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义名言
A. 仁的名言
关于仁义名人名言
1.仁义值千金
2.仁义长,财义段
3.仁义廉士,穷不改节
4.仁义之师,版秋毫无犯
5.见利思义权。——《论语·宪问》
6.义之所在,不倾于权,不顾其利。——《荀子·荣辱》
7.知而好问者圣,勇而好问者胜。——《文字·自然》
8.见得思义。——《论语·季氏》
9.平日若无真义气,临事休说生死交。——(明)施耐庵
10.仁义尽从贫处断,世情偏看有钱家
11.取义成仁今日事,人间遍种自*由花。(陈毅)
12.仁者必有勇,勇者不必有仁。——《论语·宪问》
13.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论语·宪问》
14.不入虎穴,不得虎子。——《后汉书·班超列传》
15.小勇,血气所为;大勇,义理所发。—朱熹《四书章句集注·<孟子集注>卷二》
16.初生之犊不惧虎。——罗贯中《三国演义》
B. 收集孟子关于仁义的名言!
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是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凡有四端于我者,知皆扩而充之矣,若火之始然,泉之始达。苟能充之,足以保四海;苟不充之,不足以事父母。(《孟子·公孙丑上》) 侧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有之。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弗思耳矣。(《孟子·告子上》) 这两段话表述了四层意思:一是直截了当地提出了四个善端,即侧隐、羞恶、辞让与是非。二是认为。人之有“四端”,就如同人的身体有四肢一样,是其本身所固有,甚至是先天的与生惧来的;三是它们的发展也是自然而然的,如“火之始然(燃),泉之始达。”四是指出,如果将“四端”“扩而充之”,就可以发展为仁义礼智四种人格因素。五是强调把“四端”“扩而充之”的重要性。也就是说,培养与发展“仁义礼智”四因素人格结构是非常重要的。 这里要指出的是,上述“四端”指恻隐、羞恶、辞让和是非而言,是仁义礼智赖以发展和形成的基础,这是一般的共识。但也有学者认为, “四端”指仁义礼智本身。使其“扩而充之”,就可以发展为圣人。我们认为。仁义礼智是后天的形成物,属于社会范畴。不可能以萌芽状态而与生俱来。因此把仁义礼智归为“四端”是说不通的。而恻隐等确实是先天的形成物,属于感情范畴,能够以萌芽状态(“端”)而与生俱来。这是可以理解的。就是说,恻隐等“四端”是心理潜能。即人格潜能,是形成仁义礼智四因素人格结构的前提或基础。按孟子的意思,“仁义礼智根于心”(《尽性上》),没有此“四端”潜能的“根”存在,就不会有仁义礼智四因素人格的结构的形成。 来源:心理与行为研究
C. 描写仁义的名句
君子抱仁义,不惧天地倾。 ——王建
为己重者不仁,好广积者不义。足恭者无礼,贪名者内无智。 ——林容逋
誉人而人亦誉之,则是自誉矣;毁人而人亦毁之,则是自毁也。自誉,仁之贼也,自毁,义之贼也。 ——姚莹
仁义为友,道德为师。 ——史襄哉
天下之至仁者,能合天之至亲也。 ——孔 子
义士不欺心,仁人不害生。 ——刘 向
智者不危众以举事,仁者不违义以要功。 ——《后汉书》
以仁义服人,何人不服。 ——吴敬梓
仁生于歉,义生于丰,故富而教之斯易也。 ——王通
D. "仁义"的名言警句
当仁不让于师
孔子名言。语出《论语·卫灵公》:“子曰:‘当仁专不让于师。’”“属当仁”有两解:一为面临仁德;一为担当实现仁道之重任。朱熹注:“当仁,以仁为己任也。虽师亦无所逊,言当勇往而必为也。盖仁者,人所自有而自为之,非有争也,何逊之有?”(《论语集注》)“师”字一般训解为“师长”。近人钱穆训为“众人”。
其身正,不令而行
孔子名言。语出《论语·子路》:“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虽令不从。”儒家一贯认为:为上者,“躬率以正而遇民信也。”“其上不正,遇民不信也。”(《汉书·公孙弘传》)“是故人主之立法,先自为检式仪表,故令行于天下。”(《淮南子·主术》)
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孔子名言。《论语·子罕》:“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论语正义》引《申鉴·杂言下》注曰:“君子乐天知命故不忧;审物明辨故不惑;定心致公故不惧。”又《论语·宪问》所记三者次序不同:“君子道者三,我无能焉: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孔子自谦其不具备知、仁、勇三者达德,而自子贡视之,孔子三道尽备,故曰:“夫子自道也。”(《宪问》)
E. 描写“仁义”的名句有哪些
1.《塘上行》年代:魏晋作者:曹操
蒲生我池中,其叶何离离。
傍能行仁义,莫若妾自知版。
众口铄黄金权,使君生别离。
念君去我时,独愁常苦悲。
2.《秋胡行 其二》年代:魏晋作者:曹操
明明日月光,何所不光昭!
明明日月光,何所不光昭!
二仪合圣化,贵者独人不?
万国率土,莫非王臣。
仁义为名,礼乐为荣。
歌以言志,明明日月关。
3.《同王十三维偶然作十首》年代:唐作者:储光羲
北山种松柏,南山种蒺藜。出入虽同趣,所向各有宜。
孔丘贵仁义,老氏好无为。我心若虚空,此道将安施。
4.《水调歌头·人道孰为大》年代:宋作者:无名氏
人道孰为大,尚小易咸常。厥初皇极中建,扶世有三纲。仁义阴阳道立,父母乾坤位正,六子发辉光。一日不容缓,此意久弥昌。杯举庆,天作合,月探囊。十年不字以正,乃字便惟良。推阐家人一卦,迤逦齐家治国,鼎鼐得姬姜。旧物中书令,玉润继汾阳。
5.《七言》年代:唐作者:吕岩
日为和解月呼丹,华夏诸侯肉眼看。仁义异如胡越异,
世情难似泰衡难。八仙炼后钟神异,四海磨成照胆寒。
F. 关于“仁义”的名言警句有哪些
穷鸟入怀,仁人所悯。 --颜子推
求在我者,仁义礼智;求在外者,富贵利达。 --胡达源
精于义者,眼界大心地平;徇于利者,眼界小心地险。 --胡达源
无论哪个法官都不会比一个人的良心更了解自己。 --雨 果
每个人的良心就是为他引航的最好向导。 --司各特
良心是我们每个人心头的岗哨,它在那里值勤站岗,监视着我们别做出违法的事情来。 --毛 姆
谁遇到缺德事不立即感到厌恶,遇到美事不立即感到喜悦,谁就没有道德感,这样的人就没有良心。谁做了缺德事而只害怕被判刑,不由于自己行为不轨而责备自己,而是由于想到痛苦的后果才胆战心惊,这种人也没有良心,而只有良心的表面罢了。但是,谁能够意识到行为本身的缺德程度,而不考虑后果如何,却是有良心的。 --康 德
良心是一种内心的感觉,是对于躁动于我们体内的某种异常愿望的抵制。
--弗洛伊德
良心平静,在雷声中也睡得着。 --托马斯.富勒
良心是一种根据道德准则来判断自己的本能,它不只是一种能力;它是一种本能。 --康 德
一个人所处的荒谬的--也是悲剧性的--处境就是:当他最需要良知时,良知却最软弱。 --弗罗姆
要努力让你心中的那朵被称为良心的火花永不熄灭。 --乔.华盛顿
忠孝仁义,德之顺也;悖傲无礼,德之逆也。顺者福之门,逆者祸之府。
--刘 昼
博爱之谓仁。 --韩 愈
G. 有关仁义的名言警句
为己重者不仁,好广积者不义。足恭者无礼,贪名者无智。 ——林逋 照耀人的惟一的灯版是理性,引导生命权于迷途的惟一手杖是良心。——海涅
在有信心的男人和女人心目中,良心并不是儿戏。 ——罗曼·罗兰
誉人而人亦誉之,则是自誉矣;毁人而人亦毁之,则是自毁也。自誉,仁之贼也,自毁,义之贼也。 ——姚莹
今日的良心是幸福的要求。 ——三木清
仁义莫交财,交财仁义绝。 ——梁章钜
一家仁,一国兴仁;一家让,一国兴让。 ——礼记·大学 良心这玩意儿使人变胆怯。想做小偷,害怕谴责。想谩骂、中伤又怕叱责。……良心是在人内心造反的最怕寂寞的'家伙。 ——莎士比亚
仁义为友,道德为师。 ——史襄哉
对于道德的实践来说,最好的观众就是人们自己的良心。 ——西塞罗
夫仁者,已欲立而立人,已欲达而达人。 ——孔 丘
世界上还有些国家更重要的,那便是人类的良心。 ——罗曼·罗兰
行大义然后
天下之至仁者,能合天之至亲也。 ——孔 子
H. 有关仁义的古人名言
1、君子以仁存心,以礼存心。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战国·孟子《孟子·离娄章句下》
译文:君子内心所怀的念头是仁,是礼。仁爱的人爱别人,礼让 的人尊敬别人。爱别人的人,别人也会爱他;尊敬别人的人,别人也会尊敬他。
2、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春秋·老子《道德经》
译文:大道被废弃了,才有提倡仁义的需要;聪明智巧的现象出现了,伪诈才盛行一时;家庭出现了纠纷,才能显示出孝与慈;国家陷于混乱,才能见出忠臣。
3、君子抱仁义,不惧天地倾。 ——唐代·王建《赠王侍御》
译文:有德行的人怀抱仁义,就不惧天地倾覆。
4、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西汉·司马迁《史记·陈涉世家》
译文:可是陈涉一个人首倡起义,秦王朝的七代宗庙就被毁坏,连秦王子婴也死在别人手中,被天下的人所讥笑,这是什么原因呢?这是因为不施行仁政,而攻取天下和后来防守天下的形势是不同的啊。
5、博爱之谓仁,行而宜之之谓义,由是而之焉之谓道,足乎己无待于外之谓德。仁与义为定名,道与德为虚位。故道有君子小人,而德有凶有吉。——唐代·韩愈《原道》
译文:博爱叫做“仁”,恰当地去实现“仁”就是“义”,沿着“仁义”之路前进便为“道”,使自己具备完美的修养,而不去依靠外界的力量就是“德”。仁和义是意义确定的名词,道和德是意义不确定的名词,所以道有君子之道和小人之道,而德有吉德和凶德。
I. 诚信仁义的名言警句
1、诚信为人之本。——鲁迅
2、对人以诚信,人不欺我;对事以诚信,事无不成。——冯玉祥
3、失去了诚信,就等同于敌人毁灭了自己。——莎士比亚
4、言必诚信,行必忠正。——孔子
5、没有诚信,何来尊严?——西塞罗
6、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孔子
7、言无常信,行无常贞,惟利所在,无所不倾,若是则可谓小人矣。——荀子
8、信犹五行之土,无定位,无成名,而水金木无不待是以生者。——朱熹
9、若有人兮天一方,忠为衣兮信为裳。——卢照龄
10、你必须以诚待人,别人才会以诚相报。——李嘉诚
11、信用就像一面镜子,只要有了裂缝就不能像原来那样连成一片。——(瑞士)阿米尔
12、创业不像读书,一天可以过好多年,创业必须一步一个脚印走。——周晋峰
13、信用既是无形的力量,也是无形的`财富。——(日)松下幸之助
14、生命不可能从谎言中开出灿烂的鲜花。——海涅
15、诚实是人生的命脉,是一切价值的根基。——德莱塞
16、诚实是一个人得以保持的最高尚的东西。——乔臾
17、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孟子
18、言不信者,行不果。——墨子
19、人背信则名不达。——刘向
20、诚实是力量的一种象征,它显示着一个人的高度自重和内心的安全感与尊严感。——艾琳·卡瑟
J. 仁义的名言警句
重义气的名人名言
1.见义不为,无勇也。——《论语·为政》
2. 义,就是立志把天下的事作为自己分内的事。非其有而取之,非义也。——《孟子·尽心上》
3. 先义而后利者荣,先利而后义者辱
4.义以生利,利以丰民。——《国语·晋语》
5.非其有而取之,非义也。——《孟子·尽心上》
6.义以生利,利以丰民。——《国语·晋语》
7. 多行不义必自毙。——《左传·隐公元年》
8. 义以生利,利以丰民。——《国语·晋语》
9. 先义而后利者荣,先利而后义者辱。——《荀子·荣辱》
10.见利思义。——《论语·宪问》
11. 义,志以天下为芬。——《墨子·经说上》
12.义之法在正我,不在正人。——董仲舒《春秋繁露·仁义法》
13.视死如归。——《管子·小匡》
14.率义之为勇。——《左传·哀公十六年》
. 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杀了夏明翰,还有后来人。(夏明翰)
16.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孟子·告子上》
17.义,志以天下为芬。——《墨子·经说上》
18.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孟子·告子上》
19.临难毋苟免。——《礼记·曲礼上》:在灾难与危险面前,不要苟且偷生而失去做人的气节。
20.义者,心之养也;利者,体之养也。——董仲舒《春秋繁露·身之养重于义》
21.君子义以为质,得义则重,失义则轻, 由义为荣,背义为辱。——陆九渊《与郭邦逸》
22. 讲义气的人,他们彼此建立友谊,是非常容易的;要他破坏已有的友谊,却是一件难事。
23. 正如黄金的器皿一样,是不容易破碎的;倘若破坏了,要修补它,使它恢复原状,却是最容易的事。
——伊本·穆加发
关于仁义名人名言
1.仁义值千金
2.仁义长,财义段
3.仁义廉士,穷不改节
4.仁义之师,秋毫无犯
5.见利思义。——《论语·宪问》
6.义之所在,不倾于权,不顾其利。——《荀子·荣辱》
7.知而好问者圣,勇而好问者胜。——《文字·自然》
8.见得思义。——《论语·季氏》
9.平日若无真义气,临事休说生死交。——(明)施耐庵
10.仁义尽从贫处断,世情偏看有钱家
11.取义成仁今日事,人间遍种自由花。(陈毅)
12.仁者必有勇,勇者不必有仁。——《论语·宪问》
13.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论语·宪问》
14.不入虎穴,不得虎子。——《后汉书·班超列传》
15.小勇,血气所为;大勇,义理所发。—朱熹《四书章句集注·<孟子集注>卷二》
16.初生之犊不惧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