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名言名句 » 静夜闻一多赏析

静夜闻一多赏析

发布时间: 2021-02-03 11:57:53

① 静夜 闻一多

《静夜》是近代爱国主义诗人闻一多于1925—1928年之间创作的一首现代诗。

全文:

这灯光,这灯光漂白了的四壁;

这贤良的桌椅,朋友似的亲密;

这古书的纸香一阵阵的袭来;

要好的茶杯贞女一般的洁白;

受哺的小儿唼呷在母亲怀里,

鼾声报道我大儿康健的消息……

这神秘的静夜,这浑圆的和平,

我喉咙里颤动着感谢的歌声。

但是歌声马上又变成了诅咒,

静夜!我不能,不能受你的贿赂。

谁希罕你这墙内尺方的和平!

我的世界还有更辽阔的边境。

这四墙既隔不断战争的喧嚣,

你有什么方法禁止我的心跳?

最好是让这口里塞满了沙泥,

如其他只会唱着个人的休戚!

最好是让这头颅给田鼠掘洞,

让这一团血肉也去喂着尸虫;

如果只是为了一杯酒,一本诗,

静夜里钟摆摇来的一片闲适,

就听不见了你们四邻的呻吟,

看不见寡妇孤儿抖颤的身影,

战壕里的痉挛,疯人咬着病榻,

和各种惨剧在生活的磨子下。

幸福!我如今不能受你的私贿,

我的世界不在这尺方的墙内。

听!又是一阵炮声,死神在咆哮。

静夜!你如何能禁止我的心跳?

(1)静夜闻一多赏析扩展阅读:

闻一多1925年回国后,先在北平国立艺专任教,1926年暑假携眷南归湖北故里。中间又在上海、武汉等地奔波。

在北平及1927年到南京第四中山大学(后改名中央大学)任教的两段时间,生活比较安定,在南京时并曾接父母一同小住。因此估计《静夜》是在这两段时间写的。

诗人他身居斗室,精神世界却是辽阔的,他没有陶醉在“神密的静夜”里,祖国的苦难、人民的忧患,引起了诗人的“心跳”。

此诗原题《心跳》,后改为《静夜》。这是一首直抒胸臆的抒情诗,诗人通过静夜的一段切身感受,袒露自己的胸怀,对四墙之外普通人民因战争所遭受的苦难表示了深深的关切。

个人天地的安宁和社会的剧烈动荡,是其描述的两极,作者以静夜里书斋的安宁同远处的战争苦难相对比,发出了对只关心个人安乐的那种庸俗之人的强烈谴责。全诗写得自然流畅、韵律节奏比较规整,如行云流水。

② 《太阳吟》《死水》《静夜》表达了闻一多怎样的情感是怎么表达的抓住其中的重点词句继续批注

这表达了文艺多非常的正直,非常的热爱祖国。

③ 闻一多的诗 《静夜》的简介 急~ 5分钟内有+分

闻一多是一位具有独创风格的爱国诗人,在鲜明的艺术个性和古典浪漫主义创作方法的规范下,形成了炽热浓烈、沉郁顿挫的艺术风格。其情感方式为“以凝聚的形式喷射过量的火”,两者相得益彰。独创性、个性色彩向来是他看重并孜孜以求的。早在刚发表新诗时,他就强调:“个性是艺术的神髓,没有个性就没有艺术。”
写作《静夜》的时候,闻一多独特的艺术风格已经逐渐形成、成熟和稳定。最能体现这种风格的就是他的爱国诗。闻一多的爱国热情如此火热、狂放、激荡,像火一样烧着,潮一样涌着,然而他的古典浪漫主义的艺术观却要求以理节情,合乎艺术规范,这样就形成了他炽热浓烈、沉郁顿挫的艺术风格。《静夜》中爱之愈深恨之愈切的对黑暗现实的诅咒和愤激,真是呕心沥血、痴心不绝。
闻一多用绘画理论中的词汇来形容,称之为“色彩”。他说:“色彩即作者个性之表现。此而不存,作品之价值何在?”读闻一多的《静夜》,可以想见其人其情,他对国族的忠烈,以及爱国之情的炽烈深厚。这主要是因为诗人把感情进一步浓缩、挤压,把它贮入艺术的闸门内,以凝聚的形式有节制地喷发,因而显得深沉凝重。《静夜》把强烈的思想感情注入具体的艺术形象或特定的情境中,使其左冲右突,委曲宛转,激而缓地股股迸射出来,并逐步向纵深开掘,达到情满意酣。这种蕴藉含蓄之美是闻一多继承我国古典诗歌优秀传统的成功尝试。同时,闻一多也注意借鉴西方现代诗歌的象征、暗示等特点,以构成诗歌独特深邃的艺术境界。闻一多爱国诗沉郁顿挫的风格,还得力于他对新诗格律音乐美的追求。
对新诗形式作系统、深入研究并取得显著实绩的是现代“格律诗派”。闻一多的《诗的格律》是现代格律诗派的理论集大成者。他主张格律对于诗歌来说是绝对必要的,诗人应带着格律的镣铐跳舞,即按照诗的格律的要求来创造诗歌。闻一多提出“绘画的美”主要强调词藻的重要性。所谓建筑的美也就是指“节的匀称和句的均齐”,他认为旧的律诗可能也有建筑美,但永远只有一个格式,而新诗的格式层出不穷,诗人可以随意创造,固而具有“精神和形体调和的美”。闻一多借鉴英诗的“顿”,根据中国语言文字的特点,提出了“音尺”这一概念,他特别提倡每行由四个音尺构成,其中必有两个“三字尺”的格式,并断言此种格式可使新诗进入一个新的时期。
闻一多诗歌音乐美的成功之处,就在于他能把深沉狂放的感情在铿锵顿挫的韵律形式中有节制地抒发出来。闻一多的诗,押韵方式多种多样,但情为根本,都是依情选韵、随情转韵,从而传送出宛转曲折的思想感情。如《静夜》一诗,诗中的情绪,时而平静,时而激越,时而是痛楚,时而昂奋,“前后若不相蒙者,正是顿挫之妙”。抒情之诗旨在言情。闻一多爱国诗中的情感主要是通过主观情愫的客观对象化和以理节情的间离化而曲折、克制的表达。如朱自清所说: “靠理智的控制比情感的驱遣多些。”
闻一多在谈到自己作诗的体会时说:“我自己作诗,往往不成于初得某种感触之时,而成于感触已过,历时数日,甚或数月之后,到这时的琐碎的枝节往往已经遗忘了。记得的只是最根本最主要的情绪的轮廓。然后,再用想像来装成那模糊影响的轮廓,表现在文字上,其结果虽往往失之于空疏,然而刻露的毛病决不会有了。空疏的作品读者看了不发生印象,刻露的作品,往往叫读者发生坏印象。所以与其刻露,不如空疏,英诗人华兹渥司作诗,也用这种方法。”这个“冷处理”的过程,貌似平静的回忆中的情感逐渐消逝,代之而起的是逐渐强烈的,已经纯化、浓缩过的情感,当积聚到一定时候,就将像火山爆发般喷涌而出。因此,它是“冷中有热”,经过搁置的感情不是冷却了,而是更凝聚、膨胀,白热化。
“静夜”意象是对现实和文化的批判性隐喻。如果说“死水”隐喻了现实和文化的阴暗,表现了诗人直面丑恶的求真意志,那么《死水》集里的《静夜》则体现了在苦难的背景下,诗人对传统的人生和美学情趣的否定,蕴涵了承担苦难的精神。对静夜的批判,则表达了诗人在这种冲突中的选择:这里有对传统超逸人格的鄙视,对“韵雅”的“东方文化”境界的摈弃,表达了承担苦难的人道主义情怀。而他后来以铁肩担道义,甚至以生命去践道成仁,也可以说是《静夜》中承担意识

④ 《太阳吟》《死水》《静夜》表达了闻一多怎样的情感,是怎么表达的(在线等,急!!!)

说实话,你这道题涉及三个诗歌,也没有财富值奖励,一般人不爱回答的,我昨天看到没回答,现在又刷新这道题了,还是0回答,哪怕给5个财富值意思一下啊,哈哈哈。嗯,简单说一说吧。
《太阳吟》这首诗是闻一多留学美国期间创作的,诗句中的“让我骑着你每日绕行地球一周,也便能天天望见一次家乡”和“太阳啊,慈光普照的太阳!往后我看见你时,就当回家一次”非常震撼我,让我这个异乡生活的游子能够感同身受。这首诗词主要表达了对祖国的无比思念和热爱之情。如何表达:作者将太阳拟人化,通过日出日落的变化将太阳、地球、家乡、外国的景象、祖国的景色、游子的心肠等巧妙地联接起来,组成一幅统的画面,新颖、独到、颇颇具匠心,使充沛、炽热的爱国感情得到较好的表现。
《死水》这首诗词非常出名,是语文教材里的内容。它表达了作者对当时统治环境的愤懑之情和深沉的爱国主义感情。作者看到当时的中国军阀混战、帝国主义横行,到处都是伤痕,到处都是民不聊生,作者的感情由失望、痛苦转至极度的愤怒。于是将当时的中国环境比喻为一滩“绝望的死水”,并抓住死水之“死”,节节逼近,把“绝望”的感情表现得淋漓尽致。
《静夜》这首诗开始是叫《心跳》,后来改名的。这是一首强烈抒发感情的抒情诗,这首诗看似简单,我们能读懂,但是它包含的感情是丰富和简单的两个极端,可以说我的回答所有文字用来仔细分析这一首诗都未必够,我一直觉得不读静夜不懂闻一多,读了却不懂更是难熬的精神折磨。在这首诗里,作者通过对个人的安宁和社会的动荡不安形成强烈对比的描写,呼唤人们承担苦难的精神,他也践行了这种承担精神,舍生取义。作者关心祖国危难和人民疾苦的爱国之情在强烈的迸发,我认为这是最好的一篇爱国诗词!

⑤ 闻一多<<静夜>>

这是闻一多写来得很好的诗,我很自欣赏。
静 夜
闻一多

这灯光,这灯光漂白了的四壁;
这贤良的桌椅,朋友似的亲密;
这古书的纸香一阵阵的袭来;
要好的茶杯贞女一般的洁白;
受哺的小儿接呷在母亲怀里,
鼾声报道我大儿康健的消息……
这神秘的静夜,这浑圆的和平,
我喉咙里颤动着感谢的歌声。
但是歌声马上又变成了诅咒,
静夜!我不能,不能受你的贿赂。
谁希罕你这墙内尺方的和平!
我的世界还有更辽阔的边境。
这四墙既隔不断战争的喧嚣,
你有什么方法禁止我的心跳?
最好是让这口里塞满了沙泥,
如其他只会唱着个人的休戚,
最好是让这头颅给田鼠掘洞,
让这一团血肉也去喂着尸虫,
如果只是为了一杯酒,一本诗,
静夜里钟摆摇来的一片闲适,
就听不见了你们四邻的呻吟,
看不见寡妇孤儿抖颤的身影,
战壕里的痉挛,疯人咬着病榻,
和各种惨剧在生活的磨子下。
幸福!我如今不能受你的私贿,
我的世界不在这尺方的墙内。
听!又是一阵炮声,死神在咆哮。
静夜!你如何能禁止我的心跳?

简直太好了

⑥ 读闻一多《静夜》鉴赏100字

这首小诗共两节。 第一节,写人间的月色和晚景。这是诗人站在地上写景。展现在读者面前的,是淡淡的月色,笼罩着村外的那一片松树;天上团团白云之间,隐隐约约露出了几颗星星。短短四句,描绘了一幅极其宁静、美好的月夜晚景图,把人带进一个超现实的梦的世界。这为诗人下面展开联想营造了氛围。 第二节,写海地的神人鲛人的故事。诗人展开想像的翅膀,飞向那茫茫的星空,描述了一个凄婉的故事。诗人抬眼看到的是一条海雾蒙蒙的天河,由这令古今多少人引发无穷联想的天河,诗人又想到了传说故事。可诗人这一次所写的不再是牛郎织女,而是传说中的鲛人。牛郎织女的故事可能家喻户晓,鲛人流珠的传说人们也许就比较陌生。面对茫茫的天河,诗人并不能真正看见什么,只是凭想像,猜测会有鲛人在岸,对月流珠。这是一个非常凄美的场面。在这月华满天的时刻,诗人想到天上的鲛人对月流珠,其实是诗人自己在对月深思。诗人此时的哀伤、无奈、惆怅,在这样凄清的哗伐糕和蕹古革汰宫咯月色之下,化作了诗行,这也可视为诗人的“流珠”吧。 这首小诗,写于诗人留学日本时期,其中包含了个人对于时代的失望情绪,也隐隐流露出对于祖国、家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诗歌写得清幽、典雅,有着古典诗词的意境和韵味,如一首小夜曲,流过人们的心田,给人美的享受。 这首诗写得宁静、典雅,遣词造句和诗行的组织,都富有古典诗词的风味。在这笔墨空灵的画图中,蕴含着诗人深沉的遐想。异国海边的静夜,有着“对月流珠”的鲛人的幻影,这难道不是诗人眷怀祖国、感怀世事的心灵的投射吗? 诗的标题是《静夜》,诗中用了大部分笔墨描绘静谧的夜景。诗的第1小节描绘了一幅极平常的画面:月光淡淡,村外的松林沐浴在月光里;天上白云团团,星光点点,这些景致都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容易见到的,透过诗,读者仿佛看到诗人在夜深人静的时候,独自一人踱到屋外,随意地看那淡淡的月光、月光下朦胧的林影,抬头看那云团中漏出来 的疏星。如果顺延着这条平淡无奇的写景的思路写下去,充其量也只是一首写景的好诗罢了,但第2节一开头,诗人劈头问道:“天河何处?”这一问使全诗的境界得以拓宽和提升,把读者的视野与心胸带到那广袤的宇宙之中去了。作者似乎想引领读者的思绪去“精骛八极”、“神游万仞”,似乎想让读者的眼光透过茫茫的黑夜,看到星夜的无穷深处,但紧接着的一句“远远的海雾模糊”又把读者刚刚放开的心神收拢回来,模糊的海雾能阻挡住人的视线,却不能阻挡那脱缰野马似的想像。此时,放飞的心欲罢不能,已想到了很远很远——“怕会有鲛人在岸/对月流珠?”这一句是极好的证明,证明诗人的想像的确已穿过了那茫茫的海雾,想像着有一位“鲛人”立在岸边,对着月亮无声地流下串串珍珠泪……“鲛人”是喜极而泣,还是伤心落泪?抑或是无穷的思念?这给读者留下了无穷的回味。这就是诗,这就是郭沫若的诗!这就是想像,这就是郭沫若的想像!如果没有后一节的想像,前文的景是呆板的没有生气、没有活力的景,有了后一节的想像,才使得司空见惯的景变得空灵、美丽。尤其值得称道的是,前后两小节诗虽有写实与想像的区别,却共同写出一个“静”字,全诗的氛围是谐调统一的。 不好意思,我也不知道~~~~~

⑦ 闻一多的<静夜>

静 夜
闻一多

这灯光,这灯光漂白了的四壁;
这贤良的桌椅,朋友似的亲密回;
这古书的纸香答一阵阵的袭来;
要好的茶杯贞女一般的洁白;
受哺的小儿接呷在母亲怀里,
鼾声报道我大儿康健的消息……
这神秘的静夜,这浑圆的和平,
我喉咙里颤动着感谢的歌声。
但是歌声马上又变成了诅咒,
静夜!我不能,不能受你的贿赂。
谁希罕你这墙内尺方的和平!
我的世界还有更辽阔的边境。
这四墙既隔不断战争的喧嚣,
你有什么方法禁止我的心跳?
最好是让这口里塞满了沙泥,
如其他只会唱着个人的休戚,
最好是让这头颅给田鼠掘洞,
让这一团血肉也去喂着尸虫,
如果只是为了一杯酒,一本诗,
静夜里钟摆摇来的一片闲适,
就听不见了你们四邻的呻吟,
看不见寡妇孤儿抖颤的身影,
战壕里的痉挛,疯人咬着病榻,
和各种惨剧在生活的磨子下。
幸福!我如今不能受你的私贿,
我的世界不在这尺方的墙内。
听!又是一阵炮声,死神在咆哮。
静夜!你如何能禁止我的心跳?

⑧ 静夜闻一多

静夜
作者:闻一多
这灯光,这灯光漂白了的四壁;
这贤良的桌椅,朋友似的亲密;
这古书的纸香一阵阵的袭来;
要好的茶杯贞女一般的洁白;
受哺的小儿唼呷在母亲怀里,
鼾声报道我大儿康健的消息……
这神秘的静夜,这浑圆的和平,
我喉咙里颤动着感谢的歌声。
但是歌声马上又变成了诅咒,
静夜!我不能,不能受你的贿赂。
谁希罕你这墙内尺方的和平!
我的世界还有更辽阔的边境。
这四墙既隔不断战争的喧嚣,
你有什么方法禁止我的心跳?
最好是让这口里塞满了沙泥,
如其他只会唱着个人的休戚!
最好是让这头颅给田鼠掘洞,
让这一团血肉也去喂着尸虫;
如果只是为了一杯酒,一本诗,
静夜里钟摆摇来的一片闲适,
就听不见了你们四邻的呻吟,
看不见寡妇孤儿抖颤的身影,
战壕里的痉挛,疯人咬着病榻,
和各种惨剧在生活的磨子下。
幸福!我如今不能受你的私贿,
我的世界不在这尺方的墙内。
听!又是一阵炮声,死神在咆哮。
静夜!你如何能禁止我的心跳?
【题解】
《静夜》是近代爱国主义诗人闻一多于1925-1928年之间创作的一首现代诗。此诗原题《心跳》,后改为《静夜》。这是一首直抒胸臆的抒情诗,诗人通过静夜的一段切身感受,袒露自己的胸怀,对四墙之外普通人民因战争所遭受的苦难表示了深深的关切,个人天地的安宁和社会的剧烈动荡,是其描述的两极,作者以静夜里书斋的安宁同远处的战争苦难相对比,发出了对只关心个人安乐的那种庸俗之人的强烈谴责。全诗写得自然流畅、韵律节奏比较规整,如行云流水。
【赏析】
诗人通过静夜的一段切身感受,袒露自己的胸怀,对四墙之外普通人民因战争所遭受的苦难表示了深深的关切。在一个安静舒适的书斋里,诗人的一家都已平安入睡,自己本来也可以放心地进入梦乡,可是,诗人想到的并不是自己,因为在四墙之外还有战争的喧嚣。作者以静夜里书斋的安宁同远处的战争苦难相对比,发出了对只关心个人安乐的那种庸俗之人的强烈谴责。作者愤慨地写道:如果只关心个人的休戚,不如死去,嘴里塞上沙泥,叫田鼠在尸体上掘洞。面对着民族的苦难,人民的不幸,诗人抑制不住激烈的心跳,唱出了这首感人肺腑的乐章。
此诗着力写内心的感受,具有强烈的抒情气氛。在艺术上采用了对比、反衬等手法,前半部分写室内的宁静,用一组组的形象渲染烘托;中间部分用自己心灵感受的变化突然转折,把诗的意境引向室外更辽阔的天地,“感谢的歌声”“又变成了诅咒”,诗人在奋力摆脱这种个人生活的小天地。接着,又通过一段对只关心个人的思想的有人谴责,转向对人民苦难生活的描绘,前后形成截然不同的艺术对比,产生了激奋人心的艺术效果。
全诗写得自然流畅,不假雕饰,塑造了抒情主人公的鲜明形象。诗的韵律节奏也比较规整,全篇二十八行,两行一韵,每行宇数也大致相等,读起来跌宕起伏,如行云流水。

⑨ 《静夜》感受到了作为诗人的闻一多先生怎样的特点

1912年,年仅13岁的闻一多从湖北乡间一户富裕人家来到北京清华学校,开始接触到西方文化。1922年他赴美留学专攻美术。从考入清华到1925年留美归来这十余年间,闻一多基本是沉浸在艺术与文学之间,对政治只是偶有所涉。
在回国近两年的时间里,闻一多耳闻目睹的都是阴谋、战争、屠杀,面对民族的巨大灾难,他再也难抑悲愤,发表了《贡献》、《罪过》、《收回》、《你指着太阳 起誓》、《心跳》、《一句话》等充满爱国激情和痛挞社会现实的诗歌。但火山喷发之后,他又备感无奈,最终走了一条文人的传统老路,躲进书斋,钻入故纸堆, 成了对世事过问无多仅求独善其身的冷静学者。
2.由“自由学者”转为斗士
抗日战争的爆发,使闻一多等学院派知识分子的处境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在从北京到昆明的大转移中,闻一多参加了历时两个多月、横跨湘黔滇三省共三千余华里的 步行团。对社会下层生活的真切了解,埋下了他思想变化的契机。同时他本人的生活水平急剧下降,迅速贫困化,使他观察问题的角度发生了极为重要的变化。 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荀子》)

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司马迁)

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孔子)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后汉书)

不塞不流,不止不行。(韩愈)

⑩ 读了《静夜》(闻一多)这首诗的感受是什么

闻一多的爱国热情如此火热、狂放、激荡,像火一样烧着,潮一样涌着爱之愈深恨之愈切的对黑暗现实的诅咒和愤激,真是呕心沥血、痴心不绝。。《静夜》一诗,诗中的情绪,时而平静,时而激越,时而是痛楚,时而昂奋

热点内容
古代励志的名言 发布:2021-03-16 21:50:46 浏览:209
形容儿孙绕膝的诗句 发布:2021-03-16 21:49:35 浏览:878
席慕蓉赏析印记 发布:2021-03-16 21:48:26 浏览:311
权力很大含有手的成语 发布:2021-03-16 21:48:22 浏览:584
能听的儿童故事 发布:2021-03-16 21:48:15 浏览:285
关于足球的诗歌词句 发布:2021-03-16 21:47:40 浏览:870
拖拉机的古诗 发布:2021-03-16 21:42:53 浏览:571
亮甜的诗句 发布:2021-03-16 21:42:00 浏览:831
广东话生日快乐祝福语 发布:2021-03-16 21:38:55 浏览:409
嘘的短句 发布:2021-03-16 21:38:07 浏览: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