稳定性的名言
⑴ 雷蒙德 卡特尔的名言
雷蒙德·卡特尔(Raymond Bernard Cattell 1905.03.20-1998.02.02) [编辑]雷蒙德·卡特尔简介
雷蒙德·卡特尔(Raymond Bernard Cattell 1905.03.20-1998.02.02),英国和美国心理学家,最早应用因素分析法研究人格。他出生于英格兰斯塔福德郡,逝于美国夏威夷檀香山。
在他 9 岁时,英国参加了第一次世界大战,这件事对他的一生产生了重大的影响。目睹成百上千的伤员在附近一幢改为医院的房子里接受治疗的情景,使他想到生命可能是短暂的,一个人应尽他的最大努力去做更多的事情。正因此,对工作的紧迫感成为卡特尔整个学术生涯的一大特征。
卡特尔 1921 年进入伦敦大学国王学院接受教育,主修物理学和化学,1924 年以优异的成绩获理学学士学位。在整个大学时代,他日益关注社会问题并且越来越感到他在自然科学方面的知识背景对解决这些问题的无能为力。
毕业后进入伦敦大学研究生院主修文学和哲学,在研究生院时,他深受因素分析创始人C.斯皮尔曼的影响,1929 年获伦敦大学心理学博士学位。卡特尔发现很难找到专业对口的工作,于是他接受了一些他称之为“边缘性”的职业。
1926-1932 年,他在英格兰埃克塞特大学任讲师,1932-1937 年,他创办和主持了英格兰莱斯特儿童心理辅导中心并从事临床工作。1937 年,美国著名心理学家 E.桑代克邀请他到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师范学院工作一年,之后在克拉克大学工作 3 年。1941-1944年,他在哈佛大学讲授心理学,1946-1973 年担任伊利诺州立大学心理学系教授和人格测量实验中心主任。1978 年他到科罗拉多定居并担任夏威夷大学兼职教授。
1939 年他获得伦敦大学的荣誉科学博士头衔,1945 年他 40 岁之际,被授予伊利诺斯大学人格与群体分析实验室主任和研究教授的职位。他在人格与群体分析实验室的工作使他成为世界公认的人格理论家,1992 年美国心理学会决定颁发他心理科学终身成就奖,但他认为自己遭到诽谤而拒绝领奖。
卡特尔一直把因素分析的统计方法应用于人格心理学的研究。他的著述多以因素分析为依据,其人格理论是一种因素分析或人格统计方法。他的因素分析研究在其 1966 年出版的《多元实验心理学手册》一书中达到登峰造极的地步。他有关人格的许多论著是从因素分析角度来写作的。
他认为人格的基本单元是特质,有必要对人格特质做分类,就像化学元素周期表那样。他认为,人格的元素是那些通常共同变化(一起增加和减少)的特质或行为,换言之,特质是指彼此相关的一些行为,发现特质的方法是因素分析。卡特尔通过自己的研究试图找到这些人格单元或者特质。
卡特尔在自己的研究中着重探讨了以下问题:考察特质的决定因素及其发展;人格特质是否具有结构。他研究的基本结论是:人格估计三分之二是由环境决定的,三分之一是由遗传决定的;他发现随着个体年龄的增大,特质有相当大的稳定性;人格有动态的、变化的一面又有稳定的一面。
[编辑]雷蒙德·卡特尔的学术贡献
雷蒙德·卡特尔的主要贡献之一是 1949 年首次发表的《卡特尔十六种人格因素量表》。该量表被公认为权威的个性测验方法,目前已经发展到第五版,被翻译为 40 多种语言。该量表于 1979 年引入国内并由专业机构修订为中文版,在心理测量专业领域被誉为“世界十大心理测评”之一。
《卡特尔十六种人格因素量表》(Cattell's Sixteen Personality Factor,简称 16PF)主要针对个体的十六种独立个性因素进行评估,该量表共有 187 个自我陈述题目,这些题目采用按序列轮流排的方法,共能测出乐群性(A)、聪慧性(B)、稳定性(C)、持强性(E)、兴奋性(F)、有恒性(G)、敢为性(H)、敏感性(I)、怀疑性(L)、幻想性(M)、世故性(N)、忧虑性(O)、实验性(Q1)、独立性(Q2)、自律性(Q3)和紧张性(Q4)等 16 种因素的特征。
依据测验统计结果所得的公式可推算一个人个性特征中的双重因素,如适应性与焦虑性、内向性与外向性、感情用事与安详机警性、怯懦与果断性等。此外,该量表还可计算出某些类型的人格因素的特征,如心理健康者的人格因素、从事专业而有成就者的人格因素、创造力强者的人格因素和在新环境中有成长能力的人格因素。
他的另一个贡献是 1963 年提出的流体和晶体智力理论。他根据对智力测验结果的分析,将智力分为两类:其一为流体智力(fluid intelligences),指一般的学习和行为能力,由速度、能量、快速适应新环境的测验度量,如逻辑推理测验、记忆广度测验、解决抽象问题和信息加工速度测验等,流体智力的主要作用是学习新知识和解决新异问题,它主要受人的生物学因素影响。其二为晶体智力(Crystallized Intelligences)指已获得的知识和技能,由词汇、社会推理以及问题解决等测验度量,晶体智力测量的是知识经验,是人们学会的东西,它的主要作用是处理熟悉的、已加工过的问题。晶体智力一部分是由教育和经验决定的,一部分是早期流体智力发展的结果。
[编辑]雷蒙德·卡特尔的著作
卡特尔是一个多产的作者,发表了 500 多篇学术论文,55 部专著以及超过 30 以上的规范化测试。他于 1928 年发表第一篇论文时 23 岁。卡特尔的著述不仅数量上惊人,而且在质量上也同样给人深刻印象。
主要著作:
《多元实验心理学手册:1966》
《人格的种类和测量》
《人格研究导论》
《人格》
《一个系统的理论和事实研究》
《人格和动机:结构与测量》
《人格和社会心理学》
《人格的科学分析》
《人格和学习理论:一个有关成熟和结构学习的系统理论》
《人格和学习理论:环境中的人格结构》
⑵ 创业的名言名句
1、无论是一个企业,还是一个人,都一定是时势造英雄,千万不要英雄造时势。顺流而上,这是手法。形势好了,大家才有机会成为英雄。只有成为英雄后,才有可能去适应时势、改造时势。——朱骏
关于创业的名言警句
2、创业的过程,实际上就是恒心和毅力坚持不懈的发展过程,这其中并没有什么秘密,要真正做到中国古老的格言所说的勤和俭也不太容易。——李嘉诚
3、创业初期假如即面对着好景气,往往就会丧失了警觉性,因而忽略了治理上的重要性;假如初期并不怎么顺利,或许反要让大家一起去拼命地干活,必需以创业时的“血盟”精神作为企业经营的基础。
4、一个真正的企业家,不能只靠胆大妄为东奔西撞,也不可能是在学院的课堂里说教出来的。他必须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摸爬滚打,在风雨的锤炼中长大。 ——王均瑶
5、不断淘汰自己的产品。 ——微软公司
6、创业初期假如即面对着好景气,往往就会丧失了警觉性,因而忽略了治理上的重要性;假如初期并不怎么顺利,或许反要让大家一起去拼命地干活,必需以创业时的“血盟”精神作为企业经营的基础。 ——邱永汉
7、今天起,强迫自己天天想一个创意,你将不难发现到处都有赚钱的机会。——马明西利比亚克
8、这个世界并不在乎你的自尊,只在乎你做出来的`成绩,然后再去强调你的感受。——比尔盖茨
9、出身贫苦,不可骄傲;创业艰难,不可奢华;努力不懈,不可安逸。——车耀先
10、北方买马,南方配鞍。善于利用别人的优势,进行横向联合,扬长避短,借鸡生蛋,提高自己的市场竞争能力。
11、独出心裁追求天时地利:在别人想不到或还未想到的地方下功夫。——藤田田
12、阿里巴巴在路上发现小金子,如果不断捡起来,身上装满的时候就会走不动,永远到不了金矿的山顶;还是不管小金子直奔山顶。 ——马云
13、我做了20年企业,20年的辛苦加20年的思索,20年的实践加20年的创造,我用旅游的心态在踉踉跄跄中大步流星地一路走到了今天。 ——严介和
⑶ 趋利避害好处的名言
趋利避害的方式取决于对利和害的认识,对利害的认识及趋避行为,是从最专初的对死亡的恐惧属及维持生命的本能需要开始的。
在生命延续的过程中,最初的利害判断,如:是利还是害、利害程度如何等都将直接 (往往是潜意识地)影响生物的趋利避害的行为,而出于对死亡的恐惧,让个体对利害的感知异常敏锐,往往会迅速地做出潜意识的反应。趋利避害行为(如:应激反应)及行为的结果让个体感知到更多的“利害”及其程度,并不断地扩展、丰富了对利害的认识及积累更多的趋避的方式,形成最初的价值观念。随着个体的成长,价值观体系不断成熟,并更高效地指导个体的趋利避害行为。
对于人而言,对利和害的认识属于价值观的范畴。价值观和价值观体系(包含对利与害的判断标准)是决定人的行为的心理基础。价值观是人们对社会存在的反映。是社会成员用来评价行为、事物以及从各种可能的目标中选择自己合意目标的准则,并在社会活动中指导自己的趋利避害行为。个人的价值观一旦确立,便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形成一定的价值取向和行为定势,是不易改变的。人的高度发达的大脑给了人思维和分析能力,让人可以更好的趋利避害。
⑷ 凯撒大帝(Caesar)的名言:I came, I saw, I conquered,的原话
原话:Veni, vidi, vici.
英文:I came, I saw, I conquered.
中文:我来,我见,我征服。
公元前47年,凯撒率兵攻下了小亚细亚城。凯撒向罗马议会发回三个拉丁单词:“Veni, Vidi, Vici”(出自古罗马历史学家普鲁塔克为凯撒大帝所作传记),成为千古不朽的名言。简短三句话,六个单词,帝王霸气呼啸盘旋于耳边。
(4)稳定性的名言扩展阅读:
凯撒大帝当政期间,加强中央集权制,巩固统治基础。
首先,他以摧枯拉朽的方式破坏了旧的贵族共和体制,把军政大权集中于一身,基本上完成了向君主独裁制的过渡,把过去几百年发展中随时遇到问题、随时修修补补、牵强凑合起来的旧制度,做了一番整齐划一的工作。
其次,他企图逐步废除旧罗马作为一个城邦霸国所遗留下来的种种特权,把意大利各城镇的地位提高到和罗马相等,把各行省的地位提高到和意大利相等,并且把公民权陆续给子罗马的各个行省,使这个大帝国的统治集团基础更加扩大巩固。
但这项工作仅只完成了一部分。凯撒在公元前44年被刺后,他的嗣子、他姐姐的孙子屋大维在凯撒奠立的基础上,彻底完成了把奴隶制的罗马共和国改建成帝国的任务。
最后,他颁布反对行省官员勒索的法令,扩大授予罗马公民权的范围,建立退役老兵殖民地,实行自治市法,增设高级官职等。此外,他改订历法,推行"儒略历"。
作为军事统帅,他善于并用政治手段与军事手段,分化瓦解和各个歼灭敌人;重视骑兵的作用,强调步骑兵协同作战;在兵力部署上建立了预备队,增大了战斗队形的纵深和稳定性。
⑸ 陈春花名言名句
陈春花语录精选
1、产品的质量是由顾客来评定的,而不是由专家来评定的。
2、战略最重要的有两点:一个是培育核心能力,另一个是资源整合。
3、管理是不会有效益产生的,管理一定是花钱的,管理只会产生效率,得到最恒定的质量,所有的管理必须靠恒定的质量,恒定的质量来源于最基本员工的稳定性,所以,当大家做管理创新的时候,一定要想一想是不是伤了你的员工?
4、如何提高普通员工的素质:不断竞赛、在岗学习、学习与奖励制度。对年轻员工只要两句话:机会、待遇;对有能力的人要搭平台,有能力的人是否能干,取决于老板搭平台的能力。
5、知识改变命运,没错。但知识要转化为能力才能改变命运。
6、保险公司最成功之处就是激发员工的激情。今天的竞争者必须年轻,年轻是指人的心态。
7、对待顾客要象上帝一样,可中国人偏偏不信上帝;对待顾客要象家人一样,可中国人其实对家人并不好,总是吼三吼四,似乎得罪最亲密的人没关系。中国人对谁最好?对朋友。所以,对顾客要象对待朋友一样,这个提法才对。
8、产品不需要最好的,只是需要稳定。如果不能保持产品的一贯性,就是对产品最大的伤害,而产品的质量是由顾客的需求来评定的。满足顾客需求的产品就是质量最好的产品,而绝不是由企业本身的质量标准来衡量的。
9、企业一定要记住产品的最大作用是和顾客有一个直接的沟通作用。我总结的一个类似于宗教一样的话就是:“我唯一和顾客说话的机会就是我的产品。你最重要的是你的产品,不能把你的服务看得重过你的产品。”
10、产品对于企业而言,第一是使用功能,第二才是附加功能(例如品牌)。
⑹ 计划的名言警句
1、 闲时无计划,忙时多费力。
2、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3、 平时做事无计划,急时做事无头绪
4、 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
5、 没有人计划失败,但失败总追随没有计划的人
6、 卡耐基:不为明天做准备的人永远不会有未来
7、 计划的制定比计划本身更为重要。 —— 戴尔·麦康基
像产品或服务一样,计划如果被管理者作为进行战略决策的工具,那么它本身也必须被加以管理和塑造。 —— 罗伯特·伦兹
计划往往夭折于实施之前,这或者是由于期望太高,或者是由于投入太少。 —— T·J·卡特赖特
尽管某一计划可能由于其最为现实而被选中……其他的主要选择也不应被忘记。它们可能会是很好的权变方案。 —— 戴尔·麦康基
休谟
一个人不论赋有什么样的才具,他如果不知道自己有这种才具,并且不形成适合于自己才具的计划,那种才具对他便完全无用。
戴尔·卡耐基
一个人不能没有生活,而生活的内容,也不能使它没有意义。做一件事,说一句话,无论事情的大小,说话的多少,你都得自己先有了计划,先问问自己做这件事、说这句话,有没有意义?你能这样做,就是奋斗基础的开始奠定。
做出规划。今天所做的事情是为了我们有更好的明天。未来属于那些在今天做出艰难决策的人们。 —— 伊顿公司
还有最熟悉的: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计划像一座桥,连结我们现在所处的位置和你想要去的地方。同样的,计划是连结目标与目标之间的桥梁,也是连结目标和行动的桥梁。没有计划,实现目标往往可能是一句空话。计划对于人生来说相当重要,如果你在计划上失败了,那你注定会在执行上失败。没有计划的人生杂乱无章,看似忙碌却是空缺的。
l 计划是行动的保护伞
未来不是现实,未来的事情往往很少能确定。就如同航海,你在航行的过程中也不知道会不会有风暴,即使天气预报有时也会失误,未来的不确定性以及各种情况的变化使得计划更加重要。何以见得?
有的人说反正情况总会发生变化,未来也难以确定,现在制定计划又有什么用,不是白费力气吗?此乃庸人之见。如果没有计划,一旦情况发生变化,使其措手不及,必败无疑。
计划的过程中必须对将来作一些初步的预测,分析哪些事情可能会发生,哪些事情可能会变化。在作出准确的预测后,制定出行动方案。一旦未来发生变化,就能从容对付。如果你是一个股民,你必须对股市行情作出一些分析,哪些股可能会升,哪些股可能会降,如果升,我将购买多少,如果降,我应抛出多少。只要你作出一些计划后,你才能操纵自如,稳获利润。
即使将来的所有情况都是确定的,你还是得做计划。你必须选择完成某一目标的最好方法,使行为更有效率,实现目标更有利。情况一旦确定,并不等于你只有一条路可走,往往你会面临多种选择。比如,你从上海至北京旅游,天气情况无变化,汽车票、火车票、飞机票均无变化,你选择哪一种交通工具呢?坐飞机时间短,但价格太贵;汽车、火车速度慢一些,但价格便宜。你是要时间,还是要价格,这些都必须考虑清楚,作出计划。
从经济学的观点看,人总是追求效用最大化,也就是说让每一分钱都花得值,并且效用越大越好。从这一目的出发,制定计划更是有必要的。
l 计划节约你的成本和费用
任何一个理财能手也一定是个有计划的人。企业会计进行成本核算,提供的资产负债表、损益表等等,就成为经理们进行计划的依据,有计划地安全每一笔支出是很重要的。而没有计划的经理则经常处于捉襟见肘的境地,不该支出的地方支出了,该支出的地方却没有支出。
一家之主必须是一个有计划的人,家庭的各种开销还得精打细算,不要一时头脑发热将钱全部花光,而后的日子靠借债维护。
一切在计划范围内,就能做到游刃有余。此外,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没有计划而导致的各种损失也不可忽略,比如宝贵的时间以及其他直接经济损失。
l 别说没时间作计划
快节奏的现代生活让人们的步伐速度比前增加了至少一倍。白天,或奔波于上班途中,或穿梭于单位各部门之间,或坐在电脑旁了解外面的行情,或处理一大堆文件、材料、或接听始终不安静的电话……忙碌而紧张的工作让你没有时间计划。晚上,回到家中,准备晚餐,晚餐结束后靠在沙发上和家人共度难得的休闲时光,然后拖着疲惫的身体洗漱睡觉。
快乐温馨的家庭生活让你舍不得花时间作计划。好不容易熬到周末,带着家人或出去逛商场,享受都市生活;或外出郊游,放放风,透透气。时间也很快溜走了,还是没时间。
繁忙的工作,沉重的压力和责任让生活变得杂乱无章,没有头绪,一切都周而复始,单调枯燥,这样的生活永远没法儿精彩。你想改变吗?如果你稍微留出点时间作一下计划,你的生活将大为改观。
有计划的生活即使紧张,但却井然有序;有计划的工作即使繁忙,但也会变得充实而有效率;有计划的人生即使艰辛,但也能处之泰然。计划让你的思维清晰,能创造出事半功倍的效果。
计划对每个人来说都是必要的,别说没时间计划,如果你改变你的生活方式,留出时间作计划,你不仅会赢得工作的时间,与家人团聚的时间,还有计划的时间等这样的良性循环带来的攻效,让你大吃一惊,不信试试看。
8、
9、 计划管理直接影响企业的发展方向,合理的计划会给企业的发展带来更高更广阔的拓展力和潜力
10、 订目标,做计划,大量的行动。——陈安之
11、 管理的控制工作是务使实践活动符合于计划。——戈茨
12、 计划、组织、控制,是管理的三项职能,而作为计划,是管理工作之先。一项工作,首先要具有计划,才会有后续的组织和控制,没有计划的工作,不叫管理工作。
13、 一、计划制定的原则
计划的制定遵循SMART原则。
(一)具体的
对于大的计划,要分阶段、分步骤,准确分析执行过程中的环境、影响因素等,做出周密的对策和行动方案。计划做的周密、具体,可以减少执行中的沟通成本、干扰、困惑。即使一些小的工作项目,计划中也不能忽略细节。比如一场会议,要针对主题,从会议场所的选定、布置,会议议程的安排,会议发言人的提前通知,发言稿的准备、审核,参会人员通知,参会人员住宿、餐饮安排等等计划具体,并落实到执行人。
(二)可衡量的
计划的阶段目标结果要可衡量,让执行者明确,以便掌握和控制工作进度、检查、跟踪考核。
(三)达成一致的
所有的计划都是因一定的目的、目标而定,目标是终点,计划就是设计要达到终点所必须经过的历程。
(四)可实现的
计划必须是可以实现的,可操作的,不切实际的计划不仅浪费做计划花的时间和精力,还会引起员工抱怨,影响执行,达不到目的,形如空文。
(五)有时间限制的
企业根据自己的发展设定了目标,我们的工作就要围绕这个目标在规定的时限内去完成。计划要具体地体现工作进度,以便在预期时间完成任务。
以上是针对计划内容的制定原则,作为计划制定的表述,应该要做到简洁。在实际工作中,中层领导者在做工作计划,布置工作任务的时候,不要洋洋洒洒,旁征博引,抓不住主题,而影响了工作的执行。简洁、明确而不乏具体的工作计划,可以让员工很好把握工作重点,开展工作。
二、计划制定的要素
要表述清楚一件事情,必须要阐明一些要素。记得学习作文的时候,就强调要表达清楚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计划制定亦如此,也需要用一些要素来表达,具体可概括为5w2h。
5w:what、who、when、where、why
what:计划所指的要做什么或完成什么;明确工作任务;
who:计划由谁、哪些人执行;明确工作任务的担当者;
when:什么时候执行到什么程度;明确工作任务进度;
where:在什么地方进行工作;明确工作开展地点、区域;
why:为什么要执行这样做;明确工作起因、动机;
2h:how、how many
how:怎么开展工作;明确工作方式方法;
how many:完成多少工作;明确工作量。
布置工作任务或做工作计划具备以上要素,应该才为一项基本完整的计划。
三、计划分解与细化
如果承担某种特定的任务,我们需要为这项任务开发一个活动检查列表和计划工作表,就像我们的工程进度表。每个检查列表应该包括这个大任务可能需要的所有步骤。这些检查列表和工作表将帮助我们确定和评估必须处理与大任务相关的工作量。 把大任务分解成多个小任务,帮助我们更加精确地估计它们,暴露出在其他情况下你可能没有想到的工作活动,并且保证更加精确、细密的状态跟踪。
四、计划制定者与执行者的统一
主管给员工的工作任务布置或计划设定,在工作中就是一项协议,需要计划制定者和执行者对这项计划达成共识,形成行为契约,才能保证行动一致,使计划顺利执行,实现工作目标。否则,如果计划制定者在计划设定时采取武断、强制态度或执行者对计划持有怀疑,对计划不认同,这都会极大影响工作积极性。因而,计划、制定者与执行者应该是统一的,计划的制定者与执行者相互认可,才能更好的实现共同的目标。
五、计划的特性
(一)计划的预先性与指导性:
计划、组织、控制,是管理的三项职能,而作为计划,是管理工作之先。一项工作,首先要具有计划,才会有后续的组织和控制,没有计划的工作,不叫管理工作。在拓展培训期间,本人作为南网之狼队的队长,在前一天的训练中,两个团队项目做得不是很理想,就是跟本人没有很好的组织大家搞好计划,没有把大家的智慧集中起来,以至在活动过程中控制不了场面,大家个个都是组织者,每个人有一个方案,在一阵吵声中度过,产生了没有一个具体的方案,以至做得不是很好,但是第二天的活动中,我们开会总结经验,决定在活动开始时大家都要思考问题以最快的速度去制定计划和方案,最后每个项目都完成提很好,所以只有有了计划,才有控制的标准和组织的目的。计划,在管理工作中具有预先性,同时,它对管理工作的执行和控制又具有指导性。
(二)计划的可行性
计划的程序是:目标——可行性研究——方案——决策。在做集体盲人编制一个最大面积正方形时,我队的计划可行性受到了很大的考验,在家不知从何做起,不知下一步什么做。计划也要有针对性,是为了完成某项工作或达到某个目的而制定的。完成的目标要具有可行性,针对经研究后的既定目标,提出执行方案,领导决策。这样,经决策后订定的方案,就形成了我们的计划。 计划,是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后的形成的工作方案。计划制定完成后,它应该是一个可行的行动方案。不可行的计划是失败的计划。我们做为一个企业中层管理者,做好计划给领导决策是很重要的。
(三)计划的原则性与灵活性
既然我们花费时间、人力、物力、财力制定计划,在计划制定后,它就要在工作中起到调控作用。我们要遵循计划,在计划规定的范围内去完成我们的工作。这里,计划具有原则性,不能随意更改和破坏。因为对于一个组织,大家都在按计划有步骤的工作,如果某个人或某个方面的破坏,可能会影响到整个计划的达成。 但是,计划并不是僵化的,不可更改的。在计划的执行过程当中,由于制定计划时候的一些相关因素发生了变化,从而导致计划的执行或我们的预期结果将产生改变,这时候,我们就要适时调整计划,以使计划更切合实际,更可行。在进行排雷活动中,当我队把所有前面的路探过以后,发现没有路可走了,我们及时改变计划,从红区方向行走,果然行得通,事实证明了及时改变计划是对的,所以计划要与过程改进结合起来。
六、计划管理的重要性
(一)明确目标,鼓舞斗志
人们常说,如果一个人没有了希望,也就没有勇气;如果没有了目标,也就没有了动力。而计划之中,恰恰包含着一个人或一个团队的希望和目标,对这种目标和希望,计划之中虽然没有过多地进行修饰和描绘,但目标是卓越的且实际上它里面已经包含着一个灿烂的前景和美好未来。而这种前景和未来对一个人或一个团队的鼓舞力量是难以估量的。
(二)循序渐进,提高效率
效率,就是单位时间内所做事情的多少。要想提高学习工作效率,必须在尽量短的时间内,作尽量多的事。要这样,就必须设法尽量减少犹豫时间,减少走弯路,减少无用功,减少精力的浪费。而一个科学而周密的计划,恰恰具有这些作用:做什么,做多少,计划中全有了,这有利于尽早进入实战,无需观望犹豫。先作啥,后作啥,具体步骤计划中有了,这可有效地避免走弯路;某一步用什么办法,某个问题采取什么措施,这些也都是事先反复考虑,一般不会出大错,也能有效地避免精力的浪费,而增加学习工作的数量和质量。这些情况综合在一起,就会促成学习工作效率的提高。一些平时无计划的同学,到考试前必然连天加夜苦战,造成负担过重,脑细胞大量阵亡,不仅学习效率提不高,还会严重损害身体健康。本次拓展训练第一天我队在计划的制定中发去了太多的时间,效率低,以至在完成项目时已超过了时间。
(三)驾驭生活,增强能力
人们总是用自己以往的经验指导未来的生活。计划,考虑的是未来,但它的依据是“过去”。同时一个好的计划还必须顾及当前实际和个人的主观条件,在对“过去”的经历的回忆中,在对当前客观情况的考察中,在对个人主观条件的分析中,不仅提高了自我认识能力,而且对客观世界认识的能力也会得到锻炼和提高。比如作为一个企业中层干部,接触和从事计划的实践就多些,因而生活能力,工作能力,认识问题的能力,也普遍高些。
(四)养成良好的学习工作习惯和优良的学习工作品质
人力资源专家告诉我们,一种习惯的养成,一般需要三周左右的有规律性的持续的锻炼与培养。采用计划学习工作,计划的连续性短则一学期,长则一学年,只要在执行计划的前21天内能坚持按计划学习工作,一个良好的学习工作习惯就可能变为自觉行动。于是学习工作积极性、主动性也随之增强。在实际学习工作生活中,会遇到一些意外的情况冲击你的学习工作计划,也就会产生计划与现实的矛盾冲突,这时可以调整一下这一天的学习工作计划,但有时是不能调整的,要努力克服困难,保证计划实施。如这几天电影院放映精彩的影片,或者手中的一本感兴趣的小说等等。这时一定要排出干扰及各种诱惑,认真按计划学习工作。在这个过程中,意志品质受到考验与磨炼,良好的意志品质得以形成和发展。
总之,计划的意义非同一般:它能给你以勇气,给你以效率,给你以能力,促使你突飞猛进,早日成才。愿将自己培养成出类拔萃的人才,绝不应放松计划这一环。一年之计在于春,一天之计在于晨。”一年要有所收获在于这一年初的计划,一天要达到目的在于这一天开始时候的计划。一句俗语,道出了计划的重要性。听过一个管理专家的课,他在课中讲到“明年之计在于岁末,明天之计在于今晚”。他把计划列在了先人一步,更加强调了计划的预先性。“先人一步”、“先知先觉”,在竞争激烈的今天,“先”为重要。尽管我理解为他在观点上修改俗语,有一点哗众取宠,引人视听,但在说明计划的重要性和预先性,以及企业工作计划的实际制定中,都有切实意义。 有些人认为,花时间写计划会影响工作效率,但是我不这么认为。困难的部分不是写计划,困难的部分是做这个计划——思考,沟通,权衡,交流,提问并且倾听。你用来分析解决问题需要花费的时间,会减少工作中给你带来的意外。
4、计划的要素:工作任务,工作细分,工作量,进度,人员,资源
5、 计划式工作的特点:主动出击
工作被预计,强度可控并处于平稳状态
通过对计划执行的分析调控,综合效率不断提高,整体调控性不断增强
人员稳定性强,工作继承性强
相关资源的保证性强,项目成功率高,士气高
1、 为甚么不做计划;为什么要做计划
4、企业任何经营活动无论大小,“计划”的有无会产生截然不同的经营效果。
任何一项经营活动只要有了“计划”,就说明企业的经营活动在执行前经过了科学预测、全面分析、系统筹划,以及对计划执行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偏差制定了相应的措施,从而确保了企业经营活动结果是可预测、可控制的。
反之,没有计划的经营活动必然是盲目的、盲动的,其经营活动的结果也将是不可预测的、不可控制的,那么这个企业的经营也必然是失败的。
王兰毕业于一所职业学院的企业管理专业,凭借扎实的文字功底和较高的综合素质,她成功地被一家公司聘用,从事行政文员工作。
每天走进办公室,王兰第一件事就是拿出一个笔记本,对一天的工作内容做个计划,并按照工作的重要程度、时间进程,在工作内容后面做上标记。每项工作需要注意哪些事项,她都简要写上关键词,提醒自己不要出现疏漏。
这天早上,总经理把王兰叫到办公室,把她一天的工作任务布置出来:上午十点钟,他要去参加一个谈判,和客户商讨合同事宜,让王兰拟定合同;中午,他要参加分公司成立揭牌仪式,让王兰写致辞;下午三点钟,他要到南方的一个城市参加展会,让王兰预订机票。
接到工作任务后,王兰立即理清思路,第一时间打电话预订了下午的机票,然后协调各部门商讨合同的相关条款。把写好的合同送交总经理审阅后,她开始着手写中午的致辞,凭借着良好的职业素养,只用了40分钟时间就写完了。这时总经理正好修改完合同,开始审阅致辞。等总经理审完后,王兰又认真地把合同和致辞检查了一遍。随后,总经理带着合同和致辞去会见客户。下午一点,预订的飞机票送到公司,王兰给总经理的司机打了电话,让他取走了机票。看似繁杂的工作,王兰却思路清晰,处理得井井有条,每项工作都完成得非常圆满。
这年年底,公司的人事部经理另谋高就,王兰被提拔为新的人事部经理,实现了在职场上的一次跨越。
点评 工作中要学会统筹规划,什么事情比较重要,要提前处理,什么事情没那么紧急,就可以先缓一缓,要分清主次、抓住重点。做工作记录也是王兰的工作方法,思路明,效果佳,最后升职也是理所当然了。
⑺ 矛盾对立统一的名言
矛盾对立统一名言
对立和统一是矛盾的两个根本属性,矛盾的对立属性称作斗争性,矛盾的统一属性称作同一性。
要深刻理解唯物辩证法的矛盾,就必须弄清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含义以及两者的相互关系。
一方面,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是相互区别的。
从两者在矛盾发展过程中的地位来看,矛盾的同一性是相对的,斗争性是绝对的。
同一性和事物的稳定性相联系,斗争性同事物的变动性相联系。
矛盾的同一性是相对的,主要是指它的有条件性。
任何矛盾的统一体,以及贯穿其中的同一性的存在,受着特定条件的限制,只有当某种特定条件具备时,矛盾双方才具有同一性,才能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而这种特定条件消失时,矛盾双方就失去同一性,即不能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故同一性是有条件的。
矛盾的同一性体现着事物的稳定性、常住性,而事物的稳定性、常住性是有条件的、暂时的、可变的,因而是相对的,故矛盾的同一性是有条件的、暂时的和相对的。
矛盾斗争的绝对性,主要是指它的无条件性。
无条件性是指矛盾斗争既存在于具体条件之中,受特定条件所限制,同时又能打破这些条件的限制,创造出事物发展所需要的新条件。
矛盾的斗争性体现着事物的变动性,而事物的变动性则是无条件的,即在任何条件下都是要贯彻下去的。
矛盾的斗争性既存在于事物的相对稳定状态中,也存在于事物的显著变动状态中,故斗争性是无条件的、绝对的,决不能把斗争性的无条件性误认为矛盾的斗争性不与任何条件相联系,而是指事物运动的量变和质变两种状态都是矛盾斗争引起的,事物运动、发展的绝对性根源于事物内部矛盾斗争的绝对性。
另一方面,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又是相互联结的。
任何一个矛盾总是既具有同一性,又具有斗争性。
只有同一性没有斗争性,或者只有斗争性没有同一性的矛盾是没有的。
同一性和斗争性的相互联结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一,同一之中有斗争,同一性不能离开斗争性而存在。
同一是包含着差别的同一,是包含着对立的统一,没有斗争性就没有同一性,这就是所谓的“相反”才能“相成”。
所以,同一性必然离不开斗争性。
没有矛盾双方的相互差异、相互对立、相互斗争,就谈不上矛盾双方的相互依存、相互贯通。
其二,斗争之中有同一,斗争性也离不开同一性。
斗争也不是乱斗的,斗争只有在统一体内部才有斗争,离开统一性就不会有斗争。
斗争性的存在要受到同一性的制约,斗争的形式、规模、激烈程度等,都受到同一性制约。
例如,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斗争由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把它们联结起来;真理与谬误由人的认识把它们联系起来,并存在于人类认识的始终,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正如恩格斯所指出的:“两极的分离和对立,只存在于它们的相互依存和联系之中,反过来说,它们的联结,只存在于它们的相互分离之中。
它们的相互依存,只存在于它们的对立之中。
”
⑻ 关于天气的名言或者谚语
天气谚语概述
天气谚语是以成语或歌谣形式在民间流传的有关天气变化的经验。我国天气谚语历史悠久、地域广阔、内容丰富,其中很多可以用来制做长、中、短期天气预报
历史悠久
我们的祖先在与大自然的斗争中对天气的变化进行观测并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早在三千多年以前的殷墟甲骨文中就有许多关于气象的记述。春秋战国时期荀况在“天论”中指出“天行有常”,说明了天气气候的变化是有客观规律的,而且提出要“制天命而用之”,强调人要认识,利用和改造自然。东汉时王充在《论衡·寒温篇》中指出“春湿、夏暑、秋凉、冬寒,人君无事,四时自然”;在《论衡·变动篇》中引用了天气谚语“故天且雨,蝼蚁徙,蚯蚓出,琴弦缓,痼疾发”,意思是天要下雨就会有蚂蚁搬家,蚯蚓出洞,琴弦变松,人体的一些老毛病发作等现象出现。北魏贾思朗在《齐民要术》中也叙述有天气谚语“天气新晴,是夜必霜”等。唐诗中也有引用谚语的,如“朝霞晴做雨”就一语道破了朝霞和降雨的关系;杜甫诗中也有“布谷催春种”这种关于长期天气变化的谚语,布谷鸟叫以后一般不会有强冷空气影响了。而且有人把关于降雨的天气谚语汇编成“相雨书”。宋代沈括著的《梦溪笔谈》也引用有天气谚语。明朝娄元礼在《田家五行》中引用了许多天气谚语,如关于长期天气变化的“行得春风有夏雨”,“一场春风对一场秋雨”,“重阳无雨一冬晴”等等,也有关于“舶棹风”和“伏旱”关系的谚语,“梅雨过风弥日,是日舶棹初回,谚云,舶棹风云起,旱魃空欢喜,仰面看青天,头巾落在麻圻里”;舶棹风即我国东南沿海的信风,此时梅雨已过,虽然有送舶棹初回的东风,却不会有什么大雨,只是太平洋副热带高压控制下“仰面看青天”的伏旱了。徐光启也在著名的《农政全书》中记载了天气谚语,也有用物侯作长期天气展望的,如“藕花谓之水花魁,开在夏至前主水”,是说荷花开在夏至前(偏早)预示未来雨水偏多。还有些古书,比如《月令广义》、《风土记》、《田家志》、《乐清县志》、《卜岁恒言》、《农侯杂占》等也记载了一些天气谚语,但是这些有文字记载的谚语只是一小部分,绝大部分的天气谚语只是在民间流传,因此将他们搜集起来,加以整理,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
内容丰富
由于我国地域辽阔,各地天气气候有所差异,因此天气谚语流传于全国各地,北起黑龙江南至南海诸岛,东起东海西至新疆、西藏,到处都有天气谚语。例如黑龙江有“初冬寒春雨多”;南海的西沙群岛有不少关于台风的天气谚语,如“古龙晒太阳,不久台风狂(到)”,“古龙晒太阳”是指在太阳下方有一束橙黄色的黄带;东海同样有很多关于长、中、短期天气变化的谚语,如舟山群岛的“上灯遇风暴,稻花风吹落”是说正月十三(上灯)到十八(落灯)如果遇上偏北大风,则预示着6,7月早稻扬花或收割的时候会有台风影响;新疆、西藏也都有不少天气谚语,如新疆南部的“冬雪大,来年春暖多风沙”,西藏的“春天风沙大,夏天雨水少”等等。天气谚语的内容非常丰富,有关于气候描述的,不少地方都有“十二月歌”、“九九歌”。如湖南省韶山地区就有“正月阴、二月星、三月、四月大雷公,五月雨、六月晴,七月、八月有大风,九月寒霜十月雪,十一、十二寒潮节”;在华北和黄淮地区也有“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五九、六九沿河看柳,七九河开,八九雁来,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等。有些是反映了气象关系,“霜后暖,雪后寒”就是一例,霜冻一般出现在冷空气侵袭后的高压控制下,霜后多是风小、天晴、阳光明媚的天气,自然比较暖和;下雪常是冷空气的前锋和暖湿空气相遇产生的,冷空气的主力还在后面,而且雪面对太阳辐射能吸收很少,这也是雪后寒的原因之一。这类谚语也不少,像“热生风,冷生雨”,“一场春雨一场暖”,“一场秋雨一场寒(凉)”等等那是有一定科学道理的。许多谚语是关于长期、中期、短期天气变化的,在长期天气变化的谚语中又有关于旱涝、降水和冷暖趋势的,关于降水过程和冷空气活动的,以及关于稻冻、大风、冰雹、台风的等等。
关于风的谚语
风是流动着的大气,大气就是我们俗称的空气。风有从北方来的,有从南方来的,也有从别的方向来的。因为各方面的地理属性不一致,所以不同来历的风有它多样的特性。有冷风,也有热风;有干风,也有湿风。沙漠吹来的风,挟带着沙尘;海面来的风,就含有更多的水汽。因此,我们在不同的风里面,就有不同的感觉,可以看到不同的天空景象。更进一步的,如果两种不同的风碰头,就极易发生冲突,这时就可以看到天气突变的现象。
风是最容易觉察的现象,所以关于风的谚语很多。
* 四季东风是雨娘。(湖南)
* 东风是个精,不下也要阴。(湖北枣阳)
温带区域和它的北面--就是约在30°N的地方--的雨水,主要是由于气旋带来的。气旋的行动,老是自西向东的,在它的前部,盛行着东北风、东风或东南风。故气旋将到的时候,风向必定偏东的。所以东风可以看做气旋将来的预兆。因为气旋是一种风暴,是温带区域下雨的主要因子,所以我们看到吹东风,使知是雨天的先兆。
* 东风四季睛,只怕东风起响声。(江苏南京)
* 偏东风吹得紧要落雨。(上海)
* 东风急,备斗笠。(湖北)
* 东风急,备斗笠,风急云起,愈急必雨。(《田家五行》论风)
这几句话的意思是说:东风是不一定下雨的,东风大了,倒是可怕的。东风既然很小,那末,这般气流,必定从很近的地方来的,也许就是本地的气流。它的一切性质,必定和本地环境是一致的,所以天气是难得变坏的。但是,如果东风很有劲,这表示气旋前部的东风,是远方来的气流,将有气流的不连续面-锋面来本地活动,所以天气要变了。
* 东南风,燥松松。(江苏江阴)
* 五月南风遭大水,六月南风海也枯。(浙江、广东)
* 五月南风赶水龙;六月南风星夜干。(广东)
* 春南风,雨咚咚;夏南风,一场空。(江苏、无锡、湖北钟祥)
* 六月西南天皓洁。(江苏无锡)
* 六月起南风,十冲干九冲。(湖北)
“天皓洁”指天气睛好;“冲”指山冲,“十冲干九冲”意思是十个山冲就干掉九个,旱情十分严重。
这是流行在东南沿海各省的夏季天气谚语。东南风是从海洋来的,为什么又会干燥起来呢?我们知道,雨水的下降,一方面固然要有凝雨的物质--水蒸汽;同时,还要有使这些水蒸汽变成云雨的条件。这个条件,在东南平原地区的夏季,就要靠热力的对流作用或两支不同方向来的气流之间的锋面活动。
热力对流的发生是由于地面特别热,地面层空气因热胀冷缩的道理而向上升腾,这样把地面的水汽带到高空变冷而行云致雨的。但是如果风力太大,地面空气流动得太快,就不可能集中在地面受到强热的作用,也就不可能使地面水蒸汽上升。还有在单纯的东南风中,由于它发源地的高空下沉作用,往往有高空反比低空暖的现象;这样,地面的空气就难于上升了。所以东南风里虽然有很多水蒸汽,但还是不可能行云致雨的。夏天没有云雨,自然天气很热了。
其次,讲到锋面活动。锋面是两支不同气流的冲突地带。一支气流比较冷重,另一支气流比较轻暖,这两支气流相遇,轻暖的只有上升。于是,就把地面水蒸汽带到高空去而行云致雨了。现在地面,只有一支东南风,表明并无其它偏北气流来与它发生冲突而形成锋面,所以水汽便不能上升而发生云雨了。
* 东北风,雨太公。(《田家五行》论风)
东北风是发源于北方洋面的、或发源于北方洋面而掠过长程洋面而来的气流,所含水蒸汽自然没有东南风多;但是,因为它是冷气流,下面接触了南方的、比较热的洋面或陆面,使它里面发生上冷下暖的现象,造成对流作用。于是,地面的水蒸汽,就给它带到高空而发生云雨了。
再加上,气旋前方必然是东北风活动的场所,因此,又出现了锋面降水。
据统计的结果看来,在单纯的东北风里,降雨机会,冬天最多也不过26%,夏天只有11%,也就是说不下雨的机会有74%和89%。如果在气旋前部的东北风里,也就是有锋面活动着的东北风地带,下雨的机会就超过晴天。所以'东北风,雨太公'这个谚语,还不一定完全可靠。
* 春东风,雨祖宗。(江苏常州)
* 春东风,雨潺潺。(广东)
这两句谚语的意思是:春天吹东风,是坏天气的前兆。这是因为,一方面春天地面强有力地增暖。另一方面暖空气逐渐活跃,大陆上气压逐渐降低,反气旋东移入海。在反气旋的尾部就会出现东风。这些东风流到比较暖的陆地上,就造成了下暖上冷的现象。这时空气层是不稳定的,易发生上升对流运动,所以极有可能产生降水。
* 一日东风三日雨;三日东风一场空。(广西贵县)
* 一日东风三日雨;三日东风九日睛。(湖北武昌)
* 一日东风三日雨;三日东风无米煮。(广西)
“无米煮”是因天旱无雨的结果。气旋是自西向东移动的,它的前部是东风,但吹了不久,因为气旋前进的关系,就转成别的风向了。所以东风只吹一日,或者不到一日,就转了风向,表示是气旋要逼近的现象,所以可能下三天雨。如果东风连吹三日而不歇,表示西方没有气旋逼近,所以本地方没有雨。
关于云雾的谚语
云是悬浮在高空中的密集的水滴或冰滴。从云里可以降雨或雪。对天气变化有经验的人都知道:天上挂什么云,就有什么天气,所以说,云是天气的相貌,天空云的形状可以表现短时间内天气变化的动态。云是用肉眼可以直接看到的现象,所以关于它的谚语最多,也比较符合科学原理。
雾也是悬浮在高空中的密集的水滴或冰滴。从存在的实体讲,雾和云并没有差别。但从它们形成的原因和出现的环境来看,却是两回事。雾层的底是贴紧在地面上的,可见成雾的空气层没有经过上升运动,水汽凝结所必需的冷却过程是在安定于地面的空气层内进行的。这表示有雾的天气,大气层是稳定的,和成云的大气层不稳定性,刚刚相反。最后演变出来的天气,也是刚刚相反。有云的天气主阴雨,有雾的天气基本上是晴好的。同样,雾也是肉眼可见的现象,所以关于雾的谚语也不少。
* 清晨雾浓,一日天睛。(河北滦县)
* 十雾九晴。(河南商邱)
* 一雾三睛。(河北威县)
* 迷雾毒日头。(江苏常州)
* 早起雾露,晌午晒破葫芦。(河北沧县)
早上的雾,是昨夜地面辐射散热的产物:因为一夜以来,天朗气清,地面热力通畅发散,致使地面层空气内的水蒸汽变饱和而凝成雾滴。可见天气先晴了,然后才有雾的。早上是一昼夜间最低温度发生的时间,温度既然最冷,所以这时候的雾也最浓重。再加上太阳一出,由于紫外线对于空中氧气的照射,使一部分氧气,变成了臭氧。这小量的臭氧会使空中许多微尘(大多是燃烧的产物,像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等等),加强吸水能力。因此,使早上的雾幕,顿时加浓。但是,太阳升高了,热力加强了,地面变得太热,下层空气就要上升,因此雾滴就消散。这样看来,早上雾的临时加浓,也是因为天空无云,天气清朗的结果。
* 晚间天罩云,早上著鞋行;早上地罩雾,尽管洗衣裤。(湖南)
晚上天空罩了云,早上地面就没有露水或霜。所以早上出行,不用著雨鞋。这是因为天空的云,有保护地面散热的作用,晚上有了云,早上就不会很冷,贴地层的水汽就不会凝结成露水或霜,所以地面是干净的。
早上地面掩了一层雾,天气保证是好的,所以尽管洗衣裤好了。雾是晴天的产物,有雾天气,必定是晴天。
* 大雾不过三。(湖南)
* 大雾不过三,过三,十八天。(河北)
* 三日雾浓,必起狂风。(呼和治特)
* 凡重雾三日,必大雨。(《帝王世纪》)
雾的种类很多,各种雾的成因也不相同。但是,可以称做大雾且可连续发生三天之多的,大概是辐射低雾,海性雾,或者是热带气流雾。
辐射低雾发生在高气压中心的晴好天气之下。故有低雾之日,昼温很高,温度高则气压低。若天气连续晴好三四天,本地气压必大量降低,于是别地方的气流,就会向此地吹来,而天气发生变化。
大雾如果发生在海洋气流中叫做海性雾。因为这种气流来自海洋,所以温度特暖,湿度也特大,接着会使本地气压逐渐降低,而发生天气变化。
秋冬时节,常有热带气流吹到北方来。因为这时候地面冷,所以贴近地面的空气也变冷而有雾出现。这叫做热带气流雾。热带气流盛行了三四天,本地必定暖湿非常,气压也变低了,接着天气就发生变化了。
* 早雾阴,晚雾晴。(江苏泰县)
早雾,指白天有雾。在晴好无云的天气,太阳很好,地面很暖,气流只有上升成云,决不可能静息地面而成雾。现在白天有雾出现,显然天空有云,日光不现,此即阴天的景象。白天的雾,还有一种可能,就是气旋里面、暖锋面上的云系下降着地的低层云,这是气旋中心区域的天气,当然是阴雨天气就在跟前了。
晚雾晴,晚雾相当于夜晚和清晨有雾,必是晴天。
* 春雾日头,夏雾雨;秋雾凉风,冬雾雪。(江苏江阴、湖南长沙)
春季天气还冷,在晴天无云的时候,晚上更冷。大气冷而重的,沉着在地面,暖而轻的,浮在上空,造成气温向上逆增的现象。于是地面水蒸汽最先凝结成雾,再向上发展;但是高空温度比较暖些,水蒸汽也比较少,所以雾的发展,只限于地面的薄层。它的高度不过几丈,最低的只不过人体那般高。到了天晓以后,太阳出来,因为天空本来无云,地面热了,雾气上升就消散了,天空依然是强盛的日光。这就是“春雾日头”的解释。但是,如果这上升的雾气,给高空或有的温暖气层遏止着不得上升,那末,这雾幕就成层云的状态陈列在天空,天气也就阴了。所以“春雾日头”并非必然。
夏季天气很热,昼长夜短,在一个晚上,不可能使地面层空气冷却到可以凝雾的程度,所以在晴明的夏天,是不可能有雾的。假使夏天有雾出现,可能是由于天空有云,低层湿重,阳光衰弱,地面增暖不强,气流无上升运动,这是气旋天气的景象。所见的雾,也许就是气旋里面的低云,所以要下雨了。
秋冬两季的雾和春天一样,也是晴天的产物,所以白天的天气,还是好天气多,理由和“春雾日头”相同。不过秋冬的阳光已不及春天强,所谓“秋霉凉风,冬雾雪”可能是在南下高气压前部,因为冷空气和本地比较暖和的空气相混合常发生雾。在高气压刚来的时候,风力相当大,冬天还可下雪。如果在高气压的中央区域,白天还可有下沉西风。
* 云吃雾下,雾吃云晴。(呼和浩特)
雾后来云,下雨;云后来雾,天晴。雾多见于反气旋中,天气晴明;密蔽天空的云多见于气旋之中,天气恶劣。雾之后,来了一大片云,可能反气旋已过去,气旋来临;也可能高空暖湿得很,雾密集不散而出现云,这是下雨前的景象。反之,如果云消而雾起,足见气旋已去,晴明的反气旋天气已经来临,天就好了。
* 雾下山,地不干。(呼和浩特)
* 云布满山底,连雷带雨滴。(内蒙古呼和治特)
* 云雾山脚,淋湿担脚。(浙江义乌)
这是指山上的云下降着地的现象。
这是气旋里面的云系,越到低压中心,也就越近雨区。所以云层越低的现象表示天快下雨,地上不干了。
* 雾起不收,细雨不休;雾起即收,旭日可求。 (浙江义乌、江苏元锡)
雾一般出现在晴朗的夜晚。在正常的情况下,日出之后,随着太阳的升高,雾就会慢慢地散去,出现“旭日可求”的好天气。若是日出之后,不见雾散,很可能在雾的上空有云存在。这时,雾就可上升与云连成一体,使云的厚度加大,而导致连绵细雨。
* 山罩雨,河罩晴。(四川涪陵)
山顶的罩,就是掩山的低云。这是气旋中心雨区的景象,所以天要下雨了。河面的罩,这就是辐射低雾,它是晴天的产物,因天晴无云,地面散热的结果而出现的,所以说,“河罩晴”。
* 朝要天顶穿,暮要四脚悬。(《田家五行》论日)
* 朝有天,暮有地,主睛;反此,则雨。(《田家五行》论日)
“朝有天”和“朝要天顶穿”、“暮有地”和“暮要四脚悬”意义完全相同,都是晴天之兆。
晴天太阳落山之后,地面空气就沉着不动,早晨的空气,更是沉寂。这时候,只有在地面凝成低雾,不可能有云。所以“天顶穿”成了天气晴好的保证。凡是晴明的天气,太阳光强烈,地面气流可以上升,形成云彩;但是地平的四方,是悬空的、干净的。这种云产生在本地天顶,或可下对流性雷雨,但不久就要消灭的,所以四脚悬空,也是未来天气好的征兆。要是有风暴从远方前来,那末地平线上,必定有浓云密蔽着,决不可能四方空空的。
关于雨雪露霜的谚语
天上落下的雨、雪、冰雹和地面凝成的露水、白霜,虽然同是气界水态的变化,但是各有它的气象成因,同时也表示不同的未来天气。因为这些现象是最易观察的,也是和人类生活有直接关系的,所以这类谚语相当可靠。
* 夏雨隔牛背,秋雨隔灰堆。(浙江)
* 十里不同天。(江苏无锡)
我国属于大陆性气候,夏天的雨大多属于热雷雨或阵雨。热雷雨的发生,基本上是因为地面受热,发生对流运动,把地面的水汽送到高空,凝成雷雨云而发生的降水。但是由于地面各部分的物理性状不同,对于热力的反应也不同,因此地面上的气温有高有低。例如森林草原地区温度低,不毛之地温度高;柏油大道温度高,煤渣马路上温度低。所以在极小范围之内,空气对流的强弱,可以有很大差别。这里的对流,可以发生雷雨云,那里就不可能。再因为雷雨云的面积,普通不过几平方公里,所以我们常看见城南下雨而城北未必下雨的现象。这就是所谓的“十里不同天”。到了秋天,还留着些夏天的景象,所以还有“秋雨隔灰堆”之说。
* 天东雨,隔堵墙;这边落雨,那边出太阳。(山西太原、安微全椒)
* 西南阵,单过也落三寸。(《田家五行》论云)
* 老夫活到八十八,未见阵头东南发。(江苏苏州)
气旋和其他种风暴通常是从西向东移动的,所以只有发生在西方的风暴,才能影响到本地。发生在东方的风暴,只会再向东去,不可能再影响本地。所以有“这边落雨,那边出太阳”的说法。
* 雨打鸡啼卯,雨伞不离手。(浙江义乌)
* 雨打鸡鸣丑,雨伞勿离手;雨打黄昏戍,明朝燥悉悉。(南京)
在晴好的天气,早上只会有雾,不会下雨的。现在下雨了,表示天气本来不好,可能有远地风暴逼近。一次风暴的经过,常要一天或一天以上的时间,不是短时内可以完的。现在,早上就开始下雨,那末未来一天之内,要“雨伞勿离手”了。在黄昏时分,高空气流一般的有下沉运动,天空原有的云,很易因此消散(因为下沉气流是最热燥的气流)。在这时候,如果有碎块云里下来的雨,是下不长的。但是,如果这种雨是一种风暴雨(就是从西方移动过来的有系统的云雨),那末“雨打黄昏戍”也就未必“明朝燥悉悉”了。
* 早晨下雨当日睛,晚上下雨到天明。(山东)
* 鸡呜雨,下不长。(浙江象山)
* 投瞑雨,天卖晴。(福建福州)
* 早晨下雨,一天晴。(河北沧县、山东栖霞)
* 早雨睛一日,晚雨到天明。(陕西武功)
* 雨打五更,日晒水坑。(《田家五行》论雨)
* 晏雨不晴。(同上)
* 开门雨涟涟,晴朗在午前。(江苏无锡)
* 开门雨,关门睛。(江苏元锡)
* 早雨天晴,晚雨难晴。(江苏无锡、常熟,浙江义乌)
* 雨打早五更,雨伞不用撑。(浙江义乌)
这几条都说早上有雨主晴,晚上有雨才是久雨之兆。
* 夜晴无好天。(河北)
* 夜睛无好天,明朝还要雨连绵。(广西郁林)
* 久雨见天星,明朝雨更猛。(同上)
这三句都是说:在久雨之中,突然夜间天晴,明天仍要下雨。
*雨前蒙蒙终不雨,雨后蒙蒙终不晴。(河北 、陕西武功)
在高气压下,风平天青,气层非常稳定,地面尘埃水汽结集低空,所以平视蒙蒙,这种现象既然是气层稳定的表示,所以天气是不会变得阴雨的。下雨后,空中仍是蒙蒙,这必定是在气旋暖锋之后,暖区之内,空中微雨飘荡、水汽充斥,此后还有冷锋大雨,所以天气不可能立刻转晴的。
* 雨前麻花落勿大,雨后麻花落勿久。(江苏苏州)
“麻花”指小雨,“雨”就指大雨。雨前麻花是说无大雨而只有小雨,这种雨属于稳定性雨的一类。例如,降落在单纯的热带气流中的雨。热带气流本身很湿,它比较地面要暖些,所以没有大规模的热力上升运动,只有由于微风涡动激起的动力上升运动,因此不可能出现很高很厚的云,只见分散的、层状的、薄薄的云,所以只能下麻花小雨,下不了大雨。雨后麻花,就表示大雨已过,还有几滴小雨,这表示雨天将要结束了。
* 一点一个泡,还有大雨未到。(湖南)
* 一点雨似一个钉,落到明朝也不晴;一点雨似一个泡,落到明朝未得了。
(《田家五行》论雨)
* 落滴起泡定阵雨。(江苏常州)
* 雨生蛋,落到明朝吃过饭。(江苏常熟)
大凡刚刚开始的雨,雨滴必是很大的。因此,雨滴在下降过程中,已不成为圆球体,而成为扁平的球体了。在它的下面,可裹着空气,若下落到河面上,这空气从河水中选出,就成为气泡。因为这种气泡是见于开始下的大雨滴的,所以象征着大雨正在开始。
* 雨声发喘,河水涨满。(河南篙县)
雨声发喘,大雨之貌。雨大了,所以河水涨满。
* 饭时雨,下四指。(山东栖霞)
午饭时天气最热,对流最盛,降雨总是很多的,但非必然。
* 雨洒中,一场空。(湖北)
一块积雨云四脚空空地悬在中天,它下的雨,只及本地,一下子就完了。这种云起自本地,消于本地,所以雨量不会太大,雨时很短。
* 淋了伏头,下到伏尾。(河北 、山西宁武、河南嵩县)
伏天正值阳历七八月之交,是全年最热的期间。这个时期,如果气层是稳定的,热力对流就不能发生,即使有对流发生,也不可能发展到在天空造成雷雨云而打雷雨的程度。这种局面一旦造成,可维持很久,使天气久热而不下雨。但若大气层既潮湿,又不稳定,热力对流就极易发生。今天发生雷雨,明天还是发生。因为同一不稳定气团之下,它的组织、构造是可以维持好多天不变的。所以在这种大热天气,不下雨也罢了,下过一次,就很可能常常下。
* 雨洒尘,饿死人。(河北 )
雨小,只能洒尘,天气太干,旱灾发生,所以要饿死人。
* 霜后暖,雪后寒;(苏南)
* 霜前冷,雪后寒。(江苏镇江)
* 落雪勿冷,融雪冷。(南京、山西太原、河南商邱)
霜和雾都是晴天的产物。因为天空无云,夜间地面散热很强,温度才能下降到零度以下,使贴近地面的水汽直接凝成白霜,所以凝霜之前是冷的。等到天亮日出,因为天空无云,太阳光很强,霜的水分很少,融解时并不需要大量热力,所以天气相当温暖。
雪是从高空落下来的,凝雪的时候,地面气温并不一定很冷。但是雪要融解成水,就须吸收大量的热力(一克的雪,融解成水所吸收的热量,等于把一克水的温度,从摄氏零度升到80度时所需要的热量)。这热量就从地面层空气中吸去,所以不等到雪融完,气温是不可能回升的。
关于雷电的谚语
所有的雷声闪电,都是在雷雨云里发生的。
* 南闪火门开北闪有雨来。(浙江)
* 南闪千年,北闪有雨来。(浙江、《田家五行》论电)
* 南闪半年,北闪跟前。(江苏常熟、无锡)
* 电光西南,明日炎炎。(浙江义乌、江苏常熟、元锡)
* 电光西北,下雨涟涟。(同上)
* 东南方向闪电晴,西北方向闪电雨。(湖北应城)
* 南闪晴,北闪雨。(广东)
这几句所讲的闪电,是发生在冷锋上的,称为冷锋雷雨,或飑线雷雨。冷锋位于北来冷气团的前锋,从北向南行动。看到雷电发生在北方,可见冷气团将跟着冷锋,自北向南而来,所以"北闪有雨来"。如果看到电闪发作在南方,它必定再向南去,不再北来。这时在本地方盛行着的是干燥而清洁的北方气团,刚到时比较冷些,但是因为天青无云,阳光强烈,温度是会很快升高的,所以说“南闪火门开”。
* 东闪西闪,晒煞泥锹黄鳝。(浙江)
* 东霍霍,西霍霍,明天转来干卜卜。(福建福州)
* 电光乱明,无雨天睛。(陕西武功)
夏季雷雨一般有两种类型:一种是锋面雷雨,一种是局地热雷雨。前者是由于锋面上升气流引起的,呈带状分布,范围广,生命久;后者是由于局地性强热对流引起的,范围小,生命短。“东闪西闪”就是第二种雷雨体现的现象。我们仅能看到电光,听见雷声,而不涉及降水。因此“电光乱明,无雨天晴”。
* 东霍三年,北霍眼前。(江苏常州)
* 东拉西拉,泊泥湖里开拆;南闪一夜,北闪对射。(河北 )
* 东闪西闪是空骗,南闪停三天,北闪在眼前。 (江苏常熟)
“东拉西拉”即“东闪西闪”,“东霍”均表示雷雨发生在东面。因为基本气流是自西向东的,所以它不会再影响本地。
* 雷声绕圈转,有雨不久远。(浙江黄岩)
若雷雨云在太远的地方,这里就听不到雷声,只看见东闪西闪的电光。雷雨是热天空气对流造成的。此地虽然不下雷雨,但当地天气仍是很热的。如果听到雷声绕圈转,则表示很近地方有雷雨发生了。因为附近的云块密蔽,云面凹凸不平,所以造成回声。既然雷雨发作在附近,雨就不久就到。
其次,当冷暖空气在当地上空交锋时,由于它们势均力敌,你来我往,相对十分猛烈,形成了“绕圈转”的现象。达时易于生成锋面。因而出现“有雨不久远”的现象。
* 顶风雷雨大,顺风雷雨小。(浙江黄岩)
* 逆阵易来,顺阵易开。(江苏苏州)
“阵”就是雷阵雨,逆和顺是依雷阵雨的行动方向而定的。譬如雷阵雨从西向东走,本地吹着东风,和阵雨相逆,这叫做“逆阵”;反之,如果本地吹着西风,和阵雨的行动方向一致,这叫做“顺阵”。雷雨是从雷雨云下来的,雷
⑼ 名言警句 歇后语 气象谚语
"空中鱼鳞天,不雨也风颠。"明显的布满卷云(鱼鳞状)的天空延绵很长,而这种位于高海拔的卷云指示出有低气压的云雾由西向东移至。这通常会增加风速,在东方形成狂风暴雨,增厚云朵与在未来二十四小时内生成降水作用。
"天有城堡云,地上雷雨临。"
夏天时积云的花椰菜形状指示湿气快速上升并冷却,而干空气则继续停在高空。当城堡云出现,即指示暖湿空气与冷干空气在高空相遇产生不稳定性。这种城堡云通常会在白天时产生雷阵雨。
"雨后东风大,来日雨还下。""东风不过晌,过晌翁翁响。"雨先于风来到是因为锋面逼近,所以不稳定天气会持续一两天。而风先于雨来到是因为地区性暴风雨所生成的下降气流,所以在数小时内可能会再度降大雨。
日晕三更雨,月晕午时风。"
太阳或月亮被光晕包围是因为地球高空的冰晶反射其光线而成。冰晶溶解而造成高浓度的湿气则会向下沉,并形成云雨,所以其可以较准确地预测天气。
"雷声连成片,雨下沟河漫。"
这句谚语在夏天时适用但在冬天时可能不适用。具有重湿气的空气的传导声音效能较干空气为大,因此可以传声至较远的地区。在冬天,气温则成为主要因素,如果空气既暖且湿,则这句谚语适用;但如果天气极其寒冷,则空气密度较高,所以其亦较暖空气更佳地传导声音,而这时空气亦较干燥,但对声音传导的影响相对轻微。因此纵使声音在空气中传播很远,仍只是反映了这种冷干天气,而不是预告下雨。
⑽ 天气格言
天气谚语概述
天气谚语是以成语或歌谣形式在民间流传的有关天气变化的经验。我国天气谚语历史悠久、地域广阔、内容丰富,其中很多可以用来制做长、中、短期天气预报
历史悠久
我们的祖先在与大自然的斗争中对天气的变化进行观测并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早在三千多年以前的殷墟甲骨文中就有许多关于气象的记述。春秋战国时期荀况在“天论”中指出“天行有常”,说明了天气气候的变化是有客观规律的,而且提出要“制天命而用之”,强调人要认识,利用和改造自然。东汉时王充在《论衡·寒温篇》中指出“春湿、夏暑、秋凉、冬寒,人君无事,四时自然”;在《论衡·变动篇》中引用了天气谚语“故天且雨,蝼蚁徙,蚯蚓出,琴弦缓,痼疾发”,意思是天要下雨就会有蚂蚁搬家,蚯蚓出洞,琴弦变松,人体的一些老毛病发作等现象出现。北魏贾思朗在《齐民要术》中也叙述有天气谚语“天气新晴,是夜必霜”等。唐诗中也有引用谚语的,如“朝霞晴做雨”就一语道破了朝霞和降雨的关系;杜甫诗中也有“布谷催春种”这种关于长期天气变化的谚语,布谷鸟叫以后一般不会有强冷空气影响了。而且有人把关于降雨的天气谚语汇编成“相雨书”。宋代沈括著的《梦溪笔谈》也引用有天气谚语。明朝娄元礼在《田家五行》中引用了许多天气谚语,如关于长期天气变化的“行得春风有夏雨”,“一场春风对一场秋雨”,“重阳无雨一冬晴”等等,也有关于“舶棹风”和“伏旱”关系的谚语,“梅雨过风弥日,是日舶棹初回,谚云,舶棹风云起,旱魃空欢喜,仰面看青天,头巾落在麻圻里”;舶棹风即我国东南沿海的信风,此时梅雨已过,虽然有送舶棹初回的东风,却不会有什么大雨,只是太平洋副热带高压控制下“仰面看青天”的伏旱了。徐光启也在著名的《农政全书》中记载了天气谚语,也有用物侯作长期天气展望的,如“藕花谓之水花魁,开在夏至前主水”,是说荷花开在夏至前(偏早)预示未来雨水偏多。还有些古书,比如《月令广义》、《风土记》、《田家志》、《乐清县志》、《卜岁恒言》、《农侯杂占》等也记载了一些天气谚语,但是这些有文字记载的谚语只是一小部分,绝大部分的天气谚语只是在民间流传,因此将他们搜集起来,加以整理,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
内容丰富
由于我国地域辽阔,各地天气气候有所差异,因此天气谚语流传于全国各地,北起黑龙江南至南海诸岛,东起东海西至新疆、西藏,到处都有天气谚语。例如黑龙江有“初冬寒春雨多”;南海的西沙群岛有不少关于台风的天气谚语,如“古龙晒太阳,不久台风狂(到)”,“古龙晒太阳”是指在太阳下方有一束橙黄色的黄带;东海同样有很多关于长、中、短期天气变化的谚语,如舟山群岛的“上灯遇风暴,稻花风吹落”是说正月十三(上灯)到十八(落灯)如果遇上偏北大风,则预示着6,7月早稻扬花或收割的时候会有台风影响;新疆、西藏也都有不少天气谚语,如新疆南部的“冬雪大,来年春暖多风沙”,西藏的“春天风沙大,夏天雨水少”等等。天气谚语的内容非常丰富,有关于气候描述的,不少地方都有“十二月歌”、“九九歌”。如湖南省韶山地区就有“正月阴、二月星、三月、四月大雷公,五月雨、六月晴,七月、八月有大风,九月寒霜十月雪,十一、十二寒潮节”;在华北和黄淮地区也有“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五九、六九沿河看柳,七九河开,八九雁来,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等。有些是反映了气象关系,“霜后暖,雪后寒”就是一例,霜冻一般出现在冷空气侵袭后的高压控制下,霜后多是风小、天晴、阳光明媚的天气,自然比较暖和;下雪常是冷空气的前锋和暖湿空气相遇产生的,冷空气的主力还在后面,而且雪面对太阳辐射能吸收很少,这也是雪后寒的原因之一。这类谚语也不少,像“热生风,冷生雨”,“一场春雨一场暖”,“一场秋雨一场寒(凉)”等等那是有一定科学道理的。许多谚语是关于长期、中期、短期天气变化的,在长期天气变化的谚语中又有关于旱涝、降水和冷暖趋势的,关于降水过程和冷空气活动的,以及关于稻冻、大风、冰雹、台风的等等。
关于风的谚语
风是流动着的大气,大气就是我们俗称的空气。风有从北方来的,有从南方来的,也有从别的方向来的。因为各方面的地理属性不一致,所以不同来历的风有它多样的特性。有冷风,也有热风;有干风,也有湿风。沙漠吹来的风,挟带着沙尘;海面来的风,就含有更多的水汽。因此,我们在不同的风里面,就有不同的感觉,可以看到不同的天空景象。更进一步的,如果两种不同的风碰头,就极易发生冲突,这时就可以看到天气突变的现象。
风是最容易觉察的现象,所以关于风的谚语很多。
* 四季东风是雨娘。(湖南)
* 东风是个精,不下也要阴。(湖北枣阳)
温带区域和它的北面--就是约在30°N的地方--的雨水,主要是由于气旋带来的。气旋的行动,老是自西向东的,在它的前部,盛行着东北风、东风或东南风。故气旋将到的时候,风向必定偏东的。所以东风可以看做气旋将来的预兆。因为气旋是一种风暴,是温带区域下雨的主要因子,所以我们看到吹东风,使知是雨天的先兆。
* 东风四季睛,只怕东风起响声。(江苏南京)
* 偏东风吹得紧要落雨。(上海)
* 东风急,备斗笠。(湖北)
* 东风急,备斗笠,风急云起,愈急必雨。(《田家五行》论风)
这几句话的意思是说:东风是不一定下雨的,东风大了,倒是可怕的。东风既然很小,那末,这般气流,必定从很近的地方来的,也许就是本地的气流。它的一切性质,必定和本地环境是一致的,所以天气是难得变坏的。但是,如果东风很有劲,这表示气旋前部的东风,是远方来的气流,将有气流的不连续面-锋面来本地活动,所以天气要变了。
* 东南风,燥松松。(江苏江阴)
* 五月南风遭大水,六月南风海也枯。(浙江、广东)
* 五月南风赶水龙;六月南风星夜干。(广东)
* 春南风,雨咚咚;夏南风,一场空。(江苏、无锡、湖北钟祥)
* 六月西南天皓洁。(江苏无锡)
* 六月起南风,十冲干九冲。(湖北)
“天皓洁”指天气睛好;“冲”指山冲,“十冲干九冲”意思是十个山冲就干掉九个,旱情十分严重。
这是流行在东南沿海各省的夏季天气谚语。东南风是从海洋来的,为什么又会干燥起来呢?我们知道,雨水的下降,一方面固然要有凝雨的物质--水蒸汽;同时,还要有使这些水蒸汽变成云雨的条件。这个条件,在东南平原地区的夏季,就要靠热力的对流作用或两支不同方向来的气流之间的锋面活动。
热力对流的发生是由于地面特别热,地面层空气因热胀冷缩的道理而向上升腾,这样把地面的水汽带到高空变冷而行云致雨的。但是如果风力太大,地面空气流动得太快,就不可能集中在地面受到强热的作用,也就不可能使地面水蒸汽上升。还有在单纯的东南风中,由于它发源地的高空下沉作用,往往有高空反比低空暖的现象;这样,地面的空气就难于上升了。所以东南风里虽然有很多水蒸汽,但还是不可能行云致雨的。夏天没有云雨,自然天气很热了。
其次,讲到锋面活动。锋面是两支不同气流的冲突地带。一支气流比较冷重,另一支气流比较轻暖,这两支气流相遇,轻暖的只有上升。于是,就把地面水蒸汽带到高空去而行云致雨了。现在地面,只有一支东南风,表明并无其它偏北气流来与它发生冲突而形成锋面,所以水汽便不能上升而发生云雨了。
* 东北风,雨太公。(《田家五行》论风)
东北风是发源于北方洋面的、或发源于北方洋面而掠过长程洋面而来的气流,所含水蒸汽自然没有东南风多;但是,因为它是冷气流,下面接触了南方的、比较热的洋面或陆面,使它里面发生上冷下暖的现象,造成对流作用。于是,地面的水蒸汽,就给它带到高空而发生云雨了。
再加上,气旋前方必然是东北风活动的场所,因此,又出现了锋面降水。
据统计的结果看来,在单纯的东北风里,降雨机会,冬天最多也不过26%,夏天只有11%,也就是说不下雨的机会有74%和89%。如果在气旋前部的东北风里,也就是有锋面活动着的东北风地带,下雨的机会就超过晴天。所以'东北风,雨太公'这个谚语,还不一定完全可靠。
* 春东风,雨祖宗。(江苏常州)
* 春东风,雨潺潺。(广东)
这两句谚语的意思是:春天吹东风,是坏天气的前兆。这是因为,一方面春天地面强有力地增暖。另一方面暖空气逐渐活跃,大陆上气压逐渐降低,反气旋东移入海。在反气旋的尾部就会出现东风。这些东风流到比较暖的陆地上,就造成了下暖上冷的现象。这时空气层是不稳定的,易发生上升对流运动,所以极有可能产生降水。
* 一日东风三日雨;三日东风一场空。(广西贵县)
* 一日东风三日雨;三日东风九日睛。(湖北武昌)
* 一日东风三日雨;三日东风无米煮。(广西)
“无米煮”是因天旱无雨的结果。气旋是自西向东移动的,它的前部是东风,但吹了不久,因为气旋前进的关系,就转成别的风向了。所以东风只吹一日,或者不到一日,就转了风向,表示是气旋要逼近的现象,所以可能下三天雨。如果东风连吹三日而不歇,表示西方没有气旋逼近,所以本地方没有雨。
关于云雾的谚语
云是悬浮在高空中的密集的水滴或冰滴。从云里可以降雨或雪。对天气变化有经验的人都知道:天上挂什么云,就有什么天气,所以说,云是天气的相貌,天空云的形状可以表现短时间内天气变化的动态。云是用肉眼可以直接看到的现象,所以关于它的谚语最多,也比较符合科学原理。
雾也是悬浮在高空中的密集的水滴或冰滴。从存在的实体讲,雾和云并没有差别。但从它们形成的原因和出现的环境来看,却是两回事。雾层的底是贴紧在地面上的,可见成雾的空气层没有经过上升运动,水汽凝结所必需的冷却过程是在安定于地面的空气层内进行的。这表示有雾的天气,大气层是稳定的,和成云的大气层不稳定性,刚刚相反。最后演变出来的天气,也是刚刚相反。有云的天气主阴雨,有雾的天气基本上是晴好的。同样,雾也是肉眼可见的现象,所以关于雾的谚语也不少。
* 清晨雾浓,一日天睛。(河北滦县)
* 十雾九晴。(河南商邱)
* 一雾三睛。(河北威县)
* 迷雾毒日头。(江苏常州)
* 早起雾露,晌午晒破葫芦。(河北沧县)
早上的雾,是昨夜地面辐射散热的产物:因为一夜以来,天朗气清,地面热力通畅发散,致使地面层空气内的水蒸汽变饱和而凝成雾滴。可见天气先晴了,然后才有雾的。早上是一昼夜间最低温度发生的时间,温度既然最冷,所以这时候的雾也最浓重。再加上太阳一出,由于紫外线对于空中氧气的照射,使一部分氧气,变成了臭氧。这小量的臭氧会使空中许多微尘(大多是燃烧的产物,像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等等),加强吸水能力。因此,使早上的雾幕,顿时加浓。但是,太阳升高了,热力加强了,地面变得太热,下层空气就要上升,因此雾滴就消散。这样看来,早上雾的临时加浓,也是因为天空无云,天气清朗的结果。
* 晚间天罩云,早上著鞋行;早上地罩雾,尽管洗衣裤。(湖南)
晚上天空罩了云,早上地面就没有露水或霜。所以早上出行,不用著雨鞋。这是因为天空的云,有保护地面散热的作用,晚上有了云,早上就不会很冷,贴地层的水汽就不会凝结成露水或霜,所以地面是干净的。
早上地面掩了一层雾,天气保证是好的,所以尽管洗衣裤好了。雾是晴天的产物,有雾天气,必定是晴天。
* 大雾不过三。(湖南)
* 大雾不过三,过三,十八天。(河北)
* 三日雾浓,必起狂风。(呼和治特)
* 凡重雾三日,必大雨。(《帝王世纪》)
雾的种类很多,各种雾的成因也不相同。但是,可以称做大雾且可连续发生三天之多的,大概是辐射低雾,海性雾,或者是热带气流雾。
辐射低雾发生在高气压中心的晴好天气之下。故有低雾之日,昼温很高,温度高则气压低。若天气连续晴好三四天,本地气压必大量降低,于是别地方的气流,就会向此地吹来,而天气发生变化。
大雾如果发生在海洋气流中叫做海性雾。因为这种气流来自海洋,所以温度特暖,湿度也特大,接着会使本地气压逐渐降低,而发生天气变化。
秋冬时节,常有热带气流吹到北方来。因为这时候地面冷,所以贴近地面的空气也变冷而有雾出现。这叫做热带气流雾。热带气流盛行了三四天,本地必定暖湿非常,气压也变低了,接着天气就发生变化了。
* 早雾阴,晚雾晴。(江苏泰县)
早雾,指白天有雾。在晴好无云的天气,太阳很好,地面很暖,气流只有上升成云,决不可能静息地面而成雾。现在白天有雾出现,显然天空有云,日光不现,此即阴天的景象。白天的雾,还有一种可能,就是气旋里面、暖锋面上的云系下降着地的低层云,这是气旋中心区域的天气,当然是阴雨天气就在跟前了。
晚雾晴,晚雾相当于夜晚和清晨有雾,必是晴天。
* 春雾日头,夏雾雨;秋雾凉风,冬雾雪。(江苏江阴、湖南长沙)
春季天气还冷,在晴天无云的时候,晚上更冷。大气冷而重的,沉着在地面,暖而轻的,浮在上空,造成气温向上逆增的现象。于是地面水蒸汽最先凝结成雾,再向上发展;但是高空温度比较暖些,水蒸汽也比较少,所以雾的发展,只限于地面的薄层。它的高度不过几丈,最低的只不过人体那般高。到了天晓以后,太阳出来,因为天空本来无云,地面热了,雾气上升就消散了,天空依然是强盛的日光。这就是“春雾日头”的解释。但是,如果这上升的雾气,给高空或有的温暖气层遏止着不得上升,那末,这雾幕就成层云的状态陈列在天空,天气也就阴了。所以“春雾日头”并非必然。
夏季天气很热,昼长夜短,在一个晚上,不可能使地面层空气冷却到可以凝雾的程度,所以在晴明的夏天,是不可能有雾的。假使夏天有雾出现,可能是由于天空有云,低层湿重,阳光衰弱,地面增暖不强,气流无上升运动,这是气旋天气的景象。所见的雾,也许就是气旋里面的低云,所以要下雨了。
秋冬两季的雾和春天一样,也是晴天的产物,所以白天的天气,还是好天气多,理由和“春雾日头”相同。不过秋冬的阳光已不及春天强,所谓“秋霉凉风,冬雾雪”可能是在南下高气压前部,因为冷空气和本地比较暖和的空气相混合常发生雾。在高气压刚来的时候,风力相当大,冬天还可下雪。如果在高气压的中央区域,白天还可有下沉西风。
* 云吃雾下,雾吃云晴。(呼和浩特)
雾后来云,下雨;云后来雾,天晴。雾多见于反气旋中,天气晴明;密蔽天空的云多见于气旋之中,天气恶劣。雾之后,来了一大片云,可能反气旋已过去,气旋来临;也可能高空暖湿得很,雾密集不散而出现云,这是下雨前的景象。反之,如果云消而雾起,足见气旋已去,晴明的反气旋天气已经来临,天就好了。
* 雾下山,地不干。(呼和浩特)
* 云布满山底,连雷带雨滴。(内蒙古呼和治特)
* 云雾山脚,淋湿担脚。(浙江义乌)
这是指山上的云下降着地的现象。
这是气旋里面的云系,越到低压中心,也就越近雨区。所以云层越低的现象表示天快下雨,地上不干了。
* 雾起不收,细雨不休;雾起即收,旭日可求。 (浙江义乌、江苏元锡)
雾一般出现在晴朗的夜晚。在正常的情况下,日出之后,随着太阳的升高,雾就会慢慢地散去,出现“旭日可求”的好天气。若是日出之后,不见雾散,很可能在雾的上空有云存在。这时,雾就可上升与云连成一体,使云的厚度加大,而导致连绵细雨。
* 山罩雨,河罩晴。(四川涪陵)
山顶的罩,就是掩山的低云。这是气旋中心雨区的景象,所以天要下雨了。河面的罩,这就是辐射低雾,它是晴天的产物,因天晴无云,地面散热的结果而出现的,所以说,“河罩晴”。
* 朝要天顶穿,暮要四脚悬。(《田家五行》论日)
* 朝有天,暮有地,主睛;反此,则雨。(《田家五行》论日)
“朝有天”和“朝要天顶穿”、“暮有地”和“暮要四脚悬”意义完全相同,都是晴天之兆。
晴天太阳落山之后,地面空气就沉着不动,早晨的空气,更是沉寂。这时候,只有在地面凝成低雾,不可能有云。所以“天顶穿”成了天气晴好的保证。凡是晴明的天气,太阳光强烈,地面气流可以上升,形成云彩;但是地平的四方,是悬空的、干净的。这种云产生在本地天顶,或可下对流性雷雨,但不久就要消灭的,所以四脚悬空,也是未来天气好的征兆。要是有风暴从远方前来,那末地平线上,必定有浓云密蔽着,决不可能四方空空的。
关于雨雪露霜的谚语
天上落下的雨、雪、冰雹和地面凝成的露水、白霜,虽然同是气界水态的变化,但是各有它的气象成因,同时也表示不同的未来天气。因为这些现象是最易观察的,也是和人类生活有直接关系的,所以这类谚语相当可靠。
* 夏雨隔牛背,秋雨隔灰堆。(浙江)
* 十里不同天。(江苏无锡)
我国属于大陆性气候,夏天的雨大多属于热雷雨或阵雨。热雷雨的发生,基本上是因为地面受热,发生对流运动,把地面的水汽送到高空,凝成雷雨云而发生的降水。但是由于地面各部分的物理性状不同,对于热力的反应也不同,因此地面上的气温有高有低。例如森林草原地区温度低,不毛之地温度高;柏油大道温度高,煤渣马路上温度低。所以在极小范围之内,空气对流的强弱,可以有很大差别。这里的对流,可以发生雷雨云,那里就不可能。再因为雷雨云的面积,普通不过几平方公里,所以我们常看见城南下雨而城北未必下雨的现象。这就是所谓的“十里不同天”。到了秋天,还留着些夏天的景象,所以还有“秋雨隔灰堆”之说。
* 天东雨,隔堵墙;这边落雨,那边出太阳。(山西太原、安微全椒)
* 西南阵,单过也落三寸。(《田家五行》论云)
* 老夫活到八十八,未见阵头东南发。(江苏苏州)
气旋和其他种风暴通常是从西向东移动的,所以只有发生在西方的风暴,才能影响到本地。发生在东方的风暴,只会再向东去,不可能再影响本地。所以有“这边落雨,那边出太阳”的说法。
* 雨打鸡啼卯,雨伞不离手。(浙江义乌)
* 雨打鸡鸣丑,雨伞勿离手;雨打黄昏戍,明朝燥悉悉。(南京)
在晴好的天气,早上只会有雾,不会下雨的。现在下雨了,表示天气本来不好,可能有远地风暴逼近。一次风暴的经过,常要一天或一天以上的时间,不是短时内可以完的。现在,早上就开始下雨,那末未来一天之内,要“雨伞勿离手”了。在黄昏时分,高空气流一般的有下沉运动,天空原有的云,很易因此消散(因为下沉气流是最热燥的气流)。在这时候,如果有碎块云里下来的雨,是下不长的。但是,如果这种雨是一种风暴雨(就是从西方移动过来的有系统的云雨),那末“雨打黄昏戍”也就未必“明朝燥悉悉”了。
* 早晨下雨当日睛,晚上下雨到天明。(山东)
* 鸡呜雨,下不长。(浙江象山)
* 投瞑雨,天卖晴。(福建福州)
* 早晨下雨,一天晴。(河北沧县、山东栖霞)
* 早雨睛一日,晚雨到天明。(陕西武功)
* 雨打五更,日晒水坑。(《田家五行》论雨)
* 晏雨不晴。(同上)
* 开门雨涟涟,晴朗在午前。(江苏无锡)
* 开门雨,关门睛。(江苏元锡)
* 早雨天晴,晚雨难晴。(江苏无锡、常熟,浙江义乌)
* 雨打早五更,雨伞不用撑。(浙江义乌)
这几条都说早上有雨主晴,晚上有雨才是久雨之兆。
* 夜晴无好天。(河北)
* 夜睛无好天,明朝还要雨连绵。(广西郁林)
* 久雨见天星,明朝雨更猛。(同上)
这三句都是说:在久雨之中,突然夜间天晴,明天仍要下雨。
*雨前蒙蒙终不雨,雨后蒙蒙终不晴。(河北 、陕西武功)
在高气压下,风平天青,气层非常稳定,地面尘埃水汽结集低空,所以平视蒙蒙,这种现象既然是气层稳定的表示,所以天气是不会变得阴雨的。下雨后,空中仍是蒙蒙,这必定是在气旋暖锋之后,暖区之内,空中微雨飘荡、水汽充斥,此后还有冷锋大雨,所以天气不可能立刻转晴的。
* 雨前麻花落勿大,雨后麻花落勿久。(江苏苏州)
“麻花”指小雨,“雨”就指大雨。雨前麻花是说无大雨而只有小雨,这种雨属于稳定性雨的一类。例如,降落在单纯的热带气流中的雨。热带气流本身很湿,它比较地面要暖些,所以没有大规模的热力上升运动,只有由于微风涡动激起的动力上升运动,因此不可能出现很高很厚的云,只见分散的、层状的、薄薄的云,所以只能下麻花小雨,下不了大雨。雨后麻花,就表示大雨已过,还有几滴小雨,这表示雨天将要结束了。
* 一点一个泡,还有大雨未到。(湖南)
* 一点雨似一个钉,落到明朝也不晴;一点雨似一个泡,落到明朝未得了。
(《田家五行》论雨)
* 落滴起泡定阵雨。(江苏常州)
* 雨生蛋,落到明朝吃过饭。(江苏常熟)
大凡刚刚开始的雨,雨滴必是很大的。因此,雨滴在下降过程中,已不成为圆球体,而成为扁平的球体了。在它的下面,可裹着空气,若下落到河面上,这空气从河水中选出,就成为气泡。因为这种气泡是见于开始下的大雨滴的,所以象征着大雨正在开始。
* 雨声发喘,河水涨满。(河南篙县)
雨声发喘,大雨之貌。雨大了,所以河水涨满。
* 饭时雨,下四指。(山东栖霞)
午饭时天气最热,对流最盛,降雨总是很多的,但非必然。
* 雨洒中,一场空。(湖北)
一块积雨云四脚空空地悬在中天,它下的雨,只及本地,一下子就完了。这种云起自本地,消于本地,所以雨量不会太大,雨时很短。
* 淋了伏头,下到伏尾。(河北 、山西宁武、河南嵩县)
伏天正值阳历七八月之交,是全年最热的期间。这个时期,如果气层是稳定的,热力对流就不能发生,即使有对流发生,也不可能发展到在天空造成雷雨云而打雷雨的程度。这种局面一旦造成,可维持很久,使天气久热而不下雨。但若大气层既潮湿,又不稳定,热力对流就极易发生。今天发生雷雨,明天还是发生。因为同一不稳定气团之下,它的组织、构造是可以维持好多天不变的。所以在这种大热天气,不下雨也罢了,下过一次,就很可能常常下。
* 雨洒尘,饿死人。(河北 )
雨小,只能洒尘,天气太干,旱灾发生,所以要饿死人。
* 霜后暖,雪后寒;(苏南)
* 霜前冷,雪后寒。(江苏镇江)
* 落雪勿冷,融雪冷。(南京、山西太原、河南商邱)
霜和雾都是晴天的产物。因为天空无云,夜间地面散热很强,温度才能下降到零度以下,使贴近地面的水汽直接凝成白霜,所以凝霜之前是冷的。等到天亮日出,因为天空无云,太阳光很强,霜的水分很少,融解时并不需要大量热力,所以天气相当温暖。
雪是从高空落下来的,凝雪的时候,地面气温并不一定很冷。但是雪要融解成水,就须吸收大量的热力(一克的雪,融解成水所吸收的热量,等于把一克水的温度,从摄氏零度升到80度时所需要的热量)。这热量就从地面层空气中吸去,所以不等到雪融完,气温是不可能回升的。
关于雷电的谚语
所有的雷声闪电,都是在雷雨云里发生的。
* 南闪火门开北闪有雨来。(浙江)
* 南闪千年,北闪有雨来。(浙江、《田家五行》论电)
* 南闪半年,北闪跟前。(江苏常熟、无锡)
* 电光西南,明日炎炎。(浙江义乌、江苏常熟、元锡)
* 电光西北,下雨涟涟。(同上)
* 东南方向闪电晴,西北方向闪电雨。(湖北应城)
* 南闪晴,北闪雨。(广东)
这几句所讲的闪电,是发生在冷锋上的,称为冷锋雷雨,或飑线雷雨。冷锋位于北来冷气团的前锋,从北向南行动。看到雷电发生在北方,可见冷气团将跟着冷锋,自北向南而来,所以"北闪有雨来"。如果看到电闪发作在南方,它必定再向南去,不再北来。这时在本地方盛行着的是干燥而清洁的北方气团,刚到时比较冷些,但是因为天青无云,阳光强烈,温度是会很快升高的,所以说“南闪火门开”。
* 东闪西闪,晒煞泥锹黄鳝。(浙江)
* 东霍霍,西霍霍,明天转来干卜卜。(福建福州)
* 电光乱明,无雨天睛。(陕西武功)
夏季雷雨一般有两种类型:一种是锋面雷雨,一种是局地热雷雨。前者是由于锋面上升气流引起的,呈带状分布,范围广,生命久;后者是由于局地性强热对流引起的,范围小,生命短。“东闪西闪”就是第二种雷雨体现的现象。我们仅能看到电光,听见雷声,而不涉及降水。因此“电光乱明,无雨天晴”。
* 东霍三年,北霍眼前。(江苏常州)
* 东拉西拉,泊泥湖里开拆;南闪一夜,北闪对射。(河北 )
* 东闪西闪是空骗,南闪停三天,北闪在眼前。 (江苏常熟)
“东拉西拉”即“东闪西闪”,“东霍”均表示雷雨发生在东面。因为基本气流是自西向东的,所以它不会再影响本地。
* 雷声绕圈转,有雨不久远。(浙江黄岩)
若雷雨云在太远的地方,这里就听不到雷声,只看见东闪西闪的电光。雷雨是热天空气对流造成的。此地虽然不下雷雨,但当地天气仍是很热的。如果听到雷声绕圈转,则表示很近地方有雷雨发生了。因为附近的云块密蔽,云面凹凸不平,所以造成回声。既然雷雨发作在附近,雨就不久就到。
其次,当冷暖空气在当地上空交锋时,由于它们势均力敌,你来我往,相对十分猛烈,形成了“绕圈转”的现象。达时易于生成锋面。因而出现“有雨不久远”的现象。
* 顶风雷雨大,顺风雷雨小。(浙江黄岩)
* 逆阵易来,顺阵易开。(江苏苏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