菊秋瑾赏析
A. 秋瑾的菊 这首诗主要运用了什么手法表现
1.“彭泽”即彭泽令,代晋代以爱菊而闻名的陶渊明。
2.第一:拟人的方法。回将菊花和天桃人格答化。(或对比的方法,用天桃的妒忌来反衬菊花的铁骨雄姿)。 笫二:托物言志,表现诗人坚强、孤傲、不怕风雨,敢于斗争的精神。
B. 秋瑾《满江红》的解析 赏析
这首词是言志之作,表达了作者匡国济世的凌云志向。1903年中秋节,秋瑾与丈夫王子芳发生冲突,从家出走,寓居北京阜城门外泰顺客栈,后由吴芝瑛出面调解,而秋瑾下决心冲破家庭牢笼,投身革命。不久即东渡日本留学。
词的上片写与王子芳结婚八年,表面上过着富贵人的生活,实际上是“奴仆不如”的生活,如今与其决裂,突破家庭束缚,实现了“求自立”的愿望。
“苦将侬,强派作蛾眉”进一步说明表面上过着贵妇人的生活,实则奴仆不如的“八年风味”。“殊未屑”表明作者对贵妇人的生活,并不留恋,相反加以蔑视。上片主要表达了作者自己初离家庭时的矛盾心情,别具匠心。
词的下片写作者虽有凌云壮志,但知音难觅,不觉泪湿衣巾。作者虽是女子,但“心却比,男儿烈”,所以能冲破家庭牢笼。平日她虽以肝胆相照,真诚恳切,但不为世俗所了解,因此生活中常受折磨。
现在离家以后,在大千世界中,何处去找知音?如果找不到知音,又将会受到怎样的折磨?想到这一点,不觉伤心落泪,也是很自然的。这种担心和忧虑,真实地反映了一个革命者刚踏上革命征途的思想状况。
这首词的基调高昂,语言刚健清新。通过层层表述,曲折地反映了革命者参加革命前的复杂矛盾的心情,真切感人。
拓展资料
秋瑾(1875-1907),近代民主革命志士,原名秋闺瑾,字璇卿,号旦吾,乳名玉姑,东渡后改名瑾,易字(或作别号)竞雄,自称“鉴湖女侠”,笔名秋千,曾用笔名白萍,祖籍浙江山阴(今绍兴),生于福建闽县(今福州),其蔑视封建礼法,提倡男女平等,常以花木兰、秦良玉自喻,性豪侠,习文练武,曾自费东渡日本留学。
后积极投身革命,先后参加过 三合会、光复会、同盟会等革命组织,联络会党计划响应萍浏醴起义未果。1907年,她与徐锡麟等组织光复军,拟于7月6日在浙江、安徽同时起义,事泄被捕。7月15日从容就义于绍兴轩亭口。
秋瑾18岁时,嫁给湖南人王子芳。王子芳,名子芳,字廷钧,是一个暴发户的浮荡子弟。1898年前后王子芳用钱捐了个户部主事的小京官,秋瑾跟随丈夫到了北京,词中“小住京华”指的是这回事。
在寓京期间她接受了新思想、新文化,并在当时的革命形势影响下,立志要挽救国家民族的危亡,要求妇女独立与解放。
1903年中秋节,秋瑾与丈夫王子芳发生冲突,从家出走,寓居北京阜城门外泰顺客栈。秋瑾下决心冲破家庭牢笼,投身革命,不久即东渡日本留学。
这首《满江红》作者是秋瑾,她在词中说自己“身不得男儿列,心却比男儿烈。”这年秋瑾三十岁,有感于民族危机,抛家别子,女扮男装,东渡日本,去追求另样的人生,去寻求民族振兴的道路。
这是她在1903年中秋节的述怀之作,反映了她在封建婚姻家庭和旧礼教的束缚中,走向革命道路前夕的苦闷彷徨和雄心壮志的开阔胸怀。
C. 秋瑾满江红翻译及第一段赏析
【翻译】
我在京城小抄住时日,转眼间袭就又到了中秋佳节。篱笆下面的菊花都已盛开,秋色明净,就像刚刚擦洗过一般。四面的歌声渐歇,我也终如汉之破楚,突破了家庭的牢笼,如今一个人思量着在浙江时那八年的生活况味。他们苦苦地想让我做一个贵妇人,其实,我是多么的不屑啊!
今生我虽然不能身为男子,加入他们的行列。但是我的心,要比男子的心还要刚烈。想想平日,我的一颗心,常为别人而热。那些俗人,心胸狭窄,怎么能懂我呢?英雄在无路可走的时候,难免要经受磨难挫折。在这莽莽红尘之中,哪里才能觅到知音呢?眼泪打湿了我的衣襟。
【赏析】
词的上片写与王子芳结婚八年,表面上过着富贵人的生活,实际上是“奴仆不如”的生活,如今与其决裂,突破家庭束缚,实现了“求自立”的愿望。“苦将侬,强派作蛾眉”进一步说明表面上过着贵妇人的生活,实则奴仆不如的“八年风味”。“殊未屑”表明作者对贵妇人的生活,并不留恋,相反加以蔑视。上片主要表达了作者自己初离家庭时的矛盾心情,别具匠心。
———您好,网络专家组很高兴为你解答,答题不易,您的采纳是我答题的动力!如果你觉得有帮助,请采纳哦,谢谢!有问题可以继续追问。
D. 请简赏析“为篱下,黄花开遍,秋容如拭”
“为篱下,黄花开遍,秋容如拭”意为:篱笆下面的菊花都已盛开,秋色明净,就像刚刚擦洗过一般。
作者自比菊花,表明内心依旧高洁,没有被环境熏染,而同流合污。
原诗:
《满江红·小住京华》近现代:秋瑾
小住京华,早又是,中秋佳节。为篱下,黄花开遍,秋容如拭。四面歌残终破楚,八年风味徒思浙。苦将侬,强派作蛾眉,殊未屑!(徒思浙 一作:独思浙,蛾眉 一作:娥眉)
身不得,男儿列。心却比,男儿烈!算平生肝胆,因人常热。俗子胸襟谁识我?英雄末路当磨折。莽红尘,何处觅知音?青衫湿!(俗子 一作:俗夫,磨折 一作:折磨)
释义:
我在京城小住时日,转眼间就又到了中秋佳节。篱笆下面的菊花都已盛开,秋色明净,就像刚刚擦洗过一般。四面的歌声渐歇,我也终如汉之破楚,突破了家庭的牢笼,如今一个人思量着在浙江时那八年的生活况味。他们苦苦地想让我做一个贵妇人,其实,我是多么的不屑啊!
今生我虽然不能身为男子,加入他们的行列。但是我的心,要比男子的心还要刚烈。想想平日,我的一颗心,常为别人而热。那些俗人,心胸狭窄,怎么能懂我呢?英雄在无路可走的时候,难免要经受磨难挫折。在这莽莽红尘之中,哪里才能觅到知音呢?眼泪打湿了我的衣襟。
(4)菊秋瑾赏析扩展阅读:
这首《满江红》作者是秋瑾,她在词中说自己“身不得男儿列,心却比男儿烈。”这年秋瑾三十岁,有感于民族危机,抛家别子,女扮男装,东渡日本,去追求另样的人生,去寻求民族振兴的道路。
自从精忠爱国的民族英雄岳飞首创气壮山河的《满江红》一词以来,已成为千古不朽的绝唱和杰作,历代文人志士莫不把它当作楷模,仿效学作,但大都是望尘莫及!
看过古今许多人写的《满江红》,谁也没有岳飞那种气吞牛斗的英雄气概和爱国热情。只有鉴湖女侠的一首《满江红》词,颇有一些男子汉大丈夫的气魄,显示着她不甘雌伏的巾帼英雄的本色。
这是她在1903年中秋节的述怀之作,反映了她在封建婚姻家庭和旧礼教的束缚中,走向革命道路前夕的苦闷彷徨和雄心壮志的开阔胸怀。
E. 《满江红》(小住京华)的全文赏析
这首词是言志之作,表达了作者匡国济世的凌云志向。1903年中秋节,秋瑾与丈夫王子芳发生冲突,从家出走,寓居北京阜城门外泰顺客栈,后由吴芝瑛出面调解,而秋瑾下决心冲破家庭牢笼,投身革命。不久即东渡日本留学。
词的上片写与王子芳结婚八年,表面上过着富贵人的生活,实际上是“奴仆不如”的生活(《致秋誉章书》),如今与其决裂,突破家庭束缚,实现了“求自立”的愿望。首先写中秋佳节暂住北京的情景,菊花盛开,秋色明净。“为篱下,黄花开遍”,是化用陶渊明“采菊东篱下”和李清照“人比黄花瘦”的诗句,写秋色,但主要是用来说明冲破家庭牢笼后怡然自得的心情和愁苦的心理。在封建社会里,一个女子要冲破家庭牢笼,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作者用《史记·项羽本纪》中汉军破楚的故事,来比喻说明自己终于冲破家庭牢笼,并不过分。“苦将侬、强派作蛾眉”进一步说明表面上过着贵妇人的生活,实则奴仆不如的“八年风味”。“殊未屑”表明作者对贵妇人的生活,并不留恋,相反加以蔑视。“每逢佳节倍思亲。”中秋佳节应是家人团聚的日子,而作者却寓居客栈,不免有“人比黄花瘦”的冷落之感。但想到八年奴仆不如的生活,而今破楚自立,又不免有“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喜悦之情。把陶渊明和李清照表现不同思想的诗句杂用在一起,来表达自己初离家庭时的矛盾心情,别具匠心。
词的下片写作者虽有凌云壮志,但知音难觅,不觉泪湿衣巾。作者虽是女子,但“心却比,男儿烈”,所以能冲破家庭牢笼。离家出走以后,下一步怎么办?这是摆在作者面前的一个严峻问题。平日诗人,虽以肝胆相照,真诚恳切,但不为世俗所了解,因此生活中常受折磨。现在离家以后,在大千世界中,何处去找知音?如果找不到知音,又将会受到怎样的折磨?想到这一点,不觉伤心落泪,也是很自然的。
“何处觅知音”?这对当时的秋瑾来说,确实是一个重要的问题,它关系到她的前途和事业。特别在封建社会里,一个女子的叛逆行为,究竟能得到多少人的同情和支持?所以作者清醒地估计到“必知音之难遇,更同调而无人”的困境(《致琴文书》)。这种担心和忧虑,真实地反映了一个革命者刚踏上革命征途的思想状况。
这首词的基调高昂,语言刚健清新。通过层层表述,曲折地反映了革命者参加革命前的复杂矛盾的心情,真切感人
F. 诗词鉴赏。 菊 秋瑾铁骨霜姿有傲衷,不逢彭泽志徒雄。夭桃枉自多含妒,争奈黄花耐晚风! 1.
1.“彭泽”即彭泽令,代晋代以爱菊而闻名的陶渊明。 2.第一问:拟版人的方法。将菊花和天桃人格权化。(或对比的方法,用天桃的妒忌来反衬菊花的铁骨雄姿)。(答出其中一点即可) 笫二问:托物言志,表现诗人坚强、孤傲、不怕风雨,敢于斗争的精神。 |
G. 晨登衡岳祝融峰赏析 要快!!谢谢了
先秦至六朝《诗经》蒹蔚
刘彻秋风辞
曹操观沧海
阮籍咏怀诗八十二首(选二)
刘伶北芒客舍诗
张协杂诗(选一)
郭璞游仙诗十九首(选一)
帛道猷陵峰采药触兴为诗
苏彦西陵观涛诗
庾阐三月三日诗
孙绰秋日诗
陶渊明于王抚军坐送客
游斜川
谢灵运登池上楼
人澎蠡湖口
石壁精舍远湖中作
石门岩上宿
登江中孤屿
鲍照登庐山
沈约早发定山
江淹游黄蘖山
孔稚圭游太平山
谢朓晚登三山还望京邑
游东田
观朝雨
之宣城出新林浦向板桥
王融巫山高
吴均山中杂诗三首(选一)
何逊慈姥矶
下方山
王籍人若耶溪
刘孝先和亡名法师秋夜草堂寺禅房月下诗
庾信奉和山池
咏画屏风诗二十四首(选一)
山斋
游山
王褒渡河北
朱超夜泊巴陵
阴铿开善寺
渡青草湖
北朝乐府敕勒歌
南朝乐府子夜四时歌(选二)唐·五代李百药晚渡江津
杜审信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
登襄阳城
王勃山中
沈佺期夜宿七盘岭
陈子昂感遇(选一)
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张说和尹从事懋泛洞庭
张九龄湖口望庐山瀑布
王之涣登鹳雀楼
宴词
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宿建德江
晚泊渌阳望香炉峰
舟中晓望
与颜钱塘登樟亭望潮作
早寒江上有怀
宿业师山房期丁大不至
彭蠡湖中望庐山
万山谭作
李颀少室雪晴送王宁
望秦川
王昌龄听流人水调子
祖咏望终南余雪
崔颢黄鹳楼
人若耶溪
张旭桃花溪
山中留客
阎防与永乐诸公夜泛黄河作
李白渡荆门送别
望天门山
蜀道难
望庐山瀑布
游泰山
黄鹳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早发白帝城
送友人
秋登宣城谢朓北楼
菩萨蛮(平林漠漠烟如织)
王维汉江临眺
山中
山居秋暝
鸟鸣涧
竹里馆
终南山
高适人昌松东界山行
陶翰宿天竺寺
刘眘虚阙题
常建宿王昌龄隐居
王湾次北固山下
刘长卿送灵澈上人
秋云岭
杜甫望岳
渼陂行
万丈潭
绝句四首(选一)
绝句二首(选一)
秋兴八首(选四)
白帝城最高楼
登高
登岳阳楼
旅夜书怀
岑参火山云歌送别
张继枫桥夜泊
钱起宿洞口驿
顾况小孤山
戴叔伦兰溪棹歌
韦应物滁州西涧
同德寺雨后寄元侍御李博士
简寂观西涧瀑布下作
春游南亭
游溪
李益行舟
孟郊洛桥晚望
游终南山
韩愈山石
同水部张员外籍曲江春游寄白二十
二舍人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二首(选一)
贞女峡
刘禹锡华山歌
九华歌(并引)
松滋渡望峡中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赠江客
西湖晚归,回望孤山寺赠诸客
江楼晚眺景物鲜奇,吟元成篇,寄水
部张籍员外
暮江吟
杭州春望
春题湖上
钱塘湖春行
南湖早春
忆江南(江南好)
柳宗元江雪
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
刺史
雨后晓行独至愚溪北池
元稹岳阳楼
张枯题金陵津渡
李贺巫山高
江南弄
蜀国弦
皇甫松梦江南(兰烬落)
梦江南(楼上寝)
杜牧江南春绝句
山行
齐安郡后池绝句
题扬州禅智寺
朱庆馀观潮
许浑送杜秀才归桂林
咸阳城西楼晚眺
谢亭送别
李商隐乐游原
宿骆氏亭寄崔雍崔衮
温庭筠利州南渡
咸阳值雨
梦江南(千万恨)
项斯山行
皮日休秋江晓望
陆龟蒙怀宛陵旧游
峡客行
韦庄汘千阳间
菩萨蛮(人人尽说江南好)
和凝春光好(萍叶软)
孙光宪风流子(茅舍槿篱溪曲)
浣溪沙(蓼岸风多桔柚香)
冯延巳醉花间(晴雪小园春来到)宋李昉禁林春直
王禹偁村行
寇准书河上亭壁四首(选一)
潘阆酒泉子(长忆西湖)
林逋秋江写望
山园小梅
穆修鲁从事清浑阁
柳永望海潮(东南形胜)
少年游(参差烟树灞陵桥)
八声甘州(对潇潇暮雨洒江天)
诉衷情近(雨晴气爽)
张先题西溪无相院
天仙子(《水调》数声持酒听)
木兰花(龙头舴艋吴儿竞)
晏殊踏莎行(小径红稀)
清平乐(金风细细)
梅尧臣东溪
小村
鲁山山行
欧阳修晚泊岳阳
丰乐亭游春三首
踏莎行(候馆梅残)
采桑子(轻舟短掉西湖好)
采桑子(画船载酒西湖好)
阮郎归(南园春早踏青时)
赵抃次韵孔宪蓬莱阁
苏舜钦淮中晚泊犊头
初晴游沧浪亭
水调歌头(潇洒太湖岸)
杨蟠陪润州裴如晦学士游金山回作
陶弼碧湘门
文同新晴山月
曾巩甘露寺多景楼
西楼
王安石题西太一宫壁
泊船瓜州
江上
书湖阴先生壁二首(选一)
桂枝香(登临送目)
刘攽雨后池上
晏几道蝶恋花(庭院碧苔红叶遍)
燕归梁(莲叶雨)
张舜民卖花声(木叶下君山)
王今游金山寺
孙浩然离亭燕(一带江山如画)
方惟深舟下建溪
苏轼游金山寺
出颖口初见淮山,是日至寿州
梵天寺僧守诠小诗清远可爱,次韵
有美堂暴雨
饮湖上初晴后雨二首(选一)
雨晴后步至四望亭下
舟中夜起
六月二十日夜渡海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五绝
惠祟春江晓景二首(选一)
栖贤三峡桥
西江月(照野氵弥氵弥浅浪)
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
望江南(春未老)
舒亶虞美人(芙蓉落尽天涵水)
黄庭坚登快阁
雨中登岳阳楼望君山二首(选一)
鄂州南楼书事四首(选一)
秦观柳梢青(岸草平沙)
踏莎行(雾失楼台)
米芾望海楼
浣溪沙(日射平溪玉宇中)
贺铸病后登快哉亭
石州引(薄雨初寒)
减字浣溪沙(秋水斜阳演漾金)
张来秋日登海州乘槎亭
初见蒿山
陈师道舟中
登快哉亭
十七日观潮
周邦彦渡江云(晴岚低楚甸)
道潜江上秋夜
苏庠菩萨蛮(北风振野云平屋)
寇国宝题阊门外小寺壁
徐俯春日游湖上
左纬春日晚望
董颖江上
孙觌枫桥三绝(选一)
吴门道中(选一)
朱敦儒念奴娇(放船纵棹)
吕本中柳州开元寺夏雨
曾几三衢道中
李清照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
志南绝句
沈与求石壁寺山房即事
陈与义襄邑道中
早行
夏日集葆真池上
登岳阳楼(选一)
张元斡卜算子(风露湿行云)
刘子晕江上
朱淑真游湖归晚
林仰少年游(霁霞晓月犹明)
陆游风雨中望峡口诸山,奇甚,戏作短歌
矍塘行
醉中下矍塘峡,中流观石壁飞泉
过灵石三峰
范成大早发竹下
鄂州南楼
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八月十二日夜诚斋望月
敕玉亭
王质山行即事
朱熹水口行舟
张孝祥题夏氏庄
西江月(满载一船明月)
念奴娇(洞庭青草)
虞似良横溪堂春晓
辛弃疾菩萨蛮(郁孤台下清江水)
水龙吟(楚天千里清秋)
沁园春(叠峰西驰)
水龙吟(补陀大士虚空)
刘过观三叠泉
姜夔除夜自石湖归苕溪十首(选一)
湖上寓居杂咏十四首(选二)
点绛唇(燕雁无心)
角招(为春瘦)
俞国宝风人松(一春长费买花钱)
徐玑秋行
翁卷野望
石门庵
赵师秀数日
刘克庄早行
高翥西湖暮归
严羽和上官伟长芜城晚眺
访益上人兰若
罗与之山行
徐元杰湖上
吴文英渡江云三犯(羞红颦浅恨)
西河(春乍霁)
江城梅花引(江头何处带春归)
叶绍翁烟村
周密闻鹊喜(天水碧)
葛天民访端叔提干
萧立之第四桥
张炎南浦(波暖绿粼粼)
高阳台(接叶巢莺)
台城路(云多不记山深浅)
清平乐(侯蛩凄断)金·元蔡珐霫川道中
赵可凤栖梧(霸树重重青嶂小)
干予可生查子(夜色明河静)
俞桂过湖
耶律楚材过济源登裴公亭用闲闲老韵
过金山用人韵
元好问游泰山
游天坛杂诗十三首(选一)
清平乐(江山残照)
水调歌头(黄河九天上)
双调·骤雨打新荷(绿叶阴浓)
盍西村越调·小桃红(玉龙高卧一天秋、万家
灯火闹春桥)
越调·小桃红(绿杨堤畔蓼花洲)
奥敦周卿双调·蟾宫曲(西湖烟水茫茫)
关汉卿双调·碧玉箫(选一·秋景堪题)
双调·大德歌四首
白朴越调·天净沙二首
王恽正宫·黑漆弩(苍波万顷孤岭矗)
方回舟行清溪道中入歙
过湖口望庐山
雨夜雪意
张弘范点降唇(独上高楼)
卢挚六州歌头(诗成雪岭)
双调·沉醉东风(挂绝壁枯松倒倚)
刘熏菩萨蛮(故园青草依然绿)
仇远次胡苇杭韵
湖上值雨
八犯玉交枝(沧岛云连)
赵禹圭双调·折桂令(长江浩浩西来)
马致远越调·天净沙(枯藤老树昏鸦)
双调·拨不断(立峰峦)
赵孟頫仙吕·后庭花(清溪一叶舟)
张野沁园春(自入闽关)
鲜于枢念奴娇(长溪西注)
白贲双调·百字折桂令(弊裘尘土压征鞍)
张养浩登泰山
双调·水仙子(一江烟水照晴岚)
双调·庆东原(鹤立花边玉)
双调·折桂令(一轮飞镜谁磨)
双调·雁儿落带得胜令(云来山更佳)
中吕·普天乐(画船开)
范梈发湖口
张可久双调·清江引(松风小楼香缥缈)
黄钟·人月圆(三高祠下天如镜)
中吕·红绣鞋(绝顶峰攒雪剑)
中吕·普天乐(蕊珠宫)
双调·折桂令(对山青强整乌纱)
双调·落梅风(东风景)
双调·落梅风(朱帘上)
正宫·小梁州(两峰晴翠插波光)
双调·清江引(西风信来家万里)
周德清正宫·塞鸿秋(长江万里白如练)
乔吉双调·水仙子(冬前冬后几村庄)
双调·折桂令(红梨叶染胭脂)
双调·折桂令(半天风雨如秋)
双调·水仙子(飞来千丈玉蜈蚣)
双调·水仙子(天机织罢月梭闲)
曹德双调·折桂令(小红楼隔水人家)
双调·折桂令(问城南春事何如)
顾德润中吕·醉高歌带摊破喜春来(长江远映
青山)
赵善庆双调·沉醉东风(山对面兰堆翠岫)
李伯瞻双调·殿前欢(驾扁舟)
吴西逸越调·天净沙(数声短笛沧洲)
孙周卿双调·折桂令(草团标正对山凹)
鲜于必仁中吕·普天乐(稻梁收)
双调·折桂令(出都门鞭影摇红,玉嵯
峨高耸神京)
贯云石双调·蟾宫曲(问东君何处天涯)
正宫·小梁州(芙蓉映水菊花黄)
双调·落梅风(鱼吹浪)
徐再思中吕·朝天子(里湖)
中吕·普天乐(玉华寒,晚云收)
双调·殿前欢(老苍龙)
中吕·喜春来(水深水浅东西涧)
越调·凭阑人(鸥鹭江皋千万湾)
王冕黄牛山
山阴水村
许有壬满江红(木落霜清)
张翥多丽(晚山晴)
李齐贤巫山一段云(南浦寒潮急)
太常引(栖鸦去尽远山青)
王仲元中吕·普天乐(树杈桠)
宋褧菩萨蛮(西风落日丹阳道)
倪瓒越调·小桃红(一江秋水澹寒烟)
萨都刺黄河夜月
邵亨贞祝英台近(普天云)
陶宗仪南浦(如此好溪山)
李琳六幺令(淡烟疏雨)
刘铉蝶恋花(人自怜春春未去)明·清梵琦晓过西湖
刘基晚同方舟上人登狮子岩作
题沙溪驿
杨基天平山中
岳阳楼
菩萨蛮(水晶帘外娟娟月)
清平乐(欺烟困雨)
夏初临(瘦绿添肥)
高启登金陵雨花台望大江
韩守益苏武慢(地涌岷峨)
于谦上太行
吴宽采桑子(纤云尽卷天如水)
李东阳九日渡江
游岳麓寺
文徽明沧浪池上
李梦阳浮江
陈霆踏莎行(流水孤村)
何景明秋江词
杨慎滇海曲二首
北正宫·醉太平(阻莺俦燕侣)
陈铎浣溪沙(波映横塘柳映桥)
李攀龙杪秋登太华山绝顶
汤显祖江宿
陈继儒点绛唇(钟鼓沈沈)
袁宏道登华
渡太湖
游高梁桥
袁中道听泉
岳阳晚眺
徐石麟祝英台近(雨中山)
施绍莘醉扶归(淡茫茫水镜推窗晓)
陈子龙谒金门(莺啼处)
夏完淳绝句四首(选一)
吴伟业生查子(一尺过江山)
黄宗羲小孤山
过塔子岭
归庄天平山
蔡毅中秋兴
姜实节临江仙(梦断罗帏春睡浅)
曹溶满江红(浪涌蓬莱)
宋琬甲午初尽,同赵一鹤欧阳介庵宿鸡
山寺二首
蝶恋花(一曲清淮围画屏)
破阵子(拔地千盘深黑)
施闰章燕子矶
书文杏庵壁
王夫之先秋一日作
飞来船
计东宣府逢立秋
陈维崧点绛唇(晴髻离离)
洞仙歌(天风忽下)
叶燮度大庾岭
朱彝尊三水道中
蝶恋花(十里浮岚山近远)
屈大均泷中(选一)
释宗渭横塘夜泊
王士祯郡城北路作
秦淮杂诗(选一)
藤花山下
江上
浣溪沙(北郭清溪一带流)
浣溪沙(白鸟朱荷引画桡)
徐釚十八滩
董元恺三妹媚(凌云逾小舍)
顾贞观青玉案(天然一幰荆关画)
傅昂霄江行
洪升雪望
蒙山道中
潘耒天都峰
金山
华峰顶
孔尚任北固山看大江
游平山堂
查慎行自湖东驿遵陆至芦溪
晚抵晏城次壁间韵
中秋夜洞庭湖对月歌
纳兰性德浣溪沙(十里湖光载酒游)
浣溪沙(五月江南麦已稀)
秋千索(垆边换酒双鬤亚)
陈大章登小孤山
赵执信微山湖舟中作
顾嗣立日观峰
沈德潜夜月渡江
金农湖中曲
胡会恩珠口杂咏(选一)
厉鹗灵隐寺月夜
雨中泛舟三潭同沈碓土作
蒙阴
齐天乐(瘦筇如唤登临去)
百字令(秋光今夜)
北仙吕·后庭花(仙山回蹬重)
张行懿度梅岭
郑燮江晴(选一)
刘大櫆西山
姚范山行
袁牧独秀峰
夜过借园,见主人坐月下吹笛(选一)
到石梁观瀑布
同金十一沛恩游栖霞寺,望桂林诸山
潘高秦淮晓渡
蒋士铨湖上晚归
万年桥觞月
苏幕遮(画船游)
赵翼渡太湖登马迹山
野步
姚鼐山行
翁方纲韩庄闸二首
望罗浮
洪亮吉发大石头讯
天山歌
松树塘万松歌
黎简小园
黄景仁后观潮行
南浦(蛟门中劈)
张问陶冬日即事
阮元苏堤春晓
雨后泛舟登汇波楼
陈文述夏日杂诗(选一)
潘德舆雨后看山
林则徐出嘉峪关感赋四首(选一)
魏源赣江舟中棹歌(选一)
三湘棹歌(选一)
湘江舟行
项鸿祚清平乐(水天清话)
沈谨学晚归途次
何绍基山雨
春江
姚燮韩庄闸舟中七夕
陈澧齐天乐(倦游谙尽江湖味)
水龙吟(是谁前度登高)
蒋春霖唐多令(枫老树流丹)
薛时雨临江仙(雨骤风驰帆似舞)
俞木越虞美人(晓烟乍破青山醒)
林纾杂题(选一)
朱孝臧乌夜啼(春云深宿虚坛)
丘逢甲山村即日(选一)
谭嗣同潼关
晨登衡岳祝融峰(选一)
崆峒
梁启超澳亚归舟杂兴
秋瑾轮船记事
H. 匆匆的赏析好句
古往今来,人们都在感叹人生的短促,时光流逝的迅速。从孔老夫子的“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到曹操的“对酒当歌,人生几何?”到现在各种各样有关光阴消逝的描述,人们总害怕时光的消逝,总时时在珍惜时光,时时在描述时光的飞逝,然而很少人会像朱自清那样,用诗一般形象精炼、富有抒情性和节奏感的散文,于洒脱之中感悟时光的匆匆!
作为一个真诚对待人生,热烈追求光明的知识分子的内心自由,《匆匆》鲜明地表现了对未来的追求、探索,以及在现实中无所适从的空虚与怅惘。但《匆匆》没有采用直抒胸臆的写法,而是把重心放在了对匆匆流逝的时光的描写上面,作者内心的波澜几乎完全是通过对时光流逝的形象作描绘表现出来的。
在描写流逝的时光时,作者运用了化无形为有形以及拟人的写法。“像针尖上的一滴水滴在大海里。”准确地表现出时光是在无声无息、不为人察中消逝了;作者又把过去的日子比做轻烟,“被微风吹散了,如薄雾,被太阳蒸融了。”字里行间融进了作者那一代人对时光流逝,无限怅惘的情绪。“我察觉他走的匆匆了,伸出手去遮挽时,他又从遮挽的手边过去。天黑时,我躺在床上,他便伶伶俐俐地从我身上跨过,从我脚边飞过去了。……”作者在这里又利用了拟人的手法,把时光完全人格化了,一方面表现出时光一往无前、转瞬即逝的态势,一方面则极其传神地表现出作者面对匆匆流逝的时光欲留不能、欲速不及的惋惜、怅然的心理。
“在逃去如飞的日子里没,在千门万户的世界里的我又能够做什么呢?”这不单单是作者的对时光流逝的感叹,更是人们对青春不再的感慨。是的,我们又能够做些什么呢?“只有徘徊罢了,只有匆匆罢了”。在此我也有同样的感慨,大学三年了,在迷迷糊糊之中过去了,虽知时光的匆匆,却又无奈时光的飞逝。光阴一去不复返,“为什么偏要白白走这一遭啊?”这是一个看似平常而思之肃然的问题。作者没有正面回答,但答案是明确的,肯定的,不能白活一回。
朱自清就这样带着一种怅然却并不消极的心态去感悟时光的匆匆,以一种诗意昂然的散文来对时光匆匆流逝的抒怀,让你全身心沉浸其中,徒然生发一种强烈的伤感,并从中领悟到一种理趣!
I. 秋瑾满江红每句赏析
近现代秋瑾《满江红·小住京华》赏析:
“小住京华,早又是、中秋佳节。为篱下黄花开遍,秋容如拭。” 接下来几句貌似描绘秋景,实则是情绪的流露。秋瑾笔下的”为篱下、黄花开遍”,应该是为后句”秋容如拭”作铺垫。拭,本来是擦拭的意思,又可以引申为”清”的意思,这样理解的话,”秋容如拭”应该可以解释为秋色清澈明净,就好像是刚刚擦拭得干干净净。
“四面歌残终破楚,八年风味徒思浙。”这两句一句化用历史典故,一句是秋瑾自己的经历与情绪提炼。在秋瑾写下这首《满江红》的1903年中秋节,正是中国四面楚歌的时期,清政府腐败无能,列强环伺,中华民族处于悬崖的边缘。
秋瑾虽是女性,却从来不是一个眼界狭小的弱女子,她深刻感受着民族与国家的危难,同时,也为自己的命悲叹:”八年风味徒思浙。”离开她的家乡浙江已经八年了,这八年来,她是多么思念家乡的风味啊!八年的离别,家乡其实并不遥远,但回家却是那么艰难的事情。
“苦将侬,强派作蛾眉,殊未屑。”正是这样的女儿身、男儿心,让秋瑾发出了不甘命运摆布的激越心声!蛾眉就是指美女了。
命运何其荒谬啊,为什么强迫我做一个只能足不出户、三从四德的女子呢?”殊未屑”对这样的命运安排,我就是不屑一顾,我就是不甘沉沦,我就是要打破一切枷锁,我就是要开创一个亘古未有的自由平等的女性世界啊!
“苦将侬,强派作蛾眉,殊未屑!”只有了解了秋瑾的人生理想和个性气质,我们才能真正读懂秋瑾对传统女性束缚的强烈愤慨。然而,如果只是停留在对女性命运不的幸发泄牢骚、怨愤,那秋瑾也算不上是一个传奇女侠了。
有了理想,还要拥有打破桎梏、将理想付诸实现的胆量和智慧,那才是一个真正的巾帼英雄!秋瑾是这样想的,她就真的这样做了!读懂了秋瑾的愤慨,《满江红》的下片我们也就自然而然能够心领神会了。
“身不得,男儿列;心却比,男儿烈!算平生肝胆,因人常热。”虽然没有男儿身,心却比男儿更加刚烈、更加热血沸腾。”俗子胸襟谁识我?英雄末路当磨折”。这样高远的人生追求和理想境界,普通的凡夫俗子又怎么能够理解呢?
这里的”俗子”并非泛泛所指,而是特指秋瑾最熟悉又最陌生的身边人。命运当真奇怪,秋瑾身为江南女子,偏偏英姿飒爽、性情刚烈;王子芳身为七尺男儿偏偏虚伪懦弱,没有主见。
“俗子胸襟谁识我?英雄末路当磨折。莽红尘,何处觅知音,青衫湿!青衫湿”化用了白居易《琵琶行》”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的诗意,秋瑾从此踏上了寻觅知音、寻求女性自由、寻找民族解放的道路。这样看来,这首《满江红》既标志着秋瑾勇敢改变命运的转折,又是她追求理想
的大胆宣言。
(9)菊秋瑾赏析扩展阅读:
《满江红·小住京华》近现代:秋瑾
小住京华,早又是,中秋佳节。为篱下,黄花开遍,秋容如拭。四面歌残终破楚,八年风味徒思浙。苦将侬,强派作蛾眉,殊未屑!(徒思浙 一作:独思浙,蛾眉 一作:娥眉)
身不得,男儿列。心却比,男儿烈!算平生肝胆,因人常热。俗子胸襟谁识我?英雄末路当磨折。莽红尘,何处觅知音?青衫湿!(俗子 一作:俗夫,磨折 一作:折磨)
释义:
我在京城小住时日,转眼间就又到了中秋佳节。篱笆下面的菊花都已盛开,秋色明净,就像刚刚擦洗过一般。四面的歌声渐歇,我也终如汉之破楚,突破了家庭的牢笼,如今一个人思量着在浙江时那八年的生活况味。他们苦苦地想让我做一个贵妇人,其实,我是多么的不屑啊!
今生我虽然不能身为男子,加入他们的行列。但是我的心,要比男子的心还要刚烈。想想平日,我的一颗心,常为别人而热。那些俗人,心胸狭窄,怎么能懂我呢?英雄在无路可走的时候,难免要经受磨难挫折。在这莽莽红尘之中,哪里才能觅到知音呢?眼泪打湿了我的衣襟。
创作背景:
这是秋瑾在1903年中秋节的述怀之作,值八国联军入侵后不久,她决心献身救国事业,而其丈夫无心国事。中秋节,秋瑾与丈夫王廷均发生冲突,离家出走,寓居北京阜城门外泰顺客栈。后虽由吴芝瑛出面调解,但秋瑾下决心投身革命。东渡日本留学。这首词是她在中秋节的述怀之作。
J. 秋瑾《满江红》 翻译与赏析
在北来京暂住,转眼又到自了中秋佳节。篱笆下的菊花遍地盛开,(我的)容颜却是那么的憔悴。刘邦用四面楚歌战胜了项羽,我漂泊了八年还想着那个家作什么。既然我那么痛苦,何必还强颜欢笑呢,离开也没有什么难的!我虽然不是男儿身,心却比男儿还刚烈。有志气的文人肝胆相照的胸襟,常常是不被人理解的。那些心胸狭窄的俗人怎么能够明白我的心意?自古英雄衰弱的时候总是要受尽痛苦折磨的。在这个迷茫的社会里,我要去哪里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