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名言名句 » 再见青春赏析

再见青春赏析

发布时间: 2021-02-13 15:01:44

㈠ 林徽因的作品——《钟绿》的全文和赏析

1、《钟绿》全文
钟绿是我记忆中第一个美人,因为一个人一生见不到几个真正负得起“美人”这称呼的人物,所以我对于钟绿的记忆,珍惜得如同他人私藏一张名画轻易不拿出来给人看,我也就轻易的不和人家讲她。除非是一时什么高兴,使我大胆地,兴奋地,告诉一个朋友,我如何如何的曾经一次看到真正的美人。
很小的时候,我常听到一些红颜薄命的故事,老早就印下这种迷信,好像美人一生总是不幸的居多。尤其是,最初叫我知道世界上有所谓美人的,就是一个身世极凄凉的年轻女子。她是我家亲戚,家中传统地认为一个最美的人。虽然她已死了多少年,说起她来,大家总还带着那种感慨,也只有一个美人死后能使人起的那样感慨。说起她,大家总都有一些美感的回忆。我婶娘常记起的是祖母出殡那天,这人穿着白衫来送殡。因为她是个已出嫁过的女子——其实她那时已孀居一年多——照我们乡例,头上缠着白头帕。试想一个静好如花的脸;一个长长窈窕的身材;一身的缟素;借着人家伤痛的丧礼来哭她自己可怜的身世,怎不是一幅绝妙的图画!婶娘说起她时,却还不忘掉提到她的走路如何的有种特有丰神,哭时又如何的辛酸凄惋动人。我那时因为过小,记不起送殡那天看到这素服美人,事后为此不知惆怅了多少回。每当大家晚上闲坐谈到这个人儿时,总害了我竭尽想象力,冥想到了夜深。
也许就是因为关于她,我实在记得不太清楚,仅凭一家人时时的传说,所以这个亲戚美人之为美人,也从未曾在我心里疑问过。过了一些岁月,积渐地,我没有小时候那般理想,事事都有一把怀疑,沙似的挟在里面。我总爱说:绝代佳人,世界上不时总应该有一两个,但是我自己亲眼却没有看见过就是了。这句话直到我遇见了钟绿之后才算是取消了,换了一句:我觉得侥幸,一生中没有疑问地,真正地,见到一个美人。
我到美国××城进入××大学时,钟绿已是离开那学校的旧学生,不过在校里不到一个月的工夫,我就常听到“钟绿”这名字,老学生中间,每一提到校里旧事,总要联想到她。无疑的,她是他们中间最受崇拜的人物。
关于钟绿的体面和她的为人及家世也有不少的神话。一个同学告诉我,钟绿家里本来如何的富有,又一个告诉我,她的父亲是个如何漂亮的军官,哪一年死去的,又一个告诉我,钟绿多么好看,脾气又如何和人家不同。因为着恋爱,又有人告诉我,她和母亲决绝了,自己独立出来艰苦的半工半读,多处流落,却总是那么傲慢、潇洒,穿着得那么漂亮动人。有人还说钟绿母亲是希腊人,是个音乐家,也长得非常好看,她常住在法国及意大利,所以钟绿能通好几国文字。常常的,更有人和我讲了为着恋爱钟绿,几乎到发狂的许多青年的故事。总而言之,关于钟绿的事我实在听得多了,不过当时我听着也只觉到平常,并不十分起劲。
故事中仅有两桩,我却记得非常清楚,深入印象,此后不自觉地便对于钟绿动了好奇心。
一桩是同系中最标致的女同学讲的。她说那一年学校开个盛大艺术的古装表演,中间要用八个女子穿中世纪的尼姑服装。她是监制部的总管,每件衣裳由图案部发出,全由她找人比着裁剪,做好后再找人试服。有一晚,她出去晚饭回来稍迟,到了制衣室门口遇见一个制衣部里人告诉她说,许多衣裳做好正找人试着时,可巧电灯坏了,大家正在到处找来洋蜡点上。
“你猜,”她接着说:“我推开门时看到了什么?……”
她喘口气望着大家笑,(听故事的人那时已不止我一个)“你想,你想一间屋子里,高高低低地点了好几根蜡烛;各处射着影子;当中一张桌子上面,默默地,立着那么一个钟绿——美到令人不敢相信的中世纪小尼姑,眼微微地垂下,手中高高擎起一枝点亮的长烛。简单静穆,直像一张宗教画!拉着门环,我半天肃然,说不出一句后来!……等到人家笑声震醒我时,我已经记下这个一辈子忘不了的印象。”
自从听了这桩故事之后,钟绿在我心里便也开始有了根据,每次再听到钟绿的名字时,我脑子里便浮起一张图画。隐隐约约地,看到那个古代年轻的尼姑,微微地垂下眼,擎着一枝蜡走过。
第二次,我又得到一个对钟绿依稀想象的背影,是由于一个男同学讲的故事里来的。这个脸色清癯的同学平常不爱说话,是个忧郁深思的少年——听说那个为着恋爱钟绿,到南非洲去旅行不再回来的同学,就是他的同房好朋友。有一天雨下得很大,我与他同在画室里工作,天已经积渐地黑下来,虽然还不到点灯的时候,我收拾好东西坐在窗下看雨,忽然听他说:
“真奇怪,一到下大雨,我总想起钟绿!”
“为什么呢?”我倒有点好奇了。
“因为前年有一次大雨,”他也走到窗边,坐下来望着窗外,“比今天这雨大多了,”他自言自语地眯上眼睛。“天黑得可怕,许多人全在楼上画图,只有我和勃森站在楼下前门口檐底下抽烟。街上一个人没有,树让雨打得像囚犯一样,低头摇曳。一种说不出来的黯淡和寂寞笼罩着整条没生意的街道,和街道旁边不做声的一切。忽然间,我听到背后门环响,门开了,一个人由我身边溜过,一直下了台阶冲入大雨中走去!……那是钟绿……
“我认得是钟绿的背影,那样修长灵活,虽然她用了一块折成三角形的绸巾蒙在她头上,一只手在项下抓紧了那绸巾的前面两角,像个俄国村姑的打扮。勃森说钟绿疯了,我也忍不住要喊她回来。‘钟绿你回来听我说!’我好像求她那样恳切,听到声,她居然在雨里回过头来望一望,看见是我,她仰着脸微微一笑,露出一排贝壳似的牙齿。”朋友说时回过头对我笑了一笑,“你真想不到世上真有她那样美的人!不管谁说什么,我总忘不了在那狂风暴雨中,她那样扭头一笑,村姑似的包着三角的头巾。”
这张图画有力地穿过我的意识,我望望雨又望望黑影笼罩的画室。朋友叉着手,正经地又说:
“我就喜欢钟绿的一种纯朴,城市中的味道在她身上总那样的不沾着她本身的天真!那一天,我那个热情的同房朋友在楼窗上也发见了钟绿在雨里,像顽皮的村姑,没有笼头的野马,便用劲地喊。钟绿听到,俯下身子一闪,立刻就跑了。上边劈空的雷电,四围纷披的狂雨,一会儿工夫她就消失在那水雾迷漫之中了………”
“奇怪,”他叹口气,“我总老记着这桩事,钟绿在大风雨里似乎是个很自然的回忆。”
听完这段插话之后,我的想象中就又加了另一个隐约的钟绿。
半年过去了,这半年中这个清癯的朋友和我比较的熟起,时常轻声地来告诉我关于钟绿的消息。她是辗转地由一个城到另一个城,经验不断地跟在她脚边,命运好似总不和她合作,许多事情都不畅意。
秋天的时候,有一天我这朋友拿来两封钟绿的来信给我看,笔迹秀劲流丽如见其人,我留下信细读觉到它很有意思。那时我正初次在夏假中觅工,几次在市城熙熙攘攘中长了见识,更是非常地同情于这流浪的钟绿。
“所谓工业艺术你可曾领教过?”她信里发出嘲笑,“你从前常常苦心教我调颜色,一根一根地描出理想的线条,做什么,你知道么?……我想你决不能猜到两三星期以来,我和十几个本来都很活泼的女孩子,低下头都画一些什么,……你闭上眼睛,喘口气,让我告诉你!墙上的花纸,好朋友!你能相信么?一束一束的粉红玫瑰花由我们手中散下来,整朵的,半朵的——因为有人开了工厂专为制造这种的美丽!……
“不,不,为什么我要脸红?现在我们都是工业战争的斗士——(多美丽的战争!)——并且你知道,各人有各人不同的报酬;花纸厂的主人今年新买了两个别墅,我们前夜把晚饭减掉一点居然去听音乐了,多谢那一束一束的玫瑰花!……”
幽默地,幽默地她写下去那样顽皮的牢骚。又一封:
“……好了,这已经是秋天,谢谢上帝,人工的玫瑰也会凋零的。这回任何一束什么花,我也决意不再制造了,那种逼迫人家眼睛堕落的差事,需要我所没有的勇敢,我失败了,不知道在心里哪一部分也受点伤。……
“我到乡村里来了,这回是散布知识给村里朴实的人!××书局派我来揽买卖,儿童的书,常识大全,我简直带着‘知识’的样本到处走。那可爱的老太太却问我要最新烹调的书,工作到很瘦的妇人要城市生活的小说看,——你知道那种穿着晚服去恋爱的城市浪漫!
“我夜里总找回一些矛盾的微笑回到屋里。乡间的老太太都是理想的母亲,我生平没有吃过更多的牛奶,睡过更软的鸭绒被,原来手里提着锄头的农人,都是这样母亲的温柔给培养出来的力量。我爱他们那简单的情绪和生活,好像日和夜,太阳和影子,农作和食睡,夫和妇,儿子和母亲,幸福和辛苦都那样均匀地放在天秤的两头。……
“这农村的妩媚,溪流树荫全合了我的意,你更想不到我屋后有个什么宝贝?一口井,老老实实旧式的一口井,早晚我都出去替老太太打水。真的,这样才是日子,虽然山边没有橄榄树,晚上也缺个织布的机杼,不然什么都回到我理想的已往里去。……
“到井边去汲水,你懂得那滋味么?天呀,我的衣裙让风吹得松散,红叶在我头上飞旋,这是秋天,不瞎说,我到井边去汲水去。回来时你看着我把水罐子扛在肩上回来!”
看完信,我心里又来了一个古典的钟绿。
约略是三月的时候,我的朋友手里拿本书,到我桌边来,问我看过没有这本新出版的书,我由抽屉中也扯出一本叫他看。他笑了,说,你知道这个作者就是钟绿的情人。
我高兴地谢了他,我说,“现在我可明白了。”我又翻出书中几行给他看,他看了一遍,放下书默诵了一回,说:
“他是对的,他是对的,这个人实在很可爱,他们完全是了解的。”
此后又过了半个月光景。天气渐渐地暖起来,我晚上在屋子里读书老是开着窗子,窗前一片草地隔着对面远处城市的灯光车马。有个晚上,很夜深了,我觉到冷,刚刚把窗子关上,却听到窗外有人叫我,接着有人拿沙子抛到玻璃上,我赶忙起来一看,原来草地上立着那个清癯的朋友,旁边有个女人立在我的门前。朋友说:“你能不能下来,我们有桩事托你。”
我蹑着脚下楼,开了门,在黑影模糊中听我朋友说:“钟绿,钟绿她来到这里,太晚没有地方住,我想,或许你可以设法,明天一早她就要走的。”他又低声向我说:“我知道你一定愿意认识她。”
这事真是来得非常突兀,听到了那么熟识,却又是那么神话的钟绿,竟然意外地立在我的前边,长长的身影穿着外衣,低低的半顶帽遮着半个脸,我什么也看不清楚。我伸手和她握手,告诉她在校里常听到她。她笑声地答应我说,希望她能使我失望,远不如朋友所讲的她那么坏!
在黑夜里,她的声音像银铃样,轻轻地摇着,末后宽柔温好,带点回响。她又转身谢谢那个朋友,率真地揽住他的肩膀说:“百罗,你永远是那么可爱的一个人。”
她随了我上楼梯,我只觉到奇怪,钟绿在我心里始终成个古典人物,她的实际的存在在此时反觉得荒诞不可信。
我那时是个穷学生,和一个同学住一间不甚大的屋子,恰巧同房的那几天回家去了。我还记得那晚上我在她的书桌上,开了她那盏非常得意的浅黄色灯,还用了我们两人共用的大红浴衣铺在旁边大椅上,预备看书时盖在腿上当毯子享用。屋子的布置本来极简单,我们曾用尽苦心把它收拾得还有几分趣味,衣橱的前面我们用一大幅黑色带金线的旧锦挂上,上面悬着一副我朋友自己刻的金色美人面具,旁边靠墙放两架睡榻,罩着深黄的床幔和一些靠垫,两榻中间隔着一个薄纱的东方式屏风。窗前一边一张书桌,各人有个书架,几件心爱的小古董。
整个房子的神气还很舒适,颜色也带点古黯神秘。钟绿进房来,我就请她坐在我们唯一的大椅上,她把帽子外衣脱下,顺手把大红浴衣披在身上说:“你真能让我独占这房里唯一的宝座么?”不知为什么,听到这话,我怔了一下,望着灯下披着红衣的她。看她里面本来穿的是一件古铜色衣裳,腰里一根很宽的铜质软带,一边臂上似乎套着两三副细窄的铜镯子,在那红色浴衣掩映之中,黑色古锦之前,我只觉到她由脸至踵有种神韵,一种名贵的气息和光彩,超出寻常所谓美貌或是漂亮。她的脸稍带椭圆,眉目清扬,有点儿南欧曼达娜的味道;眼睛清棕色,虽然甚大,却微微有点羞涩。她的头、脸、耳、鼻、口唇、前颈和两只手,则都像雕刻过的型体!每一面和她一面交接得那样清晰,又那样柔和,让光和影在上面活动着。
我的小铜壶里本来烧着茶,我便倒出一杯递给她。这回她却怔了说:“真想不到这个时候有人给我茶喝,我这回真的走到中国了。”我笑了说:“百罗告诉我你喜欢到井里汲水,好,我就喜欢泡茶。各人有她传统的嗜好,不容易改掉。”就在那时候,她的两唇微微地一抿,像朵花,由含苞到开放,毫无痕迹地轻轻地张开,露出那一排贝壳般的牙齿,我默默地在心里说,我这一生总可以说真正的见过一个称得起美人的人物了。
“你知道,”我说,“学校里谁都喜欢说起你,你在我心里简直是个神话人物,不,简直是古典人物;今天你的来,到现在我还信不过这事的实在性!”
她说:“一生里事大半都好像做梦。这两年来我飘泊惯了,今天和明天的事多半是不相连续的多;本来现实本身就是一串不一定能连续而连续起来的荒诞。什么事我现在都能相信得过,尤其是此刻,夜这么晚,我把一个从来未曾遇见过的人的清静打断了,坐在她屋里,喝她几千里以外寄来的茶!”
那天晚上,她在我屋子里不止喝了我的茶,并且在我的书架上搬弄了我的书,我的许多相片,问了我一大堆话,告诉我她有个朋友喜欢中国的诗——我知道那就是那青年作家,她的情人,可是我没有问她。她就在我屋子中间小小灯光下愉悦地活动着,一会儿立在洛阳造像的墨拓前默了一会,停一刻又走过,用手指柔和地,顺着那金色面具的轮廓上抹下来,她搬弄我桌上的唐陶俑和图章。又问我壁上铜剑的铭文。纯净的型和线似乎都在引逗起她的兴趣。
一会儿她倦了,无意中伸个懒腰,慢慢地将身上束的腰带解下,自然地,活泼地,一件一件将自己的衣服脱下,裸露出她雕刻般惊人的美丽。我看着她耐性地,细致地,解除臂上的铜镯,又用刷子刷她细柔的头发,来回地走到浴室里洗面又走出来。她的美当然不用讲,我惊讶的是她所有举动,全个体态,都是那样的有个性,奏着韵律。我心里想,自然舞蹈班中几个美体的同学,和我们人体画班中最得意的两个模特,明蒂和苏茜,她们的美实不过是些浅显的柔和及妍丽而已,同钟绿真无法比较得来。我忍不住兴趣地直爽地笑对钟绿说:
“钟绿你长得实在太美了,你自己知道么?”
她忽然转过来看了我一眼,好脾气地笑起来,坐到我床上。
“你知道你是个很古怪的小孩子么?”她伸手抚着我的头后,(那时我的头是低着的,似乎倒有点难为情起来。)“老实告诉你,当百罗告诉我,要我住在一个中国姑娘的房里时,我倒有些害怕,我想着不知道我们要谈多少孔夫子的道德,东方的政治;我怕我的行为或许会触犯你们谨严的佛教!”
这次她说完,却是我打个哈欠,倒在床上好笑。
她说:“你在这里原来住得还真自由。”
我问她是否指此刻我们不拘束的行动讲。我说那是因为时候到底是半夜了,房东太太在梦里也无从干涉,其实她才是个极宗教的信徒,我平日极平常的画稿,拿回家来还曾经惊着她的腼腆。男朋友从来只到过我楼梯底下的,就是在楼梯边上坐着,到了十点半,她也一定咳嗽的。
钟绿笑了说:“你的意思是从孔子庙到自由神中间并无多大距离!”那时我睡在床上和她谈天,屋子里仅点一盏小灯。她披上睡衣,替我开了窗,才回到床上抱着膝盖抽烟,在一小闪光底下,她努着嘴喷出一个一个的烟圈,我又疑心我在做梦。
“我顶希望有一天到中国来,”她说,手里搬弄床前我的夹旗袍,“我还没有看见东方的莲花是什么样子。我顶爱坐帆船了。”
我说,“我和你约好了,过几年你来,挑个山茶花开遍了时节,我给你披上一件长袍,我一定请你坐我家乡里最浪漫的帆船。”
“如果是个月夜,我还可以替你弹一曲希腊的弦琴。”
“也许那时候你更愿意死在你的爱人怀里!如果你的他也来。”我逗着她。
她忽然很正经地却用最柔和的声音说:“我希望有这福气。”
就这样说笑着,我朦胧地睡去。
到天亮时,我觉得有人推我,睁开了眼,看她已经穿好了衣裳,收拾好皮包,俯身下来和我作别。
“再见了,好朋友,”她又淘气地抚着我的头,“就算你做个梦吧。现在你信不信昨夜答应过人,要请她坐帆船?”
可不就像一个梦,我眯着两只眼,问她为何起得这样早。她告诉我要赶六点十分的车到乡下去,约略一个月后,或许回来,那时一定再来看我。她不让我起来送她,无论如何要我答应她,等她一走就闭上眼睛再睡。
于是在天色微明中,我只再看到她歪着一顶帽子,倚在屏风旁边妩媚地一笑,便转身走出去了。一个月以后,她没有回来,其实等到一年半后,我离开××时,她也没有再来过这城的。我同她的友谊就仅仅限于那么一个短短的半夜,所以那天晚上是我第一次,也就是最末次,会见了钟绿。但是即使以后我没有再得到关于她的种种悲惨的消息,我也知道我是永远不能忘记她的。
那个晚上以后,我又得到她的消息时,约在半年以后,百罗告诉我说:
“钟绿快要出嫁了。她这种的恋爱真能使人相信人生还有点意义,世界上还有一点美存在。这一对情人上礼拜堂去,的确要算上帝的荣耀。”
我好笑忧郁的百罗说这种话,却是私下里也的确相信钟绿披上长纱会是一个奇美的新娘。那时候我也很知道一点新郎的样子和脾气,并且由作品里我更知道他留给钟绿的情绪,私下里很觉到钟绿幸福。至于他们的结婚,我倒觉得很平凡;我不时叹息,想象到钟绿无条件地跟着自然规律走,慢慢地变成一个妻子,一个母亲,渐渐离开她现在的样子,变老,变丑,到了我们从她脸上,身上再也看不出她现在的雕刻般的奇迹来。
谁知道事情偏不这样的经过,钟绿的爱人竟在结婚的前一星期骤然死去,听说钟绿那时正在试着嫁衣,得着电话没有把衣服换下,便到医院里晕死过去在她未婚新郎的胸口上。当我得到这个消息时,钟绿已经到法国去了两个月,她的情人也已葬在他们本来要结婚的礼拜堂后面。
因为这消息,我却时常想起钟绿试装中世纪尼姑的故事,有点儿迷信预兆。美人自古薄命的话,更好像有了凭据。但是最使我感恸的消息,还在此后两年多。
当我回国以后,正在家乡游历的时候,我接到百罗一封长信,我真是没有想到钟绿竟死在一条帆船上。关于这一点,我始终疑心这个场面,多少有点钟绿自己的安排,并不见得完全出自偶然。那天晚上对着一江清流,茫茫暮霭,我独立在岸边山坡上,看无数小帆船顺风飘过,忍不住泪下如雨,坐下哭了。
我耳朵里似乎还听见钟绿银铃似的温柔的声音说:“就算你做个梦,现在你信不信昨夜答应过请人坐帆船?”

二、《钟绿》赏析
"一代才女"林徽因是二十世纪三十年代著名的女作家。受新月派和英国现代文学的影响,她早期的诗歌和小说都呈现出明显的唯美倾向。其中短篇小说《钟绿》更是以它对美别具一格的抒写方式成为一个典型的唯美文本,在中国现代文学众多小说作品中显示出其独特的魅力。
《钟绿》 是属于林徽因的个人文本。 它表现了林徽因作为一个崇尚艺术、 追求完美的唯美者对艺术( 美)的执着, 表达了她对美独特的感悟和认知。我们不难想象, 有过古今中西艺术的良好熏陶与训练的作者林徽因, 很容易就在种种美的范型中提炼出几幅具有代表性的画像, 勾勒出自己心目中理想的美的外形。 这就是我们在前面看到的对钟绿之美描摹的四幅画像: 宗教神秘背景下中世纪尼姑的静穆和神圣; 希腊女神雕像似的神圣和超然; 雨中精魂般的灵动与纯洁, 以及汲水少女的古典与淳朴。这些都流露出超脱人间的仙气, 给人以纤尘不染、 虚静超脱的性灵的美感。不仅如此, 作者林徽因的生活和写作年代, 既不是中世纪, 更不是古希腊, 她究竟是处于20 世纪的现代社会。 要想读者认可这位笔下的美人, 还必须赋予她一些时代的审美特征。 所以, 作者并没有忘记把钟绿塑造成具有生命活力和浪漫的艺术家气质的现代女性。 她健康有朝气, 自强自立, 重情感却不脆弱, 有个性却不骄蛮, 几乎凝聚着所有美好的品德和人性, 没有任何缺点。可见, 作者是有意识地将钟绿塑造成一个完美的典型。然而正当作者把这种“美” 推向极致的时候, 小说叙事上却开始出现了裂痕——对钟绿的美的刻画越是登峰造极, 叙事的真实性就越是可疑。 因为在我们读者的前理解结构中, 我们知道, 只有神才可能是完美的。 所以, 在叙事的真实性问题上, 作者最终不得不面对这样一个尴尬的选择: 要么告诉我们, 整个故事不过是一个神话, 是一次虚构, 要么作者就得想办法把这个如此美仑美奂的女主人公“隐藏” 起来。 否则, 好奇心就会驱使读者刨根究底地追问: 那美人现在何处, 后来情形如何?这显然不是作者希望读者作出的反应。所以事实上, 当理想中的“美” 与现实中的“真” 出现了无法调和的冲突时, 林徽因不惜牺牲“真” 来成全“美” 。
她终于让美人钟绿死于一个十分可疑的场面。 作者含混了钟绿的死因: 究竟是死于偶然意外, 还是钟绿自己的精心策划?作者故意表明她自己对这个死因也很怀疑: “关于这一点, 我始终疑心这个场面, 多少有点钟绿的安排, 并不见得完全出于偶然” 。 事实上, 这不过是林徽因的叙事策略, 以此来掩饰自己无法解决真与美的冲突时, 在叙述上的为难处境。于是, 整个故事表面上看来是又一个红颜薄命的故事,但细读之下, 可以发现, 这与红颜薄命的传统版本的侧重点完全不同了。
总之, 林徽因的“钟绿” 不是一个存在于现实的生命个体, 而是处于作者内心深处被理想化的美之神灵。 它是林徽因用其美学思想精雕细琢出来的一件美仑美奂、 没有任何瑕疵的艺术品, 是林徽因理想中的完美、 纯美、 真正的美。 在林看来, 真正的美是超凡脱俗、 不沾人间烟火气的, 它只有供奉在祭祀的祭台上才能保持它的完美和纯粹。 此篇小说中的“钟绿” 已成为一个意象被抽象为一种完美的象征,成了美和艺术的代名词。“唯美主义把美作为最高理想, 崇尚为艺术而艺术。 ”

注:林徽因(1904年6月10日-1955年4月1日),女,汉族,福建闽县(今福州)人,出生于浙江杭州。原名林徽音,其名出自“《诗·大雅·思齐》:大姒嗣徽音,则百斯男”。后因常被人误认为当时一作家林微音,故改名徽因。中国著名建筑师、诗人、作家。人民英雄纪念碑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深化方案的设计者、建筑师梁思成的第一任妻子。三十年代初,同梁思成一起用现代科学方法研究中国古代建筑,成为这个学术领域的开拓者,后来在这方面获得了巨大的学术成就,为中国古代建筑研究奠定了坚实的科学基础。文学上,著有散文、诗歌、小说、剧本、译文和书信等,代表作《你是人间四月天》,《莲灯》,《九十九度中》等。其中,《你是人间四月天》最为大众熟知,广为传诵。

㈡ 再见的歌曲赏析

韩国来SBS人气偶像剧《来自星星的你》自第四首OST插曲,由SISTAR成员孝琳担当演唱,并于2014年1月22日中午通过韩国各大音乐网站公开。
插曲《再见》邀请到电视剧《那个冬天风在吹》与《主君的太阳》原版制作人马操刀,孝琳为了完美的完成歌曲主动要求反复演唱。
《再见》以优美的旋律及描述悲伤爱情的歌词构成,配上孝琳特有的沙哑嗓音,极具感染力。这首歌成为不亚于该剧OST《MY destiny》、《像星星一样》、《来自星星的你》等名曲。

㈢ 顾城《再见》的鉴赏

两个人由于某些原因必须要分开一段时间,时间定在夜晚,他们的前程是未知的,谁都版不知道明天会怎么样权.其中某人默默转身,渐渐消失在黑暗中,向四周放眼望去,许多住户就在不远的地方,他们每家每户都点上了灯火,这暗示密密的灯盏代表了相聚.这和自己将要和某人离别的情形形成对比.是一种心情的反差.油然而生一种依依不舍但必须离别的失落感.
最后两句”再见,为了再见”虽然都是再见,但意义不同的,第一个再见是普遍意义上的再见,是一句告别用语,第二句再见是再次见面的意思.说明这一次两个人不得已天各一方.暂时的再见是为了以后更好的在一起.
以上所言纯属个人观点.大致上就是那样,更多的细节只能你自己去感受了.最好经历过这样的场景.那样会理解得更透彻.
顾城属朦胧诗派,朦胧诗以晦涩为主.这首我看了一下,还不是很复杂,估计是前中期作品,他的后期作品根本没办法鉴赏.

㈣ 致青春作文赏析60 80字

青春,一本仓促的书,青春,一条走了就不能回头的路,青春,在雨水和阳光走过的岁月。青春太好,好到你无论怎么过都觉得浪掷。
墨色的天幕挂在头上,让繁星点缀得格外神秘。最闪耀的那颗星,定是我们的青春。旅途中的我们,偶尔也会迷失方向。青春,一段纠结的岁月。我们想快快长大,逃离父母的束缚,在外面的世界自由翱翔。但是呢?我们又是多么的害怕长大,害怕这社会的压力,害怕这社会的责任。我们是害怕的,害怕青春流逝,害怕突然发现青春不再,害怕自己该做的还没做,而一切已是过往云烟。我怕,我怕以后高考后那告别青春的成人礼,害怕毕业后那场分离。每当听到别人说岁月无情,匆匆走过时,我会为他们感到惋惜并为自己感到十分庆幸,我与青春是好朋友,还可以享受与她相伴的日子。其实青春不只是那段美好的时光,它也是种心态,“神马才是青春?快乐的女生一百分。神马才是青春?岁月偷不走单纯。”即使青春已说再见,至少大家还有那颗不老的心。
青春,就似一颗水晶球,透明,清澈又容易破碎,它是敏感而又脆弱的,泪水过后:其实也没什么了不起。如果说人生是一条条马路,那么青春就是致命的转折点;如果说人生是一曲美丽的乐章,那么青春就是乐章的画龙点睛之笔;如果说人生是各样的天气,那么青春就是最阴晴不定的天空。
青春,那个可以放纵的年代。我们年少轻狂,我们还是孩子,我们渐渐长大。我们笑过,哭过,疯过,闹过,玩过,当青春的字眼渐渐模糊,才会想起那段最美好的时光。
记得那几年。印着单车轮痕迹泥土,摇摇晃晃的身影,终于消失在了路灯后。一起奔跑过的操场,笑声还回荡在耳边,可如今已是空荡荡。曾经说好永远的好朋友,现在已经各奔东西。过去咱的形影不离,现在身旁有的只是自己的影子。曾经把同桌的椅子抽开,笑哈哈地看着他落了个空;曾经去敲朋友家的门,然后捏着鼻子说道,我是来收水电费的;曾经发短信给同学骗他说我是另一个人。我们长大后,都会有了自己的生活,才发现慢慢地身边的人都离去,这就是我们的青春吗?
“越长大越孤单,越长大越不安。”“长大以后,现在的我,忘记了快乐。”这两句歌词给我很深的触动,它拨动了我心里最深处的琴弦。我不大,才十三岁,还没有“长大”,正是可以挥霍青春的年纪,但心却如此孤独。听说,每颗星都寂寞,都渴望被触摸。或许不该想得那么远,这样患得患失的心起伏很大。学着不去担心得太远,实际一点地度过我彩色的青春

㈤ 关于青春的诗及赏析现代

关于青春的现代诗汇总如下

1、青春无限

原来我们都试着伪装了,曾经外露的一些假表象,

现在就像冰与火的碰撞,无情的将我们彼此分开。

原来我那虚荣的泪目光,也只是为了能和你相遇。

春天快要离去的时光里,我却还站在原地等候你。

希望你能真诚的靠近我,可是你连微笑都不真实。

花开花谢我们没有珍惜,缘散缘尽彼此不再想起。

2、终将逝去的青春

终将逝去的青春

也别笑我年少轻狂

纵使天地苍茫乱世秋歌

也要挥洒我的青春岁月

只可惜可惜

青春又是这样彷徨

卑微的还是卑微着抬举认为昂贵的头

别去的岁月再见再也不见

用心锁锁住心中的爱

把喜欢的人记在心里

只用来记忆青春的过去

青春只是个没有结局的开始

一切都稍纵即逝的追寻

过后欢乐都没有了微笑

告别了过去

3、我的青春在路上

在这似水年华,我们朝气奋发,

青春容不得等待,梦想期待着怒放,

背起行囊,唱着青春的歌,

怀一颗追梦的赤子之心,

我们奔向青春的路……

我的青春在路上,

岁月卷走了我年少的轻狂,

少年强则国强,有一份责任在肩上,

怀揣着我的梦想,/让青春的诗更华丽张扬。

也许多少年后,我站在了青春路途最后的街角,

回首,看我最美年华为梦想奋斗的模样,

我会高歌赞扬青春的无悔与美好。

我那在路上无悔奋斗的青春,

你是我的骄傲!

我的青春在路上,

青春的路,曲折坎坷,

当我翻山越岭,迷失了方向,

想到心中一直的信仰,又抬起头继续起航。

我在路上,明白了谁的青春不迷茫,

有道路总会有泥泞,有鲜花总会有凋零,

笑对挫折,直面困境。

我的青春,即使惊鸿般短暂,

也要努力让她夏花般绚烂。

我的青春在路上,

路上风景让我迷恋,让我为之疯狂。

路上的风清爽,沉醉那芬香的花草味道,

默然遥望我最初梦想的地方,

幻想自己站上最高山峰时的英姿飒爽,

淡然一笑,

因为前方的路还很长,

现在的我寂静蓄势,只待破晓。

我们的青春在路上,紧握梦想,

勇往直前,不可阻挡。

追梦的年轻人啊,

趁着年轻,在青春路上再放肆疯狂一场吧!

4、青春无悔

温馨的记忆里

有我们快乐的回忆

可曾记得

烈日当空

我们无所畏惧

可曾记得

寒风阵阵

我们奋勇向前

多少日夜奋战

多少风雨兼程

只为心中的梦想

成也潇洒

败也潇洒

我们无怨无悔

青春无悔

拼搏最美

不管路有多难

我们都会拼搏到底

用青春奏响无悔的人生乐章

㈥ 《匆匆》的赏析

《匆匆》表现青年知识分子对未来的求索。作者身为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感受着时代跳动的脉搏。朱自清的内心充溢着苦于找不到出路的迷茫。

作者所流露的不仅是个人的无奈, 也反映了当时一部分青年热爱生活、追求进步, 然而又不无惶惑、苦闷的时代情绪。但是朱自清在彷徨中并不甘心沉沦, 作者站在他的“中和主义” 立场上执着地追求着。

拓展资料

一、全文

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 候。但是,聪明的,你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是有人偷了他 们罢:那是谁?又藏在何处呢?是他们自己逃走了罢——如今又到了哪里呢?

我不知道他们给了我多少日子,但我的手确乎是渐渐空虚了。在默默里算着,八千多日子已经从我手中溜去,像针尖上一滴水滴在大海里,我的日子滴在时间的流里,没有声音,也没有影子。我不禁头涔涔而泪潸潸了。

去的尽管去了,来的尽管来着;去来的中间,又怎样地匆匆呢?早上我起来的时候,小屋里射进两三方斜斜的太阳。太阳他有脚啊,轻轻悄悄地挪移了;我也茫茫然跟着旋转。于是——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盆里过去;吃饭的时候,日子从饭碗里过去;默默时,便从凝然的双眼前过去。

我觉察他去的匆匆了,伸出手遮挽时,他又从遮挽着的手边过去,天黑时,我躺在床上,他便伶伶俐俐地从我身上跨过,从我脚边飞去了。等我睁开眼和太阳再见,这算又溜走了一日。我掩着面叹息。但是新来的日子的影儿又开始在叹息里闪过了。

在逃去如飞的日子里,在千门万户的世界里的我能做些什么呢?只有徘徊罢了,只有匆匆罢了;在八千多日的匆匆里,除徘徊外,又剩些什么呢?过去的日子如轻烟,被微风吹散了,如薄雾,被初阳蒸融了;我留着些什么痕迹呢?我何曾留着像游丝样的痕迹呢?我赤裸裸来到这世界,转眼间也将赤裸裸的回去罢?但不能平的,为什么偏要白白走这一遭啊?

你聪明的,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

二、背景

《匆匆》写于1922年3月,恰逢“五四”运动落潮期。当时的“五四” 知识青年忙于救国,忙于追求进步;他们备受当时政治环境的压迫, 却没有停止追求进步的脚步;他们苦恼、彷徨, 却在冷静的沉思后, 继续追赶人生的路。“五四”运动落潮期的现实情况让朱自清失望,但作者在彷徨中并不甘心于沉沦。朱自清站在他的“中和主义”立场上执著地探寻与追求。

三、作者简介

朱自清(1898年11月22日—1948年8月12日),原名自华,号秋实,后改名自清,字佩弦。中国近代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

原籍浙江绍兴,出生于江苏省东海县(今连云港市东海县平明镇),后随祖父、父亲定居扬州,自称“我是扬州人”。1916年中学毕业并成功考入北京大学预科。1919年开始发表诗歌。

1928年第一本散文集《背影》出版。1932年7月,任清华大学中国文学系主任。1934年,出版《欧游杂记》和《伦敦杂记》。1935年,出版散文集《你我》。[4]1948年8月12日因胃穿孔病逝于北平,年仅50岁。

㈦ 朱自清《匆匆》的赏析

赏析:

《匆匆》表现青年知识分子对未来的求索。作者身为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感受着时代跳动的脉搏。朱自清的内心充溢着苦于找不到出路的迷茫。 作者所流露的不仅是个人的无奈, 也反映了当时一部分青年热爱生活、追求进步, 然而又不无惶惑、苦闷的时代情绪。

但是朱自清在彷徨中并不甘心沉沦, 作者站在他的“中和主义” 立场上执着地追求着。尽管当时的社会是千孔百疮, 他经过思想的挣扎后仍坚持走自己的人生之路, 也许前方不一定有光明, 但是坚决不停留于现实的黑暗中。

在当时的社会, 有多少知识青年就如作者一样坚持追求光明和希望, 在人生的路上勇敢地赶路, 留下匆匆的身影。

原文节选:

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 候。但是,聪明的,你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是有人偷了他 们罢:那是谁?又藏在何处呢?是他们自己逃走了罢——如今又到了哪里呢?

我不知道他们给了我多少日子,但我的手确乎是渐渐空虚了。在默默里算着,八千多日子已经从我手中溜去,像针尖上一滴水滴在大海里,我的日子滴在时间的流里,没有声音,也没有影子。我不禁头涔涔而泪潸潸了。

去的尽管去了,来的尽管来着;去来的中间,又怎样地匆匆呢?早上我起来的时候,小屋里射进两三方斜斜的太阳。太阳他有脚啊,轻轻悄悄地挪移了;我也茫茫然跟着旋转。于是——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盆里过去;吃饭的时候,日子从饭碗里过去;默默时,便从凝然的双眼前过去。

出处:出自朱自清的《匆匆》。

(7)再见青春赏析扩展阅读:

创作背景:

《匆匆》写于1922年3月,恰逢“五四”运动落潮期。 当时的“五四” 知识青年忙于救国,忙于追求进步;他们备受当时政治环境的压迫, 却没有停止追求进步的脚步;他们苦恼、彷徨, 却在冷静的沉思后, 继续追赶人生的路。

“五四”运动落潮期的现实情况让朱自清失望,但作者在彷徨中并不甘心于沉沦。朱自清站在他的“中和主义”立场上执著地探寻与追求。

作者认为:“生活中的各种过程都有它独立的意义和价值——每一刹那有它的意义与价值!每一刹那在持续的时间里,有它相当的位置。”(朱自清《给俞平伯的信》一文中的内容)朱自清依托春景激发内心情感,借助想象释怀美好。

纵观中国现代散文的发展史,“五四”时期的散文成就对现当代散文的创作影响最大。而这一时期散文成就最高的作家则要首推朱自清。朱自清散文中备受推崇的是那些写景打情的篇章,其中描绘自然风光的部分,以真挚的情意、细致的观察、丰富的想象构成了浓郁诗情及漂亮缤密的艺术风格。

秦淮河的灯月交辉,画舫凌波,与游览者的快意、渴慕之情相谐调,而山歌妓卖唱引起的怅惘、矛盾、幻灭等情思,意使“清艳的夜景也为之减色”。

写景则融情于景,叙事则化意入事,这正是朱自清散文的动人之所在。他在深厚的古典文学的基础上融合中西方文化,创造了具有中国民族特性的散文体制与风格。

㈧ 再见的歌词赏析

《再见》是一首标准的信氏哭腔的代表作。
我们笑声 停在昨天,你的背叛 原谅得好累。专
再见?属
再也不见?
相爱的两个人的甜甜蜜蜜,两个人的恩恩爱爱。
但你的背叛我始终无法原谅。
可怕是我已渐渐没有感觉 ,快没有感觉 渐渐陌生 渐渐遥远。
都记在心里。不愿说再见,怕说出再见之后真的变成再也不见。
放手之后,没有埋怨只有不舍,只有不甘心。想再爱一场。
但又怕像以前那样到最后也只能说再见。

㈨ 美文赏析

我的世界真孤寂
孤寂,多么忧伤而无奈的字眼,宛若一盏昏黄的灯,点亮悲伤的情愫。我的世界,孤寂而悲凉。
窗外凛冽地寒风呼啸着吹过,叶片全部凋零的树枝抽打着玻璃,空无一人的房间显得寂寞至极。心脏痛地难受,孤独的感觉压迫、刺激着每一根敏感的神经。
踮起脚向窗外望去,渴望找到一点温暖。凝视良久,又失望地将目光转回房间:马路上匆匆驶过的车辆;匆匆走过的陌生人;匆匆离开大树的落叶,在阴沉的天气中静默。何来温暖?有的,不过是匆匆的寂寥罢了。
房间的颜色是病态的苍白,苍白的墙壁、苍白的天花板、苍白的卧床被褥、苍白孤单的人儿。好想打开那扇紧锁的门,逃离这样孤苦伶仃的空间。只是努力过了,依旧没有结果。
多想要一点点色彩,哪怕只有一点点,也要装点自己孤寂的世界。
也许你会想:一个十二岁的孩子,怎么会有这般心情?沉默当做回答:心累了,世界,自然会无言而孤独。
心怎么会累?你也许会接着问。张张嘴,无声地答道:“只是秋天的感伤,生活的无奈,学业的繁重……这一切一切重担,加起来的重量使身子疲乏,使心灵劳累。”
那个世界,是心灵。锁住的“人”,是梦想。梦想当作家;梦想画漫画;梦想游遍千山万水;梦想尝遍酸甜苦辣……怎奈何,一身担子放也放不下。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剪不断 /理还乱/是离愁/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词中最爱这首《相见欢》,断断续续的忧伤,缠绵哀婉的语言,用墨色勾勒出一幅令人肝肠寸断的图景。
窗外冷雨纷纷,屋内哀伤弥散。长长地一声轻叹道出心中的烦恼。
一阵急促的铃声响起,我应了一声:“来了”,急急忙忙起身,拧开房门走了出去。低声喃喃:“该去上学了”。再见,世界……孤寂的,世界……反锁上房门,将它隐于内心,不希望别人看到。
现实的窗外,秋风萧瑟,只是,午后的阳光正好。

评语:
整篇文章烘托出一种挥之不去的伤感,,婉转凄凉。可我们正处于春华之季,过度地对世间百态报悲之心是不好的。只要细心发现、观察,世间那飘渺的爱也会勾住我们的心。别忘了“午后的阳光正好”!
这是一篇满分作文,好句多,很成功。希望你以后能再接再励,天天开心。 永远的苏武
挥一挥羊鞭,锦帽貂裘,他将其扔进云霄深处;弄一支秃笔,矮纸斜行,他镌刻出对大汉最深切的眷顾。一边是高官厚禄,一边是赤胆忠心:站在忘却与铭记之间、站在逸豫与忧劳之间,他选择了忘却富贵,选择了铭记忠心,给人性涂上了最浓重的一笔。
擎一支旌节,他怀抱汉匈和睦的夙望,奔走于茫茫大漠;扶一阵驼铃,他阔别长安的歌舞升平,游荡于寒沙衰草;他要用挺直的脊梁,驾起横亘天山,沟通中原的飞虹。
哀叹,当汉使谋反事败;正气,当苏武拒绝折节叛敌;惊诧,当单于面对这个宁死不屈,不为富贵所动的铁血男儿;执著,苏武举起羊鞭,选择作高山雪莲那执著而圣洁的守望。
朔风凛冽,他与冷月做伴;北顾中原,将“生是大汉人,死是大汉臣”的高贵铭记在心灵深处。胡茄幽怨,他与孤冢为伍,怅望大漠飞雪,将“荣华富贵,千金封侯”的许诺忘却得一干二净。地窖冰冷,他将满口毡毛与草皮一块咽下,浑身的热血却沸腾着一个至死不渝的信念——铭记祖国,精忠报国。冰雪飘零,他用至情睥睨佳肴美酒,铮铮傲骨却敲响千秋的绝唱——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富贵犹能忘。
好一个永远的苏武!他用睿智,铭记下对大汉忠贞不渝的信念。在漫天风雪中且行且歌,把那光秃秃的旌节升华为一段千古的惊奇,书写了一段铭传千古的悲歌。
好一个永远的苏武!他用勇气,忘却了单于荣华富贵的引诱,在大漠黄沙中渐行渐远,把那群枯瘦的羊群定格为一段不朽的历史,挥洒了一曲可歌可泣的壮丽诗篇。
历史不能忘记,在浮华与坚守之间。北海的苏武,那流放于荒山野原的铁血男儿,用不屈与铮铮傲骨作出了最完美的诠释,忘却富足,成就气节;铭记祖国,造就伟大。
我明白了,在忘却与铭记之间,在享受与坚忍之间,那行于枯草寒冰之上的苏武,用执著与信念作出了最美好的答案:富贵,只不过是过眼云烟;忘却,便是它的最好归宿;忠心,才是历史的永恒;铭记,才是它的精神家园。
壮哉,那永远的苏武!伟哉,那震撼人心的忘记!奇哉,那惊天动地的铭记!雄哉,那一段忘记与铭记的千载颂歌!
永远的苏武。
点评:
这是一篇颇有历史知识和文化知识积淀,颇有才气和灵气的考场佳作。作者深刻领悟话题的精髓,用辩证的方法,把目光投向历史的苍穹,精心选取民族英雄苏武为挥洒情思的素材,热情讴歌了他为了“汉匈和睦”,为了民族团结,“选择了忘却富贵,选择了铭记忠心”的伟大精神和民族气节。历史的苏武啊,永远的苏武!他“给人性涂上了最浓重的一笔”,他为历史唱响了“一段忘记与铭记的千载颂歌”。
作者满含崇敬,饱蘸激情,用一句“永远的苏武”做文题,亮人眼眸,概括凝练、准确中肯。不但高度概括了苏武的精神品质,而且突出了其在历史上的崇高地位。文章通篇采用对比手法,始终把苏武放在历史的天平上进行衡量,弘扬了人间正气,彰显了英雄的高风亮节,生动深刻地阐释了话题。由于大量地使用了对偶、比喻、排比、引用、反复等修辞手法,骈散句结合,长短句参差,使得文章气韵流畅,音韵铿锵,读后,不但使人豪气在胸,而且满口留香

热点内容
古代励志的名言 发布:2021-03-16 21:50:46 浏览:209
形容儿孙绕膝的诗句 发布:2021-03-16 21:49:35 浏览:878
席慕蓉赏析印记 发布:2021-03-16 21:48:26 浏览:311
权力很大含有手的成语 发布:2021-03-16 21:48:22 浏览:584
能听的儿童故事 发布:2021-03-16 21:48:15 浏览:285
关于足球的诗歌词句 发布:2021-03-16 21:47:40 浏览:870
拖拉机的古诗 发布:2021-03-16 21:42:53 浏览:571
亮甜的诗句 发布:2021-03-16 21:42:00 浏览:831
广东话生日快乐祝福语 发布:2021-03-16 21:38:55 浏览:409
嘘的短句 发布:2021-03-16 21:38:07 浏览: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