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名言名句 » 赏析借景抒情

赏析借景抒情

发布时间: 2021-02-08 00:13:28

『壹』 借景抒情是什么手法

借景抒情,是指在文学作品中,借助客观外界景物的描写来抒发作者的主观感情的写作方法。采用这种方法,能使情和景互相感应,互相交融,互相依托,从而创造一种物我一体的艺术境界,完善地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有极强的感染力,可以与读者中有我的感受。

运用借景抒情法,首先,必须对所写的景物有细致的观察和感受,要把景物描写得逼真传神,为抒情打好基础,做好依托。

其次,要把真切的感受融入所写的景物之中,使景物具有浓厚的思想和感情蕴涵,做到情景交融。

再次,要把立足点放在抒情上,因为借景抒情,关键在“借”,即写景是次,抒情是主;写景是手段,抒情是目的。要为抒情而写景。

如白居易的“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借“原上草”的顽强抗争,尽情抒发对自然规律不可抗拒。

(1)赏析借景抒情扩展阅读

写作手法中还有“借物喻人”。

借物喻人,就是借某一事物的特点,来比喻人的一种品格。这也是作文中用来表现、突出中心思想的常用的一种写作方法。

无论写人记事还是写景状物,正确运用借物喻人的方法:可以使文章立意更深远,表情达意更含蓄;可以大大增强文章的表现力 和感染力。

运用借物喻人的方法需要注意的是:作文时,描述的事物的特点, 要与人的品格有相似之处;让人读了文章,就能清楚地认识到,本文借物要说明什么精神,要借物赞誉怎样的人。如果不是这样的话,“借物喻人” 的方法,也就失去了使用的意义。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借景抒情

『贰』 借景抒情的古诗及赏析

您好。
让我想起了《山行》唐代:杜牧
原文: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生处 一作:深处)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译文:沿着弯弯曲曲的小路上山,在那生出白云的地方居然还有几户人家。
停下马车是因为喜爱深秋枫林的晚景,枫叶秋霜染过,艳比二月春花。
这首诗描绘的是秋之色,展现出一幅动人的山林秋色图。诗里写了山路、人家、白云、红叶,构成一幅和谐统一的画面。这些景物不是并列的处于同等地位,而是有机地联系在一起,有主有从,有的处于画面的中心,有的则处于陪衬地位。简单来说,前三句是宾,第四句是主,前三句是为第四句描绘背景、创造气氛,起铺垫和烘托作用的。

首句“远上寒山石径斜”,由下而上,写一条石头小路蜿蜒曲折地伸向充满秋意的山峦。“寒”字点明深秋季节;“远”字写出山路的绵长;“斜”字照应句首的“远”字,写出了高而缓的山势。由于坡度不大,故可乘车游山。

次句“白云深处有人家”,描写诗人山行时所看到的远处风光。一个“深”字,形象地表现了白云升腾、缭绕和飘浮种种动态,也说明山很高。“有人家”三字会使人联想到炊烟袅袅,鸡鸣犬吠,从而感到深山充满生气,没有一点儿死寂的恐怖。“有人家”三字还照应了上句中的“石径”,因为这“石径”便是山里居民的通道。

对这些景物,诗人只是在作客观的描述。虽然用了一个“寒”字,也只是为了逗出下文的“晚”字和“霜”字,并不表现诗人的感情倾向。它毕竟还只是在为后面的描写蓄势—勾勒枫林所在的环境。

“停车坐爱枫林晚”便不同了,倾向性已经很鲜明,很强烈了。那山路、白云、人家都没有使诗人动心,这枫林晚景却使得他惊喜之情难以抑制。为了要停下来领略这山林风光,竟然顾不得驱车赶路。这句中的“晚”字用得无比精妙,它蕴含多层意思:(1)点明前两句是白天所见,后两句则是傍晚之景。(2)因为傍晚才有夕照,绚丽的晚霞和红艳的枫叶互相辉映,枫林才格外美丽。(3)诗人流连忘返,到了傍晚,还舍不得登车离去,足见他对红叶喜爱之极。(4)因为停车甚久,观察入微,才能悟出第四句“霜叶红于二月花”这样富有理趣的警句。

第四句是全诗的中心,是诗人浓墨重彩、凝聚笔力写出来的。不仅前两句疏淡的景致成了这艳丽秋色的衬托,即使“停车坐爱枫林晚”一句,看似抒情叙事,实际上也起着写景衬托的作用:那停车而望、陶然而醉的诗人,也成了景色的一部分,有了这种景象,才更显出秋色的迷人。而一笔重写之后,戛然便止,又显得情韵悠扬,余味无穷。

这是一首秋色的赞歌。诗人没有像古代一般文人那样,在秋季到来的时候,哀伤叹息。他歌颂的是大自然的秋色美,体现出了豪爽向上的精神,有一种英爽俊拔之气拂诸笔端,表现了诗人的才气,也表现了诗人的见地。
希望能够帮到您,谢谢,望采纳。

『叁』 “借景抒情”和“情景交融,融情于景”的区别诗歌鉴赏

借景抒情,情在景之先.是将已有的情附着在景物上借以抒发.触景生情是情在景之后.是景引发情.两者触发点不同.借景抒情是一种写作方式.触景生情是一种思想活动.融情于景、情景交融都是写作手法.两者意思相近.后者程度较前者稍深些许.文艺作品中环境的描写、气氛的渲染跟人物思想感情的抒发结合得更为紧密.寓景于情?确定不是寓情于景吗?
钗头凤
陆游
红酥手,黄藤酒,满城春色宫墙柳.东风恶,欢情薄,一杯愁绪,几年离索.错!错!错!
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悒鲛绡透.桃花落,闲池阁,山盟虽在,锦书难托.莫,莫,莫!

『肆』 分析诗歌中借景抒情的手法

借景抒情手法在古诗中属于间接抒情的方式之一,即通过景物描写来表达诗人内心的某种感情。这也可以称做移情的方式,即把诗人的主观情感注人客观景物中。
劳劳亭 李白天下伤心处,劳劳送客亭。春风知别苦,不遣柳条青。
【注】劳劳亭,三国吴时建,故址在今南京市区南,是古时送别之所。
表述:请简要赏析本诗借景抒情手法的运用。
提示:首先要找出借景抒情,其次对诗中借景抒情的运用作具体的分析说明,第三是结合诗歌的思想分析借景抒情手法的作用。
示例:本诗最后两句运用了借景抒情的手法。诗人不明说人间的离别之苦,而是借助于丰富的联想,说“春风知别苦”,春风知道离别的痛苦,所以“不遣柳条青”,不让杨柳枝条变青,使离人无法折柳送别。这种托物言情、借景抒情手法的运用,把本来无知无情的春风写得有知有情,使它与相别之人同具惜别、伤别之心,成了诗人的感情化身,使诗歌情感抒发得形象、含蓄、生动。

『伍』 语文古诗文鉴赏.借景抒情和情景交融的区别

借景抒情又称寓情于景,是指作者带着强烈的主观感情去描写客观景物,把自身所要抒发的感情版、表达权的思想寄寓在此景此物中,通过描写此景此物予以抒发,这种抒情方式叫借景或借物抒情.通过景物来抒情,是一种写作手法.它的特点是“景生情,情生景”,情景交融,浑然一体.在文章中只写景,不直接抒情,以景物描写代替感情抒发,也就是王国维说的“一切景语皆情语”.
情景交融指指文艺作品中环境的描写、气氛的渲染跟人物思想感情的抒发结合得很紧密.情景交融包括寓情于景和借景抒情.文学理论上的情景交融是意境创造的表现特征.王国维说:“文学中有二元质焉:曰景,曰情.”意境创造就是把二者结合起来的艺术.

『陆』 借景抒情的片段加赏析

1、路面被冰雪封得严严实实,一个人行走也需要小心翼翼。不知道走了多远,恍惚中感觉到妈妈一颠一簸,趔趔趄趔-----突然,妈妈脚下一滑,“砰”的一声,向前呛倒在地。这时,妈妈两只手仍然死死地抓握着我的两腿,脸贴着地面上的冰雪,双膝着地支撑着身体。

这个姿势半天没有动一下。我惶恐地从妈妈的背上爬下来,旁边的行人已经赶过来搀扶起妈妈。接着她便狠命地背起我,一步一步挨到了医院。——摘自《永不消失的记忆》

赏析:这段文字生动形象地描写了雪天母亲背孩子上医院的艰难情景,从而歌颂了母爱的无私与伟大。“一颠一簸”,“趔趔趄趔”,“死死地抓握”,“狠命地背起”等词语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画面感极强,动人心弦。

2、天上闪烁的星星好像黑色幕上缀着的宝石,它跟我们这样地接近哪!黑的山峰像巨人一样矗立在面前。四围的山把这山谷包围得像一口井。上边和下边有几堆火没有熄,冻醒了的同志们围着火堆小声地谈着话。除此以外,就是寂静。

耳朵里以不可捉摸的声响,极远的也是极近的,极洪大的也是极细切的,像春蚕在咀嚼桑叶,像野马在平原上奔驰,像山泉在呜咽,像波涛在澎湃。——(陆定《老山界》)

赏析:先写所见,三种景物都作了比喻,星星比作“黑色幕上缀着的宝石”,山峰比作“巨人一样矗立在面前”,山谷比作“一口井”。接着写所闻,声响难以模写。

用比喻才显得形象直觉:“像春蚕在咀嚼桑叶,像野马在平原上奔驰,像山泉在呜咽,像波涛在澎湃”。奇特的高山景色,多美啊!目的是什么呢?为了烘托出红军战士的乐观主义精神。

3、在无边的暗夜里,一簇簇的篝火烧起来了。在风雨,在烂泥里跌滚了几天的战士们,围着这熊熊的野火谈笑着,湿透的衣服上冒起一层雾气,洋瓷碗里的野菜“嗞—嗞”地响着……——(王愿坚《七根火柴》)

赏析:这段环境描写很好地烘托红军战士生起篝火后的欢乐情绪,说明无名战士用生命保存下来的七根火柴发挥了巨大的作用,给部队给同志们带来了温暖和力量,从而赞颂了无名战士的革命品质,突出了全篇的中心意思。

4、这时候,我的脑里忽然闪出一幅神异的图画来: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下面是海边的沙地,都种一望无边的碧绿的西瓜,其间有一个十一二岁的少年,项带银圈,手握一柄钢叉,向一匹猹尽力的刺去,那猹却将身一扭,反从他的胯下逃走了。——(鲁迅《故乡》)

赏析:这幅画是少年闰土月夜瓜地刺猹图。通过“深蓝的天空”、“金黄的圆月”及“一望无边的的碧绿的西瓜”的景物描写烘托出一个英俊、活泼的少年闰土。

5、在北平即使不出门去吧,就是在皇城人海之中,租人家一椽破屋来住着,早晨起来,泡一碗浓茶,向院子一坐,你也能看的到很高很高碧绿的天色,听的到青天下驯鸽的飞声。

从槐树叶底,朝东细数着一丝一丝漏下来的日光,或在破壁腰中,静对着像喇叭似的牵牛花的蓝朵,自然而然也能够感觉到十分的秋意。——(郁达夫《故都的秋》)

赏析:这好似一幅风景画。最突出特点就是作者把握住了故都秋天具有特征的景物和景物所具有的特征。无论细描“很高很高的碧绿的天色”,还是详绘“像喇叭似的牵牛花的蓝朵”,都形象鲜明,逼真如画,渲染了寂静的气氛,达到一种微妙的意境。

『柒』 请问诗歌鉴赏中的借景抒情、触景生情、融情于景、情景交融、以景结情之间有什么区别

①借景抒情,触景生情是一种抒情方式;融情于景是一种写景方法;情景交融是一种艺内术效果。容
②触景生情:受眼前景物的触动引起联想,产生某种情感。
③借景抒情“情”在先,“景”在后;触景生情“景”在先,“情”在后。借景抒情情感不明显,主要通过客观景物来抒发情感(李白的“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融情于景情感很明显,客观景物明显带着是人的主观情感色彩。(比如杜甫的诗《春望》中,“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用的是借景抒情;“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用的是融情于景。)总结:借景抒情和融情于景,主要看景物有无明显主观情感。
④借景抒情,融情于景,触景生情的表达效果都是情景交融!→“情”与“景”的关系。
⑤反衬:乐景写哀情,哀景写乐情。(比如,“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是以乐写哀;而“一蓑烟雨任平生”是以哀写乐。)
正衬:乐景写乐情哀景写哀情。
(以乐景写哀,以哀景写乐,一倍增其哀乐。——王夫之)

『捌』 ☆如何赏析写景抒情的散文

如何赏析一篇写景的抒情散文?
借景抒情的散文通过对具体景物的描绘,表现作者的思想感受,抒发作者的思想感情。

这类散文虽然描写的是自然风物,但是赋予其深刻的社会内容和思想感情。优秀的抒情散文感情真挚,语言生动,还常常运用象征和比拟的手法,把思想寓于形象之中,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例如:朱自清的《荷塘月色》。
●1)注意散文表现手法的特点,深入体会文章的内容。
借景抒情的散文常常托物寄意,为了使读者具体感受到所寄寓的丰富内涵,作者常常对所写的事物作细致的描绘和精心的刻画,就是所谓的“形得而神自来焉”。我们读文章就要抓住“形”的特点,由“形”见“神”,深入体会文章内容。
●2)了解背景,透视创作历程。
作品是社会的折射,内容是背景的产物。有不少散文的创作,往往受环境的影响。因此,了解文章的相关背景,是阅读鉴赏散文的一把钥匙。
●3)读散文要识得“文眼”。
凡是构思精巧、富有意境或写得含蓄的诗文,往往都有“眼”的安置。鉴赏散文时,要全力找出能揭示全篇旨趣和有画龙点睛妙用的“文眼”,以便领会作者为文的缘由与目的。“文眼”的设置因文而异,可以是一个字、一句话、一个细节、一缕情丝,乃至一景一物。当然并非每篇散文都有必要的“文眼”。
●4)要抓住线索,理清作者思路,准确把握文章的立意。
结构是文章的骨架,线索是文章的脉络,二者是紧密联系的。抓住散文中的线索,便可对作品的思路了然于胸,不仅有助于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而且也是对作者谋篇布局本领的鉴赏,从而透过散文的“形散”的表象抓住其传神的精髓,遵循作者的思路,分析文章的立意。如:以事物的形象为线索,巴金的《灯》;以感情的发展为线索,杨朔的《荔枝蜜》。

『玖』 古代诗歌鉴赏中,渲染与借景抒情的区别是什么

很大的区别。
渲染,文艺创作的一种表现手法。对所写对象作突出的描写、形容、烘托。回
借景抒情又称寓情答于景,是指作者带着强烈的主观感情去描写客观景物,把自身所要抒发的感情、表达的思想寄寓在此景此物中,通过描写此景此物予以抒发,这种抒情方式叫借景或借物抒情。

渲染,是通过描写周围景物,或者人物细节,表现某种心情,氛围,情绪或者人物特点。
借景抒情,是把感情寄托给景物,对景物赋予感情

『拾』 这是一个借景抒情的美文,是从写景,意境,感情三个方面进行赏析

《荷叶母亲》这是一篇借景抒情,托荷叶赞母的散文诗。它是一篇爱的美文,作者被雨打红莲,荷叶护莲的生动场景所感动从而联想到母亲的呵护与关爱,抒发了子女对母亲的爱。

热点内容
古代励志的名言 发布:2021-03-16 21:50:46 浏览:209
形容儿孙绕膝的诗句 发布:2021-03-16 21:49:35 浏览:878
席慕蓉赏析印记 发布:2021-03-16 21:48:26 浏览:311
权力很大含有手的成语 发布:2021-03-16 21:48:22 浏览:584
能听的儿童故事 发布:2021-03-16 21:48:15 浏览:285
关于足球的诗歌词句 发布:2021-03-16 21:47:40 浏览:870
拖拉机的古诗 发布:2021-03-16 21:42:53 浏览:571
亮甜的诗句 发布:2021-03-16 21:42:00 浏览:831
广东话生日快乐祝福语 发布:2021-03-16 21:38:55 浏览:409
嘘的短句 发布:2021-03-16 21:38:07 浏览: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