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巢起义名言
A. 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这名句话是什么意思
诗的三、四两句描写重阳节的景象。
第三句写味,“冲天香阵透长安”,这香,不是幽香、不是清香,而是“冲天香阵”。天,在封建社会里是神圣不可侵犯的,它是至高无上的权威,是天地万物的主宰,就连作为人间最高统治者的封建帝王,也只能称为“天子”。他父天母地,是奉上天之命来管理万民的。但菊花的香气却可以“冲天”;不仅“冲天”,还能充塞京城长安。一个“冲”、一个“透”,表现了菊花、从而也体现了诗人那种藐视天地的雄伟气魄。
第四句写色。如果第三句是传菊花的“神”,那么,第四句则是写菊花的“形”。“满城尽带黄金甲”,“满城”是说菊花无处不有,遍满京都;“尽带”是说这遍满长安的菊花,无一例外地全都披上了黄金甲。身披黄金铠甲,屹立在飒飒西风之中,抗霜半寒,傲然怒放,这形象是何等英武!何等俊伟!况且,“满”城“尽”是,如同云霞,映照着天空;如同烈火,燃遍了长安!这里所歌咏、所塑造的,不是单独某一株菊花,而是菊花的“英雄群像”。
这首诗是以菊喻志,借物抒怀,通过刻划菊花的形象、歌颂菊花的威武精神,表现了作者等待时机改天换地的英雄气魄。当农民起义的“重阳佳节”到来之日,那些封建统治阶级威风扫地,不是如同那些“百花”一样凋零了吗?当浩浩荡荡的义军开进长安之后,那身着戎装的义军战士,不是象这满城菊花一样,金烂烂辉光耀目、威凛凛豪气冲天吗?这首菊花诗是封建社会农民起义英雄的颂歌。
这首诗是黄巢一生最鼎盛时期的作品,也是他流行最广的一首诗。这不,张艺谋导演就借用了其中的一句作为影片名。其实,他正率领几十万农民起义军围困长安,诗兴大发,借咏叹菊花来形容势不可挡的义军力量,此诗妙就妙在,虽是咏菊,但全诗不见一个“菊”字,而且,透过那盛开的黄色菊花,仿佛让人看到那威武雄壮的黄金铁甲军,即将攻破长安的磅礴气势。这首《菊花》诗的境界比上首更雄伟、豪迈,诗中,诗人运用比喻手法,赋予菊花以农民起义军的英雄风貌与高洁品格。
黄巢(?—884),曹州冤句(今山东省菏泽市牡丹区西南)人,出生于盐商家庭,富有财产,本人也从事贩卖私盐的活动。他长于骑射,爱扶危救急;也爱读书,参加过进士考试,不中。黄巢不满于唐王朝的腐朽政治,875年响应王仙芝的起义,在冤句率众起义,即黄巢起义。王仙芝被杀后,黄巢继续战斗,号冲天大将军,深得人民群众拥护,880年攻陷长安,即皇帝位,国号大齐,年号“金统”。起义失败后,黄巢为叛徒杀害。
不第后赋菊 黄巢
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
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注释九月八:古代九月九日为重阳节,有登高赏菊的风俗。说“九月八”是为了押韵。
杀:凋谢。
香阵:阵阵香气。
黄金甲:金黄色的铠甲,此指菊花的颜色。
◆讲解黄巢除了精通武艺外,也爱读书,能诗能文。他曾到京城长安参加科举考试,但没有考中。不过,科场的失利却使他有了另外的收获:那就是看到了考场的黑暗和吏制的腐败,使他对李唐王朝的本质有了进一步的认识。考试不第后,却豪情倍增,借咏菊花来抒写自己的怀抱。
“待到秋来九月八”,点明菊花开放的季节是在秋季。尤其是农历九月九日,这是中国古代传统的重阳佳节,这一天亲友聚会、登高饮酒、欣赏菊花,正是菊花大展风姿、引人赞赏的日子。这种风俗在唐代特别盛行,比黄巢早140多年的孟浩然不是曾经与朋友约定“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吗?黄巢在这里特别强调了“九月八”这一天。用了“待到”二字,表示了坚定的信心:九月八日这一天一定会到来的。人们对重阳节也是盼望的,“待到”二字也起到了促使人们迎接这个佳节到来的作用,向人们展示了美好的前景。
诗的第二句写菊花的威力:“我花开后百花杀”。百花的凋零与菊花的开放本没有必然的联系,在诗里却写成菊花一开百花就枯萎了,变成了因果关系,这正是强调了菊花的威力。唐代是崇尚牡丹的,把牡丹视为国花。据唐人李肇《国史补》载:“京城贵游尚牡丹三十余年矣。每春暮,车马若狂,以不耽玩为耻。”黄巢一反传统的观念,对菊花大加赞扬,你看,“我花开”与“百花杀”恰成为鲜明的对照,更显出菊花精神抖擞、威力极大。重阳,是菊花的节日。
诗虽然只有短短四句,既写了菊花的精神,也写了菊花的外形,形神兼备;既写了菊花的香气冲天,又写了菊花的金甲满城,色味俱全,形象十分鲜明。语言朴素,气魄宏伟,充满了使人振奋的鼓舞力量。
B. 宋代的起义次数是历朝之冠,为何却没有亡于农民起义
在中国历史上,几乎所有的的大一统的中央集权帝国,基本上都是亡于农民起义之手,秦朝亡于陈胜吴广起义,东汉的黄巾大起义,唐代的黄巢起义,明朝的李自成起义,但是有一个朝代是例外,那就是宋朝。
是因为宋朝的剥削轻,农民生活好,所以起义少吗?
并不是,根据史书记载,宋朝的农民起义多达433次,居历朝之首,像规模比较大的,宋初的王小波李顺起义,北宋末年的方腊起义和杨幺起义,也都聚众几十万,声势颇为浩大。但是这些起义都是居于一隅,并没有发展成席卷全国的大起义,这是为什么呢?
宋代的起义次数是历朝之冠,为何却没有亡于农民起义?
而且宋朝也没有像明朝那样傻乎乎的不去征收商税,宋代统治者在建国之初就确立了征收商税的制度,在各地交通要道、关津渡口及城镇交易市场对民间私商经营贩运的货物征收商税。
《宋史·食货志》明确记载:“凡州县皆置务,关镇亦或有之,大则专置官监临,小则令、佐兼领,诸州仍令都监、监押同掌。行者赍货,谓之‘过税’,每千钱算二十;居者市鬻,谓之‘住税’,每千钱算三十。”
宋代从中央到地方设有专职征收商税的机构,并制定明确的征商则例和税率。还明确规定对偷税、漏税的惩处办法。
由此宋代商税占据了国家财政收入的半壁江山,因为有了这些钱,宋朝的统治者才有底气去收买士绅集团,优待这些读书人,保证他们不会加入其他政权,危害自己的统治。
这也是为什么宋朝发生这么多次农民起义,最终却没有形成席卷全国的大起义的原因。
1.秦始皇嬴政——千古第一帝秦始皇(公元前259~前210年),首位完成中国统一的秦王朝的开国皇帝。后人称之为“千古一帝”。 姓嬴,名政。自公元前230年至前221年,先后灭韩、赵、魏、楚、燕、齐六国,完成了统一全国的大业,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国家——秦朝定都咸阳。秦王政自认为自己的功劳胜过之前的三皇五帝,给自己起名“皇帝”。一生中有功也有过,与汉武帝并称为“秦皇汉武”。
秦始皇的是功大于过吗
怎样评价秦始皇?
关于秦始皇的问题
秦始皇的传说
秦始皇的功与过
秦始皇的墓
秦始皇的身世
秦始皇当初为何焚书坑儒?
谁能帮我找找秦始皇的资料?
谁有秦始皇的资料和评价?
2.汉高祖刘邦——白手起家的布衣天子西汉高祖刘邦(公元前256——前195年),沛郡丰邑(现江苏省徐州市所辖的丰县)中阳里人,汉族,字季。在兄弟四人中排行第三。其原为地痞无赖,后当上泗水亭长。在秦末农民战争中起义,后趁关中兵少趁虚入。数败于项羽,因为被项羽立为汉王,所以在战胜项羽后建国时,国号定为“汉”,定都洛阳,后迁都长安。登基不久在白登城被匈奴国冒顿单于包围数月,被迫求和。在位后大杀功臣,激起英布谋反并被击成重伤,旋归天。
为什么讽刺汉高祖还乡?
汉高祖刘邦的年号是什么?
汉高祖出生于何年
汉高祖的皇后吕雉?为人?
汉高祖刘邦的生日是几月几号
汉高祖刘邦和西楚霸王哪个更伟大
秦始皇和汉高祖的大印上都写些啥
有谁知道汉高祖刘邦墓的墓的具体情况?
汉高祖刘邦的传记有哪些?
汉高祖是谁啊?
3.汉光武帝刘秀——以柔治国治天下中国东汉王朝的开国皇帝。光武帝汉世祖刘秀,字文叔,南阳蔡阳(今湖北枣阳西南)人。汉高祖刘邦九世孙,长沙王刘发的直系后代,父亲曾任南顿令。公元25~57年在位。汉光武帝刘秀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封建皇帝之一。史称其才兼文武,豁达有大度。他长于用兵,善于以少胜多,出奇制胜。在昆阳之战中,他知人善任,中兴二十八将大都拔擢自小吏、布衣、行伍之中。
汉光武帝的出生地在哪里?
谈一谈汉光武帝的雄才大略。
宋真宗和汉光武帝真名叫什么
请对汉光武帝刘秀的功绩进行点评。
关于汉光武帝刘秀的优秀文学作品有哪些?
汉光武帝刘秀是西汉哪位皇帝的后裔
谁有东汉光武帝手下大将军邓宇的资料
汉光武帝刘秀的二十八宿指哪些大将?
汉光武帝刘秀是不是汉室宗亲?
汉高祖刘邦和汉光武帝刘秀哪个更优?
4.魏文帝曹丕——笑傲三国之雄才魏国皇帝。三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庙号世祖(魏世祖),谥号文皇帝(魏文帝)。字子桓。沛国谯县(今安徽省亳州市)人。曹操次子。在继承权的争夺中战胜了弟弟曹植,被立为王世子。曹操逝世后,曹丕继位成为魏王,在收夺诸弟权力后坐稳魏王之位。其后不久,曹丕逼迫汉献帝禅位,代汉称帝,改国号魏,为魏国的开国皇帝,也是三国中第一个称帝的君主。
我要有关魏文帝的一切资料
要魏文帝本纪的全部内容
魏文帝《济川赋》写的是哪儿
曹操生前是不是想被追封“魏文帝”?
曹丕有什么缺点
曹丕为什么不杀曹植??
为什么曹操要命曹丕为皇上
如果曹丕不,诸葛亮敢不敢打魏国?
曹丕和王莽都篡了汉朝,为什么人们单单非议王莽?
为什么曹丕当魏王
5.蜀汉昭烈帝刘备——卖过草鞋的帝王刘备字玄德,汉族,涿郡(今河北省涿县)人,汉景帝之子中山靖王刘胜的后代,为三国蜀汉开国君王。东汉灵帝末年,与关羽、张飞一道讨黄巾贼有功,遂为安喜寨县尉。密诛曹操不成,潜逃。三顾茅庐始得诸葛亮辅佐。后与孙权联合大胜曹操于赤壁,取得益州与汉中,自立为汉中王。二二一年,于成都即位称帝,国号汉,年号章武。伐东吴兵败,损失惨重,退回白帝城,因病崩逝,享年六十三,谥号昭烈帝,史称为刘先主。
刘备评价
刘备为什么打东吴?
刘备武功如何呢?
刘备的家谱问题
关于刘备的一些疑问。
诸葛亮建议刘备称帝
刘备的可取之处
曹操,刘备煮酒论英雄的疑问
荆州是刘备借的还是打下来的
刘备到底是枭雄还是英雄
6.吴大帝孙权——有谋占江东孙权(公元182-252),汉族,字仲谋。东吴大帝,三国时吴国的建立者。政治家、军事家。吴郡富春县(今浙江富阳)人。孙权生于光和五年(公元182年),称帝于黄龙元年(公元229年)卒于太元二年(公元252年)。 孙坚次子,幼年跟随长兄孙策平定江东,孙权15岁被举为孝廉、秀才,任阳羡(今宜兴)长,代行奉义校尉。孙策早逝,临前对孙权说“内事不决问张昭,外事不决问周瑜”。公元200年孙权继位为吴侯。
谁知道关于孙权的小故事?
孙权那10年做了什么?整整晚十年称帝
吴国后期孙权为什要逼陆逊?
请大家谈下孙权偷袭荆州的做法?
孙权有屠过城吗?
评价孙权
孙权为什么被称为英雄?
介绍一下三国演义中的孙权
孙权为什么要给曹操送大象
孙权的资料
7.晋武帝司马炎——笑傲三国终归晋晋武帝司马炎(236年—290年),字安世。晋朝的开国君主,谥号武皇帝,庙号世祖。司马炎为司马昭长子,曾出任中抚军;但是司马昭却有意让幼子司马攸继承,但在重臣的反对之下,司马炎于265年5月被封为晋王太子。同年8月司马昭过世之后,司马炎继承晋王的爵位。次年1月,司马炎逼迫魏元帝曹奂禅让,即位为帝,国号晋。
晋武帝是功多还是过多?
晋武帝有几个老婆
晋武帝的生平事迹及其与李密的关系
这篇作品是如何说服晋武帝的
晋武帝司马炎亲生母亲被后世尊称为什么?
对于晋武帝司马炎的评价
司马昭谁被他儿子司马炎下毒毒的吗?
司马炎在废除曹魏之前,当时的情况是怎样的
晋朝皇帝就司马炎出名吗
司马炎和诸葛亮有仇吗?
8.晋元帝司马睿——苟且偷安的皇帝中国东晋皇帝。庙号中宗,谥号元皇帝。司马懿曾孙,司马觐之子。字景文。河内温县(今河南温县西)人。在南北士族的拥立下,司马睿偏安江南建立东晋,拜王导为丞相。与那些清谈误国的前辈高官不同,王导虽善清谈,但更重务实。他一方面让司马睿广纳贤才,另一方面积极为国家复兴做准备。他看到连年征战,国库空虚,便以身作则,在清明春游之日,丞相布衣简行,轰动江左,有效扼制了西晋以来的奢靡之风。
是什么缘由使晋元帝"潸然流涕"
“举目见日,不见长安”的历史背景
关于晋朝司马睿的资料
司马睿和司马炎有没有关系?有的话是什么关系?
西晋灭亡后,皇族司马睿重建的东晋为什么叫东晋
历史真实的诸葛亮军事才华是否要胜过司马睿?
“琅琊王司马睿”中的“琅琊王”是什么意思?
司马睿以前是哪国的皇帝
东晋第一位皇帝是谁
王与马,共天下是怎么回事?
9.宋武帝刘裕——时势所早的英雄刘裕(363.4.16—422.6.26),字德舆,小名寄奴。先祖是彭城人(今江苏徐州市),后来迁居到京口(江苏镇江市);南北朝时期宋朝的建立者,史称宋武帝。中国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卓越的军事家、统帅。因为刘裕喜欢赌博,所以被邻居们看不起。就是这样一个人,后来竟当上了开国皇帝,所以有人将此称为“寒人掌权”。
能详细介绍一下南朝宋武帝刘裕的一生吗?
宋武帝刘裕的简介
宋武帝时的人民是怎么样的?
宋武帝刘义隆的一些生平经历
宋武帝刘裕
武帝刘裕的“从母”就是“继母”吗?
宋武帝刘裕的女儿出生于何时?
南朝宋武帝的皇后袁齐妫
刘裕是哪个民族的
刘裕与刘秀是什么关系?
10.隋文帝杨坚——乱世走出的明君隋文帝(公元541-604年)杨坚,汉族,鲜卑姓是普六茹。杨坚为华阴人,是西魏随国公、北周柱国、大司空杨忠之子,自称汉太尉杨震十四世孙。隋朝开国皇帝,弘农华阴人,其父杨忠是西魏和北周的军事贵族,北周武帝时官至柱国大将军,封为隋国公,杨坚承袭父爵。公元581年二月甲子日,北周的静帝以杨坚众望有归下诏宣布禅让。杨坚三让而受天命,自相府常服入宫,备礼即皇帝位于临光殿,定国号为大隋,改元开皇,宣布大赦天下。
隋文帝的壮举
有关隋文帝的故事,越短越好
隋文帝的生活节俭得很,是真的吗?
求隋文帝一生做过的伟大事迹?
隋文帝的生活是不是很廉洁?有什么事迹吗?
隋文帝无穷大
求隋文帝杨坚儿子的详细资料.
谈谈隋文帝
隋文帝时谁提出的科举制
为什么说隋文帝推动了中国古代社会的文明
11.唐高祖李渊——唐朝开国君主李渊(公元618-626),唐朝开国皇帝。(618)五月,李渊称帝,改国号唐,定都长安。不久唐统一了全国。李渊在位时期,依据隋文帝旧制,重新建立中央及地方行政制度,又修定律令格式,颁布均田制及租庸调制,重建府兵制,为唐代的职官、刑律、兵制、土地及课役等制度奠定了基础。
隋炀帝杨广与唐高祖李渊是什么光系
懂唐高祖李渊的进来
唐高祖武德七年(624年)
唐高祖有几个儿子分别叫什么?
唐高祖的后代还有多少被武则天杀剩的?
求唐高祖时长安宫城各宫介绍
唐高祖李渊的血统
唐高祖李渊是否是西汉李广的后代?
唐高祖论止盗的翻译
唐高祖李渊为何禅位?
12.武周圣神皇帝武则天——千古第一女皇武则天(624—705年),籍贯并州文水(今山西文水东),生于利州(今四川省广元市)。唐高宗李治的皇后,唐中宗李显、唐睿宗李旦之母,高宗去世后,武则天相继废掉两个儿子中宗和睿宗,自己做了皇帝,创造了“曌”(读音“zhào”),这个字意为“日月当空”,并改国号为“周”,史称“武周”。
有关于武则天的资料
你对武则天如何评价
武则天为什么没有给自己单独营造帝陵?
武则天的容貌
有关于武则天的诗词么
武则天能当上皇帝和狄人杰有关系吗
武则天的名字到底是怎么回事
武则天的历史
武则天之后的一个皇帝是谁?
大家对武则天有怎样的看法
13.后梁太祖朱温——审时度势,变色成龙朱温(852-912),唐朝宋州砀(音当)山(今安徽砀山)人,唐大中六年(公元852年)十月二十一日出生于砀山午沟里。最初曾参加黄巢起义军,后来降唐,被唐僖宗赐名全忠,在称帝建立后梁时,又改名为晃,取如日之光的意思,庙号太祖。
历史上朱温真是个荒淫的皇帝吗?
能介绍一下皇帝朱温吗?
唐朝末年朱温发动的一次诛杀朝官的事件被称为什么
求朱温的详细资料
朱温的主要成绩是什么
朱温为何被杀?
朱温建立后梁时手下有多少原来的农民军将领?
朱温废唐后建立后梁,为何不能长久?
14.后周太祖郭威——开启盛世的乱世帝王公元948年,他奉命讨平了李守贞的叛乱,后封为邺都留守兼天雄军节度使。公元950年,后汉隐帝刘承佑猜忌他,派使者要到魏州杀郭威。郭威起兵反汉,下令攻进了京城,允许士兵大抢10天。7天后郭威进入汴京,纵军大肆抢掠,并逼太后任他为“监国”,夺得国政。公元951年正月丁卯日,称帝,国号为周,定都汴京,建年号为“广顺”,史称后周。
后周太祖郭威的生平???
急求五代十国后周太祖信息。
赵普中“太祖乃悟”悟到什么
后周太祖郭威为何把皇位让给内侄柴荣
谁能具体介绍历史上的郭威
后周时期郭威为什么会把皇位给他的养子呢?
五代中第一个皇帝是郭威,可后来怎么成了姓周的了
大家知道后周皇帝郭威吗?他是哪的?
15.宋太祖赵匡胤——陈桥兵变,黄袍加身历朝历代的政变事件屡见不鲜。“陈桥兵变,黄袍加身”便是由后周禁军最高统帅赵匡胤发起的一次成功的政变。赵匡胤兵不血刃登上帝位,不仅统一了大半个中国,而且治国有方。宋朝的经济和文化之所以能够达到我国历史上的又一个高峰,与赵匡胤的治国之道有密切的关系。历史证明,赵匡胤是一位推动历史发展的杰出人物。他对待权臣刚柔并济,怀柔安抚,很好的解决了天下统一后的军权问题,永不消逝的英雄——赵匡胤。
宋太祖的历史功绩为人政治
谁知道宋太祖之是怎么回事?
宋太祖的一些资料?
宋太祖为什么传位给他的弟弟而不的传给他儿子
我要宋太祖赵匡胤简介越详细越好
宋太祖真的是被他弟害的吗?
宋太祖赵匡胤的武艺是否高强?请举例证实。
宋太祖有几儿、几女?几位皇后?
16.南宋高宗赵构——残害忠良、苟且偷安高宗,名赵构(公元1107-1187年),字德基。徽宗第九子,钦宗弟。靖康二年(公元1127年),金兵攻陷汴京,北宋灭亡。赵构在南京应天府(今河南省商丘县南)即位,改年号为“建炎”。北宋灭亡后,他逃至南京即帝位。在位36年,被迫让位后病,终年81岁,葬于永思陵(今浙江省绍兴县东南35里处宝山)。
宋高宗时的一些问题
是不是宋高宗下令秦桧处岳飞父子?为什么?
宋高宗和秦桧反对抗金,与北宋宗室被虏有关吗?
宋高宗为什么要剥夺岳飞的兵权,并将之处
宋高宗的邢皇后是否在金和高宗母韦后共事一夫?
宋高宗该不该向金求和
宋高宗是中兴明君吗?
宋高宗赵构难道真是一位糟糕透顶的皇帝?
17.辽太祖耶律阿保机——金戈铁马战平生耶律阿保机(872~926)即辽太祖。辽王朝创立者。契丹族。耶律氏。10世纪初统一契丹各部,并控制邻近的女真等族。向汉族学习,促进契丹封建化的过程。916年称帝,建立契丹政权。耶律阿保机经过多年的征战,把北方各族统一在自己的政权统治之下,建立起幅员广阔的辽王朝。密切了北方各民族间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交流,推动了契丹及北方各民族的发展和进步。也为日後中国的统一奠定了基础,做出了贡献。
辽太祖耶律阿保机
耶律阿保机简介
辽是耶律德光建立的还是阿保机?
契丹国阿保机在位时从后晋皇帝手中得到?
耶律阿保机中“阿”读音是?
西夏元昊,金完颜阿骨打,辽耶律阿保机的称号
了解阿保机、赵匡胤、元昊三位杰出政治家的主要功绩.
耶律阿保机的名字是谁起的
18.西夏景宗李元昊——雄才大略的西夏国主夏景宗名曰李元昊(1003年—1048年),乃西夏开国皇帝(1038年——1048年在位),党项族人,北魏鲜卑族拓跋氏之后,李姓为唐所赐,赵姓为宋所赐。他的文治武功卓有成效,但他本人也有不足之处。在位16年(1032年起计),猜忌功臣,稍有不满即罢或杀,反而导致日后母党专权;另外,晚年沉湎酒色,好大喜功,导致西夏内部日益腐朽,众叛亲离。
谁有耶律洪绪和元昊的资料?(亡原因也要)
西夏元昊的信息,不要过长,不要过短
元昊姓什么?
元昊是哪年的?
谁能告诉我李元昊在称帝的前几年都做了些什么
谁知道李元昊的一生!
西夏王李元昊的旗子上写的是什麽字?
西夏的开国君主叫李元昊还是赵元昊
19.金太祖完颜阿骨打——英明睿智的皇帝完颜阿骨打(1068—1123)即金太祖。金王朝的创立者。女真族完颜部首领。12世纪初统一各部,并多次打败辽国。辽天庆五年(1115)称帝,建国号金。曾命人创制女真文字。金太祖应乾兴运昭德定功仁明庄孝大圣武元皇帝,中国金朝开国皇帝。金太祖。女真名完颜阿骨打,又名完颜旻,习称阿骨打。按出虎水(今黑龙江哈尔滨东南阿什河)女真完颜部人。
金太祖宋高宗元世祖各属于什么号
金太祖是哪人
完颜阿骨打是否迁都
有关完颜阿骨打事迹
介绍一下完颜阿骨打这个人
完颜阿骨打和努尔哈赤有关系吗?
完颜阿骨打是哪个部落的首领
完颜阿骨打有几个儿子?名字叫什么?
20.元太祖铁木真——一代天骄真英雄即成吉思汗(Ghinggis Khan),孛儿只斤氏,名铁木真。蒙古族,也是蒙古历史上的杰出政治家、军事家。公元1206年,被推举为蒙古帝国的大汗,统一蒙古高原各部落。在位期间,多次发动征服战争,征服地域西达黑海海滨,东括几乎整个东亚,建立了世界历史上著名的横跨欧亚两洲的大帝国之一。
元太祖叫什么
成吉思汗被成为元太祖,那么在蒙古其他汗国被称为什么
关于铁木真
铁木真的事迹
铁木真真实事迹
满族不是蒙古族吗?铁木真和努尔哈赤
成吉思汗(铁木真)
铁木真对中国有何功
21.元世祖忽必烈——称雄欧亚的元大帝 1215年—1294年,成吉思汗之孙,蒙哥汗(宪宗)弟。名字全称孛儿只斤忽必烈,讳名呼必赉,睿宗第四子,蒙古族,拖雷正妻唆鲁禾帖尼的第二子(总第四子)。元朝的创始皇帝,庙号世祖,谥号圣德神功文武皇帝,蒙古语尊称薛禅皇帝。他也是第五代的蒙古大汗。1260年——1294年在位。
列举元朝统一后,元世祖重视农业生产的主要措施?
元世祖的主要事迹
什么年代谁建立元朝,他就是元世祖?
元世祖是个怎么样的皇帝?
什么是元世祖?
元世祖时期的伯颜与元惠宗时期的伯颜是同一人吗
元世祖发生过什么事件
忽必烈是元太祖还是元世祖
22.明太祖朱元璋——从寺庙走出的开国皇帝明太祖朱元璋,大明王朝的开国皇帝。汉族,民族英雄。元至正二十八年(1368年),在基本击破各路农民起义军和扫平元的残余势力后,于南京称帝,国号大明,年号洪武,在位三十一年(1368年-1398年),建立了全国统一的封建政权。在位期间,为了缓和尖锐、复杂的阶级矛盾、民族矛盾和统治阶级内部各集团之间的矛盾,实行了抗击外侵、革新政治、发展生产、安定民生等一系列有利于社会前进的政策。
明太祖的法律思想
明太祖朱元璋是回族人吗
明太祖对儒家学说的态度?
明太祖是靠白莲教起事的么
汉高祖和明太祖人品比较?
对明太祖朱元璋的评价
明太祖叫什么名字是如何成功的呢
明太祖加强中央集权
23.清太祖努尔哈赤——后金天命大汗 1616年明万历四十四年,努尔哈赤在赫图阿拉称“覆育列国英明汗”,国号“大金”(史称后金),成为后金大汗。1618年明万历四十六年,因为努尔哈赤认为朝廷偏袒叶赫部而心生不忿的缘故,愤然颁布“七大恨”,起兵反明,由此可见,努尔哈赤已经彻底地弃置了他对当时汉族朝廷的信任。
清太祖努尔哈赤的历史评价?
清太祖努尔哈赤的浑河之战
为什么清史稿中称清太祖叫努尔哈齐
对清太祖(努尔哈赤)评价?
清太祖的"七大恨"是什么
电视上说的清太祖进关是什么意思呀?
清太祖杀过汉民吗?
清太祖努尔哈赤共16 子,分别是什么
24.清太宗皇太极——非比寻常的清朝第一帝后金第二代君主,大清创建者。满族,爱新觉罗氏,名皇太极。出生于明万历二十年(公元1592年)十月二十五日,属龙。清太祖努尔哈赤第八子,母孝慈高皇后叶赫纳拉氏。在位十七年。明天启六年,1626年在沈阳继后金汗位。次年改元天聪。他对内大力推行封建化的改革,加强中央集权;对外相继征服了蒙古和朝鲜,并多次带兵攻打明朝,将西部边界扩张至锦州、宁远一线。十年四月改元崇德,改国号大清,正式称帝。
谁有清太宗的事迹
清太宗时期著名大臣
清太宗皇后---博尔济吉特的一生??
清太宗确切一生的年表?
清太宗有哪些妃子
清太宗的皇后和洪承畴是什么关系
清太宗皇太极的来自于现在的哪个省
皇太极和多尔衮是什么关系??
D. 关于林汉达的名人名言
盘古开天地
女娲补天
神农尝百草
黄帝战蚩尤
尧舜禅让
大禹治水
商汤灭夏
武丁和傅说
文王访贤
武王伐纣
烽火戏诸侯
齐桓公重用管仲
曹刿智败齐军
一鸣惊人
孙武练兵
勾践卧薪尝胆
孔子周游列国
商鞅变法
胡服骑射
完璧归赵
屈原投江
纸上谈兵的赵括
毛遂自荐
荆轲刺秦王
秦始皇统一六国
孟姜女哭长城
指鹿为马
项羽破釜沉舟
胯下之辱
鸿门宴
四面楚歌
飞将军李广
苏武牧羊
司马迁著《史记》
昭君出塞
马援老当益壮
张衡发明地动仪
黄巾起义
曹操起兵
三顾茅庐
赤壁之战
关羽水淹七军
曹植七步成诗
陆逊火烧连营
诸葛亮七擒孟获
周处除“三害”
王羲之书成换鹅
淝水之战
“三绝”画家顾恺之
乘风破浪
花木兰从军
隋炀帝开凿大运河
李春巧建赵州桥
直言敢谏的魏征
文成公主入藏
玄奘取经
“诗仙”李白
安史之乱
郭子仪单骑退回纥
段秀实不畏强暴
黄巢起义
“儿皇帝”石敬瑭
黄袍加身
杯酒释兵权
包青天
画家米芾
大败金兀术
留取丹心照汗青
“头鱼宴”上的阿骨打
成吉思汗统一蒙古
马可·波罗来华
纺织家黄道婆
郭守敬与《授时历》
王冕学画
大脚马皇后
郑和下西洋
商辂连中三元
戚继光抗倭
海瑞备棺上疏
梃击案
皇太极巧用反间计
闯王李自成
郑成功收复台湾
康熙智擒鳌拜
郑板桥当县令
大贪官和珅
林则徐虎门硝烟
第一次鸦片战争
太平天国起义
火烧圆明园
垂帘听政
甲午海战
武昌起义
……
E. 清明节手抄报内容中名人名言
还有踏青、荡秋千、蹴鞠、打马球、插柳等一系列风俗体育活动。相传这是因为清明节要寒食禁火,为了防止寒食冷餐伤身,所以大家来参加一些体育活动,以锻炼身体。因此,这个节日中既有祭扫新坟生别死离的悲酸泪,又有踏青游玩的欢笑声,是一个富有特色的节日。
荡秋千
这是我国古代清明节习俗。秋千,意即揪着皮绳而迁移。它的历史很古老,最早叫千秋,后为了避忌讳,改为秋千。古时的秋千多用树桠枝为架,再栓上彩带做成。后来逐步发展为用两根绳索加上踏板的秋千。打秋千不仅可以增进健康,而且可以培养勇敢精神,至今为人们特别是儿童所喜爱。
蹴鞠
鞠是一种皮球,球皮用皮革做成,球内用毛塞紧。蹴鞠,就是用足去踢球。这是古代清明节时人们喜爱的一种游戏。相传是黄帝发明的,最初目的是用来训练武士。
踏青
又叫春游。古时叫探春、寻春等。三月清明,春回大地,自然界到处呈现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正是郊游的大好时光。我国民间长期保持着清明踏青的习惯。
植树
清明前后,春阳照临,春阳照临,春雨飞洒,种植树苗成活率高,成长快。因此,自古以来,我国就有清明植树的习惯。有人还把清明节叫作“植树节”。植树风俗一直流传至今。1979年,人大常委会规定,每年三月十二日为我国植树节。这对动员全国各族人民积极开展绿化祖国活动,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放风筝
也是清明时节人们所喜爱的活动。每逢清明时节,人们不仅白天放,夜间也放。夜里在风筝下或风稳拉线上挂上一串串彩色的小灯笼,象闪烁的明星,被称为“神灯”。过去,有的人把风筝放上蓝天后,便剪断牵线,任凭清风把它们送往天涯海角,据说这样能除病消灾,给自己带来好运。
扫墓
清明扫墓,谓之对祖先的“思时之敬”。其习俗由来已久。明《帝京景物略》载:“三月清明日,男女扫墓,担提尊□,轿马后挂楮锭,粲粲然满道也。拜者、酹者、哭者、为墓除草添土者,焚楮锭次,以纸钱置坟头。望中无纸钱,则孤坟矣。哭罢,不归也,趋芳树,择园圃,列坐尽醉。”其实,扫墓在秦以前就有了,但不一定是在清明之际,清明扫墓则是秦以后的事。到唐朝才开始盛行。《清通礼》云:“岁,寒食及霜降节,拜扫圹茔,届期素服诣墓,具酒馔及芟剪草木之器,周胝封树,剪除荆草,故称扫墓。”并相传至今。
清明祭扫仪式本应亲自到茔地去举行,但由于每家经济条件和其它条件不一样,所以祭扫的方式也就有所区别。“烧包袱”是祭奠祖先的主要形式。所谓“包袱”,亦作“包裹”是指孝属从阳世寄往“阴间”的邮包。过去,南纸店有卖所谓“包袱皮”,即用白纸糊一大口袋。有两种形式:一种是用木刻版,把周围印上梵文音译的《往生咒》,中间印一莲座牌位,用来写上收钱亡人的名讳,如:“已故张府君讳云山老大人”字样,既是邮包又是牌位。另一种是素包袱皮,不印任何图案,中间只贴一蓝签,写上亡人名讳即可。亦做主牌用。关于包袱里的冥钱,种类很多。一、大烧纸,九K白纸,砸上四行圆钱,每行五枚;二、冥钞,这是人间有了洋钱票之后仿制的,上书“天堂银行”、“冥国银行”、“地府阴曹银行”等字样,并有□都城的图案,多系巨额票面,背后印有佛教《往生咒》;三、假洋钱,用硬纸作心,外包银箔,压上与当时通行的银元一样的图案;四、用红色印在黄表纸上的《往生咒》,成一圆钱状,故又叫“往生钱”;五、用金银箔叠成的元宝、锞子,有的还要用线穿成串,下边缀一彩纸穗。旧时,不拘贫富均有烧包袱的举动。是日,在祠堂或家宅正屋设供案,将包袱放于正中,前设水饺、糕点、水果等供品,烧香秉烛。全家依尊卑长幼行礼后,即可于门外焚化。焚化时,划一大圈,按坟地方向留一缺口。在圈外烧三五张纸,谓之“打发外祟”。
有的富户要携家带眷乘车坐轿,亲到坟茔去祭扫。届时要修整坟墓,或象征性地给坟头上添添土,还要在上边压些纸钱,让他人看了,知道此坟尚有后人。祭罢,有的围坐聚餐饮酒;有的则放起风筝,甚至互相比赛,进行娱乐活动。妇女和小孩们还要就近折些杨柳枝,将撤下的蒸食供品用柳条穿起来。有的则把柳条编成箩圈状,戴在头上,谓“清明不戴柳,来生变黄狗”。此即是扫墓又是郊游,兴尽方归。
插柳
据说,插柳的风俗,也是为了纪念“教民稼穑”的农事祖师神农氏的。有的地方,人们把柳枝插在屋檐下,以预报天气,古谚有“柳条青,雨蒙蒙;柳条干,晴了天”的说法。黄巢起义时规定,以“清明为期,戴柳为号”。起义失败后,戴柳的习俗渐被淘汰,只有插柳盛行不衰。杨柳有强大的生命力,俗话说:“有心栽花花不发,无心插柳柳成荫。”柳条插土就活,插到哪里,活到哪里,年年插柳,处处成阴。
清明插柳戴柳还有一种说法:原来中国人以清明、七月半和十月朔为三大鬼节,是百鬼出没讨索之时。
F.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出自谁的名言
出自:战国荀子《荀子·王制篇》,是荀子的名言。
意思是:水可以把船浮起来,也可以把船掀翻。
原文: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
译文:君主就像是船,而老百姓则像是水,水可以托船,也可以掀船。
(6)黄巢起义名言扩展阅读: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历史例子
1、黄巢起义,一开始老百姓是支持他推翻晚唐的统治阶级的,但黄巢打到长安后烧杀抢掠,又被老百姓抛弃。
2、王莽篡政,王莽是大司马的时候,很得朝廷上下和群众拥护,但篡政为帝,受到士人和老百姓的反对,很快败亡。
3、李自成起义,李自成打着“闯王来了不纳粮”的旗号推翻了明朝,但起义军内部腐朽,贪污腐化强抢民利,又被推翻。
G. 许浑是唐朝才子,请问他的名句是哪一句为啥叫千首湿人
先感谢悟空的正式邀请!
说起许浑,很多人可能不太熟悉,但熟悉的一句话,“山雨欲来风满楼”,出自许浑。
登上杜甫的大船,名字自然就不一样了。这就是许浑所谓“湿千人”的由来。
许浑的大部分诗歌都是以追古、兴废今昔为基调,带有很多苍凉悲凉的基调。缺乏一些,关注现实社会和积极向上的性格,追求休闲和逃离社会的思想在他的诗歌中尤为突出。
当然也可能受许浑现实的影响。许浑具体生卒年没有准确记载,大约791-858年,但属于晚唐。唐朝末年,唐懿宗和唐熙宗是有名的昏君。曾经繁荣昌盛的唐朝开始衰落。经济不景气,国势锐减,朝廷经历了朋党之争,南方有黄巢起义。可以用内忧外患来形容。
也是诗人的“前事不忘后事”。风满楼,席卷诗人和盛唐。
面对这种情况,我觉得诗人也有忧国忧民的情怀。但是一个文弱书生能做什么呢?他总是无能为力。
他曾写道:“穷国破忠臣之死,日月东流生白波”。
许浑早年也是当官的。他是宰相许时宇的第六个孙子,是文大河六年的第一个读书人。曾担任太平天国令,审查时宇、润州司马等。并且已经两次因病被辞退。所以,曾经积极向上,想以一己之力报国的诗人,就诞生在西山越来越薄的晚唐。
许浑的诗虽然大多是雨景,但也在风雨飘摇的环境中为自己开辟了一面,可以寄托闲情逸致的天地。
就像古人在:里说的“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许浑的贫穷,就是面对摇曳山河的贫穷。这种贫穷让诗人感到无助。看似被动的回避世界,因闲暇而依赖风景,也可能是出于绝望而挣扎。
许浑的诗,总体上缺乏对民生的关注。淡泊闲适造成了对过去和现在的留恋,造成了他的作品在艺术成就上的局限。而杜甫,一生为国为民,为天下忧。他的担心是有价值的,而且是越界的。许浑的湿真是湿。说汤里没多少水太过分了。
好了,就这样。希望能回答你的问题,帮助你。
H. 大泽乡起义/黄巢起义/红巾起义/金田起义中的名句分别有哪些
大泽乡: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黄巢:
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红巾起义
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
金田起义
……不知道哦,好像没有
I. 罗隐的西施的千古名句
罗隐的西施的千古名句西施若解倾吴国,越国亡来又是谁。
西施(罗隐)
家国兴亡自有时,吴人何苦怨西施。
西施若解倾吴国,越国亡来又是谁。
赏析
历来咏西施的篇多把亡吴的根由归之于女色,客观上为封建统治者开脱或减轻了罪责。罗隐这首小诗的特异之处,就是反对这种传统观念,破除了“女人是祸水”的论调,闪射出新的思想光辉。
“家国兴亡自有时,吴人何苦怨西施。”一上来,诗人便鲜明地摆出自己的观点,反对将亡国的责任强加在西施之类妇女身上。这里的“时”,即时会,指促成家国兴亡成败的各种复杂因素。“自有时”表示吴国灭亡自有其深刻的原因,而不应归咎于西施个人,这无疑是正确的看法。有人认为这里含有宿命论成分,其实是出于误解。“何苦”,劝解的口吻中含有嘲讽意味:你们自己误了国家大事,却想要归罪一个弱女子,真是何必呢!当然,挖苦的对象并非一般吴人,而是吴国统治者及其帮闲们。
“西施若解倾吴国,越国亡来又是谁?”后面这两句巧妙地运用了一个事理上的推论:如果说,西施是颠覆吴国的罪魁祸首,那么,越王并不宠幸女色,后来越国的灭亡又能怪罪于谁呢?尖锐的批驳通过委婉的发问语气表述出来,丝毫不显得剑拔弩张,而由于事实本身具有坚强的逻辑力量,读来仍觉锋芒逼人。
罗隐反对嫁罪妇女的态度是一贯的。僖宗广明年间(880—881),黄巢起义军攻入长安,皇帝仓皇出逃四川,至光启元年(885)才返回京城。诗人有《帝幸蜀》一首绝句记述这件事:“马嵬山色翠依依,又见銮舆幸蜀归。泉下阿蛮应有语,这回休更怨杨妃。”“阿蛮”即“阿瞒”的通假,是唐玄宗的小名。前一回玄宗避安史之乱入蜀,于马嵬坡缢杀杨妃以杜塞天下人口。这一回僖宗再次酿成祸乱奔亡,可找不到新的替罪羊了。诗人故意让九泉之下的玄宗出来现身说法,告诫后来的帝王不要诿过于人,讽刺是够辛辣的。联系《西施》作比照,一咏史,一感时,题材不同,而精神实质并无二致。这样看来,《西施》的意义又何止为历史作翻案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