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名言名句 » 梦赏析

梦赏析

发布时间: 2021-02-06 16:28:48

❶ 红楼梦赏析两篇

金屋绣塌锦衣玉食的贾宝玉,实际上是被困在精神牢狱之中。礼教的高压、情网的缠陷,使得他如果不发疯、不自杀,就只有逃往----『出家』这一条路。

宝玉的父亲是一个正统的士大夫,要他读书应考,规行矩步,继业扬名;而他自己偏是反对正统礼教,鄙薄功名利禄,一腔的叛逆思想。由于他的志趣和环境背驰,致使他不顾去和社会接触,即使在家庭里,他的生活园地也很局限。他生命中的最突出的特征就是常陷身于林黛玉、薛宝钗、史湘云、晴雯、袭人这些少女们的围绕和纠纷之中。

《红楼梦》是中国古代最能理解女性悲剧的书;也再没有谁能和作者曹雪芹一样,创造出那么多的女性典型。在形形色色的女性中,作者把她们分成两大类:
一种是居于当权地位的人物,如贾母、王夫人、王熙凤等等,而作为恋爱故事中主要人物之一的薛宝钗也是这一类中正统思想的现实的功利主义者。
另一种是正和他们相对立的人物,以林黛玉为主以及晴雯、司棋、龄官、芳官、尤三姐等人。她们是和现实环境对立、反抗统治力量、要求个性解放的。

依照当时社会法则,前者应当胜利,而后者必归失败。但作者却深深看透在他那个时代里,一般女性都逃不出痛苦的命运。试看有几个不是经受折磨而归于悲惨的结局?

坚持恋爱自由的林黛玉固然是失望而死,似乎现实中取得胜利的宝钗,也只争到一个活不得死不得的地位。而一般专给别人制造恶运的统治者,到了最后,也抵挡不住『忽喇喇似大厦倾,昏惨惨似灯将尽』,一起被埋葬了。才完成了一部封建时代妇女生活写实的大悲剧。

作者曹雪芹笔下所塑造的女子形象,几乎每一个都很成功,而用力最大的要算是林黛玉、薛宝钗、王熙凤等。他以艰苦沉重的心情写黛玉,以郑重深曲的笔墨写宝钗,以酣畅活泼的情调写凤姐。作者又根据社会真是看出处于高贵地位、富于文化教养的小姐中,也存在着晴雯和袭人两种立场、两种性格的人物代表人物。

从前有些『红学家』常提出所谓谁是谁的影身问题,当然有牵强之处。但我们可以说:作者创造人物的性格甚至形象,有意使晴雯、龄官、五儿等,属于黛玉一型,或使她们有某些近似之处;而袭人的为人处事,实在属于宝钗一个类型。作者是读者从袭人更认识宝钗,从晴雯更理解黛玉。同时,袭人与晴雯她们自己的性格、形象、故事都还独立存在着。试问《红楼梦》的读者哪一个不是心上活生生地有一个『勇晴雯』和一个『俊袭人』呢?她们随着黛玉和宝钗同垂久远了。
初读《红楼梦》的人,一见宝玉身边有个大丫环“袭人”,总觉得奇怪,到底为什么叫这样一个名字呢?贾政初听到这个名字的时候说道:“丫头不管叫个什么罢了,是谁这样刁钻,起这样的名字?”他断定“这一定是宝玉!”

于是宝玉见瞒不过,只得解答:因这个丫头姓花,就根据古人的诗句“花气袭人知骤暖”,随口起了这个。结果是父亲骂他:“作孽的畜牲!”“不务正!专在这浓词艳赋上作工夫。”
胸中墨水不多的贾政,因为责怪儿子,竟把陆放翁诗句“花气袭人知骤暖,鹊声穿竹识新晴”,也骂成“浓词艳赋”了。

那么到底为什么给这个丫头起这样一个奇怪的名字呢?有一位《红楼梦》的批注者,根据作者塑造的袭人性格加以说明:“偃旗息鼓,攻人不意者,曰:袭”。另有索引派一种说法:袭人者龙衣人也。指包着那块宝玉的包袱。我们不故意把《红楼梦》人物分析引入对历史的影射上去。。但就书中情节看来,说袭人一直包围着贾宝玉,是事实。贾宝玉在红尘生活中,朝夕不离、关系最近的既不是王夫人和贾母,也不是黛玉、宝钗。而是袭人。

❷ 梦境解析

好复杂好复杂~!! 谁会帮你解这个梦啊! “我最奇怪的就是怎么梦见我喜欢的男生绊了我一脚”超搞笑!!哇咔咔咔!!!你好有搞笑细胞!!!(我只是经过。。。。。不介意的话你可以把我采纳为 最佳答案~)

❸ 红楼梦赏析

一,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

大凡假货一出来,真货也就不好卖了,因为假货反正是假的,花言巧语,谎话连篇,比真货更有吸引力,能容易让人上当,而真货呢,本本分分做生意的,总不能信口胡说吧,反倒让人以为是假货了;什么是无为?什么是有为?有时候无为就是最好的有为,有为反而是无为,甚至是添乱,火上浇油。

二,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

学问不是知识,不是书本上的东西,而是真正懂得了人情冷暖,世态炎凉,真正明白了人情事理,世事无常;文章不是编出来的,不是读书认字就可以写出来的。文章是人生经验的总结,是从生活经历当中提炼出来的。如果没有曹雪芹那样的人生经历,即使比曹雪芹还有才华,也不会写出那样千古名著。

三,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

在经历了人生的跌宕起伏后,尤其是从盛极到衰落,过往的一桩桩、一幕幕,感时伤怀,心情忧郁却无人述说,只能述诸笔端,以解心愁,但迫于当年的政治原因,很多话又不能直说,只能将真事隐藏,万般情感只能寄托在小说中创造的人物和故事当中,小说表面看起来荒诞不已,但谁又能了解作者的一片苦心呢?

四,春恨秋悲皆自惹,花容月貌为谁妍。

这句话很让人伤怀。春去秋来,本属自然平常,为什么睹物思人,感时伤怀,总有那么多的离愁别恨,只因自己的内心没有平静下来;美丽的少女,涂脂抹粉,装扮容颜,到底是想让谁看呢?殊不知,光阴似箭,青春易逝,转眼间,已经花容褪去,人老珠黄。

五,好一似食尽鸟头林,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净。

人世间的富贵荣华,在历史长河中,不过是昙花一现而已,人生短短几十年,无论你曾经拥有过多少金银财宝,多高的权势地位,最后也是一抔黄土草没了,尘归尘,土归土,像白茫茫的大地一样,干干净净,一无所有。

六,纵然生得好皮囊,腹内原来草莽。

这是作者自嘲的一句话:虽然出生在富贵荣华之家,养尊处优,却不知道珍惜时光,好好学习,到头来胸无点墨,腹内空空,只是徒有其表罢了。当然,曹雪芹的学问如果还不好,那就没几个人敢说学问好了。只不过,学问越是高时,往往就越能觉察到自己的不足,曹雪芹当然也会对儿时有所遗憾,发此感叹,也不仅仅是自谦而言。

七,都道是金玉良缘,俺只念木石前盟。

贾宝玉和薛宝钗两人,一个有玉,一个有金,可以说是金玉良缘;可惜宝玉心里只惦记着林黛玉,林黛玉生前是绛珠仙草,神瑛侍者为其浇灌甘露,得换人形,绛珠仙

❹ 红楼梦赏析2000字左右

《红楼梦》是一部中国末期封建社会的网络全书。小说以讲述上层社会中的四大家族为中心图画,真实、生动地描写了十八世纪上半叶中国末期封建社会的全部生活,是这段历史生活的一面镜子和缩影,是中国古老封建社会已经无可挽回地走向崩溃的真实写照。把一个个的人物写的活灵活现,有以神话故事中的女娲为开头引出着一故事——石头记。有以甄隐士为线索开始即结束了整个的故事。
罢红楼,心里酸酸的。不知是为了什么。是为了荣宁二府的家破人亡?红粉丽人的香消玉殒?还是投机分子的欺世盗名?好像每种都有一点。但总是觉得那不是全部。从一个男人的角度分析,我豁然开朗,这是嫉妒。我在隐隐之中对宝玉产生了醋意。说来也真是惭愧,但是有几个男性看到一个纨绔子弟的周围无缘无故的缠绕着数不胜数的美女而不心酸呢?

说到这,红楼梦里的爱情故事还真是数不胜数。首先力推的,就是宝黛的红粉痴恋。在红楼梦里要数这两个人的爱情最纯洁了。从两小无猜,青梅出马,到长大后的坠入爱河。曹公简直就是顺水推舟,让读者感到,世间又一份千古流芳的爱情故事诞生了。它的出现是那么的自然,几乎没有人怀疑过,它的出现是那么纯洁,纤尘不染

。但是生不逢时的爱情就是痛苦的代名词。黛玉性格里独有的叛逆和孤僻,以及对世俗的不屑一顾,令她处处显得特立独行,卓尔不群。花前痴读西厢,毫无避讳;不喜巧言令色,言随心至;崇尚真情真意,淡泊名利……种种这般,都使得她象一朵幽然独放的荷花,始终执著着自己的那份清纯,质本洁来还洁去,一如碧玉般盈澈。用一个普通人的眼光看她,最欣赏的还是黛玉的诗情画意,灵秀慧黠。黛玉每每与姐妹们饮酒赏花吟诗作对,总是才气逼人,艺压群芳。无论是少年听雨歌楼上的诗情,清寒入骨我欲仙的画意;还是草木黄落雁南归的凄凉,花气温柔能解语的幽情;无不体现出她娟雅脱俗的诗人气质。最叹息的是黛玉的多愁善感,红颜薄命。黛玉的身世,注定了她的孤独无依,而她的性格,又注定了她的寥落忧伤。纵使大观园里人来人往好不热闹,可是这里没有她可以依靠的亲人,没有她可以倾诉的知己,只有风流多情的宝玉让她芳心暗许,却又总是患得患失。于是她无奈着“天尽头,何处有香丘”,悲哀着“三月香巢已垒成,梁间燕子套无情”,伤感着“花谢花飞飞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终落得“一缕香魂随风散,三更不曾入梦来”的凄凉结局。

与其说林黛玉在贾府的地位和自身的懦弱是悲剧的起因,还不如把责任轨道万恶的封建社会以元春为首的封建集团无情的扼杀了宝玉和黛玉之间的爱情。如果红楼梦真的是曹雪芹亲身经历的描述,那么我可以感受到一个失去至爱的男人的痛苦。地狱的烈火在身边燃烧,苦不堪言,使我的思想静止不前,这不是切肤之痛,却是切肤之爱。当血泪撒尽的曹公转身面对不堪回首的历史怎能不发出“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的感叹!

还有要说的就是薛宝钗的爱情悲剧了。看到黛玉的郁郁而终,依然那么难过。可待到读完,听甄世隐说着什么"兰桂齐芳"
-------------------------------------------
故事讲的是一个家族的兴衰,一个家族的大小故事。主人公为贾宝玉,他应该说来是一个柔中稍稍带刚的男子,他的柔有部分是因为环境所致,他们家上上下下几乎都是女性,掌管全家的也全是女子,自然而然地就应了一句话“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他们的家族是因为家中一女子进宫当了皇帝的宠妃而盛起,于是他们天天吟诗作乐,而其中又有两女子非提不可,那便是薛宝钗和林黛玉。林黛玉生性猜忌,多愁善感,可贾宝玉偏偏就是喜欢她,她身子弱,老祖宗看不上她,便骗贾宝玉与薛宝钗成亲,林黛玉闻讯气死,而当贾宝玉揭开喜帕发现并非林黛玉,而林黛玉又身亡,悲痛欲绝,出家当了和尚。

这里的是是非非是“剪不断,理还乱”,让人看到古时婚姻的纰漏,它们往往全有父母处理,什么“指腹为婚”,更为可笑的是,他们有时从未见过面便稀里糊涂地成亲了。而且古时女子争着要进宫,因为那样可以使家族富贵,可皇帝有上千嫔妃,得宠一时,没多久又要被淡忘了,她们又何苦进宫呢?皇帝姥儿们饮酒作乐,衣食无忧,而老百姓则是吃了上顿没有下顿,生活之苦让人难以想象,也怪不得有了一次又一次的起义“造反”了,祸害之缘还是在于皇帝身上啊。这一出出的悲剧让人心寒而又愤怒,让人不由得痛恨起古时的苛捐杂税,它们把老百姓一步一步往火坑边上推,真让人深恶痛疾。

《红楼梦》一书让我时而高兴时而忧伤,时而愤怒时而感慨万千,也让我想了很多,或许吧,事事不能完美,而人也如此。

❺ 鲁迅诗集梦赏析



很多的梦,趁黄昏起哄。
前梦才挤却大前梦时,后梦又赶走了前梦。专
去的前梦黑属如墨,在的后梦墨一般黑;
去的在的仿佛都说:“看我真好颜色”;
颜色许好,暗里不知;
而且不知道,说话的是谁?

暗里不知,身热头痛。
你来你来!明日的梦。

一九一八年

❻ 戴望舒秋天的梦赏析

赏析:

辽远的秋天的背景上,蓦然间,落下两幅画。一幅是轻盈美丽的牧羊女的画,另一幅是沉重的忧郁的诗人的画。这两幅画的情绪截然相反,又相辅相成。

诗人的画因牧羊女而起,然而牧羊女的美却勾起了诗人心底沉重的往事。诗人的心由此陷入忧郁寒冷。

诗意往往就是这样出人意料,由美的地方出发,结局却往往令人辛酸。仿佛一首曲子,优美的音符,却惹的人伤心。

原文:

秋天的梦

作者:戴望舒

迢遥的牧女的羊铃,摇落了轻的树叶。

秋天的梦是轻的,那是窈窕的牧女之恋。

于是我的梦静静地来了,但却载着沉重的昔日。

哦,现在,我有一些寒冷,一些寒冷,和一些忧郁。

(6)梦赏析扩展阅读:

戴望舒简介:

《秋天的梦》出自《戴望舒诗集》,作者是戴望舒。此文章创作于民国,主要描述了秋天的景色,语言凝练,形象鲜明,使人读来触景生情。

戴望舒(1905.3.5~1950.2.28)现代诗人。又称“雨巷诗人”,中国现代派象征主义诗人。戴望舒为笔名,原名戴朝安,又名戴梦鸥。笔名艾昂甫、江思等。浙江杭县( 今杭州市余杭区)人。他的笔名出自屈原的《离骚》:“前望舒使先驱兮,后飞廉使奔属 。”

意思是说屈原上天入地漫游求索,坐着龙马拉来的车子,前面由月神望舒开路,后面由风神飞廉作跟班。望舒就是神话传说中替月亮驾车的天神,美丽温柔,纯洁幽雅。曾赴法国留学,受法国象征派诗人影响。

1923年秋天,考入上海大学文学系。1925年,转入震旦大学学习法语。1926年与施蛰存、杜衡等人创办《璎珞》旬刊,发表诗作《凝泪出门》。1927年写的《雨巷》。

1928年发表《雨巷》并与施蛰存、杜衡、冯雪峰创办《文学工场》。1929年4月,出版了第一本诗集《我的记忆》,这本诗集也是戴望舒早期象征主义诗歌的代表作,其中最为著名的诗篇就是《雨巷》,受到了叶圣陶的极力推荐,成为传诵一时的名作。

1932年他参加施蛰存主持的《现代》杂志编辑社。11月初赴法国留学,先后入读巴黎大学、里昂中法大学。不过在留学期间,他并不喜欢去课堂听课,而是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花在了翻译外文著作上。

当时他翻译了《苏联文学史话》、《比利时短篇小说集》和《意大利短篇小说集》等,另外还研读了西班牙作家的许多小说集。1935年春天,由于他参加了法国和西班牙的一些反法西斯游行,被学校开除,于是便启程回国。1936年6月,与穆时英的妹妹穆丽娟结婚。

1936年10月,戴望舒与卞之琳、孙大雨、梁宗岱、冯至等人创办了《新诗》月刊,这是中国近代诗坛上最重要的文学期刊之一。《新诗》在1937年7月停刊,共出版10期,是新月派、现代派诗人共同交流的重要场所。

抗日战争爆发后,戴望舒转至香港主编《大公报》文艺副刊,并且创办了《耕耘》杂志。1938年春主编《星岛日报·星岛》副刊。1939年和艾青主编《顶点》。1941年底被捕入狱。

1949年6月,参加在北平召开的中华文学艺术工作代表大会。后担任新闻出版总署国际新闻局法文科科长,从事编译工作。1950年在北京病逝,享年45岁。安葬于北京西山脚下的北京香山万安公墓,墓碑上有茅盾亲笔书写的“诗人戴望舒之墓”。

戴望舒通法语、西班牙语和俄语等欧洲语言,一直从事欧洲文学的翻译工作,他是首个将西班牙诗人洛尔卡的作品翻成中文的人。

❼ 西湖梦赏析

余秋雨的《西湖梦》从散文的分类上看属于学者散文,给我们上散文鉴赏课的秦教授说它是大散文。大散文的文化视野较宽和一般的散文不同,思想高度深且把握生活本质的能力强。优秀散文在思维品质方面具有深刻性,文章格调非同一般,也能感觉沉甸甸的文化积累。读《西湖梦》若干遍,在心中将它定位为优秀散文。

在《西湖梦》中,作者把西湖看作中国文化中的一个常用意象把西湖当作极复杂的中国文化人格的集合体。在作者的叙述中,西湖是抽象的虚幻的,盛大然而缥缈。作者借西湖这个陈旧的梦境带来的疏离感,阐述了群体性文化人格日趋黯淡。但是作者又高度赞扬了苏轼,同时也批评了消极隐退于西湖的中国旧知识分子。此文思想境界极为开阔,与社会与历史与现实紧密联系,抒发了自己独到的见解。散文的文化品位不外乎将眼光扩散到文章所包涵的文化视野,格调和积淀。《西湖梦》由一把旧折扇引出一个陈旧的梦境,向读者展现了文化的视野,作者引古据今,将西湖的历史一页一页打开,栖息于西湖的历史名人和隐者,使西湖扬名天下的两位诗人,名妓苏小小等,活脱脱地从历史的画册中走出,西湖的过去豁然洞开。西湖是热闹的,不仅因为宗教的展览,连道家也青睐于它,更不用说那些钟情于它的文人墨客。余秋雨此篇学者散文,格调超脱、亦褒亦贬,并明显带点调侃。他说:摩挲中国文化一久,心头都会有这个湖。西湖已不仅仅是一处景致,早已成了中国文化某一时代的烙印,不可磨灭。从文章中不难看出,历史、文化、景点仍荡漾在西湖的粼粼碧波上。

可以说,《西湖梦》在把握对象的本质方面有着敏锐的洞察力。由于个人社会经验和文化水平的差异,每个人感受到的东西绝不会一样,而全程观察,对把握事物本质有好处,揭示事物本质,能系统地把握事物的特点,不至于以偏盖全。作者不是随意地就写就这样一篇质量上乘的散文。通过跟踪体察和全程观察,作者将西湖的文化由古及今地跟踪和梳理了一遍,通过对西湖的亲访,在发出“景点,景点,总是景点,再也读不到传世的檄文,只剩下廊柱上龙飞风舞的楹联。再也找不见慷慨的遗恨,只剩下几座既可凭吊也可休息的亭台。再也不去期待历史的震颤,只有凛然安坐着的万古湖山。修缮,修缮,再修缮,群塔入云,藤葛如髯,湖水上漂浮着千年藻苔。”的感叹之后,毫不留情地揭示了群体性的文化人格日趋黯淡的文坛现状以及西湖文化实质上成了一种无目的的浪费。恰到好处地把握了西湖的本质。

联想是散文最重要的想象方式:这是因为散文注重真实。散文联想的种类有接近联想、相似联想、对比联想。联想的方式也不外乎联串式、辐射式、借托式。运用联想使散文的形式如散珠般四下蔓延开去,但是又由一根主线将它们串起。《西湖梦》中,作者的联想很丰富。亲历西湖,联想到西湖过去的种种,联想到明代正德年间一位日本使臣游西湖后写过的诗:“昔年曾见此湖图,不信人间有此湖。今日打从湖上过,画工还欠费工夫。”联想到宗教并阐述了宗教和西湖的关系,联想到苏东坡的无心插柳,联想到隐居孤山二十年,以梅为妻,以鹤为子的林和靖讽刺了那些意志消沉把西湖当作为自卫和自慰家园的中国文人等,还联想到和西湖有关的一些女人。

说到女人,《西湖梦》贬低了文人群体性的文化人格,却褒扬了几位和西湖有关的女人。名妓苏小小,十九岁因重病死去。他这样写道:“由情至美,始终围绕着生命的主题。苏东坡把美衍化成了诗文和长堤,林和靖把美寄托于梅花与白鹤,则苏小小,则一直把美熨贴着自己的本体生命。她不作太多的物化转捩,只是凭借自身,发散出生命意识的微波。”我想作者既欣赏她的美丽和才华,也赏识她颇有哲理感的超逸处世方式。在他眼里,苏小小和那些压抑自己生命本体的文人相比更为洒脱,作者因此而指出人类大悲哀之所在:完美的理想状态,多为梦境。传说中的白蛇娘娘是作者心目中可爱的生命,似乎在进行一场心理分析,他将白娘娘的苦与乐,斗争与追求,分析得头头是道,让我情不自禁地想起赵雅芝在《新白娘子传奇》中扮演的温柔美丽,坚贞无比的白蛇娘娘。痴情的白娘娘终于没能成为一个普通人,她的追求和梦想最终破灭。很多年后,镇压白娘娘的雷峰塔倒塌,余秋雨说:雷峰塔只是一个归结性的造型,成为一个民族精神界的怆然象征。如果雷峰塔是一个怆然象征,那么白娘娘又是什么?生活中为追求理想最终被压制的象征吗?坚强执著的女性代表吗?可惜她爱错了人。可是如果她的故事有另一种结局恐怕也不会流传至今了。难道不是吗?成为经典的不都是悲剧吗?

《西湖梦》完成了余秋雨的梦,我们的梦呢?

❽ 牡丹亭 惊梦 赏析

赏析:

“惊梦”这一出戏通过长期幽居深闺的杜丽娘对美好春色的观赏,以及对春光短暂的感叹,表现出她对大自然的热爱和青春意识的觉醒,以及对自己美好青春被耽误的不满。

反映了在宋明理学等封建礼教桎梏下青年女子的苦闷,揭露了扼杀人性的封建礼教对青年人的摧残和造成的不幸,表现了鲜明的反封建精神。

《步步娇》、《皂罗袍》两曲,运用情景交融的方法,刻画了丽娘的娇羞神态和种种微妙的心理,把深闺中女子的苦闷和青春觉醒后的烦恼,描摹得生动细腻,十分感人。游园时,面对姹紫嫣红、美景良辰,杜丽娘的心里却有一层淡淡幽怨、莫名惆怅。

内心感受是“闷”与“乱”,是“理还乱,闷无端”,是“春色恼人”,是她对自己“年已及笄,不得早成佳配”,虚度青春的苦闷,因此她感叹“奈何天”、“谁家院”。游园,激发她青春的苦闷。

她第一次看见了真正的春天,也第一次发现自己的生命和春天一样美丽,大自然唤醒了她的青春活力。

她的难以排遣的春闷,她的满腹的幽怨,她内心深处对自己青春与爱情的渴望、幽思,在现实中无法实现,就只能向“幽梦”中寻求。杜丽娘的世间处境,展现了明清妇女共同经历的心理挫折及对人生幸福的憧憬。

(8)梦赏析扩展阅读

《游园惊梦》小说的最终主题——人生如梦

作者在这篇小说里,苦心经营制造“梦”的意象。梦境和仙境,十分相像,只有一点大异:仙境是永恒的,梦境是短暂的。人类往往不愿面对“人生有限”“世事无常”的悲苦事实,却躲藏入“一切如故”的自欺幻想里。

然而,俗语说得好,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今晚窦夫人这栋“上上下下灯火通明,亮得好像烧着了一般”的大楼公馆,哪里持得了多久,转眼间就会灯火熄灭,烧成灰烬。今晚的钱夫人,就是明天的窦夫人。

❾ 仲夏夜之梦的赏析

100多字的赏析也太少来了吧!源怎么够呢?
稍为多一点也没关系吧?
对于《仲夏夜之梦》的戏剧内容,果然是一个很美的梦,莎士比亚巧妙地将4个情节贯穿其中:Theseus和Hippolyta的婚礼、Hermia,Helena,Lysander,Demetrius四人之间复杂的四角恋情、仙王Oberon和仙后Titania因凡人的孩子而争吵最后言和的过程,还有一个"戏中戏"-Bottom等人表演的"底之梦".这些情节相互穿插,相互渗透,既写到了贵族的生活和一定程度上的封建家长制,有写到了为追求自由恋爱而奋斗的青年男女,也写到了神奇的仙界,甚至写到了底层劳动人民的辛勤劳动和淳朴善良~
看这部充满浪漫主义色彩的喜剧,你不仅可以享受到所有美满结局给你带来的快乐,而且还能聆听世界上最美的声音~感觉就像在夏日的夜里,在星光下,坐在雕饰精美的桥边,一边看波光粼粼的水面荡起月色,一边听不远处传来的悠扬钢琴曲,真是莫大的幸福!

❿ 养花人的梦赏析答案

寓意:1、看待事物要全面,既要看到它的长处,也要看到它的不足之处,回有对比才会答发现事物的美好。(处事)
2、不要忽视了自己身边在乎你的人。(待人)
3、性格全面发展,个性不是要固执,而应该注意一些美好的品格。(性格)
哪两点:1、养花人只顾自身喜好,不顾及花的感情。2、养花人性格柔弱,没注意性格美。

热点内容
古代励志的名言 发布:2021-03-16 21:50:46 浏览:209
形容儿孙绕膝的诗句 发布:2021-03-16 21:49:35 浏览:878
席慕蓉赏析印记 发布:2021-03-16 21:48:26 浏览:311
权力很大含有手的成语 发布:2021-03-16 21:48:22 浏览:584
能听的儿童故事 发布:2021-03-16 21:48:15 浏览:285
关于足球的诗歌词句 发布:2021-03-16 21:47:40 浏览:870
拖拉机的古诗 发布:2021-03-16 21:42:53 浏览:571
亮甜的诗句 发布:2021-03-16 21:42:00 浏览:831
广东话生日快乐祝福语 发布:2021-03-16 21:38:55 浏览:409
嘘的短句 发布:2021-03-16 21:38:07 浏览: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