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名言名句 » 阴阳治病名句

阴阳治病名句

发布时间: 2021-02-16 18:13:12

① 医学上的名言名句

1.自古无不效之方,而世医不识之病。——孙一奎《赤水玄珠序》

2.名相治国,名医活人,人贵于人有济耳。——郭霭春

3.医之临病,胜于临敌。——怀远《医彻卷四医箴疗医》

4.良医则贵察声色,神工则深究萌芽。——孙思邈《千金翼方序》

5.学到知羞,方知艺不精。——张景岳《类经论治类四失》

6.一事长于己者,不远千里,伏膺取决。——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序》

7.学问无窍,读书不可轻量也。——叶天士《临证指南医案卷一眩晕》

8.乃知学不博而欲为医难矣。——张从正《儒门事亲卷二攻里发表寒热殊涂笺》

9.痛夭枉之幽厄,惜坠学之昏愚。乃博采群经。——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序》

10.医书不熟则医理不明,医理不明则医识不精,医识不精则临证游移。——赵雄驹《伤寒论旁训·序》

11.古方不可不言,不可信之太过,亦不能全信。须对症细参,斟酌尽善。——吴瑭《医医病书》

12.所以志学之岁,驰百金而询经方,耄及之年,竟三余而勤药饵。——孙思邈《千金翼方序》

13.后生志学者少,但知爱富,不知爱学,临事之日,方知学为可贵,自恨孤陋寡闻。——孙思邈《千金翼方万病》

14.医者仁术,圣人以之赞助造化之不及,所贵者,扶危救困,起死回生耳。——聂尚恒《活幼心法卷一》

15.医病非难,难在疑似之辨。不可人云亦云,随波逐流,误人匪浅。——王肯堂《肯堂医论卷中杂记》

16.夫医者,非仁爱之士,不可托也;非聪明理达,不可任也;非廉洁纯良,不可信也。——杨泉《物理论》

17.尝思用药如用兵。善用兵者必深知将士之能力,而后可用之以制敌;善用药者亦必深知药性之能力,而后能用之以治病。——张锡纯《医学衷中参西录》

18.医者,书不熟则理不明,理不明则识不精。临证游移,漫无定见,药证不合,难以奏效。——吴谦等《医宗金鉴凡例》

19.世无难治之疾,有不善治之医;药无难代之品,有不善代之人。——褚澄《褚氏遗书》

20.无恒德者,不可以作医。——陈梦雷

21.学者非读万卷书,未可轻言医。——魏荔彤《金匮要略方论本义卷五》

22.知针知药,固是良医。——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卷三十针灸孔穴主对法》

23.医虽小道,而性命攸关,敢不知慎!——张介宾《景岳全书卷之三传中录京师水火说》

24.欲救人学医则可,欲谋利而学医则不可。——徐廷祚《医粹精言卷一胞以为怀》

25.知其浅而不知其深,犹未知也。知其偏而不知其全,犹未知也。——程国彭《医学心悟》

26.临病若能三思,用药终无一失。——沈李龙《食物本草会纂病机赋》

27.病不可不察隐情,药不可徒拘成法。——倪士奇《两都医案北案》

28.医者人之司命,如大将提兵,必谋定而后战。——倪士奇《两都医案北案》

29.人必有天赋之才而读破万卷,庶可以为医矣。——王秉衡《重庆堂随笔卷上论治案》

30.勤求古训,博采众方。——张机《伤寒论原序》

31.大约心细则眼明,而理名则心细,多读书辨证则理明识广。——魏荔彤《金匮要略方论本义卷一》

32.医者,意也。善于用意,即为良医。——孙思邈《千金翼方针灸上》

33.夫医药为用,性命所系。——王叔和《脉经序》

34.药能活人,亦能杀人,生死关头,间不容发,可不慎欤!——刘昌祁《白喉治法要言白喉症最忌服表药》

35.夫医诚难知,知之不精,则罪更甚于不知。——吴其浚《植物名实图考贯众》

② 有关于修身养性或者道家的阴阳至理的名言

人家侮辱我、欺负我、占我便宜,如果我们能忍下来,不去斤斤计较别人占我多少便宜,也不去挂碍它,这样,不但宿世业缘消除,且当下便能平静无事,又能增长福慧,延长我们的寿命。 这世间,就像一场迷梦,什么都要看破,不但财不能贪,贪财,痛苦就随之而来,名也不能贪,贪名亦是苦,娑婆世界没有一样我们可留恋的。我们修行,就是靠我们的誓愿力在成佛的,自古以来的佛菩萨,像文殊、普贤、观音等,无不是靠著他们本身的誓愿力,修苦行而成就的。学佛要有像观音、普贤、地藏等菩萨的誓愿力,做一些人家不要做的事,吃一些人家不愿吃的苦,这样,才有道可修,那些成佛、做菩萨的,往往都是那些让人家看为笨笨的人在成就的。我们来这世间,就是须要生活,衣食住这是免不了的,但是,我们赚的钱,吃能吃得饱,穿足够穿得暖,基本上过得去便可以,不要贪,剩余的钱拿去布施、做功德,这就是做好人。如果恣意地挥霍、享受,随心所欲,不知节制,不会做功德,这就变成坏人。修行人念佛,本身还须受种种的病难与劫厄,以消宿世来的业报,所以,修行人都要吃苦,受种种的劫报,方能成就佛道。释迦佛不是一世便修成的,他也是经多少的阿僧祗劫,受了多少的苦厄,才修成道的。我们修行,吃的苦难有多少,福根便有多少,福的深浅,视所吃的苦多寡而定。出家就是要修忍辱,若计人我是非,还是属于世俗生死烦恼的况味,不是出家解脱的境界,凡事能行忍辱的人,则智慧渐明,当事一触,智慧则通,知道该怎么做,所谓的智慧如海,便是由忍辱中磨砺出来的,由此更能引发出神通。修行成佛,行菩萨行,乃至广度众生,都是靠我们内心的愿力,如果内心的愿力坚强,必能度过重重难关而心不退转。来出家也是一样,不论你是大学生、是博士,还是不识字,也是要从扫地、劈柴、种菜、煮饭等杂务苦行开始,慢慢消除你的业障,渐渐地智慧清明,而得到解脱。过去的佛菩萨,他们是这样做、这样修而得到解脱成就,我们现在循著过去诸佛菩萨,所修习的路径而修,自然也会得到和佛菩萨相同的结果。不要看念佛很简单,业感重的人,会念得索然无味,而起烦恼念不下去,所以,各位如果能一句佛号,一直念下去,那也是不简单的事。修苦行的人要有气魄、有愿力,不怕吃苦,各种境缘,都须亲自从其中历练出来,才晓得实际的情况,智慧才能明朗,遇事才能无碍,否则,没有愿力,怕吃苦,畏首畏尾的,身心都被束缚住了,智慧如何能开?对人普普通通就好,没有特别好,也没有特别坏,无好无坏,平平就好,这就是修行,否则便不称为修行了。忍辱是修行之本,戒中也以忍辱为第一道,忍辱是最大福德之处,能行忍的人,福报最大,也增加定力且消业障、开启智慧。

③ 健康警句名言

身体是革命的本钱。一名言始终激励着我。

④ 行医者名句

一、博学而后成医,厚德而后为医,谨慎而后行医。

二、医者仁术,圣人以之赞助造化之不及,所贵者,扶危救困,起死回生耳。

三、德乃做人之本,廉是行医之道。

四、夫医者,非仁爱之士不可为。

五、德高技精铸大医风范,礼全心诚创和谐医患。

六、病友急我急,病友想我想,病友需求我奉献。

七、行医德为先,服务人为本。

八、尽心为安全而守护,尽责把隐患屏除。

九、博学而后成医,厚德而后为医,谨慎而后行医!

十、夫医者,非仁爱之士,不可托也;非聪明理达,不可任也;非廉洁纯良,不可信也。

十一、用心对待病人,做一个诚实、值得信赖的人。

十二、为您服务是我的职责,让您满意是我的追求。

十三、心不如佛者,不得为医。

十四、兢兢业业,廉洁行医,清清白白,热诚做人,争当德高医精之良医。

十五、你可以有同情心,但不要同情心泛滥。

十六、医者要有父母心,不能见利忘义,更不能见钱眼开。

十七、廉洁行医额外一分也嫌多。

十八、厚德载物施仁术,大医精诚济苍生。

十九、无德者不能为医,有品者方能济世。

二十、医者多一份关爱,患者少一分痛苦。

二十一、为医者,须绝驰骛利名之心,专博施救援之志。

二十二、尽己之力,为居民守护健康;努力进取,树白衣天使形象。

二十三、脾好医,气好医;脾气不好医。

二十四、选择了这个职业,就选择了奉献。

二十五、做门诊时一定要多做检查,以防漏诊。

二十六、牢记宗旨,敬业奉献,患者至上,服务为本。

二十七、医德是行医的基石,医术是驱病的利剑。

二十八、莲,因洁而尊;医,因廉而正。

二十九、名医之治病,较之常医难也。知其难,则医者固宜慎之又慎。

⑤ 关于医学方面的名言名句

一个战地的外科医生,同时要是木匠、缝纫匠、铁匠和理发匠。内
所以志学之岁,驰百金而容询经方,耄及之年,竟三余而勤药饵。
人命至重,有贵千金,一方济之,德逾于此,故以为名也。
进则救世,退则救民;不能为良相,亦当为良医。
人不穷理,不可以学医;医不穷理,不可以用药。
善为医者,行欲方而智欲圆,心欲小而胆欲大。
痛夭枉之幽厄,惜坠学之昏愚,乃博采群经。
夫医诚难知,知之不精,则罪更甚于不知。
医虽小道,而性命攸关,敢不知慎。
医者,意也,善于用意,即为良医。
良医则贵察声色,神工则深究萌芽。
问号是开启任何一门科学的钥匙。
世无良医,枉死者半,此言非虚。
医学贵精,不精则害人匪细。
修和无人见 存心有天知。
缓则治其本,急则治其标。
凡看病施治,贵乎精一。
夫医药为用,性命所系。
知针知药,固是良医。

⑥ 医学家名言名句

“医者仁心”,这些中外医学名家的名言,是否再次点燃医学界人员的“救死扶伤”熊熊火焰。

1、人命至重,有贵千金,一方济之,德逾于此,故以为名也。——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序》
2、尝思用药如用兵。善用兵者必深知将士之能力,而后可用之以制敌;善用药者亦必深知药性之能力,而后能用之以治病。——张锡纯《医学衷中参西录》

3、医者,书不熟则理不明,理不明则识不精。临证游移,漫无定见,药证不合,难以奏效。——吴谦等《医宗金鉴凡例》

4、医者人之司命,如大将提兵,必谋定而后战。——倪士奇《两都医案北案》

5、人必有天赋之才而读破万卷,庶可以为医矣。——王秉衡《重庆堂随笔卷上论治案》

6、世无难治之疾,有不善治之医;药无难代之品,有不善代之人。——褚澄《褚氏遗书》

7、我随时随地都是值班医生,无论是什么时候,无论在什么地方,救治危重的孕妇,都是我的职责。---林巧稚

8、做人要知足,做事要知不足,做学问要不知足。

9、德不近佛者不可以为医,才不近仙者不可以为医。——裘法祖

10、对弱者的同情,这是医生很重要的一个品格和条件,患者是有病,那怕他曾经是一个强者,他生了病,被病痛折磨,他卧床不起,他就是一个弱者。——黎磊石

11、医生要把解除病人的病痛作为最大的乐趣和安慰。——王振义

12、救死扶伤济世保健,应是学医的目的。为了发财致富,当然不必学医。——邓家栋

13、医生应当对病人有同情心对工作有责任心对同志有团结心对事业有进取心,要努力成为白求恩式的好医生。——顾玉东

14、廉洁是医生的本分,贪财图利,乘人之危,根本不配当医生。——华益慰

15、学如测海深难识,理未穷源事可疑,诗到换年浑是梦,世犹多病愧称医。——裘沛然

16、做一名医生要有高尚的医德精湛的医术,同时还必须取得病人的信任。——吴阶平

17、夫医官用药,如将帅之用兵。——赵宜真《秘传外科方总论》

18、人不穷理,不可以学医;医不穷理,不可以用药。——陈士铎《洞天奥旨卷十六劝医六则》

19、一人生死,关系一家,倘有失手,悔恨何及?——吴尚先《理渝骈文续增略言》

20、学医总须多读书,多看各家书籍,自然腹中渊博,胸有准绳。——张畹香《张畹香医案卷上》

21、寸尺弱,勿汗,寸脉弱者,不可发汗,汗则亡阳;尺脉弱者,不可发汗,汗则亡阴。——程钟龄

22、无恒德者,不可以作医。——

⑦ 中医药名言名句诗词诗句

医者仁心
胡秉言
医者有仁心,
慈悲济世人。
悬壶轻己利,
德品胜黄金。
中医
胡秉言
望闻问切了玄机,
草菌虫石祛恶疾。
砭灸针拔除百病,
理法方药胜今医。

⑧ 历代名医名言

一、天人合一
1.夫人禀五常,因风气而生长,风气虽能生万物,亦能害万物,如水能浮舟,亦能覆舟。(汉·张机《金匮要略·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
2.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灵枢·顺气一日分四时》)
3.夫百病者,多以旦慧、昼安、夕加、夜甚。(《灵枢·顺气一日分四时》)
4. 四时阴阳者,万物之根本也。(《素问·四气调神大论》)
5.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素问·宝命全形论》)

二、养生保健
1.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素问·四气调神大论》)
2.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素问·上古天真论》)
3.志闲而少欲,心安而不惧,形劳而不倦。(《素问·上古天真论》)
4.夜卧早起,广步于庭,被发缓形,以使志生。(《素问·四气调神大论》)
5.精、气、神,养生家谓之三宝。(明·绮石《理虚元鉴·心肾论》)
6.善养性者,先饥而食,先渴而饮,食欲数而少,不欲顿而多。(唐·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道林养性》)

三、防病治未病
1.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素问·四气调神大论》)
2.夫治未病者,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汉·张机《金匮要略》)
3.上工治未病。(《难经·七十七难》)
4.虚邪贼风,避其有时,恬惔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素问·上古天真论》)
5.邪之所凑,其气必虚。(《素问·评热病论》)
6.正气存内,邪不可干。(《素问·刺法论》)

四、医德医风
1.人命至重,有贵千金,一方济之,德逾于此。(唐·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序》)
2.凡大医治病,必当安神定志,无欲无求。(唐·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大医精诚》)
3.大医精诚(唐·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大医精诚》)
4.业医者,活人之心不可无,而自私之心不可有。(宋·刘昉《幼幼新书·自序》)
5.未医彼病,先医我心。(宋·刘昉《幼幼新书·自序》)
6.古人医在心,心正药自真。(明·冯梦龙《警世通言》)
7.医,仁术也。仁人君子,必笃于情。(清·喻昌《医门法律·问病论》)

五、医术学习
1. 勤求古训,博采众方。(汉·张机《伤寒杂病论序》)
2. 夫肝之病,补用酸,助用焦苦,益用甘味之药调之。(汉·张机《金匮要略》)
3.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器利而后工乃精,医者舍方书何以为疗病之本。(元·危亦林《世医得效方·序》)
4. 方不在多,心契则灵;症不在难,意会则明。(明·陈实功《外科正宗·痈疽治法论第二》)
5. 至重惟人命,最难确是医。(明·龚信《古今医鉴·謦医箴》)
6. 看方犹看律,用药如用兵,机无轻发,学贵专精。(清·刘一仁《医学传心录·病因赋》)
7. 生民何辜,不死于病而死于医,是有医不若无医也,学医不精,不若不学医也。(清·吴塘《温病条辨·自序》)
8. 医贵乎精,学贵乎博,识贵乎卓,心贵乎虚,业贵乎专,言贵乎显,法贵乎活,方贵乎纯,治贵乎巧,效贵乎捷,知乎此,则医之能事矣。(清·赵濂《医门补要·自序》)
9. 医之良,在工巧神圣;医之功,在望闻问切;医之学,在脉药方症。(清·陈清淳《蜀中医纂·习医规格》)
10.《素问》,载道之书也,词简而义深。(元·朱震亨《格致余论》)
11. 不通仲景之书,不足以言医。(舒诏《伤寒集注》自序)
12. 医不三世,不服其药。(《礼记》)
13. 脾胃为病,最详东垣(清·叶桂《临证指南医案》)
14. 不为良相,必为良医。(邵登瀛《四时病机》绍諴序)
15. 医之为书,非《素问》无以立论,非《本草》无以主方。(元·朱震亨《格至余论》自序)

六、阴阳五行
1. 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治病必求于本。(《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2. 审其阴阳,以别柔刚,阳病治阴,阴病治阳,定其血气,各守其乡。(《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3. 故重阴必阳,重阳必阴。(《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4. 阴在内,阳之守也;阳在外,阴之使也。(《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5. 阴平阳秘,精神乃治;阴阳离决,精气乃绝。(《素问·生气通天论》)
6. 气味,辛甘发散为阳,酸苦涌泄为阴。(《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7. 阴胜则阳病,阳胜则阴病。(《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8. 阳胜则热,阴胜则寒。(《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9. 孤阴不长,独阳不成。(金·刘完素《素问玄机原病式·火集》)
10. 阳常有余,阴常不足。(元·朱震亨《局方发挥》)
11. 阳生阴长,阳杀阴藏。阳化气,阴成形。(《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12. 阴中有阴,阳中有阴。(《素问·金匮真言论》)
13. 人生有形,不离阴阳。(《素问·宝命全形论》)

七、藏象学说
1. 脾主升清,胃主降浊。(清·黄元御《素灵微蕴·原胃解》)
2. 脾宜升则健,胃宜降则和。(清·叶桂《临证指南医案·脾胃》)
3. 脾胃为水谷之海。(明·龚信《古今医鉴·泄泻》)。
4. 肺为气之主,肾为气之根。(明·张介宾《景岳全书·喘促》)。
5. 清阳出上窍,浊阴出下窍;清阳发腠理,浊阴走五藏;清阳实四支,浊阴归六府。(《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6. 头者精明之府,背者胸中之府,腰者肾之府,膝者筋之府,骨者髓之府。(《素问·脉要精微论》)
7. 心者,君主之官也,神明出焉。(《素问·灵兰秘典论》)
8. 肺者,相傅之官,治节出焉。(《素问·灵兰秘典论》)
9. 肝者,将军之官,谋虑出焉。(《素问·灵兰秘典论》)
10. 胆者,中正之官,决断出焉。(《素问·灵兰秘典论》)
11. 膻中者,臣使之官,喜乐出焉。(《素问·灵兰秘典论》)
12. 脾胃者,仓廪之宫,五味出焉。(《素问·灵兰秘典论》)
13. 大肠者,传道之官,变化出焉。(《素问·灵兰秘典论》)
14. 小肠者,受盛之官,化物出焉。(《素问·灵兰秘典论》)
15. 肾者,作强之官,伎巧出焉。(《素问·灵兰秘典论》)
16. 三焦者,决渎之官,水道出焉。(《素问·灵兰秘典论》)
17. 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藏焉,气化则能出矣。(《素问·灵兰秘典论》)
18. 肝受血而能视。(《素问·五藏生成篇》)
19. 肝体阴而用阳。(清·唐宗海《血证论·滑氏补肝散》
20. 胃者,五藏六府之海也。(《灵枢·五味第五十六》)
21. 脑髓骨脉胆女子胞,此六者地气之所生也,皆藏于阴而象于地,故藏而不泻,名曰奇恒之府。(《素问·五藏别论》)
22. 夫胃大肠小肠三焦膀胱,此五者,天气之所生也,其气象天,故泻而不藏,此受五藏浊气,名曰传化之府,此不能久留输泻者也。(《素问·五藏别论》)
23. 五藏者,藏精气而不泻也,故满而不能实。(《素问·五藏别论》)
24. 六府者,传化物而不藏,故实而不能满也。(《素问·五藏别论》)
25. 胃者,水谷之海,六府之大源也。(《素问·五藏别论》)
26. 心为汗,肺为涕,肝为泪,脾为涎,肾为唾,是谓五液。(《素问·宜明五气篇》)
27. 心欲苦,肺欲辛,肝欲酸,脾欲甘,肾欲咸,此五味之所合也。(《素问·五脏生成篇》)
28. 心气通于舌,心和则舌能知五味矣。(《灵枢·脉度》)
29. 心者,生之本,神之变也,其华在面,其充在血脉。(《素问·六节脏象论》)
30. 心者,五脏六腑之主也。(《灵枢·口问》)
31. 肝气通于目,肝的则目能辨五色矣。(《灵枢·脉度》)
32. 肝者,罢极之本,魂之居也;其华在爪,其充在筋。(《素问·六节脏象论》)
33. 脾喜燥恶湿,喜温恶寒。(张山雷《脏腑药式补正·脾部》)
34. 脾主为胃行其津液者也。(《素问·厥论》)
35. 肺为水之上源。(清·汪昂《医方集解·清暑之剂》)
36. 肺为脏腑之华盖。(清·陈念祖《医学三字经·咳嗽》)
37. 肺者,气之本,魄之处也,其华在毛,其充在皮。(《素问·六节脏象论》)
38. 肾开窍于二阴。(《素问·金匮真言论》)
39. 肾者,主蛰,封藏之本,精之处也。(《素问·六节脏象论》)
40. 腰者,肾之府,转摇不能,肾将惫矣。(《素问·脉要精微论》)
41. 脑为髓之海。(《灵枢·海论》)
42. 上焦如雾,中焦如沤,下焦如渎。(《灵枢·营卫生会》)
43. 胃乃六腑之本。(宋·杨士瀛《仁斋直指方论·病机赋》)
44. 五脏六腑之精气,皆上升于头,以成七窍之用,故头为精明之府。(明·张介宾《类经·疾病类》)
45. 胃者,水谷之海,六腑之大源也。(《素问·五脏别论》)
46. 胃之为腑,体阳而用阴。(清·吴瑭《温病条辨·中焦篇》)
47. 齿为肾之余,龈为胃之络。(清·叶桂《外感温热篇》)
48. 肺为声音之门,肾为声音之根。(宋·杨士瀛《仁斋指方论·声音方论》)
49. 肺主出气,肾主纳气,阴阳相交,呼吸乃和。(清·石寿棠《医原·闻声须察阴阳·论》)
50. 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素问·太阴阳明论》)

八、精神气血
1. 精明五色者,气之华也。(《素问·脉要精微论》)
2. 得神者昌,失神者亡。(《素问·移精变气论》)
3. 两精相搏谓之神。(《灵枢·本神》)
4. 五脏六腑之精气,皆上注于目而为之精。(《灵枢·大惑论》)
5. 夺血者无汗,夺汗者无血。(《灵枢·营卫生会》)
6. 发为血之余,血虚则发落。(丁甘仁《丁甘仁医案·衄血》)
7. 气属阳而无形,血属阴而有形。(明·张介宾《类经·经络类》)
8. 气主煦之,血主濡之。(《难经·二十二难》)
9. 卫气者,所以温分肉,充皮肤,肥腠理,司开合者也。(《灵枢·本脏》)
10. 血气者,喜温而恶寒,寒则泣不能流,温则消而去之。(《素问·调经论》)
11. 阳气者,精则养神,柔则养筋。(《素问·生气通天论》)
12. 阳随乎阴,血随乎气,故治血必先理气,血脱必先益气。(明·赵献可《医贯·血证论》)

九、病因学
1. 冬伤于寒,春必病温。(《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2. 风者,百病之始也。(《素问·生气通天论》)
3. 风者善行而数变。(《素问·风论》)
4. 暑必挟湿,二者皆伤气分。(《清代名医医案精华·叶天士医案》)
5. 伤于风者,上先受之;伤于湿者,下先受之。(《素问·太阴阳明论》)
6. 因于湿,首如裹。湿热不攘,大筋软短,小筋弛长,软短为拘,弛长为痿。(《素问·生气通天论》)
7. 暴怒伤阴,暴喜伤阳。(《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8. 悲则气消。(《素问·举痛论》)
9. 惊则气乱。(清·何梦瑶《医碥·气》)
10. 恐则气下。(《素问·举痛论》)
11. 怒则气上。(《素问·举痛论》)
12. 思则气结。(《素问·举痛论》)
13. 喜怒伤气,寒暑伤形。(《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14. 喜则气缓。(《素问·举痛论》)
15. 安谷则昌,绝谷则亡。(金·李杲《脾胃论·仲景引内经所说脾胃》)
16. 久视伤血,久卧伤气,久坐伤肉,久立伤骨,久行伤筋。(《素问·宣明五气篇》)
17. 百病多由痰作祟。(清·汪昂《汤头歌诀·除痰之剂》)

十、病机学
1. 气常有余,血常不足。(元·朱震亨《脉因证治·杂证》)
2. 阴阳自和者,必自愈。(汉·张机《伤寒论》)
3. 寒极生热,热极生寒。(《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4. 重寒则热,重热则寒。(《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5. 风胜则动,热胜则肿,燥胜则干,寒胜则浮,湿胜则濡泻。(《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6. 天有四时五行,以生长收藏,以生寒暑燥湿风。人有五藏,化五气,以生喜怒悲忧恐。(《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7. 喜怒伤气,寒暑伤形。(《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8. 暴怒伤阴,暴喜伤阳。(《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9. 喜怒不节,寒暑过度,生乃不固。(《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10. 百病生于气也,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寒则气收,炅则气泄,惊则气乱,劳则气耗,思则气结。(《素问·举痛论》)
11. 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也。(《素问·痹论》)
12. 百病之生也,皆生于风寒暑湿燥火,以之化之变也。(《素问·至真要大论》)
13. 诸厥固泄,皆属于下。(《素问·至真要大论》)
14. 诸痿喘呕,皆属于上。(《素问·至真要大论》)
15. 诸禁鼓栗,如丧神守,皆属于火。(《素问·至真要大论》)
16. 诸痉项强,皆属于湿。(《素问·至真要大论》)
17. 诸逆冲上,皆属于火。(《素问·至真要大论》)
18. 诸胀腹大,皆属于热。(《素问·至真要大论》)
19. 诸躁狂越,皆属于火。(《素问·至真要大论》)
20. 诸暴强直,皆属于风。(《素问·至真要大论》)
21. 诸病有声,鼓之如鼓,皆属于热。(《素问·至真要大论》)
22. 诸病胕肿,疼酸惊骇,皆属于火。(《素问·至真要大论》)
23. 诸转反戾,水液浑浊,皆属于热。(《素问·至真要大论》)
24. 诸病水液,澄彻清冷,皆属于寒。(《素问·至真要大论》)
25. 诸呕吐酸,暴注下迫,皆属于热。(《素问·至真要大论》)
26. 阳虚则外寒,阴虚则内热,阳盛则外热,阴盛则内寒。(《素问·调经论》)
27. 重阴必阳,重阳必阴。(《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28. 气有余便是火。(元·朱震亨《丹溪心法·火》)
29. 寒极生热,热极生寒。(《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30. 寒则气收。(《素问·举痛论》)
31. 热胜则肿。(《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十一、经络针灸
1. 善用针者,从阴引阳,从阳引阴,以右治左,以左治右。(《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2. 头者,诸阳之会。(宋·陈言《三因极-病证方论·头痛证论》)
3. 肚腹三里留,腰背委中求,头项寻列缺,面口合谷收。(明徐凤《针灸大全·四总穴歌》)
4. 治痿者,独取阳明。(《素问·痿论》)

十二、四诊方法
1. 善诊者,察色按脉,先别阴阳。(《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2. 有诸内者,形诸外。(元·朱震亨《丹溪心法·能合色脉可以万全》)
3. 持脉之要有三,曰举,曰按,曰寻。(元·滑寿《诊家枢要·诊脉之道》)
4. 春弦夏洪,秋毛冬石。四季和缓,是谓平脉。(宋·崔袁彦《脉诀》)
5. 凡阴病见阳脉者生,阳病见阴脉者死。(汉·张机《伤寒论·辨脉法》)
6. 脉贵有神。(清·顾松园《顾氏医镜·先哲格言》)
7. 脉有要诀,胃、神、根,三字而已……此乃诊家大法。(清·程国彭《医学心悟·脉法金针》)
8. 真寒之脉,必迟弱无神;真热之脉,必滑实有力。(明·张介宾《景岳全书·寒热篇》)

十三、辨证要点
1. 善诊者,察色按脉,先别阴阳。(《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2. 得神者昌,失神者亡。(《素问·移精变气论》)
3. 诸风掉眩,皆属于肝。(《素问·至真要大论》)
4. 诸寒收引,皆属于肾。(《素问·至真要大论》)
5. 诸气膹郁,皆属于肺。(《素问·至真要大论》)
6. 诸湿肿满,皆属于脾。(《素问·至真要大论》)
7. 诸热瞀瘛,皆属于火。(《素问·至真要大论》)
8. 诸痛痒疮,皆属于心。(《素问·至真要大论》)
9. 邪气盛则实,精气夺则虚。(《素问·通评虚实论》)
10. 有一份恶寒,即有一份表证。(清·俞根初《重订通俗伤寒论·表里寒热》)
11. 少阳之为病,口苦咽干目眩也。(汉·张机《伤寒论·辨少阳病脉证并治》)
12. 少阴之为病,脉微细,但欲寐也。(汉·张机《伤寒论·辨少阴病脉证并治》)
13. 太阴之为病,腹满而呕,食不下,自利益甚,时腹自痛。(汉·张机《伤寒论·辨太阴病脉证并治》)
14. 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汉·张机《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
15. 阳明病,外证……身热,汗自出,不恶寒,反恶热也。(汉·张机《伤寒论·辨阳明病脉证并治》)
16. 阳明之为病,胃家实是也。(汉·张机《伤寒论·辨阳明病脉证并治》)
17. 脾病身痛体重。(《素问·标本病传论》)

十四、治则治法
1. 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未乱。(《素问·四气调神大论》)
2. 邪风之至,疾如风雨,故善治者治皮毛,其次治肌肤,其次治筋脉,其次治六腑,其次治五藏。(《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3. 形不足者,温之以气;精不足者,补之以味。(《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4. 其高者,因而越之。(《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5. 其下者,引而竭之。(《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6. 中满者,泻之于内。(《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7. 其有邪者,渍形以为汗。(《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8. 其在皮者,汗而发之。(《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9. 其慓悍者,按而收之。(《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10. 其实者,散而泻之。(《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11. 有余者泻之,不足者补之。(《素问·疟论》)
12. 寒者热之,热者寒之。(《素问·至真要大论》)
13. 温者清之,清者温之。(《素问·至真要大论》)
14. 散者收之,抑者散之。(《素问·至真要大论》)
15. 燥者润之,急者缓之。(《素问·至真要大论》)
16. 坚者耎之,脆者坚之。(《素问·至真要大论》)
17. 衰者补之,强者泻之。(《素问·至真要大论》)
18. 踈其血气,令其调达,而致和平。(《素问·至真要大论》)
25. 微者逆之,甚者从之。(《素问·至真要大论》)
26. 坚者削之,客者除之,劳者温之。(《素问·至真要大论》)
27. 结者散之,留者攻之,燥者滞之。(《素问·至真要大论》)
28. 急者缓之,散者收之。(《素问·至真要大论》)
29. 损者温之,逸者行之。惊者平之。(《素问·至真要大论》)
30. 热因寒用,寒因热用,塞因塞用,通因通用。(《素问·至真要大论》)
31. 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汉·张机《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
32. 治病必求其本。(《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33. 实则泻之,虚则补之。(《素问·三部九候论》)
34. 盛者泻之,虚则补之,热则疾之,寒则留之,陷下则灸之,不盛不虚,以经取之。(《灵枢·经脉》)
35. 益火之源,以消阴翳;壮水之主,以制阳光。(《素问·至真要大论》)
36. 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明·张介宾《类经·标本类》)
37. 木郁达之,火郁发之,土郁夺之,金郁泄之,水郁折之。(《素问·六元正纪大论》)
38. 有胃气则生,无胃气则死。(明·李中梓《医宗必读·肾为先天本脾为后天本论》)
39. 治上焦如羽,非轻不举。(清·吴瑭《温病条辨·治病法论》)
40. 治下焦如权,非重不沉。(清·吴瑭《温病条辨·治病法论》)
41. 治中焦如衡,非平不安。(清·吴瑭《温病条辨·治病法论》)
42. 瘀血不去,新血不生。(清·唐宗海《血证论·吐血》)
43. 发表不远热,攻里不远寒。(《素问·六元正纪大论》)
44. 体若燔炭,汗出而散。(《素问·生气通天论》)
45. 形不足者,温之以气;精不足者,补之以味。(《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46. 热淫于内,治以咸寒,佐以甘寒,以酸收之,以苦发之。(《素问·至真要大论》)
47. 外感法仲景;内伤法东垣;热病用河间;杂病用丹溪。(明·龚迁贤《寿世保元·医说》)

十五、药物方剂
1. 辛甘发散为阳,酸苦涌泄为阴,咸味涌泄为阴,淡味渗泄为阳。(《素问·至真要大论》)
2. 补汤宜用熟,泻药不嫌生。(明·傅仁宇《审视瑶函·用药生熟各宜论》)
3. 酸入肝,辛入肺,苦入心,咸入肾,甘入脾。(《素问·宣明五气篇》)
4. 半夏有三禁,渴家汗家血家是也。(明·缪希雍《先醒斋医学广笔·春温夏热病大法》)
5. 附子无姜不热。(清·黄宫绣《本草求真·干姜》)
6. 石膏非大剂则无效。(清·张锡纯《医学衷中参西录·伤寒兼有伏热证》)
7. 一味丹参饮,功同四物汤。(明·李时珍《本草纲目·丹参》)

十六、临床疾病
1. 五脏六腑皆令人咳,非独肺也。(《素问·咳论》)
2. 治咳嗽者,治痰为先;治痰者,下气为上。(金·张元素《活法机要·咳嗽证》)
3. 喘病之因,在肺为实,在肾为虚。(清·叶桂《临证指南医案·喘》)
4. 哮以声响名,喘以气息言。(明·虞抟《医学正传·哮喘》)
5. 无痰不作眩。(元·朱震亨《丹溪必法·头眩》)
6. 无虚不能作眩,当以治虚为主。(明·张介宾《景岳全书·眩晕》)
7. 诸有水肿者,腰以下肿,当利小便;腰以上肿,当发汗乃愈。(汉·张机《金匮要略·水气病脉证并治》)
8. 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汉·张机《金匮要略·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
9. 稠浊者为痰,清稀者为饮。(明·李中梓《医宗必读·痰饮》)
10. 脾为生痰之源,肺为贮痰之器。(明·李中梓《医宗必读·痰饮》)
11. 盗汗为阴虚,自汗为阳虚。(清·江涵暾《笔花医镜·盗汗自汗》)
12. 胃不和则卧不安。(《素问·逆调论》)
13. 蛔得酸则静,得辛则伏,得苦则下。(清·吴谦等《医宗金鉴·乌梅丸集注》)

⑨ 关于“兵家,纵横家,阴阳家”的名言名句有哪些

1、兵者,国之大事,生死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出自孙武的《孙子兵法·始计篇》

大意为:“战争是国家大事,是国家兴亡的紧要之处,是千万生民存亡的关键,是必须要认真考察研究的”,这句话强调在国家发展过程中军事建设的重要性。

2、是故百战百胜,非善之善者也;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

出自《孙子兵法》谋攻

译文:所以说百战百胜,不是最好的办法;不用战争的手段而让敌人臣服,才是好中最好的办法。善就是好,善之善就是好中最好的。

3、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语出《孙子·谋攻篇》:“知彼知己,百战不殆;不知彼而知己,一胜一负;不知彼,不知己,每战必殆。”

译文:在军事纷争中,既了解敌人,又了解自己,百战都不会有危险;不了解敌人而只了解自己,胜败的可能性各半;既不了解敌人,又不了解自己,那只有每战都有危险。


4、不战而屈人之兵

出自《孙子兵法·谋攻》

原意为让敌人的军队丧失战斗能力,从而使己方达到完胜的目的。现多指不通过双方军队的兵刃的交锋,便能使敌军屈服。

5、用兵之法,十则围之,五则攻之,倍则分之,敌则能战之,少则能逃之,不若则能避之。

出自《孙子兵法·谋攻篇》

用兵的原则,有十倍于敌的兵力就包围敌人,有五倍于敌的兵力就进攻敌人,有一倍于敌的兵力就要设法分散敌人,有与敌相等的兵力要设法击败敌人,兵力比敌人少就要退却,实力不如敌人就要避免决战。

⑩ 急用!!100条名医名言。。。。

一、天人合一
1.夫人禀五常,因风气而生长,风气虽能生万物,亦能害万物,如水能浮舟,亦能覆舟。(汉·张机《金匮要略·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
2.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灵枢·顺气一日分四时》)
3.夫百病者,多以旦慧、昼安、夕加、夜甚。(《灵枢·顺气一日分四时》)
4. 四时阴阳者,万物之根本也。(《素问·四气调神大论》)
5.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素问·宝命全形论》)

二、养生保健
1.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素问·四气调神大论》)
2.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素问·上古天真论》)
3.志闲而少欲,心安而不惧,形劳而不倦。(《素问·上古天真论》)
4.夜卧早起,广步于庭,被发缓形,以使志生。(《素问·四气调神大论》)
5.精、气、神,养生家谓之三宝。(明·绮石《理虚元鉴·心肾论》)
6.善养性者,先饥而食,先渴而饮,食欲数而少,不欲顿而多。(唐·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道林养性》)

三、防病治未病
1.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素问·四气调神大论》)
2.夫治未病者,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汉·张机《金匮要略》)
3.上工治未病。(《难经·七十七难》)
4.虚邪贼风,避其有时,恬惔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素问·上古天真论》)
5.邪之所凑,其气必虚。(《素问·评热病论》)
6.正气存内,邪不可干。(《素问·刺法论》)

四、医德医风
1.人命至重,有贵千金,一方济之,德逾于此。(唐·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序》)
2.凡大医治病,必当安神定志,无欲无求。(唐·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大医精诚》)
3.大医精诚(唐·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大医精诚》)
4.业医者,活人之心不可无,而自私之心不可有。(宋·刘昉《幼幼新书·自序》)
5.未医彼病,先医我心。(宋·刘昉《幼幼新书·自序》)
6.古人医在心,心正药自真。(明·冯梦龙《警世通言》)
7.医,仁术也。仁人君子,必笃于情。(清·喻昌《医门法律·问病论》)

五、医术学习
1. 勤求古训,博采众方。(汉·张机《伤寒杂病论序》)
2. 夫肝之病,补用酸,助用焦苦,益用甘味之药调之。(汉·张机《金匮要略》)
3.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器利而后工乃精,医者舍方书何以为疗病之本。(元·危亦林《世医得效方·序》)
4. 方不在多,心契则灵;症不在难,意会则明。(明·陈实功《外科正宗·痈疽治法论第二》)
5. 至重惟人命,最难确是医。(明·龚信《古今医鉴·謦医箴》)
6. 看方犹看律,用药如用兵,机无轻发,学贵专精。(清·刘一仁《医学传心录·病因赋》)
7. 生民何辜,不死于病而死于医,是有医不若无医也,学医不精,不若不学医也。(清·吴塘《温病条辨·自序》)
8. 医贵乎精,学贵乎博,识贵乎卓,心贵乎虚,业贵乎专,言贵乎显,法贵乎活,方贵乎纯,治贵乎巧,效贵乎捷,知乎此,则医之能事矣。(清·赵濂《医门补要·自序》)
9. 医之良,在工巧神圣;医之功,在望闻问切;医之学,在脉药方症。(清·陈清淳《蜀中医纂·习医规格》)
10.《素问》,载道之书也,词简而义深。(元·朱震亨《格致余论》)
11. 不通仲景之书,不足以言医。(舒诏《伤寒集注》自序)
12. 医不三世,不服其药。(《礼记》)
13. 脾胃为病,最详东垣(清·叶桂《临证指南医案》)
14. 不为良相,必为良医。(邵登瀛《四时病机》绍諴序)
15. 医之为书,非《素问》无以立论,非《本草》无以主方。(元·朱震亨《格至余论》自序)

六、阴阳五行
1. 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治病必求于本。(《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2. 审其阴阳,以别柔刚,阳病治阴,阴病治阳,定其血气,各守其乡。(《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3. 故重阴必阳,重阳必阴。(《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4. 阴在内,阳之守也;阳在外,阴之使也。(《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5. 阴平阳秘,精神乃治;阴阳离决,精气乃绝。(《素问·生气通天论》)
6. 气味,辛甘发散为阳,酸苦涌泄为阴。(《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7. 阴胜则阳病,阳胜则阴病。(《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8. 阳胜则热,阴胜则寒。(《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9. 孤阴不长,独阳不成。(金·刘完素《素问玄机原病式·火集》)
10. 阳常有余,阴常不足。(元·朱震亨《局方发挥》)
11. 阳生阴长,阳杀阴藏。阳化气,阴成形。(《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12. 阴中有阴,阳中有阴。(《素问·金匮真言论》)
13. 人生有形,不离阴阳。(《素问·宝命全形论》)

七、藏象学说
1. 脾主升清,胃主降浊。(清·黄元御《素灵微蕴·原胃解》)
2. 脾宜升则健,胃宜降则和。(清·叶桂《临证指南医案·脾胃》)
3. 脾胃为水谷之海。(明·龚信《古今医鉴·泄泻》)。
4. 肺为气之主,肾为气之根。(明·张介宾《景岳全书·喘促》)。
5. 清阳出上窍,浊阴出下窍;清阳发腠理,浊阴走五藏;清阳实四支,浊阴归六府。(《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6. 头者精明之府,背者胸中之府,腰者肾之府,膝者筋之府,骨者髓之府。(《素问·脉要精微论》)
7. 心者,君主之官也,神明出焉。(《素问·灵兰秘典论》)
8. 肺者,相傅之官,治节出焉。(《素问·灵兰秘典论》)
9. 肝者,将军之官,谋虑出焉。(《素问·灵兰秘典论》)
10. 胆者,中正之官,决断出焉。(《素问·灵兰秘典论》)
11. 膻中者,臣使之官,喜乐出焉。(《素问·灵兰秘典论》)
12. 脾胃者,仓廪之宫,五味出焉。(《素问·灵兰秘典论》)
13. 大肠者,传道之官,变化出焉。(《素问·灵兰秘典论》)
14. 小肠者,受盛之官,化物出焉。(《素问·灵兰秘典论》)
15. 肾者,作强之官,伎巧出焉。(《素问·灵兰秘典论》)
16. 三焦者,决渎之官,水道出焉。(《素问·灵兰秘典论》)
17. 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藏焉,气化则能出矣。(《素问·灵兰秘典论》)
18. 肝受血而能视。(《素问·五藏生成篇》)
19. 肝体阴而用阳。(清·唐宗海《血证论·滑氏补肝散》
20. 胃者,五藏六府之海也。(《灵枢·五味第五十六》)
21. 脑髓骨脉胆女子胞,此六者地气之所生也,皆藏于阴而象于地,故藏而不泻,名曰奇恒之府。(《素问·五藏别论》)
22. 夫胃大肠小肠三焦膀胱,此五者,天气之所生也,其气象天,故泻而不藏,此受五藏浊气,名曰传化之府,此不能久留输泻者也。(《素问·五藏别论》)
23. 五藏者,藏精气而不泻也,故满而不能实。(《素问·五藏别论》)
24. 六府者,传化物而不藏,故实而不能满也。(《素问·五藏别论》)
25. 胃者,水谷之海,六府之大源也。(《素问·五藏别论》)
26. 心为汗,肺为涕,肝为泪,脾为涎,肾为唾,是谓五液。(《素问·宜明五气篇》)
27. 心欲苦,肺欲辛,肝欲酸,脾欲甘,肾欲咸,此五味之所合也。(《素问·五脏生成篇》)
28. 心气通于舌,心和则舌能知五味矣。(《灵枢·脉度》)
29. 心者,生之本,神之变也,其华在面,其充在血脉。(《素问·六节脏象论》)
30. 心者,五脏六腑之主也。(《灵枢·口问》)
31. 肝气通于目,肝的则目能辨五色矣。(《灵枢·脉度》)
32. 肝者,罢极之本,魂之居也;其华在爪,其充在筋。(《素问·六节脏象论》)
33. 脾喜燥恶湿,喜温恶寒。(张山雷《脏腑药式补正·脾部》)
34. 脾主为胃行其津液者也。(《素问·厥论》)
35. 肺为水之上源。(清·汪昂《医方集解·清暑之剂》)
36. 肺为脏腑之华盖。(清·陈念祖《医学三字经·咳嗽》)
37. 肺者,气之本,魄之处也,其华在毛,其充在皮。(《素问·六节脏象论》)
38. 肾开窍于二阴。(《素问·金匮真言论》)
39. 肾者,主蛰,封藏之本,精之处也。(《素问·六节脏象论》)
40. 腰者,肾之府,转摇不能,肾将惫矣。(《素问·脉要精微论》)
41. 脑为髓之海。(《灵枢·海论》)
42. 上焦如雾,中焦如沤,下焦如渎。(《灵枢·营卫生会》)
43. 胃乃六腑之本。(宋·杨士瀛《仁斋直指方论·病机赋》)
44. 五脏六腑之精气,皆上升于头,以成七窍之用,故头为精明之府。(明·张介宾《类经·疾病类》)
45. 胃者,水谷之海,六腑之大源也。(《素问·五脏别论》)
46. 胃之为腑,体阳而用阴。(清·吴瑭《温病条辨·中焦篇》)
47. 齿为肾之余,龈为胃之络。(清·叶桂《外感温热篇》)
48. 肺为声音之门,肾为声音之根。(宋·杨士瀛《仁斋指方论·声音方论》)
49. 肺主出气,肾主纳气,阴阳相交,呼吸乃和。(清·石寿棠《医原·闻声须察阴阳·论》)
50. 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素问·太阴阳明论》)

八、精神气血
1. 精明五色者,气之华也。(《素问·脉要精微论》)
2. 得神者昌,失神者亡。(《素问·移精变气论》)
3. 两精相搏谓之神。(《灵枢·本神》)
4. 五脏六腑之精气,皆上注于目而为之精。(《灵枢·大惑论》)
5. 夺血者无汗,夺汗者无血。(《灵枢·营卫生会》)
6. 发为血之余,血虚则发落。(丁甘仁《丁甘仁医案·衄血》)
7. 气属阳而无形,血属阴而有形。(明·张介宾《类经·经络类》)
8. 气主煦之,血主濡之。(《难经·二十二难》)
9. 卫气者,所以温分肉,充皮肤,肥腠理,司开合者也。(《灵枢·本脏》)
10. 血气者,喜温而恶寒,寒则泣不能流,温则消而去之。(《素问·调经论》)
11. 阳气者,精则养神,柔则养筋。(《素问·生气通天论》)
12. 阳随乎阴,血随乎气,故治血必先理气,血脱必先益气。(明·赵献可《医贯·血证论》)

九、病因学
1. 冬伤于寒,春必病温。(《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2. 风者,百病之始也。(《素问·生气通天论》)
3. 风者善行而数变。(《素问·风论》)
4. 暑必挟湿,二者皆伤气分。(《清代名医医案精华·叶天士医案》)
5. 伤于风者,上先受之;伤于湿者,下先受之。(《素问·太阴阳明论》)
6. 因于湿,首如裹。湿热不攘,大筋软短,小筋弛长,软短为拘,弛长为痿。(《素问·生气通天论》)
7. 暴怒伤阴,暴喜伤阳。(《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8. 悲则气消。(《素问·举痛论》)
9. 惊则气乱。(清·何梦瑶《医碥·气》)
10. 恐则气下。(《素问·举痛论》)
11. 怒则气上。(《素问·举痛论》)
12. 思则气结。(《素问·举痛论》)
13. 喜怒伤气,寒暑伤形。(《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14. 喜则气缓。(《素问·举痛论》)
15. 安谷则昌,绝谷则亡。(金·李杲《脾胃论·仲景引内经所说脾胃》)
16. 久视伤血,久卧伤气,久坐伤肉,久立伤骨,久行伤筋。(《素问·宣明五气篇》)
17. 百病多由痰作祟。(清·汪昂《汤头歌诀·除痰之剂》)

十、病机学
1. 气常有余,血常不足。(元·朱震亨《脉因证治·杂证》)
2. 阴阳自和者,必自愈。(汉·张机《伤寒论》)
3. 寒极生热,热极生寒。(《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4. 重寒则热,重热则寒。(《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5. 风胜则动,热胜则肿,燥胜则干,寒胜则浮,湿胜则濡泻。(《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6. 天有四时五行,以生长收藏,以生寒暑燥湿风。人有五藏,化五气,以生喜怒悲忧恐。(《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7. 喜怒伤气,寒暑伤形。(《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8. 暴怒伤阴,暴喜伤阳。(《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9. 喜怒不节,寒暑过度,生乃不固。(《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10. 百病生于气也,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寒则气收,炅则气泄,惊则气乱,劳则气耗,思则气结。(《素问·举痛论》)
11. 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也。(《素问·痹论》)
12. 百病之生也,皆生于风寒暑湿燥火,以之化之变也。(《素问·至真要大论》)
13. 诸厥固泄,皆属于下。(《素问·至真要大论》)
14. 诸痿喘呕,皆属于上。(《素问·至真要大论》)
15. 诸禁鼓栗,如丧神守,皆属于火。(《素问·至真要大论》)
16. 诸痉项强,皆属于湿。(《素问·至真要大论》)
17. 诸逆冲上,皆属于火。(《素问·至真要大论》)
18. 诸胀腹大,皆属于热。(《素问·至真要大论》)
19. 诸躁狂越,皆属于火。(《素问·至真要大论》)
20. 诸暴强直,皆属于风。(《素问·至真要大论》)
21. 诸病有声,鼓之如鼓,皆属于热。(《素问·至真要大论》)
22. 诸病胕肿,疼酸惊骇,皆属于火。(《素问·至真要大论》)
23. 诸转反戾,水液浑浊,皆属于热。(《素问·至真要大论》)
24. 诸病水液,澄彻清冷,皆属于寒。(《素问·至真要大论》)
25. 诸呕吐酸,暴注下迫,皆属于热。(《素问·至真要大论》)
26. 阳虚则外寒,阴虚则内热,阳盛则外热,阴盛则内寒。(《素问·调经论》)
27. 重阴必阳,重阳必阴。(《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28. 气有余便是火。(元·朱震亨《丹溪心法·火》)
29. 寒极生热,热极生寒。(《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30. 寒则气收。(《素问·举痛论》)
31. 热胜则肿。(《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十一、经络针灸
1. 善用针者,从阴引阳,从阳引阴,以右治左,以左治右。(《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2. 头者,诸阳之会。(宋·陈言《三因极-病证方论·头痛证论》)
3. 肚腹三里留,腰背委中求,头项寻列缺,面口合谷收。(明徐凤《针灸大全·四总穴歌》)
4. 治痿者,独取阳明。(《素问·痿论》)

十二、四诊方法
1. 善诊者,察色按脉,先别阴阳。(《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2. 有诸内者,形诸外。(元·朱震亨《丹溪心法·能合色脉可以万全》)
3. 持脉之要有三,曰举,曰按,曰寻。(元·滑寿《诊家枢要·诊脉之道》)
4. 春弦夏洪,秋毛冬石。四季和缓,是谓平脉。(宋·崔袁彦《脉诀》)
5. 凡阴病见阳脉者生,阳病见阴脉者死。(汉·张机《伤寒论·辨脉法》)
6. 脉贵有神。(清·顾松园《顾氏医镜·先哲格言》)
7. 脉有要诀,胃、神、根,三字而已……此乃诊家大法。(清·程国彭《医学心悟·脉法金针》)
8. 真寒之脉,必迟弱无神;真热之脉,必滑实有力。(明·张介宾《景岳全书·寒热篇》)

十三、辨证要点
1. 善诊者,察色按脉,先别阴阳。(《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2. 得神者昌,失神者亡。(《素问·移精变气论》)
3. 诸风掉眩,皆属于肝。(《素问·至真要大论》)
4. 诸寒收引,皆属于肾。(《素问·至真要大论》)
5. 诸气膹郁,皆属于肺。(《素问·至真要大论》)
6. 诸湿肿满,皆属于脾。(《素问·至真要大论》)
7. 诸热瞀瘛,皆属于火。(《素问·至真要大论》)
8. 诸痛痒疮,皆属于心。(《素问·至真要大论》)
9. 邪气盛则实,精气夺则虚。(《素问·通评虚实论》)
10. 有一份恶寒,即有一份表证。(清·俞根初《重订通俗伤寒论·表里寒热》)
11. 少阳之为病,口苦咽干目眩也。(汉·张机《伤寒论·辨少阳病脉证并治》)
12. 少阴之为病,脉微细,但欲寐也。(汉·张机《伤寒论·辨少阴病脉证并治》)
13. 太阴之为病,腹满而呕,食不下,自利益甚,时腹自痛。(汉·张机《伤寒论·辨太阴病脉证并治》)
14. 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汉·张机《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
15. 阳明病,外证……身热,汗自出,不恶寒,反恶热也。(汉·张机《伤寒论·辨阳明病脉证并治》)
16. 阳明之为病,胃家实是也。(汉·张机《伤寒论·辨阳明病脉证并治》)
17. 脾病身痛体重。(《素问·标本病传论》)

十四、治则治法
1. 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未乱。(《素问·四气调神大论》)
2. 邪风之至,疾如风雨,故善治者治皮毛,其次治肌肤,其次治筋脉,其次治六腑,其次治五藏。(《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3. 形不足者,温之以气;精不足者,补之以味。(《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4. 其高者,因而越之。(《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5. 其下者,引而竭之。(《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6. 中满者,泻之于内。(《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7. 其有邪者,渍形以为汗。(《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8. 其在皮者,汗而发之。(《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9. 其慓悍者,按而收之。(《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10. 其实者,散而泻之。(《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11. 有余者泻之,不足者补之。(《素问·疟论》)
12. 寒者热之,热者寒之。(《素问·至真要大论》)
13. 温者清之,清者温之。(《素问·至真要大论》)
14. 散者收之,抑者散之。(《素问·至真要大论》)
15. 燥者润之,急者缓之。(《素问·至真要大论》)
16. 坚者耎之,脆者坚之。(《素问·至真要大论》)
17. 衰者补之,强者泻之。(《素问·至真要大论》)
18. 踈其血气,令其调达,而致和平。(《素问·至真要大论》)
25. 微者逆之,甚者从之。(《素问·至真要大论》)
26. 坚者削之,客者除之,劳者温之。(《素问·至真要大论》)
27. 结者散之,留者攻之,燥者滞之。(《素问·至真要大论》)
28. 急者缓之,散者收之。(《素问·至真要大论》)
29. 损者温之,逸者行之。惊者平之。(《素问·至真要大论》)
30. 热因寒用,寒因热用,塞因塞用,通因通用。(《素问·至真要大论》)
31. 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汉·张机《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
32. 治病必求其本。(《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33. 实则泻之,虚则补之。(《素问·三部九候论》)
34. 盛者泻之,虚则补之,热则疾之,寒则留之,陷下则灸之,不盛不虚,以经取之。(《灵枢·经脉》)
35. 益火之源,以消阴翳;壮水之主,以制阳光。(《素问·至真要大论》)
36. 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明·张介宾《类经·标本类》)
37. 木郁达之,火郁发之,土郁夺之,金郁泄之,水郁折之。(《素问·六元正纪大论》)
38. 有胃气则生,无胃气则死。(明·李中梓《医宗必读·肾为先天本脾为后天本论》)
39. 治上焦如羽,非轻不举。(清·吴瑭《温病条辨·治病法论》)
40. 治下焦如权,非重不沉。(清·吴瑭《温病条辨·治病法论》)
41. 治中焦如衡,非平不安。(清·吴瑭《温病条辨·治病法论》)
42. 瘀血不去,新血不生。(清·唐宗海《血证论·吐血》)
43. 发表不远热,攻里不远寒。(《素问·六元正纪大论》)
44. 体若燔炭,汗出而散。(《素问·生气通天论》)
45. 形不足者,温之以气;精不足者,补之以味。(《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46. 热淫于内,治以咸寒,佐以甘寒,以酸收之,以苦发之。(《素问·至真要大论》)
47. 外感法仲景;内伤法东垣;热病用河间;杂病用丹溪。(明·龚迁贤《寿世保元·医说》)

十五、药物方剂
1. 辛甘发散为阳,酸苦涌泄为阴,咸味涌泄为阴,淡味渗泄为阳。(《素问·至真要大论》)
2. 补汤宜用熟,泻药不嫌生。(明·傅仁宇《审视瑶函·用药生熟各宜论》)
3. 酸入肝,辛入肺,苦入心,咸入肾,甘入脾。(《素问·宣明五气篇》)
4. 半夏有三禁,渴家汗家血家是也。(明·缪希雍《先醒斋医学广笔·春温夏热病大法》)
5. 附子无姜不热。(清·黄宫绣《本草求真·干姜》)
6. 石膏非大剂则无效。(清·张锡纯《医学衷中参西录·伤寒兼有伏热证》)
7. 一味丹参饮,功同四物汤。(明·李时珍《本草纲目·丹参》)

十六、临床疾病
1. 五脏六腑皆令人咳,非独肺也。(《素问·咳论》)
2. 治咳嗽者,治痰为先;治痰者,下气为上。(金·张元素《活法机要·咳嗽证》)
3. 喘病之因,在肺为实,在肾为虚。(清·叶桂《临证指南医案·喘》)
4. 哮以声响名,喘以气息言。(明·虞抟《医学正传·哮喘》)
5. 无痰不作眩。(元·朱震亨《丹溪必法·头眩》)
6. 无虚不能作眩,当以治虚为主。(明·张介宾《景岳全书·眩晕》)
7. 诸有水肿者,腰以下肿,当利小便;腰以上肿,当发汗乃愈。(汉·张机《金匮要略·水气病脉证并治》)
8. 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汉·张机《金匮要略·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
9. 稠浊者为痰,清稀者为饮。(明·李中梓《医宗必读·痰饮》)
10. 脾为生痰之源,肺为贮痰之器。(明·李中梓《医宗必读·痰饮》)
11. 盗汗为阴虚,自汗为阳虚。(清·江涵暾《笔花医镜·盗汗自汗》)
12. 胃不和则卧不安。(《素问·逆调论》)
13. 蛔得酸则静,得辛则伏,得苦则下。(清·吴谦等《医宗金鉴·乌梅丸集注》)

在别人的博客上查到的,希望可以帮到你。(*^__^*)

热点内容
古代励志的名言 发布:2021-03-16 21:50:46 浏览:209
形容儿孙绕膝的诗句 发布:2021-03-16 21:49:35 浏览:878
席慕蓉赏析印记 发布:2021-03-16 21:48:26 浏览:311
权力很大含有手的成语 发布:2021-03-16 21:48:22 浏览:584
能听的儿童故事 发布:2021-03-16 21:48:15 浏览:285
关于足球的诗歌词句 发布:2021-03-16 21:47:40 浏览:870
拖拉机的古诗 发布:2021-03-16 21:42:53 浏览:571
亮甜的诗句 发布:2021-03-16 21:42:00 浏览:831
广东话生日快乐祝福语 发布:2021-03-16 21:38:55 浏览:409
嘘的短句 发布:2021-03-16 21:38:07 浏览: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