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史其五赏析
Ⅰ 咏史·阿房宫 胡曾 赏析
赏析:
通过举例的方式,用刘邦攻打秦始皇的案例,说明民心的重要性,秦王一生为了风光,涂炭生灵,最终导致百年基业毁于一旦。
原诗:
新建阿房壁未干,沛公兵已入长安。
帝王苦竭生灵力,大业沙崩固不难。
翻译:
新建的阿房壁的漆还没有干,刘备的兵已经攻入长安城,帝王导致生灵涂炭,百年基业崩塌肯定也不会多困难。
(1)咏史其五赏析扩展阅读:
胡曾简介:
胡曾[céng](约840年—?),号秋田,唐邵州邵阳(今属湖南)人,唐代诗人,以关心民生疾苦、针砭暴政权臣而著称。咸通中,举进士不第,滞留长安。咸通十二年(871年),路岩为剑南西川节度使,召为掌书记。
乾符元年(874年),复为剑南西川节度使高骈掌书记。乾符五年,高骈徙荆南节度使,又从赴荆南,后终老故乡。
胡曾[céng],唐邵州邵阳人,号秋田。懿宗咸通中举进士不第 。以关心民生疾苦、针砭暴政权臣而著称。《唐才子传》称赞他“天分高爽,意度不
凡”。初累举不第,曾在其《下第》诗中抱怨道:“上林新桂年年发,不许平人折一枝”。咸通中,始中进士。尝为汉南节度从事。
高骈镇蜀,辟为书记。曾居军幕,每览古今兴废陈迹,慷慨怀古,作咏史诗三卷,(唐才子传作一卷。此从全唐诗)。
胡曾以《咏史诗》著称,共150首,皆七绝。每首以地名为题,评咏当地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如《南阳》咏诸葛亮结庐躬耕。
《东海》咏秦始皇求仙,《姑苏台》咏吴王夫差荒淫失国。《咏史诗》共3卷,《四部丛刊三编》本有胡曾同时人邵阳陈盖作注及京兆米崇吉评注。
另有《安定集》10卷,今佚。《全唐诗》共录为1卷,仅存数首。事迹见《唐才子传》,王重民《补唐书胡曾传》(《中华文史论丛》,1980年第2辑)。
Ⅱ 古诗咏史的解析在线等呀
尚有绨袍赠,应怜范叔寒。
不知天下士,犹作布衣看。
赏析
高适版是初唐著名的边塞人,也权是一位很有政治才能的诗人。诗人在仕途辉煌时,曾官至淮南、西川节度使,封渤海县侯,诗名远播。一些优秀的边塞诗赞扬了边防将士的斗志,歌颂了他们以身殉国杀敌立功的豪情,不仅形象生动而且充满了乐观情绪和爱国主义精神,表现出高适的为国“万里不惜死,一朝得成功”的政治抱负。但是他在少年时,相当落魄,其诗歌大多感慨怀才不遇,仕途失意。这首诗则写于未入仕途之时。
Ⅲ 《咏史》左思赏析
《咏史·郁郁涧底松》,西晋诗人左思的一首五言诗。这首诗写在门阀制度下,有才能的人,因为出身寒微而受到压抑,而无才能的世家大族子弟却能占据要位,造成“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晋书·刘毅传》)的不平现象。
咏史·郁郁涧底松
魏晋:左思
郁郁涧底松,离离山上苗。
以彼径寸茎,荫此百尺条。
世胄蹑高位,英俊沉下僚。
地势使之然,由来非一朝。
金张藉旧业,七叶珥汉貂。
冯公岂不伟,白首不见招。
鉴赏
这首诗写在门阀制度下,有才能的人,因为出身寒微而受到压抑,不管有无才能的世家大族子弟占据要位,造成“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晋书·刘毅传》)的不平现象。“郁郁涧底松”四句,以比兴手法表现了当时人间的不平。以“涧底松”比喻出身寒微的士人,以“山上苗”比喻世家大族子弟。仅有一寸粗的山上树苗竟然遮盖了涧底百尺长的大树,从表面看来,写的是自然景象,实际上诗人借此隐喻人间的不平,包含了特定的社会内容。形象鲜明,表现含蓄。中国古典诗歌常以松喻人,在此诗之前,如刘桢的《赠从弟》;在此诗之后,如吴均的《赠王桂阳》,皆以松喻人的高尚品格,其内涵是十分丰富的。
“世胄蹑高位”四句,写当时的世家大族子弟占据高官之位,而出身寒微的士人却沉没在低下的官职上。这种现象就好像“涧底松”和“山上苗”一样,是地势使他们如此,由来已久,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至此,诗歌由隐至显,比较明朗。这里,以形象的语言,有力地揭露了门阀制度所造成的不合理现象。从历史上看,门阀制度在东汉末年已经有所发展,至曹魏推行“九品中正制”,对门阀统治起了巩固作用。西晋时期,由于“九品中正制”的继续实行,门阀统治有了进一步的加强,其弊病也日益明显。段灼说:“今台阁选举,涂塞耳目;九品访人,唯问中正,故据上品者,非公侯之子孙,即当涂之昆弟也,二者苟然,则荜门蓬户之俊,安得不有陆沉者哉!”(《晋书·段灼传》)当时朝廷用人,只据中正品第,结果,上品皆显贵之子弟,寒门贫士仕途堵塞。刘毅的有名的《八损疏》则严厉地谴责中正不公:“今之中正不精才实,务依党利;不均称尺,务随爱憎。所欲与者,获虚以成誉,所欲下者,吹毛以求疵,高下逐强弱,是非由爱憎。随世兴衰,不顾才实,衰则削下,兴则扶上,一人之身,旬日异状,或以货赂自通,或以计协登进,附托者必达,守道者困悴,无报于身,必见割夺;有私于己,必得其欲。是以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暨时有之,皆曲有故,慢主罔时,实为乱源,损政之道一也。”(《晋书·刘毅传》)这些言论都反映了当时用人方面的腐败现象。左思此诗从自身的遭遇出发,对时弊进行了猛烈的抨击,具有重要的政治意义。
“金张藉旧业”四句,紧承“由来非一朝”。内容由一般而至个别、更为具体。金,指金日磾家族。据《汉书·金日磾传》载,汉武帝、昭帝、宣帝、元帝、成帝、哀帝、平帝七代,金家都有内侍。张,指张汤家族。据《汉书·张汤传》载,自汉宣帝、元帝以来,张家为侍中、中常侍、诸曹散骑、列校尉者凡十余人。“功臣之世,唯有金氏、张氏,亲近宠贵,比于外戚”。这是一方面。另一方面是冯公,即冯唐。他是汉文帝时人,很有才能,可是年老而只做到中郎署长这样的小官。这里以对比的方法,表现“世胄蹑高位,英俊沉下僚”的具体内容。并且,紧扣《咏史》这一诗题。何焯早就点破,左思《咏史》,实际上是咏怀。诗人只是借历史以抒发自己的怀抱,对不合理的社会现象进行无情地揭露和抨击而已。
这首诗哪里只是“金张藉旧业”四句用对比手法,通首皆用对比,所以表现得十分鲜明生动。加上内容由隐至显,一层比一层具体,具有良好的艺术效果。
Ⅳ 左思《咏史》第二篇赏析
“咏史”是咏叹古人古事以抒怀的一种旧题。以“咏史”为诗题;最早见于东汉班周的《咏史》诗,班周的《咏史》诗,直书史实,缺乏诗味,被锤嵘评为“质本无文”(《诗品序》)。左思的《咏史》真正开拓了“咏史”诗的艺术领域,既承前人,又有创新,把咏史与咏怀二者交融。清人何焯评左思《咏史》:“咏史者,隐括本传,不加藻饰,此正体也。太冲多自摅胸臆,乃又其变。”(《义门读书记》)何焯的评说点出了左思《咏史》诗具有独特的个性表现,成就远超前人。
左思的《咏史》诗内容主要是寒士内心的平及对当时掌权士族的茂视与抗争。左思生的西晋时代,沿袭东汉后期的士族势力重新起。魏文帝曹丕建立九品中正制,因为中正把持在士族手中,从而形成“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晋书•刘毅传》)的现状。身低微的庶族寒士很难进入政治中心。左思身寒门,虽其妹左芬(FEN)被选入宫为妃,自己得迁居京都,任命为秘书郎,但终不被重用。他壮志难酬,借史抒怀,写下了《咏史》八首组诗。
现就《咏史》第二首进行赏析。
郁郁涧底松,离离山上苗,以彼径寸茎,荫此百尺条。世胄镊高位,英俊沉下僚。地势使之然,由来非一朝。金张籍旧业,七叶珥汉貂。冯公岂不伟,白首不见招。
诗句“世胄镊高位,英俊沉下僚”,揭示了“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的社会不合理现象,诗人对造就这一社会不合理现象的“门阀制度”进行了深入批判,表达出不满、厌恨和无奈的情绪。清人何焯评:“左太冲《咏史》‘郁郁’首,良图莫骋,职由困资地。托前代自鸣所不平也。”(《义门读书记》)用这句话评说此诗的主旨,是中肯的。
全诗共十二句,每四句为一层,共分三层。
诗的首四句,通过描写自然界中茂密葱郁的大松树生长在山沟底,萎靡不振的小树苗却生长在高高的山顶上的不合理现象,进一步揭示了造成这一不合理自然现象的原因,是生长地势高低的不同。
首二句诗“郁郁涧底松,离离山上苗”就是对自然界不合理现象的描绘。“郁郁”茂密葱郁的样子。“涧底松”,指生长在山沟底的松树,喻才高位卑的寒士。“离离”,无精打采,萎靡不振的样子。“山上苗”,指生长在山顶上的小树苗,喻才疏位高的士族。诗句巧妙运用方位词“底”与“上”,构成了松与小树苗生长地势高低的对比,借以隐喻社会中才高位卑的寒士与才疏位高的士族地位高低的悬殊。修饰词语“郁郁”同“离离”意义上的对比,为诗人的褒贬奠定了基调,情感抒发隐而未现,寓讽刺于含蓄之中。
诗的第三、四句“以彼径寸茎,荫此百尺条”,是针对首二句诗描述的自然界不合理的现象进行原因揭示。“彼”,那个,代指“山上苗”。“径寸茎”,直径为一寸的茎杆。“径”,直。“阴”,遮盖。“此”,这个、代指“涧底松”。“白尺条”,白尺长的树枝。“条”,树枝。大意是说,生长在高高的山顶上的小树苗,用自己直径为一寸的茎杆,竟然遮挡住了生长在山沟底树枝百尺长的大松树。由于生长地势的差异,大松树的所需,反而被小树苗夺走了。
前四句诗,从表面看来,写的是自然现象,实质上诗人借此隐喻人间的不合理现象,暗含了特定的社会内容。高低,贵贱的对比,表现含蓄,形象鲜明。情感抒发隐而未现,为下文汹涌澎湃的情感宣泄,储蓄了力量。读者初读至此,也会心有疑问:自然界既已如此,人类社会又将如何?
第二层,包括诗的第五句至第八句。诗人在结构上过度自然,由第一层描写的自然界不合理现象,引入到人类社会现象的不合理,进一步揭示了这种社会中不合理现象产生的原因。
诗的第五、六句“世胄镊高位,英俊沉下僚”就是对人类社会不合理现象的描写。“世胄”,世家子弟。“胄”,后裔。“英俊”,有才华的寒士。“沉下僚”,沉落于低微的官职。“沉”,沉伦,沉没。“下僚”,职位地位的小官。“僚”,官。此二句诗,点名了世家子孙无功劳而位居高位,有才华、有能力、有报复的位卑寒士却沉落于低微的小官。“世胄”与“英俊”,“蹑高位”同“沉下僚”的对比,揭示了类似自然界不合理现象在人类社会也亦然存在。此二句诗在内容上同诗的首二句相呼应。
诗的第七、八句“地势使之然,由来非一朝”,揭示了造成人类社会不合理现象的原因。“由来”,指由来已久。“一朝”,一作一朝一代解;一作一朝一夕解。以朝代累计或以日累计,我认为以日累计在程度上更能实现由来已久,所以解作后者更为恰当些。这两句诗,点名了造成社会不合理现象的原因,非才华、能力的悬殊,而是决定于所处社会地位的高低。并且由来已久,非一朝一夕。诗人情感抒发由隐而现,如山洪爆发,直抒胸臆,深刻批判了“门阀制度”对出生卑微寒士们仕途的阻碍,对人才的摧残、压制和迫害。一方面表达了诗人对此制度的不满,厌恨之情。另一方面也说明了门阀制度由来已久,根深蒂固。诗人意识到凭借个人能力是无法推翻此制度的,从而也就传达出一种忧郁的无奈之情。诗人感性和理性情感相结合,既说明了他对当时社会现状清醒认识,也点名了一代寒士对人生前途无路,思想认识上的局限悲叹。今人吴调公评:“如果前二句中的一‘蹑’一‘沉’还属于冷眼观察,那么二句转入‘地势’和‘由来’地揭示,就表现为诗人痛心疾首和大声疾呼了。”(《汉魏六朝诗歌鉴赏集》)。诗人抒发了自己出生身寒门,不受重用的个人遭遇,也喊出了当时一带寒士的心声。淋漓尽致的情感宣泄,深入人心,为寒士们唱响了一曲高亢之歌,树立了一面反抗门阀制度的旗帜。这两句诗,对后世文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成为千古佳句,构成了诗的核心诗句。结构内容上,既与第五句、第四句诗想呼应,又引领下一层诗的内容。
第九、十句诗“金张籍旧业,七叶珥汉貂。”中的“金张”,指汉代金日殚(Dī)和张汤两家。史书记载,从汉武帝时起,到王莽篡汉止,七个朝代,金张两家世代是宫廷中的宠臣。班固《汉书•金日殚赞》:“夷狄之国,羁虏汉庭。七叶内待,何其盛也。七叶字武至平地也。”又《汉书•张汤传赞》:“张氏之子孙相继,自宣,元已来,为侍中,中常侍者凡十余人。功臣之后,唯有金氏、张氏,亲近贵宠,比于外戚。”这两则材料,充分说明了金张世家在地位上的传承和势力之高。“七叶”,七世。“珥”,插。“貂”,指貂尾,汉代侍中,中常侍等宫中冒上插貂尾。此二句诗,诗人批评了金日殚和张汤的子孙后代,他们凭借祖辈传下来的事业,七代人都无功受禄。他们犹如山上的“小树苗”,确“世胄镊高位”。碲
第十一、十二句诗“冯公岂不伟,白首不见招”是诗人紧承前两句诗所举的反面事例的基础上进一步为了论证自己的观点,所举的正面材料。“冯公”,指汉朝冯唐,文帝时已七十左右,仍是小宫,仲郎暑长。“岂”,难道。“伟”,卓异出众。“白首”,头发白了。“招”,被招见。“不见招”,不被招见,意谓不被重用。诗人运用强烈的反问语气,点名冯唐的伟大,但由于他出生卑微,头发胡子白了,都不被皇帝重用,仍是一位小宫。冯唐犹如“涧底松”,也只好落得“英俊沉下僚”的悲惨命运。金张显贵不过是作为反衬,目的是在于突出冯唐之悲。诗人以冯唐自喻,实际是为自己而悲。诗人列举正反事例,通过对比,表现了“世胄镊高位,英俊沉下僚”的具体内容。诗人紧扣《咏史》这一标题,“先抒已意,而以事证之”,(清张玉颖《古诗赏析》卷一)对社会不合理现象进行了无情地揭露和抨击。
此诗比兴,对比,用典等艺术手法的运用,形象鲜明。诗人情感抒发由隐至现,收到了良好的艺术效果。左思咏史,实为咏怀,做到了咏史与咏怀的水乳交融,真可谓“创成一体,垂式千秋”,(陈祚明《采菽堂古诗选》卷十一)对后世文人创作“咏史”诗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Ⅳ 白居易《咏史》赏析
白居易诗鉴赏
这是一首送别诗,语词工整优美,情真意挚,为流传千古的佳作。赋得:凡是指定、限定的诗题,例在题目上加“赋得”二字,唐以后成为科举试士诗的一体。所送别的是一个出门远行的友人。送别的时间是仲春二月的一个晴和的日子。当送别来到郊野的时候,但见一片荒芳草萋萋,遍野碧绿。这正好触动诗人的离别情怀,于是眼前景、离别情融为一体,写出了这首送别的诗篇。
传说白居易十六岁时自江南赴长安(即今天的西安)应试举人,拿着自己的诗作去拜谒当时的大名士顾况。顾看了他的姓名,笑说:“长安米价正贵,在这里居住可不太容易啊!”等到展开白居易的诗作,读到这首《古原草》,不由得赞叹道:“能做出这样的诗语,居亦易矣!”白居易自此名声大振(见张固《幽闲鼓吹》)。
唐人的咏物诗,往往到最后一句才能见出诗人的本意。白居易一贯主张作诗要通俗易懂,但也有一些诗作巧妙使用隐喻的手法。《古原草》这首诗题目中有“送别”二字,可见是一首送别友人的诗篇。而通篇句句都在写草,实是借草取喻,以草木之茂盛表现友人之间依依惜别时的绵绵情谊。情深意切,所喻尤为巧妙,不愧为白居易的成名作。
起句实赋草字,在一望无际的古老郊野上,草木繁茂,年复一年,伴随着春夏秋冬的季节变化,枯荣往复。这两句平直抒写,看似无奇,实则揭示了那片古老草原上草木繁荣和枯败不断交易的自然规律。而以“离离”二字冠于句首,则给人造成一种春草繁茂的印象。《诗经·王风·黍离》:“彼黍离离,彼稷之苗。”张衡《西京赋》:“神木灵草,朱实离离。”“离离”是用来描摹果实累累,枝繁叶茂的景象。因此,“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二句的重点在“荣”,而不在“枯”。这就为下面的两句“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埋下伏笔。此二句是此诗中的千古佳句,不仅展示了草木的顽强生命力,而且揭示了大自然生生不息的客观规律,同时也暗喻人在逆境中顽强拼搏,奋勇抗争的精神。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这两句渲染春草的茂盛、原野的阔大及春光的和煦。“古道”、“荒城”紧扣题中“ 古原”,以人世的兴衰与自然界的勃发的生命力作对照,以“侵”、接”二字刻绘春草蔓延、绿野天际的景象,传神写照,可谓善于体物。末句由草关合人事,远送王孙。王孙借指诗人的朋友。用春草之繁茂比喻别离之情,是古诗中的传统。《楚辞·招隐士》有“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的句子。江淹《别赋》中也有“春草碧色,春水绿波,送君南浦,伤如之何!”到白居易则极尽描绘春草繁盛之能事,而结句用“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把友人间无影无形的依依惜别之情化为具体可感的形象,语语如在目前,魂销黯黯,不胜其苦。
这首诗通过古原草的描写,表现了诗人对生活的乐观精神和对友人的惜别深情。情调昂扬,使人读了胸怀开朗,积极乐观向上,不象一般送别之作写得那样惆怅,使人读了伤感。
这是一首五言律诗,全诗八句,前六句都是写春草,赞颂它的生长不息的旺盛生机,后两句才点出送别;写春草的笔墨多,写送别的笔墨很少。粗略一读,似乎是一首赞颂春草的咏物诗,但只要仔细体会一下,便不难知道:诗人只是借春草托寓,赞颂春草的生长不息的旺盛生机,也就是以此来联系到人的坚毅顽强精神,从而更好地突出送别之情的。写送别虽仅两句,却有画龙点睛之妙。
全诗语言精炼,锻字炼句甚工,特别是“野火”、春风”两句,语精意深,富于哲理,成为人们传诵的名词。
Ⅵ 《咏史》其五译文
咏史 作者:李商隐 北湖南埭水漫漫1,一片降旗百尺竿2。 三百年间同晓梦,钟山何处有龙蟠3? 全部注释 1.北湖:南京玄武湖。《金陵志》:"南埭,水上闸也。"北湖南埭,统指玄武湖,是南朝操练水军的场所,也是帝王游宴之处。此言水漫漫,意谓昔日之水军、帝王皆不复存在,唯湖水漫漫矣。 2.一片降旗:刘禹锡《金陵怀古》:"千寻铁锁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头。"乃指东吴孙皓降晋。 3.南京为六朝故都,三百年间,王朝更替,降旗屡树,非但孙吴一回。龙蟠:徐爰《释问》:"建康东北十里,有钟山,旧名金山,后更号蒋山。诸葛亮以为钟山龙盘,即蒋山也。张勃《吴录》:"刘备曾使诸葛亮至京,因睹秣陵山阜,乃叹曰:'钟山龙盘,石头虎踞,帝王之宅也。" 此咏六朝兴废更替之作。首句即言六代繁华已去,唯流水漫漫,一派萧条冷寂。与刘禹锡"潮打空城寂寞回"意同。以下三句阐发国家兴亡在于人事,而不在山川形胜之理。与刘禹锡《金陵怀古》"兴废由人事,山川空地形"意同。刘、余《集解》云:"层层作势,逼出末句,道破而不说尽,雄直之中自含顿挫之致。" 【赏析】: 这是首咏史诗。通过对两汉之际王莽篡权的历史回顾,借古喻今。作者跳出了封建时代妇女生活的狭窄天地,发表了对社会、政治的一些见解。表达了诗人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 咏史 戎昱 汉家青史上,计拙是和亲。 社稷依明主,安危托妇人。 岂能将玉貌,便拟静胡尘。 地下千年骨,谁为辅佐臣。 中唐诗人戎昱这首《咏史》,题又作《和蕃》,最早见于晚唐范摅的笔记小说《云溪友议》“和戎讽”条。据说,唐宪宗召集大臣廷议边塞政策,大臣们多持和亲之论。于是唐宪宗背诵了戎昱这首《咏史》,并说:“此人若在,便与朗州刺史。”还笑着说:“魏绛(春秋时晋国大夫,力主和戎)之功,何其懦也!”大臣们领会圣意,就不再提和亲了。这则轶闻美谈,足以说明这首诗的流传,主要由于它的议论尖锐,讽刺辛辣。 这是一首借古讽今的政治讽刺诗。唐代从安史乱后。朝政紊乱,国力削弱,藩镇割据,边患十分严重,而朝廷一味求和,使边境各族人民备罹祸害。所以诗人对朝廷执行屈辱的和亲政策,视为国耻,痛心疾首。这首讽喻诗,写得激愤痛切,直截了当,一针见血。 在中唐,咏汉讽唐这类以古讽今手法已属习见,点明“汉家”,等于直斥唐朝。所以首联是开门见山,直截说和亲乃是有唐历史上最为拙劣的政策。实际上是把国家的安危托付给妇女。三联更鞭辟入里,透彻揭露和亲的实质就是妄图将女色乞取国家的安全。诗人愤激地用一个“岂”字,把和亲的荒谬和可耻,暴露无遗。然而是谁制订执行这种政策?这种人难道算得辅佐皇帝的忠臣吗?末联即以这样斩钉截铁的严峻责问结束。诗人以历史的名义提出责问,使诗意更为严峻深广,更加发人思索。此诗无情揭露和亲政策,愤激指责朝廷执政,而主旨却在讽谕皇帝作出英明决策和任用贤臣。从这个角度看,这首诗虽然尖锐辛辣,仍不免稍用曲笔,为皇帝留点面子。 对于历史上和亲政策的是非得失要作具体分析,诗人极力反对的是以屈辱的和亲条件以图苟安于一时。由于“社稷依明主,安危托妇人”一联,击中了时政的要害,遂成为时人传诵的名句。 咏史 左思 一 弱冠弄柔翰。卓荦观群书。 着论准过秦。作赋拟子虚。 边城苦鸣镝。羽檄飞京都。 虽非甲胄士。畴昔览穰苴。 长啸激清风。志若无东吴。 铅刀贵一割。梦想骋良图。 式眄澄江湘。右盻定羌胡。 功成不受爵。长揖归田庐。 左思认为自己文韬能与贾谊、司马相如媲美,武略可堪与司马穰苴并论,希望得到朝廷的重用,平治天下。功成之日,不受封爵,隐退田园。但他的抱负落空了,西晋统治者认为他出身寒微,将他弃在一旁。 据《世说新语》记载,左思貌丑口讷。与左思同时代的潘岳是著名的美男子。《世说新语 容止篇》记载:“潘安仁夏侯湛并有美容,喜同行,时人谓之连壁。”“潘岳妙有姿容,好神情。少时挟弹出洛阳道,妇人遇者,莫不连手共萦之。” 与此相对应,《世说新语》描写左思:“左太冲绝丑,亦复效岳游遨,于是群妪齐共乱唾之,委顿而返。” 左思虽貌丑,但极有才气。《三都赋》与《咏史》诗是其代表作。 据《晋书》云,左思少时学书与音乐不成,其父认为他笨,左思受到刺激,发奋勤学,历十
Ⅶ 古诗鉴赏,咏史(其五),诗人追慕许由,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左思《咏史八首》(其五)表达了作者虽然有超拔的才干和报国的高志,但是受制于魏晋时期士族制度的压抑,难以施展抱负,只能望而却步,转而追怀许由那样的高士隐居。
有着致力于全国统一抱负的左思,并非徒作大言,纸上谈兵,而是做了许多切实的准备的。其中最重要的是如他所说的:“畴昔览穰苴”(其一),即读军书兵法。在封建社会中,习文秉武,虽然并非什么罕事,然而在士族社会制度中,却是需要一定的勇气的。魏晋期间,士族制度占据着统治地位。士族以“积世业儒”为贵,左思出生在一个世代业儒的下层士族之家,不能不受到这种腐朽观念的影响。但他能够打破世系门第观念的束缚,立志到疆场上去,在实现祖国统一的事业中觅取个人的功名,这是可贵的。而且,随之左思居住洛阳,见闻到“边城苦鸣镝,羽檄飞京都”(其一)的情况,更是急不可捺,跃跃欲试。尽管左思自知自己的军事才能象铅刀一样的钝,然而能为祖国的统一事业,即使有一割之用,也是能慰自己平生志向的。
但是,左思美好的愿望遭到了士族制度的压抑和摧残。晋实行“门选”制以维护士族集团的利益,从而造成了“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族”的局面。更有甚者,一些门第观念很强的士族,对于文章的品评也是以门第的高低来决定弃取的态度。《晋书·左思传》记载着这样一则故事:陆机听说左思构思《三都赋》,抚掌大笑,在与他的弟弟陆云的信中说:“此间有伧父,欲作三都赋,须其成,当以覆酒甕耳。”后来由于司空张华的推崇,他的赋才得以大出其名。左思的门第寒下,虽然才高志清,却很难能冲破士族制度的坚硬厚壳而在政治上有所作为。冷酷的现实,使左思献身无门,报国无期,怀着无限的愤慨。《咏史》其二,正是他这种愤慨的写照。诗中,他把像自己一样才高位卑的寒门子弟,喻作生于涧底的松柏;把依赖祖业居于要津的才劣质拙的士族纨绔子弟,喻作长于山顶的柔弱的小苗。松质柏节似的人才,受到柔条弱枝般的人的遮挡,其原因为“地势使之然”,是士族制度本身造成的。然而士族制度,又是“由来非一朝”。汉张汤、金日磾的子孙,凭借着先人的荫德,数代都享受着极大的尊荣。而奇伟出众的冯唐,直到白首仍未受到重用。在此,左思不仅把犀利的批判锋芒,直指当时的社会现实,还批判了以往的士族制度。在肯定的对象与否定的对象对比之中,使诗对士族制度的揭露,更加显得有力。
在功名利禄到来之时,左思毅然却步了,在《咏史八首》诗中读者可以寻找到理解其原因的线索。左思居住在洛阳,面对着“落落穷巷士,抱影守空庐”(其八)的情景,愧恨交加,认识到自己来洛阳是一次失足。因此自责自惭地说:“自非攀龙客,何为忽来游?”他想步许由的后尘:“振衣千仞岗,濯足万里流。”(其五)虽然想做段干木、鲁仲连式的人物,“当世贵不羁,遭难能解纷。”(其三)但是,晋司马氏统治集团内部的相互残杀,愈演愈烈;这里又没有象魏文侯、平原君那种礼贤下士的人物。况且腐败的政治,残酷的杀夺,使荣枯盛辱瞬息万变。“俯仰生荣华,咄嗟复雕枯。”在这样的时代,“饮河期满腹”的偃鼠,“巢林栖一枝”的鹪鹩,“可为达士模”(其八)。弃却富贵,退居乡里,以求洁身自好,成了左思的必然道路。田园生活,远离杀夺中心,使左思怡然自得,乐陶其中(见《招隐》之二)。但是左思心情并不平静:“高志局四海,块然守空堂。壮齿不恒居,岁暮常慨慷。”(《杂诗》)又可见左思选择退居乡里的道路,是不得已而为之的,是有着无限的悲凉与凄怆的。
Ⅷ 左思 咏史八首(其五) 翻译龚自珍 夜坐 翻译
一、《咏史.其五》的白话文是:
茂盛的松树生长在山涧底,风中低垂摇摆着的小苗生长在山头上.(由于生长的地势高低不同,)凭它径寸之苗,却能遮盖百尺之松.贵族世家的子弟能登上高位获得权势,有才能的人却埋没在低级职位中.这是所处的地位不同使他们这样的,这种情况由来已久 并非一朝一夕造成的.汉代金日磾和张安世二家就是依靠了祖上的遗业,子孙七代做了高官.(珥汉貂:珥,插.汉代侍中官员的帽子上插貂鼠尾作装饰.)汉文帝时的冯唐难道还不算是个奇伟的人才吗?可就因为出身微寒,白头发了仍不被重用。
二、原诗是:
皓天舒白日,灵景耀神州 。 列宅紫宫里,飞宇若云浮。 峨峨高门内,蔼蔼皆王侯。 自非攀龙客,何为欻来游? 被褐出阊阖,高步追许由。 振衣千仞冈,濯足万里流。
三、左思,(约250~305),字太冲,齐国临淄(今山东淄博)人。西晋著名文学家,其《三都赋》颇被当时称颂,造成“洛阳纸贵”。左思自幼其貌不扬却才华出众。晋武帝时,因妹左棻被选入宫,举家迁居洛阳,任秘书郎。晋惠帝时,依附权贵贾谧,为文人集团“金谷二十四友”的重要成员。永康元年(300年),因贾谧被诛,遂退居宜春里,专心著述。后齐王司马冏召为记室督,不就。太安二年(303年),因张方进攻洛阳而移居冀州,不久病逝。
四、《夜坐》为二首,全诗为:
春夜伤心坐画屏,不如放眼入青冥。
一山突起丘陵妒,万籁无言帝座灵。
塞上似腾奇女气,江东久殒少微星。
从来不蓄湘累问,唤出嫦娥诗与听。
沉沉心事北南东,一睨人材海内空。
壮岁始参周史席,髫年惜堕晋贤风。
功高拜将成仙外,才尽回肠荡气中。
万一禅关砉然破,美人如玉剑如虹。
五、注释为:
①青冥——天空。
②“一山”句——写“放眼入青冥”所见情景,隐含一己绝艳之才不为世人所认知而反遭压抑之意。
③“万籁”句——喻指朝廷一心独裁,死气沉沉。帝坐,即帝座,北极第二星,代指帝王。
④奇女气——《汉书·外戚传》载,汉武帝巡狩河间,望气者曰:“此有奇女”,武帝访得赵倢伃,封为钩弋夫人。此句谓统治层不识草野之异材。
⑤少微星——太微座西有四星,代表处士、议士、博士、大夫。少微星明则贤士举,不明则反之。见张守节《史记正义》。此句谓人材凋敝,由来已久。
⑥湘累——指屈原。屈原无辜被放,投湘水而死,故称。见扬雄《反离骚》。湘累问,指屈子名篇《天问》。
⑦姮(héng横)娥——嫦娥本名,因避汉文帝刘恒讳,改姮为嫦。
⑧“壮岁”句——年已三十才任一史官之职。 壮岁,三十岁。作者道光元年(1821)充国史馆校对官,参修《一统志》,时年三十。
⑨“髫年”句——谓自己很早就陷溺于晋人如嵇康、阮籍等通脱放浪之遗风,以致不为俗世所容,仕途坎坷。髫(tiáo条)年,幼年。
⑩“万一”二句——谓参悟人生妙义之后,境界顿开,柔情豪气两相交融。 禅关,佛教称参悟教义时遇到的种种障碍。 砉(xū虚,又作huā花)然,皮骨剥离声,见《庄子·养生主》。此处形容禅关开裂之声。
六、龚自珍(1792年8月22日~1841年9月26日)清代思想家、文学家及改良主义的先驱者。27岁中举人,38岁中进士。曾任内阁中书、宗人府主事和礼部主事等官职。主张革除弊政,抵制外国侵略,曾全力支持林则徐禁除鸦片。48岁辞官南归,次年暴卒于江苏丹阳云阳书院。他的诗文主张“更法”、“改图”,揭露清统治者的腐朽,洋溢着爱国热情,被柳亚子誉为“三百年来第一流”。
Ⅸ 李商隐<咏史>的赏析
咏史
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何须琥珀方为枕,
岂得真珠始是车。运去不逢青海马,力穷难拔蜀山蛇。
几人曾预南薰曲,终古苍梧哭翠华。
李商隐以其高度的历史责任感和艺术上的创新精神,创作了占他全部诗篇七分之一强的史诗,它们扩展了传统咏史诗的涵量,丰富了咏史诗的题材,探索了咏史诗新的手法,思想性艺术性臻于和谐统—,在咏史诗的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
李商隐的咏史诗不仅咏古况今,充分反映了他进步的历史观,而且借古讽今,含蓄地表达了他的现实主义倾向,同时还借题寄慨,委婉地抒发了他怀才不遇的苦闷。相对时政的深沉感慨,扩大了咏史诗的表现容量。
咏史诗以历史故事或传说为题材,与诗人的历史观有密切的联系。李商隐的咏史诗之所以写得好,是因为他用发展变化的历史观分析社会变化,将国家的兴亡归因于“人为”。在《览古》中,他把纵的历史与横的观实联系起来指出:“莫恃金汤忽太平,草间霜露古今情”,深刻地警告晚唐统治集团:一切都在变化,金城汤池并不能永保国家不衰亡。他还根据兴亡的史实,概括为“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咏史》),提出了一切政权成败的关键在他对历史的一个根本认识是:“又闻理与乱,系人不系天。(《行次西郊作一百韵》)在系于何人的问题上,尽管他受时代的局限,还只能将理乱的命脉系于帝王,但在他的诗中,大都是指责他们败乱国家的。因此这种揭露更有进步意义。“系人不系天”的思想贯穿于李商隐全部的咏史诗中。最显著的是一首《咏史》(北湖南林水漫漫),说明了兴亡有道,不关天命。他又说:“自是当时天帝醉,不关秦地有山河”(《咸阳》)。秦并天下不系于得山河之险。他既然认为理乱兴亡有线索可寻,又存有“乘运应须宅人荒,男儿安在恋池隍”(《题汉祖庙》)的雄心,因此,虽然古来人事代谢,仍觉事有可为。并不悲观。在强调人为的同时,诗人又突出批判了把地域条件、天命王气作为精神支柱,毫无顾忌地苟安享乐的封建统治者。如《南朝》:“地险悠悠天地长,金陵玉气应瑶光,休夸此地分天下,只得徐妃半面妆。”此诗举梁事以概南朝,巧妙地将“半面妆与分天下”联系起来,辛辣地讽刺了腐朽昏聩的建统治者迷信王气,自恃天险,不图进取,自食亡国之果。这些明确的以古鉴今的态度,包含着深刻的用意,比前人的认识更自觉完整。
其次,诗人常托古讽今,集中地揭露了一些亡国之君因沉湎女色,穷奢极欲而导致亡国灭身的历史现象。他对于历代著名的好神仙、好酒色的帝王以及荒淫无耻的亡国败国之君,如周穆王、陈后主、隋炀帝、唐玄宗都给予了不同程度的讽刺,从而直接或间接地表达了他的现实主义倾向,起到一定的讽谏作用。如《南朝》中“谁言琼树朝朝见,不及金莲步步来”,《齐宫词》中“梁台歌舞三更罢,犹自风摇九子铃”,《隋宫》中“春风举国裁宫锦,半作障泥半作帆”。像这样内容和风格的诗在他的咏史诗中占着绝大部分。这说明诗人从现实生活的观察中,看出了那个时代的一些帝王已经踏上前朝的覆辙,不可避免要走向灭亡的深渊。只因为不敢正面揭发所以借咏史讽刺。但李商隐在不少的咏史诗中过分地把沉湎女色看成是亡国的最大原因,而忽视政治、经济和阶级矛盾等更重要的因素,这是受他的阶级出身和时代历史的局限所致。诗人于中唐以来的藩镇割据,宦官专权,牛李党争,国亡加速,虽站在维护唐王朝利益的立场上,在咏史诗中虽是曲折的但也是“微而显”地表明自己的主张和对时局的激愤。《韩碑》分通过对唐宪宗时韩愈撰写的《平淮西碑》的赞颂,表达了作者坚持统一,反对藩镇割据的政治态度;当然李商隐的咏史诗都有现实背景,指事切近。宪宗服金丹求长生,反而暴卒,葬于景陵。他作了—首《过景陵》诗咏其事:“武皇精魄久仙升,帐殿凄凉烟雾凝,但是苍生留不得,鼎湖何异魏西陵。除宪宗外,李商隐身历的诸朝中.穆宗、武宗也都好神仙。武宗也因此成疾,他便写了大量咏史诗讽刺帝王求仙。如《华岳下题西王母庙》等。敬宗以年少继位,荒淫无度,故李商隐每在诗中借民间对北齐后主高纬的称呼——“无愁天子”以点醒之。如《陈后宫》,《富平少候》,冷隽地讽刺了不知忧国忧民、整日醉生梦死的最高统治者。
再次,李商隐更可贵的地方是:他认识到一切败亡的祸根,都在于最高统治者皇帝贤愚不分、不重视人才和骄奢淫佚、好女色、好求仙。因此,他咏史诗里的皇帝便主要是两类典型。他在《瑶池》和《贾生》等诗中辛辣地讽刺了帝王们求神仙的虚妄无益和他们爱人才爱百姓不及好神仙的愚行。帝王们求神仙的虚妄是以前诗坛上常写的题材,然而,李商隐写出了比别人不常有的深刻思想。这主要表现在:他不只写皇帝不重视人才或爱好求仙,而是把二者对比起来写。如“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贾生》),“侍臣自有相如渴,不赐金茎露一杯”(《汉宫词》)。并且,他不只写皇帝奢华淫乐,而是把它与误国、亡国联系起来写。
Ⅹ 赏析左思《咏史》其二
郁郁涧底松,离离山上苗。
以彼径寸茎,荫此百尺条。
世胄蹑高位,英俊沉下僚。内
地势使之然,容由来非一朝。
金张藉旧业,七叶珥汉貂。
冯公岂不伟,白首不见招。
提示:将鼠标移动到颜色不同的字词上可以看到注解。
【赏析】
虽有用世心,报国却无门,愤激之情发而为诗,勃郁之气冲孔袭门,指斥封建士族门阀制度扼杀人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