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名言名句 » 剔银灯赏析

剔银灯赏析

发布时间: 2021-02-16 17:41:09

㈠ 求这首词的整首和翻译!谢谢~~

这是两首古人作品 前者作者不知 是无名氏 后者作者是萧观音

【作品名称】眼儿媚·萧萧江上荻花秋
【创作年代】宋
【作者姓名】无名氏
【作品体裁】词
[编辑本段]原文
眼儿媚
萧萧江上荻花秋,做弄许多愁。半竿落日,两行新雁,一叶扁舟。
惜分长怕君先去,直待醉时休。今宵眼底,明朝心上,后日眉头。[1]
[编辑本段]词牌
【眼儿媚】
又名《秋波媚》。双调四十八字,平韵格,前片三平韵,后片两平韵。[2]
[编辑本段]赏析
这是一首写离情别绪的词。
上片以江边送别所见的景物烘托别离时的愁绪。饯行的酒席大约是设在江畔,只见江上芦苇都已开满了白花,在萧瑟的秋风中摇曳,那无可奈何地随风晃动的姿态,萧萧瑟瑟的凄切声响,好像是有意做弄出许多忧愁的样子,给已经愁肠百结的离人凭添了许多愁思。抬眼望去,那西沉的太阳,恹恹地在落下去,只剩半根竹竿那么高了;那从天际飞来的两行新雁,愈飞愈远,飞往南方的老家去了;眼前停靠着的这一条船,就要载着词人的朋友(也许是心上人)别去了。
下片进一步分写别前、别时,别后的心理活动。词人说:我们之间的别离一直是我担心的事情,我常常怕你离我先去。眼下,别离,无情地来临了,在这即将分手的时刻,只有拼一醉才能暂时解除心中的烦忧。今天晚上,我的眼前还是一个活泼泼的你;到了明天,你的模样就只能活在我的心里;到了后天啊,想你、念你而又看不见你、喊不应你,我只能紧蹙双眉,忍受无休止的离愁的煎熬了,这怎能不教人心酸肠断呢!
这首词没有采用夸张的手法,基本上用白描,只四十八个字,便将别离的愁绪倾诉得相当充分,很有感染力。透过悲切凄清的愁绪,可以感受到送别人与远行者之间深挚的感情。

--------------------------------------------------------------------------------
诗词名:回心院 作者:萧观音 朝代:辽 体裁: 类型:

回心院

剔银灯,须知一样明。
偏是君来生彩晕,
对妾故作青荧荧。
剔银灯,待君行。

萧观音(1040~1075) 辽代女作家。辽道宗耶律洪基懿德皇后,死后追谥宣懿。她爱好音乐,善琵琶,工诗,能自制歌词。曾作《伏虎林应制》诗、《君臣同志华夷同风应制》诗等,被道宗誉为女中才子。后来,由于谏猎秋山被疏,作《回心院》词10首,抒发幽怨怅惘心情。太康初年,被耶律乙辛等人诬陷,含冤而死。
萧观音传世之作以《回心院》最为有名。

㈡ 剔银灯·与欧阳公席上分题的赏析

此词副题是“与欧阳公席上分题”。范仲淹为什么要向欧阳修倾吐衷肠呢?原来欧阳修早就是范仲淹政治上的知音。仁宗时“景祐党争”,欧阳修就坚定的站在范仲淹一边。时以吏部员外郎任开封府的范仲淹耿介正直,容不得权相吕夷简擅权市恩,便向仁宗上《百官图》,又上《帝王好尚论》等四论,批评朝政。切中要害的疏论激怒了吕夷简。他反诉仲淹“越权言事,荐引朋党,离间君臣”。宠信吕相的仁宗将仲淹贬黜出京,当时余靖等正直朝臣上疏替范仲淹申辩,而谏官高若讷却讨好吕夷简,说范应当贬官。欧阳修痛恨谏官高若讷为了自己的高官厚禄,竟不分是非,行为卑鄙,于是写了《与高司谏书》,斥其一味迎合权相是落井下石,是不知人间有羞耻二字。欧阳修也因此被贬夷陵。政治上的风雨磨难,高尚人格的互相吸引,革新朝政的共同追求,使范欧二人最终成为相濡以沫的盟友。宋仁宗庆历三年,范仲淹推行新政,反对者攻击改革派引用朋党。此时已奉调回京的欧阳修任谏官,为了回击反对派的无端指责,支持庆历新政,又写下了著名的《朋党论》。可见范仲淹和欧阳修志同道合、同仇敌忾。
此词大约写于这几年二人在朝共事同受打击之时。新政失败,共同的遭遇,共同的感情,使他们自然产生相似的感受。弄清了这一点,再来读这首词,读者就恍然大悟了:原来,它是词人因毕生为之奋斗的政治理想破灭之后极度失望、苦闷乃至沮丧的反映。在心头郁积已久的愤懑总得找个宣泄的出口吧?于是,愤激之时,酒酣耳热,对着同遭厄运的老朋友发发牢骚,说说醉话,有何不可?
其实,这首词固然宣泄了词人的愤懑,但也折射出了他内心时不我待的焦灼。这与李白那首著名的《将进酒》非常相似。“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李白被“赐金放还”后八年仍未找到出路,于是在此诗中借题发挥,尽情倾吐郁积在胸的不平之气。李白的恃酒放旷并不说明他就此沉沦,即便是这首诗亦流露了施展抱负的愿望,“天生我材必有用”,何其自信!但人生苦短,“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现实无情徒唤奈何。范仲淹同样如此,“人世都无百岁。少痴騃、老成尪悴。只有中间,些子少年” ,能够干一番大事的年华太少了,哪里禁得起几番蹉跎?于是,借酒浇愁,抒发其时光易逝、壮志难酬的感情就很自然了。
从思想上来说,范仲淹的这种感情是有其深刻渊源的。儒家的积极用世是其思想主流,不仅如此,他还出入佛老,精研三教经典,力求会通而经世致用。这种海纳百川的学术视野,使其作品博大精深,异彩纷呈,而老庄清净无为、随遇而安的思想也是他迭遭打击时能够舒缓压力的精神避难所。在这点上,李、范二人是相似的。再说,在当时,文人们普遍认为词是娱情遣兴的“小道”、“末技”,范仲淹有时亦未能例外,与老朋友一起喝酒聊天时,就不免戏作小词了。应该说,这几句亦真亦幻的牢骚话倒显示了他作为一个平常人的本色,使得他可亲可近。
当然,范仲淹身处逆境,失意惆怅乃至发牢骚,并不意味着他永久的消沉。庆历六年,贬谪到邓州,摆脱了朝党纷争,暂时卸去了烦琐的朝政和边防重任的范仲淹,度过了三年难得的惬意时光,他营造百花洲,重修览秀亭,始终把关怀民生疾苦放在首位,赢得了邓州人民的衷心爱戴。同时,迎来了一生中最重要的一次创作高潮,千古杰作《岳阳楼记》及许多著名诗文都写于此时。这表明,范仲淹已经走出了苦闷、沮丧的阴影,已经做到了“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始终是他毕生的追求。这才是立体的、全面的范仲淹。

㈢ 人生无物比多情,江水不深山不重。是什么意思

人生无物比多情,江水不深山不重的意思是人世上没有什么东西必定是多情,相比多情,江水也不再深不见底,山也不再重峦叠嶂。

原文:

《木兰花·相离徒有相逢梦》

作者:张先

相离徒有相逢梦。门外马蹄尘已动。怨歌留待醉时听,远目不堪空际送。

今宵风月知谁共?声咽琵琶槽上凤。人生无物比多情,江水不深山不重。

翻译:

这首词显然是情人离别,美好的时光总是那么短暂,门外车马早已备齐,马儿不耐烦的轻轻踏着蹄子,门内话别的情人却千言万语,那句都想说,却不知先说那句,就算梦里相逢多少回,也排练不好离别的那些话语。

不能再听那些伤感的歌曲,也不敢一个人登临远望,送别你的背影。今宵清冷,琵琶声咽,我亦形只影单!世间有什么可比拟我的深情呢,江水千尺山万重,却比不过我深情之万一。

(3)剔银灯赏析扩展阅读:

赏析:

此词言送别,没用一般写景伤怀或凄楚哀怨的苦调,而是以谙尽别离况味的超然态度,从虚处着笔,靠对惯常送别程式之否定,以突出自己体验到的离愁。首句写离别,却用别后盼相逢已是徒劳魂梦,将再“相逢”的意愿及难再逢的事实点明,以少胜多,思力惊力。

李白《送孟浩然之广陵》有“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表示目送去帆,久久伫立,直至看不到,还不忍离去的痴情。但词人却用翻案技法,否定这种送别方式,认为“远目不堪空际送”,写出不忍心望行人远去的心情,更其幽咽。“今宵”句与柳永“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有异曲同工之妙。

“人生无物比多情”认为“多情”是最可珍贵的,无物可比,与沈邈“情多是病”(《剔银灯》)语意相悖,意旨却同。“江水不深山不重”,一反前人咏愁言情以水、山类比的俗套,亦属避俗就生之法。全词一处用“无”,三处用“不”,此种谋篇布局,可称为“否定式”结构。

㈣ 范仲淹 的诗赏析除了 渔家傲 御街行 苏幕遮 剔银灯 定风坡

1.江上渔者
首句写江岸上人来人往,十分热闹。次句写岸上人的心态,揭示“往来’的原因。后二句通过的视线,指示出风浪中忽隐忽现的捕鱼小船,注意捕鱼的情景。鲈鱼虽然味美,捕捉却艰辛表达出诗人对渔人疾苦的同情,深含对“但爱鲈鱼美”的岸上人的规劝。“江上”和“风波”两种环境,“往来人”和“一叶舟”两种情态、“往来”和“出没”两种动态强烈对比,显示出全诗旨在所在。[1]创作背景范仲淹是主张革新的政治家,北宋仁宗时曾担任参知政事,主持变法。他能够关心生活在社会下层的一般民众的疾苦,写过一些同情劳动人民的诗歌作品,但流传下来的很少。 江南水乡,川道纵横,极富鱼虾之利。其中以江苏松江四腮鲈鱼最为知名。凡往来于松江水上的,没有不喜欢这一特产,不希望一尝这一美味佳肴的。范仲淹江苏吴县人,生长在松江边上。对这一情况,知之甚深。但他发之于诗,却没有把注意力仅仅停留在对鲈鱼这一美味的品尝和赞叹上,而是注意到了另外一些更值得注意的东西。注意到了隐藏在这一特产背后的渔民的痛苦和艰险,并且深表同情。
作者感情:
表达作者对渔民工作痛苦艰险的同情。
2.苏幕遮
此词抒写乡思旅愁,以铁石心肠人作黯然销魂语,尤见深挚。 “碧云天,黄叶地”二句,一高一低,一俯一仰,展现了际天极地的苍莽秋景,为元代王实甫《西厢记》“长亭送别”一折所本。 “秋色连波”二句,落笔于高天厚地之间的浓郁的秋色和绵邈秋波:秋色与秋波相连于天边,而依偎着秋波的则是空翠而略带寒意的秋烟。这里,碧云,黄叶,绿波,翠烟,构成一幅色彩斑斓的画面。 “山映斜阳”句复将青山摄入画面,并使天、地、山、水融为一体,交相辉映。同时,“斜阳”又点出所状者乃是薄幕时分的秋景。 “芳草无情”二句,由眼中实景转为意中虚景,而离情别绪则隐寓其中。埋怨“芳草”无情,正见出作者多情、重情。 下片“黯乡魂”二句,径直托出作者心头萦绕不去、纠缠不已的怀乡之情和羁旅之思。 “夜夜除非”二句是说只有在美好梦境中才能暂时泯却乡愁。“除非”说明舍此别无可能。但天涯孤旅,“好梦”难得,乡愁也就暂时无计可消了。 “明月楼高”句顺承上文:夜间为乡愁所扰而好梦难成,便想登楼远眺,以遣愁怀;但明月团团,反使他倍感孤独与怅惘,于是发出“休独倚”之叹。 歇拍二句,写作者试图借饮酒来消释胸中块垒,但这一遣愁的努力也归于失败:“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全词低徊婉转,而又不失沉雄清刚之气,是真情流溢、大笔振迅之作。
3.御街行
这是一首秋夜怀思情人的词。上片写秋夜景,或就地面刻画秋声,或就天宇描摹夜色,以寒夜秋声衬托主人公所处环境的冷寂,突出人去楼空的落寞感,并抒发了良辰美景无人与共的愁情。沈际飞《草堂诗余隽》称赏“天淡”句写景空灵。下片专就离情宣发。“愁肠”三句折进一层,言离愁之深。“残灯”二句再现实境,一盏如豆的青灯忽明忽暗,独自凭栏斜倚,尝尽这孤眠的滋味。末以离愁“眉间心上”无所不在,倍增酸楚。“都来此事”几句为李清照《一剪梅》词所袭用,化作“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向来为词评家所赞誉。这首词虽写似水柔情,却骨力道劲,绝不流于软媚。李攀龙云:“月光如昼,泪深于酒,情景两到”(《草堂诗余隽》),可谓佳评。

㈤ 范仲淹的诗句

范仲淹著名诗句列举:

1、《江上渔者》

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

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

2、《御街行·秋日怀旧》

纷纷坠叶飘香砌,夜寂静、寒声碎。真珠帘卷玉楼空,天淡银河垂地。年年今夜,月华如练,长是人千里。

愁肠已断无由醉,酒未到、先成泪。残灯明灭枕头敧,谙尽孤眠滋味。都来此事,眉间心上,无计相回避。

白话译文:

纷纷杂杂的树叶飘落在透着清香的石阶上,当次夜深人静之时,那悉悉索索的落叶声更增添了秋天的凉意。卷起珍珠串成的锦帘,华丽的楼阁上空空荡荡,只见到高天淡淡,银河的尽头像垂到大地。年年今天的夜里,都能见到那素绡般的皎月,而年年今天的夜里,心上人都远在千里之外。

愁肠已经寸断,想要借酒浇愁,也难以使自己沉醉。酒还没有入口,却先化作了辛酸的眼泪。夜已深,灯已残,灯火明灭之间,只好斜靠枕头,聊作睡去,这无休无止的孤栖,真让人尝尽了孤独相似的滋味。算来这苦苦的等待尚遥遥无期,虽说是终日眉头紧锁,心绪万千,也没有一点办法可以解脱回避。

3、《剔银灯·与欧阳公席上分题》

昨夜因看蜀志,笑曹操孙权刘备。用尽机关,徒劳心力,只得三分天地。屈指细寻思,争如共、刘伶一醉?

人世都无百岁。少痴騃、老成尪悴。只有中间,些子少年,忍把浮名牵系?一品与千金,问白发、如何回避?

白话译文:

昨夜读《三国志》不禁笑曹操孙权刘备,用尽权谋机巧,只落得三分天下,仔细一想,与其这样,还不如象刘伶,喝他个酩酊大醉。

人活在世界上有多少人能活到百岁。少年时癫狂无知,老了又瘦弱焦悴。只有中间那,一段年轻,怎忍心用来追求功名利禄。就算是官位一品,富贵百万,试问谁能躲过老冉冉将至。

4、《苏幕遮·怀旧》

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

黯乡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白话译文:

碧云飘悠的蓝天,黄叶纷飞的大地,秋景连接着江中水波,波上弥漫着苍翠寒烟。群山映着斜阳蓝天连着江水。芳草不谙人情,一直延绵到夕阳照不到的天边。

默默思念故乡黯然神伤,缠人的羁旅愁思难以排遣,除非夜夜都做好梦才能得到片刻安慰。不想在明月夜独倚高楼望远,只有频频地将苦酒灌入愁肠,化作相思的眼泪。

5、《渔家傲·秋思》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白话译文:

眼看秋天到了,西北边塞的风光和江南风光自然大不相同。头顶的大雁又飞回南方衡阳去了,一点也没有停留意思。此情此景,不禁又勾起戍边人思乡的情绪。黄昏时分,军中号角催吹,周围的边声也随之而起。层峦叠嶂里,暮霭沉沉,山衔落日,孤零零的城门紧闭。

饮一杯浊酒,我不由得想起万里之外的亲人。可是,眼下外患未平,功不成名不就,又怎能半途而废。远方传来羌笛的悠悠之声,天气寒冷,军营里早已结满寒霜。夜深了,我还不能安睡,为操持军计,我的须发都变白了。戍边人思念亲人,也久久难以成眠,多少次梦里流下眼泪。

㈥ 求古文赏析

1 元曲欣赏
岁寒

[越调] 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

枯籐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作者简介】

马致远(约1250-1321至1324间) 字千里,号东篱。他与“关汉卿、白朴、郑光祖”合称“元曲四大家”。其作品多写神仙道化,故有“马神仙”之称。曲词豪放洒脱,散曲成就尤为世人推崇。现存小令百多首,套数二十三套。其中套数[夜行船]《秋思》被誉为“万中无一”。

【字句浅释】

越调:元曲宫调之一。天净沙:曲牌的名字,相当於宋词中的词牌。秋思:这首曲的题目。这首“天净沙·秋思”被称为“秋思之祖”,是元曲中最广为传诵和称道的作品。昏鸦:黄昏时候的乌鸦。

【全曲串讲】

时已深秋。一个远离故乡的游子,骑著一匹瘦马,在那萧瑟的秋风里,走在一条荒凉的古道上。缠绕著枯籐的老树上,已经有黄昏时栖息的乌鸦。一条溪水从小桥下流过,桥对面便有居住的人家。夕阳渐渐西沉,天快黑了,风更凉了。游子却还要骑著疲惫的瘦马,一颠一簸地漂泊天涯。此情此景,怎不叫他愁肠万断啊!

【言外之意】

游子思乡是自古以来诗人笔下一个永恒的主题。但此曲中之游子,到底要向何处去?游子断肠,但未明言思家。这是此曲与其它游子思乡名作的区别!

其实,世人思家,是灵魂深处寻觅生命本源(真正的家)的冲动在人这一层次的反应。作者喜欢写神仙道化作品,它们正好描述了人们寻觅生命本源的具体过程,而作者在自己的现实生活中也是一个生命本源的追寻者。因此,笔者认为,作者是在通过极其巧妙的形象思维,表现自己对生命本源不辞千辛万苦的不懈追求。作者有“马神仙”的称号。料想他不虚此名,在去官归隐之后,终於找到了自己真正的家,再也用不著在自己的生命回归路程中骑著瘦马、漂泊天涯!

一 、 生平

马致远,号东篱(或谓东篱老),能考知的生平事迹不多,大约是生於宋理宗宝佑四年(西元1255年)左右,据「录鬼簿」的记载,在三十岁左右,元世祖至元二十二年以后,曾任江浙省务儒学提举。到四十岁左右(元贞年间),已辞去官职,与花李郎、李时中、红字公等,合组元贞书会,此后过著「酒中仙」、「风月主」的浪漫生活,不再担任官职。晚年更以「林间友」、「尘外客」的闲适生活为主,卒年约在元英宗至治元年以后,年寿在七十岁左右。

二 、作品

(一)散曲

马致远的散曲,据任讷所辑《东篱乐府》一卷,收入《散曲丛刊》中,有小令一百零四首,套数十七套,与残套五套。隋树森的《全元散曲》则收录了小令一百一十五首,套数十六,残套七。而一九八○年,辽宁省图书馆明残钞本(存六卷)《阳春白雪》,其中新发现马致远三组套曲,又补全三个残套,故云马致远目前共有散曲一百三十多首。作品之多,在元前期的散曲作家中,仅有卢挚与张养浩可与之相颉颃。

至於马致远的散曲作品,一向有相当高的评价,虽因杂剧而跻身於元曲四大家之列,然其散曲较之於杂剧,却是一点也不逊色。邵曾祺在《元杂剧六大家略评》中言:「马致远是元曲四大家之一,但他的名誉大半建立在散曲上面。」就可看出他以为散曲才真正能代表马致远在曲坛上的崇高地位。而任讷在《曲谐》中云:「杂剧推元四家,余谓散曲必独推东篱,小山虽亦散曲专家,终是别调耳。馀人则非专家。」亦对马致远的散曲赋予甚高的评价。

马致远的散曲风格以豪放为主,不过因为作品丰富,描写题材广阔,并辅以他杰出的文思才华,所以有多方面的表现与特色。刘大杰在《中国文学发展史》中,对马致远有一段颇为中肯的评论,兹录於下:「马致远在曲坛的价值,是在他扩大曲的范围,提高曲的意境。以他那种特出的才情,潇洒的气概,表现於曲中者,真是浑洒自如,机趣绝妙。他的长处是能适应各种题材的特性,而表现各种不同的风格。他的作品虽多豪放之作,但也有极闲适恬静的,也有极清丽细密的,因了他复杂的风格,更足表示他在曲坛的广大。他在元代散曲的地位,正如李白之於唐诗,苏轼之於宋词,都是代表那一个时代的浪漫派大诗人。」今将其散曲分为写景、叹世、咏史、言情等四类予以概略介绍:

2 元曲欣赏

(1)叹世

致远的散曲作品中,以叹世的著作最多,身为一个怀才不遇的儒士而言,这类作品最能写出心中矛盾、徘徊、愤懑之情。《双调夜行船》套曲最是代表作,从这套曲中,很清楚地可以了解致远对自已与对生活的彻悟。

百岁光阴一梦蝶,重回首往事堪嗟。今日春来,明朝花谢,急罚盏夜阑灯灭。——双调夜行船

想秦宫汉阙,都做了衰草牛羊野。不恁麼渔潐无话说。纵荒坟横断碑,不辨龙蛇。——双调乔木查

投至狐踪与兔穴,多少豪杰,鼎足虽坚半腰里折,魏邪,晋耶?——双调庆宣和

...——双调落梅风。

...——双调风入松。

...——双调拨不断。

蛩吟罢一觉才宁贴,鸡鸣时万事无休歇,何年是彻?看密匝匝蚁排兵,乱纷纷蜂酿蜜,急攘攘蝇争血。裴公绿野堂,陶令白莲社。爱秋来时那些,和露摘黄花,带霜烹紫蟹,煮酒烧红叶。想人生有限杯,浑几个重阳节。人问我顽童记者,便北海探吾来,道东篱醉了也。——双调离亭宴煞。

子孝顺,妻贤慧,使碎心机为他谁,到头来难免无常日。争利名,夺富贵,都是痴。——四块玉 叹世

在这类的曲子中,他呈露了社会中争名夺利的丑恶现实,写尽了功名贵的无常。放逸宏丽而不离本色,意境的塑造与遣词造句均见艺术之功。

(2)写景

马致远虽是本色派的元曲作家,不过也有不少清新潇洒,富有诗情画意的写景诗篇。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平沙,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天净沙 秋思

夕阳下,酒旆闲。两三航、未曾著岸。落花水香茅舍晚,断桥头、卖鱼人散。——落梅风 远浦帆归

人初静,月正明。纱窗外、玉梅斜映。梅花笑人休弄影。月沉时、一般孤另。——落梅风

前村梅花开尽,看东风桃李争春。宝马香车陌上尘,两两三三见游人,清明近。——青哥儿 二月

春风骄马五陵儿,暖日西湖三月时,管弦触水莺花市。不知音不到此,宜歌宜酒宜诗。山过雨颦眉黛。柳拖烟堆鬓丝,可喜杀睡足的西施。——湘妃怨 和卢疏斋西湖

其中天净沙一曲是马致远写景的代表作,被评为秋思之祖,被推为元曲小令之表率,凝鍊的语言描绘出一幅萧瑟苍茫的秋日风景画,情景交融,隽永极了。其馀几首,亦可看出一幅幅的渔村夕照图或清新明丽的西湖佳景,语言清丽、节奏自然、淡泊中情致自现。

(3)咏史

这类的作品与叹世有相同的思想倾向,深刻地感叹富贵红尘之不堪留恋,古今谋臣智士之建功立业转眼成空。鼓励自己早日参破红尘的是非,跳出这喧扰的红尘漩涡。

拔山力,举鼎威,喑鸣叱吒千人废。阴陵道北,乌江岸西,休了衣锦东归。不如醉还醒,醒而醉。——庆东原 叹世

夸才智,曹孟德,分香卖覆纯狐媚。奸雄那里,平生落得,只两字征西。不如醉还醒,醒而醉。——庆东原 叹世

路傍碑,不知谁,春苔绿满无人祭。毕卓生前酒一杯,曹公身后坟三尺,不如醉了还醉。——庆东原 叹世

楚霸王火烧了秦宫室,盖世英雄气。阴陵迷路时,船渡乌江际。则不如寻个稳便处闲坐地。——清江引 野兴

九重天,二十年。龙栖凤阁都曾见,绿水青山任自然,旧时王谢堂前燕。再不复海棠庭院。——拨不断

英雄奋起,造成霸业,到头来也只是一场空梦。人生短暂,最后仅黄土一坏,纵如诸葛亮之高智,曹瞒之夸智逞才,终究是撒手成空。这类曲中,项羽、曹操、诸葛亮等人最常被引用。曲韵和谐,文字淋漓畅快,一气呵成,了无人工凿痕。

(4)言情

致远虽多豪放之作,然写情也很特长,既深刻又含蓄;既庄重又蕴藉。郑振铎云「他还长於写恋情,却又是那样刻骨镂肤的深刻。」

云笼月,风弄铁,两般儿助人凄切。剔银灯欲将心事写,长吁一声吹灭。——寿阳曲三

从别后,音信百,梦儿里也曾来到。问人知行到一万遭,不信你眼皮儿不跳。——寿阳曲六

3 元曲欣赏

人千里,愁万里,望不断野烟汀树。一会价上心来没是处,恨不得待跨鸾归去。——寿阳曲九

春光有钱容易买,秋景最伤怀。他便似无根蓬草,任飘零不厌尘埃。假饶是线断风筝,落谁家也要个明白。辽来自知浮世窄,少负他惹多苦债。别离期限数,占卜卦钱排。——商调集贤宾么篇。

藉四周凄凉的景物来牵动愁绪,烘托思念之情,真是写不尽的相思,说不尽的哀怨,含蓄、深刻而感人。

除此之外,描写自我、歌颂隐逸、闺中恋情、客旅送别、谐趣写物等,作者都有不错的曲篇,作品丰富,内容广泛,意境高远,这都造就了马致远在元曲史上的崇高地位

(二)杂剧

马致远的杂剧目前所知有十五种,现存有《破幽梦孤雁汉宫秋》、《马丹阳三度任风子》、《西华山陈抟高卧》、《江洲司马青衫泪》、《吕洞宾三卧岳阳楼》、《半夜雷轰荐福碑》、以及与李时中、花李郎、红字李二等合作的《开坛阐教黄粱梦》等七种。

马致远的杂剧风格豪放,词采清朗俊雅,而不浓艳,《太和正音谱》评为「马东篱之词,如朝阳鸣凤。其词典雅清丽,可与灵光景福两相颉颃,有振鬣长鸣万马皆瘖之意。又若神凤飞于九霄,岂可与凡鸟共语哉!宜列群英之上。」以此评其文词,甚为妥适,亦可见其才华之高。至於在元曲史上的地位与评价,王国维称「马东篱高华雄浑,情深文明。」「以唐诗喻之,...东篱似李义山。」「以宋词喻之,...东篱似欧阳永叔。」卢前亦云「盖元中叶以后,曲家多以马为宗,其影响於金元杂剧者诚非鲜也。」成就之高、影响之大,可见一斑。今简介如下:

(1)《破幽梦孤雁汉宫秋》

《汉宫秋》写王昭君与汉元帝的故事,是一部历史人物的悲剧故事,取材於史书,却不宥於史实,而作了很多虚构。结构紧凑,笔法精湛,很缜密地铺排出汉元帝选美女一直到昭君殉身的一连串情节。在整个剧曲中,作者让昭君的美好性格一步步地呈现,并且在悲剧的结局中得到升华。

由於本剧是末本,所以作者在描绘汉元帝时就花费了相当多的笔墨,一方面展示了元帝软弱的性格,一方面又加重墨色,强调了他对昭君刻骨铭心的钟爱。第三、四折可算是作品的最主要部分,写元帝送别昭君,回到宫中的凄凉情境与愤闷心情,对比、烘托、渲染的工夫配合得很好,文辞凄清苍凉,节奏健捷,实景与虚景相间;现实与幻觉交杂,情感表现得淋漓尽致。而昭君投江后,元帝的相思更笼罩著一片浓厚的悲剧气氛,面对著人去楼空的汉宫,元帝梦醒,凄楚的雁声「一声儿绕汉宫,一声儿寄渭城。」而元帝的思绪就随著盘旋於空中的孤雁,「呀呀的飞过蓼花汀」,把孤雁和剧中人合为一体,更巧妙地以孤雁悲鸣作结,很艺术地渲染了戏剧氛围。

本曲的成就甚高,历来备受肯定,常将之与白朴的《梧桐雨》并列,刘大杰在《中国文学发展史》中更认为《汉宫秋》的艺术价值胜过《梧桐雨》,兹节录於下:「他运用文学的想像力,改动了一些历史情节,更适合於戏剧的形式,表现了新的思想内容,增加了戏剧的因素和效果。...表现了对历史故事的再创造才能。」「这一悲剧的思想基础较为坚实与完整,由於这些特色,剧中的冲突得以解决...曲辞的表达能力成就很高,甚为动人。」(见《中国文学发展史》第二十三章)

(2)《江洲司马青衫泪》

《青衫泪》乃根据白居易的《琵琶行》改编敷演而成,是作者现存剧本中,唯一的恋爱剧。作者把诗中善弹琵琶的商妇改写成与白居易相爱的京师名妓裴兴奴,居易贬江州后,兴奴受骗嫁与茶商刘一郎,茶船至江州,适值白居易送客江上,闻琵琶声而真象大白。后白居易被召回京复职述明原委,宪宗乃以兴奴赐予居易,并治刘一郎诳妄之罪。

本剧情节与《琵琶行》很有出入,与史实亦多有不符,然或谓作者乃藉此以抒发自己胸中之块垒,藉著「同是天涯沦落人」的遭遇,来发泄自己失意的感情。曲文写得颇见功力,江景的疏阔、闺怨的缠绵,都是上佳的手法。

4 元曲欣赏

(3)《半夜雷轰荐福碑》

《荐福碑》取材自宋僧惠洪的《冷斋夜话》,加以改编扩写而成。写落魄不得志的书生张镐教学乡村,生计困顿,寄居张浩庄内,后遇友人范仲淹给他三封荐书,以求取功名,未遇而离去。待范仲淹上书奏明天子,天子诏下,任镐为吉阳县令,张浩以镐远去,冒名顶替,赴官上任。后浩派赵实暗杀张镐,镐百般求饶,说明真象,赵实才放他逃生。张镐仕宦无门、穷愁潦倒之际,流落荐福寺,长老怜其命蹇,令拓碑以做盘缠,又发生雷轰碑石之事,张镐正欲自裁,适范仲淹寻访,乃一起至京,得中状元,脱白衣、上丹墀,独占鳌头。并治张浩之罪,及谢赵实当年不杀之恩。

马致远作此剧当颇有愤世疾俗之意,故剧中之讽刺语不少,如张镐穷困时云「饿杀我也尚书云,周易传,春秋疏。」「如今这越聪明,越受聪明苦;越痴呆,越享痴呆福;越糊涂,越有了糊涂富。则这有银的陶令不休官,无钱的子张学干禄。」反映出当时的知识份子纵有学问也没有出路的窘况,悲愤地控诉了官场的黑暗、社会的贤愚不分与道德的沦丧。骂得痛快之中,又含有多少悲痛。表达元代读书人穷途末路的愤慨,富有时代意义。结构布局紧凑,情跌宕起伏,文雅的曲风之中,更蕴含著一股豪放之气。

(4)《西华山陈抟高卧》

《陈抟高卧》写宋陈抟婉拒朝廷的征聘,高蹈远举,隐於华阳山的故事。因看惯了世上「三千贯,二千石,一品官,二品职,只落得故纸上两行史记。」所以纵然「文能匡社稷。武可定乾坤。」却也「不要紫罗袍,只乞黄袖被。」坚决不贪官禄,不就高职。

一般认为,此为作者处於异族统治之下,志不得伸,不得已参破功名,走向消极归隐之途,将浮生之攘攘、富贵功名视为过往云烟。他通过这个故事,反应了元代文人隐而不仕的思想感情。本剧仍是末本,结构而言,较少高潮;但是曲文的成就与超脱放逸的思想仍是马氏惯有的特色,佳曲很多,俊语如珠,字句音律,浏亮动人。马致远被称做「万花业里马神仙」,除了飘逸洒脱的曲风外,擅写神仙道化剧,对元曲的这类剧作起了推波助澜的效用,亦是主因之一。

(5)《开坛阐教黄粱梦》

《黄粱梦》故事脱胎自唐传奇小说《枕中记》,把吕公点化卢生的故事改写成钟离权度化吕岩(字洞宾)成仙的故事。一样是在梦中轮回,看破财气酒色、人我是非、贪嗔痴爱、风霜雨雪;一样是梦醒后,所炊黄粱未熟,省悟后随之学道而位列仙班。

本剧仍是一末本,由钟离权主唱。但在吕岩梦内,钟又幻化成高太尉、院公、樵夫、...等,就结构而言,显得多彩多姿。作者透过吕洞宾的梦境反应了元代社会强梁横行的黑暗与混乱。曲词科白相当精彩,描写仙道生活,情景交融,意境十分高远。

(6)《吕洞宾三卧岳阳楼》

《岳阳楼》写吕洞宾三过岳阳楼,度化楼前柳树与梅花精的故事。本剧题材大略是取自宋叶得岩下放言,以及全真教的传说等。其实,元剧中敷演吕仙度世的故事甚多,本剧算得上是上乘之作。由正末吕洞宾主唱,虽不似《黄粱梦》那般幻化多姿,却也曲折动人,仍是作者对现实生活失望之后,至神仙世界去寻求安慰之佳作。

(7)《马丹阳三度任风子》

《任风子》叙述马丹阳度化任屠的故事。是马致远晚年之作,亦是仙道剧作中,道教气氛最浓厚者。仙人马丹阳以任屠有半仙之分,特去点化他,作者甚至安排了任风子为断绝尘缘而杀子休妻之情节,这与当时宗教「黜妻屏子」之禁欲主义颇为接近。

全剧情节紧凑,很能吸引观众之情绪,层层起伏,颇具曲折之妙。因为是末本,由任屠主唱,所以曲文部分极为本色,而与致远其他的杂剧风格不同。王季烈《螾庐曲谈》中说「任风子乃屠户口吻,故不作才语。」「其语本色极矣。」曲曲本色、语语本色、字字本色是矣!

(8)结论

马致远的杂剧一向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剧词典雅清丽,气度不凡,故能负有盛誉。综论其剧曲特色,则有末本特多、有浓厚的出世思想、曲风豪放高远等特点。在元曲史上,常被拿来与关汉卿相较,唯因欣赏角度不同,二者实难分轩轾,今仅录邓绍基先生《元代文学史》之语於下,以供读者参考:

「关汉卿的杂剧活动在舞台上的是不同面貌、不同身份和不同性格的剧中人,作家把强烈的爱憎熔铸在人物性格之中;而在马致远的作品中,我们却总能找到作家本身的影子。马致远驾驭文字的能力是高超的,在剧中倾注了他的愤懑、他的血泪、他的矛盾和动摇,使作品具有浓厚的感情色彩。他的作品所反映的思想感情也与关汉卿的剧作不同,关汉卿更多地反映了下层人民的爱憎、是非、理想和追求;而马致远却反映了元代相当一部分儒士的痛苦和徘徊。因此他的作品往往能在知识界引起共鸣。加上马致远的曲文更符合古时文人的传统欣赏习惯,他的作品在元明两代很有影响。」

5 回复:元曲欣赏
顶一下!我们正定,是元曲除了元大都外最大的发祥地。出了白朴、尚仲贤、李文蔚等七八位元曲大家。学习和研究元曲,也是发掘整理我们正定历史文化的一个主要课题之一。难得楼主这样详尽地从马致远一人的角度切入,为我们阐述出了元曲欣赏的知识界面与视野。

6 回复:元曲欣赏
贯云石7首

《南吕。金字经。闺情》 贯云石

蛾眉能自惜 别离泪似倾

休唱阳关第四声 情 夜深愁寐醒

人孤零 萧萧月三更

《落梅风。恬适》 贯云石

新诗句 浊酒壶 野人闲不知春去

家童柳边闲钓鱼 趁残红满江鸥鹭

《中吕。红绣鞋。闺情》 贯云石

挨著靠著云窗同坐

偎著抱著月枕双歌

听著数著愁著怕著早四更过

四更过情未足 情未足夜如梭

天哪 更闺一更儿妨甚麽

《殿前欢。畅幽哉》 贯云石

畅幽哉 春风无处不楼台

一时怀抱俱无奈 总对天开

就渊明归去来 怕鹤怨山禽怪

问甚功名在 酸斋是我 我是酸斋

《殿前欢。醉我》 贯云石

怕西风 晚来吹上广寒宫

玉台不放香奁梦 正要情浓

此时心造物同 听甚霓裳弄

酒后黄鹤送 山翁醉我 我醉山翁

《水仙子。田家》 贯云石

绿阴茅屋两三间 院后溪流门外山

山桃野杏开无限 怕春光虚过眼

得浮生半日清闲 邀邻翁为伴

使家僮过盏 直吃的老瓦盆乾

《小梁州。秋》 贯云石

芙蓉映水菊花黄 满目秋光

枯荷叶底鹭钻藏 金风荡

飘动桂枝香 雷峰塔畔登高望

见钱塘一派长江 湖水清 江潮漾

天边斜月 新雁两三行

刘致6首

《雁儿落带得胜令。送别》 刘 致

和风闹燕莺 丽日明桃杏 长江一线平

暮雨千山静 载酒送君行 折柳系离情

梦里思梁宛 花时别渭城 长亭 咫尺人孤零

愁听 阳关第四声

《山坡羊。燕城述怀》 刘 致

云山有意 轩裳无计

被西风吹断功名泪 去来兮

便休提 青山尽解招人醉

得失到头皆物理 得 他命里

失 咱命里

《山坡羊。西湖醉歌次郭卿振韵》 刘 致

朝朝琼树 家家朱户

骄嘶过沽酒楼前路 贵何如

贱何如 六桥都是经行虚处

花落水流深院宇 闲 天定许

忙 人自取

《南吕。四块玉。游赏》 刘 致

泛彩舟 携红袖 一曲新声按伊州

樽前更有忘机友∶波上鸥 花底鸠

湖畔柳

《折桂令。樵》 刘 致

正山寒黄独无苗 听斤斧丁丁

空谷潇潇 有涧底荆薪 淮南丛桂

五意堪樵 赤脚婢香粳旋麓

长须奴野菜时挑 云暗山腰

水〔□互〕溪桥 日暮归来 酒满山瓢

《雁儿落带得胜令。送别》 刘 致

东山仰谢安 秋水思张翰

长沙屈贾谊 落日悲王粲

坐上酒初残 灯下剑空弹

马援标铜柱 班超指玉关 遥看

明月钱塘岸 云间 山头更有山

薛昂夫9首

《塞鸿秋。凌鹫台怀古》 薛昂夫

凌鹫台畔黄山铺

是三千歌舞亡家处

望夫山下乌江渡

是八千子弟思乡去 江东日暮云

渭北春天树 青山太白坟如故

《中吕。山坡羊。叹世》 薛昂夫

大江东去 长安西去

为功名走遍天涯路 厌舟车

喜琴书 早星星鬓影瓜田暮

心待足时名便足 高 高处苦;低

低处苦

《山坡羊。西湖杂咏春》 薛昂夫

山光如淀 湖光如练

一步一个生抠面 扣逋仙 访坡仙

拣西湖好处都游偏

管甚月明归路远 船 休放转 杯

休放浅

《双调。庆东原。西皋亭适兴》 薛昂夫

兴为催租败 欢因送酒来

酒酣时诗兴依然在 黄花又开

朱颜未衰 正好忘怀 管甚有监州

不可无螃蟹

《水仙子。醉乡记》 薛昂夫

几年无事傍江湖 醉倒黄公旧酒垆

人闲纵有伤心处

也不到刘伶坟上土

醉乡中不辨贤愚 对风流人物

7 回复:元曲欣赏

看江山画图 便醉倒何如

《喜春来。隐居漫兴》 薛昂夫

芸窗月影吟情荡 纸帐梅花醉梦香

觉来身世两相忘 休妄想

樽有酒且疏狂

《殿前欢。醉归来》 薛昂夫

醉归来 袖春风下马笑盈腮

笙歌接到朱帘外 夜宴重开

十年前一秀才 黄齑菜

打熬到文章伯 施展出江湖气概

抖擞出风月情怀

《折桂令。叹世》 薛昂夫

鸡羊鹅鸭休争 偶尔相逢

堪炙堪烹 天地中间 生老病死

物理常情 有一日符到奉行

只图个月朗风清 笑杀刘伶

荷插埋尸 犹未忘形

《双调。楚天遥过清江引。送君词》 薛昂夫

有意送春归 无计留春住

明年又著来 何似休归去

桃花也解愁 点点飘红玉

目断楚天遥 不见春归路

春若有情春更苦 暗里韶光度

夕阳山外山 春水渡傍渡

不知那答儿是春住处

张养浩12首

《双调。沽美酒带得胜令》 张养浩

在官时只说闲, 得闲时又思官, 直到教人做样看

从前的试观: 哪一个不遇灾难?

楚大夫行吟泽畔, 伍将军血污衣冠,

乌江岸消磨了好汉, 咸阳市乾休了丞相

这几个百般要安, 不安

怎如俺五柳庄逍遥散诞

《双调。折桂令。中秋》 张养浩

一轮飞镜谁磨? 照彻乾坤, 印透山河

玉露泠泠, 洗秋空银汉无波, 比常夜清光更多, 尽无碍桂影婆娑

老子高歌, 为问嫦娥, 良夜恹恹, 不醉如何

《中吕。山坡羊》 张养浩

一 潼关怀古

峰峦如聚 波涛如怒 山河表里潼关路

望西都 意踯蹰

伤心秦汉经行处 宫阙万间都做了土

兴 百姓苦;亡 百姓苦

二 骊山怀古

骊山四顾 阿房一炬 当时奢侈今何处

只见草萧疏 水萦纡

至今遗恨迷烟树 列国周齐秦汉楚

赢 都变做了土;输 都变做了土

《普天乐。大明湖泛舟》 张养浩

画船开 红尘外 人从天上 载得春来

烟水间 乾坤大 四面云山无遮碍 影摇动城郭楼台

杯斟的金波 诗吟的青霄惨惨 人惊的白鸟皑皑

《双调。雁儿落带得胜令。退隐》 张养浩

云来山更佳 云去山如画 山因云晦明 云共山高下

倚仗立云沙 回首见山家 野鹿眠山草 山猿戏野花

云霞 我爱山无价 看时 行踏 云山也爱咱

《水仙子。咏江南》 张养浩

一江烟水照晴岚 两岸人家接画檐 芰荷丛一段秋光淡

看沙鸥舞再三 卷香风十里珠帘 画船儿天边至 酒旗儿风外〔风占〕

爱杀江南

㈦ 范仲淹的诗有哪些

范仲淹(989年8月29日-1052年5月20日),字希文,汉族,北宋著名的思想家、政专治家、军事家、文学家。属

据《宋史》载,范仲淹作品有《文集》二十卷,《别集》四卷,《尺牍》二卷,《奏议》十五卷,《丹阳编》八卷。北宋有刻本《范文正公文集》,南宋时有乾道刻递修本、范氏家塾岁寒堂刻本,皆二十卷。


㈧ 急求马致远曲"云笼月,风弄铁,两般儿助人凄切。剔银灯欲将心事写,长吁气一声吹灭"赏析

好诗一句

㈨ 此诗到底有多么地伤风败俗

当名士遇见名妓-己亥杂诗情事录

“天花拂袂著难销,始愧声闻力未超;青史他年烦点染,定公四纪遇灵箫。”
十二年为一纪,龚自珍时年四十八岁,于袁浦(今江苏清江市)遇妓灵箫,一见钟情。此时是道光十九年己亥(1839),定公在辞官自京返家途中。
箫与剑,在龚自珍诗中有特殊意义。少年击剑复吹箫,剑气箫心一例消,又说“一箫一剑平生意,负尽狂名五十年”,代表着侠骨柔情,报国壮志与诗酒情怀,双管齐下,一个也不能少。此时遇上名字中有“箫”字的灵箫,冥冥中有似天意,更巧的是,酒席中初见,分韵赋诗,定公抽得亦是“萧”字韵。故喜不自胜,比之于甄陀罗,又比之于天女,同时,思及自己平生,一时哀乐交集。当一个男人对女人动心,他会不自觉地将自己的身世跟她牵扯到一起,由此可以推断,他对她是否有真情。
龚自珍信奉天台,长礼空王,又才华超卓,却不是道学先生,灵箫为妓,卖身为生,二人即生感情,立即结成欢好。第二天晨起,郑重又以诗相谢,献于灵箫妆台之上:“一言恩重降云霄,尘劫成尘感不消;未免初禅怯花影,梦回持偈谢录箫。”
从前后诗篇看,灵箫当是识文断字的女子,而且工辞令,有英气,有心机。美貌是不用说了,虽然情人眼里出西施,但高傲放诞如龚自珍,不美的女子首先就不会落入他眼里,美而不慧,则无法使他动情。美而慧,身份却下贱,这场露水姻缘,换一个对象,也就轻描淡写过了。
可龚自珍非常人,其情也狂,其来势也风雨苍苍。在诗中,灵箫俨然成了他心目中的女神,对所爱女人的这种态度,在传统文人所写情诗中,是极罕见另类的。三千世界,尽成微尘,尘又成尘,此感恩之情仍不能销,这种浪漫奇丽的写法,也使他的感情,于谦卑之态下,具有令所爱不可驳回的气势。
龚自珍此次出京,其实很狼狈仓惶,具体原因如何,不得而知,总归是些未了“恩仇”,危及身家性命。已亥杂诗中,屡次提到,藏头露尾,又不肯说详细,惹得后人猜测纷纷。有种说法是因与顾太清恋爱暴露,被其本夫逼出京师,即“丁香花公案”。然而又不断有人指出其谬,孟森甚至专门作《丁香花公案》长文为龚顾辨诬。依我之见,定公此人外形不佳,矮小貌寝,为人脾气比较古怪,说话又经常神出鬼没,顾太清名门贵妇,有着个品貌相当的老公,无论从女人的角度还是现实的角度,能看得上定公,倒也是奇事一桩。
又有猜政治原因的,如钱穆,认为定庵是因禁鸦和主战事,得罪了穆彰阿,受到迫害,只得出逃。然而,若果因此事,政治上打击也就足够了,穆彰阿集中精力对付的是林则徐、邓廷桢诸人,没必要对当时官微言轻的龚自珍下手夺他性命。而且已亥杂诗中,屡屡吐露仇家势力只在京师及江北,以穆彰阿当时气焰,真要追砍他,一道长江怎么阻得住?
反正定公与人在京师结了仇大约是实,以至返家一路上也是惶惶。与灵箫一晤,匆匆次日即别去。然后,到了扬州。在这里,遇上了另一女子小云,并为其作诗三首。小云看来也是名妓,可以三番五次拒客(当然拒的不是定公,而是定公的友人及其他不入眼者),而且聪明伶俐,“能令公愠公复喜”,龚自珍对她颇不吝夸赞。但从诗中也可见,定公对她,与对灵箫的态度,是很不同的,“初弦相见上弦别,不曾题满杏黄裙”,逢场作戏的成份多些。
中国的才子名士有一点甚好:凡诗词写到与已有关系的女人,基本上极尽溢美之辞,一分好能夸到十分,中人之姿可夸成天人。这些女人往往是妓女,因为招惹良家妇女,可是作奸犯科的大案子,自家的老妻拙荆,又一般只宜出现在悼亡诗词中。妓女对文人也很投契,尤其是大文人,苏东坡、欧阳修这级别的,别说接客接到,就是只被他品题过,立刻身价百倍。
小云遇到定公,肯定久已闻名的了,看上去,这位名士贵人对自己也很喜爱,于是,两情相惬,别时她恋恋不舍――是出于真的爱恋,还是职业习惯,无可考证。总之,和受过良好教育有文化修养有地位的贵妇顾太清完全不同,对于定公的出现并留情,她有着充足的理由眼前一亮,受宠若惊。不过,她跟灵箫一样,因定公的诗而留名,但青史上野史上,都没有为她们留出任何开口说话的机会。所以,还是只能回到定公的诗里来,看他如何说。
“坐我三熏三沐之,悬崖撒手别卿时。不留后约将人误,笑指河阳镜里丝。”这是龚自珍给小云的临别赠诗。说得很婉转,一付情非得已,为你好,也为我好的表情。龚惯以佛家词语入诗,这里也是,在三分哀艳三分疼痛三分洒脱之外,还有那么一分宝相庄严……他拨脚跑去了杭州。
在杭州,他为一位未嫁早夭的女郎写下悼亡词十六首。所悼对象具体姓氏,没人知道,王文濡校本上眉批说可能是定公表妹。女郎大约卒于龚自珍返前十一个月左右,住杭州城外凤凰山脚下,良家女子,与定公为旧相识,可能是世交,且相互感情甚好。
在女人面前,龚自珍是个风流多情种子,这一点几乎可以从诗中坐实了。这一路剑气箫心、红袖频招地走回昆山,定公终于可以松口气,开始修复羽琌山馆。灵箫的身影,仍在他心中,越来越美丽。望着修缮一新的房屋和四周风景,他开始想象与灵箫在此双宿双飞,过逍遥自在的生活。“乞墅”二首云:“灵箫合贮此灵山,意思精微窈窕间。区壑无双人地称,我无拙笔到眉弯。”“此是春秋据乱作,升平太平视松竹。何以功成文致之?携箫飞上羽琌阁。”
不久,龚自珍决定冒险再去北京,迎眷属归南。走的还是前次回来的路,重过扬州,再会小云,小云求他为已脱籍,她失望了,定公心在不她这里。“新诗急记销魂事”,她只是他路途中一个艳遇,用我的一位女友话来说,是口渴时偶尔用过的一只杯子。对于她想要嫁他的要求,他略带嘲弄地答道:“少年尊隐有高文,猿鹤真堪张一军。难向史家搜比例,商量出处到红裙。”这个时候还不忘为少年时的雄文自豪一番,是为了提醒她彼此身份的不般配?为了怕她再纠缠,他不辞而别,“怕听花间惜别词,伪留片语订来期。秦邮驿近江潮远,是剔银灯诅我时。”就此跑掉。
是年九月二十五日,龚自珍重到袁浦,十月六日渡河去,留浦十日。一场情爱之战,便发生在此时此地。定公在此期间,加上别后途中所寄予灵箫,共作了三十三首诗,详细地记录了这段情事,个中微妙曲折心态,也是向来写情作品中罕见。
灵箫也是见面后,便再次提起脱籍一事。当初定公在家时,已下定决心要携箫同隐,此时却不知为何变卦,谢绝了她的要求。“豆蔻芳温启瓠犀,伤心前度语重提。牡丹绝色三春暖,岂是梅花处士妻?”“对人才调若飞仙,词令聪华四座传。撑住东南金粉气,未须料理五湖船。(此二章,谢之也。)”
从诗中看,龚自珍对于灵箫,是极其欣赏的,她的丰韵,她的才华,如此明艳逼人,是不是正因为此,使他有了犹豫之心,想要脱逃:这样的女子,适合做他的“梅花处士妻”么?很快,二人的鱼水相得,心心相映,使他将这些犹豫丢在脑后,纵情陶醉在温柔乡中。
他为她写了好多温柔的句子,深情的诗,说她的体态音容,爱她的活色生香和英气勃发,甚至因她爱上了她的家乡苏州。他记下了他们在一起的快乐时日,还想到了为她而改变自己。她则欣然回报,女为悦已者,士为知已,她做了他的“金闺国士”。他们的爱恋如少年般热烈。然而,他们实际上都已经不是不谙世事,蛮撞直率的少年人,在这场双方年龄、身份、地位悬殊的爱情中,由各自身份背景和个性冲突带来的阴影,渐渐侵占了爱人的心。
“喜汝文无一笔平,坠侬五里雾中行。悲欢离合本如此,错怨蛾眉解用兵。”爱恋即深,则生忧怖,一言一行,怕对方不解已心,又疑惑他心可似我心,犹疑、试探,有话也不好好说,恰如兵书上虚虚实实。在灵箫,这是出于青楼中女子的天然警惕心,易求无价宝,难得有情郎,她对手中这份飞来的爱情,总要放不下心来。在定公,官场、情场上打滚多年的人,早已对那些言不由衷、虚心假意厌恨之至,心上人的言行突然难以琢磨起来,他一定能敏锐地感觉到,而且不见得会往好处想。
“臣朔家原有细君,司香燕姞略知文。无须问我山中事,可向花间领右君?”明明已经诚心地说要娶她,她为何此刻又忽冷忽热使小性儿?“美人才地太玲珑,我亦阴符满腹中。今日帘旌秋缥缈,长天飞去一秋鸿。”闹了一些别扭后,定公负气不辞而别――你耍小心眼儿,难道我就不会?灵箫写信道歉,又把他请了回去。
大概这一闹,关系稳定了些。灵箫似乎仍是缺少安全感,使些试探郎心的小伎俩,定公也不再跟她计较,反信誓旦旦:“美人捭阖计频仍,我佩阴符亦可凭。绾就同心坚俟汝,羽琌山下是西陵。”至此,眼看就是大团圆的结局了,突然,意外地,龚自珍真的匆匆走了,一去不回。到底为了什么?除了他自己,可能连灵箫也不解原因。可能是担心自己会又改变主意,临走时他拒绝灵箫的相送,独自上船。空留下一首首在她闺房中写下的情诗,那些清丽绵缠的句子:“红似相思绿似愁”、“三生花草梦苏州”……忽然之间,昨日之日,邈若山河。
很显然,他仍然在爱着她,离去之后,途中时时思念,往昔情事不离心上,一会儿对当初的拂袖而去痛悔不已,一时又打定主意从此要将她长驻心中,一时又自认觉悟。颠颠倒倒地独个儿闹了许久,终于决定彻底分手。
“阅历天花悟后身,为谁出定亦前因。一灯古店斋心坐,不似云屏梦里人。(顺河道中再奉寄,仍敬谢之,自此不复为此人有诗矣。越两月,从北回,重到袁浦,问讯其人,已归苏州闭门谢客矣。其出处心迹亦有不可测者。”
灵箫回苏州隐居,定公于两年后暴卒于丹阳云阳书院。有传闻为仇家所害。柴萼《梵天庐从录》,则说为灵箫毒杀。王文濡校本眉批则注曰:下毒的可能是小云。然小云之归定公,并无确证,灵箫之毒定公,也只是传说。
王国维曾痛诟龚自珍为人凉薄,以其诗“偶赋凌云偶倦飞,偶然闲慕遂初衣。偶逢锦瑟佳人问,便说寻春为汝归。”为证,静安先生一切文字,爱好以血书成者,和定公当不是同路人。然而一切感情,情仇爱恨,担得起,那是决绝,是勇猛精进,担不起,也是人之常情。艳词可作,唯不可作儇薄语。龚定庵诗云:“偶赋凌云偶倦飞,偶然闲慕遂初衣。偶逢锦瑟佳人问,便说寻春为汝归。”其人之凉薄无行,跃然纸墨间。 言为心声,文是为人的写照,人无真情是凉薄无行,文无真情的结果也就可想而知了。

具体的赏析我也不是很清楚...
希望以上回答能够对你有帮助...

㈩ 求《蝶恋花》赏析300字左右

纳兰性德仅活到三十一岁,这位才华绝代的人物,来到世间不过“惊鸿一瞥”,留下的雪泥鸿爪便是那《饮水词》。读他的词,你会感受其中有那么个饱含挚意深情且十分凄惋动人的主旋律,久久地在你心上萦回,且听这首《蝶恋花》吧:

“辛苦最怜天上月,一昔如环,昔昔都成玦”——月光下的世界,有一种朦胧的美感,易惹人冥思遐想。离别的人们则更易逗起无限相思之情。唐人诗有:“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又有“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之类。纳兰性德继承前人却又自创新意,他仰望夜空一轮皓月,浮想联翩而至,情感勃郁而生。他高声叹息:“明月呀明月,最可怜你一年到头东西流转,辛苦不息;最可惜你好景无多,一夕才圆,夕夕都缺。”那“环”和“玦”皆美玉制成的饰物,古人佩在身上。“环”似满月,“玦”似缺月。纳兰性德词镂刻精工入妙,于此类比拟可见。但其长处还在于写景亦处处有情,故其词抒情气氛特浓。此处以“辛苦最怜”四字领起,顿使天边那一泓寒碧,漾起许多情思。

“若似月轮终皎洁,不辞冰雪为卿热”。随着情感的高涨,想象的飞腾,他进一步梦想起来,那一轮明月仿佛化为他日夜思念的爱人,用她那皎洁的光辉陪伴着他。此时,词人也发出了自己的誓言:要不畏“辛苦”,不辞“冰雪”去到自己爱人身畔,以自己的身躯热血“为卿热”。无奈天路难通,一个天上,一个人间,遐想烟消云散之后,剩下的只是对往事的追怀和物在人亡的沉痛感慨。

纳兰性德本是一位在精神气质上颇似贾宝玉的贵胄公子,身居“华林”而独被“悲凉之雾”。当了康熙的侍卫,却深以为苦,“惴惴有临履之忧”。他率真,性好自由,喜欢“闲云野鹤”式的生活:“仆亦本狂士,富贵轻鸿毛”,他爱书,爱友朋之乐,还很钟爱他的闺中伴侣。《饮水词》中有些篇章如初日芙蓉,晓风杨柳的姿影般明丽、娇嫩,又如出谷春莺,天边云雀的鸣声般曼妙、清新,它记录了词人的初欢,描绘了他的少年行乐图。可惜这段时间很短促,大约才结婚两、三年后他就赋“悼亡”了。我们看到他在一首《沁园春》词前《自序》中道:“了巳重阳前三日,梦亡妇澹妆素服,执手哽咽,语多不复能记。但临别有云:‘衔恨愿为天上月,年年犹得向郎圆。’妇素未工诗,不知何以得此也。”哦,原来他心中的明月,寄托了他如此深沉的哀思,自不同于一般。他们夫妻间只有“几年恩爱”,又还有别离,早知如此,真不该离别:“问君何事轻离别,一年能几团围月?”他在词中常这么叹息。

“无奈尘缘容易绝,燕子依然,软踏帘钩说”——下半阙拉回到现实:室在人亡,双燕依然,一片凄清。小燕子也是很多情的,象王尔德笔下的“快乐王子”就有一只小燕子来陪伴。如今一双燕子出现在纳兰性德的帘钩上,只有它们那儿娇小、轻盈才能够“软踏”,这“软”字下得多神!燕子呢喃、似絮语;它们在说什么?是说当年这室中曾有那“一生一代一双人”的事儿吧?于是我们从那“说”字里随之想象出此间曾有过的旖旎柔情的梦幻中的画面来了,随即,又都消逝了。眼前只有这帘间燕子。

“唱罢秋坟愁未歇,春丛认取双栖蝶”——一结是那样沉挚,又是纳兰性德式的爱情的表现。他是不甘心这样凄凉到底的,他又梦想起来了。“唱罢秋坟”出自李贺诗中“秋坟鬼唱鲍家诗”一语。“鲍家诗”似乎指的就是鲍照的《蒿里吟》这类挽歌。纳兰性德说:“在你的坟前我悲歌当哭,唱罢了挽歌,悲哀还不得解脱,我只有明春到此来认一认,花丛中可有一双栖香正稳的蝴蝶。”为什么要“认取”呢?想必是旧时曾见过的了。于是我们从他自己描绘的年少风光里,看到了这样的镜头:“露下庭柯蝉响歇,沙碧如烟、烟里玲珑月。并着香肩无可说,樱桃暗吐丁香结。笑卷轻衫鱼子缬,试扑流萤,惊起双栖蝶……。”这不就是那难得的“一昔如环”的花月良宵吗?在他心上萤飞蝶舞,时时闪过,他所以要时时去寻觅,以重温旧梦。但这样的解释似嫌不足。我们反复吟咏全篇,感到其中热烈深沉的感情是一贯到底的。“最怜”——“不辞”——“认取”这些字眼下得“字字沉响”,力量很大。应该容许他的想象继续飞腾起来,应该换一种理解:对着秋坟,他痴心地发愿“眼泪已流尽,悲歌已唱完,倒不如率性化去,和死去的爱人一起变作一双蝴蝶,到来年,春光如海万花丛中有对双栖蝶,这就是我们俩——永远地摆脱悲哀,永远地相依在一起——请旁人来‘认取吧。”

他的早逝的妻子,在他心中永久是一位娇憨情态的少女,他们相恋的时光在池心中是永久的纪念。他感到那时候他自己也很纯洁无邪,正是“少年不识愁滋味”,而后来他便陷进许多烦恼中去了,所以他对一逝而不复返的人生这段美好时光无限依恋,格外追想。他的“悼亡”篇章很多,其缘由也在此。

纳兰性德词中有一个理想境界,那就是希望青春和爱情得到永生。青年词人是非常执着于这一理想并且热烈地赞颂它的。《蝶恋花》可为范例。故而我们读他这篇词后,会感到于凄惋中还燃着一种象火一般炙热人心的东西,这就颇具力量,而不纯然是消沉。他的同时代词人陈维崧评他的词曰:“哀感顽艳,得南唐二主之遗。”但我以为散发着青春气息的纳兰性德的词,几乎在“南唐二主”之上。

纳兰性德词善设色点染,此篇先以素谈之色为主,只见青白的月色,又见帘前的双燕,最后却让我们看见那春丛双蝶的想象中色采绚烂的特写,映衬之下,分外地美。即令“悼亡”,也不尽是一片素色,这恐怕也是他的特点吧。

参考资料:http://..com/question/93605531.html?si=2

热点内容
古代励志的名言 发布:2021-03-16 21:50:46 浏览:209
形容儿孙绕膝的诗句 发布:2021-03-16 21:49:35 浏览:878
席慕蓉赏析印记 发布:2021-03-16 21:48:26 浏览:311
权力很大含有手的成语 发布:2021-03-16 21:48:22 浏览:584
能听的儿童故事 发布:2021-03-16 21:48:15 浏览:285
关于足球的诗歌词句 发布:2021-03-16 21:47:40 浏览:870
拖拉机的古诗 发布:2021-03-16 21:42:53 浏览:571
亮甜的诗句 发布:2021-03-16 21:42:00 浏览:831
广东话生日快乐祝福语 发布:2021-03-16 21:38:55 浏览:409
嘘的短句 发布:2021-03-16 21:38:07 浏览: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