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金作品赏析
『壹』 巴金作品 家 , 赏析
巴金的《家》
巴金自己偏爱《雾、雨、电》,但最受读者欢迎的则是激流三部曲《家》、《春》、《秋》;尤其是《家》。
关于爱情三部曲,刘西渭在《咀华集》里已有透辟的分析和批评,这里评介一下新文学史上拥有最多读者一部小说枣《家》。
我最初读的巴金作品,是爱情三部曲《雾•雨•电》,给我的印象很坏。不但文字谈不上精美,所写的人物也莫名其妙,因为中国从没发生过它那其主义的革命,对那些虚无而疯狂的角色无从理解。因此,巴金自己虽然每读一遍便“泪浪滔滔”,但是在绝大多数读者则味同嚼蜡。《家》则完全不同,所写故事、人物、场景、园林的幽与美,梅花的色与香,缺乏阳光的古屋,连吐在地上的浓痰,读者不但熟悉,并且有好多东西,直到今天还附在父辈和自己的身上。
“激流”这两个字,颇能表达五四运动前后中国社会剧烈和巨大的变革,从家族本位社会向个人和国家本位社会的变革。首先是个人的觉醒,之后是个人从休戚相关、福祸与共的大家族的束缚(在悠久的年月安是中国人的安乐窝,在新时代的风暴里则成了牢笼)挣脱出来,面对国家和社会。《家》给予这一从旧到新的变革提供了典型人物和典型故事。这一大变革到今天已临末期,但是还没有完全过去,因此这部书的火焰还没有熄灭,许多读者还可以从《家》里拾取自己的哀欢。
假如我们单从题材的风上,变革的典型来肯定《家》这部小说,未免太不公道,太轻视它了。其实自新文学诞生以来,大多数的小说,都在描写上述的变革,可是为什么《家》独拥有最多读者,而且历久不衰呢?我们必须化点功夫去探求。这里先概述一下全书的梗概。……
小说一开头写风雪中那“黑洞”似的公馆,结尾写觉慧如鸟脱笼似的离家,搭上往上海的船,望着一江东去的秋水,他写道:
“这水,这可祝福的水啊,它会把他从住了十八年的家带到那未知的城市和未知的人群中间去。”
这一开头一结尾,颇有艺术匠心,在读完全书之后,使人不能立刻离开书中的世界。
《家》虽然有不少缺点值得推敲,却不愧是三十年代长篇小说的名著,足以和其它诸大家并耀争辉。
《家》的主要缺点是通篇缺乏艺术锤炼。我手头的这部《家》,是一九五一年的修订本,已改去“用字不妥当的地方”及“删去一些累赘的字句”,可是若干章节读来仍感到难以下咽。总括说来这部小说,描写和叙述参半,“难以下咽”多在叙述的部分。许多对话,太急于表达思想,而失去口语的活气和韵味,读来好象听演讲。
这些缺点与当时巴金的文学观点有关。他无数次的表白:“文学是什么?我不知道,而且我始终就不曾想知道……我不曾读过一本文学的书。”又:“我不是为做作家才来写小说,是过去的生活逼着我拿起笔来。”可知他对文学的粗暴和轻蔑。这当然是一种无知的幻稚。不论你出于什么动机写小说,只要你当做文学作品出版,投进文学的世界,你就要受艺术尺度的衡量。
正因为在写《家》时(当时二十八岁),巴金还对文学这样蒙昧无知,居然写出这样一部不朽的作品,可见他天赋之高。这部小说的魅力在左列几点:
(一)作者抓住了那个变革时代的焦点,抓住在变革中旧和新的人物典型,同时用一连串的典型冲突事件,表达了变革“激流”的澎湃。《家》是激流年代的一首长歌。换个方式说,《家》的角色、情节和主题三者的配搭甚是匀称、和谐。由于整体的结构完整,遂使部分文字的生涩和粗糙显得有重要了。
(二)新文学诞生以来的小说,十部之中有九部,在写作时都怀有一个文学以外的目标,巴金也未能免俗,但是《家》是为纪念他大哥写的,他必须放下自己的“目的”,尽量接近真实。因此成为一部人情味最纯、生活味最浓的小说。
(三)巴金一九五一年在《家》的《后记》最后一行写道:
我始终记住:青春是美丽的东西,而且这一直是鼓舞我的源泉。
在他一切的作品中都满溢着纯洁的青春气息。《家》尤其浓厚。这种气息反映一颗单纯的心灵,读他的小说,你毫不感到是在绞汁写出来的,是唱出来的,呻吟出来的,是自然的天吁。这不是艺术,而是天赋。如他所说:“永生在青春的原野”。
(四)巴金在一九三一年四月写的《激流》总序,短短只有一千字,具有同样意思的话重复了三次:(1):“这里面有爱,有恨,”(2)“我有我的爱,有我的恨,”(3)“……可以看见那一股由爱与恨,欢乐与受苦……”。他在其它作品中,和作品的序言或后记中,无数次的重复类似的话。读者或许误解他是一个爱恨分明的人,不,他是爱得深,恨得浅,爱得如火烧,恨得如雪融的人。换言之,他爱得认真,恨得软弱。这因为他的恨根源于爱。因此在《家》里,我们觉得可爱的人十分可爱,可恨的人只感到可悯(含有同情的怜悯)。这里使人记起“哀而不伤、怨而有怒”那两句话,《家》具有这两种恰到好处之美
『贰』 巴金<海上日出>的全文赏析
赏析:
“为了看日出,我常常早起”,开门见山点题,干净利落。“那时天还没大亮”,点明看日出的时间,照应“早起”。“周围很静,只听见船里机器的声音”。用“声音”反衬看日出时色彩纯净、气氛清幽的“静”的环境,还有交代具体地点的作用。
第二段写天气晴朗时海上日出的景象。这一段写得细致而完整,着重描绘了太阳由将出、半升到全都升起时的形状、色彩、动态和光华的变化,层次分明,刻画细腻。
尤其动词用得极为巧妙,一个“冲”字,一个“跳”字,生动地写出了太阳顽强的生命力和势不可当的威力,巴金笔下的红日出海图是多么壮阔的奇观!
这篇文章重点写了太阳升起时的情景。“这不是伟大的奇观吗?”这是作者发自内心的赞叹,也是对文中大量“奇观”事实的精辟概括。最后归结到作者自身的感受,为“海上日出”作一礼赞,表达作者向往光明,奋发向上的精神。
文章的语言文字优美、易懂,易于学习,是一篇抒情散文佳作。
(2)巴金作品赏析扩展阅读
创作背景
1927年2月,巴金从上海踏上英国邮船“昂热号”,去伦敦留学。他将沿途的见闻写成《海行的日出》一书,于1932年出版。《海上的日出》便是其中的一篇。文章分别描写了天气晴好、白云飘浮和薄云蔽日三种不同自然条件下的海上日出奇观,文字简洁而传神。
作者简介
巴金(1904-2005),原名李尧棠,字芾甘。,四川成都人。现代文学家、出版家、翻译家。同时也被誉为是“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最有影响力的作家之一。
中国当代文坛巨匠。其作品有“激流三部曲”(《家》《春》《秋》)、“爱情三部曲”(《雾》《雨》《电》)、《死去的太阳》《随想录》等。
『叁』 巴金激流三部曲赏析
《激流三部曲》是长篇《家》《春》《秋》三部连续性小说的总称。是现代文学史上的一部重要作品。从1931年开始创作第一部《家》,到1940年完成第三部《秋》,其间断断续续经历了10年时间。这是文学史上继《红楼梦》之后又一部记录封建大家族没落史的杰作,通过对官僚地主家庭高老太爷一家变迁衰败,分崩离析的真实描绘,揭露了封建家庭的触目惊心的层层黑幕,歌颂了知识青年的最初觉醒和英勇抗争,深刻地反映了中国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彻底崩溃的历史概貌,为旧制度敲响了丧钟。《三部曲》以五四运动所掀起的反帝反封建革命激流必将摧毁一座座封建思想的最后营垒为总的主题,展示了腐朽没落的封建秩序、伦理道德必然死亡,民主的新生的一代青年正在崛起这样一个重大意义的社会趋向。它的内容由三个互相连续的部分所构成:《家》描写了高家森严的威势,梅的忧郁而死,瑞珏的悲惨结局,鸣凤的投湖自尽和觉慧的毅然叛逆。《春》描写了觉民的继起斗争,淑英的愤然出走,惠的悲剧命运和克安、克定的日趋堕落。《秋》描写了高家矛盾的激化,情儿的重病身亡,觉新的逐步觉醒和高家的土崩瓦解。具有强烈反封建意义的故事,曾经激动过几代读者的心。 《激流三部曲》在艺术上也是成功的,作品塑造了众多的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语言清新流畅,富有浓烈的感情色彩,读来真挚感人。 从文化意义上,把《激流三部曲》看成是传统“忠孝仁义爱信和平”在现代文化背景下的堕落和“建功立业”、“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现代文化背景下内涵的更新,也许是有合理性的。在中西文化碰撞的夹缝中,巴金是现代文化人中不偏不倚、又西又中的作家。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深沉思考,使他不能轻易地扬弃它的全部,但他又感到全部因袭的可怕。所以他从最能反映中国传统文化的社会形态之一——家庭出发,来审视现代的生活与心态。他冷静地剖析出了对传统“忠孝仁义爱信和平”作抵抗的两种方式:堕落与叛逆。前者以克安、克定为代表,后者以觉民与觉慧为代表,二者形式与性质并不相同,但效果却是一致:预示封建文化思想的消亡。值得注意的是:觉慧、觉民没有再去走贾宝玉的老路,归回到道家的避世养生、知足常乐的没落境界,而是投身于时代的激流,创造更新的文明。所以在他俩身上仍然有着“建功立业”和“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传统文化内质,只不过更有进步意义一些。
『肆』 求巴金的散文赏析
<正> 收在巴金散文集《龙·虎·狗》中的《爱尔克的灯光》,是一篇感情深沉地怀念亲人的抒情散文,也是一篇声讨封建家庭和传统观念的战斗檄文。巴金是一位激情洋溢富有理想的作家,他从旧的封建营垒中冲杀出来,深知封建宗法制度和吃人礼教的血腥罪恶,亲眼目睹一个个年轻的生命横遭摧残,许多人的心灵被严密禁锢,使他产生了极大的愤懑和忧郁,永久地颠簸于理智与感情之间。他曾说:回忆常常“燃起猛烈的火焰,来烧我的骨髓。有时候我会紧闭眼目,弃绝理智,让感情支配我,听凭它把我引到偏执的路上,带到悬崖的边沿。”(《忆》)
收在巴金散文集《龙·虎·狗》中的《爱尔克的灯光》,是一篇感情深沉地怀念亲人的抒情散文,也是一篇声讨封建家庭和传统观念的战斗檄文。巴金是一位激情洋溢富有理想的作家,他从旧的封建营垒中冲杀出来,深知封建宗法制度和吃人礼教的血腥罪恶,亲眼目睹一个个年轻的生命横遭摧残。
我说,这是最后一次的眼泪了,
哭泣是很可羞耻的事情。
我们的眼泪已经流得太多了!
给武士们当枪靶子的生活也过得很够了!
我们的血管里还流着人的血,
我们的胸膛里还跳着人的心:
我们要站起来,像一个人。
我们要坚决表示:不是任人宰杀的羊群,
我们要靠自己来决定我们的命运。
我说,这是最后一次的眼泪了,
哭泣是很可羞耻的事情。
对于巴金来说,‘友情是生命中的长明灯’,如今身边的朋友一个个都故去了,他感到十分孤寂,于是他说:‘长寿是一种惩罚’。
在灵魂的审判台前
——巴金散文《小狗包弟》赏析
步永忠
在巴金的创作生涯中,30~40年代和新时期是两个高峰。30~40年代的巴金,主要凭借他的小说创作赢得了广大读者,奠定了他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不朽地位。对封建制度、封建礼教以及人类一切黑暗现象的暴露与鞭挞,对光明未来的希望与热切呼唤,这些构成了他的小说的基本主题。进入新时期,年届古稀的老作家仍然疾恶如仇,笔锋直指刚刚逝去的恶梦一样的专制年代,深刻反思这段历史、反思自身及整个民族的弱点,呼唤人性的觉醒与复归。他是这一幕悲喜剧的亲身经历者,甚至有时不自觉的充当着某种角色,因而笔端流露出来的切肤之痛便具有了特别深刻的含义。适应于直接宣泄内心痛苦的需要,巴金选择了更便于袒露自己心迹的文体——散文:他似乎要迫不及待地传达某种情绪、某种感受,而无暇去经营纯粹的技巧了,这正是劫后余生而良知未泯的老作家的可爱与可敬之处。当被虚伪与矫饰蒙蔽双眼达数十年之久的人们再一次面对这样一种赤裸裸坦露自己真性情的文学作品时,他们的灵魂不由得不悚颤、他们的内心不由得不引起巨大的共鸣。可以说,迄今为止,巴金在新时期文坛的地位主要是由散文确立的。从1978年起,他开始写作《随想录》,陆续在香港《大公报》和《文汇报》等报刊上发表。到1986年9月,巴金以82岁高龄完成了150篇,凡42万字的五集《随想录》的写作,并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含《随想录》《探索集》《真话集》《病中集》《无影集》等五个集子。《小狗包弟》即选自其中的《探索集》。
这是一篇不难解读的散文,叙述的是作者在“文革”期间无力保护自己家中的小狗免遭劫难的一段恨事。这条唤做“包弟”的小狗干净而乖巧,深得作者一家人和来客的喜爱。但是“文革”来了,它却成了家中的一大包袱,因为它的叫唤可以随时引来抄家的不速之客。目睹邻居被抄家的惨状,“我”终于决定把包弟送到医院供科研人员做实验用。小狗包弟从此从“我”的生活中消失了,但“我”还时常怀着悔意刻骨铭心地想念它。
作者给与读者的不是情节的传奇性、叙述对象的坎坷经历。在那闹剧迭出的荒谬年代,小狗包弟的遭遇可以说是一桩微乎其微的小事。在人都不能成其为人、人都无法把握自己命运的时候,一条小狗的逝去又能算得了什么呢?但读完这篇文章,读者却能感受到一股扑面而来的情感冲力:含泪的控诉、严酷的自审。这正是凝聚在小狗包弟命运故事之中的深沉内蕴,是作品真正打动人心所在。
包弟的经历折射出一个时代的特点: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扭曲、人性的变异及一切美好事物的被摧残、泯灭。文章的开始作家便引用了一则艺术家与狗的故事点明了这一点。当那位艺术家被自己的同类以“莫须有”的罪名整治得死去活来之时,惟一同情他、给他以精神上莫大安慰的却是他喂养的小狗,颇通灵性的小狗忠实于自己的主人,为他悲鸣而死。在这里,人这种万物的灵长、宇宙的精华甚至堕落得连禽兽都不如,感情似乎只存在于异类之间,这不能不说是对扭曲人性的时代的含泪嘲讽。文章批判现实的基调一开始便确定了下来。艺术家无法保护自己钟爱的小狗,巴金也同样无法保护自己的包弟。这只在他家呆了七年的小狗已成为他们家庭的重要成员,是全家人精神上的一份小小寄托。但在充满斗争哲学的年代来临之时,可爱的小狗终于失去了存在的位置。人性大沦丧,兽性大泛滥,一切美好的事物都在毁灭之列,何况一只宠物!通过小狗包弟遭遇的叙述,作者批判了整个荒谬的年代。《随想录》中相当一部分作品具有这样强烈的批判意识,或通过怀念故人的遭遇,或通过回忆自己的经历,或通过记写触景生情而想起的一桩旧物。《小狗包弟》则以一只小狗在“文革”中的悲惨命运,从一个侧面完成了批判的主题。
但仅仅如此,并不足以显示本文的价值。对苦难岁月的清理与批判早在“文革”结束就已为伤痕文学等一系列文学作品所开启与承担。《小狗包弟》的最大意义与其说是在批判,还不如说是在反思,具体的说,是对自身的反思,也是对以作者为代表的整个知识阶层的反思。作者的笔调是沉重的,自我解剖是严厉的,甚至到了残酷的地步。他仿佛站在灵魂的审判台前,拷问自己、鞭挞自己性格中的弱点。作者是那个时代的过来人,他曾经强忍着肉体与精神上的双重折磨,虔诚的接受思想改造。在造反派手里的大棒之下,“默默忍受、毫不申辩”;在来自全国各地的串连者面前,态度“顺从而认真”;在学习《语录》和《讲话》时“态度诚恳,身体力行”。在强大的专政机器下,富有独立品格的知识分子成为“逆来顺受”的软弱的臣民,直到运动后期,才终于看清这场历史的大骗局:“当初总以为‘文化大革命’是真正的革命运动,工宣队是派来落实政策的,哪里料到原来是这么一回事呢?太老实了真不行。”(关于巴金在‘文革’期间的遭遇详见王西彦《炼狱中的圣火——记巴金在“牛棚”和农村“劳动营”》)在新时期,当巴金从历史的废墟中站起来回视那段历史时,除了发现历史的丑陋与黑暗之外,更进一步深刻地认识了自身的弱点:过于听话、过于天真、过于软弱,贪恋生命以至到苟活的地步。这是理性意识与怀疑精神的觉醒,它从“五四”就已发展起来,中断数十年而终于在知识分子身上复苏。深刻的忏悔正是中国现代知识分子新生的开始,而由已入耄耋之年的老作家巴金表达出来显得尤为难能可贵。《小狗包弟》就是作家一系列“忏悔录”式作品中的一篇。当年像摔掉包袱一样将包弟送上了医院的解剖桌,在自己的心上作者却承受了永远也摔不掉的重负。“不能保护一条小狗,我感到羞耻;为了想保全自己,我把包弟送到解剖桌上,我瞧不起自己,我不能原谅自己!我就这样可耻的开始了十年浩劫中逆来顺受的苦难生活。”这发自肺腑的自谴自责,具有慑人心魄的力量。相对于那些变节者、出卖亲友者、落井下石者、投机取巧者、混水摸鱼者,作者的所作所为实在算不了什么。从表面上看,这种灵魂的拷问已到了苛责的地步,却正指出了相当长的一段时间我们民族陷入灾难的原因:民族人格,尤其是作为大众精英与代表的知识分子人格的萎顿与贫弱。作者耿耿于怀,不能原谅自己,这笔“心灵的欠债”使作者的心永远在无边的忏悔中“煎熬”。但惟其如此,中国现代知识分子的蜕变与新生才有希望,整个民族的振兴才有希望。作者的拳拳之心灼然可见。
追求真诚,把心掏给读者,这是巴金几十年创作生涯一贯恪守的准则,晚年所写《随想录》更多直抒胸臆之作。有感于十年内乱假话成风的恶习,巴金提倡说真话、抒真情,他甚至将《随想录》中的一集名之为《真话集》。在人们对说假话已经习以为常之际,要恢复“说真话”的简单道德原则又谈何容易,巴金以他的作品身体力行着这一准则。《小狗包弟》便是这样一篇“说真话、抒真情”的作品。全文没有令人费解的象征、隐晦的比喻,有的只是从内心流淌出来的自然的话语,形成“我手写我口”的风格。读者所看到的是作者痛苦的、真诚的、没有任何矫饰的心灵原生态,正因为如此,才更有打动读者的直接效果。作者曾经说过:“艺术的最高境界是真实,是自然,是无技巧。”(转引自黄裳《思索》)《小狗包弟》实现了这一美学追求。全文语言质朴无华、明白如话,真正达到返璞归真的境界。
然而真实、自然并不意味着毫无艺术技巧可言,只是技巧运用到炉火纯青的地步,已与整篇文章融为一体,似乎无可寻觅了。当我们细细体味《小狗包弟》时,我们便可看出其匠心独运之处。这首先体现在文章的构思与叙述方法上。文章没有采用铺叙手法一路平铺直叙而来,而是由现在写到过去,再由过去回到现在。在对往事的回眸中也有跌宕起伏。文章先讲述了一个多月前听说的一则艺术家与狗的故事,这则故事既是全文的引子,交待了写作的缘起,又含蓄的指出了文章主题的一个重要方面:批判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扭曲变形。接着便转入对往事的回忆:写了包弟的由来、有什么要求便立起身子作揖的特殊本领、对主人的忠诚以及主人一家对它的喜欢,中间插叙了日本朋友对包弟的喜爱与赞叹。但作者没有接着按照时间顺序介绍包弟的处境和结局,而是又一次采用倒叙手法,由作者想到日本女作家由起女士的问话而先交待了包弟的结局:包弟已经没有了。然后作者补叙事情的经过。在叙述完往事之后,作者回到现实中来,写此时此刻,获得解放之后对包弟的思念之情。从整体来看,全文有起有伏,颇有引人入胜之致。
《小狗包弟》的艺术特色还体现在表达方法的交错杂糅上。全文前一部分以记叙为主,对包弟的外貌采用白描手法,寥寥数笔,其可爱神态便跃然纸上。但亦时有抒情议论,如回想起包弟看到“我们”摇头摆尾的样子时,不禁发出感慨:“那种高兴、亲热的样子,现在想起来我还很感动,我仿佛又听见由起女士的问话:‘您的小狗怎样?’”,后一部分以抒情议论为主,但也夹杂着记叙性文字,如作者落笔现实时,对自己所住楼房环境的描述。全文最后是以一句议论点明文章主题的另一方面——对往事的忏悔、对自身的责备与反思的:“即使在‘说谎成风’的时期,人对自己也不会讲假话,何况在今天,我不怕大家嘲笑,我要说,我怀念包弟,我想向他表示歉意。”多种表述方法并用使文章在散文的特色之外,呈现出杂感、随笔的特点,增强了文章“春秋笔法”的强烈色彩。这是写惯了多种文体的大作家的手笔,而散文则以其文体的开放性特色容纳了多种表现手法的共存。
《小狗包弟》看似写物,实是写人,是《随想录》中众多“忏悔录”式散文中的佳作,作者以娴熟的笔法、巧妙的构思、真率强烈的感情,在批判专制时代黑暗与罪恶的同时,反省自身的弱点,是从觉醒了的现代知识分子心灵中流淌出来的诗篇,具有震撼人心的思想力度,又具有感人的艺术魅力。
(原载《阅读与欣赏》1996年第2期)
『伍』 赏析《繁星》巴金
我爱月夜,但我也爱星天。从前在家乡七、八月的夜晚在庭院里纳凉的时候,我最爱看天上密密麻麻的繁星。望着星天,我就会忘记一切,仿佛回到了母亲的怀里似的。
三年前在南京我住的地方有一道后门,每晚我打开后门,便看见一个静寂的夜。下面是一片菜园,上面是星群密布的蓝天。星光在我们的肉眼里虽然微小,然而它使我们觉得光明无处不在。那时候我正在读一些关于天文学的书,也认得一些星星,好像它们就是我的朋友,它们常常在和我谈话一样。
如今在海上,每晚和繁星相对,我把它们认得很熟了。我躺在舱面上,仰望天空。深蓝色的天空里悬着无数半明半昧的星。船在动,星也在动,它们是这样低,真是摇摇欲坠呢!
渐渐地我的眼睛模糊了,我好像看见无数萤火虫在我的周围飞舞。海上的夜是柔和的,是静寂的,是梦幻的。我望着那许多认识的星,我仿佛看见它们在对我霎眼,我仿佛听见它们在小声说话。这时我忘记了一切。在星的怀抱中我微笑着,我沉睡着。我觉得自己是一个小孩子,现在睡在母亲的怀里了。
有一夜,那个在哥伦波上船的英国人指给我看天上的巨人。他用手指着:那四颗明亮的星是头,下面的几颗是身子,这几颗是手,那几颗是腿和脚,还有三颗星算是腰带。经他这一番指点,我果然看清楚了那个天上的巨人。看,那个巨人还在跑呢!
1927年1月
写作背景:
这篇文章选自巴金的《海上杂记》。1923年,19岁的
巴金和三哥毅然冲破封建家庭的樊笼到了上海、南京,
考入东南大学附中补习班。在学习期间,参加了一些社
会活动,著名的“五卅”运动对他影响较大,他的民主思想
得到进一步的发展。1927年1月15日,他乘法国邮船“昂
热”号离沪赴法。他去法国是为了学习经济学,“向西方
找真理”,进一步研究无政府主义理论,考察欧洲的社会
运动。法国既是无政府主义的发源地,也是当时欧洲的
政治流放者的庇护所。2月18日,“昂热”号邮船抵达马赛。
19日,巴金抵巴黎。在邮船航行期间。巴金撰写
《海行杂记》38则。《繁星》是其中的一篇游记,
写于1927年1月。
第一部分(1):描写“我”最爱看繁星,回忆从前
在家乡夜晚望星天的情景和感受
第二部分(2):回忆“我”在南京读书时看望星天
的情景和感受。
第三部分(3—4):描写“我”在海上观看繁星的情
景和感受
『陆』 求巴金作品《家》中的经典语段与赏析
巴金的《激流三部曲》包括《家》《春》《秋》,以成都为背景,描写了1919年至1924年中国历史处在转折时期这一风起云涌的动荡时代中,封建大家庭高家四代人的生活。
为什么说《家》的文学造诣是最高呢
《家》不仅是巴金文学道路上竖起的第一块丰碑,也堪称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最优秀的现实主义杰作之一。
《家》在结构艺术上借鉴《红楼梦》的写法,以觉慧和鸣凤的恋情以及觉新与瑞珏、梅芬之间的纠葛作为情节发展主线,全面交织而展示了高公馆的衰亡过程。全书人物众多,事件繁复,但作品能始终围绕基本线索展开描写,有条不紊,紧凑周密,波澜起伏,跌宕有致,显示了作者精于构思的能力。
《家》基本上仍然属于“青春型”的创作,那由真诚热烈的心里唱出的青春之歌,是特别能唤起青年人的共鸣的。它很能代表巴金前期创作的风格:只求与青年读者情绪沟通,不求深刻隽求,倾向单纯、热情、坦率,以情动人,情感汪洋恣肆,语言流水行云,虽然有时少锤炼,不耐咀嚼,整体上却有一种冲击力,能渗透读者的内心。
『柒』 巴金 星 赏析
星
在一本比利时短篇小说集里,我无意间见到这样的句子:
“星星专,美丽的属星星,你们是滚在无边的空间中,我也一样,我了解你们……是,我了
解你们……我是一个人……一个能感觉的人……一个痛苦的人……星星,美丽的星星……”
我明白这个比利时某车站小雇员的哀诉的心情。好些人都这样地对蓝空的星群讲过话。他们
都是人世间的不幸者。星星永远给他们以无上的安慰。
在上海一个小小舞台上,我看见了屠格涅夫笔下的德国音乐家老伦蒙。他或者坐在钢琴
前面,将最高贵的感情寄托在音乐中,呈献给一个人;或者立在蓝天底下,摇动他那白发飘
飘的头,用赞叹的调子说着:“你这美丽的星星,你这纯洁的星星。”望着蓝空里眼瞳似地
闪烁着的无数星子,他的眼睛润湿了。
我了解这个老音乐家的眼泪。这应该是灌溉灵魂的春雨吧。
在我的房间外面,有一段没有被屋瓦遮掩的蓝天。我抬起头可以望见嵌在天幕上的几颗
明星。我常常出神地凝视着那些美丽的星星。它们像一个人的眼睛,带着深深的关心望着
我,从不厌倦。这些眼睛每一霎动,就像赐予我一次祝福。
在我的天空里星星是不会坠落的。想到这,我的眼睛也湿了。
『捌』 巴金《家》赏析
巴金的《家》是当时社会的写照,在家中他刻画了众多丰富典型的形象,专横,衰老的高老太爷,荒淫残忍的假道学冯乐山小说中的人物有七十来个,其中既有专横,衰老的高老太,腐化堕落的五老爷克定,荒淫残忍的假道学冯乐山,温顺驯良的梅芬,善良厚道的长孙媳瑞钰。
以及受新潮思想、向往自由平等的觉慧、觉民、琴等青年觉悟者和叛逆者的形象。其中印象最为深刻的要数那个以死来对封建制度提出抗议的刚烈女孩鸣凤。
鸣凤是一个很典型的就社会,就制度的牺牲品。她在很小的时便被卖到高公馆做丫鬟,在这七年中鸣凤过着召之即来,挥之即去的非人生活,鸣凤怕自己做错事而被责骂,她把一切都归结于命运。
认为“世间的一切都是由一个万能的无所不知的申明安排好了的,自己到这个地步,也是命中注定的”。但她却也有过些幻想,毕竟这样的她才十七岁,正是少女最爱幻想的时候。
觉慧是一个向往自由,接受新思潮的叛逆者。这样的他不得不说是早就鸣凤悲剧的另一根导火线。觉慧起初对鸣凤够不上爱,最多不过是好玩罢了。他不要待在这个无可挽救的封建大家庭,他参加社会各种新潮运动,这样也就难免忘记了那个和他处于热恋的小丫鬟鸣凤。
当高老太爷要将鸣凤当做礼物送给荒淫的冯乐山时,觉慧却因为工作忙而只是口头上应付了一下鸣凤。夜五更鸣凤最终走向她自己选的那条路,挂着凄凉的微笑,一步步的走向湖底,在生命的最后一刻他终于叫出了“觉慧”,没错,是“觉慧”。
在生命的最后一刻,她终于不在是一个低微,一个可以被人买来买去,送来送去的物件,她是一个人,一个有血有肉有感情的人,她以死来控诉这个万恶的吃人的封建社会,她用死来唤起整个社会向黑暗势力的抗争。
这一幕不禁让我想起很多很多年前巩俐主演的《大红灯笼高高挂》,背后是高高挂起的灯笼,而四太太却一直徘徊在屋顶,她已经疯了,她认为屋顶是最接近天空的地方,渴望着自由。
那时候小不懂得电影为什么那么拍只是觉得很恐怖,现在渐渐的知道那是在封建社会残害下的典型女性形象。在封建的大宅院中究竟埋葬了多少人的青春。
(8)巴金作品赏析扩展阅读
《家》内容简介:
《家》是一部思想相当深刻的现实主义力作,作品通过以觉慧为代表的青年一代与以高老太爷为代表的封建腐朽势力的激烈斗争,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面貌,深刻地揭露了封建社会和家族制度的腐败与黑暗;
控诉了大家族和旧礼教、旧道德的罪恶及其吃人的本质,并且揭示其必然灭亡的历史命运。同时,作品还以极大的激情歌颂了青年知识分子的觉醒、抗争以及他们与罪恶的封建家庭的决裂。
『玖』 巴金的作品秋的赏析
《秋》,我国著名作家巴金所著的《激流三部曲》之三。小说继续叙述了高公馆的故事。回
答主要内容:
蕙的灵柩停在庙中已经一年多,她的丈夫忙着续弦,根本没想到要让她入土为安。在周老太太、觉新与觉民的“威胁”下,蕙才得到存身之地。她糊涂的父亲又将儿子枚推入火坑,枚才17岁,就有了肺病的迹象,父亲周伯涛不愿承认儿子有病,却忙着给他娶了冯家的小姐为妻,两人感情不错,但妻子脾气很大,枚夹在她与长辈间受气,婚后不久就因病去世,留下新婚的妻子和她腹中的胎儿。
『拾』 赏析巴金的小说《狗〉
巴金之所以大量采用这种形式,其主要原因是由于它便于抒情,自然地具有了对事件抒发感情的职能。而在巴金的小说中,作者则更加注重,更加发挥“我”的抒情作用:纵笔抒写“我”因事件而引起的感情波动,以及“我”对事件的发展和人物的命运作出的美学评价。
高度重视并充分发挥第一人称“我”的抒情职能,是巴金小说抒情艺术的一个突出特色。巴金讲,他喜欢用第一人称的写法,“我知道的就提,不知道的就避开,这档写起来,的确更方便。”在小说创作中,巴金广泛采用了第一人称形式,包括书信体、日记体在内,在第一人称的作品里,“我”作为事件的参与者或目击者的特殊身份,占巴金短篇的三分之二。
巴金喜欢的短篇小说《狗》就是用第一人称写成,它“写的是感情,不是生活”。这种感情就是作者的感情,是来自生活的感情。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穷人衣不裹体,食不饱腹,四处流浪,暴尸荒野,不如富人家的狗。帝国主义者在中国的土地上为非作歹、横行霸道,把“华人与狗不能人内”的牌子挂在公园门口,视中国人与狗同类。在这样一种环境下,作者义愤填膺地写下了《狗》。作者着重写出的不是主人公的悲惨生活,而是主人公的愤怒情绪。流浪儿“我”生在人间,没有做人的权力,得不到保护,得不到温饱,连狗都不如。“我”在街上看到女主人“粉红色的腿”旁边的白毛小狗,那样受到爱宠和保护,便幻想自己也变成一只小狗,以得到同样的爱宠和保护。“我在破庙里的神像前祈祷,爬在地上学狗叫,满以为自己可以算是一只合格的狗了。”可是,当他爬到“粉红色的腿”旁边时却被踢开,还因和洋人的白毛小狗扭打,遭到谩骂毒打,被关进“黑暗的洞里”。“小说主人公是在诅咒那些殖民主义者,他并不是真正在地上爬,汪汪叫,想变成一条狗。他在讲气话,讲得多么沉痛!”全篇带着血泪的控诉,燃着烈火的质问。文章写出了中国人的共同感情,表达出了“我要叫,我要咬”的反抗的呼声。从这种感情,很容易联想到身处三座大山重压之下的中国人民的苦难。显然,“我”的抒情对小说的主题起了丰富和深化的作用,赋予了作品以深沉的思想和艺术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