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名言名句 » 徐昌图赏析

徐昌图赏析

发布时间: 2021-02-10 03:52:04

A. 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完成后面的题目。(8分)临江仙宋·徐昌图饮散离亭西去,浮生常恨飘蓬。 回头烟柳渐重


小题1:不好(1分)。“却”字只是表现出被重重烟柳挡住视线(1分),“渐”字则生动的表现出词人离别时不断回顾、依依不舍的情态(1分),随着渐行渐远,烟柳逐渐转浓,词人愈来愈深的离愁也就跃然纸上(1分)。(若答“好”,能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小题2:不完全相同(1分),柳词主要表现对恋人的眷恋和离别之愁(1分),而徐词中不仅表达了深深的离愁别绪(1分),还表现了孤寂凄凉、饱经漂泊的羁旅之愁(1分)。

B. 古代诗歌阅读(8分)临江仙徐昌图饮散离亭西去,浮生长恨飘蓬。回头烟柳渐重重,淡云孤雁远,寒日暮天红


小题1:作者通来过烟柳、淡云、孤雁源、寒日、暮天五个意象的描写,写出了空落、孤单、凄凉的意境。(答出三个意象给1分,答全给2分;意境分析正确给2分。)
小题2:有异曲同工之妙。两者都写了离人不堪离别之苦,借酒浇愁;(2分)两者都运用联想和想象的手法,设想了酒醒后的情景,通过虚写,突出了诗人孤独无依、凄苦难耐之感。(2分)

C. 江宁重彩怎么去

滚滚长江东逝水,出自临江仙临江仙——词牌名临江仙源起颇多歧说。任二北据敦煌词有句云“岸阔临江底见沙”谓辞意涉及临江;明董逢元辑《唐词纪》谓此调“多赋水媛江妃”故名;黄升《花庵词选》卷一云“唐词多缘题,所赋《临江仙》则言仙事……”唐教坊曲,用作词调。又名《谢新恩》、《雁后归》、《画屏春》、《庭院深深》、《采莲回》、《想娉婷》、《瑞鹤仙令》、《鸳鸯梦》、《玉连环》。敦煌曲两首,任二北《敦煌曲校录》定名《临江仙》,王重民《敦煌曲子词集》作《临江仙》。至今影响最大的《临江仙》,就是罗贯中引用杨慎写的《三国演义》的主题词。之后被用为电视剧《三国演义》的片头曲。此词共六十字。词牌格式⊙仄⊙平平仄仄,⊙平⊙仄平平(韵)。⊙平⊙仄仄平平(韵),平平平仄仄,⊙仄平平平(韵)。⊙仄⊙平平仄仄,⊙平⊙仄平平(韵)。⊙平⊙仄仄平平(韵)。⊙平平仄仄,⊙仄仄平平(韵)。名词鉴赏临江仙--杨慎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译文:滚滚长江向东流,不再回头,多少英雄像翻飞的浪花般消逝,争什麼是与非、成功与失败,都是短暂不长久,只有青山依然存在,依然的日升日落。江上白发渔翁,早已习於四时的变化,和朋友难得见了面,痛快的畅饮一杯酒,古往今来的纷纷扰扰,都成为下酒闲谈的材料。【注释】淘尽:荡涤一空。渔樵:渔父和樵夫。渚:水中的的小块陆地。浊:不清澈;不干净。与“清”相对。浊酒:用糯米、黄米等酿制的酒,较混浊。临江仙--李煜樱桃落尽春归去,蝶翻轻粉双飞。子规啼月小楼西。玉钩罗幕,惆怅暮烟垂。别巷寂寥人散后,望残烟草低迷。香炉闲袅凤凰儿。空持罗带,回首恨依依。1.樱桃落尽:是初夏的典型景象,以之寓危亡之痛.>:”仲夏之月,天子以含桃(樱桃)先荐寝庙”.李煜此时,城被围,宗庙莫保,樱桃难献,又随”春归去”而”落尽”,可见伤逝之感良深.??2.子规啼月:子规即杜鹃,相传为失国的蜀帝杜宇之魂所化,鸣声凄厉.??3.望残:眼望凄残欲绝的景象.??4.凤凰儿:似指衾枕上的彩饰.施肩吾>:”一抱红罗分不足,参差裂破凤凰儿.”??5.罗带:>>均多作”裙带”,此似以喻指小周后.????今译:??宗庙难献的樱桃已落尽-----全都随着春天归去,无知的粉蝶儿还是寻乐双飞.杜宇转化的子规在小楼西面夜夜泣血鸣啼.倚着楼窗的玉钩罗幕了望,惆怅地看着幕烟低垂.????入夜后小巷里一片岑寂,人们都以纷纷散去,凄然欲绝面对烟草低迷.炉里的香烟闲绕着绘饰凤凰的衾枕.但见她愁容满面空持罗带,怎能不令人回首恨依依.????简析:??此词是李煜在凉城被围中所作.开宝七年(974)十月,宋兵攻金陵,次年十一月城破.词当作于开宝八年(975)初夏.全词意境,皆从”恨”字生出:围城危急,无力抵御缅怀往事,触目伤情.开头”樱桃”二句,以初夏”樱桃落尽”的典型景物寓危亡之痛.此时甚感宗庙难保,樱桃难献,而又随春而归去”落尽”,伤痛良深.”蝶翻”句以粉蝶无知,回翔取乐,反衬并加深悔恨心情.”子规”句,加深了亡国之预感.句中”小楼西”的西字,不是简单的表方位,而是宋兵自西而来,故予以特别关注.”玉钩罗幕”,点明以上见闻是从小楼窗口所及.倚窗销愁,,愁偏侵袭,望幕烟之低垂,对长空而惆怅,为国势朝不保夕而自伤.过片写内景,时间自暮入夜.”别巷”句写街巷人散初夜寂寥的景况,渲染环境气氛.”望残”句,刻画出凄然欲绝的惆怅之人面对”烟草低迷”的寂寥天的形象.接写室内的炉香悠闲缭绕着带有”凤凰儿”文的衾枕,却见她空持罗带的愁容.江山如此危殆,美人如此憔悴,凄惨,怎能不”回首恨依依”!结句点出一”恨”字,回贯全篇.全词所发之亡国哀怨,深切感人!【赏析】:此词属存疑之作,若果为易安的作品,该为南渡前所作。这是一首咏梅词,托物言志,寄托着女主人对远离身边的心上人深情思念,此词运用寄托、拟人等艺术手法,亦花亦人,梅与人浑然一体。意味绵长。【年代】:宋【作者】:李清照——《临江仙》【内容】:庭院深深深几许?云窗雾阁常扃。柳梢梅萼渐分明。春归秣陵树,人老建康城。感月吟风多少事,如今老去无成。谁怜憔悴更凋零。试灯无意思,踏雪无心情。【作者】:李清照(1084-1155?年)号易安居士,齐州章丘(今属山东济南)人,以词著称,有较高的艺术造诣。父李格非为当时著名学者,夫赵明诚为金石考据家。早期生活优裕,与明诚共同致力于书画金石的搜集整理。金兵入据中原,流寓南方,明诚病死,境遇孤苦。所作词,前期多写其悠闲生活,后期多悲叹身世,情调感伤,有的也流露出对中原的怀念。形式上善用白描手法,自辟途径,语言清丽。论词强调协律,崇尚典雅、情致,提出词“别是一家”之说,反对以作诗文之法作词。并能诗,留存不多,部分篇章感时咏史,情辞慷慨,与其词风不同。有《易安居士文集》、《易安词》,已散佚。后人有《漱玉词》辑本。今人有《李清照集校注》。(《辞海》1989年版)【注释】:几许:多少。扃:门外之亲,引用为关闭之意。萼:花瓣外的一层小托片。秣陵:战国楚置金陵邑,秦时称秣陵,以后又多次更名。这里的“秣陵”为古名的沿用。孙吴时又改名建业,东晋建兴初改为建康,隋又易为江宁。同理,此词中的“建康”也是古地名的沿用。两名实指一地,即现在的江苏省南京市。老:《花草粹编》等作“客”,今据赵万里辑《漱玉词》。建康:即南京。《花草粹编》等作“建安”,《乐府雅词》作“远安”。远安在今湖北,清照未至此地。建安在今福建,王仲闻以为清照似曾至此地。试灯:正月十五为灯节,节前预赏试灯。【赏析】:《临江仙》系易安从明诚守建康时作,当作于建炎三年(1129年)春为是。该词引前人句入词,浑化无迹。两组对仗的运用,深化了词旨,增强词的建筑美、韵味美。含蓄蕴藉,耐人寻味。通过早春景象的描写,表现作者南渡之后百感交集系念家国的复杂思想感情。临江仙--徐昌图临江仙【唐】徐昌图饮散离亭西去,浮生常恨飘蓬。回头烟柳渐重重。淡云孤雁远,寒日暮天红。今夜画船何处?潮平淮月朦胧。酒醒人静奈愁浓。残灯孤枕梦,轻浪五更风。【注释】:①浮生:一生。古人谓“人生世上,虚浮无定”,故曰浮生。飘蓬:飘浮无定之意。【评解】黄昏送别,孤帆远征。回头重重烟柳,淡云暮烟。待到酒醒人静,只见狐枕残灯,淮月朦胧。晨风轻浪,离愁更浓。这首词抒写了离别之痛,相思之苦。风格柔丽,抒情宛转。语言美,意境尤美。【集评】沈雄《古今词话》:《尊前集》有徐昌图《临江仙》、《河传》二首,俱唐音也。俞陛云《唐五代两宋词选释》:写江行夜泊之景。“暮天”二句晚霞如绮,远雁一绳。“轻浪”二句风起深宵,微波拍舵,淰淰有声,状水窗风景宛然,千载后犹相见客中情味也。昌图爵里无考,选词家有列入唐词末者。《柳塘词话》卷二沈雄云:有以徐昌图之《临江仙》为仙侣,而牛希济之《临江仙》为南吕者,其宫调自别,亦可也。临江仙--欧阳修临江仙【宋】欧阳修池外轻雷池上雨雨声滴碎荷声小楼西角断虹明阑干倚处待得月华生燕子飞来窥画栋玉钩垂下帘旌凉波不动簟纹平水精双枕傍有堕钗横【简析】词中的这位女主人公,她的生活无疑是华贵的,她的心灵却并不欢快。凉席上,玉枕旁,陪伴她的只有她自己金钗。这就暗示我们:她正独守空闺。她在妆楼倚栏依望。她听到雷声、雨声、雨打荷叶声,却听不到丈夫归来的马蹄声。她看到雨后彩虹,夜空的新月,却看不到丈夫的身影。她又在无望的期待中度过一个炎夏的永昼。她只得怅怅的,恹恹的,独自回到闺房,垂下珠帘,因为她不愿那成双捉对的燕儿窥见她的萦寞,嘲笑她的孤单,可以想见,睡梦中她一定仍在期待。临江仙--秦观临江仙·千里潇湘挼蓝浦【秦观】千里潇湘挼蓝浦,兰桡昔日曾经。月亮风定露华清。微波澄不动,冷浸一天星。独倚危樯情悄,遥闻妃瑟泠泠。新声含尽古今情。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赏析】这首词约写于宋哲宗绍圣三年作者贬官郴州时,回忆昔日曾经潇湘的感受。词的起首两句为倒装。“挼蓝”,形容江水的清澈。古代挼取蓝草以取青色,故称“挼蓝”或“揉蓝”。“桡”,船桨,“兰桡”是对舟的美称。《楚辞·湘君》中有:桂棹兮兰枻”、“荪桡兮兰旌”句,即用桂木做的棹,用兰木做的枻;或用荪草饰的桡,用兰草饰的旌旗,都是形容湘君所乘船的装饰。这里的“兰桡”代指木兰舟,暗指这一带正是当年骚人屈原的兰舟所经过的地方。这两句是写他从处州贬来郴州时,曾乘船经过清澈如蓝的千里湘江,犹如在步当年骚人屈原的足迹,在千里潇湘水上走着迁谪的苦难历程,接着三句写泊舟湘江夜景。写这时月升中天,风停息下来,因为夜深,看两岸花草上露水开始凝结,在月光照射下晶莹透亮。整个潇湘水面是平静的,没有风也没有浪,满天星斗正浸泡在江水里,星星冷得似乎在发抖,写出了深夜的寒意。这是移情写法,把人的冷意由“一天星”表现出来。词的下片写情。开始两句,写词人泊舟湘江浦,独自靠在高高的樯杆上,静静地倾听远方传来的湘妃清冷的瑟声。“妃”,指湘妃。传说潇湘一带,是舜的两个妃子娥皇、女英哭舜南巡不返,泪洒湘竹,投湘水而死的地方。又传二妃善于鼓瑟,《楚辞·远游》有“使湘灵鼓瑟兮,令海若舞冯夷。”特定的时地,触发了词人的历史联想,从而写出了这潇湘之夜似幻似真的泠泠瑟声,曲折地透露出寂寞凄冷的心境。接着第三句,进一步描写对瑟声的感受,湘妃的瑟声是清凉哀怨的,抒发了她们对舜帝思念的深情,这是古今有情人共同的心声,不仅是湘妃的,也包含了词人的幽怨。词的歇拍两句,写听完曲子,抬头寻找湘妃,她已悄然不见踪影了,只有江岸无数座青青山峰巍然耸立,更进一步写出词人的怅惘之情和刚毅不屈的性格。钱起《湘灵鼓瑟》诗有:“善鼓云和瑟,常闻帝子灵。……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词末两句全用钱起成句入词,但用得恰到好处,毫无斧凿之痕。(董冰竹)临江仙--晁补之临江仙晁补之绿暗汀州三月暮,落花风静帆收。垂杨低映木兰舟。半篙春水滑,一段夕阳愁。灞水桥东回首处,美人新上帘钩。青鸾无计入红楼。行云归楚峡,飞梦到杨州。晁补之词作鉴赏这首词抒发了一个萍踪游子的旅愁和乡情。词之上片侧重写景,景中寓情。下片承前“愁”字,因愁而忆,因忆而思之,求之,写出低徊往昔、憧憬来日的复杂情怀。全词情景交融,通过环境描写烘托人物的复杂情感,物象婉丽,笔调潇洒,余韵深长。上片首句大笔勾勒。“三月暮”交待节令。“汀州”即“汀洲”,点明地点。“绿暗”二字,浓墨重彩,为这个特定的时空背景涂上一层阴沉的底色,人们眼前了一幅岸渚沉寂、芳草萋迷的画面。接着词人点染岸边近景,此时风已收煞,落英缤纷,布帆暂卷,垂杨下兰舟斜横,气氛一派清幽。景中仿佛杳无人迹,然而从刚收风帆、暂傍垂柳的兰舟,不难想象见一位萍踪无定的游子。“半篙春水滑,一段夕阳愁”,正是这位游子面对眼前实景而产生的真切感受。江中春水方生,行船流利,故曰“滑”;夕阳将下,游子未归,触景生情,故使人感到“愁”。半篙春水,一段愁情,亦有将愁比作春水之意。这里明写舟外景物,暗写舟中游子。整个上片,由背景引出人物,由远景写到近景,由写景过渡到写情。词的前半部分,通过落花、风帆、木兰舟、春水夕阳等物象,环环扣合,结出一个“愁”字。下片则是“愁”字的生发和具体化,词意似断实续。灞月桥,陕西长安县东。唐人离开京都,多于此处折柳赠别,如郑谷《阙下春日》诗:“秦楚年年有离别,挥鞭扬袖灞陵桥。”罗邺《莺》诗:“何处离人不堪听,灞桥斜日袅垂杨。”因此,灞桥就成了与亲友话别地点的代称。词中游子凝想当日方别之后,回望红楼,仍见艳妆美人正卷帘伫望;如今泊舟江渚,怀想往日那佳人住外,已甚遥远,希望有青鸟使者传递消息。然而,蓬莱路远,无计可通,“青鸾无计入红楼”。这一句,对游子愁的内涵和来由,略略一点。游子不仅有江湖飘泊之感慨,且有怀念情人、音信难通之愁苦,则心情的怅惘寥落,可想而知。于是,这深沉的旅愁游子心头激荡起绵绵无尽的遐思。“行云归楚峡”一句,化用了一个动人的神话故事。宋玉《高唐赋序》载,楚怀王梦见巫山神女与他欢会,临别前告诉他说:妾“旦为朝云,暮为行雨,朝朝暮暮,阳台之下。”往日情事,如今虽只留下美好的回忆,然而游子岂能忘怀,他要追寻、找回那失去的一切。往日的情遇同繁华的扬州有关,联系上文“美人新上帘钩”来看,这里用的是杜牧所咏“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的典故,如同“楚峡”一样,都是虚指冶游之地。既不能忘情,故寤寐以求之,不禁“飞梦到扬州”了。词之结句,飞扬灵动,想象奇特,表达了作者追求、向往之情的急切。综上,此词思绪绵绵而情韵清幽。读后给人以流连忘返、余韵不尽的美感,堪称潇洒清丽的佳作。临江仙--杨慎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这首词,词牌叫“临江仙”为杨慎《廿一史弹词》第三段《说秦汉》开场词。杨慎(14488—1559),字用修,号升庵,四川新都人。明朝中叶杰出的词人。正德六年进士。官经筵讲官。以直谏忤旨,被明世宗廷杖谪戍云南永昌,年七十二,死于贬所。升庵博闻广识,著述极富,为明代第一。诗风渊博缛丽,词则华美流利,好入六朝丽字,似近而远,然其妙处亦能过人。这首词虽为《说秦汉》的“开场词”,但作者的视野并没有局限在秦汉两朝具体的史实上,而是高屋建瓴,从具体的历史事件和人物经历中概括出一些古代社会人们始终能产生共鸣的思想感情。上片只写古来多少英雄是非成败,犹如大浪淘沙转眼成空。头两句化用了杜甫《登高》诗“不尽长江滚滚来”,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词“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之意,抒发对历史变迁、英雄随着时光消逝的感慨。第三句则是作者经过思考后,透过历史的表象得出的结论。作者认为,英雄豪杰们长眠地下之后,生前的是非得失,荣辱成败又有什么意义呢?这一句贵在一个“空”字。“空”可以说是本词的词眼,几多惋惜,几多悲愤,尽归其中。它不仅是作者追溯历史后的结论,而且是他对待自己历尽坎坷人生的达观态度。“青山”句乃是写自然,意为“万般回首化尘埃”,只有青山不改。“夕阳”句亦写自然,“几度”谓“难得”,而“夕阳红”象征人生中短暂的美好时光,它在横亘古今的“青山”面前是微不足道的。这两句看似写景,其实在景语中蕴含了丰富深邃的人生哲理,只要稍加体会,就能感受到作者的感伤情结。下片写江上渔樵闲话,娓娓动听。“白发渔椎”是作者塑造的形象,我们甚至可以认为,此翁正是作者的化身。词的一、二句写老翁的生活环境和生活内容。他远离尘嚣,遁迹山林,月复一月,年复一年,看惯了“江上之清风”和“山间之明月”(苏轼《前赤壁赋》),与世无争,其乐无穷,是一位志向高洁、风怀潇洒的老人。第三句写老翁的生活情趣,他并不是不食人间烟火,断绝一切人际交往的隐者,而是仍旧同世俗社会保持着联系。“美酒要逢知己饮,好诗须向会家吟”(杨慎《说三代》)。“一壶浊酒”以“秋月”“春风”为背景,正显示出作者淡泊、高雅的襟怀和朋友之间的志趣相投。最后两句直揭“白发渔樵”并非胸无点墨的老翁,而是通晓古今、博学多识、知权达变的高士,他把古今多少英雄的是是非非、恩恩怨怨、成败荣辱都化作可助酒兴的谈资;在笑谈之中,纵论古今,品评人物,其旷达和豪放可以想见。我们不难发现,在老翁身上有许多同渔樵的身份不相符合的特征,这正是作者的性格和人生理想的反映。这首词可称为“史论”。它综观历代兴亡盛衰,以英雄豪杰的成败得失抒发感慨,表现出一种旷达超脱乃至“大彻大悟”式的历史观和人生观。临江仙咏柳薛宝钗白玉堂前春解舞,东风卷得均匀。蜂围蝶阵乱纷纷:几曾随流水?岂必委芳尘?万缕千丝终不改,任他随聚随分。韶华休笑本无根: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赏析】从“均匀”“蜂围蝶阵”“修笑本无根”“上青云”描绘出柳絮的轻柔美好,自如飞舞、乘风向上的特点,形象地表现了大观园中处事得体,深受众人喜欢的宝钗不会像落絮那样“随逝水”“委芳尘”,而是要“频借力”“上青云”——踌躇满志,意欲攀登封建统治宝座的愿望。“东风卷得均匀”,湘云评说“这一句就出人之上了”,真是至论。“卷”字传神,写出了春风和煦,对柳絮的温柔多情;“均匀”指柳的舞姿优美,匀称有度。一改感伤之调,描绘出美好春光,充满了开朗乐观的情绪。全句生动传神、不落俗套。临江仙名家点评:宝钗在拿出她这首词之前,有这样一段议论:“我想,柳絮原是一件轻薄无根无绊的东西,然依我的主意,偏要把他说好了,才不落套。所以我诌了一首来,未必合你们的意思。”她原来是要作翻案文章的。同前面几首柳絮词低回的调子截然相反,宝钗这首词充满了开朗乐观的情绪。从宝钗的角度看,这同她“行为豁达,随分从时”的性格一致;从《红楼梦》作者的意图看,似乎是让她乐观一阵,把未来想得十分美好,然后再让她失望。即先让她“登高”,然后再让她“跌重”。“好风频借力,送我上青云”,无根的柳絮飘上青云又怎么样?能永远留在天空中吗?最后还是免不了“随流水”,“委芳尘”。作者让宝钗故作乐观语,实际隐含着讽刺意味。有人根据宝钗这首词骂她是“野心家”,想向上爬,想夺“宝二奶奶”的宝座云云,未免过于穿凿附会,作者未必有此意图。

D.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试题。 临江仙 徐昌图饮散离亭西去,浮生长恨飘蓬。回头烟柳渐重重。淡云

(1)“孤”“寒”写羁旅途中所见的大雁、夕阳景象,用移情手法,为景物涂抹上孤单、凄寒色彩,传达词人旅途的落寞孤凄情怀。(意对即可)
(2)本词上阕写实:写“饮散”离别后不断“回头”的惜别留恋之意和所见的凄迷景象,表达了词人离别飘零的伤感。下阕写虚:以设问领起,设想一路行船可能出现的种种情境,饱含孤独愁苦之感。本词虚实结合,写别后情景,饱含离愁。(意对即可)

E. 鉴赏 临江仙 徐昌图

所谓“鉴赏”,也就是指在欣赏书画艺术的同时,为作品的真伪及其艺术价值作出合乎事实的判断。但话虽是这么说,要真正准确无误地做到这一点,谈何容易!要能够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地欣赏传统的书画艺术,提高自己鉴定书画的能力,就必须从以下四个方面打好基础。
第一,充分熟悉传统书画艺术的发展历史。
熟悉传统的中国书画的发展历史,是为了在鉴赏书画作品的时候,能够把握其艺术的个人和时代特征,进而比较准确地对其创作年代、创作风格、艺术特色和价值作出大致合乎事实的判断。要做到这一点,当然需要经常阅读一些有关书画历史的书籍、文献,并且结合书画艺术发展的历史,尽可能地多看一些各个时代的不同作者、不同风格的代表性作品。
在熟悉了解传统书画艺术发展历史的过程中,有必要从纵向和横向这两方面着手。从纵向的角度看,也就是注意书画艺术的发展阶段性。比如山水画,从相传由隋代展子虔所作的《游春图》,到明清时期众多山水大家的作品,其间经过了数百年的发展,使用的工具、材料扩大了,表现技法也丰富了。书法艺术的发展阶段性也很明显,不同时期的书法艺术,既有其继承前人传统的一面,也有着特定的时代风貌。比如明代书法,受宋元以来贴学风气的影响,普遍传习行草书,风格多在晋、唐之间,也有以宋代黄庭坚、元代赵孟頫\等为楷模的。不过,明人书法中有一个比较突出的现象,那就是在行草书的用笔中,融合了章草的笔意,有些楷书作品就体现了一种清丽秀慧而又有古拙之美的特色,这在唐宋时期是不多见的。书画艺术在其发展阶段性中,又具有个别性。所以,从横向的角度来看,把握某个时期不同风格不同倾向的书画艺术特征,也就有助于对这一时期的书画艺术发展加深了解。
明清以来,书画作伪的风气在不少地区十分盛行,那些伪作,流传至今的依然很多,它们往往假冒当时名声很大的书画家的落款,欺世牟利。还有一种情况,一些曾被人收藏过的作品上,既无落款,也无创作年代,而收藏的人却以一己所见,题上此画、此书为某某所作。像这样的现象,就不能轻易相信,而要根据对书画历史的了解,看作品是否符合此人的创作风格,以及作品流传至今的可能性究竟有多少。
第二,掌握书画艺术的各种表现技法的基本特征。
熟悉并了解书画艺术的发展历史,一方面是为了理清书画艺术的演变脉络,另一方面也是为掌握书画艺术的各种表现技法的基本特征打下基础。鉴定书画,终究是要以识别其艺术特色和艺术价值为主要目的的。
书画艺术有哪些表现技法,这些技法的基本特征又是如何,这是鉴赏书画时应该十分清楚的。先说书法艺术。书法艺术比之绘画,更讲究线条和笔墨的表现力,因此,它在技法上重视执笔、用笔、用墨,讲究点画、结构、行次章法以及各种不同字体的书写特点。我国汉字虽具有象形的特点,却并非完全描摹现实的物象。因此,相对于传统的绘画而言,汉字书法所表现的线条,也就具有一定的抽象性。传统的书法艺术,在通过线条来表现汉字不同字体的变化时,强调书势与字态的刻画,这是在欣赏书法艺术时必须重视的方面,也是在鉴定某人的书法作品时需要仔细推敲的地方。左图一为近代著名书画家张大千的一幅对联。张大千的字,虽然有其怪僻之处,但书写的法度十分谨严,用笔刚健而有柔美之意,观之有风骨凛凛的感觉。而不少伪造的张大千作品,尽管在字体特征、用笔方法等书写方面具有相似之处,却无法表现张大千本人所特有的那种书写势态。左图二是模仿张大千笔法的一幅伪作上的题诗和落款,与张氏的亲笔对照,伪作在书势、字态上的破绽,就一目了然了。
绘画艺术,从表现的内容上分,有人物、山水、花卉、瓜果、菜蔬、翎毛、走兽、虫鱼,还有以建筑物为表现对象的界画。如果从技法上分,则有工笔、写意、钩勒、没骨、设色、水墨等。再从用色上分,又有金碧、大青绿、小青绿、泼彩、淡彩、浅绛等。
传统的中国绘画艺术的表现技法,主要通过笔墨色彩的运用及其变化,以各种使用的工具相适应的笔法来描绘物象,其取景布局和经营位置,不同于一般的焦点透视,而大都运用散点透视的方法,以取得一种视野宽广,有如咫尺千里或是以小见大的艺术效果。例如山水画,在五代两宋时期有一个质的飞跃,当时著名山水画家郭熙,概括了山水画创作中常见的三种透视法,一是高远,二是深远,三是平远。创作中将三者完美地结合运用,画面就能产生丰富而多变的构图,以及较为复杂而有条不紊的层次。他的《幽谷图》,颇能反映出这种艺术特色。传统的中国画里也有讲究“写真”的,比如在人物、花卉画方面,清代著名的花卉画家恽寿平,曾经努力摸索用“没骨法”作花卉,既得其神,又具其形,堪称花卉“写真”的一代宗师。近代的海上画派宗师任伯年,在其所作的大部分人物肖像画中,或多或少地吸收了西洋绘画的方法,运用传统中国画独特的表现力,将人物的性格、情态描绘得栩栩如生。那简洁而有力的线条,若隐若现的墨晕,正是中国书画艺术所特别强调的特征之一。

F. 请用景与情的角度赏析徐昌图《临江仙》中淡云孤雁远,寒日暮天红。

这一句在描写太阳落山之寒意的同时,寓情于景,表达了作者凄苦无奈之情

G.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回答后面两题。(8分)临江仙徐昌图饮散离亭西去,浮生常恨飘蓬。回头烟柳渐重重。淡


小题1:借景抒情(或寓情于景)。(1分)这两句诗上句描写了天边淡云,云边孤雁,下句描写暮色四合、残阳如血的景象,展现了一幅寥远凄清的暮秋图,(2分)抒发了词人深深的孤寂离愁。(1分)【答衬托亦可,答对仗或对偶最高给3分】
小题2:⑴“饮散离亭西去” “浮生常恨飘蓬”包含着词人聚少离多、饱经漂泊的羁旅之愁。
⑵“回头烟柳渐重重”“酒醒人静奈愁浓”“ 残灯孤枕梦”表达了词人深深的离愁别绪及别后的孤寂凄凉之情。

H. 徐昌图的《临江仙》赏析

“回头烟柳来重重”一句重自重二字,将身去而意留的情景作了生动的、多层次的体现。上船西行,却频频回头东望:始而“回头”,见送行者已隔一“重”“烟柳”,继续“回头”,则“烟柳”由一“重”而再“重”、三“重”、四“重”、五“重”,乃至无数“重”,送行者的身影,也就逐渐模糊,终于望而不见了。从行者方面说,情景如此;又何尝不然。“烟柳”乃常见之词,一旦用作“回头”的宾语,又用“渐重重”修饰,便场景迭现,意象纷呈,人物栩栩欲活,其惜别之情与飘蓬之恨,亦随之跃然纸上,动人心魄。头等者既为重重烟柳所遮,“回头”已属徒然,这才沿着“西去”的方向朝前看。

二句所写,都是想象中可能出现的情景,作为对问语的回答。船在水上行进,现在还未起风···为了麻醉自己,只管喝酒。两句妙在不写情而写景,寓情于景中。

I. 求 有关兰花的古诗以及鉴赏

古 风

唐李白

孤兰生幽园,众草共芜没。

虽照阳春晖,复悲高秋月。

飞霜早淅内沥,绿艳容恐休歇。

若无清风吹,香气为谁发。

兰 花

清刘灏

兰生幽谷无人识,客种东轩遗我香。

知有清芬能解秽,更怜细叶巧凌霜。

根便密石秋芳早,丛倚修筠午荫凉。

欲遗蘼芜共堂下,眼前长见楚词章。

兰 花

清刘灏

泣露光偏乱,含风影自斜。

俗人那解此,看叶胜看花。

咏 兰

元余同麓

手培兰蕊两三栽,日暖风和次第天。

坐久不知香在室,推窗时有蝶飞来。

题 画 兰

清郑燮

身在千山顶上头,突岩深缝妙香稠。

非无脚下浮云闹,来不相知去不留。

浣 溪 沙兰 花

仿佛铜瓶见露苗,疏花冷落澹含娇。

湘江清泪滴春潮,岂有心心同婉娈。

并无叶叶助风标,断肠一集是离骚。

咏 兰

朱德

越秀公园花木林,百花齐放各争春。

惟有兰花香正好,一时名贵五羊城。

咏 兰 诗

张学良

芳名誉四海,落户到万家。

叶立含正气,花研不浮花。

常绿斗严寒,含笑度盛夏。

花中真君子,风姿寄高雅。

幽 兰

唐崔涂

幽植众宁知,芬芳只暗持。

自无君子佩,未是国香衰。

白露沾长早,春风每到迟。

不如当路草,芬馥欲何为!

热点内容
古代励志的名言 发布:2021-03-16 21:50:46 浏览:209
形容儿孙绕膝的诗句 发布:2021-03-16 21:49:35 浏览:878
席慕蓉赏析印记 发布:2021-03-16 21:48:26 浏览:311
权力很大含有手的成语 发布:2021-03-16 21:48:22 浏览:584
能听的儿童故事 发布:2021-03-16 21:48:15 浏览:285
关于足球的诗歌词句 发布:2021-03-16 21:47:40 浏览:870
拖拉机的古诗 发布:2021-03-16 21:42:53 浏览:571
亮甜的诗句 发布:2021-03-16 21:42:00 浏览:831
广东话生日快乐祝福语 发布:2021-03-16 21:38:55 浏览:409
嘘的短句 发布:2021-03-16 21:38:07 浏览: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