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名言名句 » 滇春好赏析

滇春好赏析

发布时间: 2021-01-31 15:58:29

❶ 求云南诗歌赏析

游巍山古城 大理潘正伟
一人伫立高墙外,
十字路口复徘徊。
百般思绪汹涌来,
千年悠远多专英才。
万里属瞻天志向高,
静谧古城山河娇。
魁雄六诏创伟业,
英名永驻似日月。
附注:
在祖国西南边陲的云南大理,有一个格外引人关注的地方,它就是南诏古国的起源地巍山县。
巍山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之一,中国神州大地五千年的悠久历史孕育出了一些具有深厚文化底蕴和发生过重大历史事件而名垂青史的地方。这些地方,有的曾是王朝首府;有的曾是当时的社会、政治、经济中枢;有的曾是影响社会进程重大历史事件的发生地;有的因为拥有珍贵的文物遗迹而享有盛名;有的则因为出产精美的手工艺品而闻名于世。这些地方的存在与发展,深深吸引着众多的人群的目光,人们都想去看看这个地方究竟有多少的神奇过人之处,因此,这些地方也就成了今天的热闹无比的旅游目的地。
1982年2月,巍山古城被国家纳入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系列,从此以后,这个曾经是南诏古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的边陲小镇再次受到世人的高度关注。

❷ 一幅对联及赏析

上联:五百里滇池 奔来眼底 披襟岸帻 喜茫茫空阔无边 看东骧神骏 西翥灵仪 北走蜿蜒 南翔缟素 高人韵士 何妨选胜登临 趁蟹屿螺洲 梳裹就风鬟云鬓 更萍天苇地 点缀些翠羽丹霞 莫孤负四围香稻 万顷晴沙 九夏芙蓉 三春杨柳

下联:数千年往事 注到心头 把酒凌虚 叹滚滚英雄谁在 想汉习楼船 唐标铁柱 宋挥玉斧 元跨革囊 伟烈丰功 费尽移山心力 尽珠帘画栋 卷不及暮雨朝云 便断碣残碑 都付与苍烟落照 祗赢得几杵疏钟 半江渔火 两行秋雁 一枕清霜

这是孙髯题昆明大观楼长联(《楹联丛话》卷七)。此联已传诵海内,成为不朽之作。其结构特点是反复运用四言模式(0011,1100,1100,0011 / 1100,0011,0011,1100),以三组同边自对为中心,在不同位置上添加不同数量的领衬字,联文顾盼多姿,声调连绵一气。

大意解读:

那浩瀚苍茫的五百里滇池,波涛汹涌奔向眼前。敞开衣襟、推高头巾,欣喜无比地观赏那滇池的茫茫苍苍空阔无边。看吧,东边的金马山犹如奔腾驰骋的骏马,西边的碧鸡山恰如展翅翱翔的凤凰,北边的虹山宛如蠕动而行的长蛇,南边的鹤山实如展翼傲立的白鹤。啊,隐士学者们,何不选择这名胜地的高楼登临欣赏。那一处处螃蟹和海螺状的岛屿边缘,点缀着如少女鬟髻鬓发般摇曳多姿的杨柳;那一簇簇水草和瑟瑟的芦苇,似禽鸟那五彩缤纷的羽毛,点缀着碧水中的云天和红霞。啊,不要辜负了美好的胜景吧,那四周飘香的稻谷,那波光万顷的浪涛,那六月盛夏的荷花,那三月春风中的杨柳。

那风云变幻的数千年往事,历历在目涌上心头。举起酒杯,凭虚御风,慨叹千古英雄豪杰都随滚滚历史长河悄然而去。想吧,汉武帝为西南通途凿池练水军;大唐皇帝册封南诏立铁柱刻颂功德;宋太祖竟手挥玉斧划疆界让大理自治;元世祖驾皮筏渡金沙进占云南。唉,这宏伟壮观的景象,费尽了英雄豪杰们的移山心力。这一切犹如彩楼帘外萦绕的朝云,不等珠帘卷起,便在萧萧的暮雨中消失了。这些纪颂功德的美丽词句,都随着那些断碣残碑的湮灭,埋没在夕阳农家的炊烟里。唉,只给我们留下了什幺东西呢,寺庙里稀疏的钟声,江边的渔家灯火。天上南飞的两行秋雁,山间雅士的梦后清霜。

〔赏析〕

孙髯翁是清干隆年间寄籍昆明的穷读书人,原籍陕西三原,自幼好学勤奋,尤其诗文称名一时。曾赴科举童试,因不愿受搜身之辱而未进场,且终身再不应试,以“白丁”的身份诗文为业。自号“万树梅花一布衣”,晚年贫困在圆通寺后咒蛟台卖卜为生,称“咒蛟老人”,过着终日“求百钱而不可得”、时有断炊的生活,后被其女迎养,卒于云南弥勒县乡村。他所撰写的大观楼长联影响巨大。

下面是对云南大观楼长联的注释和赏析
【注释】(1)五百里:《云南通志·地理志》:“滇池为南中巨浸,周广五百余里。”
(2)帻:古时的一种头巾。
(3)神骏:指昆明东面的金马山。
(4)翥:飞举。
(5)灵仪:指昆明西面的鸡碧山。
(6)蜿蜒:指昆明北面的蛇山。
(7)缟素:指昆明西面的白鹤山。
(8)蟹屿螺洲:指滇池中如蟹似螺的小岛或小沙洲
(9)风鬟雾鬓:比喻摇曳多姿的垂柳。
(10)翠羽:翠绿色的鸟雀。
(11)丹霞:丹红色的云霞。
(12)九夏:指夏季的90天。
(13)芙蓉:莲花。
(14)汉习楼船:据《史记·平淮书》载,公元前120年,汉武帝“大修昆明池,治楼船……”以操习水军,打通从滇池通往印度的路径。
(15)唐标铁柱:《新唐书·吐蕃列传上》,公元707年,吐蕃及姚州蛮寇边,“九征毁絙夷城,建铁柱于滇池以勒功”。
(16)宋挥玉斧:玉斧为文房古玩,作镇纸用。《续资治通鉴·宋纪》:北宋初年,“王全斌既平蜀,欲乘势取云南,以图献。帝鉴唐天宝之祸,起于南诏,以玉斧画大渡 河以西曰:‘此外非吾有也!’”
(17)元跨革囊:《元史·宪宗本纪》,公元1252年,“忽必烈征大理过大渡河,至金沙江,乘革囊及皮筏以渡。”
(18)断碣残碑:历代帝王所立的“功德”碑,随时间而断裂残破。
(19)孙髯,字髯翁,号颐庵,自号“咒蛟老人”、“万树梅花一布衣”。生于清康熙年间,卒于乾隆年间,享年80余岁。孙髯一生勤奋,著述甚丰,有《金沙诗草》、《永言堂诗文集》;纂辑过《国朝诗文》、《滇诗》等,惜佚失。仅有《孙髯翁诗残抄本》、《滇南诗略》传流于世。他最著名的作品,是题昆明大观楼长联,素有“天下第一长联”之称。
(20)大观楼:在昆明西郊滇池之滨,在今昆明大观楼公园内。园林初辟于明代。大观楼初建于清康熙三十五年(1696),楼前悬挂孙髯长联为昆明名士陆树堂用行书书写刊刻,至清咸丰七年(1857)毁于兵燹。现存三层楼宇系清同治五年(1866)所建,长联是光绪十四年(1888)由云南剑川人赵藩重书。

【作者简介】孙髯,字髯翁,号颐庵,昆明人。自幼聪颖,才气超群,自号“万树梅花一布衣”。在文禁森严的雍乾之际,把感慨融铸于一百八十字大观楼长联中,一时轰动诗坛,是我国楹联文库中的一颗明珠。1983年公布为云南省文物保护单位。上联描写滇池风光,下联写出云南历史,寓情于景,情景交隔,浑然一体,堪称千古佳作。

【鉴赏】大观楼长联气势磅礴。上联写滇池风物,似一篇滇池游记;下联记云南历史,似一篇读史随笔。全联180字,如一篇有声、有色、有情的骈文,妙语如珠,诵之琅琅上口。该联想像丰富,感情充沛,一气呵成,被誉为海内外第一长联,也是全国重点保护文物之一。

上联突出一个“喜”字,喜溢四方,绘出了一幅颇富滇池风物特色的风景画。作者登临楼上,首先写眼前那茫茫空阔无边的滇海,写作者敞开衣襟、推开头巾观海的高兴劲。接着写大观楼四面的景观:东边的金马山如奔驰的神骏,西边的碧鸡山如翱翔的凤凰,北边的蛇山如蠕动的长蛇,南边的鹤山如展翼的白鹤。凭楼四望之后,又回到眼前那浩瀚的滇池里,那一处处螃蟹和海螺状的岛屿边缘,点缀着如少女鬟髻鬓发般摇曳多姿的杨柳;那一簇簇水草和瑟瑟的芦苇,似禽鸟那五彩缤纷的羽毛点缀着水中的云天和红霞。前面,作者在观看滇池和四周的群山后,曾发出文人学者们,何不选择这名胜地的高楼登临欣赏一番的感慨。这里,作者在描绘了眼前池中的胜景后,再次由己及彼,概叹:不要辜负了美好的胜景吧——那四周飘香的稻谷,那波光万顷的浪涛,那六月盛夏的荷花,那三月春风中的杨柳。作者通过写景抒情,那心旷神怡的喜悦之情跃然纸上。

下联勾勒云南的历史,重在一个“叹”字上下功夫。作者追根溯源,道出了历史发展变化的必然规律,展示出了一幅颇耐人玩味的历史画卷。作者乘兴看够了眼前的美景之后,立即联想起云南风云变幻的历史,发出了无限的感慨——千古的英雄豪杰们,都随滚滚的历史长河悄然地流去了:那雄视一代的汉武帝,为了打开西南通途,曾在长安凿昆明池,训练水军;大唐皇帝曾册封南诏,立铁柱刻颂功德;宋太祖竟手挥玉斧,划疆立界,让大理自治;元世祖忽必烈走甘肃经四川,占云南灭大理,招降吐蕃,继伐中原。这一系列宏伟壮观的景象,费尽了英雄们的移山心力,然而,这一切犹如彩楼帘外萦绕的朝云,不等珠帘卷起,便在萧萧的暮雨中消失了。那些纪颂功德的词句,都随着那断碣残碑。埋没在夕阳和农家的炊烟里。留给我们的只是寺庙里传来的钟声,江岸边点点的渔家灯火。天上南飞的两行秋雁,还有那睡在山林间文人雅士醒后的一身清霜。这怎能不令人为之感叹!
长联抒情叙事,层次分明,情景交融;对仗工整,字句洗炼;内涵美质,外溢华彩,意境高妙,气势非凡。是对联史上不朽的杰作,影响甚巨。大观楼长联是诗、是画、是历史的镜子,它揭示了封建王朝必然衰亡的历史命运,这种远见卓识,隐寓于联中的字里行间。正因如此,该联在历史上曾多次被篡改更换,但始终没有消失,反而更加重了其在对联史上的位置。

❸ 七律 长征赏析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首联开门见山赞美了红军不怕困难,勇敢顽强的革命精神,这是全篇的中心思想,也是全诗的艺术基调。它是全诗精神的开端,也是全诗意境的结穴。

不怕二字是全诗的诗眼,“只等闲”强化、重申了“不怕”;“远征难”包举了这一段非凡的历史过程,“万水千山”则概写了“难”的内外蕴涵。这一联如高山坠石,滚滚而下,牵动着全篇,也笼罩着全诗。

只等闲,举重若轻,显示了诗人视自然之敌若梯米,玩社会之敌于股掌的统帅风度。“只”加强了坚定的语气,具有强烈的感情色彩。它对红军蔑视困难的革命精神作了突出和强调,表现了红军在刀剑丛中从容不迫,应付自如,无往不胜的铁军风貌。

首联是全诗的总领,以下三联则紧扣首联展开。从首联开始,全诗就展开了两条思维线,构造了两个时空域,一个是客观的、现实的:“远征难”,有“万水千山”之多之险;一个是主观的、心理的:“不怕”“只等闲”。

这样就构成了强烈的对比反衬,熔铸了全诗浩大的物理空间和壮阔的心理空间,奠定了全诗雄浑博大的基调。

(3)滇春好赏析扩展阅读:

七律·长征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⑿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译文:

红军不怕万里长征路上的一切艰难困苦,把千山万水都看得极为平常。绵延不断的五岭,在红军看来只不过是微波细浪在起伏,而气势雄伟的乌蒙山,在红军眼里也不过是一颗泥丸。

金沙江浊浪滔天,拍击着高耸入云的峭壁悬崖,热气腾腾。大渡河险桥横架,晃动着凌空高悬的根根铁索,寒意阵阵。更加令人喜悦的是踏上千里积雪的岷山,红军翻越过去以后个个笑逐颜开。

❹ 《渔家傲·滇南月节词》赏析

渔家傲·滇南月节词
[明] 杨慎
正月滇南春色早,山茶树树齐开了,艳李夭桃都压倒,妆点好版,园林处处红云岛权。
彩架秋千骑巷笊,冰丝宝料银 小,误马随车天欲晓。灯月皎,洁鸡三唱星回卯。
二月滇南春讌婉,美人来去春江暖,碧玉泉头无近远,香径软,游丝摇曳杨花转。
沽酒宝钗银钏满,寻芳争占新亭馆,枣下艳词歌纂纂,春日短,温柔乡里归来晚。
三月滇南游赏竞,牡丹芍药晨妆竟,太华华亭芳草径,花餖飣,罗天锦地歌声应。
陌上柳昏花未暝,青楼十里灯相映,絮舞尘香风已定,沉醉醒,提壶又唤明朝兴。
四月滇南春迤逦,盈盈楼上新妆洗,八节常如三月里,花似绮,钗头无日无花蕊。
杏子单衫鸦色髻,共倾浴佛金盆水,拜愿灵山催早起,争乞嗣,珠丝先报鈒梁喜。

❺ 岳飞 满江红 赏析

岳飞《满江红》赏析

[b]怒发冲冠,凭阑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同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憾,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b]

———————————

[b]【注释】[/b]

怒发冲冠:形容愤怒至极。潇潇:形容雨势急骤。长啸:感情激动时撮口发出清而长的声音,为古人的一种抒情这举。等闲:轻易,随便。靖康耻:宋钦宗靖康二年(1127年),金兵攻陷汴京,虏走徽、钦二帝。贺兰山:在今宁夏回族自治区。天阙:宫殿前的楼观。

[b]【译文】[/b]

我怒发冲冠,独自登高凭栏,阵阵风雨刚刚停歇。我抬头远望天空一片高远壮阔。我禁不住仰天长啸,一片报国之心充满心怀。三十多年的功名如同尘土,八千里经过多少风云人生。好男儿,要抓紧时间为国建功立业,不要空空将青春消磨,等年老时徒自悲切。靖康年间的奇耻大辱,至今也不能忘却。作为国家臣子的愤恨,何时才能泯灭!我要驾上战车,踏破贺兰山缺。我满怀壮志,发誓喝敌人的鲜血,吃敌人的肉。待我重新收复旧日山河,再带着捷报向国家报告胜利的消息。

[b]【赏析】[/b]

这是一首气壮山河、传诵千古的名篇。表现了作者大无畏的英雄气慨,洋溢着爱国主义激情。绍兴六年(公元1136年)岳飞率军从襄阳出发北上,陆续收复了洛阳附近的一些州县,前锋逼北宋故都汴京,大有一举收复中原,直捣金国的老巢黄龙府(今吉林农安,金故都)之势。但此时的宋高宗一心议和,命岳飞立即班师,岳飞不得已率军加到鄂州。他痛感坐失良机,收复失地、洗雪靖康之耻的志向难以实现,在百感交集中写下了这首气壮山河的《满江红》词。生于北宋末年的岳飞,亲眼目睹了华夏的山河破碎,国破家亡,他少年从军,以“精忠报国”、“还我山河”的已任。转站各地,艰苦斗争,为的是“收拾旧山河”。这首词所 抒写的即是这种英雄气。上片通过凭栏眺望,抒发为国杀敌立功的豪情,下片表达雪耻复分,重整乾坤的壮志。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了少年路云和月,莫等洒、白了了少年头,空悲切。“三十”两句,自伤神州未复,劝人及时奋起,可为千古箴铭,而“八千里路”严峻激烈的复国征战,尚露热血之奋搏,遂以“莫等闲”自我激励,实现其驱除胡虏,复我河山之壮志。

[b]【作者简介】[/b]

岳飞(1103—1141),字鹏举,相州汤阴(今属河南)人。抗金名将,官至枢密副使,封武昌郡开国公。以不附和议,被秦桧害死。孝宗时复官,谥武穆。宁宗时追封鄂王,理宗时改谥忠武。有《岳武穆集》。《全宋词》录其三首。

❻ 字谜及谜底和赏析

(41)
谜面:三生石上无相逢
谜底:品
作者:谢灿星

[赏析]传说唐代李源与惠林寺僧圆观为忘年交,二人在荆江上峡望见
几位妇女在汲水。圆观流泪说:“其中孕妇姓王者,是某托身之所。
更后十二年中秋月夜,杭州天竺寺外,与公相见期也。”至期,李源
如约而往。见一牧童唱道:“三生石上旧精魂,赏月吟风不要论。惭
愧情人远相访,此身虽异性长存。”牧童即圆观之化身。后人附会说
杭州天竺寺后的山石就是李源和圆观相会处的“三生石”。
此谜妙在表面假托“三生石”典故,虚晃一枪。其实是借隐“三”
(个)“石”(字)“上”面的部分(厂)均不存在(“无相逢”),
结果便会“生”出一个“品”字来,即谜底。作者运典避实就虚,拟
面扣底自然流畅。虽用典名入面,而在扣底时却不用典实。典故谜有
实用虚用之别,斯谜即属后者。虚用典故时对于知典者无异放一个烟
幕弹,故弄玄虚,尽显空灵之妙。而对不知典者,尚可迳由谜面字句
或会意或离合而得谜底。(邱中尧)

(42)
谜面:舍南舍北皆春水
谜底:混
作者:申立峰

[赏析]此谜面句系杜甫《客至》诗之首句,“舍南舍北皆春水”把绿
水缭绕春意荡漾的环境描写得十分秀丽可爱。可是想不到再谜作者眼
中竟“变”成了一个即不秀也不清的“混”字,其不令人疑窦重重。
原来谜作使用了“别解”之法,将两个“舍”字做了“手脚”。诗中
“舍”本指“临江近水的杜甫草堂”,但谜人却将此“舍”通过变音
别解成动词“舍”,作舍弃讲。然后再利用方位词“南”“北”将原
诗句意别解为:把“皆”的南部和“春”的北部同时“舍”弃再与
“水”(氵)合而为混字。如此成谜,字字入扣,无一抛荒且关合恰
切,化工天成,实属不易。全仗作者会心识得那个“舍”字,暗藏机
关有文章可作,才生发出饶有趣味的别解创意来,令人叹服。
(邱中尧)

(43)
谜面:远山新月月如钩
谜底:胤
作者:郑百川

[赏析]远山隐约,新月朦胧,夜凉如水,景色清幽。题面为我们勾勒
出一幅《清秋月夜图》的画面,令人为之神往。作者制谜,除谜面第
五字(月)在底文明企外,其余均从形象描画取胜。“幺”若重叠
“远山”,“丿”如弯弯“新月”,“乚”似帘钩又象钓钩。三部刻
划,无不惟妙惟肖;底面映照,则见亦工亦切。作者善用诗人笔意,
谜文富有音韵美、色彩美和意境美,真是诗中有画,画里藏谜,语清
如水,香郁似兰,读后给人以和谐的感受。
(吴泰仁)

(44)
谜面:帘一摆动意君来
谜底:帝
作者:胡 皓

[赏析]“昨夜裙带解,今朝蟢子飞。铅华不可弃,莫是藁砧归!”
“裙带解”,“蟢子飞”这些引不起别人注意的小事,在独守空闺
的思妇心灵中却荡起了无法平静的涟漪。“落月满屋梁,犹疑照颜
色。”“渭北春天树,江东日暮云。”落月、屋梁、春树、暮云,
这类随处可见之物,也会勾起思念故人的情结。面上的“君”可能
是丈夫,“十七为君妇”,君指夫;也可能指朋友,“与君离别意”,
君指友。总之,是朝思暮想,切望会见的人,所以才“帘一摆动意
君来”。
谋面经过精心设计。“帘一”二字是成谜的基础,摆动作为抱
合词,要一个子儿掰成两半花:摆对“一”而言,将“一”摆进去
(牵、拉、掀都不行);“动”对帘而言,移动帘中三点。于是,
底字“帝”就显现出来。“意”原作以为(是)解,扣底时转作意
思、意义(是),作为义扣的提示。“君”义扣。来虽虚化,仍有
实词功能:帘一摆动之后,君主的意思便显示出来,此面应是最佳
组合。(顾为善)

(45)
谜面:倒悬又念龙城将
谜底:度
作者:陈宪治

[赏析]倒悬比喻痛苦危急,像人被倒挂着一样。龙城原指匈奴祭天、
大会诸侯处。但龙城将一词,系指西汉名将李广。文帝时,他参加
反击匈奴贵族攻掠的战争,前后与匈奴作战七十余次。在他任右北
平太守期间,匈奴不敢攻扰,称之为“飞将军”。王昌龄《出塞二
首(其一)》:“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据此,这
龙城当指右北平境内的卢龙城。城踞卢龙塞道,形势险要。遭受异
族侵扰,处于倒悬境地的人们(包含泪尽胡尘的遗民),自然会想
念李广,希望再有像李广那样的人来解救他们。
在谜里:“又”明企;“念”是廿的大写体,扣廿;龙城将,
以其名扣广,合成度。析字较细而组合特殊,须从下向上读,属于
谜格之卷帘。本谜以“倒悬”暗示倒挂,倒读成又念广应面,化有
格为无格。而这个化格用语又是面句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又念广的
前因。天然浑成,不蔓不枝,无一丝斧凿痕。这,正是化格谜中上
品魅力所在。(顾为善)

(46)
谜面:其心不正而上下乱矣
谜底:恤
作者:刘雁云

[赏析]这是一则移形离合之作,谋面设底,各臻其美,饶有特色。谜面
深含哲理,“上梁不正下梁歪”,古人早有此训,心术不端,必上乱下
乱。出语如箴言警句,耐人寻味,此其一。虚字实用,运思奇巧,将表
达连接作用的“而”字笔划上下易位“乱”安而成谜,谜思出人意外,
此其二。自撰谜面饶有意味,宛若文言成句,九字之面无闲字衍义,字
字入谜,此其三。具此三者特色,成谜机理自在其中。“其心不正”,
寓意“心”偏在一边,隐示谜底之字为竖心偏旁,显而不露,扣合宛转。
“而上下乱矣”,语当破读,义须谬解,曲曲道出将“而”字笔划上下
乱调,则“血”字可得,妙手移形,“心血”结晶,谜底“恤”字,豁
然明矣。
此谜哲理寓形,谜作自然生香,长使人刮目相看;赖虚字实用致谜
法显而益隐,亦真亦幻,悠然平添诸多谜味;因底面丝丝入扣,遣词造
语饶有功力,益使谜作卓然生色。读者猜谜之余,犹可领会哲理精义之
铭训,自是受用无穷。由此可见,善引名句锦言、座右铭、哲理诗入谜,
能令谜作得谜面之力而内涵益丰,命意通达。寓教于谜,舍此法安能毕
其全功。(蔡 芳)

(47)
谜面:幽兰山下二度开
谜底:兹
作者:陈启达

[赏析]“幽兰在山谷,本自无人识。只为馨香重,求者遍山隅。”
(陈毅《冬夜杂咏·幽兰》诗)幽兰清芬可人,不与群芳争妍,
隐于深谷怡然独放,不管人识与否,时到花开。今幽兰山下二
度又开,谜人步履寻幽,历经曲径九折,得以渐入佳境。只道
是“幽兰”藏于山下,却原来欲将“幽”字中的“山”形退下;
虽得知“幽兰”二度开放,却应须将“兰”字中的“二”画度
开。离损聚合,始成“兹”字,“下”与“度开”,衍消有迹
可寻,不失其度。减笔合形干净利落,照影传神。
解此谜,如入深山寻幽兰,非曲径无以通幽,不登攀难觅
芳踪。赏此谜,犹见幽兰之风韵,绰约多姿,独托幽岩,人皆
奇之。品此谜,如闻幽兰之馨香,清而不淡,浓而不烈,自能
沁人心脾,健人谜思。虽此谜面句不谐七言律,但花草精神,
少回清真,幽人空山,自得风流,仍属不可多得之佳构。
(蔡芳)

(48)
谜面:呼作白玉盘
谜底:诮
作者:徐鸿基

[赏析]李白《古朗月行》前四句写道:“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诗人运用浪漫主义的笔调,来描摹儿童
时期对月亮稚气的认识,以“白玉盘”、“瑶台镜”作比,生动地表
现出月亮的形状和月光的皎洁可爱,将儿童的天真烂漫之态写得非常
逼真形象,使人感到非常新颖。
谜用会意扣合之法拟制而成,可分段会意,亦可整体会意,是此
谜独具的特色。先看分段会意,谜底“诮”须拆解为“小、言、月”。
“呼”与“言”均表“声”称,同义相扣;“白玉盘”即指圆“月”,
摹形会意,仍用诗之原意;因“呼”者乃儿童,故由题外寓意引入一
“小”字,极见呼应之紧切。再看整体会意,“呼作白玉盘”本是叙
写小孩儿在说月亮的形状,即“小言月”,得谜面之大意,将“小言
月”三个字素凝聚即成“诮”字,契合无痕。两种解法,殊途同归。
此谜的另一特色是,底面扣合如行云流水,富有魅力,体现出清
新俊逸的风格。用成句挂面,能够开合自如、贴切浑成的,在会意法
字谜中并不多见,因此该谜益显可贵。成谜至此,已入化境。
(蔡 芳)

(49)
谜面:层云散尽锁眉开
谜底:屏
作者:黄俊伟

[赏析]“层云散尽锁眉开”,谜面并未交待主人公是何人。也许是一位
书生屡试进士不第,于是忍受着科场失意和仕途困顿的痛苦心情,隐居
发奋数年,今朝朱衣点头得以金榜题名,欣喜之情,不能自已。又莫不
是深居闺阁的思妇,日间冥思,夜来入梦,“终日望君君不归”,怅惘
无端,独处小楼,吹玉笙以寄愁思,然而云月朦胧,吹笙之久不能应律,
失望之际忽闻喜鹊报喜,感情一转,云散眉开,心上人不是来了吗!
试问之余,回首看看谜是如何开阖的:“层云散”,以拆合之法,
将“层”字去“云”获取“尸”。值得一提的是,一个“尽”字手段够
麻利,心情甚痛快。“锁眉”想象成“并”字头部的两点,似可体会到
个中痛苦、愁思,好在“开”的填充,其虚字实用,俱臻神妙。前后穿
越了“屏障”,真正的谜底“屏”字也落实到位。
字谜创作工在谜面,曰理、曰事、曰情,此三言者足以穷尽万有之
变态。斯作布面兼具写景抒情之妙,所谓于景得景易,于事得景难,于
情得景尤难。何况词组的组合:层与云、散与尽、锁与眉,并思合而自
逢,非研虑之所求,兼配以平平仄仄仄平平之声律,令人莫辨其孰是诗?
孰是谜?(莫志刚)

(50)
谜面:赵后虽可爱,君迷必有害
谜底:钱
作者:童志恒

[赏析]如果猜谜的人见此谜面,恐怕都会认为这“赵后”必是以体轻
著称的汉成帝皇后赵飞燕。据《汉书》载:“成帝宠擅飞燕,结果赵
氏乱内,外家擅朝”,其害处显而易见。所以就历史角度来看,这样
理解谜面的确没错。但从全谜面底的扣合关系着想,便知这层题意其
实是个陷阱。如果一味在赵飞燕与汉成帝身上打主意的话,那肯定猜
不中谜底。
此谜的真正要害,在于这个“赵后”须用《百家姓》来揭开起神
秘的面纱。所谓“赵后”,实指“赵钱孙李”的姓氏排列,“赵”姓
之“后”,无疑便是“钱”。而谜中就是利用这个原为姓氏的“钱”
字所具“货币”之义,巧将谜意化作“钱虽可爱,但你若为钱所迷必
将有害”。
此谜之佳,佳在谜面一语双关,而其立意却同收警策之效。汉成
帝沉湎女色,以致乱了朝纲,足可作为史鉴。而今那些因为钱所迷,
大肆贪污,终落得锒铛入狱甚至脑袋搬家者,更是现身说法。由此可
见,此谜旨趣在于振危释惫,当不失为规补时弊、以纠人心的好教材。

❼ 对联鉴赏

做对联不难,出精品不易。因此多读、多记古今名联是有益的。这里仅选择在楹联艺术与技巧方面有特色的一些对联,与读者共同赏析。

1、大量使用重字

明顾宪成题东林书院联(《名联谈趣》275)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001100,0011)
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110011,1100)

顾宪成(1550-1612),字叔时,无锡人。万历进士,累官至吏部文选郎中。以事被斥,在无锡创办东林书院,讲学之余,往往讽议朝政。上联将读书声和风雨声融为一体,既有诗意,又有政治意义。下联以齐家治国平天下为己任。风对雨,家对国,耳对心, 极其工整,特别是连用叠字,如闻风声雨声读书声,响成一片。

此联特色为连用重字,第一句是七言句式(0011100/1100011)。

上句(0011100)风声(00)雨声(11)读书声(100)

下句(1100011)家事(11)国事(00)天下事(011)

其中第二个“声/事”(0/1)在节奏点上,与句式(1/0)不同,因“声/事”为重字,可“覆盖”格式,并不违律。
南京燕子矶永济寺(《楹联丛话》卷六)

松声竹声钟磬声,声声自在(0011100,0011)
山色水色烟霞色,色色皆空(1100011,1100)

《楹联丛话》云:燕子矶本在江中,近因沙滩日长日宽,遂离江稍远。有高阁凌空而立,俗所称铁锁链孤舟者,今铁索尚存,犹令人不可方物。旁有永济寺。

以上两联结构相同,都采用七四倒接和重字自对结构,艺术手段相同,但思想风格迥异。前者入世,后者出世;前者与东林书院学风相称,后者与永济寺宗教气氛相宜。就艺术水平而言,均为精品,绝对不可更换。
2、两字颠倒自重自对

彭元瑞纪晓岚合作万松岭行宫联(《楹联丛话》卷二)

八十君王,处处十八公,道旁介寿(1100,11100,0011)
九重天子,年年重九节,塞上称觞(0011,00011,1100)

《楹联丛话》云:乾隆中,每岁巡幸热河,必于中秋后一日进哨(即木兰围场也),重阳前后出哨。跸路所经,有所谓万松岭者,满山皆松,为重九日驻跸登高之所,岁以为常。庚戌岁,上进哨时驻此,周览行宫,顾谓彭文勤公,令将旧悬楹帖悉易新语,期以出哨登高时亲阅。公连日构思,偶于行殿正中得句云:“八十君王,处处十八公道旁介寿”谓贴“万松岭”也,而难其对。因以片纸驰价,属纪文达公成之。文达公笑曰:“芸楣又来考我乎?”即令来价立待,封纸付还。文勤公启视,则已就余纸写成对语矣。句云:“九重天子,年年重九节塞上称觞”叹曰:“晓岚真胜我一筹矣!”回銮日,此联果大蒙称赏,特赐文勤公以珍物八事。公跪辞曰:“此出句是臣所撰,而不能对;对语实纪某所撰。请移以赏纪某。”上曰:“两边语皆好,汝自应领赏。”即另发一分赐文达公。余闻之程兰翘师云。

由上可知,此联由彭元瑞出句,由纪晓岚应对,时在乾隆五十五年(1790)重阳节前。联文是乾隆八十寿辰的颂词,妙在切人(乾隆)、切地(万松岭)、切时(重阳节),而且采用了拆字(松为十八公)、叠字(处处,年年)和两字颠倒自重自对(八十,十八;九重,重九)的高度技巧,虽为应制之作,可称对联极品。

此联为寿联,用四言句祝颂最合适,中间插五句使全联端庄而有生气,加上文字游戏,就更加有趣了。
3、三三七结构

方地山春联

出有车,食有鱼,当代孟尝能客我(110,110,1100011)
金未尽,衣未敝,今年季子不回家(001,001,0011100)

方地山是袁世凯的西席,袁寒云的老师。有一年除夕,他写了这副春联贴在住房门上,对东家款待表示满意,还打个照呼,今年过年不回家了。对联可以把想说又不好意思当面吹捧的话,引经据典,堂而皇之写出来,而且非常得体。方地山把东家捧为孟尝君,自比苏秦,既夸了东家,又夸了自己,在政治上当然不足为训,但在艺术上确是杰作。

此联用典非常讲究。上联用《冯暖客孟尝君》故事,下联用《苏秦以连横说秦》故事,均出自《战国策》(见《古文观止》)。读这副对联等于重温了两篇名著。

此联由两个三言句式和一个七言句式构成。从结构上可以看出:两个三言句式(110,110/011,011)与七言句式(1100011/0011100)的前三位相重。两个三言句式可视为七言句式的部分重复,所以朗读时,节奏鲜明,声律非常协调。

此联根据王君实先生四十年代讲课时笔记。另一版本(《名联谈趣》284)下联稍有不同:“金未尽,衣未敝”作“裘未敝,金未尽”;“ 不回家”作“不还家”。
隐名老人题西部影视城古堡龟卦

河出图,洛出书,万古文明昭日月(110,110,1100011)
观乎天,察乎地,一时法象定乾坤(00*,001,0011100)

宁夏银川市镇北堡有一座“西部影视城”,《红高梁》等电影就是在那里拍摄的。该城新堡有一条仿旧商业街,满街都是店铺,有茶馆、酒楼、布店、钱庄、药铺、卜堂等等。每家店铺都有一副商业联。此联为北京易学家所作,采用三三七结构,对仗工整,文辞典雅,一看便知是算命先生的卜堂。
4、用韵联

对联不要求用韵,用韵后别有风味,但同边句脚只能全平或全仄了。
朱熹赠漳州某士子(《楹联丛话》卷一)

东墙倒,西墙倒,窥见室家之好(001,001,110011)
前巷深,后巷深,不闻车马之音(010,110,001100)

朱熹是宋代理学家,但他的对联很有人情味。此联描绘一个穷读书人,居住条件虽差,但家庭和睦,生活愉快;虽然没有人去拜访他,倒可以安心读书。上联写得有点夸张,但对比强烈。这副对联,大概是最早的用韵联。

此联在结构上头两句采用三言句式,类似民谣,可以吟唱,别有一番风味。
梁章钜题藤花吟馆(《楹联丛话》卷十二)

有客醉,无客睡,福简简,吁可愧(111,011,111,011)
长歌粗,短歌疏,诗平平,聊自娱(000,100,000,010)

此联挂在“藤花吟馆”,记录了58岁引疾归里后,在福州的生活和自我评价。
梁章钜题草堂(《楹联续话》卷二)

客来醉,客去睡,老无所事,吁可愧(001,011,0011,011)
论学粗,论政疏,诗不成家,聊自娱(110,110,1100。110)

此联是十年后对藤花吟馆联的修改,悬挂在浦城的“草堂”,时年68岁。将第三个三言句改为四言句,与最后一个三言句可以合成七言读,节奏有了变化。从以上两联可以了解,梁章钜在诗艺和联艺两方面都是下了功夫的。
何淡如题广东佛山赛会(《名联谈趣》54)

新相识,旧相识,春宵有约期方值,试问今夕何夕,一样月色灯色,该寻觅
这边游,那边游,风景如斯乐未休,况是前头后头,几度茶楼酒楼,尽勾留
(001,001,0011001,110101,111101,001)
(100,100,1100110,110010,010010,100)

何淡如,生于清嘉庆二十五年(1820),同治元年(1862)考取举人,一度出任高要县学教谕,其后即在省港以教学维生。

此联写出了民间欢乐的元宵节情景,用韵后加强了欢快浪漫的气氛。灯月交辉,游人如织,多么美好的春夜。

此联在结构上与众不同,无法纳入规范句式,仅作特例参考。
5、哀感顽艳的挽联

吴养涵挽胡粹士联

哥了了无言,潦草文章拼命酒(11100,1100011)
子归归不得,落花风雨葬魂诗(00011,0011100)

钱钟书先生在《槐聚诗存》中有一诗,题为《乡人某属题哭儿记,儿从军没缅甸,其家未得耗,叩诸乩,神降书盘曰,归去来兮,胡不归》云:

一篇破体写哀呻,泪墨模糊两不分。空谶归来陶令句,莫知存没李华文。
茫茫入梦应迷向,恻恻吞声竟断闻。四万义军同日尽,世间儿子漫纷纷。

诗中所说“乡人某”,即胡粹士也。胡粹士(1888-1946),太仓沙溪人,1913年春赴美留学,获电机工程硕士学位。回国后任上海南洋大学(1927年改名交通大学)教授兼图书馆馆长。抗战期间爱子敬侃殉职缅甸,因作《哭儿记》以文志痛,借酒浇愁。

据报载:抗战期间,为保卫滇缅公路,中国远征军付出了惨重的代价,据当时统计:“远征军出征时总兵力约十万人,回国时仅有四万人左右。”仅杜聿明第五军4.2万人中就牺牲了2.1万人,占全军总数的一半。当时滇缅公路战线两侧,尸横遍野,血流成河,惨不忍睹。杜聿明在踏上祖国土地的瞬间,跪地嚎啕,深感代价的惨重。

吴养涵先生系太仓知名学者,古典文学功底深厚,曾任太仓图书馆馆长,太仓中学国文教师。此联作于1946年。上联含义是“老兄无声无息地走了,留下的是《哭儿记》和拼命喝酒的悲痛形象”。下联含义是“令郎想回也回不来了,只有让风雨中的落花把您的诗魂埋葬。”
此联写得有声有色,唯美唯哀。以“落花风雨”对“潦草文章”非常工丽。“哥了”谐音“吉了”,又名“了哥”,是岭南一种“能言”的鸟,与“了无言”对照; “子归”谐音 “子规”,又名杜鹃,与“归不得”对照。因此,“哥了了无言”和“子归归不得”都是双关语。而且用了叠字,如闻呜咽之声,悲痛之情,溢于言表,堪称挽联精品。在结构上,此联五言句(11100/00011)由(11/00)(100/011)合成,将二言末字与三言首字设计成“叠字”(“哥了,了无言”/“子归,归不得”)是此联对仗艺术最精彩之处。

此联由太仓书法家胡绳祁先生提供,否则将淹没无闻矣。

小凤仙挽蔡锷联(《对联格律·对联话》)

万里南天鹏翼,直上扶摇,那堪忧患余生,萍水姻缘成一梦
几年北地燕支,自悲沦落,赢得英雄知己,桃花颜色亦千秋
(110011,1100,001100,1100011)
(001100,0011,110011,0011100)

此联情文并茂,款款道来,儿女情长而不减英雄本色。论者以为非小凤仙所作,究竟出自何人手笔尚待考证。燕支即燕脂,与鹏翼相对。因缘比姻缘意义更广。
6、李调元题北京四川会馆(《对联格律·对联谱》第298页)

此地可停骖剪烛西窗偶话故乡风景剑阁雄峨嵋秀巴江曲锦水清涟不尽名山大川都来眼底
入京思献策扬鞭北道难望先哲典型相如赋太白诗东坡文升庵科第行见佳人才子又到长安
(11100,1100,110011,110,001,001,1100,0*1*00,0011)
(00011,0011,001100,001,110,100,0011,110011,1100)

李调元四川绵州(今绵阳)人,字雨村,号墨庄,乾隆进士,官潼商道。李调元来京会试,适逢四川会馆落成,悬奖征联,此联一举夺标。

上联话四川山水之雄之秀,下联望四川人文之盛之优。主题鲜明,用词典雅,乡情浓郁,抱负非凡。“偶话”与“难望”的用法,非常得体。是才士工丽之作。

“剪烛西窗”用李商隐《巴山寄北》诗:“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升庵科第”指明杨慎,字用修,号升庵,年二十四,登正德间廷试第一,故云。

如果把三个三言句和一个四言句式合并成两句,此联结构为标准的“马蹄韵”:

(1100,1100,0011,0011,1100,1100,0011)
(0011,0011,1100,1100,0011,0011,1100)
7、何绍基题岳阳楼联(《名胜鉴赏词典》第109页)

一楼何奇杜少陵五言绝唱范希文两字关情滕子京百废俱兴吕纯阳三过必醉诗耶儒耶吏耶仙耶前不见古人使我怆然涕下
诸君试看洞庭湖南极潇湘扬子江北通巫峡巴陵山西来气爽岳州城东道岩疆潴者流者峙者镇者此中有真意问谁领会得来
(1*00,---0011,---1100,---1100,---0*11,0000,1000,111*0,110011)
(001*,---1100,---0011,---0011,---1100,0101,1101,00011,001100)

何绍基(1799-1873),字子贞,号东洲,湖南道州(今道县)人,道光十六年(1836)进士,官编修,博涉群书,书法自成一家。

上联举诗、儒、吏、仙、四个历史人物,生发感慨;下联就湖、江、山、城、四种不同物体,引出思考。起势奇特,行文跌宕,随心所欲,余味无穷。悠悠历史,浩浩江水,不胜感慨系之。是陈子昂一类人物,豪放之作。

“杜少陵五言绝唱”指杜甫《登岳阳楼》“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范希文两字关情”指范仲淹《岳阳楼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中的“忧”,“乐”两字。滕子京百废俱兴是指王勃《滕王阁序》“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俱兴”。“吕纯阳三过必醉”指吕洞宾,曾三过岳阳楼。

唐陈子昂《登幽州台歌》“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怅怆然涕下”。

此联结构似不严密而严密,平仄似不注意而注意。第一句是单句,紧接的四个七言句,相当于一个四言模式(0011,1100,1100,0011/1100,0011,0011,1100),最后四句也是一个相同的四言模式 ,不过略有变化而已。由此可见,有些名士之作,表面上似乎不受格律拘束,实际上还是非常尊重格律的。
8、郑板桥六十自寿联(《楹联丛话》卷十二)

常如作客,何问康宁,但使囊有余钱,瓮有余酿,釜有余粮,取数叶赏心旧纸,放浪吟哦,兴要阔,皮要顽,五官灵动胜千官,过到六旬犹少
定欲成仙,空生烦恼,祗令耳无俗声,眼无俗物,胸无俗事,将几枝随意新花,纵横穿插,睡得迟,起得早,一日清闲似两日,算来百岁已多
( 0 0 1 1,1 1 0 0,- - 1 1 0 0,0 0 1 1,1 1 0 0,- 1 1 0 0 1 1,1 1 0 0,
- - 1,- - 0,0 0 1 1 1 0 0,1 1 0 0 1 1)
( 1 1 0 0, 0 0 1 1,- - 0 0 1 1,1 1 0 0,0 0 1 1,- 0 0 1 1 0 0,0 0 1 1,
- - 0, - - 1,1 1 0 0 0 1 1,0 0 1 1 0 0)

郑燮(1693-1765),字克柔,号板桥,江苏兴化人,乾隆元年(1736)进士,官范县、潍县知县,“扬州八怪”之一,工画兰竹,书法别成一格。

此联虽称“六十自寿”,实系述怀咏志。写得洒脱有致,既有养生之道,又有乐生之情。联如其人,显示了郑板桥的个人风格。

此联结构可分四群:

(a)常如作客,何问康宁(0 0 1 1,1 1 0 0)
定欲成仙,空生烦恼(1 1 0 0, 0 0 1 1)

此群是四言模式的前一半,句脚(1,0/0,1)可与(2)连接;

(b) 但使囊有余钱,瓮有余酿,釜有余粮(- - 1 1 0 0,0 0 1 1,1 1 0 0)
祗令耳无俗声,眼无俗物,胸无俗事(- - 0 0 1 1,1 1 0 0,0 0 1 1)

此群是四言模式的前三句,句脚(0,1,0/1,0,1)可与(1)连接;

(c)取数叶赏心旧纸,放浪吟哦(- 1 1 0 0 1 1,1 1 0 0)
将几枝随意新花,纵横穿插(- 0 0 1 1 0 0,0 0 1 1)

此群是四言模式的前一半,句脚(1,0/0,1)

(d)兴要阔,皮要顽,五官灵动胜千官,过到六旬犹少
睡得迟,起得早,一日清闲似两日,算来百岁已多
(- - 1,- - 0,0 0 1 1 1 0 0,1 1 0 0 1 1)
(- - 0,- - 1,1 1 0 0 0 1 1,0 0 1 1 0 0)

此群是一个四言模式。句脚(1,0,0,1/0,1,1,0)句脚(1,0,0,1,0,1,0,1,0,0,1/0,1,1,0,1,0,1,0,1,1,0)群脚(0,0,0,1/1,1,1,0),与昆明大观楼长联群脚完全一致。
9、昆明大观楼长联

昆明大观楼长联是楹联史上令人瞩目的里程碑。它标志着:楹联足以与诗词曲赋骈文并驾齐驱,争妍媲美。联曰:

五百里滇池奔来眼底披襟岸帻喜茫茫空阔无边看东骧神骏西翥灵仪北走蜿蜒南翔缟素高人韵士何妨选胜登临趁蟹屿螺洲梳裹就风鬟雾鬓更苹天苇地点缀些翠羽丹霞莫孤负四围香稻万顷晴沙九夏芙蓉三春杨柳
数千年往事注到心头把酒凌虚叹滚滚英雄谁在想汉习楼船唐标铁柱宋挥玉斧元跨革囊伟烈丰功费尽移山心力尽珠帘画栋卷不及暮雨朝云便断碣残碑都付与苍烟落照只赢得几杵疏钟半江渔火两行秋雁一枕清霜
大观楼长联在楹联史上的地位,不在于“长”,而在于创造了楹联结构的完美典型。

其特点是:以四言模式为基础,通过在不同位置添加不同数量领、衬字的方法,构建了三组不同形式的同边自对。对仗工丽多姿,声调荡气回肠。

全联共180字,36句;每边90 字,18句(领、衬字与所在句合为一句)。其结构可按 “起、承、转、合” 分为4群。每群4句或6句,相当于一个或一个半四言模式。我们把(0011,1100,1100,0011/1100,0011,0011,1100)称为四言模式;把四言模式的反向(1100,0011,0011,1100/0011,1100,1100,0011)称为反向四言模式,把每群最后一句句脚称为“群脚”。现各群结构分述如下:
第一群“起”:

五百里滇池,奔来眼底,披襟岸帻,喜茫茫空阔无边
数千年往事,注到心头,把酒凌虚,叹滚滚英雄谁在
1 1 1 0 0 0 0 1 1 0 0 1 1 - 0 0 1 1 0 0
0 0 0 1 1 1 1 0 0 1 1 0 0 - 1 1 0 0 1 1

上联描绘滇池景色,一望无际;下联追忆云南历史,百感交集。

此群第一句用五言句式。五言句式是四言句式的扩展,并与第三、第四两个四言句式自然相接。第四句是加一字领的六言句式。六言句式也是四言句式的扩展。如果将扩展部分忽略不计,其结构是一组反向四言模式:

(1100,0011,0011,1100/0011,1100,1100,0011)
句脚(0,1,1,0/1,0,0,1),群脚(0/1)
第二群“承”:

看东骧神骏,西翥灵仪,北走蜿蜒,南翔缟素,高人韵士,何妨选胜登临
想汉习楼船,唐标铁柱,宋挥玉斧,元跨革囊,伟烈丰功,费尽移山心力
- 0 0 1 1 1 1 0 0 1 1 0 0 0 0 1 1 0 0 1 1 0 0 1 1 0 0
- 1 1 0 0 0 0 1 1 0 0 1 1 1 1 0 0 1 1 0 0 1 1 0 0 1 1

上联眺望四周远山,浮想联翩,乘兴将视线转向下面要重点描绘的滇池风光。下联借四个朝代的典故作出“伟烈丰功,总归一空”的议论,为下面艺术渲染定下基调。

此群前四句结构是加一字领的四言模式:

(0011,1100,1100,0011/1100,0011,0011,1100)
句脚(1,0,0,1/0,1,1,0)

此群后两句是四六句式,由于六言句是四言句的扩展,其结构是四言模式的前半部:

(0011,1100/1100,0011)
句脚(1,0/0,1)

这两句不仅在文意上发挥了承上启下的作用,而且在声律上改变了“群脚”的平仄,使原来群脚是(1/0),增加两句后,群脚成为(0/1)。
第三群“转”:

趁蟹屿螺洲,梳裹就风鬟雾鬓,更苹天苇地,点缀些翠羽丹霞
尽珠帘画栋,卷不及暮雨朝云,便断碣残碑,都付与苍烟落照
- 1 1 0 0 - - - 0 0 1 1 - 0 0 1 1 - - - 1 1 0 0
- 0 0 1 1 - - - 1 1 0 0 - 1 1 0 0 - - - 0 0 1 1

上联将滇池无限风光简约化,蟹屿螺洲,苹天苇地,形象生动。下联将历代兴亡哲理艺术化,珠帘画栋,断碣残碑,对比强烈。

如果将领、衬字忽略不计,此群在结构上仍然是一组反相四言模式

(1100,0011,0011,1100/0011,1100,1100,0011)
句脚(0,1,1,0/1,0,0,1),群脚(0/1)
第四组“合”:

莫孤负四围香稻,万顷晴沙,九夏芙蓉,三春杨柳
只赢得几杵疏钟,半江渔火,两行秋雁,一枕清霜
- - - 0 0 1 1 1 1 0 0 1 1 0 0 0 0 1 1
- - - 1 1 0 0 0 0 1 1 0 0 1 1 1 1 0 0

上联从稻香触发,联想滇池四时美景,艳若骄阳。下联从疏钟惊醒,返回现实人生,净如秋水。

如果将三字领忽略不计,此群结构是一组四言模式

(0011,1100,1100,0011/1100,0011,0011,1100)
句脚(1,0,0,1/0,1,1,0)群脚(1/0)

全联结构如下:

1 1 1 0 0 0 0 1 1 0 0 1 1 - 0 0 1 1 0 0
0 0 0 1 1 1 1 0 0 1 1 0 0 - 1 1 0 0 1 1
- 0 0 1 1 1 1 0 0 1 1 0 0 0 0 1 1 0 0 1 1 0 0 1 1 0 0
- 1 1 0 0 0 0 1 1 0 0 1 1 1 1 0 0 1 1 0 0 1 1 0 0 1 1
- 1 1 0 0 - - - 0 0 1 1 - 0 0 1 1 - - - 1 1 0 0
- 0 0 1 1 - - - 1 1 0 0 - 1 1 0 0 - - - 0 0 1 1
- - - 0 0 1 1 1 1 0 0 1 1 0 0 0 0 1 1
- - - 1 1 0 0 0 0 1 1 0 0 1 1 1 1 0 0
上联句脚(0,1,1,0,1,0,0,1,1,0,0,1,1,0,1,0,0,1)
群脚(0,0,0,1)

下联句脚(1,0,0,1,0,1,1,0,0,1,1,0,0,1,0,1,1,0)
群脚(1,1,1,0)

孙髯昆明大观楼长联,以空间与时间为两条主线,使自然景色,历史沧桑,与艺术心灵,融为一体。令人百读不厌,余味无穷,历久弥新,叹为观止。

大观楼长联为最佳对联结构提供了经典模式。因为四言模式包含“句式生成基础”和“句式连接方式”这两个互相联系的结构因素。就句式生成基础而言,四言句式逐字向前扩展,可生成五言、六言、七言句式。就句式连接方式而言,从四言模式最后一句开始,逐句向前增长,其句脚是每边四句和四句以下一切对联句脚安排的最佳选择。

对于每边五句或五句以上的对联,当然可以按四言模式循环反复的方式,亦即按“马蹄韵”规则安排句脚。

但是,当四言模式成为长联分群的基本单位时,“群脚”(即每群最后一句的句脚)又成为全联声律的关键。大观楼长联的群脚(0,0,0,1/1,1,1,0),不是偶合,而是声律的需要。亦即上联 “群脚”除最后一个是仄(1)以外,其余都是平(0);下联 “群脚”除最后一个是平(0)以外,其余都是仄(1)。

❽ 求一些古人写的对联,并且还要有赏析!

明顾宪成题东林书院联(《名联谈趣》275)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001100,0011)
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110011,1100)

顾宪成(1550-1612),字叔时,无锡人。万历进士,累官至吏部文选郎中。以事被斥,在无锡创办东林书院,讲学之余,往往讽议朝政。上联将读书声和风雨声融为一体,既有诗意,又有政治意义。下联以齐家治国平天下为己任。风对雨,家对国,耳对心, 极其工整,特别是连用叠字,如闻风声雨声读书声,响成一片。

此联特色为连用重字,第一句是七言句式(0011100/1100011)。

上句(0011100)风声(00)雨声(11)读书声(100)

下句(1100011)家事(11)国事(00)天下事(011)

其中第二个“声/事”(0/1)在节奏点上,与句式(1/0)不同,因“声/事”为重字,可“覆盖”格式,并不违律。

南京燕子矶永济寺(《楹联丛话》卷六)

松声竹声钟磬声,声声自在(0011100,0011)
山色水色烟霞色,色色皆空(1100011,1100)

《楹联丛话》云:燕子矶本在江中,近因沙滩日长日宽,遂离江稍远。有高阁凌空而立,俗所称铁锁链孤舟者,今铁索尚存,犹令人不可方物。旁有永济寺。

以上两联结构相同,都采用七四倒接和重字自对结构,艺术手段相同,但思想风格迥异。前者入世,后者出世;前者与东林书院学风相称,后者与永济寺宗教气氛相宜。就艺术水平而言,均为精品,绝对不可更换。

2、两字颠倒自重自对

彭元瑞纪晓岚合作万松岭行宫联(《楹联丛话》卷二)

八十君王,处处十八公,道旁介寿(1100,11100,0011)
九重天子,年年重九节,塞上称觞(0011,00011,1100)

《楹联丛话》云:乾隆中,每岁巡幸热河,必于中秋后一日进哨(即木兰围场也),重阳前后出哨。跸路所经,有所谓万松岭者,满山皆松,为重九日驻跸登高之所,岁以为常。庚戌岁,上进哨时驻此,周览行宫,顾谓彭文勤公,令将旧悬楹帖悉易新语,期以出哨登高时亲阅。公连日构思,偶于行殿正中得句云:“八十君王,处处十八公道旁介寿”谓贴“万松岭”也,而难其对。因以片纸驰价,属纪文达公成之。文达公笑曰:“芸楣又来考我乎?”即令来价立待,封纸付还。文勤公启视,则已就余纸写成对语矣。句云:“九重天子,年年重九节塞上称觞”叹曰:“晓岚真胜我一筹矣!”回銮日,此联果大蒙称赏,特赐文勤公以珍物八事。公跪辞曰:“此出句是臣所撰,而不能对;对语实纪某所撰。请移以赏纪某。”上曰:“两边语皆好,汝自应领赏。”即另发一分赐文达公。余闻之程兰翘师云。

由上可知,此联由彭元瑞出句,由纪晓岚应对,时在乾隆五十五年(1790)重阳节前。联文是乾隆八十寿辰的颂词,妙在切人(乾隆)、切地(万松岭)、切时(重阳节),而且采用了拆字(松为十八公)、叠字(处处,年年)和两字颠倒自重自对(八十,十八;九重,重九)的高度技巧,虽为应制之作,可称对联极品。

此联为寿联,用四言句祝颂最合适,中间插五句使全联端庄而有生气,加上文字游戏,就更加有趣了。

3、三三七结构

方地山春联

出有车,食有鱼,当代孟尝能客我(110,110,1100011)
金未尽,衣未敝,今年季子不回家(001,001,0011100)

方地山是袁世凯的西席,袁寒云的老师。有一年除夕,他写了这副春联贴在住房门上,对东家款待表示满意,还打个照呼,今年过年不回家了。对联可以把想说又不好意思当面吹捧的话,引经据典,堂而皇之写出来,而且非常得体。方地山把东家捧为孟尝君,自比苏秦,既夸了东家,又夸了自己,在政治上当然不足为训,但在艺术上确是杰作。

此联用典非常讲究。上联用《冯暖客孟尝君》故事,下联用《苏秦以连横说秦》故事,均出自《战国策》(见《古文观止》)。读这副对联等于重温了两篇名著。

此联由两个三言句式和一个七言句式构成。从结构上可以看出:两个三言句式(110,110/011,011)与七言句式(1100011/0011100)的前三位相重。两个三言句式可视为七言句式的部分重复,所以朗读时,节奏鲜明,声律非常协调。

此联根据王君实先生四十年代讲课时笔记。另一版本(《名联谈趣》284)下联稍有不同:“金未尽,衣未敝”作“裘未敝,金未尽”;“ 不回家”作“不还家”。

隐名老人题西部影视城古堡龟卦

河出图,洛出书,万古文明昭日月(110,110,1100011)
观乎天,察乎地,一时法象定乾坤(00*,001,0011100)

宁夏银川市镇北堡有一座“西部影视城”,《红高梁》等电影就是在那里拍摄的。该城新堡有一条仿旧商业街,满街都是店铺,有茶馆、酒楼、布店、钱庄、药铺、卜堂等等。每家店铺都有一副商业联。此联为北京易学家所作,采用三三七结构,对仗工整,文辞典雅,一看便知是算命先生的卜堂。

4、用韵联

对联不要求用韵,用韵后别有风味,但同边句脚只能全平或全仄了。

朱熹赠漳州某士子(《楹联丛话》卷一)

东墙倒,西墙倒,窥见室家之好(001,001,110011)
前巷深,后巷深,不闻车马之音(010,110,001100)

朱熹是宋代理学家,但他的对联很有人情味。此联描绘一个穷读书人,居住条件虽差,但家庭和睦,生活愉快;虽然没有人去拜访他,倒可以安心读书。上联写得有点夸张,但对比强烈。这副对联,大概是最早的用韵联。

此联在结构上头两句采用三言句式,类似民谣,可以吟唱,别有一番风味。

梁章钜题藤花吟馆(《楹联丛话》卷十二)

有客醉,无客睡,福简简,吁可愧(111,011,111,011)
长歌粗,短歌疏,诗平平,聊自娱(000,100,000,010)

此联挂在“藤花吟馆”,记录了58岁引疾归里后,在福州的生活和自我评价。

梁章钜题草堂(《楹联续话》卷二)

客来醉,客去睡,老无所事,吁可愧(001,011,0011,011)
论学粗,论政疏,诗不成家,聊自娱(110,110,1100。110)

此联是十年后对藤花吟馆联的修改,悬挂在浦城的“草堂”,时年68岁。将第三个三言句改为四言句,与最后一个三言句可以合成七言读,节奏有了变化。从以上两联可以了解,梁章钜在诗艺和联艺两方面都是下了功夫的。

何淡如题广东佛山赛会(《名联谈趣》54)

新相识,旧相识,春宵有约期方值,试问今夕何夕,一样月色灯色,该寻觅
这边游,那边游,风景如斯乐未休,况是前头后头,几度茶楼酒楼,尽勾留
(001,001,0011001,110101,111101,001)
(100,100,1100110,110010,010010,100)

何淡如,生于清嘉庆二十五年(1820),同治元年(1862)考取举人,一度出任高要县学教谕,其后即在省港以教学维生。

此联写出了民间欢乐的元宵节情景,用韵后加强了欢快浪漫的气氛。灯月交辉,游人如织,多么美好的春夜。

此联在结构上与众不同,无法纳入规范句式,仅作特例参考。

5、哀感顽艳的挽联

吴养涵挽胡粹士联

哥了了无言,潦草文章拼命酒(11100,1100011)
子归归不得,落花风雨葬魂诗(00011,0011100)

钱钟书先生在《槐聚诗存》中有一诗,题为《乡人某属题哭儿记,儿从军没缅甸,其家未得耗,叩诸乩,神降书盘曰,归去来兮,胡不归》云:

一篇破体写哀呻,泪墨模糊两不分。空谶归来陶令句,莫知存没李华文。
茫茫入梦应迷向,恻恻吞声竟断闻。四万义军同日尽,世间儿子漫纷纷。

诗中所说“乡人某”,即胡粹士也。胡粹士(1888-1946),太仓沙溪人,1913年春赴美留学,获电机工程硕士学位。回国后任上海南洋大学(1927年改名交通大学)教授兼图书馆馆长。抗战期间爱子敬侃殉职缅甸,因作《哭儿记》以文志痛,借酒浇愁。

据报载:抗战期间,为保卫滇缅公路,中国远征军付出了惨重的代价,据当时统计:“远征军出征时总兵力约十万人,回国时仅有四万人左右。”仅杜聿明第五军4.2万人中就牺牲了2.1万人,占全军总数的一半。当时滇缅公路战线两侧,尸横遍野,血流成河,惨不忍睹。杜聿明在踏上祖国土地的瞬间,跪地嚎啕,深感代价的惨重。

吴养涵先生系太仓知名学者,古典文学功底深厚,曾任太仓图书馆馆长,太仓中学国文教师。此联作于1946年。上联含义是“老兄无声无息地走了,留下的是《哭儿记》和拼命喝酒的悲痛形象”。下联含义是“令郎想回也回不来了,只有让风雨中的落花把您的诗魂埋葬。”
此联写得有声有色,唯美唯哀。以“落花风雨”对“潦草文章”非常工丽。“哥了”谐音“吉了”,又名“了哥”,是岭南一种“能言”的鸟,与“了无言”对照; “子归”谐音 “子规”,又名杜鹃,与“归不得”对照。因此,“哥了了无言”和“子归归不得”都是双关语。而且用了叠字,如闻呜咽之声,悲痛之情,溢于言表,堪称挽联精品。在结构上,此联五言句(11100/00011)由(11/00)(100/011)合成,将二言末字与三言首字设计成“叠字”(“哥了,了无言”/“子归,归不得”)是此联对仗艺术最精彩之处。

此联由太仓书法家胡绳祁先生提供,否则将淹没无闻矣。

小凤仙挽蔡锷联(《对联格律·对联话》)

万里南天鹏翼,直上扶摇,那堪忧患余生,萍水姻缘成一梦
几年北地燕支,自悲沦落,赢得英雄知己,桃花颜色亦千秋
(110011,1100,001100,1100011)
(001100,0011,110011,0011100)

此联情文并茂,款款道来,儿女情长而不减英雄本色。论者以为非小凤仙所作,究竟出自何人手笔尚待考证。燕支即燕脂,与鹏翼相对。因缘比姻缘意义更广。

6、李调元题北京四川会馆(《对联格律·对联谱》第298页)

此地可停骖剪烛西窗偶话故乡风景剑阁雄峨嵋秀巴江曲锦水清涟不尽名山大川都来眼底
入京思献策扬鞭北道难望先哲典型相如赋太白诗东坡文升庵科第行见佳人才子又到长安
(11100,1100,110011,110,001,001,1100,0*1*00,0011)
(00011,0011,001100,001,110,100,0011,110011,1100)

李调元四川绵州(今绵阳)人,字雨村,号墨庄,乾隆进士,官潼商道。李调元来京会试,适逢四川会馆落成,悬奖征联,此联一举夺标。

上联话四川山水之雄之秀,下联望四川人文之盛之优。主题鲜明,用词典雅,乡情浓郁,抱负非凡。“偶话”与“难望”的用法,非常得体。是才士工丽之作。

“剪烛西窗”用李商隐《巴山寄北》诗:“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升庵科第”指明杨慎,字用修,号升庵,年二十四,登正德间廷试第一,故云。

如果把三个三言句和一个四言句式合并成两句,此联结构为标准的“马蹄韵”:

(1100,1100,0011,0011,1100,1100,0011)
(0011,0011,1100,1100,0011,0011,1100)

7、何绍基题岳阳楼联(《名胜鉴赏词典》第109页)

一楼何奇杜少陵五言绝唱范希文两字关情滕子京百废俱兴吕纯阳三过必醉诗耶儒耶吏耶仙耶前不见古人使我怆然涕下
诸君试看洞庭湖南极潇湘扬子江北通巫峡巴陵山西来气爽岳州城东道岩疆潴者流者峙者镇者此中有真意问谁领会得来
(1*00,---0011,---1100,---1100,---0*11,0000,1000,111*0,110011)
(001*,---1100,---0011,---0011,---1100,0101,1101,00011,001100)

何绍基(1799-1873),字子贞,号东洲,湖南道州(今道县)人,道光十六年(1836)进士,官编修,博涉群书,书法自成一家。

上联举诗、儒、吏、仙、四个历史人物,生发感慨;下联就湖、江、山、城、四种不同物体,引出思考。起势奇特,行文跌宕,随心所欲,余味无穷。悠悠历史,浩浩江水,不胜感慨系之。是陈子昂一类人物,豪放之作。

“杜少陵五言绝唱”指杜甫《登岳阳楼》“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范希文两字关情”指范仲淹《岳阳楼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中的“忧”,“乐”两字。滕子京百废俱兴是指王勃《滕王阁序》“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俱兴”。“吕纯阳三过必醉”指吕洞宾,曾三过岳阳楼。

唐陈子昂《登幽州台歌》“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怅怆然涕下”。

此联结构似不严密而严密,平仄似不注意而注意。第一句是单句,紧接的四个七言句,相当于一个四言模式(0011,1100,1100,0011/1100,0011,0011,1100),最后四句也是一个相同的四言模式 ,不过略有变化而已。由此可见,有些名士之作,表面上似乎不受格律拘束,实际上还是非常尊重格律的。

❾ 大观楼对联赏析

大观楼对联赏析:

大观楼长联气势磅礴。上联写滇池风物,似一篇滇池游记;下联记云南历史,似一篇读史随笔。全联180字,如一篇有声、有色、有情的骈文,妙语如珠,诵之琅琅上口。该联想像丰富,感情充沛,一气呵成,被誉为海内外第一长联。

上联突出一个“赏”字,欣赏美景,溢于言表,描绘一幅颇富滇池风物特色的风景画。作者登临楼上,首先写眼前那茫茫空阔无边的滇海,写作者敞开衣襟、推开头巾观海的高兴劲。接着写大观楼四面的景观:东边的金马山如奔驰的神骏,西边的碧鸡山如翱翔的凤凰,北边的蛇山如蠕动的长蛇,南边的鹤山如展翼的白鹤。凭楼四望之后,又回到眼前那浩瀚的滇池里,那一处处螃蟹和海螺状的岛屿边缘,点缀着如少女鬟髻鬓发般摇曳多姿的杨柳;那一簇簇水草和瑟瑟的芦苇,似禽鸟那五彩缤纷的羽毛点缀着水中的云天和红霞。前面,作者在观看滇池和四周的群山后,曾发出文人学者们,何不选择这名胜地的高楼登临欣赏一番的感慨。这里,作者在描绘了眼前池中的胜景后,再次由己及彼,概叹:不要枉费了美好的胜景啊——那四周飘香的稻谷,那波光万顷 的浪涛,那六月盛夏的荷花,那三月春风中的杨柳。作者通过写景抒情,那心旷神怡的喜悦之情跃然纸上。

下联勾勒云南的历史,重在一个“叹”字。作者追根溯源,道出了历史发展变化的必然规律,展示出了一幅颇耐人玩味的历史画卷。作者乘兴看够了眼前的美景之后,立即联想起云南风云变幻的历史,发出了无限的感慨——千古的英雄豪杰们,都随滚滚的历史长河悄然地流去了:那雄视一代的汉武帝,为了打开西南通途,曾在长安凿昆明池,训练水军;大唐皇帝曾册封南诏,立铁柱刻颂功德;宋太祖竟手挥玉斧,划疆立界,让大理自治;元世祖忽必烈走甘肃经四川,占云南灭大理,招降吐蕃,继伐中原。这一系列宏伟壮观的景象,费尽了英雄们的移山心力,然而,这一切犹如彩楼帘外萦绕的朝云,不等珠帘卷起,便在萧萧的暮雨中消失了。那些纪颂功德的词句,都随着那断碣残碑。埋没在夕阳和农家的炊烟里。留给我们的只是寺庙里传来的钟声,江岸边点点的渔家灯火。天上南飞的两行秋雁,还有那睡在山林间文人雅士醒后的一身清霜。这怎能不令人为之感叹!

热点内容
古代励志的名言 发布:2021-03-16 21:50:46 浏览:209
形容儿孙绕膝的诗句 发布:2021-03-16 21:49:35 浏览:878
席慕蓉赏析印记 发布:2021-03-16 21:48:26 浏览:311
权力很大含有手的成语 发布:2021-03-16 21:48:22 浏览:584
能听的儿童故事 发布:2021-03-16 21:48:15 浏览:285
关于足球的诗歌词句 发布:2021-03-16 21:47:40 浏览:870
拖拉机的古诗 发布:2021-03-16 21:42:53 浏览:571
亮甜的诗句 发布:2021-03-16 21:42:00 浏览:831
广东话生日快乐祝福语 发布:2021-03-16 21:38:55 浏览:409
嘘的短句 发布:2021-03-16 21:38:07 浏览: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