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名言名句 » 周梦蝶我选择赏析

周梦蝶我选择赏析

发布时间: 2021-02-03 21:26:16

1. 赏析周梦蝶的《云》这首诗

【赏析】

周梦蝶是台湾诗坛一位十分特殊的诗人,二十多年的摆书摊生活,几乎以苦行的方式生活,对物质无欲无求;而他的诗歌,也被称为字字悲苦,因此梦蝶被认为是一位“诗坛苦行僧”。而梦蝶对悲苦的态度,也不仅仅是以悲苦自居,在其诗歌创作的过程中,梦蝶的态度是有所变化的,而最终,他在诗歌中表现出对悲苦的超越。可以说,梦蝶先生的物质生活是悲苦的,而他的精神生活,则是十分充裕的。诗歌作为梦蝶精神生活的主要体现,最终仍是要超越物质上的悲苦,达到精神上的快乐的。《云》这篇诗中开篇第一句话就是“永远是这样无可奈何地悬浮著,我的忧郁是人们所不懂的。”似乎在向人们诉说他内心当中的悲苦和孤独,“镣铐”、“忧患”、这些字词都体现出诗人内心的悲苦。在初期的《孤独国》创作中,可以体会到诗中字里行间都透露着悲苦。作者在这一时期主要是抒发自己内心的情感,将自己内心的感受全部化作诗的语言,因此诗便成了他对是孤独世界的探索与开拓的试验,诗人只是在诗中一味的表现孤寂、苦闷,使孤绝的心灵得到彻底的释放与抒发。

2. 庄周梦蝶该典故到底揭示了一个什么道理

庄周梦蝶的故事体现的道理:众生平等,人与物合。

庄子通过对梦中变化为蝴蝶和梦醒后蝴蝶复化为己的事件的描述与探讨,提出了人不可能确切的区分真实与虚幻和生死物化的观点。表现了一种人生如梦的人生态度,又把形而上的“道”和形而下的庄周与蝴蝶的关系揭示出来。

形而下的一切,尽管千变万化,都只是道的物化而已,庄子认为达到天人合一最好的方法是“物化”。

所谓“物化”是说:“要使人性复归,让人按照人原来的自然天性自由自在地、痛快淋漓地去生活。”可见,“物化”的状态是消除了我与物、主与客、古与今、现实与梦境等差别之后合为一体的至真至美的最高境界。

(2)周梦蝶我选择赏析扩展阅读

背景

庄周那时还是漆园吏,常在住处冥想。一日睡觉时突然做了一个梦,梦中自己变成了一只蝴蝶,庄子若有所悟,便用这一篇文章记载那种逍遥愉悦的境界。

庄周梦蝶典出《庄子·齐物论》,是战国时期道家学派主要代表人物庄子所提出的一个的哲学命题。在其中,庄子运用浪漫的想象力和美妙的文笔,通过对梦中变化为蝴蝶和梦醒后蝴蝶复化为己的事件的描述与探讨,提出了人不可能确切的区分真实与虚幻和生死物化的观点。

后世影响

故事虽极其短小,但由于其渗透了庄子诗化哲学的精义,成为了庄子诗化哲学的代表。也由于它包含了浪漫的思想情感和丰富的人生哲学思考,引发后世众多文人骚客的共鸣,成为了他们经常吟咏的题目。

最著名的莫过于唐代诗人李商隐所言“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出自《锦瑟》,是说庄周其实知道自己只是向往那自由自在的蝴蝶。望帝那美好的心灵和作为可以感动杜鹃。)

唐代诗人李白在《古风五十九首》中写道:“庄周梦蝴蝶,蝴蝶为庄周。一体更变易,万事良悠悠。乃知蓬莱水,复作清浅流。青门种瓜人,旧日东陵侯。富贵固如此,营营何所求。”

庄周梦见自己化为翩翩起舞的蝴蝶,醒后竟不知道是自己梦中变成蝴蝶呢,还是蝴蝶梦见自己变成庄周。事物总在不断变化之中,宇宙间万物没有例外。可知道蓬莱岛周围广邈的海水,也曾经变为清清的细水流。你看那长安南门边种瓜的老头,他当初就是秦朝的东陵侯。功名富贵莫不如此,笑看那营营之辈,临死前能带走什么!

唐代诗人白居易仕途遭受挫折,理想破灭时,整日也如在梦中:“鹿疑郑相终难辨,蝶化庄生讵可知。假使如今不是梦,能长于梦几多时。”(《疑梦二首》)是蝴蝶化为庄周呢,还是庄周化为蝴蝶,谁又能分得清楚?纵然不是活在梦中,但又与梦有什么区别?人生真是一场梦。

在诗人们的笔下,庄周的蝴蝶梦充满了消极与迷离的色彩。

“蝴蝶梦”也常寄托着文人才子们对故国、故土、故人的思念之情。有家不能回,有国不能报,身陷异国他乡的南北朝文学家庾信首先借用蝴蝶梦来抒写了自己对故国的思念,独在异乡的哀愁。

他在《拟咏怀》诗中这样写道:“寻思万户侯,中夜忽然愁。琴声遍屋里,书卷满床头,虽言梦蝴蝶,定自非庄周。残月如初月,新秋似旧秋。”

半夜里诗人不能入睡,愁上心头,幽咽的琴声传遍屋里,诗人听了倍感凄凉,那梦中的蝴蝶哪里是庄周,分明就是自己。天上的残月就像来时的初月,异乡的秋天多像家乡的秋天啊。这里作者把蝴蝶梦与初月、旧秋等一系列意象联系在一起,组成了一幅秋日月夜怀乡图,渗透着作者对故国故土的思念之情,使人黯然泪下。

3. 情景分析(任选一个情景作答) 我选择情景________作答

情景一: 李抄艺的做法错在没有袭体谅妈妈的关心。 李艺应该: ①理解妈妈,多与妈妈沟通,体谅妈妈的用心。 ②提高生活自理能力,不让妈妈操心。 情景二: 王军的做法错在没有理解和尊重老师。 王军应该: ①尊重与信任老师,理解与体谅老师。 ②当受到老师批评时,应该虚心接受,和老师好好沟通。 情景三: 张丹的做法错在缺乏自我保护意识(或:安全意识) 张丹应该: 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善于识别骗子的骗术,避免上当受骗。 (指出错误1分,理由分析4分,紧扣情景,言之有理即可酌情给分)

4. 作文《我选择……》

我选择放弃
十七岁,人生的花季。这个美好的季节到处洋溢着春风,使我的心开始悄悄的萌动。这颗初恋的小树在花季中慢慢地成长,然而面对未来,我必须懂得放弃。
去年夏季我与你在林荫小道上边走边聊,为了此时此刻的到来,我朗诵起辛弃疾的《青玉案.元夕》“……众里寻她千网络,暮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我停下脚步,郑重其事地向你表白:“我爱你。”只见你涨红了脸,用脚轻轻地踢着地上的一只易拉罐,但那句:“我也爱你”却似乎从地球上消失了,久久没有从你口中说出。难道老天要永远封存这在个字吗?
此刻,我大脑的思维却异常活跃,想想一年来的朝夕相处,想想我们在一起的美好时光,无忧无虑的世界。“难道这只是一个梦,难道这是传说中的童话世界,难道我们之间没有感情?难道你不爱我?”那“难道”“难道”之类的话咄咄逼人。此时似乎万籁俱寂,小草、星星都在等待着你的回答,只见你深深地吸了一口气,心平气和地对我说:“为了得到爱的资本,为了得到大人们的认可,为了我们的明天,我不敢轻言爱情,让我们都把精力用在学习上吧!”
皎洁的月光还是那么的迷人,而我的心却是伤痕累累。你拉着我的手向我朗诵了舒婷的两句诗:“别怨我今天还没有接受你的表白,只是我不愿意看到这份爱像夜空升腾的礼花,在最绚丽的瞬间凋零,暂且将这份爱封存起来,是为了和你仿佛永远分离,却终身相依。”
这一次“约会”我们不欢而散,但却永远定格在我的内心。而眼前的依依惜别和苦苦等待是为了金秋那圆圆的收获和甜甜的憧憬。
说放弃就应该放弃,放弃爱你的决定,暂且封存那爱的火苗。我选择放弃,同时也看到了我们美好的未来。

5. 从文学角度赏析《庄周梦蝶》,着重讨论其中的诗意与美学

庄周梦蝶,典出《庄子·齐物论》。在其中,庄子运用浪漫的想象力和美妙的文笔,通过对梦中变化为蝴蝶和梦醒后蝴蝶复化为己的事件的描述与探讨,提出了人不可能确切的区分真实与虚幻和生死物化的观点。

“蝴蝶梦”也常寄托着文人才子们对故国、故土、故人的思念之情。有家不能回,有国不能报,身陷异国他乡的庾信首先借用蝴蝶梦来抒写了自己对故国的思念,独在异乡的哀愁。他在《拟咏怀》诗中这样写道:“寻思万户侯,中夜忽然愁。琴声遍屋里,书卷满床头,虽言梦蝴蝶,定自非庄周。残月如初月,新秋似旧秋。露泣连珠下,萤飘碎火流。乐天乃知命,何时能不忧。”半夜里诗人不能入睡,愁上心头,幽咽的琴声传遍屋里,诗人听了倍感凄凉,那梦中的蝴蝶哪里是庄周,分明就是自己。天上的残月就像来时的初月,异乡的秋天多像家乡的秋天啊。这里作者把蝴蝶梦与初月、旧秋等一系列意象联系在一起,组成了一幅秋日月夜怀乡图,渗透着作者对故国故土的思念之情,使人黯然泪下。唐人崔涂在《春夕旅怀》中通过蝴蝶梦也寄托了自己飘泊他乡、思念故土之情:“水流花谢两无情,送尽东风过楚城。蝴蝶梦中家万里,杜鹃枝上月三更。”远离家乡的诗人已是两鬓生白,三更月时枝上杜鹃的悲鸣声打破了诗人思乡的蝴蝶梦。另外欧阳修的《玉楼春》:“寻思还有旧家心,蝴蝶时时来役梦”和洪迈的《秋日漫兴》:“倦游已梦庄生蝶,不饮何忧广客蛇”等都通过蝴蝶梦寄寓了游子的乡关之思。

6. 周梦蝶十月赏析

周梦蝶的《十月》,从象征意义上来看,是写秋末冬初的一种心情,那正是万物萧条,大地进入“冬藏”的时候,显示秋天已经“死亡”了,人的肉体和思想情怀也在此时进入“冬眠”期。然而,季节有四时之分,循环不息,而人的生命却已无季节往返之可能。

全诗都在谈这个“死亡”的现象,但又不直接触及死亡的本质和本体、过程,而取其模糊的象征意味,突显死亡在永恒和虚空之中的定位。

“就像死亡那样肯定而真实
你躺在这里。十字架上漆着
和相思一般苍白的月色”

第一行诗句,诗人直接点题,就像虚空之中突然显现的影像,之前该有些什么东西,引起诗人的感慨,他才会发出“就像死亡那样肯定而真实”的感慨。肯定而真实是不容置辩的,是一种已确定的真实,但那究竟是什么呢?

“你躺在这里”,死亡的真实是因为“死者”躺在这里。台湾著名诗人兼评论家罗青说:“这是一倒装句,原句应为'你躺在这里/就像死亡那样肯定而真实'”。把“你躺在这里”放在开头第一行,未尝不可,但读来索然无味,后继的诗句就成了很“自然”的铺排,产生不了那种突如其来的力度。

诗中的“你”语意广泛,可以泛指一切人或一切事,甚至可以隐喻季节、时间等,可随读者的想象而变化。当然,若从全诗来看,这个“你”指的是人,它有两层意思,一是指诗人,一是指诗人之外的他人。

紧接着,诗人勾画出一幅墓地的景象,十字架象征死亡和墓地,你静静的躺在这里,墓地上的十字架漆着“像相思一般苍白的月色”,这行诗点出了时间,是在一个凄清的夜晚,月亮白惨惨的,照在十字架上,就像给十字架漆上白光,然而。这月色“和相思一般的苍白”,相思不只是指情人之间的思念,如今“你已躺在这里了”,即有相思,也像月色一般的苍白,这思念何其沉重,叫人难以消受。

首三行诗写出了墓地的环境氛围,借用十字架和苍白的月色,突显令人伤怀的场景和梦一样迷离的意象。

我们不禁要问,这个“你”因何死亡,诗人不会无缘无故的去写一个人的死亡,这死亡该带有特殊的意味。它也许指的是一种精神上的死亡。

“而蒙面人底马蹄声已远了”

在如此凄清的墓地上,突然跳出了一个“蒙面人”,且骑着马远去了。

你会不会觉得很突兀呢?

墓地何来的马蹄声?而骑马的是个“蒙面人”,为什么要蒙面?尤其是在这样的夜晚,这样的场景,是怕被人认出真面目来吗?

可见这蒙面的骑士和马蹄声是诗人的幻觉或想象,意象处理有点奇特,但如果与墓地这个特殊的环境结合起来看,这该是“死神”的化身。诗人用模糊的形象和恍惚的声音来衬托“死神”,把死亡的触觉写得凄凉而美。

“这个专以盗梦为活的神窃
他底脸是永远没有皱纹的”

原来,这个“蒙面人”是个“专以盗梦为活的神窃”,人活着才有梦,死了也就梦灭了,死神的脸是永远没有皱纹的,这句诗的意思是说,死神冷酷无常,是不为生者或死者动容;他底脸永远是冷冰冰,没有任何的表情,故看不到“皱纹”。

这三行诗是诗人在墓地里闪入脑际的一种深沉的构想和感慨。

“风尘和忧郁磨折我底眉发”

诗人从虚幻的想象中回到现实,审视着自己的过去,那是一段披着风尘和忧郁的岁月。诗人从小从军,走遍大江南北,风尘仆仆,而约大半的时间都是在忧郁的心境中渡过。

“我猛叩着额角。想着”

这一句又是倒装句,猛叩额角的动作,含有悔恨、怨怼之意。

“这是十月。所有美好的都已美好过了”

虽然是后悔,但诗人不想,现在的秋暮时分,虽然已接近“冬藏”(死亡),但过去我也有过“美好”的岁月,这些美好的都已美好过了,我这一生该是没有什么遗憾。

“甚至夜夜来吊唁的蝶梦也冷了”

吊唁,是指前来探丧的礼仪,这是诗人的自况,从某种意义上来看,死亡的不只是肉体,甚至是精神世界的崩亡,前来吊唁的不是蝶,而是蝶梦,这虚无缥缈的蝶梦,令诗人的梦也冷了,即使它(蝶梦)夜夜来吊唁。这里头说的是一种万念俱灰的情绪。

“是的,至少你还有虚空留存
你说。至少你已懂得什么是什么了
是的,没有一种笑是铁打的
甚至眼泪也不是……”

这最后的一段是个对比,既把前面所写的关于死者和生者,过去和现在做一个对照。虚空是什么呢?虚空是空无一物,意即已成为“历史”的人或过往,对现在时来说,是已无存在之可能。但诗人却说:至少你还有虚空留存。虚空怎么能“留存”呢?诗人用的是反语,不存在的东西即是永恒;“你还有虚空留存”,死亡对你而言,即是虚空,也是永恒,你所“留存”的是那个永恒的虚空,你的死亡也是不可变更。它甚至可以扩大到整个宇宙层面去,所以当你说:“你已懂得什么是什么了”,你便拥有了整个宇宙的真理,你的死亡变成一种超越肉体的永恒的精神本质。世间一切的悲欢离合、生离死别,其实都是很表象的东西,这些都不会“留存”。“没有一种笑是铁打的”,铁打的笑是不轻易改变,而且没有表情,硬梆梆,给人一种极其沉重而悲穆的感觉;反过来说,我们的笑应该是真诚而慈悲,眼泪也一样,笑和眼泪都是内心的语言,给这无望的世界带来一丝温暖。这是一种精神境界的描写。

7. 周梦蝶诗歌解读

庄周梦蝴蝶,蝴蝶梦庄周,蝶非梦,梦非蝶,蝶亦是蝶,梦亦是梦,蝶本无梦,梦本无蝶,庄周梦蝶何所似,雪化为水差可拟,亦梦亦蝶亦庄镇,亦雪亦水虚空中。这或许就是一个让大陆读者非常陌生的固守诗之“孤独国”的台湾诗人周梦蝶及其诗作给读者的印象。

周梦蝶是诗歌最重要的是雪的物质表达。

周梦蝶诗歌中关于雪的物质想象,从开始的“孤独”之象,经历“虚无”之象,再到“宁静”之象,展示了他对“雪”的物质想象的三种审美意象,就表象而论,这孤独、虚无与宁静,分别顺承看中国的儒、释、道三家的思想,对此可以形象的表达为“雪是雪”、“雪非雪”、“雪只是雪”的三个物质想象的认知境界。

在周梦蝶的诗歌里,雪已成为诗人心灵的客观对应物,体现了中国传统文人特立高达的心灵境界。他能够想象出来的特别意象,他所遭遇的复杂情景,他能够驾驭和不能驾驭的思想困惑,都在他的诗歌文本里得以体现。雪即是周梦蝶诗歌的背景,也是他生命里的底色。周梦蝶的诗歌作品,完全是基于其个人体验的厚重叙述,那种置身物外的效果,如“雪”办纯净自然的无言,把宗教式的大自然与肉身的人体合力打造的威慑力进行具象化,给人一种强烈的心灵冲击,充分体现出容不得半点亵渎和侵犯的生命最高尊严,揭示了宗教、人与自然关系的一个侧面,具有非常独特的审美价值。

………………………………………………………………………………………………………………

谁能于雪中取火,且铸火为雪?

周梦蝶的诗歌主要分为三个阶段,这里我就随便选择一首《让》:

让软香轻红嫁与春水,
让蝴蝶死吻夏日最后一瓣玫瑰,
让秋菊之冷艳与轻愁
酌满诗人咄咄之空杯;
让风云归我,孤寂归我
如果我必须冥灭,或发光——
我宁为圣坛一蕊烛花
或摇夜盈盈一闪星泪

诗人写雪绝不只是为了描摹雪的物态,而是借雪怡情、抒怀、表节,所以这“物质想象”在某种程度上说就是“精神想象”。虽然生长环境不好,但依然顽强自下而上,不随波浮沉而保持真我,“让风雪归我”、“我宁愿为圣坛一蕊烛花/或摇夜盈盈一闪星泪 ”的诗句似乎传达出一种“我不下地狱,水下地狱”的悲壮,那份幽独寥落、冷清荒寒的感觉正是人生遭遇挫折时的体验。“风雪”照应着诗人对于人生社会的关照,体现着高洁之志与孤寂之感交融一体的双重感情取向。诗人始终处于反思之中,躲在幽僻之地,带一点幸酸的笑容,审视着繁华一落寞。

………………………………………………………………………………………………………………

主要参考资料《诗意的视界》/方环海、沈玲

第一章《雪国的蝶影》周梦蝶诗歌论

………………………………………………………………………………………………………………

满意请采纳,不满意请追问。

8. 能否赏析一下周梦蝶的诗《云》

周梦蝶在诗中演绎来佛理哲思,进行源对禅思的捕捉与宣示,渴望藉此交流以得到栖息慰藉,得到一份支持与解脱。『孤峰顶上』即写进入永恒、圆足之境的过程。孤峰,是禅的顿悟与直指,其芳烈是不足为外人道的,但对于诗人来说,这种欣喜、孤危,颠扑不破,真实无瑕。从托钵、燃灯、摆渡到舍筏登岸,以至孤峰之巅,历波澜而趋平静,人生巨大的经验世界,透过诗人的静观感悟,晶莹剔透地呈现,表现出对自我无限的信心与肯定。
现实生活中,地心引力难以摆脱,世间苦闷消解无计;诗中的『孤独国』坐立在覆雪的山峰里,『还魂草』也深植于孤峰顶上,总是高寒寂寞,梦蝶毕竟孤独。于是只有借着『哲人』似的苦思冥想,努力以撑持『诗人』的百般孤独,埋藏忧愁,深耕心田。缘于寒苦委顿的人生与退缩消隐的心态,使其创作局限于极为狭小的视界,表现于诗歌艺术之中,则是寒冷狭仄而显精密细微的意象构织;且以心力为诗,艰苦锤炼、斟酌推敲,而多瘦语、瘦境(人亦奇瘦)!此二期的诗歌总体表现出『思致清苦』的特征与风貌。

9. 谁能帮解读一下周梦蝶的诗歌《菩提树下》

《菩提树下》是周梦蝶具代表性的诗作,体现出佛性的灵动。其诗书写流畅、内在气脉起伏,高亢有力,节奏不温不火,诗语气表达有始有终,这首诗的成功,表现在:1、深沉感受淋沥至尽的表叙;2、诗的表达沿袭周梦蝶的一惯手法,带佛性的感悟,并升华;3、成熟的语言,毫无雕饰痕迹,却又自然而然地藏匿着高超的语言处理手法。
读诗是读一个人,一个人内心的思想是对这个世界、生命的感悟,只有发现与探求得出的感受才是超然与真实的。周梦蝶在这首诗中毫无掩饰地剖开自己的内心,而且心无杂念地表达出自己的思想,这与周梦蝶的许多诗是相通的,一致的。
人的一生是对生命的思考,在这首诗中,周梦蝶毫不消沉地感受着生命的历程,通过一系列的变化,从疑问到变化又回归到原来,一切都是自然所属,但诗中不飘渺,只有凝重。
在这首诗中,我们看到一系列疑问,而这种疑问其实隐含着一种回答,这也是周梦蝶的语言表达的优美之处,而且第一段与最末段的疑问是相通的,整首诗妙语连篇、气脉柔和却又深沉连绵。
通过疑问,是给人的思考,展开的天地很大,却又直接,优雅。
“谁在心里藏着镜子呢?谁肯赤着脚踏过他的一生?”凡在首句用抒情而且妙语的诗人在台湾诗人中很多,余光中、杨沫、郑愁予等常用。而在这两句中,所包含的有“心镜、赤脚“,都可与俗世与脱俗相联系的高洁。赤脚,是指与大地亲密相接触的人,是指对土地、对生命热爱而珍惜的人,更可联想到赤脚仙士。而心镜则是心里的明镜,心智不会迷失,是高智慧而脱尘之人。
在第三句中“所有的眼都给眼蒙住了。”许多诗人都善用复词(即重复运用)达到阅读与感受上的重点。在全篇诗句中,复词的大量运用,从侧面反映出诗人决定的个性。例如复词中“雪”的运用,在整首诗中有八处。“雪”是白的,心灵的高洁的表现,在俗世中的不凡,在俗世中的超俗。
复词的运用加重了作者的感情,加深了我们的感受,同时也增强了诗歌的韵味,也如同音节添入了节奏感。
这首诗除了自己已经回答的疑问外,还带有哲理性的辨证。我们避开“心镜”与“心魔”(暗示)的猜测,而最大的表现是在这一句。
“一个只有半个面孔的人”,这是阴阳人吗?这是黑白无常吗?半个面孔意味着什么?是不是有某种辩证?有如一半是冰,一半是火?一半是幸福,一半是悲哀?这种表达看似不经意的出现,实则是周梦蝶一生思考的结果,太极有两仪,黑中有白,白中有黑。人的疑惑“抬眼向天,以叹息回答”。问天,是指不清楚的地方。我们的内心善恶两辨,谁又能在善恶中取舍?唯有向善,才高贵。那就是“高处”(高人)、贵人。“蔚兰”——指内心向往的渴望。
诗人对生命的感悟,在这里已经表现《菩提树下》当初的菩提树下是不是有人突悟而成仙呢?这种感悟是针对生命,大自然的疑问与追求的结果。
我们随着激动的心情,继续往下读,已经豁然开朗。在菩提树下,曾有人来过,而且“枕着万籁”,“与风月的背面相对密谈的欣喜。”
说到这里,这首诗已经大白,诗人在后段可以舍去,但为了表明自己的态度,最终现出了自己的身影,那就是无论世俗如何,我还是我。
后段不难理解,“几个春天,几个夏天”不就是一生吗?“雪是雪,你是你”“雪即非雪,你亦非你”“雪还是雪,你还是你”这些重复,大致地讲叙了一生的过程,从出身到死亡,生是洁白的一张纸,毫无污染,在大千世界中。已经不再是自已,雪,也非当初的雪。是指变化,人为适应社会而产生的变化,最后指回归,死后什么也不带走,也是空白。当然,诗中也许指短暂的变化,并没有引伸到一生,但大至是这样。
我们最后看到诗人的表情,“草色的凝望”,一种视死如归,大义凛然。一切都已看透的样子。而“凝碧”在这里还体现出悲与大爱。草色——指草民,指大众,消失在茫茫人海中,“足音已远去”表明,最终,我们都会一样。
这首诗用朴素的心结,优雅的情调,沉厚的心态,表达出诗人对生命的感悟,流露出诗人清净与看破红尘的豁达胸怀。

10. 如果想表达 我选择这门课的原因 第一种:the reason why I choose the c

我感觉都对
第一个像从句
第二个是同位语的感觉

热点内容
古代励志的名言 发布:2021-03-16 21:50:46 浏览:209
形容儿孙绕膝的诗句 发布:2021-03-16 21:49:35 浏览:878
席慕蓉赏析印记 发布:2021-03-16 21:48:26 浏览:311
权力很大含有手的成语 发布:2021-03-16 21:48:22 浏览:584
能听的儿童故事 发布:2021-03-16 21:48:15 浏览:285
关于足球的诗歌词句 发布:2021-03-16 21:47:40 浏览:870
拖拉机的古诗 发布:2021-03-16 21:42:53 浏览:571
亮甜的诗句 发布:2021-03-16 21:42:00 浏览:831
广东话生日快乐祝福语 发布:2021-03-16 21:38:55 浏览:409
嘘的短句 发布:2021-03-16 21:38:07 浏览: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