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写的诗中的名句
1、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行路难》
2、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 《宣州谢眺楼
饯别校书叔云》
3、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轩辕台。 《北风行》
4、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将进酒》
5、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将进酒》
6、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将进酒》
7、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望天门山》
8、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9、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望庐山瀑布》
10、三山半落青天外,一水中分白鹭洲。 《登金陵凤凰台》
11、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 《南陵别儿童入京》
12、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 《蜀道难》
13、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登金陵凤凰台》
14、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送友人》
15、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渡荆门送别》
16、平林漠漠烟如织,寒山一带伤心碧。 《菩萨蛮》
17、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18、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赠汪伦》
19、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秋浦歌》
20、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 《子夜吴歌》
21、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下独酌》
22、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早发白帝城》
23、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惟有鹧鸪飞。 《越中览古》
24、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 《把酒问月》
25、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梦油天姥吟留别》
Ⅱ 李白诗中的千古名句
李白千古绝句
一、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1、出自李白《将进酒》
2、其释义:人生得意之时既需纵情欢乐,莫让金樽空淌一波月色。苍天造就我雄才伟略就必有用武之地,千金散尽亦有失而复得之日。
3、写作背景:时光流逝,如江河入海一去无回;人生苦短,看朝暮间青丝白雪;生命的渺小似乎是个无法挽救的悲剧,能够解忧的唯有金樽美酒。这便是李白式的悲哀:悲而能壮,哀而不伤,极愤慨而又极豪放。表示在感叹人生易老,里则在感叹怀才不遇。理想的破灭是黑暗的社会造成的,诗人无力改变,于是把冲天的激愤之情化做豪放的行乐之举,发泄不满,排遣忧愁,反抗现实。
4、一往豪情伴酒倾。
二、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这两句诗的意思是:高崖上飞腾直落的瀑布好像有几千尺,让人恍惚以为银河从天上泻落到人间。
“飞”字,把瀑布喷涌而出的景象描绘得极为生动;“直下”,既写出山之高峻陡峭,又可以见出水流之急,那高空直落,势不可挡之状如在眼前。然而,诗人犹嫌未足,接着又写上一句“疑是银河落九天”,真是想落天外,惊人魂魄。
“疑是”值得细味,诗人明明说得恍恍惚惚,而读者也明知不是,但是又都觉得只有这样写,才更为生动、逼真,其奥妙就在于诗人前面的描写中已经孕育了这一形象。巍巍香炉峰藏在云烟雾霭之中,遥望瀑布就如从云端飞流直下,临空而落,这就自然地联想到像是一条银河从天而降。
可见,“疑是银河落九天”这一比喻,虽是奇特,但在诗中并不是凭空而来,而是在形象的刻画中自然地生发出来的。它夸张而又自然,新奇而又真切,从而振起全篇,使得整个形象变得更为丰富多彩,雄奇瑰丽,既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又给人以想象的余地,显示出李白那种“万里一泻,末势犹壮”的艺术风格。
三、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李白游泾县桃花潭时,常在村民汪伦家作客。临走时,汪伦来送行,于是李白写这首留别。诗中表达了李白对汪伦这个普通村民的深情厚谊。
这首诗用比兴手法,表达了对汪伦深情相送的感激。用“深千尺”的潭水比喻送别之深情,生动而形象,而又加“不及”二字,更增强了诗句的动人力量。这首有明显的民歌风味的诗词自然质朴,清新流畅。诗人用眼前普通的景物作比喻,写出了与友人的真挚情意。
这样的送别,侧面表现出李白和汪伦这两位朋友同是不拘俗礼、快乐自由的人。在山村僻野,本来就没有上层社会送往迎来那套繁琐礼节,看来,李白走时,汪伦不在家中。当汪伦回来得知李白走了,立即携着酒赶到渡头饯别。不辞而别的李白固然洒脱不羁,不讲客套;踏歌欢送的汪伦,也是豪放热情,不作儿女沾巾之态。短短十四字就写出两人乐天派的性格和他们之间不拘形迹的友谊。
四、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老朋友在西面的黄鹤楼与我辞别,在三月份烟雾迷漫、繁花似锦的春天去扬州。孤船的帆影渐渐远去消失在碧空的尽头,只看见长江浩浩荡荡地向天边流去。
这是送别诗,寓离情于写景。首句点出送别的地点:一代名胜黄鹤楼;二句写送别的时间与去向:“烟花三月”的春色和东南形胜的“扬州”;三、四句,写送别的场景:目送孤帆远去;只留一江春水。诗以绚丽斑驳的烟花春色和浩瀚无边的长江为背景,极尽渲染之能事,绘出了一幅意境开阔,情丝不绝,色彩明快,风流倜傥的诗人送别画。“烟花三月下扬州”,蘅塘退士评曰:“千古丽句”。在理。
五、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诗的前四句写朋友出于对李白的深厚友情,出于对这样一位天才被弃置的惋惜,不惜金钱,设下盛宴为之饯行。“嗜酒见天真”的李白,要是在平时,因为这美酒佳肴,再加上朋友的一片盛情,肯定是会“一饮三百杯”的。然而,这一次他端起酒杯,却又把酒杯推开了;拿起筷子,却又把筷子撂下了。他离开座席,拔下宝剑,举目四顾,心绪茫然。停、投、拔、顾四个连续的动作,形象地显示了内心的苦闷抑郁,感情的激荡变化。
Ⅲ 李白的诗中被誉为千古名句有哪些
1、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望天门山》
2、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3、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望庐山瀑布》
4、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5、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赠汪伦》
Ⅳ 关于李白诗中的名句
春眠不觉晓,抄处处闻啼袭鸟。--《春晓》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行路难》
我寄愁心以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记》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黄河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月下独酌》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渡津门送别》
飞流直下三千尺,遗是银河落九天。--《望庐山瀑布》
Ⅳ 李白写的诗名句
1、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行路难》
2、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 《宣州谢眺楼
饯别校书叔云》
3、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轩辕台. 《北风行》
4、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将进酒》
5、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将进酒》
6、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将进酒》
7、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望天门山》
8、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9、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望庐山瀑布》
10、三山半落青天外,一水中分白鹭洲. 《登金陵凤凰台》
11、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 《南陵别儿童入京》
12、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 《蜀道难》
13、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登金陵凤凰台》
14、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送友人》
15、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渡荆门送别》
16、平林漠漠烟如织,寒山一带伤心碧. 《菩萨蛮》
17、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18、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赠汪伦》
19、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秋浦歌》
20、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 《子夜吴歌》
21、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下独酌》
22、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早发白帝城》
23、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惟有鹧鸪飞. 《越中览古》
24、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 《把酒问月》
25、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梦油天姥吟留别》
Ⅵ “李白”诗中的名句有哪些
“李白”诗中的名句有以下:
1、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唐 李白《静夜思》
2、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唐 李白《望庐山瀑布》
3、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唐 李白《将进酒》
4、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唐 李白《早发白帝城》
5、 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唐 李白 《秋浦歌》
6、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唐 李白《行路难》
7、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唐 李白《赠汪伦》
8、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 唐 李白 《夜宿山寺》
9、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唐 李白 《将进酒》
10、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 ——唐 李白 《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11、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唐 李白 《望天门山》
12、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唐 李白 《将进酒》
13、 且乐生前一杯酒,何须身后千载名。 ——唐 李白 《行路难》
14、 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 ——唐 李白《上李邕》
15、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唐 李白 《将进酒》
Ⅶ 李白的诗有哪些经典名句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天生我才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Ⅷ 李白的名句
天地者、万物之逆旅也;光阴者,百代之过客也。——李白
三万六千日,夜夜当秉烛。——李白
光景不待人,须臾发成丝。——李白
相思相见知何日,此时此夜难为情。——李白
五岳寻仙下辞远,一生好入名山游。——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