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名言名句 » 广群芳谱刘灏赏析

广群芳谱刘灏赏析

发布时间: 2021-02-16 00:53:46

A. 赏析李清照的《添字丑奴儿》

《添字丑奴儿·窗前谁种芭蕉树》是宋代女词人李清照的作品。此词从视觉和听觉两个方面来描绘芭蕉的形象,不仅准确地勾勒出芭蕉的本质特性,而且蕴含着巨大的情感力量。上阕从视觉入手,生动地写出芭蕉的树阴遮满中庭,叶片舒展,蕉心卷缩的景象;下阕从听觉入手,写夜雨打在芭蕉上,声声入耳,使本来就辗转不眠的词人更加愁伤。全词篇幅短小,含蓄蕴藉,用语直白,运笔轻灵,情思沉切。

添字丑奴儿⑴
窗前谁种芭蕉树,阴满中庭⑵。阴满中庭,叶叶心心,舒卷有馀清⑶。
伤心枕上三更雨,点滴霖霪⑷。点滴霖霪,愁损北人,不惯起来听。
⑴添字丑奴儿:词牌名。一作“添字采桑子”。“丑奴儿”与“采桑子”同调而异名。添字:在此词中具体表现为——在“丑奴儿”原调上下片的第四句各添入二字,由原来的七字句,改组为四字、五字两句。增字后,音节和乐句亦相应发生了变化。
⑵中庭:庭院里。
⑶舒卷:一作“舒展”,在此可一词两用,舒,以状蕉叶;卷,以状蕉心。且卷,有通“婘”之训,谓好貌。馀清:此据王学初《李清照集校注》和吴熊和《唐宋词通论》,此首断句亦从吴著。“馀清”,今本多作“馀情”,“情”字在此其意似欠当,因此词上片旨在咏物并非简单的拟人之法。馀清,意谓蕉叶舒卷;蕉心贻人以清凉舒适之感。视“清”字为“情”字的谐音,其意似胜于径用“馀情”二字。
⑷霖霪:本为久雨,此处指接连不断的雨声。

译文
不知是谁在窗前种下的芭蕉树,一片浓阴,遮盖了整个院落。叶片和不断伸展的叶心相互依恋,一张张,一面面,遮蔽了庭院。
满怀愁情,无法入睡,偏偏又在三更时分下起了雨,点点滴滴,响个不停。雨声淅沥,不停敲打着我的心扉。我听不惯,于是披衣起床。

这首词写于词人南渡之后。根据蔡中民的观点“深情苦调,楚哀动人,当是建炎三年其夫赵明诚死后所作”(《百家唐宋词新话》)可知此词创作时间在公元公元1129年(建炎三年)之后。

文学赏析
中国韵文学会理事、上海市古典文学学会理事蒋哲伦先生在《读〈添字丑奴儿〉》一文中对此词作如下赏析:
这首词作于南渡以后,通过雨打芭蕉引起的愁思,表达作者思念故国、故乡的深情。上片咏物,借芭蕉展心,反衬自己愁怀永结、郁郁寡欢的心情和意绪。首句“窗前谁种芭蕉树”,似在询问,似在埋怨,无人回答,也无须回答。然而通过这一设问,自然而然地将读者的视线引向南方特有的芭蕉庭院。接着,再抓住芭蕉叶心长卷、叶大多荫的特点加以咏写。蕉心长卷,一叶叶,一层层,不断地向外舒展。阔大的蕉叶,似巨掌,似绿扇,一张张,一面面,伸向空间,布满庭院,散发着清秀,点缀着南国的夏秋。第二句“阴满中庭”形象而逼真地描绘出这一景象。第三句重复上句,再用一个“阴满中庭”进行吟咏,使人如临庭前,如立窗下,身受绿叶的遮蔽,进而注视到蕉叶的舒卷。“叶叶心心,舒展有馀情”,歇拍二句寄情于物,寓情于景。“叶叶”与“心心”,两对叠字连用,一面从听觉方面形成应接不暇之感,—面从视觉印象方面,向人展示蕉叶不断舒展的动态。而蕉心常卷,犹如愁情无极,嫩黄浅绿的蕉心中,紧裹着绵绵不尽的情思。全词篇幅短小而情意深蕴。语言明白晓畅,能充分运用双声叠韵、重言叠句以及设问和口语的长处,形成参差错落、顿挫有致的韵律;又能抓住芭蕉的形象特征,采用即景抒情,寓情于物,触景生情,寓情于景的写作手法,抒发国破家亡后难言的伤痛;用笔轻灵而感情凝重,体现出漱玉词语新意隽、顿挫有致的优点。

名家评论
王学初《李清照集校注》卷一:此首又见《广群芳谱》卷八十九(卉谱三)芭蕉,调为《采桑子》,词句亦与《采桑子》同而非《添字丑奴儿》。其词云:“窗前谁种芭蕉树,阴满中庭,叶叶心心,舒展馀光分外清。伤心枕上三更雨,点点霖霪,似唤愁人,独拥寒衾不忍听。”按《全芳备祖》国内无刊本(董康《书舶庸谈》云:日本有元刊本),但各抄本均作《添字丑奴儿》。《花草粹编》云“添字”,是陈耀文所见本当亦相同。《广群芳谱》作《采桑子》,殆为编者汪灏等所妄改,不足据。(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年10月出版)
吴熊和《唐宋词通论》:添字或摊破的另一种方式,是在增入音节、字数后改组乐句。如《丑奴儿》歇拍为七言一句,李清照《添字丑奴儿》添入二字,改组为四言、五言两句。(浙江古籍出版社1985年1月出版)
喻朝刚《宋词精华新解》:此篇写于南渡以后。词人因见芭蕉而起兴,触景伤怀,抒发了流落异乡、怀念故土的寂寞愁苦之情。李清照这种背井离乡的寂寞凄楚之感,产生于国亡家破夫死以后,不同于平常环境中的羁旅行役和离情别绪,具有深广的现实意义。当金兵入据中原后,被迫离开故土、逃亡南方的“北人”,何止干千万万!作者也是其中的一员。此篇既抒写了词人的感受,也唱出了许许多多难民的心声。这首词篇幅虽短,意蕴却很深,语言浅近通俗,脉络十分清晰,体现了漱玉词的艺术特色。全词以芭蕉、夜雨为背景,写了一天的见闻和感受。上片诉诸视觉,描摹白天窗前所见;下片诉诸听觉,刻画深夜枕上所闻。抒情主人公的情感之波,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景物的变化而起伏动荡。两片的第三句“阴满中庭”和“点滴霖霪”均用叠句,起到了渲染环境气氛、加强艺术效果的作用。词中还运用了双声叠字,形成错落有致的韵律,使作品的意象显得更为生动,富有艺术感染力。(吉林大学出版社1988年8月出版)
平慧善《李清照诗文词选译》:起首一问句表现了词人对种树者的怀念与对芭蕉长成的喜悦,因此她移情入景,说“叶叶心心舒卷有馀情”,写芭蕉对人的深情,正是抒发词人自己的深情。上半阕写从室内看芭蕉成荫,下半阕则写枕上听雨打芭蕉。经过国难、家破、夫亡种种打击后,避难客居的人夜不成眠,夜雨不停地敲打着芭蕉,也敲打在词人愁损的心上。“起来听”这一外在的动作,曲折地表现了词人内心的万千愁绪。(巴蜀书社1988年10月出版)
蔡中民:此词通过对夜雨芭蕉这一南方特有景致的描绘,抒发自己思乡忧时的浓愁。深情苦调,楚哀动人,当是建炎三年其夫赵明诚死后所作。夜雨芭蕉同夜雨梧桐一样,是秋日里最撩人愁绪的景象,诗人常常遣之笔端,作为抒发愁情的形象载体,以取得更为感人的事半功倍的艺术效果。如杜牧《八六子·洞房深》:“听夜雨,冷滴芭蕉。”顾敻《杨柳枝·秋夜香闺思寂寥》:“正忆玉郎游荡去,无寻处,更闻帘外雨潇潇,滴芭蕉。”李后主《长相思·云一緺》:“秋风多,雨相和。帘外芭蕉两三窠。夜长人奈何。”清照词从白天写起,白天的芭蕉婀娜多姿,日炎独阴,“叶叶心心,舒展有馀情”,给人带来一丝深情的慰藉。下片写夜景,兀地揭起。“伤心枕上三更雨”,本来就夜深不寐,苦不堪言,可偏偏三更头上,又吹来一阵寒风,打下三二滴疏雨。“隔窗知夜雨,芭蕉先有声”,那点滴霖霪的雨滴打在芭蕉上,不啻是打在自己备受创伤的心上。她想起失去的家园,死去的丈夫,想到动荡不安的时局和苟且无能的赵构小朝廷,想到不知何时才能“相将过淮水”,自然是要“愁损北人”,更加没法入睡,只得披衣而起,独抱浓愁待天晓了。白日之情景是铺垫,是“虚”写,目的是为了与下片形成对比,以“虚”见实,孤苦处境中希冀寻求一点慰藉,是“虚”中之实,“不惯听”并非因为惊醒而是本来就忧深愁重,又是实中之“虚”。首句一问,埋下伏笔,结句拍合,醒明题旨,不答亦答。“点滴霖霪”一叠,造成空间上和时间上的延伸感,加重了环境凄凉愁惨的气氛,丰富了词语的表现力.使所表之情更加真切,更加深重哀婉。(《百家唐宋词新话》,四川文艺出版社1989年5月出版)
李静等:这首词通过对芭蕉的描写,抒发了对颠沛流离、怀远念归生活的感慨。上片是对芭蕉的描写。开篇一句,似问非问,颇有气势,点明庭院之中的芭蕉并不是词人种的,因为这里并非家乡故土。这一句看似平淡,其实暗寓深情,浸透了流离的感伤。随后两句,写芭蕉叶肆意伸展,覆盖了庭院。这一句把芭蕉叶的神态描绘得栩栩如生。“叶叶心心”,叠字连用,一方面从听觉上给人以急迫感,另一方面也从视觉上展示了芭蕉叶的形态,颇具动感。下片抒情。北方天气干燥,很少下雨,所以北方人乍到南国,一开始会很不适应当地潮湿的气候。再加上深夜失眠,于枕上静听雨打芭蕉,更使人思绪翻涌。“不惯起来听”五字,直白浅显,似随口说出,但内涵丰富。“不惯”写词人的心理感受;“起来”是因为内心烦躁。词人在这里把自己失眠的原因归于芭蕉,这是典型的迁怨于物的手法,其实真正让她坐卧不安的是心中的愁绪,是国家的沦亡和故乡的遥隔。全词通过对芭蕉和夜雨的描写,巧妙地传达了词人一天的所见、所感。(《唐诗宋词鉴赏大全集》,华文出版社2009年11月出版)
孙崇恩《李清照诗词选》:这当是李清照南渡后抒发思乡忧国之情的词作。上阕描写白天庭院中的芭蕉。首句奇突一问,似无意,接着描写蕉叶形态宛若含情。叠句“荫满中庭”夸芭蕉枝叶繁茂,衬托环境幽暗;“叶叶心心”句赞芭蕉叶展心舒,含无限眷恋之情。下阕笔锋转折,描写夜深枕上闻雨声的情景。换头句写愁人在床上辗转反侧,枕上听雨;叠句“点滴霖霪”写夜雨淅沥,烘托心绪凄凉。结句点明题旨,突出了深沉的忧国怀乡之情。全词咏物抒怀,运笔轻灵,语意隽永,婉转有致,情意深切。(人民文学出版社1994年12月出版)
刘瑜《李清照全词》:正是“乡愁怕听三更雨”,更那堪雨打芭蕉的凄凄历历的声响呢?“芭蕉”生在南方,雨打芭蕉更刺痛了她的“故乡心”、“愁人耳”。故“不惯起来听”。卒然一结,轻淡饶味,馀韵袅袅。至此,一个杰出女词人,在国破、家亡、丧夫、颠沛流离等不幸遭际的打击下,孤凄、哀伤、憔悴、思国怀乡的形象跃然纸上。此词,也有所祖,温庭筠《更漏子》:“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与易安此词意境相似,只是“梧桐树”表示秋天的时令,而易安词中“芭蕉”“心心”“卷”着,时指春季罢了,写的是离情。李煜《长相思》有“秋风多,雨相和,帘外芭蕉三两窠。夜长人耐何!”与易安词意境略同,写的是相思。《词苑丛谈》载宋徽宗时无名氏《眉峰碧》云:“薄暮投村驿,风雨愁通夕。窗外芭蕉窗里人,分明叶上心头滴。”写的是乡愁,与易安词更见相同之处了。而易安词写的是思国怀乡的深厚感情,立意高远。她融化前人词意,脱胎古人诗句,不着痕迹,并能创意出奇。叶少蕴云:“诗人点化前作,正如李光弼将郭子仪之军,重经号令,精神数倍。”周紫芝《鹧鸪天》有“梧桐叶上三更雨,叶叶声声是离别”句。宋人还有“枕前泪共三更雨,隔着窗儿滴到明”句。均可见文学艺术的继承和发展。此词语言浅谈隽永,构思精巧,结构严谨。上片着重写景,融情入景,是下片的铺垫;下片着重写情,情景交融。上片着力渲染芭蕉的株多、枝繁、荫浓、“有馀清”,因而下片雨打芭蕉的声响才越大,女主人公的心境也就愈凄楚苍凉、痛苦难耐,思国怀乡之情也就更浓烈,词人的心境也愈令人悲悯。上扬下抑,顺理成章。“无情未必真豪杰”,李清照在此词中所写的“伤心”、“愁损”,绝非无病呻吟,实际上交织着对北宋亡国之恨、民族之爱、颠沛流离之苦,流落江浙,心系乡国。其中也蕴含着对自己种种不幸遭遇的感慨,又客观反映了宋代人民历经战乱,身陷水火的深重苦难,其典型意义就在这里。

参考资料:网络

B. 求描写兰花的诗句要有翻译,一定要翻译

兰花
清秋瑾
九畹齐栽品独优,最宜簪助美人头。
一从夫子临轩顾,羞伍凡葩斗艳回俦

以自古以来人们就把兰答花视为高洁、典雅、爱国和坚贞不渝的象征.兰花象征高尚。兰花风姿素雅,花容端庄,幽香清远,历来作为高尚人格的象征。诗人屈原极爱兰花,在他不朽之作《离骚》中,多处出现咏兰的佳句。
幽兰生前庭,含薰待清风。
兰花被誉为“花中君子”、“王者之香”。对于中国人来说,兰花还有民族上的深沉意义。在中国传统四君子梅、兰、竹、菊中,和梅的孤绝、菊的风霜、竹的气节不同,兰花象征了一个知识份子的气质,以及一个民族的内敛风华。因此对于兰花,中国人可以说有着根深蒂固的民族感情与性格认同。 兰花,那飘逸俊芳、绰约多姿的叶片;高洁淡雅、神韵兼备的花朵;纯正幽远、沁人肺腑的香味自古以来受人喜爱。所以,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养兰、赏兰、绘兰、写兰,一直是人们陶冶情操、修身养性的重要途径,被誉为"国香"、"王者香"的中国兰花成了高雅文化的代表。 古今名人对它品价极高,被喻为花中君子。在古代文人中常把诗文之美喻为“兰章”,把友谊之真喻为“兰交”,把良友喻为“兰客”。

C. 解释这些诗词[翻译且有难度]

1.坐对真成被花恼,出门一笑大江横。
宋·黄庭坚《王充道送水仙花五十枝,欣然会心,为之专作咏》
[今译] 静坐在水属仙花前,我的心呵,真个被它撩乱。起身走出门外,不觉一笑粲然。浩瀚横流的大江映入了我的眼帘。
[赏析] 黄庭坚在建中靖国元年(1101)五十一岁时一连写了四题八首咏水仙花的诗,以这首最著名。开头几句把水仙花拟为凌波仙子,最后紧接着就是这著名的“坐对”、“出门”两句。“被花恼”,客观上是因为鲜花太动人了,主观上来说诗人太动情了。出人意料的是,诗人忽然走出门来,不禁粲然一笑,原来,视野里出现了一个壮阔的境界:浩荡的大江就“横”在眼前。看是黄庭坚诗常见的特色。陈长方《步里客谈》说:“古人作诗断句,辄旁入他意,最为警策,如老杜云:‘鸡虫得失了无时,注目寒江倚山阁’是也,黄鲁直作水仙花诗,亦用此体。”这后一句,即“旁入他意”。用今天的电影术语来说,这是诗歌形象的“蒙太奇”。一个幽怨纤巧的特写,和一个明朗壮阔的全景剪接在一起,形成了全新的更为深远的意境。
[原作] 凌波仙子生尘袜,水上轻盈肯微月。是谁招此断肠魂?种作寒花寄愁绝。含香体素欲倾城,山矾是弟梅是兄。坐对真成被花恼,出门一笑大江横

D. 知有清芬能解秽,更怜细叶巧怜霜。—出自哪里

广群芳谱

清 刘灏

兰生幽谷无人识,客种东轩遗我香。

知有清芬能解秽,更怜细叶巧凌霜。

根便密石秋芳早,丛倚修筠午荫凉。

欲遗蘼芜共堂下,眼前长见楚词章。

E. 描写梅兰竹菊的诗词及赏析 马上要用

卜算子·咏梅

读陆游咏梅词,反其意而用之。

风雨送春归,

飞雪迎春到。

已是悬崖百丈冰,

犹有花枝俏。

俏也不争春,

只把春来报。

待到山花烂漫时,

她在丛中笑。

这首词最早发表在人民文学出版社一九六三年十二月版《毛主席诗词》。

【译诗】

风雨将春天送走了,
飞雪又把春光迎来。
正是悬崖结下百丈冰柱的时节,
但仍然有花枝俏丽竞放。

俏丽但不掠春光之美,
只是把春天消息来报告。
待到山花开满大地时,
梅花就在花丛中欢笑。

【赏析】

梅花是中国古代文人墨客千年吟咏不绝的主题。宋代林和靖,这位赏梅爱梅的大隐士就有不断吟唱梅花的诗篇。以“妻梅子鹤”的感情寄寓于梅花之中,可谓爱梅之最的文人了。毛主席在这里所据陆游咏梅词,反其意而用之的《卜算子·咏梅》的确与陆游所写大相径庭。陆游写梅花的寂寞高洁,孤芳自赏,引来群花的羡慕与嫉妒。而主席这首诗却是写梅花的美丽、积极、坚贞,不是愁而是笑,不是孤傲而是具有新时代革命者的操守与傲骨。中国写梅之诗不计其数,大意境与大调子都差不多;毛主席的确以一代大诗人的风范,出手不凡,一首咏梅诗力扫过去文人那种哀怨、颓唐、隐逸之气,创出一种新的景观与新的气象,令人叹为观止,心服口服。

年复一年,风雨送春归去,但漫天大雪又将春天迎了回来。哪怕县崖峭壁上结下百丈冰棱,面对如此盛大寒冷的冬景,梅花仍然一支独秀,傲然挺拔。诗人当然也依古训,以诗言志,也借梅寄志。就在这“高天滚滚寒流急”的严峻当口(即:当时中国的三年自然灾害,以及反帝、反修的激烈斗争),诗人以隆冬里盛开的梅花勉励自己,劝慰他人,应向梅花学习,在如此险峻的情况下,勇敢地迎接挑战,去展示自己的俊俏。诗人这个“俏”字用得极好,梅花从未出现这的形象就在这一个字上出现了。这是喜悦者的形象、自信者的形象、胜利者的形象,当然这不仅是诗人眼中梅花的形象,也是诗人自己以及中国共产党人的形象。这个“俏”包含了多少层深刻的含义啊,积极进取、永不屈服。

下阕,诗人又把梅花的形象向纵深引导,它虽俏丽但不掠春之美,只是一名春天使者,为我们送来春的讯息。而当寒冬逝去,春光遍野的时候,梅花却独自隐逸在万花丛中发出欣慰的欢笑。梅花,它在诗人眼中是一名战士,它与严寒搏斗,它只为了赢得春天,通报春天的来临,然后退去,并不强夺春天的美景。这一形象是大公无私、默默奉献的形象。诗人在此已大大地深化了梅花的形象,它已成为一名国际共产主义战士的形象,它已从一个中国革命者成为一名世界革命者。梅花在新中国里,它的形象已被诗人塑造成型,更加丰满高大了。

五律 咏竹

亭亭出淡妆,秀草隐幽篁。
劲骨羞寒宇,飞菱笑莽荒。
芳华常对月,永寿几经霜。
苦志谁堪诉,洁心自可藏。

唐·韩愈

幽兰操

兰之猗猗,扬扬其香。
不采而佩,于兰何伤。
今天之旋,其曷为然。
我行四方,以日以年。
雪霜贸贸,荠麦之茂。
子如不伤,我不尔觏。
荠麦之茂,荠麦之有。
君子之伤,君子之守。

唐·王勃

春庄

山中兰叶径,城外李桃园。

岂知人事静,不觉鸟啼喧。

袁山松
咏菊
灵菊植幽崖①,擢颖陵寒飙②。
春露不染色③,秋霜不改条。
评释】
菊花很早就出现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大诗人屈原在《离骚》中即有“夕餐秋菊之落英”的名句。但以吟咏菊花为主题的诗歌,到了六朝时期才正式出现,这与六朝时期咏物诗的兴盛有密切联系。
袁山松的这首诗,题名即为《咏菊》。此诗虽然篇幅比较简短,意思也很简单,但集中地提炼出了菊花的几种优秀品质,并加以热情赞美。首句“灵菊植幽崖”,点明这是生长在野外山中的野菊花。菊花独自居处在幽僻的山崖下,甘于寂寞的同时又能秉持性灵、卓尔不群。“擢颖陵寒飙”,是赞美菊花在凛冽的寒风吹来之际,能够傲然绽放自己的花朵,完全不为严寒所惧。……

F. 《着色兰 明·张羽 》的翻译和主旨是什么

1.翻译:在萋萋芳草抄连接着茫茫天际的清晨,晨风泛起层层碧浪,我站在漓水西岸,思绪早已飘远,心中思念着你,远方的你,那叶尖饱满圆润的凝露,就像我的相思泪,每个过客诉说着我的故事

2.主旨:本诗描绘了一幅夏日晨景图,以独特的视角观察生活中的细节,捕捉到芳草、露水这些身边常见的景物,运用拟人化的手法,将景物赋予了生命。表达了抒情主人公对于远人的深深思念。

G. 求"清 刘灏"的 广群芳谱 的解释

兰花抄本是生在幽谷当中无人得见,袭一个朋友在东轩种了些,拿来送我。
它的香气能解除繁秽,更让人怜爱的是它的细叶可以抵御风霜。
根扎在在密石边上秋天早早的开了花,一丛丛叶子靠着修竹有中午的阴凉。
我想弄来蘼芜香草与它共在堂下,那就经常可以看到楚辞诗句中的意境了。

H. 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下面的题。 广群芳谱 (清)刘灏六出玉盘金屈卮 ① ,青瑶丛里出花枝。清香

1.晶莹澄澈(冰清玉洁),幽香弥漫。
2.同:都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回写水仙花如“玉盘答”“玉肌”,表现了水仙花花瓣的晶莹澄澈之美。
异:①第一首诗主要运用拟人的手法,用“自信高群品”,敢于“与江梅相并时”表现花的清香。②第二首则运用对比的手法,将水仙花与酴醵、寒梅对比,衬托水仙花的幽香。

I. 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小题。(7分)广群芳谱(清)刘灏六出玉盘金屈卮 ① ,青瑶丛里出花枝。清香自信高


小题1:晶莹澄澈(来自冰清玉洁),幽香弥漫。(2分)
小题2:同:都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写水仙花如“玉盘”“玉肌”,表现了水仙花花瓣的晶莹澄澈之美。(1分)异:①第一首诗主要运用拟人的手法,(1分)用“自信高群品”,敢于“与江梅相并时”表现花的清香。(1分)②第二首则运用对比的手法,(1分)将水仙花与酴醵、寒梅对比,衬托水仙花的幽香。(1分)

J. 歌颂幽兰的诗句

1、孤兰生幽园,众草共芜没。虽照阳春晖,复悲高秋月。――唐 李白《古风》

2、兰生幽谷无人识,客种东轩遗我香――清 刘灏 《广群芳谱》

3、手培兰蕊两三栽,日暖风和次第天。――元余同麓 《咏 兰》

4、幽兰花,在空山,美人爱之不可见,裂素写之明窗间。幽兰花,何菲菲,世方被佩资簏施,我欲纫之充佩韦,袅袅独立众所非。幽兰花,为谁好,露冷风清香自老。―― 明刘伯温 《兰花》

5、我爱幽兰异众芳,不将颜色媚春阳。――明薛网 《兰花》

6、兰生深山中,馥馥吐幽香。偶为世人赏,移之置高堂。 ――明 陈汝言《兰》

7、新妆才罢采兰时,忽见同心吐一枝。――清钱谦益 《咏同心兰四绝句》

8、幽兰吐秀乔林下,仍自盘根众草傍。―― 《咏兰》

9、幽植众宁知,芬芳只暗持。自无君子佩,未是国香衰。白露沾长早,春风到每迟。不如当路草,芬馥欲何为。――唐 崔涂《幽兰》

10、孤兰生幽园,众草共芜没。虽照阳春晖,复悲高秋月。飞霜早淅沥,绿艳恐休歇。若无清风吹,香气为谁发。――唐 李白《兰花诗》

11、兰生幽谷无人识,客种东轩遗我香。知清芬能解秽,更怜细叶巧凌霜。根便密石秋芳早,丛倚修筠午荫凉。欲遗蘼芜共堂下,眼前长见楚词章。――清 刘灏《广群芳谱》

12、千古幽贞是此花,不求闻达只烟霞。采樵或恐通来路,更取高山一片遮。――清·郑燮《高山幽兰》

热点内容
古代励志的名言 发布:2021-03-16 21:50:46 浏览:209
形容儿孙绕膝的诗句 发布:2021-03-16 21:49:35 浏览:878
席慕蓉赏析印记 发布:2021-03-16 21:48:26 浏览:311
权力很大含有手的成语 发布:2021-03-16 21:48:22 浏览:584
能听的儿童故事 发布:2021-03-16 21:48:15 浏览:285
关于足球的诗歌词句 发布:2021-03-16 21:47:40 浏览:870
拖拉机的古诗 发布:2021-03-16 21:42:53 浏览:571
亮甜的诗句 发布:2021-03-16 21:42:00 浏览:831
广东话生日快乐祝福语 发布:2021-03-16 21:38:55 浏览:409
嘘的短句 发布:2021-03-16 21:38:07 浏览: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