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叔名言
㈠ 马叔伦与马叙伦是不是两个不同的人
马叔伦有句名言“赝鼎乱真徒费力,入而不出便马叙伦(1885—1970),浙江省余杭人,字彝初,更字夷初,号石翁、寒香,晚年号石屋老人,早年参加同盟会, 我国著名社会活动家、教育家,是中国民主促进会的主要创始人。解放后曾任教育部、高等教育部部长、全国政协副主席。
马叙伦少年时代,曾就读于故乡养正书塾,他天资强敏,文史皆优,是一班的“翘楚”。当时,清朝政府极端腐败,他深感中国内忧外患,灾难深重,产生了强烈的爱国革命思想。他和一些同学相约在养正书塾毕业后去日本学陆军,以便回国后从事革命活动,不料临毕业前由于为同学鸣不平,触怒了学正和监督,竟被开除出校.他渴望赴日本留学的愿望也就落了空。马叙伦由于家贫不能继续上学,开始走上社会,到上海从事新闻工作。曾先后帮助几家报纸编辑写文。此时,孙中山先生领导的同盟会在日本出版的刊物秘密向国内输送革命思想,各地的革命活动方兴未艾,这一切都给马叙伦以深刻的影响。柳亚子先生等发起组织“南社”,做同盟会的外围组织,马叙伦也参加了。辛亥革命前的大部分时间里他在杭州、江山、诸暨、广州等地任教。一九—一年夏,他去日本,由章太炎先生介绍参加了同盟会。回国后,正逢江浙人民反对清政府把商办的铁路收归国有,他积极参加了这场斗争。不久,爆发了武昌起义,他参加筹办民团,积极响应,之后浙江都督府成立,他前后两次被邀担任都督府秘书,以后又到上海办《大共和日报》,章太炎任社长,他任总编辑。
1913年,马叙伦到北京医学专门学校做国文教员,随后北京大学又请他到文学院教课。这时,他以为清王朝已被推翻,革命已经成功,自己可以“超然物外”.只做一些教书工作就满足了。事实上,北洋军阀袁世凯窃取了大总统的职位以后,很快就暴露出他阴谋复辟帝制的狂妄野心。有一天,马叙伦遇见从前两广方言学堂的学生、总统府顾问廖容,马就动员他起兵讨袁,还帮助他写了一篇讨袁的檄文。登在香港的报纸上,这对蔡锷率领“护国军”在云南起义起了声援的作用。1915年冬天,在袁世凯“登极”以前,他毅然辞去北大和医专的职务,离开北京回上海。
袁世凯失败以后,马叙伦应蔡元培先生的邀请,再次任北大教授,并动手写《说文解字六书疏证》,同时写了《老子校诂》、《庄子义证》等书。正当马叙伦埋头写书的时候,“五·四”运动爆发了。北京大学成立了教职员会,支援学生运动。同时,由北大教职员会发起组织北京中等以上学校教职员会联合会。这两个组织都椎马叙伦为书记,随后任主席。所有代表教联会同政府当局谈判都推马叙伦出面,对外发表文字,都由他执笔。“五。四”运动以后,北京大中小学教师发起“索薪”运动,组成“北京小学以上各校教职员会联合会”,又推马叙伦为主席。除索薪外,还提出教育基金和教育经费独立的口号,实行罢课罢教。1921年6月3日,北京上万教职员、学生往总统府要求面见徐世昌,马叙伦走在队伍的最前列,遭到徐世昌派出的军队毒打,头部受伤很重,被送进医院。
“六·三”事件后,马叙伦回到杭州养病。正值浙江第一师范闹学潮,浙江省教育厅再三请马叙伦出任该校校长。马叙伦就把北大教授治校的办法推行到一师,得到全校师生的拥护。1922年,经李大钊同志、蔡元培先生等多方推荐,马叙伦被任为浙江省教育厅长。不久,北京政府改组,他两次担任教育部次长,1924年冬天,并代理教育部部务。有一次,内政部给教育部的一份密件,说根据情报“共产党首领李守常在各校活动”,要教育部马上查办,马叙伦有意把这件公文压下来,使李大钊同志脱离一次被捕的危险。
1923年,由于国共合作,全国革命形势日益发展,在北京从事地下工作的国民党员逐渐公开活动,马叙伦被任为国民党北京特别党部的宣传部长。1924年1月,国民党在广州召开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决定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王大政策。1924年冬天,孙中山先生为了与段棋瑞商谈召开国民会议事宜,扶病来到北京,马叙伦老清早赶到前门车站迎接。孙中山先生养病期间,他经常去看望。在病重那些天,他同杨杏佛等人轮流守护。孙中山先生入殓那天,段棋瑞推说脚痛不来参加,派内务总长代他。马叙伦和成千上万的群众都极为愤慨。后来段棋瑞任命唐继尧为教育总长,马叙伦就毅然辞去教育部的职务,重任北大教授。1925年,“五卅惨案”的消息传到北京,马叙伦当即联合各界人士组成“五卅惨案后援会”,他每天到会办公。这年冬天,段棋瑞与人民为敌的面目更加暴露。北京学生界、文化界、工商界民众联合两万人,在天安门宣布段棋瑞的罪状,马叙伦被推为大会主席。段祺瑞十分惊慌,如临大敌。散会后,群众分队示威游行,给了段棋瑞沉重的一击。第二年,发生了“三·一八惨案”。这天有一两万人浩浩荡荡地包围了执政府,各校的教授,尤其是北大的教授参加的很多。段棋瑞在帝国主义指使下,血腥镇压了爱国的学生和群众、马叙伦第二天就写了辞职书,大骂段棋瑞,于是遭到段的通缉,被迫化装离开北京回杭州。这时的浙江省长夏超是马叙伦的旧友,他动员夏超响应北伐,反对南方军阀孙传芳,又遭到孙的通缉。
1927年,北伐军占领江浙,成立浙江省政府,马叙伦被任命为浙江政务委员会委员兼民政厅长。1928年底,蒋梦麟担任教育部长,马叙伦第三次被任为教育次长。他尽管每天早到迟归,“案无留牍”,仍受到多方刁难,不能有任何作为。1929年冬天,他辞职回杭。过了半年,第四次再去北大教书,继续写《说文解字六书疏征》。
1931年,“九·一八”事变发生,他痛感河山破碎,国事陵替,内心郁闷无法排遣,于是以写诗抒发他对祖国大好河山沦亡的悲愤感情。到了1935年,日本帝国主义者侵略华北的凶焰更加嚣张。在北大,马叙伦和许德珩、尚仲衣等几位教授拥护中国共产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积极主张抗日,同胡适、周炳琳、陶希圣等展开了激烈的斗争。最后,马叙伦和北平大学法商学院院长白解飞等约了各校的抗日派,组织北平文化界抗日救国会,马叙伦被推为主席。这时,各公私立大学中学的学生也组织起来,每天开演讲会、座谈会,马叙伦日夜奔忙,终于累病了。胡适一伙乘机要马叙伦休假一年,实际上逼马叙伦离开北大。马叙伦非常气愤,马上提出了辞职书。北大男女学生纷纷要求挽留,校长蒋梦麟几次退回马叙伦的辞职书,但他还是决定离去,回到杭州。
一九三六年秋,马叙伦到四川,劝说刘湘逼蒋抗日,他在四川一方面做刘湘的工作,分析形势,晓以利害,一方面又到各校作抗日宣传,甚至到蒋介石的军官学校成都分校,做抗日救国讲演,号召学员在国难当头、民族临危的严重时刻,应当负起保卫国家的责任。西安事变后,马叙伦再次入川,劝说刘湘牵制何应钦兵力,避免内战。后得知蒋介石被释,西安事变和平解决。才离开四川。
一九三七年,“七·七”事变、“八·一三”事变相继发生,马叙伦为贫病交迫,困居上海。为避敌伪迫害,他更名为邹华孙(邹为其母姓,华孙为中华民族子孙之意),蓄起胡须。专事著述。他所著《说文解字六书疏证》30卷240余万字,是一部研究中国文字学极有价值的巨著,很大部分是在这个时期撰写的。一九三九年秋,马叙伦曾掩护一位抗日工作人员.并留住在他的家里。是年冬,汪精卫和日方代表在上海进行卖国勾结,陶希圣、高崇武,陈公博都参加了。陈是马叙伦在北大任教时的学生,因此这位抗日工作人员请马叙伦找陈公博一谈。在谈话中,马叙伦晓以国家民族大义,劝说陈停止卖国活动,陈多方辩解,还希望马叙伦出来帮忙,马叙伦断然拒绝说:“我是决不出来的。”这时马叙伦经济非常拮据,常常靠亲友帮助。陈公博叫人送来钱米,都被马叙伦如数退回,并且不再和他往来。马叙伦这种高风亮节受到了人们的敬重。
抗日战争胜利以后,马叙伦同全国人民一样,热望国家从此一改旧观,名副其实地做个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