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名言名句 » 屈原贾生列传名句

屈原贾生列传名句

发布时间: 2021-02-02 01:05:52

『壹』 屈原贾生列传重点句子或可以摘抄的句子,500字

1.于是绛侯抄周勃、灌婴、东阳侯张相如以及御史大夫冯敬等人群起而攻之,对皇上说:“贾谊这个人,年纪轻轻,刚有点学问,就一心想把持大权,自作主张,将朝政搞得乱七八糟。
2.贾谊劝谏,认为国家祸患就要从此兴起了。
3.后来看到贾谊的《吊屈原赋》,又奇怪屈原,以他那样的才能,游说诸侯,哪个国家不能容纳呢?但却让自己走上自杀这条路。

『贰』 史记。屈原贾生列传。人人各如其意所欲出翻译

人人都觉得说出了自己想说的话

但凡天才,总是不免要面对内部与外部的危机

『叁』 屈原贾生列传 句子翻译

这是判断句,直译为“秦国是虎狼般的国家”,意译为“秦国很有野心”

『肆』 屈原贾生列传 字词翻译

穷 1:阻塞不通;抄2:不得志,不袭显贵;3:生活困难;4:穷尽,完结;5:穷究,追究到底
信 1:艳宇真实;2:讲信用;3:实在,的确;4:相信;5:信物;6:送信的人;7:音讯;8:副词(随意,随便);9:shen 通“伸”,伸展
约 1:捆缚,套;2:约束,束缚;3:简明,简要;4:节俭;5:订约,约定;6:大约
廉 1:厅堂的侧边;2:正直;3:不贪,廉洁;4:考察,查访;5:价格低
微 1:隐蔽,藏匿;2:深奥,微妙;3:微小,轻微;4:稍微;5:地位低下,卑贱;6:衰败,衰弱;7:如果不是,如果没有

『伍』 翻译几个 史记 屈原贾生列传 中的句子

1.于是绛侯周勃、灌婴、东阳侯张相如以及御史大夫冯敬等人群起而攻之,对皇上说内:容“贾谊这个人,年纪轻轻,刚有点学问,就一心想把持大权,自作主张,将朝政搞得乱七八糟。
2.贾谊劝谏,认为国家祸患就要从此兴起了。
3.后来看到贾谊的《吊屈原赋》,又奇怪屈原,以他那样的才能,游说诸侯,哪个国家不能容纳呢?但却让自己走上自杀这条路。

『陆』 屈原列传中的名句

  1. 关于抄叙述屈原贤能的名句——袭“博闻强志,明于治乱,娴于辞令。入则与王图议国事,以出号令;出则接遇宾客,应对诸侯。”

  2. 对“离骚二字的阐述”——“离骚者,犹离忧也。”

  3. 对屈原《离骚》创作心理的推测——“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

  4. 司马迁对《国风》、《小雅》、《离骚》的评价——“《国风》好色而不淫,《小雅》怨诽而不乱,若《离骚》者,可谓兼之矣。”——这是最经典的名句。

  5. 司马迁对屈原《离骚》语言、思想的品评——“其文约,其辞微,其志洁,其行廉,”

『柒』 关于屈原的名人名言

朕幼清以廉洁兮抄,身袭服义而未沫。
主此盛德兮,牵于俗而芜秽。
湛湛江水兮,上有枫。
目极千里兮,伤春心。
魂兮归来!哀江南!
《招魂》
风飒飒兮木萧萧,思公子兮徒离忧。
《山鬼》
时不可兮再得,聊逍遥兮容与。
《湘君》
帝子降兮北渚,目眇眇兮愁予;
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
《湘夫人》
国无人莫我知兮,又何怀乎故都!
既莫足与为美政兮,吾将从彭咸之所居!
《离骚》
离骚之中,句句名言。然汝所谓“屈原言之”,是为出乎屈原之口抑或是出自其文章?盖屈原之名言。皆为屈原文章中之名句。若是关于屈原的名人名言。你可查阅一下司马迁《史记》中屈原贾谊列传中有许多关于的屈平的评论皆传为千古名言。
如若想写一篇有关屈原爱国的作文。可参照《渔夫》《国殇》两篇作品。
小妹妹连一分都不舍得给。网上荡都没有时间。

『捌』 屈原贾生列传的说明与鉴赏

《屈原贾生列传》是屈原、贾谊两个人的传记,他们虽然不是同时代人,但是二人的遭遇有不少共同之处。他们都是才高气盛,又都是因忠被贬,在政治上都不得志,在文学上又都成就卓著。所以,司马迁才把他们同列于一篇。
对于屈原,作者先写他的才能之高。他“博闻强志,明于治乱,娴于辞令”,但也因此深受上官大夫的嫉妒。上官大夫进谗言使怀王疏远屈原。屈原被贬之后,作者极力表现他忠君爱国的一腔热血和满怀赤诚,“屈平既嫉之,虽放流,眷顾楚国,系心怀王,不忘欲反,冀幸君之一悟,俗之一改也。其存君兴国而欲反覆之,一篇之中三致志焉”。但屈原最终也没能使怀王觉悟,反因此得罪了令尹子兰,惨遭放逐。
屈原被放逐之后,作者重点写了他的死。上不能为国尽忠效力,下不能躬耕垄亩,归隐田园,“举世混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这是一种伟大的、难得的孤独,唯有坚强者方能如此,唯有高尚者方能如此。所以屈原才表示:“吾闻之,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人又谁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宁赴常流而葬乎鱼腹中耳,又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温蠼乎!”就这样,屈原怀抱沙石,沉江而死,实现了自己“伏清白以死直”(《离骚》)的诺言,其正直刚烈堪称千古之冠。
司马迁对贾谊,则首先表现其才华过人,“是时贾生二十余,最为少。每诏令议下,诸老先生不能言,贾生尽为之对,人人各如其意所欲出。诸生以为能,不及也”。汉文帝也非常欣赏他,一年之中破格提拔他为太中大夫。接着贾谊又提出了改正朔,易服色,法制度,定官名,行礼乐等革新主张,但却遭到了周勃等老臣们的反对,他们攻击贾谊“年少初学,专欲擅权,纷乱诸事”,而汉文帝又是这班老臣们所拥立,登位不久,权力未稳,也只有依从而已。所以就把贾谊贬到长沙,任长沙王太傅。
贾谊到长沙之后,作者重点写其郁郁不快的情怀,而在表现时,又大多借贾谊自己的辞赋来直接抒发,如其《吊屈原赋》云:“斡弃周鼎兮宝康瓠,腾驾罢牛兮骖蹇驴,骥垂两耳兮服盐车。章甫荐屦兮,渐不可久。嗟苦先生兮,独离此咎!”这哪里是独吊屈原,贾谊亦何尝不是如此,不然的话,他又怎能年纪轻轻就忧郁而死呢?
本文最大的特点是作者笔端饱含感情,行文幽抑哀惋。正如作者所云:“余读《离骚》、《天问》、《招魂》、《哀郢》悲其志。适长沙,观屈原所自沉渊,未尝不垂涕。”可见作者是在这种悲慨的感情中写下本篇的,并将此情寄之笔端。而司马迁自己也同样是才高气盛,因忠而遭受不幸,所以他表面上写屈原、贾谊,实际上也在写他自己,他在《报任安书》中写道:“盖西伯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诗三百篇》大氐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
也正是由于作者把自己悲愤不平之感倾注在本传上,才使得本篇有了不同于其他人物传记的特色,这就是一边叙事,一边议论抒情。如本传开头两个自然段是叙事,但讲到屈原被疏之后,作者忍耐不住开始一大段议论抒情,对屈原人格,对《离骚》精神的评论,都是非常准确的,如“屈平之作《离骚》,盖自怨生也”,这可以说是切中肯綮之语。
另外,本篇在写作上确实又继承了《离骚》的抒情传统,正如清人陈刘熙载所云:“学《离骚》得其情者太史公,得其辞者为司马长卿。”又云:“太史公文,兼括六艺百家之旨。第论其恻怛之情,抑扬之致,则得之于《诗三百篇》及《离骚》者居多。”(《艺概·文概》)而纵观本篇,更是如此。

『玖』 《李将军列传》《项羽本纪》《屈原贾生列传》《廉颇蔺相如列传》中的名句

人穷则反本,故劳苦倦极,未尝不呼天也;疾痛惨怛,未尝不呼父母也。
司马迁在《史记·屈原贾生列传》中评论了中华文化的一种独特现象。“夫天者,人之始也;父母者,人之本也。人穷则反本,故劳苦倦极,未尝不呼天也;疾痛惨怛,未尝不呼父母也。”说人在穷途之时,会呼天,受伤害疼痛时会呼父母。后韩愈也有相似记述。
这“呼天”现象是中国文化的一种体现,中国人自古是敬天的,《论语·季氏》子曰: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言。“天”始终是中国人心中的至高主宰,也许百姓说不清原因,但正人君子心中始终是有“天”概念的。
《史记 李将军列传》中的名句“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史记》中的名句:

项庄舞剑,意在沛公。 (史记·项羽本纪)
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史记·滑稽列传)
众口铄金,积毁销骨。 (史记·张仪列传)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史记·李将军传)
失之毫厘,谬以千里。 (史记·太史公自序)
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史记·陈涉世家)
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 (史记·高祖本纪)
忠言逆耳利于行,良药苦口利于病。 (史记·留侯世家)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史记·报任少卿书)
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 (史记·淮阴侯 列传)

『拾』 文言文鉴赏《史记 屈原贾生列传》

《屈原贾生列传》是屈原、贾谊两个人的传记,他们虽然不是同时代人,但是二人的遭遇有不少共同之处。他们都是才高气盛,又都是因忠被贬,在政治上都不得志,在文学上又都成就卓著。所以,司马迁才把他们同列于一篇。
对于屈原,作者先写他的才能之高。他“博闻强志,明于治乱,娴于辞令”,但也因此深受上官大夫的嫉妒。上官大夫进谗言使怀王疏远屈原。屈原被贬之后,作者极力表现他忠君爱国的一腔热血和满怀赤诚,“屈平既嫉之,虽放流,眷顾楚国,系心怀王,不忘欲反,冀幸君之一悟,俗之一改也。其存君兴国而欲反覆之,一篇之中三致志焉”。但屈原最终也没能使怀王觉悟,反因此得罪了令尹子兰,惨遭放逐。
屈原被放逐之后,作者重点写了他的死。上不能为国尽忠效力,下不能躬耕垄亩,归隐田园,“举世混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这是一种伟大的、难得的孤独,唯有坚强者方能如此,唯有高尚者方能如此。所以屈原才表示:“吾闻之,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人又谁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宁赴常流而葬乎鱼腹中耳,又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温蠼乎!”就这样,屈原怀抱沙石,沉江而死,实现了自己“伏清白以死直”(《离骚》)的诺言,其正直刚烈堪称千古之冠。
司马迁对贾谊,则首先表现其才华过人,“是时贾生二十余,最为少。每诏令人,诸老先生不能言,贾生尽为之对,人人各如其意所欲出。诸生以为能,不及也”。汉文帝也非常欣赏他,一年之中破格提拔他为太中大夫。接着贾谊又提出了改正朔,易服色,法制度,定官名,行礼乐等革新主张,但却遭到了周勃等老臣们的反对,他们攻击贾谊“年少初学,专欲擅权,纷乱诸事”,而汉文帝又是这班老臣们所拥立,登位不久,权力未稳,也只有依从而已。所以就把贾谊贬到长沙,任长沙王太傅。
贾谊到长沙之后,作者重点写其郁郁不快的情怀,而在表现时,又大多借贾谊自己的辞赋来直接抒发,如其《吊屈原赋》云:“斡弃周鼎兮宝康瓠,腾驾罢牛兮骖蹇驴,骥垂两耳兮服盐车。章甫荐屦兮,渐不可久。嗟苦先生兮,独离此咎!”这哪里是独吊屈原,贾谊亦何尝不是如此,不然的话,他又怎能年纪轻轻就忧郁而死呢?
本传最大的特点是作者笔端饱含感情,行文幽抑哀惋。正如作者所云:“余读《离骚》、《天问》、《招魂》、《哀郢》悲其志。适长沙,观屈原所自沉渊,未尝不垂涕。”可见作者是在这种悲慨的感情中写下本篇的,并将此情寄之笔端。而司马迁自己也同样是才高气盛,因忠而遭受不幸,所以他表面上写屈原、贾谊,实际上也在写他自己,他在《报任安书》中写道:“盖西伯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诗三百篇》大氐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
也正是由于作者把自己悲愤不平之感倾注在本传上,才使得本篇有了不同于其他人物传记的特色,这就是一边叙事,一边议论抒情。如本传开头两个自然段是叙事,但讲到屈原被疏之后,作者忍耐不住开始一大段议论抒情,对屈原人格,对《离骚》精神的评论,都是非常准确的,如“屈平之作《离骚》,盖自怨生也”,这可以说是切中肯綮之语。
另外,本篇在写作上确实又继承了《离骚》的抒情传统,正如清人陈刘熙载所云:“学《离骚》得其情者太史公,得其辞者为司马长卿。”又云:“太史公文,兼括六艺百家之旨。第论其恻怛之情,抑扬之致,则得之于《诗三百篇》及《离骚》者居多。”(《艺概·文概》)而纵观本篇,更是如此。

热点内容
古代励志的名言 发布:2021-03-16 21:50:46 浏览:209
形容儿孙绕膝的诗句 发布:2021-03-16 21:49:35 浏览:878
席慕蓉赏析印记 发布:2021-03-16 21:48:26 浏览:311
权力很大含有手的成语 发布:2021-03-16 21:48:22 浏览:584
能听的儿童故事 发布:2021-03-16 21:48:15 浏览:285
关于足球的诗歌词句 发布:2021-03-16 21:47:40 浏览:870
拖拉机的古诗 发布:2021-03-16 21:42:53 浏览:571
亮甜的诗句 发布:2021-03-16 21:42:00 浏览:831
广东话生日快乐祝福语 发布:2021-03-16 21:38:55 浏览:409
嘘的短句 发布:2021-03-16 21:38:07 浏览: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