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名言名句 » 孤独论赏析

孤独论赏析

发布时间: 2021-02-09 18:41:57

1. 琦君 爱与孤独 赏析

你说的什么啊 怎么让人帮你回答啊

2. 百年孤独经典语录赏析

《百年孤独》:过去都是假的,回忆是一条没有归途的路,以往的一切春天都无法复原,即使最狂乱且坚韧的爱情,归根结底也不过是一种瞬息即逝的现实,唯有孤独永恒。

3. 汪国真《孤独》的赏析

很多时候,复这个世界再繁华再喧嚣,我制都只是一个人,仿佛置身孤岛。

孤独是可耻的吧,否则为何这个城市一直要让我融入喧嚣的海洋,和别人一样,上岸,走同一条路,一条望不到尽头的路。

曾经尝试融入这个世界,却发现,即便付出了最大的努力,热闹依然是别人的,而我还是什么都没有,像个小丑,茫然而又无措。

那就,做自己吧。习惯了孤独,忘却了孤独,把孤独当做理所当然。

不再装模作样的拥有很多朋友,而是回到孤单之中,以真正的我开始独自的生活。

我不会再为博得他人的称许与微笑,战战兢兢地将自己套入所有的模式所有的桎梏,最后只给自己留下一副模糊的面孔。

我不以孤独为荣,但我愿一生漂泊摆渡。

请不要再嘲笑我的孤僻,要知道,孤独也需要勇气。

当所有人都朝着一个方向涌去,我选择了逆着人流行走。惊讶的,嘲讽的,不理解的,蔑视的目光,我不予理会。

“我宁愿坐在一个南瓜上,这南瓜只容我一个人占用,而不愿挤坐在天鹅绒的软垫上;

我宁愿在大地上驾驭一辆破牛车,悠闲自在地游荡,也不愿乘坐豪华的观光火车去天堂,沿途呼吸着乌烟瘴气”

大千世界,茕茕孑立,踽踽独行。

我把生命和自由连在一起,即便孤独。

4. 鲁迅 孤独者 赏析

孤独

5. 关于鲁迅《孤独者》的赏析

作品鉴赏

主题思想

当整个世界都陷入深眠的时候,唯一醒着的人就会成为孤独者。鲁迅笔下的孤独者看似是由其本身一手造成了自己的悲惨命运,但其中蕴含的深意往往让人掩卷长思。因此,即使他们的死亡不可避免地带着几分自戕性,也让人不忍责备,不吝心痛。

魏连殳式的孤独者之所以令人怜悯,是因为他们的孤独并非是性格内向怯懦、不擅交际等等世俗的孤独,而是来源于“众人皆醉我独醒”的深层悲哀,来源于空负一腔热血而无处泼洒的现实无奈,来源于出淤泥而不染、独善于云端的遗世独立。

这类人通常就是鲁迅时代顾影自怜的知识分子,如“魏连殳”者,往往持有才干却无人赏识,一身抱负却处处羁绊无法施展,有心报国却无法改变这个俗世。这种有心杀贼却无力回天的痛苦所滋生的茫茫孤独,耗尽了一代又一代中国知识分子的良心和血性。

那个时代的知识分子大多人微言轻,举步维艰,出路渺茫,至多是学而优则师或学而优则仕,教书先生和官员似乎永远是中国知识分子的宿命,魏连殳的命运也不过如此。聊以安慰的是中国的知识分子前仆后继,生生不息,正如魏连殳坚持认为“孩子总是好的”,呼吁申飞通过拯救孩子来拯救社会,总算留存一丝希望,颇有末路英雄的悲壮色彩。

同时,作为小人物,尽管他们在旁人眼里是特殊的,尽管他们身上有一些异于世俗的气质,可他们与世人一样生活在云端之下,必须在风沙尘土、盐油酱醋中任由时间销蚀。那些孤悬于云端之上的精神属性终究没有能够安身立命的土壤,他们孤独与泯没的必然性也就在于此。

现实生活中大概很难找出一个“魏连殳”来,因为无论是那种从头至尾的孤独,还是极端的异类感与绝望感,都能轻易将一个正常人的神智击溃,甚至完全抹杀他的存在。这也给魏连殳日后的“转身”找到了合理的解释:险恶的生存困境使他放弃了骄傲而托人四处寻觅生计,最终更是背离自己的初衷,做了军阀杜师长的顾问——这个“转身”使他成功从俗世的孤独上解脱出来,是“孤独者”的最大胜利,可在他给申飞的信中却反复提到自己是个失败者,并说“现在才真是失败者了”。

因为,他获得“胜利”的代价是对本心的背离,是对灵魂的背叛。他的转身在生活上险胜一局,却同时让他在灵魂与肉身两方面都跌落了云端,陷入了灵魂的孤独感中,这是个更深的泥潭。俗世的孤独在云端之下,使人屈服;灵魂的孤独在泥潭之中,使人毁灭。人一旦屈服,就必将被泥潭吞噬,趋于毁灭。由此看来,魏连殳式孤独者的殉道,似乎是那个时代无法逃离的宿命。

然而宿命的真相又不尽如此。人屈服的理由在于俗世孤独感,而俗世的孤独除了个人的造就,也有社会的缘由。社会是个整体,很抽象,但归根到底是人的整体,为人而存在。当“人的社会”手持利刃、一刀刀割下人的血肉、让人陷入生存困境之时,其背后的主刀者也必然是人。

我们可以看到文中魏连殳的生活环境:乡邻眼中的异类,没有亲人,没有伴侣,连邻居家的孩子似乎也在逐渐疏远。这看似一个真正的俗世事孤独者,与社会没有一丝羁绊,而社会于他,好像也只有恶意与隔阂。他曾说,“我还想多活几天”,“有人愿意我活”,并“愿意为此求乞,为此冻馁,为此寂寞,为此辛苦”。尽管为生活所胁迫,魏连殳并未沦为绝望者,依旧有求生的欲望,留有一丝期盼。

然而当他成为“魏大人”后,他终于说:“这人已被敌人诱杀了。”他反复提到自己在为一个“人”活着,而这个人最终又为“人”所害。鲁迅并未在文中明确指出这里所指的“人”的概念,也不必指出。因为人指的就是当时整个社会群体,是全社会的人。如果一个人环顾四周,看到的只是一群混沌的人,看到只是一个沉沦的社会,这种孤独是十分可怕的,是要出人命的。

魏连殳为生活屈服之前不过是一个有点古怪脾气的,生活孤独的文化人,常常有一些离经叛道之举,骨子里却还是一个传统的知识分子。譬如在祖母的葬礼上他依然顺从传统的习俗,表现中规中矩,但比那些俗人更哀更痛更率真,“忽然,他流下泪来了,接着就失声,立刻又变成长嚎,像一匹受伤的狼,当深夜在旷野中嗥叫,惨伤里夹杂着愤怒和悲哀。

这模样,是老例上所没有的。”这个老例上没有的模样恰如其分地表达了一个真孝子的真情实感,对养育自己的长辈和祖先的尊崇,是我们中国知识分子的基本良心。但以魏连殳为代表的一系列孤独者,往往在内心深处自诩为超脱世俗的云端上人,是封建礼教天然的批判者——这种想法一开始就理想化地将他与社会相分离,但他毕竟真切地生活在云端之下的俗世中,一旦为俗世所不容,便只能消弭在深不见底的泥潭里。

同类相残的悲剧,是那个时代的产物,是那个时代的悲剧。小说在一定程度上,也表达了当年鲁迅自己内心的深度孤独和对当时那个社会的深深失望。

艺术特色

第一人称的叙事富有叙事角度弹性。叙述者的体验和叙事大多是作者的自我投射。“我”即是小说的叙述媒介,又是被认知和解剖的对象。《孤独者》中“我”不仅是故事的叙述者,也是作者自我的解剖。“我”与被叙述者之间存在对话性的复调关系。

小说开端,“我”是讲述者。“我”只是在S城时听到过魏连殳一些“奇异”事迹,没有什么交集。在寒石山,“我”也只是听村民议论他。此时的叙述是单方面的。在第一部分最后,“我”因好奇心,途径他家时才与之有简单的对话。

回到S城,过大半年后,“我”和魏连殳才熟络,逐渐打开心扉,进行心灵的对话。此时“我”的叙述主体性变弱。被叙述发声后,变成了平等的对话关系。

“我”听说魏连殳被辞退,看到魏连殳变卖了自己珍藏的书,决意要去访问他。此时“我”的叙述主体地位下降,被叙述者魏连殳开始大段讲述最近的遭遇及祖母的死。而“我”主要在倾听,仅在倾听过程中偶有发声。

“我”在山阳教书时收到了魏连殳的信。在阅读来信时,“我”的叙述主体地位完全让位被叙述者魏连殳。他将其遭遇的事情通过信详细地告知“我”。这种当事人自己讲述悲惨的遭遇,更能够让读者感受到一个人精神毁灭之后的绝望与悲凉。小说叙述的结构也形成了一种双重结构。

当“我”再次回到s城时,魏连殳已去世。此时小说出现一个新的叙事者“大良的祖母”,被叙述者魏连殳的事迹由她进行讲述。“我”又变成倾听者。这里小说叙述结构又多了一条。

以上可以看到鲁迅没有像以往第一人称叙事,如《故乡》中“我”占有绝对优势,在整个叙述过程中占主导地位。《孤独者》中叙述对象是和我有相似经历的知识分子,拥有着复杂的灵魂和生存经历,“我”不存在任何优越感,对叙述对象也没有评论的特权。“我”与魏连殳在结构上是并置的。这种复杂的叙事结构将文章结构的复杂性也展示出来了。

(5)孤独论赏析扩展阅读:

《孤独者》是近代文学家鲁迅创作的短篇小说,发表于1926年,后收录于小说集《彷徨》中。

该小说讲述主人公魏连殳是一个独具个性的现代知识分子,他以逃避的方式活在自己亲手造就的“独头茧”中品味孤独,最终以“自戕式”的“复仇”向社会作绝望的反抗。

鲁迅通过这个故事表明,中国还远不具备让青年人作为自由个体可独立生存,运用其天赋,服务于社会的社会环境。

内容简介

第一部分,魏连殳被众人视为异端,并在祖母大殓时受到众人联手的压制和逼迫,他是孤独的。

第二部分,他傲世蔑俗、孑然独立,却有着一副同情弱者、希望未来的热心肠。可是,当他对儿童的希望被唆使儿童贪占抢夺的现实击碎后,他陷入了茫然失望的孤独。

第三部分,失业和众人的歧视将他推向更凄凉的孤独。而他谈祖母,谈“独头茧”似的人生态度时,显露出他内心深处更沉重更顽固的孤独。

第四部分,为活下去,他走上了一条违背意愿的路,而新的一切连同自己的选择都令人反感、令人憎恶,于是他仍然孤独,而且是一种带着绝望的痛苦和报复的快意的孤独。

第五部分,他入俗玩世,胡闹自戕,作践别人,毁掉自己,是一种更惨痛、更绝望、更彻底的孤独。死亡结束了他孤独的一生。

创作背景

《孤独者》创作于1925年9到10月之间,收入1926年出版的小说集《彷徨》。

创作这篇小说时,正值五四落潮,鲁迅苦闷、犹豫,自己说“颓唐得很”。1923年7月鲁迅与周作人兄弟失和,搬出了八道湾居所,受此事影响,鲁迅的健康恶化,肺病复发,数月方愈。1925年因支持北京女子师大学潮而遭到反动派打压和围攻,段祺瑞执政府解除了他在教育部的职务。

生存环境的艰难、亲情的恶变和疾病的折磨,使他陷入深深的困惑和苦闷之中。更令鲁迅感到苦闷的是,他曾信任和帮助的青年,或出于自我保护,或出于私利,有的与鲁迅冷淡疏远,有的则站在了对立面与其为敌。这一切使鲁迅变得更加多疑、孤独和绝望,对生存的意义和生命的价值产生了前所未有的怀疑。这篇作品是他对人生困境和出路富有哲学意味的文学追问。

6. 百年孤独一段原著一段赏析2500字

孤独是布恩迪亚家族的家徽,每一个成员都自觉不自觉地佩戴着它。同时,孤独在他们的世界里又是一把双刃剑。他们害怕自己陷于孤独的泥淖,而以自己独特的方式在反抗孤独,悖论的是他们的生存又离不开这种孤独,他们渴望保 持孤独的高傲姿态。可见,布恩迪亚家族成员的孤独带有一定的矛盾性。 乌尔苏拉积极融入生活,奥雷里亚诺上校不断反复熔铸小金鱼,阿玛兰妲织了又拆,拆了又织不停做寿衣,庇拉尔·特尔内拉在与不同男人的纠缠中麻醉自己„„布恩迪亚家族的每一个成员就这样无休止地在孤独中挣扎,既想逃脱,又想保持这种孤独的姿态。他们所有的努力似乎看是是没有结果的一种劳作。然而,按照本雅明寓言理论的说法,所有的寓言文本具有救赎性特点来解读,我们会吃惊地发现,他们不断反复劳作和西绪弗斯推石上山似乎有着某种相同的启示意义。不断反复劳作,而又毫无结果,这是一种超验的意象。“是一种对人类某种状态的说明。通过这样的说明,一个家族的孤独在此被进一步表现为现代人共有的巨大困惑:‘我们是谁? 我们从哪里来? 我们到哪里’而且,历史越是发展,文明越是进步,人类越是对自己有所认识,这种扰人心绪的困惑也越是得以增长。而最为困惑的也许是,人类永远也无法看清自己。”就像羊皮纸手稿是一张写满布恩迪亚家族孤独的密码,一旦当人类彻底认清了自己,读懂了这张带有寓言色彩的手稿,人类也就会毁灭了自己。就像布恩迪亚家族的人们一样,在一阵飓风中,永远消失在这个尘世了。《百年孤独》中的人们一直处于像《致密伦娜的情书》中说道:“我的本质是:恐惧。”以致密伦娜在给勃罗德的信中说“我还没有认识他的为人,就已经认识了他的恐惧„„”。如同克尔恺郭尔所说:“当恐惧害怕他自己时,他就同恐惧对象保持着一种诡谲地关系。他的目光就再也离不开这个对象,而且,他也不愿意离开,因为,当某一个人想把目光从那个对象上挪开时,他就会感到后悔„„”在整个故事中,布恩迪亚经历了从淳朴的乡村生活到战争、革命,接着殖民入侵后的西方思潮的侵蚀,在到一切归于平静后的绝望、灭失,正是哥伦比亚,甚至是整个拉丁美洲历史演变和社会现实的再现。故事中的战争是美洲反殖民战争的缩影。主人公“奥雷连诺上校发动了三十二次武装起义,三十二次都遭到了失败。他跟十六个女人生了十七个儿子,这些儿子在一个晚上接二连三被杀死了,其中最大的还不满三十五岁。他自己遭到过十四次暗杀、七十二次埋伏和一次枪决,但都幸免于难”,最终在革命与无休止的战争中,上校杀死了自己的亲密战友,不可避免的使革命走向了停滞和反动,这和拉美洲的革命历程是吻合的。而上校在否定与自我否定,空虚与迷惘中失去了信仰和精神支柱,这是所有挑战孤独的勇士们一次具有历史意义的失败。奥雷连诺上校最终远离尘嚣,又躲入了小屋,度过了后来无用的数年岁月。这同样也是美洲轰轰烈烈的革命沉寂之后,那些昔日的英雄无奈选择。“我要为我童年时代所经受的全部体验寻找一个完美无缺的文学归宿。”这句话出自1982年,哥伦比亚黑绵羊出版社推出的加西亚·马尔克斯与另一位哥伦比亚作家兼记者普利尼奥·阿普莱约·门多萨的谈话录《番石榴飘香》,是马尔克斯关于《百年孤独》写作意图的叙述。很明显,这部作品是作者在以“我之笔写我之事”。同样是在《番石榴飘香》里,马尔克斯和门多萨还有这样的一段对话:“门多萨:布恩迪亚家族的历史可以说是拉丁美洲历史的翻版吗?马尔克斯:是的,我是这么看的。拉丁美洲的历史也是一切巨大然而徒劳的奋斗的总结,是一幕幕事先注定要被人遗忘的戏剧的总和。至今,在我们中间,还有着健忘症。只要事过境迁,谁也不会清楚地记得香蕉工人横遭屠杀的惨案,谁也不会再想起奥雷里亚诺·布恩迪亚上校”。可以肯定作者马尔克斯就是要用布恩迪亚家族的百年历史来浓缩拉美洲的的历史演变的。加西亚·马尔克斯在小说的结尾处,用一个充满神秘主义色彩的隐喻高度浓缩地概括和预言了拉丁美洲的历史。他写道:“命中注定要一百年处于孤独的世家决不会有出现在世上的第二次机会。”也预示了只有这样的历史背景才可以成就这样的人的命运,唯有这样的命运,最能反映这样的历史进程。在整部作品中,作者的童年被融合了进去,童年时经历了那样的孤独、苦难的。童年的故事是作者自己的,同时其中有许多个“我”的 生活影子。这些影子的集合就是这个民族的历史了。 从作品单个的人物形象来看,除了以上提到的奥雷里亚诺·布恩迪亚上校是拉美洲一代革命英雄的典型外,还有很多的形象同样具有代表性。如家族中的另一个贯穿始终的人乌尔苏拉,她从未看过羊皮书卷,却远比所有人都先知先觉。早在羊皮书破译之前,她就曾经在内心中对自己说:“这些事情在他们发生之前我就曾经见过,也早就知道”。这个智慧的人象征了什么?是普通的人有着永恒的智慧,抑或是历史循环的真谛?如果是《百年孤独》这作品还有一丝亮色,就在这个老妈妈身上。她没有什么文化,也没有什么深刻的思想,但是却有着质朴的本色,无论什么境遇。她一直活到自己的第六代出生,并且在暮年完全变瞎之后仍掩饰这一点,继续自己的操劳和回忆。她可以用皮鞭抽打暴戾的孙子,打得他满街乱窜;也能够去牢狱中探望造反的儿子,虽然对他的革命毫不理解,却毅然偷偷捎给他一把手枪。她招待儿子的死敌,一位政府的将军在她家里吃饭,因为她觉得这将军人品好,为穷人做了许多好事;她痛骂奥雷连诺上校忘记了自己的承诺,骄傲的宣称只要他敢杀害自己的朋友,就把他拖出来亲手打死。乌尔苏拉的品质仿佛是这个家族的存在的像标,而她的长寿也表明了“妇女们能支撑整个世界,以免它遭受破坏”;于此相对“而男人们只知一味地推倒历史。”在作者的眼中?男子们热衷于发明、炼金、打仗而又荒淫无度,而理智清醒的总是妇女。这种性的对比呈现的是两种力量的对比。当乌尔苏拉终于死去,力量的天平失衡了,她的子孙也在不久的将来灰飞烟灭了。 最后,作品在“冰块”和“石头”中开始,再一阵风中结束。加西亚·马尔克斯曾经近乎绝望地指出:“拉丁美洲的历史也是一切巨大然而徒劳的奋斗的总结,是一幕幕事先注定要被人遗忘的戏剧的总和”,这样的历史象征了孤独,就是“百年的孤独”。

7. 孤独的诗歌鉴赏

1816年10月6日-26日,拉马丁在埃克斯城布尔热湖滨结识了朱丽·查理。聪明而有教养并熟悉巴黎文学界的朱丽,使向往荣誉的青年诗人倾慕不已。1817年1夕i 8日,拉马丁赴巴黎与朱丽相会,在四个月的欢聚中又一次领略了结合的幸福。8月21日,拉马丁赴埃克斯,但朱丽因缠绵病榻终未如约而至。12月25日,拉马丁在米利突然得知朱丽当月18日在巴黎病逝,悲痛欲绝。1818年8月,拉马丁在寂寥惆怅中写成《孤独》。
这首诗始而以浮现于内心深处的特别富有象征意义的景物显示出诗人对如烟往事的追忆与眷恋。那沐浴着斜晖的高山,那浓荫如盖的老橡树,那任人游目骋怀的原野,那变化不定的图画,那漾起涟漪的平湖,那代表光明的月亮,依然历历在目;旅人驻足谛听的那庄严的钟声,依然素回耳际……可谁料而今,山河如故,玉颜不见;风景依旧,倩影无存/这物是人非的残酷现实,怎不叫他柔肠寸断呢?唯其创巨痛深,他才面临良辰美景而无动于衷。终日凝眸,四处寻觅,伊人却杳如黄鹤,了无踪影,他不禁黯然神伤,万念俱灰。既然幸福已随伊人一去不复返,那么,无论雕栏玉砌,桂殿兰宫,抑或蓬牖茅椽,绳床瓦灶,无论富埒王侯,贵为天子,抑或箪食瓢饮,鹑衣百结,他自然都置之度外;既然太阳只属于活人而不能给死者以丝毫温暖,那么,夕阳西下也罢,旭日东升也罢,阴云密布也罢,晴空万里也罢,他自然也都漠然置之,因为伊人消失,整个世界在他看来就只是一片空虚,满目荒凉。他之所以对万物一无所求,对宇宙一无所图,是因为他梦寐以求的,仅仅是伊人而已。
诗人执著的追求进而从现实世界转向幻想世界。他从痛苦的深渊中体验到,在这尘世,他不过是个流亡者,而那自有真正的太阳照亮又一片天空的乐土,才是他的归宿。只有在那里,他才能与伊人重逢,再度获得希望与爱情,再度获得美满的幸福。这种憧憬成了他的精神支柱,他终于向呼啸的朔风寄托了真诚的渴望。

8. 鲁迅的《孤独者》中分析“孤独”。

在《孤独者》里,鲁迅就是通过两种声音,叙事者“我”的声音和主人公专魏连殳的声音互相对属峙、互相辩驳,写出了自己内心深处的困惑。所以小说有两个层面,一个是对历史和现实的孤独者命运的考察,但在更深层面上展开的是关于人的生存状态、人的生存希望,以及人的生存意义和价值的思考与驳难,而且我们可以发现,这种讨论是极其彻底的,因为本来为爱我者活着已经是生存意义的底线了,还要追问在底线之后还有没有可能性,就出现了为敌人而活着这样的残酷选择。“

9. 十一种孤独的作品赏析

内容主旨的突出。作为具有典型的写实风格的小说集《十一种孤独》,无论是写作语言还是内容结构都极为朴实,并无刻意修饰,这也是理查德·耶茨的小说集《十一种孤独》中的简约主义在文学上的一种具体表现形式。虽然理查德·耶茨在创作过程中主张简约主义,采用写实风格,语言上少见华美修辞,却未影响到作品内容的表现和作者理查德·耶茨情感的表达、扦发,反而因为理查德·耶茨犀利、简约的语言使人物更具有代表性,使作品更加具有真实感。作品的真实感并非依仗着华丽的修辞和惊心动魄的故事情节,而是要凭借作者对于日常生活的敏锐的洞察力和对于人物形象、背景环境等文学要素的把握,抛去了过分奢华的修辞,简洁的语言更贴近生活,更贴近现实社会,从而也使得文学作品更加具有代表性和真实感。
例如在《十一种孤独》中,作者理查德·耶茨通过对日常生活中形形色色的普通人进行观察,运用自己质朴有力的独特语言成功地塑造了不同职业,不同性别的美国人,他们生活在二战后五六十年代的美国;他们面对当时的国家和社会现状内心充满了不安、焦虑和无所适从。理查德·耶茨在小说集《十一种孤独》中用极为简约的语言成功的是这些普通人成为了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并且通过对他们的刻画描写,来剖析当时在美国的普通人的生存现状和心理状况。
又例如在小说集中,理查德·耶茨未对任何一个人物的身份进行美化,而是借助小人物,如办公楼里被解雇了的白领、即将结婚的男女、新转学的学生等作为作品的主人公,并且通过这些小人物来对社会存在的问题和人们所存在的普遍心理状况做出概括和总结。
《十一种孤独》写的都是些局外人,他们想要进入某个世界,却遭到拒绝。这个世界可能是某间教室,也可能是军队,更可能是家庭。曼哈顿办公楼里等着被炒的白领;有着丰富想象力的出租车司机;一心想成为作家却眼高手低、替人捉刀的年轻人;干巴巴的老教师、新转学的小学生、肺结核病人、遭羞辱的爵士钢琴手、混在法国、空虚的富家子弟;郁郁不得志的军官、退役大兵,还有他们向往却受到忽视的女人。《一点也不痛》中,女人在情人的陪同下前往位于长岛的肺结核病院探望久病的丈夫,无关爱与不爱,只有对现实的顺从。而在《南瓜灯博士》里,新转学来的男孩文森特·萨贝拉受到其他同学的排斥。一方面是通过对话表现出来的孩子们的世界,一方面是年轻女教师想改变这个男孩的良苦用心,二者背道而驰。两者的冲突最终以灾难结束:文森特·萨贝拉最终攻击他的老师--唯一一位想靠近他,对他好的人。

10. 周国平爱与孤独赏析

爱与孤独
夜是读书夜。
春夜闻风摇树动,布谷声声,惊蜇鸦啼,心中便有从远古袭来的幽怨风起,凄苦云生;
夏夜听塘边阵阵蛙鼓,雨打芭蕉,电闪雷鸣,心头便有金戈铁马的万里驰骋,八方纵横;秋夜听蝉哀杨柳梧桐铃动,草丛蛩鸣,心田便有露洒霜横,萧瑟金风;冬夜闻街头叫卖,悲鸟号寒,风饕雪虐,冻不住的心旌便摇起一片洁白,万点红梅。

很多的心情恨多的感悟,只有在夜深人静才会真实。
孤独源于爱,无爱的人不会孤独。
爱到痴迷的人,才是真正的爱人。

散文家能用最简洁语言概括爱与孤独的人,不多,也不会多,周国平是一个。
夜读周国平,无异于为生活的容颜上增添一抹意味深长的注释,因为无法解图,所以沉醉不知归路,为他的书,更为自己的心。

书中尽是哲理之谈,字里行间流露着生命的真谛,不急不徐,平和委婉地告诉我们真情与欢乐,宁静与崇高来自何方。
太多心灵在头发灰白之前就已经死去,哀莫大于此。

写作往往是一个人内心发生的故事,曾经沧海,有谁能把精神世界诉说的美丽的万劫不复。“我无法告诉别人我的爱情有多么温柔,我的独孤有多么绝望,我的幸福有多么美丽,我的苦难有多沉重,我的死亡有多么荒谬,我只能把这一切藏在心中,属于每一个自己的真正意义始终在话语之中。”最孤独的心灵,往往也蕴藏这最热烈的爱与哀。

生命纯属偶然,遇见也是,每个生命都依恋另一个生命,相依为命,结伴而行。
生命纯属偶然,离别也是,每个生命都不属于另一个生命,象一阵风,无牵无挂,每一个问题至少有两个相反的答案。

看书的时候往往忘记时间,能让我的心如此平静的事物已经不多了。
我在想,世界上最让人动心的有两种,一是财物,一是真情,两者狭路相逢,后者往往打败仗,但财物的战利品只能是财物的置换,而绝得不到真情,财物虽然也会让人动心,但是动心者不过是想占有,只有真情让人动心的却是付出,物质能使人没有痛苦的死去,哀却会用痛苦使人重生。

对爱不能看轻,否则便是亵渎,对爱也不能看的太重,否则便要成为生命之累,但是如果心中无爱,人生却注定灰暗。

在最内在的精神生活中,我们每一个人都是孤独的,爱不能消除他,但正是因为由己及人的领悟到了别人的孤独,我们内心才会对别人充满最诚挚的感情,我们在黑暗中并肩而行,走在各自的朝圣路。

热点内容
古代励志的名言 发布:2021-03-16 21:50:46 浏览:209
形容儿孙绕膝的诗句 发布:2021-03-16 21:49:35 浏览:878
席慕蓉赏析印记 发布:2021-03-16 21:48:26 浏览:311
权力很大含有手的成语 发布:2021-03-16 21:48:22 浏览:584
能听的儿童故事 发布:2021-03-16 21:48:15 浏览:285
关于足球的诗歌词句 发布:2021-03-16 21:47:40 浏览:870
拖拉机的古诗 发布:2021-03-16 21:42:53 浏览:571
亮甜的诗句 发布:2021-03-16 21:42:00 浏览:831
广东话生日快乐祝福语 发布:2021-03-16 21:38:55 浏览:409
嘘的短句 发布:2021-03-16 21:38:07 浏览: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