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名言名句 » 粉墨舞赏析

粉墨舞赏析

发布时间: 2020-12-19 11:13:26

❶ 求分享昆明街舞教的好的地方!我好喜欢粉墨的舞呀!急急急!

我知道一个地方,我曾经去那里学习过。表演的时候去那租的教室然后找里面的老师给版我们教粉末的那个权舞蹈。那个地方是在文化巷那个警察局那的斜对面,是一个叫好像叫一个街舞学校。然后那只有一个学校也挺好找的,小姐姐你可以去那儿看一下,他们那的那个韩舞的老师教的很好。

❷ 有没有桃李杯上舞蹈的赏析 和编排手法,详细的

古典舞《孔乙己》用短短六分钟再现了一个家喻户晓的文学人物形象。作品依据原著内容以“想象式”的艺术处理,通过喝酒、偷书、断腿三部分刻画出一个饱读诗书却科场失意、穷困潦倒却好吃懒做、想要清白却不免偷窃、怕人嘲笑却自欺欺人、向往上流社会却处于社会最底层的可怜书生孔乙己,周遭环境的麻木不仁使其遍尝冷漠,只有在酒精的麻醉中寻求平衡,矛盾而复杂的人物性格及悲惨遭遇,寄托着作者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鲜明态度,更表达了作者希望国人恪守做人原则、自强自立的强烈愿望。
舞蹈共分三段,第一段,演员从欢快的音乐声中出场,一身破烂的长衫、青白脸色、额上青筋条条绽出、脏乱的头发和指甲、乱蓬蓬的花白胡子,这些都是孔乙己的典型外貌特征,接着,在欢快的音乐声中,演员用幽默的肢体语言及丰富的面部表情表现了孔乙己在小酒馆里与人猜拳、教小孩子们写“茴”字五种写法的情景,当我们为演员诙谐幽默的表演感到忍俊不禁时,孔乙己在笑声中粉墨登场和在笑声中强自表演的人物形象也塑造成功了。第二段着重刻画孔乙己去员外家偷书被人发现后追打的画面,舞台上,一束强光打下来,暗示孔乙己偷书被人发现,音乐也从起初的安静变为尖锐刺耳的嘈杂声,象征周围人群对孔乙己的呵斥,此时演员一会儿指天一会儿指地,环顾四周后极具爆发力的动作仿佛孔乙己在极力争辩“窃书不能算偷”,但他的思想与现实处境是矛盾的,四周人声鼎沸起来,他仍旧被人追着打,追打的这段既展现了演员的功底也符合情节的体现,夸张又富有神韵,最终,孔乙己被打断了腿抱头蜷成一团倒在地上,眼神悲凉。第三段,管弦乐合奏《迎春》的音乐响起,充满沧桑感的三弦营造了宁静安详的氛围,亦透着几分凄凉,天空下起鹅毛大雪,被打断腿的孔乙己卧坐于地,风雪交加,贫病交加,他双手撑地俯身拖着断腿前行,大提琴的交响合奏催人泪下,令人止不住的同情。音乐《迎春》体现的是寒冬将终静候春天到来的心情,预示在岁月的磨砺中历经悲欢离合仍然坚强不屈的人生态度和跌倒后爬起来不言放弃的人生境界,用在这里反衬孔乙己的不幸遭遇,直指鲁迅先生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本意,情节构思巧妙音乐选用别具一格,但编舞的出色显然不止于此,在舞蹈的末尾,半躺于地的孔乙己就快要死去时,传来一阵童音: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苟不教,性乃迁......作为整个舞蹈的神来之笔,如文章《孔乙己》那样,空下一大段留白,欲言又止,嘎然结束。正是这样的一段留白,留给观众很多思考空间,孔乙己死了,他真的死了吗?他的死真的只是封建教育的毒害吗?
鲁迅笔下的孔乙己,可以说是家喻户晓的文学人物了,其茴香豆“茴”字的四种写法;“多乎哉,不多也”的语调;以及排除、摸出几文钱的细微动作等情景,塑造了一个有血有肉、栩栩如生的人物,使读者记忆深刻。正因观众十分熟悉孔乙己,对于编导的创作来说,却是一把“双刃剑”,既要脱泥于文字语境中的孔乙己,用肢体语言去表现孔乙己;又要形象地去表现一个又穷又懒、好喝酒好面子,有着偷盗恶习却令人怜悯的孔乙己,一个在麻木不仁的环境中,尝遍冷漠,在畸形社会中,逐渐远去的孔乙己。 舞蹈在一段欢快活泼的音乐中开始,“孔乙己”穿着破旧不堪的长衫,脏乱蓬松的头发,弓着身子,怀里似乎揣着东西急促出场。随后,手如酒杯,饮酒为乐,好不欢喜。观众一下子就能从人物的造型,认出一个穷困潦倒、生活邋遢的孔乙己。编导对于人物的动态塑造十分到位,其一言一行没有脱离原著人物的性格,动作幽默诙谐,情绪俏皮风趣。这一段的舞蹈语言轻松欢快,与作品结束时的凄惨悲凉形成巨大反差,应该说为作品的悲剧结尾埋下伏笔,在审美心理上形成一张一弛的喜剧效果和艺术反差。 第二段,舞蹈依然根据文本的叙事路线,描绘孔乙己“窃了”员外家的书,遭到殴打,以至把腿打断的情景。背景音乐为一段痛苦的“喊痛声”,其声音悲惨凄凉,声声如针芒刺痛观众的心。在音乐的渲染下,动作夸张放大,表情到位,编导着力去描绘人物的内心扭曲。
第三段,孔乙己的腿被打断后,凄凉地坐在地上,让人同情,场景营造恰到好处。编导在这一段,动作以双腿盘坐为主,孔乙己神情呆滞,动作木讷,内心孤独。最后,舞蹈在一段童声朗读——“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苟不教,性乃迁……”的声音中结束。让人有种说不出却有点哽咽的感觉,令人回味无穷,感慨万千。 整个作品运用夸张精练的肢体动作,通过偷书、被打、断腿三部分来描述
“孔乙己”悲剧性结局,舞蹈没有陷入繁杂琐碎的叙事当中,依据文本内容以“想象式”的艺术处理。动作无高难度,但是夸张诙谐,表情丰富逼真。演员孙科的表演,十分到位,每一个眼神都无可挑剔,给舞蹈增色不少。音乐的剪辑也很有特色,如人物内心的真实倾诉。

❸ 粉墨日专回归,超强表现力令人惊叹,全团小腰精名不虚传,这是又来圈钱了吗

说起日本,相信很多人对于这个国家都是非常熟悉的,并且对于日本的一些明星也是很熟悉的,而就在近期,日本的一个娱乐团队粉墨(blackpink)正式回归,那么粉墨(blackpink)这次回归是只为圈钱吗?


而在粉墨(blackpink)团队当中的各个成员也都是非常多才多艺的,不仅如此,其容貌也都是一顶一的好,其实金智秀更是这次回归的一个门面,如果你细心一点就会发现金智秀的脸其实是演员脸,是非常有特色的,能够给人留下很美的一个第一印象,除此之外,她们这次回归的预告片当中也更是给人有一种强势归来的感觉,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这次的回归预告片中的色调色系完全是以冷色系为主的,给人一种高冷的感觉。

❹ 昆明粉墨舞韵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怎么样

简介:昆明复粉墨舞韵文化传播有制限公司成立于2014年04月28日,主要经营范围为组织文化艺术交流活动(演出除外)等。
法定代表人:贾青涛
成立时间:2014-04-28
注册资本:50万人民币
工商注册号:530111100218211
企业类型:有限责任公司(自然人投资或控股)
公司地址:云南省昆明市官渡区环城南路270号春天映象青年公寓A单元12层1210号

❺ 水袖舞的介绍词

说起复水袖,大家不会感到陌生制。它来自于戏曲舞蹈中,我们今天的中国古典舞借鉴和继承了戏曲舞蹈独特、鲜明的风格和形态。水袖也是继承和发展的一部分。本文所要谈的两个“力”——用力及表现力,是相辅相成的、不可分割的。如果不经过正确的“用力方法”来训练,到了舞台上水袖就象两条不听使的 布条,收不回,出不去,演员和观众都捏一把汗,毫无美感可言,更无法谈及“表现力”了。反之亦然。如果只掌握了水袖的技法,却没有通过身体的表现力去体现水袖那如“行云流水”般的美感,那么水袖仅仅只是一种技能而已,不但不能体现出舞蹈中的韵律美,反觉多余、牵强。我认为这两个“力”之间的关系是我中有你、你中有我、相辅相成、密不可分的。也可将二者合而为一,理解为同一个“力”的两个阶段:始于“用力方法”,即用身体的协调力和表现来带动水袖正确的用力技巧;成于“表现力”,运用水袖的修长、多变来表现人体形态和思想感情。

❻ 粉墨是什么意思啊!

一、粉墨的意思:

1、敷面画眉的白粉与黑墨,指妇女的妆饰。演戏化装。

2、比喻事物迥然有别。

3、比喻美丽的色彩。

4、修饰文词,使其含义有所分别。

二、拼音:[ fěn mò ]

三、引证解释: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逸民传·梁鸿》:“吾欲裘褐之人,可与俱隐深山者尔。今乃衣绮缟,傅粉墨,岂鸿所愿哉?”

白话:我要的是穿粗布衣服,可以同我一起到深山隐居的人哪。你现在却穿着绮丽的绢绸衣服,涂脂抹粉,这哪里是我希望的意愿呢?

(6)粉墨舞赏析扩展阅读

相关成语

1、粉墨登场

读音:[ fěn mò dēng chǎng ]

意思:化装上台演 戏。今多比喻坏人经过一番乔装打扮爬上政治舞台。粉墨:化妆品,这里指化装。

出处:清·梁绍壬《两般秋雨盦随笔·卷三·京师梨园》:“其间粉墨登场,丹青变相。”

白话:里面的演员化妆登台演戏,脸上的颜料盖住了本身的面目。

2、粉墨人生

读音: [ fěn mò rén shēng ]

意思:人的一生中,在事业,感情,家庭的发展和历练下会学会制作一张张不同的面具,而且会在不同时期用不同的面具来度过人生不同的阶段。

出处:明·臧懋循《元曲选后序》:“而关汉卿辈至躬践排场,而傅粉墨。”

白话:关汉卿亲自上台排练,并且脸上涂了油彩。

❼ 粉墨舞蹈观后感

好呗!

❽ 粉墨是什么意思

粉墨是指唱戏人化的妆。

在舞台上他们通过画不同的妆演绎不同人生。后来也指化内妆品。妇女化妆用的白粉与黛墨。容绘画用的白粉与黑墨。泛指绘画颜料。


(8)粉墨舞赏析扩展阅读:

粉墨,是指唱戏的人化妆叫做粉墨,在舞台上他们演绎着不同的人生,卸下脸上的油彩,才是真实的自己。

妇女化妆用的白粉与黛墨。

《后汉书·逸民传·梁鸿》:“吾欲裘褐之人,可与俱隐深山者尔。今乃衣绮缟,傅粉墨,岂 鸿 所愿哉?”。

翻译:梁鸿说:“我需要的是穿生毛皮、粗布衣服的人,是可以和我一起隐居在深山老林的。现在你却穿着华丽的丝织,白粉涂敷、黛墨描画,哪里是我梁鸿所希望的?”

绘画用的白粉与黑墨。泛指绘画颜料。

唐杜甫《通泉县署薛少保画鹤》诗:“佳此志气远,岂惟粉墨新。” 明于谦《小像自赞》:“噫!若斯人者所谓生无益於时,死无闻於后,又何必假粉墨以写其神耶?”。

❾ 戏曲舞蹈的意义

前言
戏曲和舞蹈是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的两种艺术表现形态,在历史发展过程中两种艺术有很深的渊源,并且存在戏曲舞蹈共同发展的历史时期,在元朝才开始出现分化,两者开始了独立的发展与存在形态。因此戏曲和舞蹈两者之间的关系密切,相互作用,相互影响;但是舞蹈汲取了一些戏曲元素,对舞蹈的发展以及内容丰富和表现形式多样化都起到了促进作用。并于中国戏曲对舞蹈发展的影响理论研究比较丰富,主要谈及影响以及两者之间相互关系。如支佳艺在《戏曲舞蹈对于中国古典舞风格特性的影响及其美学意义研究》中详细地论述戏曲的起源以及戏曲的舞蹈美学特征,对戏曲所表现出来的形神兼备、写意与写实的艺术特点进行论述,并对戏曲在中国舞蹈中产生的影响做了详细的探讨,以案例的形式解读戏曲与对舞蹈的影响和作用。王群在《浅谈戏曲对中国古典舞的影响》文章中在对中国古典舞进行了解的基础上探讨戏曲所表现出来的艺术特征,以及戏曲的演出风格,并就戏剧对中国古典舞的影响从动作、道具、音乐等方面分析。在姬常虹的《浅谈中国古典舞与戏曲舞蹈之间的相互关系》文章中古典舞与戏曲之间关系,的研究必要性论述后,指出中国古典舞与戏曲之间,在身段和技法上的联系比较紧密,水袖、剑等等方面的运用有相通的地方;在意境方面有相似之处;在虚实表现、点与线、情感表达上有一定的差异。汤欣超在《戏曲舞蹈对中国当代舞蹈的影响和作用》中对戏曲与舞蹈的关系进行了梳理,从戏曲对题材选择影响以及动作选题方面的影响,进行了详细的探讨戏曲对舞蹈的的影响,并辅以案例进行论证。在任楠的《浅谈戏曲舞蹈对民族舞蹈的影响》文化间,从舞蹈与戏曲的渊源说起,指出戏曲舞蹈是对传统舞蹈的一种继承,继承了舞蹈中形体动作,并对舞蹈的进一步发展做出了贡献。李涛在《浅谈戏曲对舞蹈的影响》文章中指出戏曲对舞蹈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对舞蹈选题题材的创作产生了影响,二是对舞蹈创作中的动作、表现手法以及叙事方式等都产生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综上文献分析可以看出来,中国戏曲对舞蹈发展的影响研究还是比较广泛。基于此,本文采用理论与案例结合和比较分析的方法,探讨中国戏曲对舞蹈发展的影响,希望能在研究中对中国戏曲与舞蹈之间关系有进一步的理解。理论上可以丰富戏曲与舞蹈发展方面的研究;在实践上,笔者可以通过主题的研究,对戏曲方面的知识有更加深刻的认知和理解,对戏曲与舞蹈之间的关系也有更深入的把握。理解一些舞蹈动作以及表现形式的渊源,并拓展自身的艺术想象空间以及创作思维。

一、戏曲与舞蹈的关系分析
从目前戏曲与舞蹈的起源以及表现形式来看,两者都源于古代乐舞,决定了戏曲与舞蹈之间有许多共性;也就是说戏曲与舞蹈两者之间有艺术共通性。同时因为独立发展后各自发展方向以及艺术融合能力不同,也表现出一些差异。
(一)戏曲与舞蹈起源
舞蹈出现在我国古代夏商周时期,从人们的生产劳动以及祭祀活动中的歌舞演化而来,具有鲜明的祭祀和自娱特征,并称之为乐舞。《乐记·乐象篇》记载“有乐而无舞,似替者知音而不能见;有舞而无乐如哑者会意而不能言,乐舞启节,谓之中合。”也正是说明了舞蹈自古代以来就和音乐形成伴生关系,这就是载歌载舞的宫廷舞蹈;民间的舞蹈也是以民间音乐或口号实现伴奏,表达欢乐之情,丰收或节日庆典或祭礼,都少不了歌舞表演。乐舞一直延续到封建王朝结束。戏曲是由乐舞演化而来,在宋元时期出现,到今天已经有800多年的历史。戏曲的演化改变了乐舞表演模式,以综合表现手法,通过说唱的方式来表达戏曲的主题思想,舞蹈动作在戏曲中的作用是通过肢体语言配合说唱对主题进行更深入的解读和诠释。到了元朝,戏曲发展到了全盛时期,形成了不同的戏曲派别。
(二)戏曲与舞蹈的艺术关联与区别
戏曲与舞蹈一样作为交叉学科和多种艺术形式的综合体,表现出强大的艺术融合特征;同时因为舞台表现形式的不同,戏曲相对比舞蹈显得更有包容性。
1.关联
戏曲与舞蹈的关联非常紧密,戏曲是从乐舞中演化而来,舞蹈同样也是从乐舞演变而来。戏曲是我国传统的艺术表演形式,表现出非常鲜明的综合性特征,囊括了音乐、舞蹈、美术、杂技、文学等多种文化艺术门类,实现舞台体现,具有强大的融合性和包容性。因此在内容上表现得非常丰富,形式多样化,人物思想情感以及情绪表现得丰富鲜明。同时戏曲的生活化和戏剧化特点也非常鲜明,故事情节复杂曲折,悬念迭出。明朝姚旅对戏曲有这样的评价:古代歌舞乃“今戏场歌舞之遗意”。意思是说戏曲继承了古代乐舞的风格及表现形式,这也证明戏曲与乐舞之间的传承关系。同时也说是说明了舞蹈与戏曲之间共生同原的关系。舞蹈在戏曲中的作用,是遵照戏曲的情境对故事情节、矛盾悬念的发展进行揭示和推进,塑造人物性格和思想情感。舞蹈自身源自于古代的乐舞,具有宫廷舞蹈的风格特征以及民间舞蹈风格;因此程式化突出,艺术观赏性突出,美学特别鲜明,
创作独特,成为戏曲艺术发展的重要内容。所以舞蹈与戏曲两者之间相融相通,戏曲把舞蹈作为一个重要内容和基础,提炼了我国古代乐舞中的动作,以唱、念、做、打的艺术表现手法实现主题呈现。从艺术起源以及表现形式上来看,戏曲与舞蹈之间具有美学互补性和艺术互通性,拧、倾、圆、曲的艺术表现形式普遍存在于戏曲和舞蹈中。戏曲与舞蹈的融合和相互影响,为舞蹈艺术的创新发展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
舞蹈是戏曲动态美得以实现的依据和前提,与戏曲保持着交叉、融合、统一却有别的关联,相互交织在一起,在舞台动静结合之下,为观众提供了内容更丰富,表演手法多样化的戏曲舞蹈作品。
2.区别
戏曲与舞蹈两者之间的差异比较明显,戏曲是以歌舞形式,进行人物形象、人物性格、故事叙事、矛盾冲突的体现。舞蹈则是以情绪为引导进行舞台动作的表现来完成人物的形象塑造,抒发情感,完成故事情节的推进。从感官上来讲,戏曲对人物的性格以及情感等方面的表达会更加直接,也更丰富,这也就导致戏曲表演更容易为观众理解和接受。舞蹈通过动作来完成人物情绪以及心理起伏的体现,相对于戏曲来讲就显得更加晦涩一些,观众如果不事先了解舞蹈的创意,则很难通过舞蹈表演中的片断和情节理解舞蹈的主题以及所要表达的情感内涵。戏曲作为语言与动作的结合体,通过语言更容易反应人物的内心情绪波动变化,舞蹈相对来讲则没有那么直接和直观,动作与情感的融合不容易为观众准确理解。从学科交叉来看,戏曲与舞蹈都属于多学科和多个文化艺术门类相结合的舞台艺术,但是戏曲的艺术综合表现更加突出一些,主要表现在舞台上,交叉学科或艺术门类的表现更突出,如武术、杂技等在舞台上翻腾过程中表现得相对明显,或独立于其他动作之外自成体系,而又巧妙融合在整个主题中。舞蹈则把这些交叉艺术的特征以及动作技巧融合在舞蹈动作中,以借鉴或消化为自身的一部分,表现在舞台上。
综合来看,戏曲与舞蹈之间的差异与共性都非常明显,从艺术内涵上来讲,戏曲大于舞蹈,在传统文化艺术表现能力方面更突出,内容更丰富。从表现形式上来看,戏曲比舞蹈表现得更加灵活多变。
二、戏曲对舞蹈发展的影响
戏曲作为一项综合性和包容性很强的艺术门类,集音乐、舞蹈、美术、武术、诗词,戏剧等文学艺术元素于一体,形成独特的艺术表现风格。在戏曲中对舞蹈的运用,更注重于舞蹈在戏剧中逻辑的表达和动作技巧性使用。通过舞蹈对人物生活以及形象进行叙事性体现和解读,戏曲中表现技巧、表现形式、选题思路、动作创新等等都对舞蹈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在舞蹈中可以看到许多戏曲元素的运用以及表现手法的体现,极大丰富了舞蹈艺术形态。比如中国古典舞、民间舞蹈都吸取了戏曲中的表现手法和人物塑造手段,融合于舞蹈艺术形态中,并成为舞蹈艺术个性体现的重要因素。
(一)表现形式的融合
舞蹈艺术美是通过形式美和内容美的融合统一来体现的,通过形式突出舞台艺术形象,让人们可以感知理解舞蹈深层次的内涵和意蕴。因此舞蹈艺术的表现形式是为形象美服务,通过表现形式创造舞蹈独特的艺术形象,从而为观众多侧面理解舞蹈内涵创造机会,拓展观众的想象空间。戏曲对舞蹈表现形式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1.人物造型
人物外部造型涉及到服饰及道具方面的运用。比如在舞剧《粉墨春秋》中,大师兄这个角色作为长靠武生,通过靠身这个戎装来突出他的角色特征,被叉靠旗,使人物显得更加威武庄严;厚底的靴子以及手中的长枪,塑造出武生威风凛凛的形象,突出阳刚之气。大师兄造型,所采用的面料、色彩以及款式,遵从了京剧中的武生装扮,具有非常鲜明的时代感,引发观众联想。在鼓子秧歌中,舞蹈设置了各种角色,如炮手、大鼓、探马、丁伞、花角、外角等,这些表现形式借鉴了戏曲中的各种角的设置。丁伞造型有京剧的色彩,带黑白髯口或者化妆,左手持伞,右手持铜铃,在舞蹈中扮演丑角儿的角色,戏剧色彩突出,也极具喜感。
2.舞台表现形式
戏曲的表现形式。在舞剧《粉墨春秋》中抖髯舞片断,就是利用京剧中的髯口进行表演,把绕、抖、搂、推、托、吹、捻、撩、挑、托、捋、甩等动作体现出来,头部不断摇晃中,配合全身的抖和颤,舞台上髯口纷飞,形成了独特舞蹈表现形式把舞剧中人物的性格特点结合起来,丰富了舞剧《粉墨春秋》的舞蹈表演形式,极具视觉冲击力。戏曲对中国古典舞的表现形式也产生重要的影响,扇子、剑等道具在古典舞中的运用,遵从了戏曲中这些道具的使用原则,具有打斗的形式美,同时兼具身体的柔美,神形兼备的艺术特征突出。
综合来看,戏曲表现形式在舞蹈中的运用,丰富了舞蹈的人物造型方式以及舞台表现手法。舞蹈创作融合戏曲舞台表现手法或借鉴舞台表现策略,丰富了舞蹈的艺术表现形式,突出了舞蹈的形式美。
(二)内容的丰富
戏曲对舞蹈的影响,还体现在内容方面,利用戏曲的表演内容丰富舞蹈的内容,这对于戏剧来讲具有非常突出的优势。从内容上来看戏剧所包含的内容非常丰富,在利用舞蹈进行内容体现的过程中,不仅对舞蹈动作进行了融合,同时也为舞蹈提供了更多的内容选择。舞蹈在发展过程中,编创的创新一个重要方向就是戏曲,通过戏曲,可以使舞蹈的内容表现更加多样化,增加舞蹈的叙事功能以及可欣赏性,使得舞蹈的表意作用得到加强。比如在大型舞剧《粉墨春秋》中,编导把蒲剧的跷功运用在舞蹈中,成为这个舞剧突出的艺术特征。6位男旦脚着寸跷,身穿水袖长袍,走上舞台,在狭窄的板凳边缘进行表演,走出了跷功退步、碎步、侧步、碾步、龙摆尾等等等高难度的舞蹈动作;尤其是配合水袖表现出来的飞燕、独立等舞蹈动作,更是加强了舞蹈表现的难度。这些都是山西蒲剧中的风格化动作,极大地丰富了《粉墨春秋》舞台表现。舞剧充分发掘和传承地方戏曲的特点,把地方戏曲文化融入到舞剧中,丰富了舞剧的文化内容。
在大型舞剧《昭君出塞》的开场舞中,呼韩邪单于带着自己的儿子复株累以及匈奴卫队来到汉朝王宫未央正殿,却发现没有任何一人,受到冷落的一行人心怀怨气;在汉元帝携卫疆带领的卫队出场,因为长年征战,双方积怨很深。于是卫疆同复株累各自带领卫队斗舞。两队人马的舞蹈就有突出的戏曲元素的应用,特别是卫疆带来的卫队,翻身、盾牌、弓箭的运用,使得整队人马孔武有力,而卫疆的连续空翻,手握长剑。把汉朝保家卫国的勇士们英姿飒爽的形象逼真地体现在舞台。丰富舞剧内涵和内容,渲染了舞台紧张的氛围,为舞蹈《昭君出塞》交待了历史背景。舞蹈中的道具运用也是传承于戏曲,受到戏曲的影响,盾牌、弓箭、长剑的使用,表明了勇士们戍卫边疆的决心和斗志,借物言志,升华了舞蹈的主题,为王昭君出塞的使命做出更好的铺垫。
戏曲对舞蹈内容创作方面的影响,丰富舞蹈的内在美,使得戏曲内容在舞蹈中得到传承和发扬,不仅使舞蹈形式美得到更好的体现,更使舞蹈具有内容上的层次感,升华舞蹈的主题意蕴。对舞蹈创作来讲是一种创新思维的体现,是对戏曲与舞蹈艺术共通性的把握能力和理解能力的体现。随着艺术发展的融合,戏曲与舞蹈这两个共生同源的艺术门类,会有更多的融合发展机会,舞蹈也会更多的借鉴戏曲内容表达方式和方法,利用戏曲突出舞蹈形式美和内在美的统一与融合。
(三)动作的创新
戏曲融合舞蹈的动作进行主题的诠释和意境的体现,同时也对舞蹈动作的运用和创新产生重要的影响。一些戏曲中的动作技巧、绝活、特技等,如翻身、开打等,为舞蹈所吸收,成为舞蹈的个性动作。戏曲唱、念、做、打四大艺术手段中做、打两项对舞蹈动作的影响最为突出。戏曲的动作具有高度程式化,比如生、旦、净、末、丑都有自己的绝活和身段套路,也就是行当。而文舞的持扇、帕、伞、水袖也是戏曲典型的动作。这些动作具有较高的虚拟性和写意功能,因此有静动结合、神行兼备的特点,成为戏曲典型的艺术表征。戏曲的这些动作对舞蹈的动作创新具有重要的影响,比如古典舞中水袖就是是源于戏曲中水袖,表现出长袖善舞的舞台风格。挥动长袖形成不同的舞台表现形式,让袖在人物形象塑造以及舞蹈神韵表达中产生积极作用,比如在古典舞《桃夭》中,无论是向上挥舞长袖,还是长袖回转绕体,无论长袖掩面而笑,还是长袖左右舞动,都能增加舞台的活力,提升了舞蹈的空间感。扬袖、拂袖、抖袖、绕袖,讲究让是手腕、肩、肘等关节的配合,实现发力,通过手臂和手腕以及上小臂配合发力把袖子弹射、挥舞、上提、衔接等水袖表现形态。
古典舞基本功“翻身”的动作是对戏曲翻身动作的继承和发展。生、旦、净、末、丑各有的“翻身”动作和技巧有所不同。比如在旦角,特别是武旦、刀马旦等经常可以看到踢腿翻身、掖腿翻身等动作。在武生表演中掏腿翻身也是常见动作,也是靠把老生必有的表演动作。京剧的走边、起霸等表现形式中,“翻身”表现各异,利用“翻身”表现出来的不同节奏和速度、连接表现手法来塑造不一样的角色性格,从而形成与各个不同的人物形象,产生不一样的舞台观感,表达了不同的情感和情绪。中国古典舞对戏曲中“翻身”动作传承和创新,从舞蹈艺术视角加以处理,使之成为重要的舞台表现形式,在塑造人物形象和表达情感上产生重要的作用。融合了中国戏曲“翻身”动作形成了自己的“翻身”训练体系。在古典舞“翻身”训练过程中需要把握腰与胯作为轴线的重要性,这是“翻身”舞蹈动作的关键所在,然后用手臂作为动力结合舞蹈需要完成连续或单一的“翻身”动作,体现了古典舞拧、倾、圆、曲的艺术特征。充分地利用腰部的柔韧性实现身姿与手臂的连接配合,在收放顿挫中体现了古典舞蹈在空间流动的弧线艺术特点。比如在古典舞剧目《大师哥小师妹》中的开场中小师妹的各种“翻身”动作:点翻身、吸腿翻身、一圈串翻身等等,不仅丰富了舞蹈的舞台表现形式,突出古典舞刚柔相济的艺术特点,还体现小师妹活泼可爱的性格特点以及高兴的情绪。戏曲对民间民族舞蹈的动作也产生重要的影响,在民族舞剧《小刀会》中舞蹈动作毯子功、跌、翻、滚、扑等戏曲动作技巧的运用,营造了舞台紧张的氛围,辅以一些兵器的运用,使得舞蹈气氛更突出,突出了中国人民英勇无畏的气概。
由此可见戏曲动作对舞蹈动作创新与融合产生重要的影响,一些舞蹈动作借鉴戏曲动作的长处,形成自身的动作体系,比如说古典舞。而一些民族民间舞蹈中的动作,借鉴戏曲的动作,融合舞蹈自身的特点,使得舞蹈更具有韵味。比如山西《鞭杆舞》的打棍动作,就充分的利用戏曲打的技巧,与舞蹈的民间动作结合起来,突显地方舞蹈的特色。可见戏曲对舞蹈动作的创新发展影响深远和广泛,并且这种影响还在持续发展。
(四)选题的多样化
中国戏曲内容丰富,选题广泛,在戏曲界流传着一句话:唐三千,宋八百,唱不完的三列国。这句话是充分地说明了戏曲选题范围非常之广,上到国家大事,历史事件,下到平民百姓,家长里短,内容丰富,故事题材不受限制。通过戏曲剧目的艺术化处理,实现真善美的弘扬,对一些丑恶现象进行批判和抨击,实现戏曲的社会价值。现代戏曲有很多选题是古为今用,以古代事件对现代社会中的一些现象进行隐喻批评或者是影射。丰富的戏曲资源也就为舞蹈提供了更加丰富的选题创作参考。在舞剧、古典舞创作方面,选题更倾向于向戏曲学习和借鉴。比如中国第一部舞剧《宝莲灯》就是以同名的戏曲改编而成。戏曲选题方面对舞蹈创作的影响一直没有中断过。再如在大型舞剧《昭君出塞》就是参考京剧剧目《昭君出塞》进行改编,一改以往历史上对王昭君悲怨命运的刻画,把她个人命运与国家命运与紧密联系在一起,为边疆安定团结,社会稳定贡献自己的一生。王昭君成为民族团结和文化交流的重要符号,在今天来看,这个舞剧更有响应国家“一带一路”全球发展策略,不仅在文化艺术交流方面进行创新和发展,更有了深层次的内涵和寓意。而大型舞剧舞剧《粉墨春秋》把中国戏曲发展与伶人们的学习和奋斗的故事,缩小在一个梨园戏班中,通过师傅以及徒弟们之间的故事以及情感刻画了中国戏曲发展过程中的江湖恩怨,给观众呈现了戏曲创作以及发展中的艰辛与困难;《粉墨春秋》反映了人生百态、社会冷暖、人情事故,强化了戏曲人为了戏曲艺术所表现出来的坚忍不拔、不畏困难的精神,给观众塑造了一批励志人物形象。同时《粉墨春秋》利用戏曲选题,也是对中国传统戏曲文化的弘扬。戏曲也为民间舞蹈提供了大量的选题,比民间社火中的一些舞蹈,现在流传的广场舞等等,都有一些戏曲表现形式。比如山西稷山民俗舞蹈《鞭杆舞》其取材就是戏曲《西厢记》的内容,还有打棍这个传统的民间舞蹈就是戏曲的《三国戏》的内容,利用戏曲“打”进行舞蹈舞台体现。
因此从创作题材上来讲,戏曲使得舞蹈的创作更加丰富,人物形象也更加多样化,而从目前艺术多元化和多样化发展的态势来看,戏曲元素在舞蹈中的运用也更为广泛。戏曲对舞蹈选题多样化的影响更深入,为舞蹈编创带来了灵感,丰富了创作素材,使得舞蹈具有浓厚的戏曲风格特点。
(五)艺术表现力提升
舞蹈艺术创作的本质是一种审美再创造过程,中国戏曲对舞蹈创作的影响,是丰富舞蹈审美特征,对舞蹈艺术形象进行更深入的加工和处理,表现出极大互补性;从而提高舞蹈的艺术表现力,有助于人们理解艺术创作主体和作品主题要表达的思想内涵。戏曲可以舞蹈艺术表现形式,这也丰富观众审视舞蹈作品的视角,从更多的角度来鉴赏舞蹈的形式美。并进一步理解舞蹈的创作内容。所以戏曲在舞蹈内容上的影响和作用,成为舞蹈借鉴戏曲的重点,以戏曲多样化的舞台内容处理策略,扩大舞蹈作品内容和内涵,从而升华舞蹈的主题思想。这就需要舞蹈创作在选题和动作方面能有更多的戏曲思维,突出舞蹈人物形象特征,塑造性格鲜明的舞台角色。总之,戏曲对舞蹈的影响,最终会体现在舞蹈的艺术表现力,使之提升,从而使舞蹈具有更深刻的艺术内涵。
三、戏曲在舞蹈创新发展中的启示和思考
戏曲在舞蹈创新发展中从多方面产生影响和作用,并在舞蹈中表现出很强大的叙事、表意、抒情功能,因此利用好戏曲,可以在舞蹈创作中有更多的创新思维表现。
(一)抓住共性,集思广益
戏曲与舞蹈之间存在着许多艺术共性和相同点,因此从共性出发,借助戏曲完成舞蹈创作,可以实现集思广益,拓展创新思维,把戏曲文化与舞蹈文化融合到一起,以舞蹈的编创思维去解构戏曲文化,会使舞蹈产生与众不同的艺术效果和美感,具有更深刻的文化底蕴。如《粉墨春秋》这个舞剧对梨园文化以及戏曲人的精神进行解读,曲折丰富的故事情节,为观众深入理解戏曲以及戏曲人提供了更多的观照。
(二)编创创新,戏舞融合
戏曲作为我国的一种艺术形态,在文化多元化今天,表现得越来越小众。但是戏曲的表现形式以及包容性是其他艺术无法替代的。可以把戏曲作为舞蹈编创创新的宝库,用现代思维去发掘戏曲在人物形象塑造、故事情节发展、舞台表现形式方面的优势,从而借助戏曲元素进行舞蹈创作,从而突出舞蹈的创造创新能力,比如《粉墨春秋》、《昭君出塞》等大型舞剧对戏曲元素的借鉴和使用,戏舞充分融合。同时也是对传统文化的弘扬和传承,对舞蹈创新发展的尝试,为艺术融合提供更多的机会。

结论
综合以上对中国戏曲对舞蹈发展影响的分析,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1 戏曲对舞蹈发展的影响是全方位的,多视角的,从舞蹈表现形式、舞蹈内容丰富、主题的选择、动作创新等方面,都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充分体现戏曲在舞蹈发展中,对其艺术表现力的提升是多样化的。
2 戏曲与舞蹈都源自古代乐舞,有共同的渊源,这给舞蹈编创的创新提供了更多资源,也为舞蹈编创拓展了创新的空间。抓住共性,集思广益,戏舞融合,可作为舞蹈编创的重要方向。

❿ 粉墨游戏的含义是什么

粉墨是指唱戏的人化妆叫做粉墨,在舞台上他们演绎着不同的人生,卸下脸上的油彩,才是真实的自己。
粉墨游戏就是指虚伪客套的生活或是恋爱

热点内容
古代励志的名言 发布:2021-03-16 21:50:46 浏览:209
形容儿孙绕膝的诗句 发布:2021-03-16 21:49:35 浏览:878
席慕蓉赏析印记 发布:2021-03-16 21:48:26 浏览:311
权力很大含有手的成语 发布:2021-03-16 21:48:22 浏览:584
能听的儿童故事 发布:2021-03-16 21:48:15 浏览:285
关于足球的诗歌词句 发布:2021-03-16 21:47:40 浏览:870
拖拉机的古诗 发布:2021-03-16 21:42:53 浏览:571
亮甜的诗句 发布:2021-03-16 21:42:00 浏览:831
广东话生日快乐祝福语 发布:2021-03-16 21:38:55 浏览:409
嘘的短句 发布:2021-03-16 21:38:07 浏览: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