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名言名句 » 文化苦旅好句及赏析

文化苦旅好句及赏析

发布时间: 2021-02-09 07:59:17

Ⅰ 文化苦旅赏析,好句30字,赏析50字。

静一点也好,从柳宗元开始,这里历来宁静。京都太嘈杂了,面壁十年的九州学子,都曾向往过这种嘈杂。结果,满腹经纶被车轮马蹄捣碎,脆亮的吆喝填满了疏朗的胸襟。唯有在这里,文采华章才从朝报奏摺中抽出,重新凝入心灵,并蔚成方圆、它们突然变得清醒,浑然构成张力,生气勃勃,与殿阙对峙,与史官争辩,为普天皇土留下一脉异音。世代文人,由此而增添一成傲气,三分自信。华复文明,才不至全然黯暗。朝廷万万未曾想到,正是发配南荒的御批,点化了民族的精灵。
好吧,你们就这么固执地肃立着吧。明天。或许后天,会有一些游人,一些少年,指指点点,来破读这些碑文。
《 柳侯祠》

著名理论学者陈剑晖说:“散文的文化本体性要求散文作家不仅要以独到的眼光对历史文化进行重新审视描绘,并在这种审视描绘中创造性地构建民族文化性格。”余秋雨正式用这种高度来度量历史和古人,体现出超强大气的美学震撼力。
此文看似游柳侯祠,但作家的笔触更多的触击着历史与现实、触击着历代文人内心深处的苦痛。从屈原到柳宗元、刘禹锡,再到苏东坡等等,历代文人有太多不为朝廷所理解甚至戕害的典型。他们的鸿图大志在理想中破灭,面对被贬他们表现出苦闷或豁达。苦闷着渴望能有那么一天统治者的一道诏书从天而降,豁达则往往是反京无门表现出的一种倘然的心境。文人的命运往往属于后者,最终客死于荒凉凄清的异地他乡。
文人是痛苦的,他们在当时的王朝下一事无成,即使有显赫的政绩同样也得不到统治者的认可,但恰恰是当时不为认可的政绩推动着历史文化进程和构建着民族的文化性格,柳宗元当属此类。
《柳侯祠》集文化散文大气恢弘的气魄,作家用精湛优美的笔墨道出了柳侯祠继前启后的深刻意义。正是因为有了千千万万个像柳宗元式的文人书写着中国的历史。柳侯祠不仅仅是用来观赏的旅游景点。“几个少年抬起头看了一会石碑,他们读不懂那些碑文。石碑固执地怆然肃立,少年们放轻脚步,离它们而去。”这是作家留给我们青年人的思考。我们必须认识到柳侯祠对我们现代人的深刻意义。

不知道有用没 你可你节选一些~

Ⅱ 急~~~文化苦旅 好句赏析

lz是初二的,鉴定完毕

请楼主参考节选:

余秋雨走在中华民族的土地上,用其独特的观察力和洞悉力去深思这古老民族的深层文化,用心思细腻的笔触,为这趟巡视华夏文化的「苦旅」,写本书!它不甘甜,因为里头有太多不忍与亲身体验的辛酸.苦苦的味道,为这本纪录中国千年文化的书,多写了一道滋味.未看过「文化苦旅」之前,大概也不会想到,一处处令人流连忘返的风景名胜与历史古迹在它们的背后会有如此深层的涵义;而作者运其妙笔,以干净漂亮的散文,组合,使它们成了一篇篇让炎黄子孙惊醒的文章.
走进书中的情境与思考,我们不禁严肃起来.像一群被流放的孩子,流放到一块不甚熟悉的土地,逼使我们不得不因那历史和文化的推引,走向前去.宗于我们眼前出现了莫高窟的石洞,石洞依旧壮观,实像,壁画依然不言,我们静静看着光影投射在石壁上的变化,如同它们静静地看着敦煌千年的变迁.千年前的第一刀划下,开启了千年后莫高窟的壮丽.它曾遭遇浩劫:王道士手中一串钥匙把守了千年的敦煌,却任其流落在外人手里,而中华子孙却也将之弃而不顾,那一马车,一马车的文物输往外国.多年后的今天,那神秘又充满意义的洞窟,为何能引起大家的注目 它并非外表炫丽,而是它只是一种仪式,一种人性的,及它深层的蕴藏.我们在这儿看到,美,也有宗教的天地,以及它是中国千年的标本,一样美的标本,纵使它曾经残缺,被人无情的,任意的转换.
「浅渚波光云彩,小桥流水江村」这副楹联道尽了江南小镇的魅力.江南小镇它不是经由大自然雕琢出的自然山水,而是属于华夏古老文化的人文山水.我们不曾到过此处,但书中的江南小镇却给予我们一种,回到家中那般自在,难怪历年来,许多文人遇到了政治不清明或人生不得志时,便会到此隐居起来,但在荒山结庐有着生活上的麻烦,「大隐隐于市」便成了文人来江南隐居的最好推力.其实我们对「隐」有着正反两面的看法,好的一面其一就是当中国文化受到某些因素例如北方游牧民族入侵中原地区而开始凋零时,文人或学者们就会带着他们的知识修养到此处隐居起来,藉以免于战争或政治的迫害;其二生老病死与官场浮沉是文人们的失意时刻,做什么事都不顺心,此时最好的方式就是让自己的身心获得纾解,找个地方隐居,等休息够了又是一段新旅程的开始.坏处是有人会把隐居当作沽名钓誉的工具,假隐以求得一官半职,这些举动让中国特有的隐的文化开始产生变质,隐士生前的孤傲和死后的名声全然黯暗.尽管如此,我们对隐还是保有着正面看法,因为古代中国给文人发展的空间实在大狭隘了,逼得他们除了隐或许只有一死,与其这样让自己的雄心壮志殒落,我们会选择沉潜,待有朝一日能东山再起.
余秋雨曾说他常伫立前人伫立过之处,观察自然与人文环境中去思考前人的情感
;在柳侯祠前,由一尊石像追想柳宗元的一生,从他的文采想至他的被贬,既遭贬谪,而永柳二州又是荒远之地,因此他自放于山林水泽之间,将其困厄感伤的心境,完全寄托在游赏山水之间与文章创作之中,使中国文学史上拥有了「永州八记」这样出色的山水文学,这样的一代士人的气节与傲气让后世学者不得不去尊敬他的文化意识及人格,带着崇敬和疑问来瞻仰这位大文豪.
合上书卷,我们不由自主地走向窗前,流动的车潮及人潮正自我宣示另一种文化,这里是高雄,而深埋千年文化的故土呢 也许咱们应该背起满满对中国文化的疑虑,亲自去辽阔的土地,让我们读过书后,沉重而苦苦的步伐,也走在上面.

补充:《文化苦旅》读后感
"报纸上说我写书写得轻松潇洒,其实完全不是如此.那是一种很给自己过不去的劳累活,一提笔就感到年岁徒增,不管是春温秋肃,还是大喜悦大悲愤,最后总得要闭一闭眼睛,平一平心跳,回归于历史的冷漠,理性的严峻."这是余秋雨教授在《文化苦旅》中的自序.
也难怪,看这本书要慢,要细,里面的思考,非常人所思,非常人所见.他笔下的《风雨天一阁》我记忆犹新,一个人,不!一个家族背负着坚守一座藏书楼的命运,范钦让偌大的中国留下了一座藏书楼,保留到现在.别的藏书家有,藏书也有,但没过几代,历史的风尘就将它们掩埋了.但是,范氏天一阁留下了,靠的是什么,是执着,坚定,还是如余秋雨说的"超越意气,嗜好,才情,甚至时间的意志力."这种意志力体现在哪儿 他曾毫不客气地顶撞过权势极盛的皇亲郭勋,为此遭廷杖,下监狱,他似乎什么都毫不顾惜,在仕途上耿直不阿,最后连权奸严氏都奈何不了他."一个成功的藏书家在人格上至少是一个强健的人."余秋雨在这里总结道.
看到这,反思一下,我们这些读书人,如果生在那个年代,身为一个藏书家,会像范钦一样吗 我想不会,范钦身上的毅力,乍看下的不近人情,让我们来,难!我们是学生,读书,写字,意志力不能少,但真正能做到的又有几个呢 在挫折面前,爬起来的又有谁 学成后,又为了什么 这不正是我们该思索的.
继续往下看,我又发现了一桩"怪事":80高龄的范钦终于快走到生命的尽头,在他分家产时,将其分为两份,或是藏书楼,或是万两白银.他让后代去选择.我想,如果让我选,让大家来选,会选哪个呢 要么拿着白银万两,逍遥快活一生,要么死守一座藏书楼,世世代代.说句实话,范老爷此举不失为一个好办法,我也十分钦佩这个相隔我好几百年的古人.也正因为这样,天一阁留下了.但这是一个难题,我在思索:如果把此事搁在今天,不搀假,谁会铤而走险,谁会选择天一阁,包括我.不过,奇迹般的,他的大儿子范大冲愿继承天一阁.这是现实,不是故事.
读到这,又让我想起另一个片段,希腊神话中,海洋女神对想参加特洛伊战争的儿子阿格琉斯说:"如果你参战,会战死沙场,但流芳百世;如果你不出征,会平安一生,老死后便从人们的记忆中抹去." 阿格琉斯最终战死沙场,但是因为他,希腊盟军胜利了.世上也正因为有这样的人,世界才有了灿烂的历史文化.
余秋雨的《文化苦旅》让我感受倍深,感受到了中国的文化人身上的良知和意志力.也让我深深体验了"开卷有益".

Ⅲ 急求《文化苦旅》的10段句子的赏析

王维诗画皆称一绝,莱辛等西方哲人反复论述过的诗与画的界线,在他是可以随脚出入的。但是,长安的宫殿,只为艺术家们开了一狭小的边门,允许他们以卑层侍从的身份躬身而入,去制造一点娱乐。历史老人凛然肃然,扭过头去,颤巍巍地重又迈向三皇五帝的宗谱。这里,不需要艺术闹出太大的局面,不需要对美有太深的寄托。
——余秋雨《文化苦旅》之《阳关雪》

赏析:采用了拟人的艺术手法形象地说明统治者所追求的只是王权,因而不可能为艺术家们提供广阔的舞台空间。与下文的“九洲画风黯然”,“阳关再也难享用温醇的诗句”,文人大多成了“谪官逐臣”,“阳关坍弛了”等内容相照应。

●它的水流不像万里长城那样突兀在外,而是细细浸润、节节延伸,延伸的距离并不比长城短。长城的文明是一种僵硬的雕塑,它的文明是一种灵动的生活。长城摆出一副老资格等待人们的修缮,它却卑处一隅,像一位绝不炫耀、毫无所求的乡间母亲,只知贡献。一查履历,长城还只是它的后辈。
——余秋雨《文化苦旅》之《都江堰》

赏析:运用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表现都江堰的细细浸润、节节延伸、灵动和谦卑。运用对比的手法,把都江堰和长城作对比,凸显其独特和神圣。

●我读此诗不到10岁,上来第一句就误解。“朝辞白帝彩云间”,“白帝”当然是一个人,李白一大清早与他告别;这位帝王着一身缟白的银袍,高高地站立在山石之上。他既然着白衣,年龄就不会很大,高个,瘦削,神情优郁而安详,清晨的寒风舞弄着他的飘飘衣带,绚丽的朝霞烧红了天际,与他的银袍互相辉映,让人满眼都是光色流荡。他没有随从和侍卫,独个儿起了一个大早,诗人远行的木船即将解缆,他还在握着手细细叮咛。他的声音也像纯银一般,在这寂静的山河间飘荡回响。但他的话语很难听得清楚,好像来自另一个世界。他就住在山头的小城里,管辖着这里的丛山和碧江。
——余秋雨《文化苦旅》之《三峡》

赏析:这段话运用想象、联想、比喻、烘托等修辞手法,描绘了小时候对“朝辞白帝彩云间”的误解。虽是误解,却是如此美丽,让人忍俊不禁。作者的描述是灵动的,栩栩如生的,运用丰富的外貌描写、神态描写、动作描写、环境描写,表现当时心中的情景。

●我到过的江南小镇很多,闭眼就能想见,穿镇而过的狭窄河道,一座座雕刻精致的石桥,傍河而筑的民居,民居楼板底下就是水,石阶的埠头从楼板下一级级伸出来,女人正在埠头上浣洗,而离他们只有几尺远的乌蓬船上正升起一缕白白的炊烟,炊烟穿过桥洞飘到对岸,对岸河边有又低又宽的石栏,可坐可躺,几位老人满脸宁静地坐在那里看着过往船只比之于沈从文笔下的湘西河边由吊脚楼组成的小镇,江南小镇少了那种浑朴奇险,多了一点畅达平稳。它们的前边没有险滩,后边没有荒漠,因此虽然幽僻却谈不上什厶气势;它们大多有很有一些年代了,但始终比较滋润的生活方式并没有让它们保留下多少废墟和遗迹,因此也听不出多少历史的浩叹;它们当然有过升沈荣辱,但实在也未曾摆出过太堂皇的场面,因此也不容易产生类似于朱雀桥、乌衣巷的沧桑之慨。总之,它们的历史路程和现实风貌都显得平实而耐久,狭窄而悠久,就像经纬着它们的条条石板街道。
——余秋雨《文化苦旅》之《江南小镇》

赏析:作者选取河道、石桥、民居、水、埠头、乌篷船等江南小镇的典型景物,表达自己对江南小镇的美好印象。接下来将江南小镇与湘西小镇对比,表现其畅达平稳。最后结合历史写江南小镇的平实而耐久、狭窄而悠久,娓娓道来之间将我们也带去了那古朴的江南小镇。

●西湖给人以疏离感,还有别的原因。它成名过早,遗迹过密,名位过重,山水亭舍与历史的牵连过多,结果,成了一个象征性物象非常稠厚的所在。游览可以,贴近去却未免吃力。为了摆脱这种感受,有一年夏天,我跳到湖水中游泳,独个儿游了长长一程,算是与它有了触肤之亲。湖水并不凉快,湖底也不深,却软绒绒地不能蹬脚,提醒人们这里有千年的淤积。上岸后一想,我是从宋代的一处胜迹下水,游到一位清人的遗宅终止的,于是,刚刚抚弄过的水波就立即被历史所抽象,几乎有点不真实了。
——余秋雨《文化苦旅》之《西湖梦》

赏析:这段运用拟人的手法写西湖,西湖在作者笔下就像一个急于得到认证的老人。作者从历史阐发西湖给人以疏离感。原因有二:一是过于玄艳的造化,无法与之进行家常性的交往(难以真切);二是成名过早,遗迹过多,名位过重,山水亭舍与历史的牵连过多(难以贴近)。

●在文化人格结构上,他们是缺少皈依的一群。靠传统?靠新潮?靠内地?靠国际?靠经济?靠文化?靠美誉?靠实力?靠人情?靠效率?他们的靠山似乎很多,但每一座都有点依稀朦胧。他们最容易洒脱出去,但又常常感到一种洒脱的孤独。
——余秋雨《文化苦旅》之《上海人》

赏析:这段话采用一连串的反问,表现上海人这个群体自身的矛盾。上海人依附的东西似乎很多,又似乎什么都没有。作者从各个角度阐述了上海人洒脱的孤独,带着点冷嘲热讽的味道。

●可惜,讥刺上海人的锋芒,常常来自一种更落后的规范:说上海人崇洋媚外、各行其是、离经叛道;要上海人重归朴拙、重返驯顺、重组一统。对此,胸襟中贮满了海风的上海人倒是有点固执,并不整个儿幡然悔悟。暂时宁肯这样,不要匆忙趋附。困惑迷惘一阵子,说不定不久就会站出像模像样的一群。
——余秋雨《文化苦旅》之《上海人》

赏析:将至尾声,作者的笔触似乎没那么冰冷了。作者写其他人的目光和上海人的态度,表现上海人并不随波逐流的特性,为下文期待上海人更广阔的视野更独立的人格做铺垫。

●把这一切都说完了,老信客又告诉他沿途可住哪几家小旅馆,旅馆里哪个茶房可以信托。还有各处吃食,哪一个摊子的大饼最厚实,哪一家小店可以光买米饭不买菜。
——余秋雨《文化苦旅》之《信客》

赏析:简洁干练的文字,没有华丽的词藻,却在一连串的排比中表现出老信客的为人:任劳任怨,恪尽职守,诚信无私,洁身自好,待人宽容,善良厚道。他对自己的工作极其负责,所以对年轻的信客也事无巨细地交代。

●但是,代代层累并不是历史。废墟是毁灭,是葬送,是诀别,是选择。时间的力量,理应在大地上留下痕迹;岁月的巨轮,理应在车道间辗碎凹凸。没有废墟就无所谓昨天,没有昨天就无所谓今天和明天。废墟是课本,让我们把一门地理读成历史;废墟是过程,人生就是从旧的废墟出发,走向新的废墟。营造之初就想到它今后的凋零,因此废墟是归宿;更新的营造以废墟为基地,因此废墟是起点。废墟是进化的长链。
——余秋雨《文化苦旅》之《废墟》

赏析:这段话运用排比、拟人、对偶等修辞手法,表达了自己对废墟的态度。作者的视角独特,澎湃的激情从字里行间喷涌而出,文采彪炳,令读者的心灵受到强烈的震撼。字里行间浸透了作者复杂而丰沛的思想感情。

●中国历史充满了悲剧,但中国人怕看真正的悲剧。最终都有一个大团圆,以博得情绪的安慰,心理的满足。唯有屈原不想大团圆,杜甫不想大团圆,曹雪芹不想大团圆,孔尚任不想大团圆,鲁迅不想大团圆,白先勇不想大团圆。他们保存了废墟,净化了悲剧,于是也就出现了一种真正深沉的文学。
没有悲剧就没有悲壮,没有悲壮就没有崇高。雪峰是伟大的,因为满坡掩埋着登山者的遗体;大海是伟大的,因为处处漂浮着船楫的残骸;登月是伟大的,因为有“挑战者号”的陨落;人生是伟大的,因为有白发,有诀别,有无可奈何的失落。古希腊傍海而居,无数向往彼岸的勇士在狂波间前仆后继,于是有了光耀百世的希腊悲剧。
——余秋雨《文化苦旅》之《废墟》

赏析:作者运用一系列的例子来阐述悲剧,而作者眼中,废墟文化就是悲剧文化。一连串的排比读来气势汹涌,充满感染力。
引用链接
http://..com/link?url=1cIxmFGNnttIK5kCth63jeVt3us_

Ⅳ 文化苦旅摘录80句加 赏析

1、是历史,是无数双远去的脚,是一代代人登攀的虔诚,把这条山道连结得那么通畅,踩踏得那么殷实,流转得那么潇洒自如。

2、它是一种聚会,一种感召。它把人性神化,付诸造型,又用造型引发人性,于是,他成了民族心底一种彩色的梦幻,一种圣洁的沉淀,一种永久的向往。

3、 它是一种狂欢,一种释放。在它的环抱里神人交融、时空飞腾,于是,它让人走进神话,走进寓言,走进宇宙意识的霓虹。

4、在这里,狂欢是天然秩序,释放是天赋人格,艺术的天国是自由的殿堂。 它是一种仪式,一种超越宗教的宗教。

5、佛教理义已被美的火焰蒸馏,剩下了仪式应有的玄秘、洁净和高超。只要是知闻它的人,都会以一生来投奔这种仪式,接受它的洗礼和熏陶。

6、“朝辞白帝彩云间”,“白帝”当然是一个人,李白一大清早与他告别。这位帝王着一身缟白的银袍,高高地站立在山石之上。

7、他既然穿着白衣,年龄就不会很大,高个,瘦削,神情忧郁而安详,清晨的寒风舞弄着他的飘飘衣带,绚丽的朝霞烧红了天际,与他的银袍互相辉映,让人满眼都是光色流荡。

8、他没有随从和侍卫,独个儿起了一个大早,诗人远行的小船即将解缆,他还握着手细细叮咛。

9、他的声音也像纯银一般,在这寂静的山河间飘荡回响。但他的话语很难听得清楚,好像来自另一个世界。他就住在山头的小城里,管辖着这里的丛山和碧江。

10、向往巅峰,向往高度,结果巅峰只是一道刚能立足的狭地。不能横行,不能直走,只享一时俯视之乐,怎可长久驻足安坐?堂皇转眼凋零,喧腾是短命的别名。

11、在流光溢彩的日子里,生命被铸上妖冶的印记。世间真正温煦的美色,都熨帖着大地,潜伏在深谷。君临万物的高度,到头来只构成自我嘲弄。


12、我已看出了它的讥谑,于是亟亟地来试探下削的陡坡。这里没有重复,真正的欢乐从不重复。

13、这里不存在刻板,刻板容不下真正的人性,这里什么也没有,只有人的生命在蒸腾。

14、一连串无可超越的绝境,一重重无与伦比的壮美,一系列无法复制的伟大,包围着你,征服着你,粉碎着你,又收纳着你。

15、你失去了,好不容易重新找回,却是另一个你。即使是站在海边礁石上,也没有像这里这样强烈地领受到水的魅力。

16、海水是雍容大度的聚汇,聚汇得太多太深,茫茫一片,让人忘记它是切切实实的水、可掬可捧的水。

Ⅳ 帮忙找些文化苦旅里的好词好句(句子要加赏析)

‘但是,长安的宫殿,只为艺术家们开了狭小的边门’这句话很有韵味,体现出余秋雨在拿着古代文化知识分子暗中自比的同时,她的双眼始终没有离开过‘长安的宫殿’‘为其所开门’

先给10分在继续写

Ⅵ 余秋雨文化苦旅摘抄加赏析,谢谢

《文化苦旅》摘抄
1. 文明可能产生于野蛮,却绝不喜欢野蛮;我们能熬过苦难,却绝不赞美苦难;我们不害怕迫害,却绝不肯定迫害。
2. 哭是哭了,唱是唱了,走还是走了。我相信,那些多情女子在大路边滴下的眼泪,为山西终成“海内最富”的局面播下了最初的种子。
3. 山西人机智而不小心眼,厚实而不排他,不愿意为了眼前小利而背信弃义,这可称之“大商人心志”——在南方商家中虽然也有,但不如山西人坚实。
4. 没有焚毁的,是天一阁本身。这幢楼像一位见过世面的老人,再大的灾难也承受得住。但它不仅仅是承受,而是以满脸的哲思注视着一切后人,姓范的和不是姓范的,看得他们一次次低下头去又仰起头来,登天一阁的楼梯时,我的脚步非常缓慢。我不断地问自己:你来了吗?你是哪一代的中国书生?
5. 路那么长,夜那么长,一种运动之中的巨大陌生,几乎让自己消失。
6. 他们的“入世”言行,解构了独立的文化思维;他们的“出世”言行,则表现一种敌意。直到今天,中国文人仍然在政客式的热闹和书囊式的寂寞间徘徊,都带有自欺欺人的虚假。
《文化苦旅》赏析
深绿色的封面,泛着油墨清香的它------《文化苦旅》。初次捧在手中,看到这个书名,我心头似乎涌上一种微妙的感觉:这本书所讲的文化之必然是艰苦的,然而又夹杂着作者的感慨。仔细嗅一嗅,书皮上似带着淡淡的艾草香,苦涩,而又哀愁。
《文化苦旅》记载了余秋雨老师从滚滚黄沙的大漠边塞到温婉怡人的江南小镇的文化足迹。旅途中夹杂的许多情感:喜悦、激动、愤慨、沉痛……最终汇聚成一个苦字,中国史上诉说羇旅之苦的文学作品不在少数,然而负担“文化”二字,却更令人觉得这苦涩之味浓得化不开了。
谈谈文学史上一位赫赫有名的诗人------苏轼,余秋雨老师称:他是一个多么高贵,可爱而富有魅力的人啊。然而却被一群佞臣奸人所嫉恨,他们嫉妒他的才华,于是便向苏东坡展开了无休无止的诬陷,一群小人向皇帝“检举”他的诗有谋反之心,在各种流言蛮语下,皇帝即使再喜爱苏东坡的才华,也仍旧无法挽回“三人成虎”的悲剧,最后把苏东坡贬谪到了黄州。而苏东坡到了黄州后,竟没有一个亲人朋友前来探望。可以试想,当时苏东坡的精神是十分孤独的,那著名的《卜算子》,用优美的意境道出了他的精神遭遇,“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醒……寂寞沙洲冷”何等高雅,而又何等悲凉。但又正是这种难言的孤独,使他彻底洗去了人生的喧嚣,也使他的艺术才情获得了一次蒸馏和升华。而苏东坡也在这次灾难中真正地成熟了。余秋雨老师在《黄州突围》中表明了他的观点,人性是一种沉淀,一种人性的沉淀,平静的生活才是人本身最原始的生活。
《文化苦旅》一本古色古香,贯穿着中国历史的名作;一次浸透着中国古典的旅行。余秋雨笔下的苏轼,他的人生何等坎坷,而又何等辉煌,他让我明白:人要到达成功的彼岸,途中的挫折是不可避免的。即使在实现梦想的路上会遇到再大的困难,需要付出再大的代价,都要坚持走下去,成功的果实终将留给坚毅者。

Ⅶ 求《文化苦旅》好段及该段赏析!

——谈《道士塔》
文化,一个我几乎从来不曾思考过的名词,尽管每天都在学习着,但对我来说那也仅仅局限在语文课本,数学课本以及自认为经常涉猎的小说童话,“文化”——对我来说是一个几尽抽象的生词。
悲哀——对我这个年龄的女孩子来说,似乎是一块不可触摸的禁地,偶尔的故作深沉,也不过是停留在小女生的幼稚上,从未曾想过会与它结下如此深的渊源,甚至会为它疾笔而书。
结识《文化苦旅》是在一个旧书摊上,随手拾起,因为便宜,顺手买下。
晚上信手翻开,“莫高窟大门外,有一条河,过河有一溜空地,高高低低建着几座僧人的圆寂塔。塔呈圆形,状近葫芦,外敷白色……”看似随意的语言,我感到似乎又进入了一个预言世界——“从前,山上有座庙,庙里有个和尚……”我甚至惊讶这样的文章怎会堂而皇之的出现在首页。
也许是因为嘲笑吧,我读完全文。一种从未有过的感觉笼上心头,说不清,道不明,却促使我再读之。
……
泪落,是悲哀,是愤懑,是心痛,是……

“中华民族拥有五千年的灿烂文明,中国是亚洲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中国人民的勤劳勇敢造就了一个个的历史奇迹……”诸如此类的语言,近七年的学习早已烂熟于心,竟忽略了那份文化后的沉重悲哀,不,是从来未曾想过。
再三读之,百感交集,有种冲动,是“我确实想用这种方法,拦住他们的车队。对视着,站立在沙漠里……”;却有种理智在制止“他太卑微,太渺小,太愚昧,最大的倾泻也只是对牛弹琴,换来一个漠然的表情,让他这具无知的躯体全然肩起这笔文化重债,连我们也会觉得无聊……”;有种恨,是“1905年10月,俄国人勃奥鲁切夫用一点点随身带着的俄国商品,换取了一大批文书经卷;1907年5月,匈牙利人斯坦因用一叠子银元换取了24大经卷,5箱织绢和绘画……”;有种欣慰,是“几天会罢,一位日本学者用沉重的声调作了一个说明:‘我想纠正一个过去的说法。这几年的成果已经表明,敦煌在中国,敦煌学也在中国。’”……
一种历史责任感自此而生。

我们应该庆幸,处在这样一个纷乱嘈杂的社会,仍会有这样的一些作者,仍会有这样的一些文章,帮我们记起一些不该忘记的历史,帮我们涤去自大的骄躁,帮我们找回一些祖国未来的影子,而不是仅仅沉醉于千年的文明,迷恋于叛逆的小说却自以为个性十足。
《道士塔》——中国文化的另类诠释。

Ⅷ 文化苦旅沙原隐泉好句赏析

萧瑟的秋风,伴着淅沥的小雨,昏暗的天空笼罩着寂静的城市,难得的意境。我想到了《文化苦旅》,早就想读了,只是想这样的天气更适合吧。

翻开泛黄的书卷,仿佛踏上历史的列车,和余秋雨先生一起追寻历史留下的足迹……

从《道士塔》的漫漫黄沙开篇,和着异乡漂泊者的脚步声结束,从两千多年前李冰的都江堰直读到两千年后非常时代的吴江船,这是一场名副其实的苦旅,它涵盖了太多,它承受了太多,它让一颗不堪负重的心灵,只能用沉默的眼泪来回答历史上那些太多的委屈,痛苦与太多的无可奈何。

脚深深的陷入黄沙之中,身后的脚印以被没停过的风一遍又一遍地卷向四处,不象那屈辱的历史,任这漫天风沙吹了几千年,也吹不走黄昏下,一个衣着破旧的道士心满意足的捂着被几枚金币塞满的口袋,恭维的目送几个露出贪婪笑容,拉着一车车敦煌石窟的宝藏心安理得消失在黄沙的边缘那凄凉的景象;吹不干一个受尽屈辱的民族淌血的心。

告别沙漠,看看气势磅礴的都江堰。翻腾着的江水,迸溅出雪白的浪花。震耳欲聋的响声盖过了一切喧嚣,使人完全沉浸于此。长城是中国的象征,那蜿蜒的城墙,象征龙一般的中华民族。然而,同样雄伟壮观的都江堰呢?却只是一处名胜古迹,仅供游人欣赏。甚至连名胜古迹也不是,只是祖国的大好河山。为民造福的李冰,或许早已被健忘的后人从记忆中删除了。是啊!他没有秦始皇的残暴,让血腥弥漫在人们的记忆中;没有李白的浪漫,让一首首诗深入人心;没有汉武帝的阔气;甚至连王道士的迂腐,他,也没有……他不是个有争议的人物,就像一张简笔画,即使这一刻你记住了,下一刻也会忘记。只是惶惶忽忽的记得好象跟那个都江堰有什么关系。

雄伟的气势,不如娇柔地美景。江南小镇或许能为受伤的心灵找到一丝安慰。于是,摇曳着小舟,荡漾在平静的水面上。那如明镜般的水面,映照着曾隐居在这副风景画画中的隐士。那些经不起战争或政治迫害的文人。嫌庐山山高,怕华山山险;恐长江浩荡,惧西湖媚俗……于是就选择了江南。“大隐隐于市”成为他们最好的借口。但同时,他们的选择亦是正确的,比起呈一时英勇,死的大义凛然的人们,他们更冷静明智;比起自以为应变能力强,却一失足成千古恨得人们,他们更有自知之明。于是漾着小船,品着美酒,兴致高了,写一两句小诗。日子过的也挺幽雅。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李白浩气长存的诗句把我们的目光引向庐山——文人的天地。惠远、陶渊明、陆修静……他们亦是隐士,却不是要逃避什么,只是厌倦了喧嚣的人世。陶渊明的《桃花源记》书写了一个让人向往的世外桃源,却是可望不可即的梦,只是作者的对现实的无奈,对美好生活的渴望。却像水中月般,一触即碎多少文豪在此驻足,多少名作在此诞生。不得不说庐山是个酝酿文章的好地方,那一张张泛黄的书卷,模糊的字迹,承载着多少厚重的历史……

“滴答”冰凉的雨滴重重地砸在握在手中的书上,仿佛一个民族默默留下的泪。望着桌上青铜色的茶,端起,轻轻抿一口,真苦。

热点内容
古代励志的名言 发布:2021-03-16 21:50:46 浏览:209
形容儿孙绕膝的诗句 发布:2021-03-16 21:49:35 浏览:878
席慕蓉赏析印记 发布:2021-03-16 21:48:26 浏览:311
权力很大含有手的成语 发布:2021-03-16 21:48:22 浏览:584
能听的儿童故事 发布:2021-03-16 21:48:15 浏览:285
关于足球的诗歌词句 发布:2021-03-16 21:47:40 浏览:870
拖拉机的古诗 发布:2021-03-16 21:42:53 浏览:571
亮甜的诗句 发布:2021-03-16 21:42:00 浏览:831
广东话生日快乐祝福语 发布:2021-03-16 21:38:55 浏览:409
嘘的短句 发布:2021-03-16 21:38:07 浏览: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