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名言名句 » 白鹿原赏析

白鹿原赏析

发布时间: 2021-02-21 03:08:26

❶ 白鹿原 赏析 句子 找几个典型的突出主题的 句子 或 段落 进行赏析~

这么厚一本书,又不是散文.
零零总总写了那么多事,
不是一两个句子或段落就能概括的,突出主题的也基本没有
如果硬要找,估计只能倒前言里去找了!

❷ 求《白鹿原》故事梗概和人物分析

故事梗概

《白鹿原》以白嘉轩为叙事核心,白鹿两家矛盾纠葛组织情节,以反映白嘉轩所代表的宗法家族制度及儒家伦理道德,在时代变迁与政治运动中的坚守与颓败为叙事线索,讲述了白鹿原村里两大家族白家和鹿家之间的故事。

白家人沿袭村子里的族长,主人公白嘉轩一生娶过七个妻子,最后一个陪他终生,并育有三儿一女(白孝文、白孝武、白孝义、白灵)。鹿三是白家的长工,黑娃是他的长子。鹿家以鹿子霖为代表,他有两个儿子(鹿兆鹏、鹿兆海)。

小说主要讲述了他们的下一代白孝文、鹿兆海、黑娃这一代人的生活:白家后代中规中矩,黑娃却从小就显现出不安分。长大后,白孝文继任族长,黑娃在外做长工,认识了东家的小老婆田小娥,他将她带回村后,受到村人的排斥。

黑娃离开村子后投奔革命军,又成为土匪。在此期间鹿子霖、白孝文等都吸上了鸦片,将家败光,去异乡谋生。鹿三以儿媳田小娥为耻,最终杀了她,因终日被田小娥死时的情形折磨而死去。

白孝文则在外重新振作,终有一番作为,白灵加入了共产党。一个家庭两代子孙,为争夺白鹿原的统治代代争斗不已。

人物分析:

1、白嘉轩 本书主人公,行事光明磊落,怀仁义之心,以德报怨,好面子,属于有原则认死理的人,在要不要为小娥建庙上表现最突出,宁可全族都染上瘟疫也不能向她低头。

2、白孝文 白嘉轩长子,小名马驹,在父亲宗教礼法管束之时,白孝文无疑是老实憨厚的,直至他被田小娥勾引,被父亲抛弃之后,他压抑已久的人的丑恶一面露出,变得极其狡猾险恶。

3、白孝武 白嘉轩二子,小名骡驹,性格秉直,在白孝文被田小娥勾引之后,被父亲叫回接任族长之位。

4、白灵 白嘉轩之女,幼时顽劣异常,却极聪慧,性子又刚烈,为进城求学,不惜刀横在脖子上,逼父亲让步。一心一意追随革命,却死于自己人的肃反中。与鹿兆鹏相爱并有一子。

5、鹿三 白嘉轩家的长工,与白嘉轩亲如兄弟,为人耿直,坚韧,勤劳,自尊,恪守做人的本分。

6、鹿兆谦 鹿三之子,小名黑娃,他从小便是倔强的,长大后不愿自卑于白家的“恩赐”选择出走闯荡做麦客,冲破礼教的束缚顺从人性中最根本的性欲选择迎娶田小娥,黑白两道几个来回又回到“儒教”之中。

7、田小娥 黑娃之妻,她没有过多的奢求,追寻往往只是人性中最根本的欲望,但是欲望往往没有节制,故而她与黑娃、鹿子霖和白孝文几个男人都有牵扯,但是她又有人性中最朴素的善良,在孝文落难之际予他同情与关切。

(2)白鹿原赏析扩展阅读:

创作的时代背景

20世纪80年代初由于特殊的政治环境而兴起了“反思文学”的创作潮流,这种潮流在此后逐步泛化为80年代的一种普遍的文学精神。

这种精神影响到90年代的长篇创作,90年代的不少长篇创作,都在不由自主的向这种精神靠拢,这也使得这期间的长篇创作,在对民族历史文化的反思方面,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陈忠实正是在这样的文学思潮之中,有了对《白鹿原》的创作欲念,并且完成了这部能够代表这种反思新高度的史诗作品。



❸ 白鹿原小说赏析

陈忠实在《白儒原》中对儒家文化的价值立场是矛盾的,他在批判,却又在赞赏,既写出了传统儒家文化思想的局限性,又写出了对传统儒家人格的高度赞扬,这些都集中体现在作者对白鹿原村长白嘉轩的塑造上,他是典型的儒家传统道德的信仰者和实践者,在他身上既有我们民族优秀的文化品格,也有着无法填补的心灵缺陷――保守和落后。
在中国两千多年的历史上,一个明显的事实就是,孔子因其儒家思想的创立而被偶像化,成为世代为权者及其普通文人、老百姓尊崇的“至圣先师”,自然而然的,儒家讲究的不在其位,不谋其政,重孝慈,尚仁义,力行中庸的儒家教义都活生生地体现在白嘉轩的身上。他办学堂,送子女上学,亲耕垄亩,身体力行,恪守封建的伦理道德和人生信条,是为了捍卫一个家长的权威与地位。他还是一个族长,顽固地推行着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宗法家族制,残酷地绞杀着一切不符合封建族规的言行。①文章中从方方面面叙述了白嘉轩对儒家传统道德的维护和继承,下面我将就几方面展开讨论。

(一)不孝有三,无后为大。
小说在开篇的第一句话就是“白嘉轩引以为豪壮的是一生里娶过七房女人。”而“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的传统价值观就是他娶七房女人最直接的原因。白嘉轩的父亲秉德老汉在世时,他的人生目标既是娶妻生子以繁衍后代,甚至他最根本的要求就是他的儿子能娶一房不会被他“克死”的女人。这时的白嘉轩和中国古往今来千千万万的农民毫无二致,生存乃至生育成为他最根本的目的与最低要求,这也是他劳动力量的源泉。

(二)耕读传家
白嘉轩一生都坚守“耕读传家”的古训,他那副挂在正门面上的“耕读传家久,经书济世长”的对联便是对他一生最好的诠释。白家世代为族长,家产确有积累,但白嘉轩一生都在辛苦劳作,不辞劳苦。他始终坚信努力耕作是幸福日子的保证,那种自力更生的民族优良品质值得称道。
他同时也注重后一代的文化教育。为了延续儒家命脉,不惜耗费巨资,积极倡办义学,使下一代能够接受系统的儒家文化教育,树立起做人的准则。白嘉轩正是借助修缮祠堂和学堂来显示直接的势力和人品,来保持直接作为族长的权威地位和维护儒家传统道德观念的权威。
在教育儿子上,白嘉轩以严父的形象,将几百年来白家所固守的一切传统儒家文化灌输给儿子,让他没也走“耕读传家”这让他认为无比正确和光明的路。他先是培养大儿子白孝文作为直接的接班人,把自己百年遗产下来的族长威严和道德规范一点一点地渗透给他,但当白孝文受鹿子霖陷害走上歧途之后,他毅然决定抛弃甚至毁掉白孝文而培养二儿子白孝武。他让白孝武对哥哥行刑那一段让人肃然起敬。
(三)尊尚“五美”摒除“四恶”
白嘉轩在白鹿村不大不小也算是个地主、富户了,但他并没有剥削者的印记,出资修祠堂建学堂,广施善举没有丝毫的矫情,也不图任何的回报,让我们看到了他的“惠”而在“齐家”时有这样一段:嘉轩说:“妈,从今往后,给他俩的偏食断了去……他俩大了,不该再吃偏食了。人说:‘财东家惯骡马,穷汉家惯娃娃’,咱家事骡马娃娃都不兴娇惯!”②仅仅这样断偏食一件小事,足以看出白嘉轩的“不费”。对于“劳而不怨”,从他和鹿三的关系上可略见一二,他从来没有把与鹿三一起劳动看成是“怨”,而事实上他一生都把劳动当作至高无上的美德,如果可以,他宁愿不当族长,不管大小琐事,埋头在白家的土地上耕作一辈子,这样说他并不是没有“欲”,他的“欲”就是白鹿村的宗祠法制永远传承下去,白鹿村能永葆安宁富足,他的儿子能接替他成为合格的一族之长,他的“欲”是道德化的是人文化的,从而使他表现出重义轻利,勤劳质朴,达观宽容,对于权势和物欲的追求无疑是一种消解和抵制。
(四)克己复礼为仁
“克己”就是控制自己自然躯壳随兴而发的意念,“复礼”就是使自己的视、听、言、动都符合礼的规范。单从这点上看,白嘉轩是最好的实践者,他的身上有着让人无法忽视的仁义的光环,让人肃然起敬。在那个极度混乱的年代,他站在封建社会与新革命的家风中苦苦挣扎,遇事沉着冷静,不失族长尊严,把“克己复礼”的儒家古训实践得尽职尽责。
白嘉轩的“克己复礼”有一个很好体现是在他对待黑娃的态度上,他用他的胸襟和仁义包容着黑娃,在很大程度上加深了人们对白嘉轩的敬仰。他对长工之子黑娃一视同仁,让他与自己的孩子一起接受教育;当他不愿意学习想去外面闯荡时,他也表现出族长应有的宽容和大度;黑娃与田小娥的结合,让白嘉轩觉得丢脸,但他仍宽慰鹿三;黑娃派土匪打断了他的腰,他仍采取不追究的态度,以德报怨,亲自迎接黑娃回家祭祖;他可以不计前嫌,全心全意为救黑娃而四处求情,更让人看到了他的“仁义”,让每个人为之震惊,为之感叹!

❹ 求 《《白鹿原》》的影视鉴赏

片子拍砸了,不客气不谦虚,各种访谈大装蒜
延期营销忽悠观众,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不尊重编剧,详见老编剧访谈
糟蹋原著,愧对文学

....................................
非常遗憾,你发表的 《白鹿原》无法实现的其他改编可能 ,因为 “含有社区指导原则不欢迎的时政或意识形态内容” 已转为仅自己可见的日记
谢谢你的分享。——系统邮件中心

在第一本较多探讨电影政策的文字被和谐之后,本版本只能阉割一下了。

管理员我给你跪舔了亲。

本文分为四部分:
第一部分简单总结一下《白鹿原》小说原著所提供的人物、时代背景等改编条件。
第二部分分析一下一些其他的改编方向为什么不能实现。
第三部分则针对现在王全安的版本中,人物的变化和情节主体谈一下自己的看法。
第四部分是一些零七拐八的吐槽。

需要说明的是,这是以内地最终公映版为分析标准的,有差别的话没办法了。

一. 先说说小说版本《白鹿原》原著留下的素材吧

【重要人物】
因为《白鹿原》是一本“鸿篇巨著”,人物众多,并且戏份较为均匀,因此先不急着指定某个主角,而是对小说进行规整。根据原著,我们可以摘出以下几个“重要人物”,并对其进行简单概括:
【】的人物在王全安版本中被删减了,做一个标记。

1.白嘉轩 书中主人翁 活的时间最长 经历的事情最多 质朴的封建小业主 在小说中以正面形象出现 角色既有在大事件下的决定和选择,也有与人之间的情感交流,较为立体。

2.【朱先生】 白嘉轩姐夫、白鹿原的才子、白鹿书院老师 人生历经国事,参透人生,正直睿智,是理想化的知识分子形象。同时也具有对时代的概括点题功能。

3.鹿兆鹏 鹿子霖的长子 一个坚定的共产党员 理想化的共产主义革命者 后约莫牺牲在革命即将成功的时候 既有追求革命理想的坚定,但是有时候也显得不近人情。

4.黑娃 长工鹿三的儿子 搞上了主人家的小老婆田小娥 搞农会土改、干革命、流窜当土匪、招安当白军、接受劝说起义、最终却被白孝文镇压。人物转变明显,跨越阶层和地域、有爱有很有文有武,很有看头。

5.白孝文 白嘉轩长子 投机的革命者 不务正业搞上了田小娥、抽大烟、和父亲关系闹崩、混进白军、起义成为县长、策划了镇压黑娃。书中基本上是个反面形象,具有很多阴差阳错的味道。

6.鹿子霖 鹿家当家的 封建体面人 有劣迹 文笔偏向贬低 却不算巨“恶” 属于传统经验中的保守精明乡绅 生活作风不端 搞上田小娥、最后名声败坏、吃官司、疯死了作为结局。

7.【白灵】 白嘉轩女儿 新社会理想和自由的代表 活泼、善良、革命者 与鹿兆海鹿兆鹏三角恋 最后被肃反坑杀 书中明处是写她的可爱,暗中却有另一层意思,不算贬低,算是移情、玩味吧

8.田小娥 黑娃之妻 地主的小老婆,勾引黑娃,黑娃走后搞上白孝文、鹿子霖、最后被鹿三杀害。死后化作鬼魂,制造瘟疫,附身鹿三。书中重要女性角色,可悲大于可恨,笔墨显得怪力乱神,结局更多是命运的捉弄。

9.鹿三 白嘉轩家长工 黑娃父亲 与白家情同一家 性格更具有“封建老理”,比白嘉轩更古板守旧 最后杀了田小娥,后被附身,老死 其实鹿三性格比较单一和模式化 小说中谈不上太出彩

【较主要人物】
此外,除了上面的角色外,有一些角色也很重要,但相对来说形象较为单一,不够鲜活。比如行为处事过于模式化,往往只起到了功能性作用,我们也把他们列出来,以便讨论:
可以看到,很多在小说中非常出彩的人物,在现在的版本中完全被删减了。

1.【鹿兆海】 鹿子霖次子 国民党军官 白灵初恋 参与抗日 后死于和红军的战斗 书中主要是作为类型化的进步军人来写

2.【冷先生】 白鹿镇中医堂医生、世代为医 与白鹿两家有姻亲关系 虽重要却老打酱油

3.【岳维山】 国民党滋水县县委书记 “反动”官僚 其实也还谈不上穷凶极恶

4.田福贤 白鹿仓总乡约 地方官僚

5.【郑芒 】三官庙和尚、木匠、黑娃的土匪兄弟 重义气 救过鹿兆鹏 后反被杀,土匪被收编

6.【白赵氏】 白嘉轩之母 传统的封建女家长 操持家务

7.【吴仙草 】白嘉轩之妻 勤劳的封建女性 豁达、勤奋、传统的妻子形象

8.【白孝武】 白嘉轩次子 性格是父亲的缩影 忠厚本分

【酱油角色】
此外,《白鹿原》小说中还有诸多的酱油角色,比如邻居、伙计、儿媳妇……因为数量不少,这里就不列出来了,提到哪再写他们吧。

电影版《白鹿原》中,书中的酱油角色基本没有剩下谁了。

一类酱油角色是单纯的功能性角色,比如风水先生、小伙计、长工abc
另一类酱油角色则有些意味,比如被吊死的农会成员贺老大、下令肃反白灵的极左师长等。

【大时代的风和雨】
因为《白鹿原》横跨从清朝到新中国五十年风雨,难免会涉及大时代的风和雨,我们再标注一下《白鹿原》小说中所记载的所谓“大背景”,恩,一两个人的个人私事不算,先找大的事写。
【】的为影片交代的,可以看到,无头无尾,截取了中间,人物的空洞很大程度上是来源于这种无头无尾的时间截取。

0.前情——白鹿原发家史
白鹿发家、白鹿传说、白嘉轩娶亲传奇、牵墓骗地、种鸦片

1.【】 辛亥革命—改朝换代
家庭生活、修祠堂、第二代出生成长、交农闹剧、乡约

2. 【】北洋混战—乌鸦军入侵
黑娃带回田小娥,火烧粮仓、兆海白灵谈恋爱、朱先生修书

3. 【】土地革命—农会与反扑
黑娃兆鹏办农会,412国共分裂,乡约反扑、黑娃流亡,打家劫舍打断腰,田小娥和老鹿搞

4. 【】大饥荒—饿死人和自救
饥荒来临、白家分家、白孝文搞上田小娥混吃等死、进城当官、鹿三怒杀田小娥

5. 【】大瘟疫—死了好多人
白灵成了革命者,和鹿兆鹏潜伏假戏真做、怀孕躲藏,被肃反。村里田小娥阴魂不散,造成瘟疫。

6. 抗日与剿共—反正打来打去有人上位,有人下台
鹿兆海剿共牺牲、黑娃成了保安团军官、老鹿吃官司的人生起伏

7. tg掌握政权—几个主角的结局
黑娃死,兆鹏失踪,白孝文成了县长

【几个小特点】
1. 超现实性,白鹿村的神话、瘟疫是鬼附身,朱先生的奇异判断等内容,让小说具有了超现实的魔幻色彩。
2. 群像式全景式描述。小说中的人物成组出现,很多角色的主次划分并不明显,人物之间联系也并不算太紧密。
3. 祠堂、腰杆、土地的象征意味。各位可以自己琢磨,试着贴贴标签。
4. 革命和历史性。小说对革命与大时代的关注是非常重的,尤其是对于革命者的行为和成分来说,也值得体会。
5. 作者倾向,白鹿原小说的文字是具有某种倾向的,仁者见仁,说起来就深了。

二. 先不说王全安版本,在以上人物和背景下,攒几个能当电影改编的故事看看?
那么根据上面的素材,究竟如何在时代背景下截取电影的主角和情节线索呢?我随便开动脑筋,想了几种可能的方向。

【真.革命无双】
1. 以黑娃和白孝文为主要线索,二人共进学堂,一起成长,黑娃经历了从草莽革命者落魄为寇,进而投国军,后受到感召起义,然而还是被镇压。与之相对,白孝文则 从开始就是子弟范,胡混投机,最终成了新政权的县长。这样一个比照,把二人有联系的事情都写出来。鹿兆鹏因为太过典型化,反而没必要多下笔墨,而田小娥只是附线,有那么一两场床戏就成了,主要是用来加强他们的联系。白老爷子、朱老爷子也要露露脸。白灵能加就加不加也行。

【枪炮玫瑰.恩怨三角恋】
2. 如果觉得原上的老少爷们大姑奶奶小媳妇太多了,有些无穷下手,不如另辟蹊径,变次为主,从较为重要的角色中抽出一组,以白灵和鹿氏兄弟的三角恋为电影的主 要内容。白灵作为自发的女性革命者,却被肃反的结局引人深思,而鹿氏兄弟的抉择不同,结局也不同。白孝文黑娃可以也掺乎进来,算是二线人物,增加点故事的 扭力。在影片中有爱有血,怒汉柔情,枪炮玫瑰,谍战潜伏,应有尽有。应该也是一个跌宕起伏的情节片。不过怎么这么像山寨版的《珍珠港》。。。。。

【我的农民前半生】
3. 如果说上一种改法显得跑题了,《白鹿原》你不能说县城和省城的事,太脱离了原上的乡土气息,没关系,那就回归小说主线,深入写白嘉轩吧,一个老实的农村封 建主,在时代面前的人生经历本身就是鲜活的故事,其他人围绕他旋转,各自有各自的人生际遇,白鹿两家的兴衰都围绕白嘉轩展开。这样的故事,至少有了土地的 气息和厚重感。

【白鹿村风雨五十年】
4.还有一种不太主流的做法,索性不要主线和主角了,直接的群像戏,把兵匪患,瘟疫、饥荒的整体感觉弄出来,人物拍的神奇一点癫狂一点,狂加隐喻象征,黄土高原般的库斯图里卡或者安哲罗普洛斯,至少装神弄鬼是够了。

【现在版本】
5.《乡间浪妇田小娥的爱情故事》
也就是现在的版本,基本上是说田小娥的人生经历,倒也成立,只是技巧和水平的问题后面详谈。

三.审查和当下的情况决定了诸多其他方向无法实现
可是,上面列出的这样创作方向能行吗?
【黑娃和孝文的结局是硬伤】
1.黑娃作为一个第一代赤色分子,虽然有落草为寇的经历,但是人家是浪子回头,敢作敢为,最重要的是他协助革命,最终起义,让他被枪毙? 这会让观众由同情转为愤怒?愤怒指向谁呢?而白孝文这么一个不务正业吃喝嫖赌的传统文化里的“混帐东西”,居然依靠革命成了“县长”,这两个角色的结局颇让观众玩味,进而对当下的国家政治现状产生联想。

【宁要华丽的坟墓,不要滴血的伤口】
2.那么鹿氏兄弟和白灵的故事又如何呢?白灵完全可以找个萌妹子来演,保准人见人爱,象征了革命的真理和正义。而鹿氏兄弟的亲情和信仰之 争,不正好体现了革命者的抛家舍业为理想吗?这是正面典型啊!可是,白灵被自己人肃反坑杀,而鹿兆海没死在日本人的手上,反而死在了对内的剿共上,这属于 对本来就敏感的革命历史的挑衅,人民内部的伤口,台海两岸的恩怨,放在电影里也是不合适的

【三农问题和如何对待知识分子】
3. 那么,咱说说白嘉轩老爷子吧,老爷子善良啊,忠厚啊,传统的开明乡绅啊,说说他在乱世中把持祖业,保佑乡民,弘扬传统文化这不错吧。别急,我们看看要讲述白嘉轩的基础是什么——土地。关于土地的话题,很容易想到过去的土改,当下的房屋产权。
而作为白嘉轩的姐夫知识分子朱老爷子,在民国尚有乡绅支持他编书开馆,解放后反而书也烧了,墓也砸了。这是哪门子的解放,对于当前的文化现状,也是非常敏感啊。

【过于空泛的话题没人敢担责任】
4.那么,拍的表现主义象征主义装神弄鬼行么?更不行了!我们的电影审查不仅把控宏观,还要把控微观,审查者看不懂的片子,那就是坑啊!一个“子弹飞”这么直白的商业片,几个枪眼最后都能被舆论挖掘到镰刀斧头上,让你们拍“民族五十年”,全是土地、革命、命运和责任、这谁敢惹这么大麻烦呢。

【还是拍个不赔钱的肉片吧,至少感觉像肉片】
5.此外现代观众基本十几岁二十岁为主,不看书不动脑好多年,说的那么深,只能是公知们的自娱自乐,票房板定完蛋。得尊重观众啊,观众喜欢看肉,那就多来点肉吧,只要不露三点,总菊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吧,现在的媳妇控版本《白鹿原》。反而是市场结合政策的最后产物。更何况,其实片子里床戏总共不超过1分钟,最精彩的内容都在预告片里,走的还是雷声大雨点小的老套路。

四.现在版本的改编分析
【1.田小娥为啥觉得很怪。】
关于媳妇控的说法,我觉得还是玩笑了,最大的问题是,小说和电影的差异性让电影看起来怪怪的。在文字中,因为悠长的阅读时间,富有感染力的文 字魅力,我们能够不经意的通过文字读出欲望的味道,自行脑补出小娥乱搞是为了生存,她泡枣空虚寂寞冷,她想被接纳但是不被人尊重,她不乱搞就饿死了,进而可怜可恨可叹。但是电影里,信息时间有限,难免就乱搞觉得是为搞而搞。其实说实话,2个女性角色中,白灵的行为更容易通过电影手法表现,并且让观众认可。 只是因为上面提到的总局威武,才只好靠小娥来撑撑台面。
但是在电影里,田的处理也不算好,床戏被删的什么也没剩下,演技非常虚假,整个角色过于现代感,很出戏。

【2.白嘉轩的味道和小说不一样了】
在小说里,作者是对白嘉轩有着褒义的,虽然是个农民,但是他豁达,沉稳,并不古板,象征了一种朴素的原生之美。可是在电影里,为了制造出冲突,只好把他性格的复杂性往极端和典型上靠拢了。例如小说里,白嘉轩其实是很有人情味的,比如他为黑娃求情。
另一方面,小说的“闲笔”很多与主线并无关联,比如白嘉轩一生的诸多婚姻,小说的第一章其实是非常具有文字魅力的,让人看的津津有味,但是却没法安插在电影的片头里。所以,除非白嘉轩是核心角色,否则他的味道定要衰减和改变的,正常现象。
不过在影片里,张丰毅的演技其实也没有很好的发挥,感觉只是呆和古板,没有什么人情味,无论是白稼轩和鹿三,或者和其他谁。

【3.朱先生,冷先生咋没了】
冷先生除了和鹿家有个姻亲,其他正经事也没干啥,所以删掉属于正常,加上也就是一个看病的,最多说几句怪话,纯属龙套。 在电影里,作为台词被提了一嘴。
只是这朱先生在小说里虽然戏份不多,但是他却是最招人喜爱的角色之一,本身起到了重要的点题作用,小说里对于“白鹿精灵”对于“历史”对于 “时政”,很多都是依靠朱先生的嘴说的。即使电影里把敏感的东西砍了,总该露个面吧,尤其是在剧情薄弱的地方,时间跨度大的地方,情节不连贯的地方打打剧情补丁多好,因此这个地方的改编,个人觉得有点可惜。
也许是导演觉得小说中的朱先生太神了,想不到理想的处理方法把。

【4.白灵以及白灵线的情节没了】
单从电影叙事角度来说,白灵其实是比小娥更能出戏的。因为她有转变,有成长,有面对爱人家庭和信仰的多面化处理,有革命者的坚毅,也有女性的柔情。但是即使删减戏份,白灵总要交代结局,但是肃反坑杀不能拍,整个人物也就可有可无了,所以虽很遗憾,也只能理解了。

【5.白家23子,鹿家2子没了】
因为白灵没了,兆海也没有了纯属正常。本来白家老二可以和老大做个对比,但是既然白孝文和白嘉轩的父子冲突给减弱了,那也就删了吧。但其实棒槌山和借种的支线情节挺好玩的。

【6.白孝文被电影高抬了】
在小说里,作者暗地其实一直是在贬损讽刺的。例如刚结婚时候就一夜八次郎沉迷色欲,到了最后在主动去投伪军,起义时候心狠手辣。一系列的行为都说明了此人的人性之恶。
但是电影里,这种恶被正能量代替了。他从色欲熏心变成了功能障碍,满脸自然萌惹人怜爱,他主动投军买功名变成了走投无路被动拉壮丁。一个投机者的形象变成了受害者的形象。主要还是因为他最后成了我x的干部。应该说这种改编,把原书的犀利和批判削减得荡然无存,太可惜了。
白孝文的处理,在电影里实际上是很失败的。

【7.黑娃的个人魅力也衰减了】
黑娃这个角色,在原著中其实是最复杂的一个,横跨正邪,迷途知返,身上有人性的光辉,原始的欲望,广阔的善恶,以及命运的无奈。因此是一个让人爱恨交加的主儿。可惜改编后,丧失了最重要的“魅力”。虽然也打也杀也操也土匪,但是更像为了完成任务而存在。

【8.白鹿两家的概念被削弱,导致鹿子霖的行为和动机立不住】
在小说里,白鹿两家的斗智和竞争关系,被置于一个封建村落中,有利益一致的地方,也有争强好胜的地方。因此鹿子霖的坏主意,小算盘,不仅读者好理解,而且是有充足动机的。但是在电影里,因为没有白鹿的恩怨说明,导致了鹿子霖的行为非常孤立,孤立背后又没有什么动机来支撑。这让整个人物完全处于游离状态。

【9.鹿三 用力虽多 但是灵气全无】
在小说中,鹿三实际上是一个作者非常用力的角色,虽然看着很沉闷,但是他本身却很值得人体味。他因为守旧不认黒娃的媳妇,但是却因为闲话而看不下去杀了对方,不仅自己没想开,小娥临死时候还叫了声“大”,接着被附身,最后苍老病死,整个人的命运与封建伦理以及儿媳妇田小娥是挂在一起的。
但是在电影中,虽然喊打喊杀非常夸张,但是这股劲却没了。

【10.超现实的情节都没了,整个故事干巴巴的】
原著中关于白鹿原超现实的东西全没了,让整个故事干巴巴的,别的不说,如果小娥不闹鬼不附身,大瘟疫又怎样能证明和她有联系呢?吧附身、抓鬼、抓鬼未遂的东西都改了,那造塔就完全没有了意义。同样的道理,如果说没有了村子的前史,砸祠堂也就没那么大的伤害力了。

五.王全安版本《白鹿原》整体评价
优点:
1.几个自然景观非常的美,可以想象剧组为了等麦熟,为了等一个朝阳晚霞而耗费的心血,态度很认真。

2.置景尚可,道具和场景基本上不会让人跳出来。比如那个牌楼,土地里的雕像,别有视觉美感。

3.放映效果来说,很多影射现实的台词和段子,比如说“中国和苏联,把苏联换下去,我们上去不就得了”在电影里看效果是很好的。有几个段子处理得不错。

4.原生态的味道不错。尽管原生态有一些媚俗的嫌疑,但是方言、民乐的运用还是让电影有了别样的味道。

5.至少拍出来了播出来了。虽然问题爆多,但是考虑到种种不易,还是挺难得的。

6.一些演员还可以,一些演员的表演还是不错的,似乎是越次要的角色演的越好,比如收粮士兵。

缺点:
1.没拍明白,如果考虑到不是每个观众都看过“白鹿原”的原著,而且必须是3月之内透彻阅读的话,电影基本上拍的莫名其妙,除了能让人看懂田小娥的来龙去脉意外,基本上看得胡里八嘟。电影拍的必须要观众脑补,这是最大的缺陷。

2.电影的叙事视角很混乱。缺乏一个作为线索的角色,一会黑娃一会小娥一会嘉轩一会孝文。非常凌乱。比如三个孩子一个结局都没交代。虎头蛇尾不知所踪。

3.电影的叙事有些“想当然”,比如黑娃去当土匪,创作者想当然的认为观众就会知道,但是实际上,结尾黑娃冒出来的很突兀,观众会问,既然他这么爱老婆,为啥不接上山呢?

4.越是重要的角色,表演模式化越严重。这其实挺可怕的。

5.感觉导演耍鸡贼没耍对,王导《图雅的婚事》鸡贼耍得很好,又是民族问题又是爱情创伤,又是女性题材,很容易得到鬼佬亲睐,只是《白鹿原》的主线太弱,导致秦腔、麦田等意象没有产生什么效果

6.角色行为的主观化。角色行为很主观。比如田小娥和黑娃搞上的过程,鹿三杀人的过程。很多地方都缺少铺垫以及逻辑衔接,感觉角色完全在飘着走。

7.被动剪辑明显,比如田小娥尿鹿子霖一脸的戏,没看过小说的根本看不懂。

8.视听语言与故事信息量以及情节的错位。这其实也是导致影片难看的硬伤。导演为了讨好电影界和知识分子的视觉空间,与大信息量的故事结合的结果就是。一个电影的长度根本说不完事。演员的表演也被压着难以发挥。倘若能够更快的节奏,更充分运用照应、铺垫、渗透暗示等剧本技巧,至少故事会更加连贯和完整。

9.好多东西似乎拍了,但是又给删了。看剧照,好多东西都有,比如黑娃、孝文的结局,黑娃逃亡中的经历,黑娃和小娥搞上的铺垫,诸如此类。给删掉一方面是尺度,另一方面是长度问题。要是弄个上下集可能会好很多。

10.整个情绪节奏是错乱的。按道理说,黑娃出走、孝文当兵、小娥刚死应该是一个电影的故事中间点,结果竟然是倒数二十分钟。。。。。

六.总的来说
有意思的是,《白鹿原》上映的这天,也是暴民们砸车的一天。看着黑娃打砸抢烧闹农会,兆鹏歌颂自由民主新中国,画里画外,百年未变,这是非常有趣的一件事。

总的来说《白鹿原》可以用失败来盖棺定论了。不仅仅是审查的问题,还包括了导演的个人能力欠缺,以及创作思路的偏差,以及对于老婆深深的眷恋。陈凯歌《搜索》毁在了老婆控,看来王导也是。整个电影的水平应该在2星。考虑到文学价值,考虑到审查严格,我们可以再送个一星两星。

打分其实不再重要,也不能拍砸了全部赖总局。类似的情节和味道,过了十年二十年还会有人反复翻看《活着》、《霸王别姬》、《小武》…….但是肯定没人再会记得《白鹿原》。这就是能力和品质的差距。说别的没用。

❺ 《白鹿原》好词好句好段阅读笔记摘抄

《白鹿原》抄的好词袭、好句、好段做阅读笔记摘抄的是:

  1. 母亲说着就上了劲儿:"甭摆出那个阴阳丧气的架式!女人不过是糊窗子的纸,破了烂了揭掉了再糊一层新的。死了五个我准备给你再娶五个。家产花光了值得,比没儿没女断了香火给旁人占去心甘。"

  2. 白嘉轩拄着拐杖佝着腰在庭院里急匆匆走着,几次跌滑倒地,爬起来奔到灵堂前,顾不得上香,就跌扑在灵桌下,巨大的哭吼声震得房上的屑土纷纷洒落下来,口齿不清地悲叫着:


❻ 白鹿原的欣赏推荐

为了充分展示原生态,话剧《白鹿原》这次还请到了西安市灞桥区秦腔艺术版团的14位秦腔演员、华阴权市的12位老腔演员充当群众演员,力求把秦腔和老腔的滋味“释放”得更彻底。剧中,开幕和落幕都以老腔为主,而在展开剧情的时候则用秦腔做背景。另外,宋丹丹扮演的田小娥与以前她演小品的风格大不一样,她演得特别到位,比如在田小娥中了鹿子霖的圈套后,所表现出的那种失落感,特别让人感动。而在舞美上,为了展示白鹿塬上的陕西风情,舞台道具是从陕西实地采集。手推车、窑洞、山坡坡……仅舞台上的道具就花了120多万元,而演员的服装,也全部是在特殊定做的。陈忠实到过现场看了舞台背景,表示感觉很不错,很有黄土地上西北农村的感觉。从戏剧结构上看,剧中集中展示了巧取风水地、恶施美人计、孝子为匪、亲翁杀媳、兄弟相煎、情人反目这些片段,戏剧冲突相当明显。

❼ 白鹿原 赏析 句子

这么厚一本书,又不是散文。
零零总总写了那么多事,
不是一两个句子或段落就能概括的,突出主题的也基本没有
如果硬要找,估计只能倒前言里去找了!

❽ 白鹿原音乐鉴赏论文

白鹿
原音乐鉴赏

。我
给您,,行的,,
成的。

❾ 赏析白鹿原

一部记录“民族的秘史”的长卷
——《白鹿原》赏析
《白鹿原》被誉为是我国“当代罕见的一部大作品”,不是因为它洋洋洒洒有50万字的篇幅,也不是因为它从20世纪初到20世纪中,前后长达50年间中国历史风云际会的宏阔背景,而是因为作家以当代眼光、当代意识审视、反省地描写了这段历史时,所表现出来的全新的体验和认识。正是这些,才赋予了小说以强悍的艺术生命力,是发生于20世纪上半叶白鹿原上的那些拼拚杀杀的事件、来来往往的人物,真真切切地变成了“一个民族的秘史”,让人们从中窥见我们民族悲怆的国史、隐秘的心史以及畸形的性史,窥见我们民族深厚的文化积淀,激发起人们深深思考。

作为当代一部有影响的重要作品,《白鹿原》在艺术上同样取得了引人注目的成就,把当代长篇小说的现实主义创作推进到一个新的时代高度。
首先, 作家站在人类共同的立场上,从人类文明史的高度,对中国现代历史进行了全新的体验和认识,将近代以来的政治争斗史,尤其是国、共间交错复杂的矛盾斗争史,置于农村宗族文化的社会结构中,在家族矛盾与政治斗争中,展现了一段纷纭变化的世事风云,使小说真正成为“一个民族的秘史”。在陈忠实笔下,历史不再仅是一部单一线条的阶级对抗史,同时也是一部在对抗中相互依存、相互融合的历史;不在仅是一部单纯的政治史,同时也是一部经济史、文化史和心灵史;历史的主动性不只在社会政治层面展开,也在人性和人的心理层面展开。历史已不再是哪种清醒而理智的存在了。

作品还具有浓郁的关中地方特色和乡土色彩。小说所描写的白鹿原位于陕西关中地区。作品相当详尽地描写了关中地区的山川风物,风土人情。不论是婚丧嫁娶,还是节日里的喜庆;不论是田间的劳作、平时的吃食,还是房屋、家具、衣着打扮;以及赶集、走亲戚等等,都充满浓郁的关中特色,而作品所使用的语言更是朴实精当,抒情、状物都十分传神。

热点内容
古代励志的名言 发布:2021-03-16 21:50:46 浏览:209
形容儿孙绕膝的诗句 发布:2021-03-16 21:49:35 浏览:878
席慕蓉赏析印记 发布:2021-03-16 21:48:26 浏览:311
权力很大含有手的成语 发布:2021-03-16 21:48:22 浏览:584
能听的儿童故事 发布:2021-03-16 21:48:15 浏览:285
关于足球的诗歌词句 发布:2021-03-16 21:47:40 浏览:870
拖拉机的古诗 发布:2021-03-16 21:42:53 浏览:571
亮甜的诗句 发布:2021-03-16 21:42:00 浏览:831
广东话生日快乐祝福语 发布:2021-03-16 21:38:55 浏览:409
嘘的短句 发布:2021-03-16 21:38:07 浏览: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