只是用朴素自然的语言,描绘出大自然的本色美,意境雄浑,让人身临其境。诗人选取了沙漠中的典型景物进行描写。“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一联,把塞外景色写得形象而逼真,是历代传诵的名句。极目大漠,不见村落,只见一线孤烟,冲霄上腾,与天相接,显得格外笔直;遥望长河,不见树木,只见一轮落日在河面浮动,显得格外浑圆。点、钱、面的巧妙配合,构成苍莽辽阔的画面,表现出塞上黄昏之时特有的奇景和诗人由此触发的悲壮情怀,为尾联蓄势。诗人奉命劳军,自应直赴主帅营地,然直写至营地,便嫌平板。此诗在展现大漠日暮的独特画面之后,不写继续前进,而以路遇候骑,喜闻捷报收尾,化苍凉为豪放,把落日的光芒扩展开来,照亮了整个“大漠”,那袅袅直上的“孤烟”,也不再报警,而是报告平安。构思之奇,谋篇之巧,匪伊所思!
笔端壮阔景,心生缱绻情。一江故乡水,一颗明月心。《渡荆门送别》这首诗别具一格地写出了故乡山水陪伴诗人、万里护送的动人情景,构思巧妙,情意婉曲,形象奇伟,想象瑰丽,的确是送别诗中的极品。首联交待诗人的一路游踪和出游目的。颔联远眺近观,触目生情,描山绘水,情彩飞扬。颈联远观近察,俯仰生辉,绘月描云,瑰丽生情。尾联呼应标题,点明主旨,舍万千风物不说,单写“故乡水,送亲人”,别具情趣,耐人寻味。综观全诗,似乎诗人写送别之情只有尾联两句,其实不然,中间两联写景,移步换形,满目生情。写两岸青山相对挺立,写江流天地、地老天荒,写月照孤舟、依依相伴,写彩云飘飘绚丽灿烂,全是为了烘托一江“故乡水”,一颗“明月心”。这首诗写得曲折含蓄、波澜起伏,忽而写地面上的山光水色,忽而写太空的奇异景象;忽而写白天对山峦起伏、江流奔腾的大自然的欣赏,忽而又写夜晚对太空景象变幻的享受。最后才用拟人化手法,曲折含蓄地表现诗人离乡惜别的情思。我们透过诗人对大自然景象的细致观察和欣赏,就能体会到青年诗人刚刚走向社会的那种积极进取的精神,及其兴致勃勃的无穷活力。尤其“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两句,逼真地描写出诗人乘船穿过三峡,崇山峻岭,逐渐消失在广阔的原野上;汹涌澎湃的万里长江,随着山势的消失,在一望无际的平原上缓缓东流……诗人就使用这种白描的笔触,淡淡的色彩,描绘出一幅非常真实的山水画卷,给后代人们留下了领略不尽的审美感受。
空怀凌云志,徒有报国意。首联写岳阳楼的地理位置,先从大处着墨,以洞庭湖和长江为背景,在一个宏观视野中隆重推出岳阳楼。不动的帘旌,表明湖面风平浪静;迟落的夕阳,提示着傍晚的安详。这样富有诗情画意的情境,怎能不引起诗人丰富的遐想呢?诗的颔联从静态舒缓的景物描写中振起,转而为强烈的抒情。“登临吴楚横分地”,也是在说登临的地理位置,却加入了厚重的历史感;“徙倚湖山欲暮时”,也是在写黄昏时分登楼观景,却融入了些许怅惘之情。在这里,诗人的主体形象不经意地、自然而然地出现在诗中,他在思索,在徘徊,在融情入景,在借景抒怀。经过前面的蓄势,诗的颈联终于以近于直呼的方式,发出了最高亢最强烈的呐喊:“万里来游还远望,三年多难更凭危。”这两句诗,道出了一个亡国之臣心中的愤懑。“万里”与“三年”对举,分别从空间、时间的跨度上来叙述其事,收到了双重叠加的艺术效果,读之让人感慨万分。心中的苦闷,只好在“远望”中消解。“三年多难”,本来已经不胜觳觫,却还要在这里登高临危,让人如何能忍受呢?诗意至此,已经一波三折,千回百转,把感情推向了极致。诗的最后一联,顾影自怜,以无限悲凉的身世之慨收束全篇。岳阳楼壮观的景色并未给作者的心情增添多少喜悦,可叹朝廷的避敌政策,使多少仁人志士空怀凌云志,徒有报国意!
风格把握
陶渊明对田园景物无粉饰无夸张,只是随意勾勒,但笔到意到,回味无穷。元好问这样评价“一语天然万古新,豪华落尽见其淳”;梁启超说“唐以前的诗人,真能把他的个性整个端出来和我们接触的,就是陶渊明。”钟嵘说:“每观其文,想其仁德”;苏轼说:“质而实绮,癯而实腴”。
王维是中国绘画史上南宋文人画的开创者,最先采用“渲淡”法,创文人水墨画,因此,他常吸收画理入诗,从而形成“诗中有画”的特点,一是色彩美,二是线条美,三是构图美。正如苏轼所说“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李白是继屈原之后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他的诗奔放、飘逸、雄奇、壮丽,诗中带有强烈的个人主观感情色彩;诗中有丰富奇特的想象,善用夸张、比喻等;“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
陈与义诗宗杜甫,特别是他的律诗,明显地表现出老杜的特点,可谓神形兼备。他和杜甫一样,都精于炼字炼句,也善于描写议论。其余诸如写景之瑰丽壮阔,抒情之豪迈超绝,音韵之响亮,偶对之工巧,都多有相似之处。他在模仿的同时,又富于变化,注意从切身的感受出发,从具体的情境出发,加以创新,自成一格。
语言揣摩
晋陆机在《文赋》中说:“诗缘情而绮靡。”还有一位古人说:“夫诗者,本发其喜怒哀乐之情;如使人读之无所感动,非诗也。”鲁迅说:“诗歌本来是抒发自己热情的。”普希金说“诗人的任务是用‘火样的激情把人们的心灵照亮’”。把握饱含诗情的诗魂之句,才能欣赏和享受到诗歌的韵致。
《归园田居》: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作者的“愿”有特殊的内涵──要按照自己的意愿生活,不想在那污浊的现实世界中失去自我,即使做一个农夫也比在官场“为五斗米折腰”强。陶渊明舍弃了官场,舍弃了众人羡慕的荣华富贵,得到了身心的自由,这是需要勇气的,这是一种境界,所以他不愧为东晋最杰出的作家之一。
使至塞上》: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大漠茫茫无边,在这纯然一色、荒凉无边的背景之上,那烽火台上燃起的一缕白烟直上云霄,显得异常醒目。“孤烟”两字能状其神韵,“孤烟”之后随一“直”字,使景物显得单纯简净。“长河落日圆”写出了苍茫的沙漠,没有山,没有树,只有黄河横贯其中。视野所及,大漠无边无际,黄河杳无尽头。笔力苍劲,意境雄浑,视野开阔。将自己的孤寂情绪巧妙地融化在对广阔的自然景色的描绘中。
《渡荆门送别》: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长江水自蜀东流而下,所以诗人称它为“故乡水”。诗人初次离开故乡,确实有些依恋不舍,但不说破,掉笔从对方写来,说故乡水有情,不远万里,依依不舍送我这个远别故乡的人到楚地,愈觉情味无穷。余音袅袅,富有情趣。
《登岳阳楼》:万里来游还望远,三年多难更凭危。
经过前三联的蓄势,诗的颈联终于以近于直呼的方式,发出了最高亢最强烈的呐喊。这两句诗,道出了一个亡国之臣心中的愤懑。“万里”与“三年”对举,分别从空间、时间的跨度上来叙述其事,收到了双重叠加的艺术效果,读之让人感慨万分。诗人的“万里来游”不过是万里逃难的高雅说法,但是又能为之奈何呢?心中的苦闷,只好在“远望”中消解。“三年多难”,本来已经不胜觳觫,却还要在这里登高临危,让人如何能忍受呢?诗意至此,已经一波三折,千回百转,把感情推向了极致。
『伍』 诗词 与赏析
古诗百首鉴赏
咏 柳
(唐)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①万条垂下绿丝绦。② 不知细叶谁裁出,③二月春风似剪刀。
【注释】
①碧玉:青绿色的玉石。这里用来形容像碧玉一般翠绿的柳叶。 妆: 妆饰,妆扮。
②万条:形容下垂的柳条很多。 丝绦(tāo):用丝线织成的带子,这 里用来比喻下垂的柳枝。
③裁:用剪刀剪裁。
【解析】
这是一首吟咏初春时的垂柳、赞美春风的诗。诗的大意说:一棵高大的 垂柳,像是用翠绿的美玉妆扮成的一样。下垂的千万条柳枝,犹如千万根迎 风飘摆的丝带。不知细巧的柳叶是谁精心剪裁出来的?农历二月里的春风恰 似一把神奇的剪刀。
诗的前两句,用比喻的手法,从颜色和形状上对柳树进行描绘。后两句
用设问和自答的修辞格式,赞美了给万物带来生机、给大地披上绿装的春风。 比喻贴切自然,给人一种美的享受。“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的名句,千百年来为人们传诵不衰。
登鹳雀楼①
(唐)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②黄河入海流。③ 欲穷千里目,④更上一层楼。⑤
【注释】
①鹳(guàn)雀楼:在今山西省永济县城西,楼有三层。这里是唐代著 名的登高望远的游览胜地。后来鹳雀楼被河水冲没。
②依:傍着,挨着。 尽:完。这里是落下去的意思。
③入海流:流入海中,流进东海。
④欲:想要,希望。 穷:尽,穷尽。 目:目光,视线。
⑤更上:再上。
【解析】 这首诗写的是登上鹤雀楼时看到的风光景物,也写出了诗人当时所产生
的感受。诗的大意说:太阳依傍着西山缓缓地落了下去,奔腾不息的黄河昼
夜不停地向着东海滚滚流去,要想极目远眺,看到千里之外的远景,就要站 得更高,再登上一层楼去。
诗以形象的、概括力极强的语言,写出了只有站得更高,才能看得更远
的生活体验。“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富有哲理性,成为千古传诵的 名句。
宿建德江①
(唐)孟浩然
移舟泊烟渚,②日暮客愁新。③ 野旷天低树,④江清月近人。⑤
【注释】
①建德江:指新安江流经建德县的一段,在今浙江省境内。
②泊:停船靠岸。 烟渚:烟雾迷蒙的水中小块陆地。
③客:指诗人自己。
④野旷:原野空旷。 天低树:天比树还低。
⑤月近人:水中映照的月影在向人靠近。
【解析】 这首诗是诗人旅途中船停泊在建德江边时写的,是一首即景诗。诗的大
意说:旅途中暂时把船停靠在烟雾迷蒙的江中小洲边上,苍茫的暮色给客旅 之人增添了一缕新的愁绪。由于原野空旷辽阔,极目远眺,在那天与地相接 之处,天比树还低;江水清澈,映在江水中的月影,好像缓缓移过来向人靠 近。
诗中“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两句,写出了逼真的景象,写出了诗
人此时独特的感受,达到情景交融的境界,成为千古传诵的名句。
山 塞
(唐)王昌龄
秦时明月汉时关,①万里长征人未还。② 但使龙城飞将在,③不教胡马度阴山。④
【注释】
①秦:朝代名,公元前 221—前 206。 汉:朝代名,公元前 206—公元
220。这里的秦时、汉时,泛指遥远的古代。 关:关隘。
②还:返回。
③但使:只要。 龙城:地名。 龙城飞将:指汉朝防守边疆的名将李 广。李广与匈奴在此作战,匈奴惧怕李广,称他为“飞将军”。
④不教:不让。 胡马:指敌人的骑兵。 胡:古时对西方和北方少数 民族的通称。 阴山:阴山山脉,横贯今内蒙古自治区内。
【解析】
《出塞》是乐府诗歌的旧题,唐代诗人常用这个题目描写边塞生活。这 首诗即借此题写了唐代戍边将士的生活情景,表达了对长期戍边战士的同 情,希望能有像汉朝李广那样的大将戍守,使边境得以安宁。诗的大意说: 从秦汉时,明月就照临着边境上的古老关塞,至今,这里仍然还有无数离家 万里的战士,在这关塞上戍守,不能返还家乡。只要能有像李广那样的将领 在这边界上把守,外来的敌人就不敢来侵犯了。
唐代,边境上的战争常常失利。人们怀念有汉代李广那样的将领守边,
含蓄地批评了朝廷用人不当。这是一首非常有名的诗。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唐)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①每逢佳节倍思亲。② 遥知兄弟登高处,③遍插茱萸少一人。④
【注释】
①异乡:他乡。 为:做。 异客:陌生的客人。
②倍思亲:加倍思念亲人。
③遥知:这里是在遥远的地方想象着的意思。 登高:古代风俗,重阳 节要登高,饮菊花酒。
④茱萸(zhūyú):一种有香味的植物。古人认为九月九日登高时佩带茱 萸,可以避邪。
【解析】 这是一首怀念亲人的诗。当时作者才十七岁,一个人客居在外,重阳佳
节时更加思念家乡和亲人。诗的大意说:我独自一个人在他乡做陌生的客人,
常常想念家乡,而每逢欢庆佳节时,就更加思念家中的亲人。我在遥远的异 乡想象着,今天兄弟们登高的时候,大家插戴茱萸,就少了我一个人。
诗本来是写自己想念兄弟的,可是并不直说自己如何想,偏说想象着兄
弟们登高都在想念他。这就加深了诗的感情,读来更加感人。“每逢佳节倍 思亲”,已成为千古传诵的名句。
鸟鸣涧
(唐)王维
人闲桂花落,①夜静春山空。② 月出惊山鸟,③时鸣春涧中。④
【注释】
①闲:悠闲,寂静。这里含有人声静寂的意思。 桂花:木犀的通称。 有的春天开花,有的秋天开花。
②空:空虚。这时形容山中寂静,无声,好像空无所有。
③惊:惊动,惊扰。
④时鸣:不时地鸣叫。
【解析】 鸟鸣涧,是一处风景极优美的地方。涧,是山涧,夹在两山间的溪沟。
这首诗描写的是春山夜晚异常幽静的景象。诗的大意说:在寂静没有人声的 环境里,桂花自开自落,好像可以感觉到桂花落地的声息。夜静更深的时候, 景色繁多的春山,也好似空无所有。月亮刚出,亮光一显露,惊动了树上宿 的小鸟,它们在春涧中不时地鸣叫几声。
这诗主要写春山夜静。花落,月出,鸟鸣,都是动的,作者用的是以动
衬静的手法,收到“鸟鸣山更幽”的艺术效果。
望庐山瀑布
(唐)李白
日照香炉生紫烟,①遥看瀑布挂前川。② 飞流直下三千尺,③疑是银河落九天。④
【注释】
①香炉:指庐山香炉峰。 紫烟:紫色的烟雾。香炉峰顶常常弥漫着雾 气,这烟雾在阳光照射下呈紫色。
②遥看:远远看。 瀑布挂前川:意思是瀑布像一条白练高挂于山川之 间。
③三千尺:形容瀑布很长,山很高。这是夸张的说法。
④银河:天河。 九天:天空的最高层。古代传说天有九重,最高的一 层称为九天。
【解析】 这是一首写景诗,诗中描绘了庐山瀑布的壮丽景象,表现了诗人对祖国
山河的无限热爱。诗的大意说:香炉峰在阳光的照耀下升起紫色的烟雾,远
远望去,这瀑布像一条巨大的白练高挂于前面的山川之间。飞奔的流水倾泻 直下有三千多尺,令人怀疑这是天上的银河从最高的天空落到人间。
这首诗的特点是善于用比喻,也善于展开想象的翅膀,想象得很奇特,
还善于用夸张的手法,大胆夸张,做到夸张而不失真。
题峰顶寺
(唐)李白
夜宿峰顶寺,①举手扪星辰。② 不敢高声语,③恐惊天上人。
【注释】
①峰顶寺:山寺名,旧址在今湖北省黄梅县,建筑在一座高山顶上。
②扪(mén):摸。 星辰:星星。
③语:说话。
【解析】 这是李白夜宿峰顶寺时,题写的五言绝句。诗中用想象和夸张的笔法,
写出峰顶寺之高。诗的大意说:夜间住宿在峰顶寺内,一举手,就可以摸到 天上的星星。不敢高声谈话,怕声音稍微大一点,会惊醒天上正在睡觉的人 们。
这首诗主要抓住峰顶寺之高来描写,一举手就可以摸到星星,不用说高,
人们能想象出其高来。怕惊扰天上睡觉的人们,连大声说话都不敢,可见离 天之近,也可想象出峰顶之高。李白的另一首《夜宿山寺》原文是:“危楼 高百尺,手可摘星辰。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诗的后面两句与此诗后 两句完全相同,也许是同一首诗的不同抄本。
横江词
(唐)李白
海神来过恶风回,①浪打天门石壁开。② 浙江八月何如此?③涛似连山喷雪来。④
【注释】
①海神:传说中的东海女神,她一出现就会带来暴风雨。 来过:经过。 回:旋转,回荡。
②天门:指天门山,在今安徽省当涂县与和县境内,这两座山对峙在长 江两岸,形势险要。
③浙江:钱塘江。 何如此:比这里如何,比这里怎么样。
④喷雪:指喷射着雪一样的浪花。【解析】 这首诗描写了横江浦一带风恶浪险的壮丽景象。诗的大意说:就像传说
中的东海女神经过这里一样,江中恶风旋转,巨浪拍山,把天门山的石壁都 打开了。听说八月里钱塘江潮很壮观,比起这里怎么样?这里的浪涛就像一 座山连着一座山层叠而起,喷射着雪一样的浪花奔涌而来。
诗借助神话传说和恰当的比喻,描绘出横江浦风猛浪急的惊险场面,读
这首诗如身临其境一般。
绝 句
(唐)杜甫
两个黄鹏鸣翠柳,①一行白鸳上青天。② 窗含西岭千秋雪,③门泊东吴万里船。④
【注释】
①黄鹏:黄莺鸟,叫的声音很好听。 鸣翠柳:在翠绿的柳树上鸣叫。
②白鹭:一种水鸟名,俗称鹭鸶。
③西岭:泛指岷山。 千秋雪:千年不化的积雪。
④泊:船停靠岸。东吴:指长江下游一带,因这里古属吴国。万里:指 东吴到成都相距遥远的路程。
【解析】 这是一首描写成都浣花溪畔草堂周围景物的诗。诗的大意是:两只黄莺
鸟在溪边翠绿的柳树上鸣叫,水田中一群白鹭飞起,它们排成一行飞上蔚蓝 的天空。从窗口望去,西岭上千年不化的积雪,就像含在窗口里一般。门前 溪畔停泊着开往东吴的万里航船。
这诗的主要特点是一句一景,每句都是一个美丽的画面,四句一起又浑
然一体,构成了一幅完整的山水画。画中有远景,有近景,有动有静,有声 有色,情景相生。它是千古流传的名篇。
『陆』 求 蝶恋花·出塞 赏析
词的上片写眼前之景,景象广袤空阔,荒凉凄冷,情感凄婉哀怨。
词人一开篇就感慨古往今来的兴亡盛衰,从古到今,山河是没有定数的,此时姓觉罗氏,彼时有可能姓叶赫那拉氏,江山的轮回是不以人的意愿而发生逆转的。这句写意气势博大,字里行间流露出一种无法言语的无奈。从纳兰性德的身世来看,他虽然贵为皇族,但也没有主宰江山的机会,然而跟从皇帝出行的经历,使他对国家的理解更为深刻,使他对时局的变迁更为敏感。作者并没有沉溺于伤感,而是把思绪从对历史拉回到了现实,在眼前,他看到了塞外营训的场景。
“画角声中,牧马频来往”,此句看似平淡,却让人浮想联翩。军营中,号角声起,只见战士们横刀立马,神情严峻,将帅一声令下,他们便在马背上来来回回地操练,拼杀,好一幅壮观的场面。可是,此时的威武严整,并不一定能够使一个国家长久持续下去,它也许会在一夕之间烟消云散,这怎能不让人伤感?一代一代的王朝不都是这样轰轰烈烈而来,又这样失魂落魄而去?战场上的厮杀声,似乎也暗藏着几份悲伤。从结构上来说,第一句是后两句的一个概括,而后两句又是第一句的具体展现。
虽然塞外的景象广袤壮美,作者并没有因此而心情愉悦,在他眼中,弥望的仍是一片荒凉,这满目的荒凉又能给谁诉说呢?“荒凉”一词,既是自然景象的真实写照,又是作者心绪的如实昭示。秋天,万物凋零,落叶满地,一派衰败之象,可谁又能说这不是作者心境凄凉的抒写呢?作者贵为皇族,虽然没有出生入死的经历,但仍然心存忧患,多少王朝就是在这起起落落中淹没于历史的长河中,清王朝也不例外。西风,即秋风。枫叶经霜会更红艳,越红离凋谢就越近。季节地逝去,风干了自然界的一切,但却风干不了作者满腹的忧愁。在此,作者借景烘托,把幽深的情愫收藏在深秋的枫叶里。
词的上片,无论写景抒情,都没有雕琢的痕迹,以复杂的思绪引出眼前的景象,片末看似以景收束,却景中带情。景中情感的流露,水到渠成,不事雕饰。
词的下片抒发自己的报国志向无法实现的幽怨,景象气势磅礴,纵横驰骋,情感婉约深沉。
“幽怨从前何处诉”,应为从前幽怨何处诉,古人作词,为了韵律的需要,往往在词序上作以调整。“从前幽怨”到底指的是什么幽怨呢?就下文“铁马金戈”而言,应该指的是不能报效国家,纵横沙场的幽怨。纳兰性德是康熙帝的御前侍卫,按理说,他有条件也有能力领兵打仗,但作为一个封建帝王的臣子,做事是不能随心所欲的,其所作所为还得服从皇帝的安排。“何处诉”一语,就道出了他内心深深的孤独,也许是英才盖世,也许是位高权重,才使他的周围变得冷清。
作者虽然志向高远,可又能如何呢?最后不也是像王昭君那样“独留青冢向黄昏”?王昭君曾经因为没有贿赂画工毛延寿而被汉元帝错选作单于呼韩邪的妻子。为了汉与匈奴的和好,她远离家乡,可是最终还不是变成了一堆黄土,有什么用呢?自己空有一腔铁马金戈,气吞万里的报国之志,可拥有这样的志向不也是徒劳的吗?
作者心情沉重,他自我叩问:如果有人问我对理想的情意有多深?那就去看看深山中的夕阳与深秋中的细雨。“深山”“夕阳”“深秋”“雨”这几个意象悲凉凄冷,让人生发出一种挥之不去又无法形容的伤感。从这些诗句中可以看出,作者对理想的追求是很执着的,但却没有一个实现的途径,所以他的心头淤积着太多的郁闷。但这种情感的表达不是直接的,而是通过对景象的具体描绘展现出来的,婉约深沉,耐人寻味。
这首词从整体上来说,景象博大磅礴,情感凄婉幽怨,自然流畅。面对塞外景象,作者以景写情,又以情带景,使情与景、形与意融为一体。而上片写眼前之景,下片写从前之志,虚实形成对比。就整首词来看,手法娴熟而精到。
『柒』 简要说明蝶恋花出塞的艺术特色
蝶恋花·出塞
今古河山无定据。画角2声中,牧马3频来去。满目荒凉谁可语4?西风吹老丹枫树。
从前幽怨5应无数。铁马金戈6,青冢7黄昏路。一往情深深几许8?深山夕照深秋雨。
这首《出塞》词是纳兰性德到关外巡察时所写。 词的上片写眼前之景,景象广袤空阔,荒凉凄冷,情感凄婉哀怨。 词人一开篇就感慨古往今来的兴亡盛衰,从古到今,山河是没有定数的,此时姓觉罗氏,彼时有可能姓叶赫那拉氏,江山的轮回是不以人的意愿而发生逆转的。这句写意气势博大,字里行间流露出一种无法言语的无奈。从纳兰性德的身世来看,他虽然贵为皇族,但也没有主宰江山的机会,然而跟从皇帝出行的经历,使他对国家的理解更为深刻,使他对时局的变迁更为敏感。作者并没有沉溺于伤感,而是把思绪从对历史拉回到了现实,在眼前,他看到了塞外营训的场景。 “画角声中,牧马频来往”,此句看似平淡,却让人浮想联翩。军营中,号角声起,只见战士们横刀立马,神情严峻,将帅一声令下,他们便在马背上来来回回地操练,拼杀,好一幅壮观的场面。可是,此时的威武严整,并不一定能够使一个国家长久持续下去,它也许会在一夕之间烟消云散,这怎能不让人伤感?一代一代的王朝不都是这样轰轰烈烈而来,又这样失魂落魄而去?战场上的厮杀声,似乎也暗藏着几份悲伤。从结构上来说,第一句是后两句的一个概括,而后两句又是第一句的具体展现。 虽然塞外的景象广袤壮美,作者并没有因此而心情愉悦,在他眼中,弥望的仍是一片荒凉,这满目的荒凉又能给谁诉说呢?“荒凉”一词,既是自然景象的真实写照,又是作者心绪的如实昭示。秋天,万物凋零,落叶满地,一派衰败之象,可谁又能说这不是作者心境凄凉的抒写呢?作者贵为皇族,虽然没有出生入死的经历,但仍然心存忧患,多少王朝就是在这起起落落中淹没于历史的长河中,清王朝也不例外。西风,即秋风。枫叶经霜会更红艳,越红离凋谢就越近。季节地逝去,风干了自然界的一切,但却风干不了作者满腹的忧愁。在此,作者借景烘托,把幽深的情愫收藏在深秋的枫叶里。 词的上片,无论写景抒情,都没有雕琢的痕迹,以复杂的思绪引出眼前的景象,片末看似以景收束,却景中带情。景中情感的流露,水到渠成,不事雕饰。 词的下片抒发自己的报国志向无法实现的幽怨,景象气势磅礴,纵横驰骋,情感婉约深沉。 “幽怨从前何处诉”,应为从前幽怨何处诉,古人作词,为了韵律的需要,往往在词序上作以调整。“从前幽怨”到底指的是什么幽怨呢?就下文“铁马金戈”而言,应该指的是不能报效国家,纵横沙场的幽怨。纳兰性德是康熙帝的御前侍卫,按理说,他有条件也有能力领兵打仗,但作为一个封建帝王的臣子,做事是不能随心所欲的,其所作所为还得服从皇帝的安排。“何处诉”一语,就道出了他内心深深的孤独,也许是英才盖世,也许是位高权重,才使他的周围变得冷清。 作者虽然志向高远,可又能如何呢?最后不也是像王昭君那样“独留青冢向黄昏”?王昭君曾经因为没有贿赂画工毛延寿而被汉元帝错选作单于呼韩邪的妻子。为了汉与匈奴的和好,她远离家乡,可是最终还不是变成了一堆黄土,有什么用呢?自己空有一腔铁马金戈,气吞万里的报国之志,可拥有这样的志向不也是徒劳的吗? 作者心情沉重,他自我叩问:如果有人问我对理想的情意有多深?那就去看看深山中的夕阳与深秋中的细雨。“深山”“夕阳”“深秋”“雨”这几个意象悲凉凄冷,让人生发出一种挥之不去又无法形容的伤感。从这些诗句中可以看出,作者对理想的追求是很执着的,但却没有一个实现的途径,所以他的心头淤积着太多的郁闷。但这种情感的表达不是直接的,而是通过对景象的具体描绘展现出来的,婉约深沉,耐人寻味。 这首词从整体上来说,景象博大磅礴,情感凄婉幽怨,自然流畅。面对塞外景象,作者以景写情,又以情带景,使情与景、形与意融为一体。而上片写眼前之景,下片写从前之志,虚实形成对比。就整首词来看,手法娴熟而精到。
『捌』 边塞诗赏析10首和注释
最壮丽的10句边塞诗,金戈铁马,气魄豪迈
1、关塞极天惟鸟道,江湖满地一渔翁。
赏析:这句诗出自唐·杜甫《秋兴八首》。极天,高极于天。惟,只有。鸟道,鸟飞之道。前句以夸张修辞手法写关塞高峻不可越的雄姿,后句写江湖之大只有一渔翁的孤寂之景,表面是写景,实是借景抒情,表达的是诗人在安史之乱后仕途不通、大志难伸、飘零异乡、寂寞无助的苦痛之情。
2、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
赏析:这句诗出自李贺《南园十三首·其五》。身为男子汉大丈夫,为什么不带着兵器,去收复那关塞五十州呢?
3、楚塞三湘接,荆门九派通。
赏析:这句诗出自唐·王维《汉江临泛》。诗句描写汉江控引楚地要塞,南连三湘、西至荆门、东达九江的壮观景象。“楚塞”对“荆门”,是关塞类相对;“三湘”对“九派”,是河流类相对,对仗非常工整,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三湘接”与“九派通”所呈现的意境、气象更为阔大。
4、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赏析:这句诗出自王之涣《出塞》。何必用羌笛吹起那哀怨的《杨柳曲》呢,那吹开杨柳的春风从来就吹不到这遥远的玉门关啊。
5、虏塞兵气连云屯,战场白骨缠草根。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赏析:这句诗出自唐·王昌龄《从军行七首》其四。将士们在黄沙遍地的恶劣环境里经历了无数次战斗,连身上的铠甲都磨破了,但是只要边患没有平定将士们终究不会解甲还乡。诗句表现了当时将士们矢志保卫国土、平定边患、艰苦奋斗的英勇精神。
6、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赏析:这句诗出自王昌龄《出塞》。自从秦汉以来,明月照着关塞,离家万里的人,至今还没有归还。
7、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赏析:这句诗出自唐·王之涣《凉州词》。羌笛何必去吹奏那《折杨柳》的曲调,春风吹不到那玉门关的。
8、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赏析:这句诗出自唐代边塞诗人王昌龄《出塞》其一。龙城:指卢龙城,汉时是右北平郡的郡所。只要有李广那样的名将镇守边境,敌人的马队就不敢度过阴山南侵。这两句是赞颂民族英雄李广的,但实际上是在讽刺当时边将无能的,嘲笑他们不能像李广那有效地遏制敌军南侵。后人多用此句歌颂边关将士。
9、征人望乡思,战马闻鼙惊。朔风悲边草,胡沙暗虏营。
赏析:这句诗出自鲍君徽《关山月》。在塞外征战的军人总是思念着家乡,久经沙场的战马只要一听到战鼓声就警觉起来。寒风吹动着边塞的野草发出阵阵悲鸣声,胡地风沙遮天蔽日使敌人的营房也昏暗起来。
10、断崖万仞如削铁,鸟飞不渡苔石裂。
赏析:这句诗出自元·陈孚《居庸叠翠》诗句描写居庸关险要的地势。前句“断崖万仞”与后句“鸟飞不渡”,都是运用夸张修辞手法,意在强调裂”,通过长满青苔与石裂的形象,暗示出从来无人上去过,意在说明其难以逾越,正好与前半句“鸟不渡”照应。
满意还请采纳一下,谢谢支持
『玖』 出塞是谁写的
《出塞二首》是唐代诗人王昌龄的一组边塞诗。
王昌龄 (698— 756),字少伯,汉族,河东晋阳(今山西太原)人,又一说京兆长安人(今西安)人。盛唐著名边塞诗人,后人誉为“七绝圣手”。早年贫贱,困于农耕,年近而立,始中进士。初任秘书省校书郎,又中博学宏辞,授汜水尉,因事贬岭南。与李白、高适、王维、王之涣、岑参等交厚。开元末返长安,改授江宁丞。被谤谪龙标尉。安史乱起,为刺史闾丘晓所杀。其诗以七绝见长,尤以登第之前赴西北边塞所作边塞诗最著,有“诗家夫子王江宁”之誉。王昌龄诗绪密而思清,与高适、王之涣齐名,时谓王江宁。集六卷,今编诗四卷。
王昌龄是盛唐时享有盛誉的一位诗人。殷璠《河岳英灵集》把他举为体现“风骨”的代表,誉其诗为“中兴高作”,选入的数量也为全集之冠。这些都可见他在诗坛上的地位。王昌龄的诗以三类题材居多,即边塞、闺情宫怨和送别。 《全唐诗》对昌龄诗的评价是“绪密而思清”,他的七绝诗尤为出色,甚至可与李白媲美,故被冠之以“七绝圣手”的名号。尤其是他的边塞诗,流畅通脱,高昂向上,深受后人推崇。
边塞诗的源头可追溯到先秦时期。《诗经》中的边塞诗作品就相当丰富了(如《小雅出车》《六月》等)。唐朝的边塞诗发展到了顶峰,仅就其数量就有近2000首,达到了各代边塞诗数量的总和。以高适、岑参与王昌龄为主的边塞诗派,是浪漫主义中的一个重要流派。他们的边塞之作,表现了驰骋沙场、建立功勋的英雄壮志,抒发了慷慨从戎、抗敌御侮的爱国思想,还描写了西北边疆奇异壮丽的景色。同时也反映了征夫思妇的幽怨和战士的艰苦,各民族之间、将军和士卒之间的矛盾。边塞诗反映了这个时代中有关战争各方面的现实,产生了许多优秀杰出的诗篇。
王昌龄的边塞诗充分体现了他的爱国主义,英雄主义精神,另外还深深蕴含了诗人对下层人民的人文关怀,体现了诗人宽大的视野和博大的胸怀。王昌龄在写作方式上擅长以景喻情,情景交融。这本是边塞诗所最常用的结构,但是诗人运用最简练的技巧,于这情境之外又扩大出一个更为广阔的视野,在最平实无华的主题之中凝练出贯穿于时间与空间中永恒的思考;最具代表的是《出塞》 。
原文:
出塞
赵玄荒院士楷书刻石拓片《出塞·其一》
其一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其二
骝马7新跨白玉鞍,战罢沙场月色寒。
城头铁鼓声犹震,匣里金刀血未干。
『拾』 读下面这首诗,选取一个角度,写一段鉴赏文字大神们帮帮忙
首句设想奇特,是溯流而望。这与李白《将进酒》“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的视觉方向相反,强调的重点也不同。李诗强调气势,王诗强调源流之高远。在如此山长水远天高地阔的浩翰背景中,一片孤城形只影单,兀然独立于万仞群山之中,而那条黄河则如丝如带,把蓝天白云、孤城、群山系结在一起。这是一幅泼墨写意的边塞图画。诗人把一座城说成一片城,以一片对万仞,突出孤独之感:孤城如一叶扁舟在翰海中漂泊,如一朵白云在天地间淹滞,正如戍守者那孤独无奈的情怀。由此便推出了一个"怨"的主题:这偏远荒凉的边塞啊,春风都不肯光顾,而人却要背井离乡地在这里苦熬岁月。如此深长无奈之怨却以"何须怨"这样宽慰的语气说出,曲折达意,举重若轻。仔细想来 诗的首句抓住自下(游)向上(游)、由近及远眺望黄河的特殊感受,描绘出“黄河远上白云间”的动人画面:汹涌澎湃波浪滔滔的黄河竟象一条丝带迤逦飞上云端。写得真是神思飞跃,气象开阔。诗人的另一名句“黄河入海流”,其观察角度与此正好相反,是自上而下的目送;而李白的“黄河之水天上来”,虽也写观望上游,但视线运动却又由远及近,与此句不同。“黄河入海流”和“黄河之水天上来”,同是着意渲染黄河一泻千里的气派,表现的是动态美。而“黄河远上白云间”,方向与河的流向相反,意在突出其源远流长的闲远仪态,表现的是一种静态美。同时展示了边地广漠壮阔的风光,不愧为千古奇句。 次句“一片孤城万仞山”出现了塞上孤城,这是此诗主要意象之一,属于“画卷”的主体部分。“黄河远上白云间”是它远大的背景,“万仞山”是它靠近的背景。在远川高山的反衬下,益见此城地势险要、处境孤危。“一片”是唐诗习用语词,往往与“孤”连文(如“孤帆一片”、“一片孤云”等等),这里相当于“一座”,而在词采上多一层“单薄”的意思。这样一座漠北孤城,当然不是居民点,而是戍边的堡垒,同时暗示读者诗中有征夫在。第三句忽而一转,引入羌笛之声。羌笛所奏乃《折杨柳》曲调,这就不能不勾起征夫的离愁了。折柳赠别的风习在唐时最盛。“杨柳”与离别有更直接的关系。所以,人们不但见了杨柳会引起别愁,连听到《折杨柳》的笛曲也会触动离恨。而“羌笛”句不说“闻折柳”却说“怨杨柳”,造语尤妙。这就避免直接用曲调名,化板为活,且能引发更多的联想,深化诗意。玉门关外,春风不度,杨柳不青,离人想要折一枝杨柳寄情也不能,这就比折柳送别更为难堪。征人怀着这种心情听曲,似乎笛声也在“怨杨柳”,流露的怨情是强烈的,而以“何须怨”的宽解语委婉出之,深沉含蓄,耐人寻味。这第三句以问语转出了如此浓郁的诗意,末句“春风不度玉门关”也就水到渠成。用“玉门关”一语入诗也与征人离思有关。所以末句正写边地苦寒,含蓄着无限的乡思离情。如果把这首《凉州词》与中唐以后的某些边塞诗(如张乔《河湟旧卒》)加以比较,就会发现,此诗虽极写戍边者不得还乡的怨情,但写得悲壮苍凉,没有衰飒颓唐的情调,表现出盛唐诗人广阔的心胸。即使写悲切的怨情,也是悲中有壮,悲凉而慷慨。“何须怨”三字不仅见其艺术手法的委婉蕴藉,也可看到当时边防将士在乡愁难禁时,也意识到卫国戍边责任的重大,方能如此自我宽解。也许正因为《凉州词》情调悲而不失其壮,所以能成为“唐音”的典型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