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名言名句 » 苏轼名句分析

苏轼名句分析

发布时间: 2021-02-18 04:49:12

『壹』 苏轼的名句赏析

1.谁道人生无在少,门前流水尚能西
写出了作者人老而新却不老的一颗像年轻人的心 。,"门前流水尚能西",既是眼前实景,又暗藏佛经典故。东流水亦可西回,又何必为年华老大徒然悲哀呢?看似浅显,却值得回味。先著《词洁》卷一谓:"坡公韵高,故浅浅语亦自不凡。" 全词洋溢着一种向上的人生态度,然而上阕结句的子规啼声,隐隐折射出词人处境,也更显出词中达观态度的难能可贵。
2.念奴娇.赤壁怀古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崩云,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

赏析: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起笔颇有气势,从长江着笔,巨大的空间;千古风流人物,广阔的历史时空,无数的英雄豪杰;将此二者联系起来,组成一个极为辽阔悠久的时空背景;浪淘尽,历史长河的冲刷。是悲哀,也是一种通脱,通古今而观之的气度。
“故垒西边,人道是周郎赤壁”:如果说前边是一个气势非凡的大场景,那么,此时出现的则是一个细致精确的小场景,作为三国古战场的赤壁究竟在何处,历来众说纷纭,但可以确定的是苏东坡所写之赤壁与历史上赤壁之战的赤壁绝非一处,对此,东坡有自知之明,因此在此处点出“周郎赤壁”在西。此句在文中作用极大,既拍合词题,又为下阙缅怀周公瑾预伏一笔。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集中写出赤壁雄奇壮阔的景色:陡峭的山崖散乱地高插云霄,汹涌的骇浪猛烈地搏击着江岸,滔滔的江流卷起千万堆澎湃的雪浪。从不同角度而又诉诸于不同感觉的浓墨健笔的生动描写,一扫平庸萎靡的气氛,把读者顿时带进一个奔马轰雷、惊心动魄的奇险境界,使人心胸为之开阔,精神为之振奋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总束上文,带起下片。前文为我们描绘的精彩画卷不由不使人发出“江山如画”的赞叹;锦绣河山,地杰人灵,如画江山必生光耀千古的英雄豪杰,三国时候正是英雄云涌、奇才辈出的年代:横槊赋诗的曹操,驰马射虎的孙权,隆中定策的诸葛亮,足智多谋的周公瑾……
上片立足写景,为英雄人物出场作铺垫。
“遥想公瑾当年……灰飞烟灭”:在三国这个历史舞台上,英雄人物风云际会,而最令东坡向往的是周瑜,以“遥想”领起五句集中写青年帅才周公瑾,既然是作者的向往,必然要挑选最能表现人物的素材。史载,建安三年,孙策亲迎二十四岁的周瑜,授予“建威中郎将”的官职,并同他一起攻取皖城。周瑜取小乔,正在皖城战役胜利之时,而后十年他才指挥了赤壁之战。此处把十年间的事集中到一起,在写赤壁之战前,忽插入这一细节,以美人衬英雄,(西施、范蠡泛舟湖上)接下来从容貌仪态上写周瑜儒将风流姿态,大敌当前,谈笑自若,指挥镇定,强敌瞬间瓦解。
“故国神游……华发”:这里边有政治理想落空的悲哀,振兴王朝的祈望和有志报国的壮怀同黑暗的政治现实和横遭贬谪的坎坷处境大相抵牾,思绪深沉、感慨顿生,仕途蹭蹬、壮怀莫酬,词人自感苍老,同年方气盛卓有建树的周公瑾恰成对照。
“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历史现实交相震撼,词人于天地之中顿生达悟,既然人生如梦,何不放怀一笑,驰骋于山林、江河、清风、明月之中,洒脱情怀于此略见一般。(坡仙)
本词极雄丽之至,大起大落,横绝今古。既认知人生如梦,又极写人生之辉煌,使人难辨其究竟消极还是积极,人生功业虽辉煌而终归于梦,但纵使如梦毕竟曾经辉煌,也许如梦的辉煌人生更值得珍惜,更惹人向往。古往与今来,哲理与人生,在雄长豪宕壮丽恢弘之中,隐然一种低徊婉转深隐幽微的情思绵绵不尽。
3.人有悲欢离合,
月有阴晴圆缺,
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
千里共婵娟。
赏析:这句话虽然包含人生哲学,然而它是通过一个完美的文学意境来表现的。我们首先感觉到的是那中秋之夜美好的月色,体会到的是作者丰富的感情,而不是枯燥的说教。同时,词里虽有出世与入世的矛盾,情与理的矛盾,但最后还是以理遣情,不脱离现实,没有悲观失望的消极思想,情绪是健康的。同时,这首词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所以它成为千百年来人们所赞美所称赞的名作。

『贰』 苏轼 名句

苏轼名句很多很多举例供参考。

不思量,自难忘。

南朝四百八十寺内,多少楼台烟雨中。

水光潋艳晴方好容,山色空蒙雨亦奇。

大勇若怯,大智若愚。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人行犹可复,岁月哪可追。

时间且将新火试新茶,诗酒趁年华。

山高月小,水落石出。

点浩然气,千里快哉风。

弄风骄马跑空立,趁兔苍鹰掠地飞。

腹有诗书气自华,读书万卷始通神。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古之立大志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韧不拔之志。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发奋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

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

理想以迈往之气,行正大之言。

『叁』 苏东坡名句赏析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四川眉山人。他是宋代最伟大的文学家。其诗词风格以洒脱、豪迈为主,读来酣畅淋漓,但也有一部分婉约风格的作品,哀而不伤。苏轼的诗、词、文成就都很高,因此留下了很多经典名句,到今天依然受到人们的喜爱。今天小编就和大家一起来赏析一下苏轼诗词中的部分句子

1、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这是《水调歌头》中的名句。《水调歌头》是苏轼在中秋之夜饮酒赏月有感而发所作。面对月色,想起在远方的弟弟,已经七年未见,思念亲人的感情夹杂着对人生的感悟,才唱出这一富有哲理的词句。人生在世,有喜有乐,有聚有散,正如这月亮有圆有缺一般。悲欢聚散是人生常态,自古以来这件事就难以周全。

2、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此句选自《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这首词近两年很受欢迎。面对突如其来的大雨,同行的人都狼狈躲雨,唯有苏轼洒脱自在的走在雨里。经历了人生路上风风雨雨的他,又怎会畏惧这自然界的风雨呢?这雨甚至像是对苏轼的馈赠,将他身心的风尘冲刷洗涤干净。直到走完这段艰难的路,回过头来才发现,那些风风雨雨又算得了什么?

3、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

这首诗选自《和子由渑池怀旧》,是苏轼写给他弟弟苏洵的一首诗。人生在世,从这里到那里,从年幼到年长,究竟像什么呢?应该和鸿鹄飞过偶然在雪地上留下的印记一样,等到天气回暖,雪化了之后,就什么也没有了。人就像是寄存在这天地间的渺小生物,终究会离去,不留印记。关于人生如寄的思想,早在《古诗十九首》中就有提到:“人生天地间,忽如远行客。”也许人类从诞生以来,就慢慢有这种自我渺小的感觉吧。

4、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这一句选自《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在这首词中,苏轼以孤鸿自比。被贬黄州的苏轼,就像是离群的鸿雁一般,但即使是离群之雁,也不会随意栖息,不会随波逐流,宁愿独自在冰冷的沙洲上提心吊胆,也不愿在幽林中苟且偷安。这正是苏轼的气魄,也是我们喜欢他的重要原因。

5、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

此句选自《临江仙·夜饮东坡醒复醉》,是苏轼被贬黄州时期的作品。当独自一人饮酒到夜半的东坡回到居所,童子已经熟睡了。苏轼孤身站在门外,对着滚滚长江,悲从中来,无法平静,怎样才能摆脱现实的困苦呢?如果能乘一叶扁舟,随这江水而去,了却余生,多好啊。可是那终究只是幻想,但这句词中的洒脱之意,却让我们羡慕和喜爱。

『肆』 苏轼名句 ”三星日月光,四诗风雅颂”赏析

上联”三星日月光“,第一词“三”是数目字,对句必找一个相对数目字,日、月、星是三样发光的自然界物体,与前面词直接联系,对句也必须与之相对应,看来不难,实则不易。

下联“四诗风雅颂”,“诗”指的“诗经”,它由《风》《雅》《颂》组成。“雅”又分“大雅”“小雅”,合起来是四部分。所以称“四诗风雅颂”。

该句为苏轼因出知杭州有功,被任命为翰林乘旨上朝谢恩,辽使挑衅,出上联“三星日月光”,宋若对上即为上邦,否则便为下邦,天子传旨有能对者加官进爵,满朝文武百官都默不做声,天子又急又恼,无可奈何时,苏轼施大礼道:“四诗风雅颂”,辽使听了哑口无言,扫兴而去,事后,朝廷果然为苏东坡加官,提为礼部尚书。

(4)苏轼名句分析扩展阅读:

苏轼在文、诗、词三方面都达到了极高的造诣,堪称宋代文学最高成就的代表。而且苏轼的创造性活动不局限于文学,他在书法、绘画等领域内的成就都很突出,对医药、烹饪、水利等技艺也有所贡献。

苏轼典型地体现着宋代的文化精神。从文学史的范围来说,苏轼的意义主要有两点:首先,苏轼的人生态度成为后代文人景仰的范式:进退自如,宠辱不惊。由于苏轼把封建社会中士人的两种处世态度用同一种价值尺度予以整合,所以他能处变不惊,无往而不可。

当然,这种范式更适用于士人遭受坎坷之时,它可以通向既坚持操守又全生养性的人生境界,这正是宋以后的历代士人所希望做到的。其次,苏轼的审美态度为后人提供了富有启迪意义的审美范式,他以宽广的审美眼光去拥抱大千世界,所以凡物皆有可观,到处都能发现美的的存在。

『伍』 苏轼的名句,教导我们写自己的独特见解

苏轼是宋代大文豪,他留下许多脍炙人口的诗词,成为文学史上宝贵的财富。

在古文方面,苏轼也著述颇丰,他留下四千余篇散文,其中不少都是我们耳熟能详的名篇。苏轼将自己人生的心得、处世的智慧、家国的看法融入文字中。

诗词君总结了其中的一些名句,来看一看,哪一句话,更入你心呢?

1.夫当今生民之患,果安在哉?在于知安而不知危,能逸而不能劳。——《教战守策》

现在人民的祸患究竟在哪里呢?在于只知道安乐却不知道危难,能享受安逸却不能劳累吃苦。

居安不思危的人,会最快走向灭亡。

2.古之所谓豪杰之士,必有过人之节。人情有所不能忍者。——《留侯论》

古时候被人称作豪杰的志士,一定具有胜人的节操,(有)一般人的常情所无法忍受的度量。

宰相肚里能撑船并不是一句空话。

3.夫台犹不足恃以长久,而况于人事之得丧,忽往而忽来者欤!——《凌虚台记》

一座高台尚且不足以长久依靠,更何况人世的得失,本就来去匆匆岂不更难持久?

人的生命转瞬即逝,谁也别太把自己当回事。

4.以见余之无所往而不乐者,盖游于物之外也。——《超然台记》

我之所以到哪儿都快乐的原因,大概就是在于我的心能超乎事物之外啊!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是快乐的秘诀。

5.君子可以寓意于物,而不可以留意于物。寓意于物,虽微物足以为乐,虽尤物不足以为病。留意于物,虽微物足以为病,虽尤物不足以为乐。——《宝绘堂记》

君子可以把心意寄托在事物中,但不可以把心意留滞于事物中。如果把心意寄托在事物中,即使事物很微小也会把它看作是快乐的事情,即使事物特异也不会成为祸害。如果把心意留滞在事物中,即使事物很微小也会成为祸害,即使是特异的事物也不会感到快乐。

执著是一个优点,可是太过于执著,多会伤害到自己。万事万物,过犹不及。

6.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石钟山记》

任何的事情不用眼睛看不用耳朵听,只凭主观臆断去猜测它的有或没有,可以吗?

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

7.成事在理不在势,服人以诚不以言。——《拟进士对御试策》

事情成功是因为符合真理,而不是依靠强大的权势。让人信服是因为真诚而不是因为言语。

以原则办事,以理服人,方能成就大事。

8.人能碎千金之璧而不能无失声于破釜,能搏猛虎不能无变色于蜂虿,此不一之患也。——《黠鼠赋》

人能够在打破价值千金的碧玉时不动声色,而在打破一口锅时失声尖叫;人能够搏取猛虎,可见到蜂蝎时不免变色,这是不专一的结果。

有的人,走过大风大浪,却在小沟里翻船。

9.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赤壁赋》

在江上驾着这一叶小舟,举起杯盏相互敬酒,如同蜉蝣置身于广阔的天地中,像沧海中的一粒粟米那样渺小。唉,哀叹我们的一生只是短暂的片刻,不由羡慕长江的没有穷尽。

余我们每个人都害怕死亡,然而,比起害怕死亡,会不会觉得没有好好珍惜时光更为可怕呢”?

10.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赤壁赋》

从事物易变的一面看来,那么天地间万事万物时刻在变动,连一眨眼的工夫都不停止;而从事物不变的一面看来,万物与我们来说都是永恒的,又有什么可羡慕的呢?

岁月流逝,带走了很多东西,但是,岁月沉淀,又留给我们很多东西。换个角度看问题,你会有新的感悟。

11.夫君子之所取者远,则必有所待;所就者大,则必有所忍。——《贾谊论》

君子要想达成长远的目标,就一定要等待时机;要想成就伟大的功业,就一定要能够忍耐。

有时候,选择大于努力。静静等待机会,找准时机,才能一飞冲天。

12.治身莫先于孝,治国莫先于公。——《司马温公行状》

修身最重要的是孝顺,治国最重要的是公平。

修养品德,孝是第一要务;治国,公平才能长久。

13.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苏轼《晁错论》

自古以来凡是做大事业的人,不仅有出类拔萃的才能,也一定有坚韧不拔的意志。

成功只有两个秘诀:不屈不挠,坚持到底。

14.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苏轼《赤壁赋》

何况天地之间,万物各有主宰者,若不是自己应该拥有的,即使一分一毫也不能求取。

君子爱财,取之有道。

15.慎重则必成,轻发则多败。——《拟进士对御试策》

办事谨慎,事先考虑周密,行动中兢兢业业,种种困难都可以克服,所以必然成功。轻举妄动,事先不作谋划,行动中马虎草率,所以难免失败。

小心谨慎,才能驶得万年船。

这15句苏轼的句言,哪一句让你最有触动呢?留言区告诉诗词君吧!

『陆』 帮忙苏轼经典名句赏析 最佳答案有追分

1.【词目】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读音】dàn yuàn rén cháng jiǔ ,qiān lǐ gòng chán juān 【释义】但愿:希望。婵娟:明月、嫦娥。只希望自己思念的人健康长寿,虽远隔千里,却可以共赏同一轮皎洁的明月。用以表达对亲人朋友的思念之情以及美好祝愿。只愿互相思念的人能够天长地久,即使相隔千里,也能通过月光来传递思念(或者共享这美丽的月光). 【出处】宋·苏轼《水调歌头》:“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词的最后说:“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婵娟”是美好的样子,这里指嫦娥,也就是代指明月。“共婵娟”就是共明月的意思,典故出自南朝谢庄的《月赋》:“隔千里兮共明月。”既然人间的离别是难免的,那么只要亲人长久健在,即使远隔千里也还可以通过普照世界的明月把两地联系起来,把彼此的心沟通在一起。“但愿人长久”,是要突破时间的局限;“千里共婵娟”,是要打通空间的阻隔。让对于明月的共同的爱把彼此分离的人结合在一起。古人有“神交”的说法,要好的朋友天各一方,不能见面,却能以精神相通。“千里共婵娟”也可以说是一种神交了!王勃有两句诗:“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意味深长,传为佳句。我看,“千里共婵娟”有异曲同工之妙。另外,张九龄的《望月怀远》说:“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许浑的《秋霁寄远》说:“唯应待明月,千里与君同。”都可以互相参看。正如词前小序所说,这首词表达了对弟弟苏辙(字子由)的怀念之情,但并不限于此。可以说这首词是苏轼在中秋之夜,对一切经受着离别之苦的人表示的美好祝愿。

2.“枝上柳绵吹又少。”这是说春归去的一种景象。然而,柳絮在古典诗文中,往往是薄命女子的象征,看见柳絮,很自然地又联想到被遗弃的女子,随风飘摇,没有空白之处。杏子虽然是酸苦的,但它还是会让人联想到落去的鲜花,而柳絮呢?落就落了,谁还惦记呢?这恐怕就是词人身世的自叹吧!
“天涯何处无芳草!”诗人正自哀怜,满眼芳草使眼前一亮,春天虽然去了,可芳草哪里没有呢!这正是诗人无可奈何聊以自慰的思想反映

5.这首词是苏轼为怀念亡妻而作,写于宁熙八年(1075),时距王去世恰好十年。
上片写对亡妻的怀念之情。首句便直接倾诉了作者对亡妻十年来的深挚怀念和伤悼。阴阳两世,生死相隔了茫茫十年,作者对亡妻的怀念始终没有淡化。既使不去思量,过的的一切自会浮漾心头,难以忘怀。虽时光易逝,但真情难忘。追念之情,不能自已。

7.“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这两句上应“千里 孤坟”两句,如今得以“还乡”,本该是尽情“话凄凉”之时,然而,心中的千言万语却一时不知从哪里说起,只好“相顾无言”,一任泪水涌流。

8.出自苏轼的《西江月·平山堂》

三过平山堂下,半生弹指声中。
十年不见老仙翁,壁上龙蛇飞动。
欲吊文章太守,仍歌杨柳春风。
休言万事转头空,未转头时是梦。

宋神宗元丰二年(1079)四月,苏轼自徐州调知湖州,生平第三次经过平山堂。这时距苏轼和其恩师欧阳修最后一次见面已达九年,而欧阳修也已逝世八年。适逢自己政治处境艰难,苏轼为重游故地、缅怀恩师而作的这首词,自然会有抚今追昔的万千感慨。

最后两句是说:欧公仙逝了,固然一切皆空,而活世上的人,又何尝不是梦中,终归一切空无。

这种对整体人生的空幻、悔悟、淡漠感,这种携带某种禅意玄思的人生偶然的感喟,其中深深地埋藏着某种要求彻底解脱的出世意念。苏词中传达的这种独特的人生态度,是解读其作品的关键所在。

17人间有味是清欢
“人间有味是清欢”。这一带有哲理性的诗句,是全诗的“诗眼”,给人无尽的思索玩味。何谓“清欢”?远离喧嚣的城市,远离官场的争斗,忘却名利欲望,走进山林,感受农家素朴的清茶淡饭生活,这就是“清欢”。“清欢”者,清淡的欢愉也,不是大欢、狂欢,更不是贪欢。无可否认,苏轼的“清欢”论有一定的局限性,隐含着他经受险恶仕途官宦之后,产生的一种隐退的消极思想和旷达的人生态度。

18.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明月团,更值兄弟团聚,难怪词人要赞叹“此生此夜 ”之“好”了。从这层意思说,“此生此夜不长好 ”大有佳会难得,当尽情游乐,不负今宵之意。

不过,恰如明月是暂满还亏一样,人生也是会难别易的。兄弟分离在即,又不能不令词人慨叹“此生此夜”之短。从这层意思说 ,“此生此夜不长好”又直接引出末句的别情。说“明月明年何处看”,当然含有“未必明年此会同 ”的意思,是抒“ 离扰”。同时,“何处看”不仅就对方发问,也是对自己发问,实寓行踪萍寄之感。末二句意思衔接,对仗天成。“此生此夜”与“明月明年”作对,字面工整,假借巧妙。“明月”之“明”与“明年”之“明”义异而字同,借来与二“此”字对仗,实是妙手偶得。叠字唱答,再加上“不长好”、“何处看”一否定一疑问作唱答,便产生出悠悠不尽的情韵。

19.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
此词以夜饮醉归这件生活小事为由,即兴抒怀,展现了作者谪居黄州时期旷达而又伤感的心境。“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句写词人面对平静的江面,幻想着能如范蠡一样,驾一叶扁舟,远离尘世喧嚣,在江湖深处安闲地度过自己的馀生。此即孔子“道不行,乘桴浮于海”(《论语·公冶长》)之意,体现了作者当时渴望得到精神自由和灵魂解脱的心境。

20.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取自——宋·苏轼《卜算子》
苏东坡的这阕词,引起了评论界各式各样的推断。最妙的是一说东坡贬黄州时,有一“甚贤”之王氏女喜欢上他;一说是贬惠州时,“颇有姿色”之温都监女喜欢上他;一说是东坡少年时,一“豪右”之女喜欢他,俱以未果而卒,是以东坡写下了这阕词以纪之。李良年在他的《词家辩证》中引犁庄之语说,是“忌公者以此谤之”之作。此说则俗。想一想东坡此时的情况,而偏有这么多的女子喜欢他,这不是“谤”,而是“美”。为什么钟情偏在女子?而男人则偏多势利!无怪贾宝玉只以泥许男人,却将柔情之水许女子了。潦倒而偏有贤美之女子喜欢,这也是东坡又一超凡之处,看来不只诗文书画而已。不过,我虽偏爱此说,然于词的艺术性来说,我却不得不放弃,倒是从一反面意见而得到了真解。《苕溪渔隐丛话》说:“或云鸿雁未尝栖宿树枝,唯在田野苇丛间,此亦语病也。”殊不知正是鸿雁只宿沙洲而未尝栖木,这种宁甘寂寞之推断(寄托)才为有据。黄山谷只识得“笔下无一点俗气”,却没有看出其中正有一种决裂之大气盎然。王若虚似读懂了这一点,所以他说:“以其不栖木故云尔,盖激诡之致,词人贵正其如此。”丁绍仪也说:“不知不肯栖枝,故有‘寂寞沙汀’之慨。”而最后一点,只有近人陈匪石看出,他说:“通首空中传恨,一气呵成,亦具有‘缥缈孤鸿’之象。”
词正是要写得这样才妙,连寄慨也不能让人一读便知,而只许那一二识者得窥见其藩篱,这才具有美学意义上的深远高致。

21.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
篇末“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一句 ,总收上文,既干净利索,又余味无穷。它由眼前的流水,联想到思妇的泪水;又由思妇的点点泪珠,映带出空中的纷纷杨花,可谓虚中有实,实中见虚,虚实相间,妙趣横生。这一情景交融的神来之笔 ,与上阕首句“似花还似非花 ”相呼应,画龙点睛地概括、烘托出全词的主旨,给人以佘音袅袅的回味。

22.殷勤昨夜三更雨,又得浮生一日凉
初夏雨后的农村小景,令人颇有神往之意。

23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天晴后,回头看看“萧瑟处”,刚才还是大雨,现在已经天晴了,大自然就是这样,月圆了就缺,缺了有圆,反复循环。雨后便是天晴,天晴后便是下雨。如此循环,难道不是“也无风雨也无晴”吗?佛说“菩提本无树,明净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当你心静如湖水,全不在意外在事物的得失时,你便可以领悟“也无风雨也无晴”的快乐了。

8.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竹林外的桃树已经开出三两枝桃花,春天的江水开始转暖了,早起的鸭子下水了,它们率先知道这个消息。 写了初春的景色。

9.九死南荒吾不恨,兹游奇绝冠平生!
“九死南荒吾不恨,兹游奇绝冠平生。”这是苏轼的句子。
苏轼一生大起大落,后半生基本在迁谪途中度过,因元佑党人案被贬至琼州,今海南。当时的南方是荒蛮之地,有瘴气,到那里的人没几个能活着回来的。
但苏轼性格豪放,心胸旷达,将此说成是一次奇绝之旅。
“即使在南方那种蛮荒之地死上很多次我也不感到悔恨 这里能游览到生平所见最奇异与险峻的风景也足以使我得人生充满精彩”。

10.云散月明谁点缀,天容海色本澄清。
连绵下个不止的阴雨(苦雨),总有止的时候,成天刮个不停的风(终风),也总有停的时候,它们“也解晴”,也能变成风静晴朗的天气。也可能当时确是雨霁云收风平浪静,但这里主要的用意不在写景,而在比喻,说明他受到各种打击和排斥 , 也总有结束的时候,今天遇到大赦,就象久经风雨见到晴天那样,心情舒畅,充满希望。第三句说,天上的乌云散了,一弯明月挂在天空,不知这景致是什么人安排点缀的?这景色主要也是用来作比喻的,意思是说,这次遇赦,不知是谁在朝廷帮忙说情,为我驱散政治上的乌云的?

11.杳杳天低鹘没处,青山一发是中原。

这两句说,在遥远的鹘鸟飞没的尽头,连绵横亘的青山细如发丝,那里就是中原大地. 杳杳,这里有无影无声的意思.

12.庐山烟雨浙江潮,未到千般恨不消。
禅在於悟,在於用心去体会,心有所动而至感悟。此诗就说明诗人观物悟禅的过程以及禅悟后的空寂旷达的心境。
庐山的烟雨,钱塘江的潮汐,是那样美丽壮观,令人心醉神迷,倾心向往,如果不去观赏一番,真是令人遗憾终生。去观赏了,看到的是庐山的蒙蒙烟雨,钱塘江纷纷滔滔,了无穷尽的潮汐。初看之时,看到的是蒙蒙烟雨,滔滔潮汐的物象。当你“到得还来别无事”,超越物相,而观物感悟,进入禅的境界后,那物相已不是原来的物相了,而成了佛的世界,禅的意境了。虽然庐山还是照样的烟雨蒙蒙,钱塘江潮汐还是照样的宏伟壮观,但那已不是悟前的庐山烟雨,钱塘江的潮汐,这烟雨,这潮汐,就是佛,就是禅了。这种禅悟,也就是对自然现象即悟即真,若有若无的感悟。这种感悟,因人不同而有差异。可以渐悟,也可以顿悟。
释迦苦修六年,某日夜睹明星而产生思想上的飞跃,豁然开悟,入於禅境。前者是渐悟,后者是顿悟。

[注释]:
(1)庐山烟雨浙江潮:浙江潮,即指钱塘江潮汐。「庐山烟雨浙江潮」此句诗意是:庐山美丽神秘的烟雨,钱塘江宏伟壮观的潮汐,很值得去观赏一番。
(2)未到千般恨不消:恨,遗憾。此句诗意是:无缘去观赏庐山的烟雨和钱塘江的潮汐,是会遗憾终身的。
(3)到得还来别无事,庐山烟雨浙江潮:由《五灯会元》卷17所载青原惟信禅诗的一段著名语录演化而成。语录的原句是:「老僧三十年前未参禅时,见山是山,见水是水。及至后来,亲见知识,有个入处,见山是山,见水是水。及至后来,亲见知识,有个入处,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而今得个休歇处,依前见山是山,见水是水。大众,这三般见解,是同是别?有人缁素得出,许汝亲见老僧」。这“三般见解”,指得是禅悟的三个阶段,也即是入禅的三种境界。东坡此诗,正用此意。

15.惆怅东栏一株雪,人生看得几清明
惆怅东栏一株雪,”何尔见到如此“繁花”便“惆怅”?是起因梨花“淡白”似“雪”,那是的我可全都是沉浸在春天喜悦中呀。不过读此景,想今日似乎有点。“人生看得几清明。”苏轼先生从绿色转到季节,青、清转换。好啊。是啊,清明意味着开始,人又该珍惜“人生”几得的“清明”呢。

16.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
比较形象地说,你看地上下过雪之后,小鸟停在上面,走几步,飞走了,留下几个脚印,可是都不深,就是浅浅的。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人生如浮萍,漂泊天地间,就好象小鸟一样,飞过来飞过去,偶一驻足,也不过是待一段时间而已,可能会留下你活动的痕迹,可是又劝你别太认真,只留下淡淡的痕迹即可。下面隐喻的意思是,说不定哪天你又要走了,被迫的也好是自愿的也好,反正是还得漂泊;雪地上还会下雪的,把你的痕迹又盖住了,也就是说人一走茶就凉,时间会扶平一切的意思。总体来说是说诗人恬淡的心境的。

『柒』 用名人名言评价苏轼

1、陆游

世言东坡不能歌,故所作乐府,多不协律。晁以道谓:“绍圣初,与东坡别于汴上,东坡酒酣,自歌阳关曲。”

则公非不能歌,但豪放,不喜剪裁以就声律耳。试取东坡诸词歌之,曲终,觉天风海雨逼人。(《历代诗馀》卷一百十五引)

2、胡寅

词曲者,古乐府之末造也。文章豪放之士,鲜不寄意于此者,随亦自扫其迹,曰谑浪游戏而已也。唐人为之最工者。柳耆卿后出,掩众制而尽其妙。好之者以为不可复加。

及眉山苏氏,一洗绮罗香泽之态,摆脱绸缪宛转之度,使人登高望远,举首高歌,而逸怀浩气,超然乎尘垢之外,于是花间为皂隶,而柳氏为舆台矣。(汲古阁本向子諲《酒边词序》)

3、王若虚

晁无咎云:“眉山公之词短于情,盖不更此境耳。”陈后山曰:“宋玉不识巫山神女而能赋之,岂待更而后知?”

是直以公为不及于情也。呜呼!风韵如东坡,而谓不及于情,可乎?彼高人逸士,正当如是。其溢为小词,而闲及于脂粉之间,所谓滑稽玩戏,聊复尔尔者也。若乃纤艳淫媟,入人骨髓,如田中行、柳耆卿辈,岂公之雅趣也哉?

公雄文大手,乐府乃其游戏,顾岂于流俗争胜哉?盖其天资不凡,辞气迈往,故落笔皆绝尘耳。(《滹南诗话》)

4、元好问

唐歌词多宫体,又皆极力为之。自东坡一出,性情之外,不知有文字,真有“一洗万古凡马空”气象。虽时作宫体,亦岂可以宫体概之?

人有言,乐府本不难作,从东坡放笔后便难作。此殆以工拙论,非知坡者。所以然者,诗三百所载小夫贱妇幽忧无聊赖之语,时猝为外物感触,满心而发,肆口而成者尔。

其初果欲被管弦。谐金石,经圣人手,以与六经并传乎?小夫贱妇且然,而谓东坡翰墨游戏,乃求与前人角胜负,误矣。自今观之,东坡圣处,非有意于文字之为工,不得不然之为工也。

坡以来,山谷、晁无咎、陈去非、辛幼安诸公,俱以歌词取称,吟咏性情,留连光景,清壮顿挫,能起人妙思。亦有语意拙直,不自缘饰,因病成妍者,皆自坡发之。(《遗山文集》卷三十六《新轩乐府引》)

5、王士禛

山谷云:“东坡书挟海上风涛之气。”读坡词,当作如是观,琐琐与柳七较锱铢,无乃为髯公所笑?(《花草蒙拾》)

6、周济

人赏东坡粗豪,吾赏东坡韶秀。韶秀是东坡佳处,粗豪则病也。东坡每事俱不十分用力,古文、书、画皆尔,词亦尔。(《介存斋论词杂著》)

7、刘熙载

东坡词颇似老杜诗,以其无意不可入,无事不可言也。若其豪放之致,则时与太白为近。太白《忆秦娥》,声情悲壮。晚唐、五代,惟趋婉丽。

至东坡始能复古。后世论词者,或转以东坡为变调,不知晚唐、五代乃变调也。东坡《定风波》云:“尚馀孤瘦雪霜姿。”

《荷花媚》云:“天然地,别是风流标格。”“雪霜姿”,“风流标格”,学坡词者,便可从此领取。东坡词具神仙出世之姿,方外白玉蟾诸家,惜未诣此。(《艺概》卷四)

8、王国维

王国维说:“三代以下之诗人,无过屈子、渊明(陶潜)、子美(杜甫)、子瞻(苏轼)者。此四子者,若无文学之天才,其人格亦自足千古。故无高尚伟大之人格,而有高尚伟大之文章者,殆未之有也。”

9、朱德

朱德高度评价三苏父子:“一门三父子,都是大文豪。诗赋传千古,峨眉共比高。”

10、黄庭坚

人谓东坡作此文,因难以见巧,故极工。余则以为不然。彼其老于文章,故落笔皆超逸绝尘耳。

11、苏辙

其于人,见善称之,如恐不及;见不善斥之,如恐不尽;见义勇于敢为,而不顾其害。用此数困于世,然终不以为恨。

12、王直方

东坡尝以所作小词示无咎、文潜,曰:“何如少游?”二人皆对曰:“少游诗似小词,先生小词似诗。”(《渔隐丛话》前集卷四十二引《王直方诗话》)

13、王灼

东坡先生以文章馀事作诗,溢而作词曲,高处出神入天,平处尚临镜笑春,不顾侪辈。

或曰:“长短句中诗也。”为此论者,乃是遭柳永野狐涎之毒。诗与乐府同出,岂当分异?若从柳氏家法,正自不分异耳。

『捌』 苏轼的名句(意思:要想认识事物的本质,必须客观全面地把握,冷静地分析)

题西林壁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版身在此山中
这两句权诗有着丰富的内涵,它启迪我们认识为人处事的一个哲理——由于人们所处的地位不同,看问题的出发点不同,对客观事物的认识难免有一定的片面性;要认识事物的真相与全貌,必须超越狭小的范围,摆脱主观成见。

『玖』 苏轼的名句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水调歌头》)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专雪。(《念奴娇》)
竹杖芒属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定风波》)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 也无风雨也无晴。(《定风波》)
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卜算子》)
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江城子》)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江城子》)
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蝶恋花》)
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 萧萧暮雨子规啼。(《浣溪沙》)

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和子由渑池怀旧》)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汝浓抹总相宜。(《饮湖上, 初晴后雨二首(其二)》)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题西林壁》)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惠崇〈春江晚景〉二首(其一)》)

热点内容
古代励志的名言 发布:2021-03-16 21:50:46 浏览:209
形容儿孙绕膝的诗句 发布:2021-03-16 21:49:35 浏览:878
席慕蓉赏析印记 发布:2021-03-16 21:48:26 浏览:311
权力很大含有手的成语 发布:2021-03-16 21:48:22 浏览:584
能听的儿童故事 发布:2021-03-16 21:48:15 浏览:285
关于足球的诗歌词句 发布:2021-03-16 21:47:40 浏览:870
拖拉机的古诗 发布:2021-03-16 21:42:53 浏览:571
亮甜的诗句 发布:2021-03-16 21:42:00 浏览:831
广东话生日快乐祝福语 发布:2021-03-16 21:38:55 浏览:409
嘘的短句 发布:2021-03-16 21:38:07 浏览: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