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名言名句 » 尚贤名句

尚贤名句

发布时间: 2021-02-02 21:42:38

⑴ 关于一个名句!~

楼主确定是老子说的吗?我学过几遍《道德经》没有印象啊?老子说的都是一些抽象的道理,一些具体的东西也是用来作为例子。关于交朋友,《论语》中倒是提到不少。
第一章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 常有欲以观其徼(jiào)。 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第二章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 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第三章 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 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 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 使夫智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 第四章 道冲而用之或不盈,渊兮似万物之宗;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湛(chén,通假字“沉”)兮似或存。吾不知谁之子,象帝之先。 第五章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 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天地之间,其犹橐龠(tuóyuè)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 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第六章 谷神不死,是谓玄牝(pìn)。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绵绵若存,用之不勤。 第七章 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 第八章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 故几于道。 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 第九章 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锐之,不可长保。金玉满堂,莫之能守; 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遂身退,天之道也。 第十章 载营魄抱一,能无离乎?抟气致柔,能婴儿乎?涤除玄览(jiàn),能无疵乎?爱民治国,能无为乎?天门开阖,能为雌乎? 明白四达,能无知乎? 生之畜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 第十一章 三十辐共一毂(gǔ),当其无,有车之用。 埏埴(shān zhí)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yǒu )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第十二章 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tián)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 第十三章 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何谓宠辱若惊?宠为下,得之若惊,失之若惊,是谓宠辱若惊。 何谓贵大患若身? 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故贵以身为天下,若可寄天下;爱以身为天下,若可托天下。 第十四章 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致诘,故混而为一。其上不皦(jiǎo),其下不昧。绳绳不可名,复归于无物。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谓惚恍。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能知古始,是谓道纪。 第十五章 古之善为士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识。夫唯不可识,故强为之容:豫兮若冬涉川,犹兮若畏四邻,俨兮其若容,涣兮若冰之将释,敦兮其若朴,旷兮其若谷,浑兮其若浊。澹兮其若海;泊兮若无止。孰能浊以静之徐清?孰能安以久动之徐生?保此道者不欲盈,夫唯不盈,故能蔽不新成。 第十六章 致虚极,守静笃(dǔ)。万物并作,吾以观复。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是谓复命。复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知常容,容乃公,公乃王,王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没身不殆。 第十七章 太上,下知有之,其次亲而誉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悠兮其贵言,功成事遂,百姓皆谓我自然。 第十八章 大道废,有仁义;慧智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 第十九章 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此三者以为文不足,故令有所属。见素抱朴,少私寡欲。 第二十章 绝学无忧, 唯之与阿,相去几何?善之与恶,相去若何?人之所畏,不可不畏。荒兮其未央哉!众人熙熙,如享太牢,如春登台。我独泊兮其未兆,如婴儿之未孩;累累兮,若无所归。众人皆有余,而我独若遗。我愚人之心也哉! 沌沌兮,俗人昭昭,我独昏昏。俗人察察,我独闷闷。澹兮其若海,恍兮若无止。众人皆有以,而我独顽似鄙。我独(欲)异于人,而贵食母。 第二十一章 孔德之容,惟道是从。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yǎo)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自今及古,其名不去,以阅众甫。吾何以知众甫之状哉?以此。 第二十二章 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是以圣人抱一为天下式。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古之所谓曲则全者,岂虚言哉!诚全而归之。 第二十三章 希言自然。故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孰为此者?天地。天地尚不能久,而况于人乎?故从事于道者同于道,德者同于德,失者同于失。同于道者,道亦乐得之;同于德者,德亦乐得之;同于失者,失亦乐得之。 信不足焉,有不信焉。 第二十四章 企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其在道也,曰余食赘行。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 第二十五章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第二十六章 重为轻根,静为躁君。是以圣人终日行,不离辎重。虽有荣观,燕处超然。奈何万乘之主,而以身轻天下?轻则失本,躁则失君。 第二十七章 善行无辙迹,善言无瑕谪( chì);善数不用筹策;善闭无关楗,而不可开,善结无绳约,而不可解。是以圣人常善救人,故无弃人;常善救物,故无弃物,是谓袭明。故善人者,不善人之师;不善人者,善人之资。不贵其师,不爱其资,虽智大迷,是谓要妙。 第二十八章 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溪。为天下溪,常德不离,复归于婴儿。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式。为天下式,常德不忒,复归于无极。知其荣,守其辱,为天下谷。为天下谷,常德乃足,复归于朴。朴散则为器, 圣人用之,则为官长,故大制不割。 第二十九章 将欲取天下而为之,吾见弗得已。夫天下,神器也,非可为者也。为者败之,执者失之。是以圣人无为,故无败;无执,故无失。故物或行或随,或嘘或吹。或强或羸,或挫或隳(huī)。是以圣人去甚,去奢,去泰。 第三十章 以道佐人主者,不以兵强天下。其事好还。师之所处,荆棘生焉。大军之后,必有凶年。善有果而已,不敢以取强。果而勿矜,果而勿伐,果而勿骄,果而不得已,果而勿强。物壮则老,是谓不道,不道早已。 第三十一章 夫佳兵者,不祥之器,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君子居则贵左,用兵则贵右。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恬淡为上。胜而不美,而美之者,是乐杀人。夫乐杀人者,则不可以得志于天下矣。吉事尚左,凶事尚右。偏将军居左,上将军居右,言以丧礼处之。杀人之众,以哀悲泣之,战胜,以丧礼处之。 第三十二章 道常无名,朴虽小,天下莫能臣也。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宾。天地相合,以降甘露,民莫之令而自均。始制有名,名亦既有,夫亦将知止,知止所以不殆。 譬道之在天下,犹川谷之于江海。 第三十三章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 第三十四章 大道泛兮,其可左右。万物恃之而生,而不辞,功成而不有。衣养万物而不为主,常无欲,可名于小;万物归焉而不为主,可名为大。以其终不自为大,故能成其大。 第三十五章 执大象,天下往。往而不害,安平太。乐与饵,过客止。道之出口,淡乎其无味,视之不足见,听之不足闻,用之不可既。 第三十六章 将欲歙(shè)之,必固张之;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废之,必固兴之;将欲夺之,必固与之。是谓微明。柔弱胜刚强。鱼不可脱于渊,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 第三十七章 道常无为,而无不为。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化。化而欲作,吾将镇之以无名之朴。无名之朴,夫亦将无欲。不欲以静,天下将自定。 第三十八章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下德无为而有以为。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上义为之而有以为。上礼为之而莫之应, 则攘臂而扔之。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前识者,道之华,而愚之始。是以大丈夫处其厚,不居其薄;处其实,不居其华。故去彼取此。 第三十九章 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盈,万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以为天下正。其致之,天无以清将恐裂,地无以宁将恐废,神无以灵将恐歇,谷无以盈将恐竭,万物无以生将恐灭,侯王无以贵高将恐蹶。故贵以贱为本,高以下为基。是以侯王自称孤、寡、不谷。此非以贱为本邪?非乎?故致数舆无舆,不欲琭琭如玉,珞珞如石。 第四十章 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第四十一章 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故建言有之,明道若昧,进道若退,夷道若类,上德若谷,大白若辱,广德若不足,建德若偷,质真若渝,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道隐无名。夫唯道,善贷且成。 第四十二章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人之所恶,唯孤、寡、不谷,而王公以为称。故物或损之而益,或益之而损。人之所教,我亦教之。强梁者不得其死,吾将以为教父。 第四十三章 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无有入无间,吾是以知无为之有益。不言之教,无为之益,天下稀及之。 第四十四章 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得与亡孰病? 是故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 第四十五章 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冲,其用不穷。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躁胜寒,静胜热。清静为天下正。 第四十六章 天下有道,却走马以粪。 天下无道,戎马生于郊。罪莫大于可欲; 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 第四十七章 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见天道。其出弥远,其知弥少。是以圣人不行而知,不见而名,不为而成。 第四十八章 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无为而无不为。取天下常以无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 第四十九章 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圣人在天下怵怵,为天下浑其心,百姓皆注其耳目,圣人皆孩之。 第五十章 出生入死。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人之生,动之死地,亦十有三。夫何故?以其生生之厚。盖闻善摄生者,陆行不遇兕(sì)虎,人军不被甲兵;兕无所投其角,虎无所措其爪,兵无所容其刃。夫何故?以其无死地。 第五十一章 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势成之。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故道生之,德畜之。长之育之,亭之毒之,养之覆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 长而不宰。是谓玄德。 第五十二章 天下有始,以为天下母。既得其母,以知其子;既知其子,复守其母,没身不殆。塞其兑,闭其门,终身不勤;开其兑,济其事,终身不救。见小曰明,守柔曰强。用其光,复归其明,无遗身殃,是为习常。 第五十三章 使我介然有知,行于大道,唯施是畏。大道甚夷,而民好径。朝甚除,田甚芜,仓甚虚;服文彩,带利剑,厌饮食,财货有余。是为盗夸。非道也哉! 第五十四章 善建者不拔,善抱者不脱,子孙以祭祀不辍。 修之于身,其德乃真;修之于家,其德乃余;修之于乡,其德乃长;修之于国,其德乃丰;修之于天下,其德乃普。故以身观身,以家观家,以乡观乡,以国观国,以天下观天下。吾何以知天下然哉?以此。 第五十五章 含德之厚,比于赤子。毒虫不螫(shì ),猛兽不据,攫(jué)鸟不搏。骨弱筋柔而握固。未知牝牡之合而脧(zuī)作,精之至也。终日号而不嗄,和之至也。知和曰常,知常曰明,益生曰祥,心使气曰强。物壮则老,谓之不道,不道早已。 第五十六章 知者不言,言者不知。塞其兑,闭其门,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是谓玄同。故不可得而亲,不可得而疏;不可得而利,不可得而害;不可得而贵,不可得而贱。故为天下贵。 第五十七章 以正治国,以奇用兵,以无事取天下。吾何以知其然哉?以此。天下多忌讳,而民弥贫;民多利器,国家滋昏;人多技巧,奇物滋起;法令滋彰,盗贼多有。故圣人云:“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 第五十八章 其政闷闷,其民淳淳;其政察察,其民缺缺。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孰知其极?其无正,正复为奇,善复为妖,人之迷,其日固久。是以圣人方而不割,廉而不刿,直而不肆,光而不耀。 第五十九章 治人事天,莫若啬。夫唯啬,是谓早服;早服谓之重积德;重积德则无不克,无不克则莫知其极;莫知其极,可以有国;有国之母,可以长久。是谓深根固柢,长生久视之道。 第六十章 治大国,若烹小鲜。以道莅天下,其鬼不神;非其鬼不神,其神不伤人;非其神不伤人,圣人亦不伤人。夫两不相伤,故德交归焉。 第六十一章 大国者下流,天下之交,天下之牝,牝常以静胜牡,以静为下。故大国以下小国,则取小国;小国以下大国,则取大国。故或下以取,或下而取。大国不过欲兼畜人,小国不过欲入事人。夫两者各得其所欲,大者宜为下。 第六十二章 道者,万物之奥,善人之宝,不善人之所保。美言可以市尊,美行可以加人。人之不善,何弃之有?故立天子,置三公。虽有拱璧以先驷马,不如坐进此道。古之所以贵此道者何?不曰以求得,有罪以免邪?故为天下贵。 第六十三章 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大小多少,报怨以德。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是以圣人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夫轻诺必寡信,多易必多难。是以圣人犹难之,故终无难矣。 第六十四章 其安易持,其未兆易谋。其脆易泮,其微易散。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为者败之,执者失之。是以圣人无为,故无败,无执,故无失。民之从事,常于几成而败之。 不慎终也。 慎终如始,则无败事。是以圣人欲不欲,不贵难得之货;学不学,复众人之所过。以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 第六十五章 古之善为道者,非以明民,将以愚之。民之难治,以其智多。故以智治国,国之贼;不以智治国,国之福。知此两者亦稽式。常知稽式,是谓玄德。玄德深矣,远矣,与物反矣,然后乃至大顺。 第六十六章 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是以欲上民,必以言下之。欲先民,必以身后之。是以圣人处上而民不重,处前而民不害。是以天下乐推而不厌,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第六十七章 天下皆谓我道大,似不肖。夫唯大,故似不肖。若肖,久矣其细也夫!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慈故能勇;俭故能广;不敢为天下先,故能成器长。今舍慈且勇,舍俭且广,舍后且先,死矣。夫慈以战则胜,以守则固。天将救之,以慈卫之。 第六十八章 善为士者不武,善战者不怒,善胜敌者不与,善用人者为之下,是谓不争之德,是谓用人之力,是谓配天,古之极。 第六十九章 用兵有言:“吾不敢为主而为客,不敢进寸而退尺。”是谓行无行,攘无臂,仍无敌,执无兵。祸莫大于轻敌,轻敌几丧吾宝。故抗兵相加,哀者胜矣。 第七十章 吾言甚易知,甚易行。天下莫能知,莫能行。言有宗,事有君。夫唯无知,是以不我知。知我者稀,则我者贵。 是以圣人披褐而怀玉。 第七十一章 知不知,尚矣;不知知,病矣。夫唯病病,是以不病。圣人之不病也,以其病病也,是不病。 第七十二章 民不畏威,则大威至。无狭其所居,无厌其所生。夫唯无厌,是以不厌。是以圣人自知不自见;自爱不自贵。故去彼取此。 第七十三章 勇于敢则杀,勇于不敢则活,此两者或利或害。天之所恶,孰知其故?是以圣人犹难之。天之道,不争而善胜,不言而善应,不召而自来,坦然而善谋。天网恢恢,疏而不失。 第七十四章 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若使民常畏死,而为奇者,吾得执而杀之。孰敢?常有司杀者杀,夫代司杀者杀,是谓代大匠斫,夫代大匠斫者,稀有不伤其手矣。 第七十五章 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是以饥。民之难治,以其上之有为,是以难治。民之轻死,以其求生之厚,是以轻死。夫唯无以生为者,是贤于贵生。 第七十六章 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万物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故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是以兵强则不胜,木强则折。强大处下,柔弱处上。 第七十七章 天之道,其犹张弓与?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余者损之,不足者补之。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孰能有余以奉天下?唯有道者。是以圣人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处,其不欲见贤。 第七十八章 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其无以易之。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是以圣人云:“受国之垢,是谓社稷主;受国不祥,是为天下王。”正言若反。 第七十九章 和大怨,必有余怨,安可以为善?是以圣人执左契,而不责于人。有德司契,无德司彻。天道无亲,常与善人。 第八十章 小国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使人复结绳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第八十一章 信言不美,美言不信。 善者不辩,辩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圣人不积,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
反正也不是很多,你自己找吧。

⑵ 有关尚贤的名言墨子

就科学来讲,把前人获得的零星的真理找出来进一步加以发展,就是当之无愧理应受到奖赏的功劳。 —— 歌德

⑶ 墨子名言名句

《墨子》中的名言名句:

一,甘瓜苦蒂,天下物无全美。

白话释义:再甜的瓜,它的瓜蒂也是苦的,天下任何事物都不是十全十美的。

甜和苦是相对的,也是相连的,没有苦哪有甜。

二,官无常贵,而民无终贱。

白话释义:做官的不会永远都富贵,老百姓也不会永远一直贫贱。

墨子认为一切都不是一成不变的,只要条件成熟,每个人的命运都可以改变。

三,无不让也,不可,说在殆。

白话释义:什么都忍让,是不可以的,当自己在受到伤害的时候,就不能再忍了。

四,利之中取大,非不可得已也。害之中取小,不得已也。

白话释义:在有利益的时候,可以选择最大的利益,这不是不得已而为之;在有害处的时候,就要选取小的害处,这是不得已而为之。

五,强必富,不强必贫,强必饱,不强必饥,故不敢怠倦。

白话释义:勤劳就会富足,懒惰必定贫困,勤劳就会吃饱穿暖,懒惰就会忍饥挨饿,所以不敢有丝毫的懈怠。



六,非无安居也,我无安心也;非无足财也,我无足心也。

白话释义:不是我们没有安定的住所,是因为我们自己的心无法安定;不是自己的钱财不够用,是我们的心永远得不到满足。

七,钓者之恭,非为鱼赐也,饵鼠以虫,非爱之也。

白话释义:钓鱼的人向鱼猫着腰,并不是表示恭敬;捉鼠的人给老鼠虫子,也不是因为喜欢老鼠。

八,唯信身而从事,故利若此。

白话释义:让一个人帮你做事,一定要真正的相信他,这样你才能获得利益。

九,古者圣王之为政,列德而尚贤。虽在农与工肆之人,有能则举之。

白话释义:古圣先贤治理国家, 崇尚贤能,以德行论爵位。即使他是农民或者工人,只要有才能,也可以选拔推举他。

十,有能则举之,无能则下之。举公义,辟私怨,此若言之谓也。

白话释义:有才能的人,就举荐他,没有才能的人,就把他撤下来。按公义的标准举荐,不能掺杂个人恩怨感情,这就是所说的“举公义,辟私怨”。

⑷ 墨家的名言名句

墨子名言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 【译文】兴天下的利益,回除天下的祸害。答 兼爱。 【译文】不分等级,不分远近,不分亲疏地爱天下所有的人。 非攻。 【译文】反对侵略战争,维护人类和平。 尚贤 【译文】不分贵贱地推荐、选拔、使用德才兼备的人。 尚同。 【译文】政令、思想、言语、行动等要与圣王的意志相同一。 节用。 墨子【译文】反对奢侈浪费,主张勤俭节约。 节葬。 【译文】反对厚葬久丧,主张薄葬短丧。 非乐。 【译文】反对奢靡的音乐活动,提倡节约人财物力。 非命。 【译文】反对命运之说,主张强力从事。 天志。 【译文】天是有意志的最高主宰,天的意志是兴利除害。 明鬼。 【译文】辨明鬼神的存在,鬼神能扬善惩恶。 兼相爱,交相利。 【译文】既爱自己也爱别人,与人交往要彼此有利。

⑸ 佛、道、儒名句

1.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2.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3. 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4. 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5. 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

6. 君子谋道不谋食。君子忧道不忧贫。

7.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

8. 子曰:人之过也,各于其党。观过,斯知仁矣。

9. 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

10.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11. 明心见性,可以见如来。

12.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13. 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

14. 上善若水。

15. 仁者乐山,智者乐水。

16. 人能弘道,非道弘人。

17. 祭如在。祭神如神在。

18. 子曰:吾道一以贯之。

19. 圣人抱一为天下式。

20.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21.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22. 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

23. 君子喻以义,小人喻以利。

24. 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

25. 贪、嗔、痴。

26. 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

27. 至诚之道,可以前知。

28. 心无挂碍,无挂碍故,无有恐怖。

29. 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

30. 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31. 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32. 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

33. 上德无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

33. 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无为而无不为。

34. 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

35. 鸡犬相闻,老死不相往来。

36. 求仁而得仁,又何怨?

37. 知足不辱,知止不殆。

38. 知止而后能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39. 俭以养德,廉以修身。

40. 唯上智下愚不移。

41. 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或存或疑;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

42. 中上之人可以语上,中下之人不可以语上也。

43. 子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44. 其一也一,其不一也一。

45. 说通即心通,如日处虚空。

46. 知其雄,守其雌。

47. 君子不器。

48. 天尊地卑,乾坤定矣。

49. 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

50. 外离相为禅,内不乱为定。

51. 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无为而无不为。

⑹ 道教名言格言名句大全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⑺ 荀子名言名句大全

学不可以已。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劝学》 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劝学》 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不闻先王之遗言,不知学问之大也。——《劝学》 神莫大于化道,福莫大于无祸。——《劝学》 君子居必择乡,游必就士,所以防邪僻而近中正也。——《劝学》 物类之起,必有所始;荣辱之来,必象其德。——《劝学》 肉腐生虫,鱼枯生蠹。怠慢忘身,祸灾乃作。——《劝学》 言有召祸也,行有招辱也。君子慎其所立乎!——《劝学》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劝学》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劝学》 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劝学》 跬步而不休,跛鳖千里;累土而不辍,丘山崇成。——《劝学》 无冥冥之志者,无昭昭之明;无惛惛之事者,无赫赫之功。——《劝学》 为善不积邪,安有不闻者乎?——《劝学》 君子之学业,以美其身;小人之学业,以为禽犊。——《劝学》 非我而当者,吾师也;是我而当者,吾友也;谄谀我者,吾贼也。——《劝学》 谄谀者亲,谏争者疏,修正为笑,至忠为贼,虽欲无灭亡,得乎哉?——《劝学》 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家无礼则不宁。——《劝学》 志意修则骄富贵,道义重则轻王公。——《劝学》 君子役物,小人役于物。——《劝学》 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劝学》 礼者,所以正身也……无礼,何以正身?——《劝学》 小人能,则倨傲僻违以骄溢人;不能,则妒嫉怨诽以倾覆人。——《不苟》 诚者,君子之所守业,而政事之本也。——《不苟》 言无常信,行无常贞,唯利所在,无所不倾,若是则可谓小人矣。——《不苟》 公升明,偏生暗;端悫生通,诈伪生塞;诚信生神,夸诞生盛。此六生者,君子慎之,而禹、桀所以分也。——《不苟》 骄泄者,人之殃也;恭俭者,摒五兵也。虽有戈矛之刺,不如恭俭之利也。故与人善言,暖于布帛;伤人以言,深于矛戟。——《不苟》 怏怏而亡者,怒也;察察而残者,忮也;博而穷者,譬也……廉而不见贵者,刿也;勇而不见惮者,贪也;信而不见敬者,好剸行也。——《不苟》 有狗彘之勇者,有贾盗之勇者,有小人之勇者,有士君子之勇者。——《不苟》 挂于患而欲谨,则无益矣。——《不苟》 自知者不怨人,知命者不怨天;怨人者穷,怨天者无志。——《不苟》 材悫者常安利,荡悍者常危害;安利者常乐易,危害者常忧险;乐易者常寿长,忧险者常夭折:是安危利害之常体也。——《不苟》 仁义德行,常安之术也,然而未必不危也;污僈突盗,常危之术也,然而未必不安也。——《不苟》 饥而欲食,寒而欲暖,劳而欲息,好利而恶害,是人之所生而有也。——《不苟》 人之情:食,欲有刍豢;衣,欲有文绣;行,欲有舆马;又欲夫余财蓄积之富也;然而穷年累世不知不足。——《不苟》 陋也者,天下之公患也,人之大殃大害也。——《不苟》 汤、武存,则天下从而治;桀、纣存,则天下从而乱。——《不苟》 短绠不可以汲深井之泉,知不几者不可以与及圣人之言。——《不苟》 相形不如论心,论心不如择术。形不胜心,心部胜术。术正而心顺之,则形相虽恶而心术善,无害为君子也;形相虽善而心术恶,无害为小人也。——《非相》 人有三不祥:幼而不肯事长,贱而不肯事贵,不肖而不肯事贤,是人之三不详也。人有三必穷:为上则不能爱下,为下则好非其上,是人之一必穷也;乡则不若,偝则谩之,是人之二必穷也;知行浅薄,曲直有相县矣,然而仁人不能推,知士不能明,是人之三必穷也。人有此三数行者,以为上则必危,为下则必灭。——《非相》 欲观千岁,则数今日;欲知亿万,则审一二……以近知远,以一知万,以微知明。——《非相》 赠人以言,重于金石珠玉;观人以言,美于黼黻文章;听人以言,乐于钟鼓琴瑟。——《非相》 君子之度己则以绳,接人则用抴(yi)。——《非相》 行辟而坚,饰非而好,玩奸而泽,言辩而逆,古之大禁也。知而无法,勇而无惮,察辩而操僻,淫大而用乏,好奸而与众,利足而迷,负石而坠,是天下之所弃也。——《非十二子》 君子耻不修,不耻见污;耻不信,不耻不见信;耻不能,不耻不见用。——《非十二子》 人主不务得道而广有其势,是其所以危也。——《仲尼》 巧而好度,必节;勇而好闻,必胜;知而好谦,必贤。——《仲尼》 少事长,贱事贵,不肖事贤,是天下之通义也。——《仲尼》 君子时诎则诎,时伸则伸也。——《仲尼》 儒者在本朝则美政,在下位则美俗。——《儒效》 言必当理,事必当务,是然后君子之所长也。——《儒效》 凡事行,有益于理者立之,无益于理者废之。——《儒效》 事行失中谓之奸事,知说失中谓之奸道。奸事、奸道,治世之所弃而乱世之所从服也。——《儒效》 我欲贱而贵,愚而智,贫而富,可乎?曰:其唯学乎。——《儒效》 君子无爵而贵,无禄而富,不言而信,不怒而威,穷处而荣,独居而乐。——《儒效》 君子隐而显,微而明,辞让而胜。——《儒效》 民之无良,相怨一方。受爵不让,至于己斯亡。——《诗经 》 能小而事大,辟之是犹力之少而任重也,舍粹折无适也。身不肖而诬贤,是犹伛身而好升高也,指其顶者愈众。——《儒效》 不学问,无正义,以富利为隆,是俗人者也。——《儒效》 人主用俗人,则万乘之国亡。——《儒效》 人无师无法而知则必为盗;勇则必为贼;云能则必为乱;察则必为怪;辩则必为诞。……有师法者,人之大宝也;无师法者,人之大殃也。——《儒效》 习俗移志,安久移质。——《儒效》 人积耨耕而为农夫,积斫削而为工匠,积反货而为商贾,积礼义而为君子。——《儒效》 纵情性而不足问学,则为小人矣。——《儒效》 贤不肖不杂,则英杰至;是非不乱,则国家治。——《王制》 公平者,职之衡也;中和者,听之绳也。——《王制》 治生乎君子,乱生乎小人。——《王制》 两贵之不能相事,两贱之不能相使,是天数也。——《王制》 马骇舆,则君子不安舆;庶人骇政,则君子不安位。——《王制》 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王制》 君人者,欲安,则莫若平政爱民矣;欲荣,则莫若隆礼敬士矣;欲立功名,则莫若尚贤使能矣。是君人者之大节也。——《王制》 聚敛者,召寇、肥敌、亡国、危身之道也,故明君不蹈也。——《王制》 王者者论:无德不贵,无能不官,无功不赏,无罪不罚。——《王制》 天地生君子,君子理天地。——《王制》 人有气、有生、有知,亦且有义,故最为天下贵也。——《王制》 政事乱,冢宰之罪也;国家失俗,则辟公之过也;天下不一,诸侯俗反,则天王非其人也。——《王制》 无分者,人之大害也;有分者,天下之本利也。——《富国》 垂事养誉,不可;以遂功而忘民,亦不可。皆奸道也。——《富国》 国者,天下之制利用夜;人主者,天下之利势也。得道以持之,则大安也,大荣也,积美之源也;不得道以持之,则大危也,大累也,有之不如无之,及其綦也,索为匹夫不可得也。——《王霸》 国者,天下之大器也,重任也。——《王霸》 国无礼则不正。——《王霸》 百乐者,生于治国者也;忧患者,生于乱国者也。——《王霸》 不能治近,又务治远;不能察明,又务见幽;不能当一,又务正百,是悖者也。——《王霸》 用国者,得百姓之力者富,得百姓之死者强,得百姓之誉者荣。——《王霸》 以小人尙民而威,以非所取于民而巧,是伤国之大灾也。——《王霸》 君人者,爱民而安,好士而荣,两者无一焉而亡。——《君道》 善生养人者,人亲之;善班治人者,人安之;善显设人者,人乐之;善藩饰人者,人荣之。……不能生养人者,人不亲也;不能班治人者,人不安也;不能显设人者,人不乐也;不能藩饰人者,人不荣业。——《君道》 道存则国存,道亡则国亡。——《君道》 治则衍及百姓,乱则不足及王公。——《君道》 为人主者莫不欲强而恶弱,欲安而恶危,欲荣而恶辱,是禹、桀之所同也。——《君道》 人主有六患:使贤者为之,则与不肖者规之;使知者虑之,则与愚者论之;使修士行之,则与污邪之人疑之。虽欲成功,得乎哉?——《君道》 好女之色,恶者之孽也。公正之士,众人之痤也。循乎道之人,污邪之贼也。——《君道》 明主有私人以金玉珠石,无私人以官职事业。——《君道》 主暗于上,臣诈于下,灭亡无日。——《君道》 唯明主为能爱其所爱,暗主则必危其所爱。——《君道》 卿相辅佐,人主之基仗也。——《君道》 用圣臣者王,用功臣者强,用篡臣者危,用态臣者亡。态臣用,则必死;篡臣用,则必危;功臣用,则必荣;圣臣用,则必尊。——《臣道》 谏、争、辅、拂之人,社稷之臣也,国君之宝也,明君所尊后也。——《臣道》 明君之所赏,an君之所罚也;an君之所赏,明君之所杀也。——《臣道》 正义之臣设,则朝廷不颇;谏、争、辅、拂之人信,则君过不远;爪牙之士施,则仇雠不作;边境之臣处,则疆垂不丧。——《臣道》 罚其忠,赏其贼,夫是之谓至暗,桀、纣所以灭也。——《臣道》 不恤君之荣辱,不恤国之臧否,偷合苟容,以之持禄养交而已耳,国贼也。——《臣道》 仁者必敬人。……人贤而不敬,则是禽兽也;人不肖而不敬,则是狎虎也。禽兽则乱,狎虎则危,灾及其身矣。——《臣道》 敬人有道:贤者则贵而敬之,不肖者则畏而敬之;贤者则亲而敬之,不肖者则疏而敬之。——《臣道》 君子安于礼、乐、利,谨慎而无斗怒,是以百举不过也。——《臣道》 弓矢不调,则羿不能以中微;六马不和,则造父不能致远;士民不亲附,则汤、武不能以必胜也。故善附民者,是乃善用兵者也。故兵要在乎善附民而已。——《议兵》 君贤者其国治,君不能者其国乱;隆礼、贵义者其国治,简礼、贱义者其国乱。治者强,乱者弱:是强弱之本也。——《议兵》 好士者强,不好士者弱;爱民者强,不爱民者弱; 政令信者强,政令不信者弱; 民齐者强,民不齐者弱;赏重者强,赏轻者弱;刑威者强,刑侮者弱; 械用兵革攻完便利者强,械用兵革寙楛不便利者弱;重用兵者强,轻用兵者弱;权出一者强,权出二者弱:是强弱之常也。——《议兵》 知莫大乎弃疑,行莫大乎无过,事莫大乎无悔。——《议兵》 凡百事之成夜必在敬之,其败也比在慢之,故敬胜怠则吉,怠胜敬则灭,计胜欲则从,欲胜计则凶。——《议兵》 仁者爱人,义者循理。——《议兵》 坚甲利兵不足以为胜,高城深池不足以为固,严令繁刑不足以为威,由其道则行,不由其道则废。——《议兵》 凝士以礼,凝民以政。礼修而士服,政平而民安。士服民安,夫是之谓大凝。——《议兵》 天行有常,不以尧存,不以桀亡。应之以治则吉,应之以乱则凶。——《天论》 强本而节用,则天不能贫;养备而动时,则天不能病;循道而不忒,则天不能祸。——《天论》 倍道而妄行,则天不能使之吉。——《天论》 天不为人之恶寒也辍冬,地不为人之恶辽也辍广,君子不为小人之匈匈也辍行。——《天论》 在天者莫明于日月,在地者莫明于水火,在物者莫明于珠玉,在人者莫买与礼义。——《天论》 人之命在天,国之命在礼。——《天论》 主道明,则下安;主道幽,则下危。故下安,则贵上;下危,则贱上。——《正论》 下亲上,则上安;下畏上,则上危。故主道莫恶乎难知,莫危乎使下畏己。传曰:恶之者众则危。——《正论》 天下者,大具也,不可以小人有也,不可以小道得也,不可以小力持也。——《正论》 罪至重而刑至轻,庸人不知恶矣,乱莫大焉。——《正论》 一物失称,乱之端也。夫德不称位,能不称官,赏不称功,罚不称罪,不详莫大焉。——《正论》 刑称罪责治,不称罪则乱。——《正论》 浅不足与测深,愚不足与谋知,坎井之蛙不可与语东海之乐。——《正论》 礼,上事天,下事地,尊先祖而隆君师。是礼之三本也。——《礼论》 天下从之(礼)者治,不从之者乱;从之者an,不从之者危;从之者存,不从之者亡。——《礼论》 礼者,人道之极也。然而不法礼,不足礼,谓之无方之民;法礼,足礼,谓之有方之士。——《礼论》 君子耳不听淫声,目不视女色,口不出恶言。——《乐论》 君子以钟鼓道志,以琴瑟乐心。——《乐论》 贱礼义而贵勇力,贫则为盗,富则为贼。——《乐论》 凡人之患,蔽于义曲而暗于大理。——《解蔽》 知贤之谓明,辅贤之谓能。勉之强之,其福必长。——《乐论》 人无师法,则偏险而不正;无礼义,则悖乱而不治。——《性恶》 人无礼义则乱,不知礼义则悖。——《性恶》 不知其子视其友,不知其君视其左右。——《性恶》

⑻ 道德经 名句

1.道可道,非常道。
2.上善若水。
3.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
4.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5.道生一,回一生二,二生三,答三生万物。6.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7.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8.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

⑼ 围绕尚贤、博雅、崇德、弘毅找名人名言

1、听其言,迹其形,察其所能而慎予官,此谓“事能
2、对人以诚信,回人不欺我;对事以诚信,事无不成。 ——答(中)冯玉祥 信用既是无形的力量,也是无形的财富。 ——(日)松下幸之助
良心是我们每个人心头的岗哨,它在那里值勤站岗,监视着我们别做出违法的事情来。 ——(英)毛姆 一言既出,驷马难追。 ——中国谚语
走正直诚实的生活道路,必定会有一个问心无愧的归宿。 ——(苏)高尔基 不要说谎,不要害怕真理。 ——(俄)列夫.托尔斯泰
3、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人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热点内容
古代励志的名言 发布:2021-03-16 21:50:46 浏览:209
形容儿孙绕膝的诗句 发布:2021-03-16 21:49:35 浏览:878
席慕蓉赏析印记 发布:2021-03-16 21:48:26 浏览:311
权力很大含有手的成语 发布:2021-03-16 21:48:22 浏览:584
能听的儿童故事 发布:2021-03-16 21:48:15 浏览:285
关于足球的诗歌词句 发布:2021-03-16 21:47:40 浏览:870
拖拉机的古诗 发布:2021-03-16 21:42:53 浏览:571
亮甜的诗句 发布:2021-03-16 21:42:00 浏览:831
广东话生日快乐祝福语 发布:2021-03-16 21:38:55 浏览:409
嘘的短句 发布:2021-03-16 21:38:07 浏览: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