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励志语录 » 格言和它的含义

格言和它的含义

发布时间: 2021-01-24 04:05:43

1. 名言和意思

1.[勿以善小而不为 ,勿以恶小而为]的含义是:
...不可轻视小事情,不要因为好事影响小就不去做,也不要因为坏事影响小就去做。

2.[业精于勤而荒于嬉,行成于思而毁于随]的含义是:
...一个人的事业会以为勤奋而更加精益,会因为整日玩乐嬉笑而荒废。一个人的做为因为勤于思考而成功,会以为随意不谨慎而毁掉。

3.[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的含义是:
...是说人只是站在河边,望着河中肥美的鱼,徒然羡慕,是永远得不到鱼儿的,还不如回家结张网来捕鱼。

4.[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含义是:
...接近好人可以使人变好,接近坏人可以使人变坏。指客观环境对人有很大影响。
出入扶持须谨慎,朝夕伺候莫厌烦。

意思是:父母出入(门)要小心搀扶,早晚伺候父母不要厌烦。出自《劝报亲恩篇》。

爹娘面前能尽孝,一孝就是好儿男;翁婆身上能尽孝,又落孝来又落贤。

意思是:孝敬父母就是好儿男,孝敬公公、婆婆,能落个既孝敬又贤惠的名声。出自《劝报亲恩篇》。

弟子入则孝,出则弟。
意思是:少年弟子回到家里要孝敬父母,外出要敬爱兄长。出自(春秋)《论语·学而第一》。

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

意思是:父母呼唤,要赶快答应;父母有命令,应赶快去做。出自(清)李毓秀《弟子规》。

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

意思是:孝是天经地义的。出自《孝经》。

呼唤应声不敢慢,诚心诚意面带欢。

意思是:父母召唤,应马上答应,不能怠慢,要诚心诚
意,面带欢笑。出自《劝报亲恩篇》。

好饭先尽爹娘用,好衣先尽爹娘穿。

意思是:好饭先给父母吃,好衣先给父母穿。出自《劝报亲恩篇》。

家贫知孝子,国乱识忠臣。

意思是:在家庭贫困的时候,才能发现真正的孝子,在国家危难的时候,才能识别真正的忠臣。出自《名贤集》。

慢人亲者,不敬其亲者也。

意思是:不尊敬别人父母的人,肯定也不会敬重自己的父母。出自《三国志·魏书》。

孟子曰:“不得乎亲,不可以为人;不顺乎亲,不可以为子。”

孟子说:“(在舜的眼中看来)儿子与父母亲的关系相处得不好,不可以做人;儿子不能事事顺从父母亲的心意,便不成其为儿子。”出自(春秋).《孟子·离娄上》。

孟子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孟子说:“尊敬自家的长辈,推广开去也尊敬别人家的长辈;爱抚自家的孩子,推广开去也爱抚别人家的孩子。”出自(春秋)《孟子·梁惠王上》。

孟子曰:“亲亲,仁也;敬长,义也。”

孟子说:“亲爱父母亲,便是仁;尊敬兄长便是义。”出自(春秋)《孟子·尽心上》。

孟子曰:“人人亲其亲,长其长,而天下平。”

孟子说:“只要人人各自亲爱自己的双亲,各自尊敬自己的长辈,那么,天下自然就可以太平了。”出自(春秋)《孟子·离娄上》。

劳苦莫教爹娘受,忧愁莫教爹娘耽。

意思是:不要让父母受苦受累,不要让父母分担你的忧愁。出自《劝报亲恩篇》。

亲所好,力为具;亲所恶,谨为去。

意思是:父母喜好的东西,子女要尽力为他们准备;父母厌恶的东西,要谨慎地为他们去掉。残自(清)李毓秀《弟子规》。

亲有过,谏使更。恬吾色,柔吾声。

意思是:父母有过错,劝他们更改。要面带笑容,语调柔和。出自(清)李毓秀《弟子规》。

亲爱我,孝何难;亲恶我,孝方贤。

意思是:父母疼爱我,做到孝有什么困难呢;父母讨厌我,仍尽孝,才为贤德。出自(清)李毓秀《弟子规》。

妻贤夫祸少,子孝父心宽。

意思是:妻子贤惠,她的丈夫灾祸就少,子女孝顺,父母就心情舒畅。出自(明)《增广贤文》。

千万经典,孝义为先。

意思是:成千上万部经典上都说,孝和义是人首先应当做到的。出自(清)《增广贤文》

时时体贴爹娘意,莫教爹娘心挂牵。

意思是:要时刻体贴、理解父母,不要让父母操心。出自《劝报亲恩篇》。

首孝弟,次谨信。

意思是:首先要孝顺父母,敬爱兄长,其次要谨慎,守信用。出自(清)李毓秀《弟子规》。

身有伤,贻亲忧;德有伤,贻亲羞。

意思是:身上受伤,父母忧虑;道德败坏,父母蒙羞。出自(请)李毓秀《弟子规》。

为人子,止于孝;为人父,止于慈。

意思是:做人子的,做到孝顺父母;做人父的,做到慈爱儿子。出自《大学》

孝,德之始也,悌,德之序也,信,德之厚也,忠,德之正也。曾参中夫四德者也。

意思是:孝敬父母是道德的开始,敬爱哥哥是道德的次序,信用是道德的深度,忠诚是道德的方向。曾参是恰恰具有这四种道德的人。’出自《家语·弟子行》。

孝子亲则子孝,钦于人则众钦。

意思是:你对父母孝顺,你的子女对你也孝顺;你敬重别人,别人也敬重你。出自(宋)林逋《省心录》。

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义。

意思是:小羊跪着吃奶,小乌鸦能反过来喂养老乌鸦,以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出自(明)《增广贤文》。

要问如何把亲孝,孝亲不止在吃穿;孝亲不教亲生气,爱亲敬亲孝乃全。

意思是:如何孝敬父母,孝敬父母不只是给他们吃饱穿暖;孝敬父母还不要叫父母生气,热爱、尊敬父母才是全孝。出自《动报亲恩篇》。

要知亲恩,看你儿郎;要求子顺,先孝爹娘。

意思是:养育子女才能了解父母的养育之恩;要求子女孝顺你,你就必须首先孝顺你自己的父母。出自《四言》。

曾子曰:幸有三,大孝尊亲,其次弗辱,其下能养。

曾子说:“孝有三点,大孝是尊重父母,其次是不使自己的言行给父母带来耻辱,再次是能养活父母。”出自(春秋)《礼记》。

子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

孔子说;“父母的年龄,不可以不知道。一方面为他们长寿而高兴,一方面为他们衰老而担忧。”出自(春秋)《论语·里仁第四》。

子曰:“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意思是:“父母在世,不远离家乡,如果要出远门,必须有明确的去处。”出自(春秋)《论语·里仁第四》。

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

意思是:“当今的孝子,只是说能够供养父母就行了。就是狗马,都能得到饲养。若对父母不孝敬。那供养父母和饲养狗马有什么区别呢?”出自(春秋)《论语·为政第二》。

2. 格言名句,俗语及它的用法或含义

名言警句,主要是指人们普遍熟悉的成语、俗语、谚语、格言、诗词等。名言警句是人们在实践中的经验教训的提炼和总结,是历史文化精华的积淀,对后人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和警戒作用。思想品德是一门德育课程,它不需要深奥的理论和教条,它需要的是各种浅显易懂、生动活泼的实例和人性化的引导。在教学过程中,巧用名言警句,有利于学生正确对待学习、生活、成长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培养健康、有益的兴趣爱好,学会正确地做人和处事,对最终上活、上好思想品德课作用较大。本文试从名言名句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的作用及使用时的注意点,谈几点粗浅的看法,以求教于同仁。

一、发挥名言警句的作用
名言警句是新教材的一大“亮点”。它不仅反映了教材在结构体系、语言文字、版式设计等方面求实、求活、求新的探索,更体现了教材着眼于提高学生的阅读和能力,引导学生主动思考、积极探究的特点。因此,教师应充分认识名言警句作为一种引导、激活、推动教学的手段,发挥其释疑解惑、点拨诱导、强化联系、深化认识的功能,并通过各种方法和途径充分发挥其作用。
1、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教学实践证明,教师要善于创设一些使学生对新知识产生兴趣而又急切渴求寻根刨底的教学情境,使学生进入“心求通而未得”的最佳状态,促使学生在积极的思维活动中自学主动地探求新知识,以达到较为理想的教学境界。名言警句往往为学生所喜闻乐见,对于激发学生的兴趣,顺利引入新课作用较大。如在教学“做情绪的主人”这一内容,我就利用教材中“笑一笑,十年少;愁一愁,白了头”这一名言直接导入:“同学们都知道‘笑一笑,十年少;愁一愁,白了头’这句老话,说的是人的心情舒畅、愉快,就能延缓衰老,保持青春;而终日忧愁、郁闷,则容易迅速衰老,早生白发。古人的这句话说明情绪对人的健康十分重要。我们要健康地成长,就要尽可能多一些乐观,多一些欢笑,减少烦恼和不快。但是,生活能永远阳光灿烂,没有风雨吗?人生道路真能一帆风顾,没有困难和挫折吗?显然不会,因而,每个人就要努力学会调控自己的情绪……”这样便自然引入新课。
2、概括提炼,揭示主题。
有些名言警句本身是课本内容演绎、归纳、解释、论证的结果,当然可以作为相关内容的主题;而且这种概括自然有力,言简意赅,能起到画龙点睛的教学效果,能使学生更深刻地懂得人生哲理。如在“身边的诱惑”教学内容中,结尾有一句“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心似平原走马,易放难收”,这显然是一个很好的概括,非常生动地说明了要控制自己的行为,学会拒绝各种诱惑;否则,沉迷于闲逸游戏,就会荒废学业,最后收也收不住,成为一个社会的废人。在教学过程中,我通过这样的引用讲解,较好地揭示出教学主题。
3、调节情绪,活跃气氛。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曾指出:“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然而热烈活泼的教学气氛不会自然形成,也不是永恒不变的。教师应该运用行之有效的手段来制造和烘托课堂教学的气氛,使学生产生一种新鲜感和强烈的求知欲,从而自然融入教学主题。而恰当地运用名言警句,就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好奇心。名言警句琅琅上口,简约而有力量。恰当地运用名言警句,能起到很好的调节气氛的作用,以激发学生的注意力,唤起学生的兴趣。例如,在组织学习“做学习的管理者”这一内容时,我适时地引用了一些名言警句:“有些同学执行学习计划时,往往拖拖拉拉,‘弹性’太大,总认为‘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殊不知‘我生待明日,万事皆磋砣’。可是也有不少同学认为‘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那么,同学们,平时你是怎样安排时间的呢?有没有需要改进的地方?”一石激起千层浪。同学们纷纷议论起来,课堂气氛也便活跃起来了。
4、印证教学内容,增强说理效果。
作为一门德育课程,纯粹的理论阐述或逻辑演绎会扼杀这门学科的活力,以此为基础的书面考试更难显现实际的教学效果,而以相关名言警句加以佐证,则可以使学生感受到,课本的要求并非是死板的教条,而是前人在实践中遇到的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的宝贵总结,是一种实实在在的探索成果。这就能使学生产生一种真实感和实用感,不再认为是空洞的说教,这是学习动力的重要之源。例如,七年级下册第三课最后一目“多实践、多锻炼”,教材最后引用了南宋诗人陆游的诗:“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功夫老始成。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以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只有在社会生活中反复锻炼,不断实践,才能逐步提高自立能力”这一主题。此外,我们还可以运用名言警句,从不同的角度说明同一个道理,增强说理的效果。如在讲解积累的重要性时,我们可以列举“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涓涓细流,汇成江海”、“聚沙成塔,集腋成裘”等句子;“探索世界的奥妙”中讲到“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时,也可以用“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尝尝李子的滋味”、“坐井观天”、“夜郎自大”等正反俗(成)语,以加深学生的印象;在讲到“生命的意义不在于长短,而在于内涵”时,除了用奥斯特洛夫斯基的经典名言外,也可以用“朝闻道,夕死可矣”、“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两者皆可抛”等句子。
5、潜移默化,导之以行。
思想品德课本质上不是一套知识体系,而是致力于道德品质和人文精神的习得和养成的课程。相对于其他课程来说,思想品德课更注重“说理”和“导行”。因而,教师必须借助于一定的教学载体,通过学生自主参与的、丰富多样的活动,使思想品德课达到“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导之以行”的教学目标。有鉴于此,我们充分利用现有的课程资源,利用课本现有的名言警句,让学生写体会、写小论文,讨论,辩论,以增强感受;在实践中把它们作为人生信条和座右铭,用以指导自己的实际行动。此外,鼓励他们平时多收集,多交流,共同鉴赏,以发挥群体效应,体现思想品德课的导向作用。

二、利用名言警句应坚持的几个原则
增加大量的名言警句,这是修改后的思想品德课的一个特色,这对于更好地体现新课程的理念,较好地达成教学目标,作用是显而易见的。但正如“闪闪发光的并非都是金子”一样,名言警句在教学中的运用也必须把握一定的原则,以真正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笔者认为主要应注意把握以下几个原则:
1、科学性原则。
名言警句在思想品德课上的运用,首先应注意科学性,即要正确理解它的内涵,把它与所要讲授的内容对应起来,作出客观可信的解释。一些名言警句,如“不想当元帅的士兵不是好士兵”,过去我们常作为批判用语,以为只强调了主要矛盾,忽视了次要矛盾的作用,即现实生活中既要红花也要绿叶,既要有干大事也要有干小事的人,既要有指挥家也要有操作员。但是,这句话的本意是说,每个人都要有崇高的理想目标和追求,胸怀大志,这样才会促使自己不断进步,去取得更大的成绩。因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解释到位,以体现教学的科学性和严肃性。
2、教育性原则。
第斯多惠说过:“任何真正的教学不仅是提供知识,而是予学生以教育。”因此,名言警句的运用,应注意课堂上的正面导向作用,做到既有利于学生掌握知识和技能,又有利于学生提高思想觉悟,培养良好的行为行惯。教师平时要多注意积累,多看各种经典著作和报刊杂志,扩大视野,并在教学中充分发挥其教育功能,否则,再噱头的引用,也只会误人子弟!
3、启发性原则。
启发式教学方法是思想品德课的基本教学方法,也理应成为我们运用名言警句的指导原则。运用名言警句,必须对学生接受新内容具有一定的启发性,以便使学生实现知识的迁移,以最终达到掌握知识、提高觉悟、培养习惯的教学目标。教师必须利用名言警句,设计科学合理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因势利导,激励学生积极思考,大胆质疑,为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创设条件。
总之,巧用名言警句,既能上活上好思想品德课,也能引导学生树立起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使他们的青春焕发健康、蓬勃的活力,使他们的一生在青少年时期就定下正确的基调。

3. 关于“诚信”的格言: 它的含义是:

信犹五行之土,无定位,无成名,而水金木无不待是以生者。
【宋】朱熹版
【释义】诚信就像是权五行之中的土一样,默默无闻,没有(浮华的)地位,没有(显赫的)威名,然而五行之中的水、金、木(等元素)没有不依赖土而存在的。

4. 跪求名人名言和含义

生活就像海洋,只有意志坚强的人,才能够到达彼岸。——马克思

我很喜欢这条名言,它给了我们很多的启发:只有拥有坚强的意志力,才能够去面对生活中的困难,到达胜利成功的彼岸。生活如同是广阔的海洋,时不时会遭遇狂风大浪,只有用坚强做远航的白帆,挑战这些困难,才可以安然度过困境,重见风浪之后的宁静。法国科学家居里夫人不停奋斗,坚持不懈,靠着坚强的意志发现了镭元素,并两次获得诺贝尔奖;苏联作家奥斯特洛夫斯基在战斗中双眼失明,却以顽强的信念支撑自己,终于完成了长篇巨著《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由此可见,通向辉煌彼岸的道路总是艰辛而又漫长,我们只要以坚强的意志勇于去克服种种困难,就会见到胜利的彼岸发出的那份诱人的光环!

我们必须接受失望,因为它是有限的,但不可失去希望,因为它是无穷的。——马丁·路德·金

推荐词: 生活就是自己面对自己,所以我们要学会坚强,学会从希望中接受失望,从失望中发现希望。失望是我们生活的一部分,无法逃避,如同深暗的泥土,与生命牢牢相映。希望则是一朵美丽的花朵,需要泥土的培育,才能绽放灵魂的七彩花瓣。

在通往希望的道路上,充满了荆棘与坎坷,但是,博望古今,又有哪个伟人畏惧失望呢?正如马丁·路德·金不也是如此吗?可见,其实希望距离我们并不遥远,只要我们定下心来,以乐观的心态面对失望,用锐利的目光发现希望,并持之以恒地完成它,那么希望终将成真。

不能改变社会来适应自己,而应该改变自我去适应社会。——徐忠仪

社会对于每个人是公平的,它不会刻意为某人去改变,更多时候往往需要我们去适应。“适者生存“,大自然也遵循这一规律,为了生存,动植物会千方百计地来适应自然只有我们适应了社会,我们才能为美好的明天而奋斗,我们只是一颗微不足道的沙子,但当你适应了河蚌体内那阴暗、潮湿、与孤单为伍的生活,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你就是一颗光彩夺目的珍珠。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孔子

孔子曾说过这样一句话:“已所不欲,勿施于人。”意思是说,不要把自己不喜欢的事情强加给别人,而要设身处地为别人着想,也就是从别人的角度想事情。对于我们来说,多替别人着想是非常重要的。
这个世界是公平的,自私的人往往不受欢迎。世界是有许多人组成的,每个人都要理解和尊重人,只有这样,才能获得别人的理解和尊重。

“已所不欲,勿施于人”是做人的基本原则,尊重别人也就是尊重自己。替别人着想,是一种宽恕和包容。宽恕和包容别人,就是解放自己,使心灵获得自由,让生活更轻松愉快。如果更多的人可以时时为他人着想,世界将充满和平与诚信、阳光与温馨。

本来无望的事,大胆尝试,往往能成功。——莎士比亚

同学们,今天我向大家介绍的是莎士比亚的“本来无望的事,大胆尝试,往往能成功”。这句话告诉我们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一片天空来施展才华。当你坐在家中抱怨自己怀才不遇的时候,其实,机会已悄悄地从你身边溜走了。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渴望有一片施展才华的机会,早日找到人生的梦想舞台,然而,当机会来临的时候,我们常常会顾及这样或那样的问题,犹豫不决,踌躇不前,以至于错失了一个又一个实现梦想的机会,最终落得一连串的遗憾。19世纪末的一天,伦敦的一个游戏场内正进行着演出,突然,台上的演员刚唱了两句就唱不出来了,台下乱得一塌糊涂,许多观众嚷嚷着要退票。剧场老板见势头不好,一时也找不到合适的人来救场。这时,一个5岁的小男孩站了出来,说:“让我试试吧。”老板见他自信的眼神,决定让他一试。结果他在台上又唱又跳,逗得观众们十分开心,许多观众便往台上扔硬币,小家伙滑稽地拾起钱,在观众们的欢呼声中,他又唱了好几首歌。很可能你已经想到,这个小男孩就是后来名扬世界的幽默艺术大师——卓别林!尝试是成功的前提,大胆去尝试,无望才有可能成为希望;努力去尝试,生活才有可能演绎新的奇迹!有时候,我们可能什么都不缺,惟独缺少大声说一句“让我试试”的勇气。大喊一声 “让我试试”吧,让你拥有一片绚丽多彩的天空

浪费时间是所有支出中最昂贵的。——富兰克林

格言妙语,就像人类智慧长河中闪光的珍珠,前人通过体验生活总结出名言警句教导我们,激励我们不断前进。我最欣赏的这句名言是美国富兰克林说过的一句话,他告诉我们珍惜时间的重要性。
鲁迅先生也曾说过:“生命是以时间为单位的,浪费别人的时间等于谋财害命,浪费自己的时间等于慢性自杀。”观古纵今,多少名人取得成功不是靠他们抓紧分分秒秒,付出比别人更多的时间才得来的呢?前苏联著名昆虫学家柳比歇夫青年时代开始实行时间统计法。他详细记下自己的时间支出,掌握了支配时间的主动权,避免了时间的浪费。他一生取得了丰硕的科研成果,发表了七十多部学术著作,写了12500张稿纸的论文。从这个事例中我们不难看出:成功是通过珍惜并利用分分秒秒,付出一点一滴的辛勤劳动换来的。

诗有云:“逆水行舟用力撑,以篙松劲退千寻。古云此日足可惜,劝君更应惜妙阴”。让我们“努力从今日起,别让万事成蹉跎!”

有志者,事竟成。——《后汉书·耿弇传》

这句话是说,有志向的人就一定能够成功。在人生中会有许多条路供你选择,而最终你一定会选择一条路。无论这一条路是一帆风顺还是困难重重,你都要义无反顾地走下去。与其你在岔路口苦苦选择,不如你早早地制定自己的目标,为自己的将来做准备。林则徐在小时候做了两幅对联,以此来表达自己的远大志向。后来,经过他的不懈努力,成就了一番事业,受到后世的敬仰。周恩来小时候也说过,“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于是他刻苦读书,成为了国家总理。是啊,林则徐和周恩来少年立志,并为之付出努力,最终,他们都实现了自己的理想。事实告诉我们,只要有理想、有毅力,那么你一定能够成功。

三军可夺帅,匹夫不可夺志。——孔子

今天,我介绍的名言是孔子的“三军可夺帅,匹夫不可夺志”,这句话道出了立志的重要性。是啊,志向是每个人都必须具备的。如果没有一个远大的志向,那么他的生活就失去了目标,那样他就会醉生梦死,整天碌碌无为,枉度人生。周恩来总理从小就立下“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宏伟大志,通过不断努力,最终成为我们国家开国领导人之一。因此,我们要想有所作为,就必须要先立志,常言道“有志者,事竟成”就是这个道理。

一个不注意小事情的人,永远不会成功大事业。——美.卡耐基

人生是一条很长的路,我们每个人都期望着路的前方,成功在望。可成功却往往与多数人无缘。其实,要成功首先要从小事做起,只有一次次把小事做好,一点一滴地积累,我们才能拥有成功的能力。成功也许距人很远,但只要尽其所能做好每一件事,就相当于与成功更近了一步。这样,一步一步,终有一天成功会降临!不要去奢望以外的惊喜,试想一个连小事都不能做好的人,幸运之神怎会眷顾于他?所以现在,我们应该注重身边的每一件小事,认认真真,踏踏实实,把小事做好,请相信,成功就在不远处!

什么是不简单?能够把简单的事情做好,就是不简单。——张瑞敏 (海尔集团总裁)

我们每个人都有远大的理想,有人想成为科学家,有人想成为企业家,有人想成为工程师……但要想成功,都需从小事做起,并做好。中央电视台“迎奥运、讲文明、树新风”的公益广告,一次接一次地重播,就是告诉大家要学会鼓掌,不要随地扔垃圾。这些都是最简单的行为习惯,如果我们都能把最简单的事情做好,每天进步一小步,我们的社会就会进步一大步,那就是不简单。让我们把简单的事情做好,相信我们的远大理想就会成为现实。

天才出于勤奋。———高尔基
同学们,今天我讲的主题是勤奋。勤就是善于充分利用时间,奋就是勇敢同困难作斗争,勤奋就是为了学习和事业的成功,把握好每个今天,不畏任何艰难困苦。我们的祖先把“勤”和“奋”联合在一起,是深含哲理的。成功来自勤奋,成功在于勤奋。智慧不是自然的恩赐,而是勤奋的结果。只有把握住勤奋的钥匙,才能打开知识宝库的大门

磨难对于弱者是走向死亡的坟墓,而对于强者却是生发壮志的泥土。——[法]卢梭

弱者在困难面前,只得哀叹命运的不公;而强者会笑着把困难踩在脚下,继续向成功的顶峰前进。
爱迪生在发明电灯时,曾有过1000多次的失败,但他也毫不气馁;美国历史上曾有过一位总统,他小时侯曾患过小儿麻痹症,不过他并未就此倒下,而是每天晚上自己一个人偷偷的练习站立、跑步,终于在自己的努力下,他能站起来了,并站在了美国总统的位置上。

这些不都是在告诉我们:在困难的荆棘丛中,我们只有不断的前进,才会迎来宽广的大道,走向辉煌。

朋友们,请不要退缩,让磨难成为你走向成功的垫脚石吧!

所以我觉得,凡是都要用心去做,哪怕只有一点点的进步。当失败不可避免时,失败也是伟大的。——(美)惠特曼

这句话告诉我们,失败是不可避免的,它是成功路上的一片片荆棘丛,要学会习以为常,并且穿过它们,就一定能同向成功。古今中外,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如科学家爱迪生,在发明电灯的过程中,他失败了一千多次,可是,他并没有放弃,反而是失败让他明白了,让他得到了正确的结论。
我看到过这样一段文字:“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的确,只有踏着失败这条小道,才能尝到成功的甜果!

事在人为。——中国古话

同学们,我介绍的是一句中国古话—事在人为。这句话短小而精练,充满哲理。频频回首暗忖,漫漫人生路,或崎岖坎坷,或荆棘丛生。命途多舛,既能降临灾难,也能创造机遇。关键在于当灾难降临时,我们能否扼住命运的咽喉,顽强地向厄运挑战,乃至超越生命的极限。创造出属于自己的奇迹。生命充满无法抗拒的魅力,就让生命之花散发出醉人的馨香,永不凋零。使生如夏花之绚烂,死如秋叶之静美。奇迹一定会发生,只要你努力,梦想就在眼前,因为事在人为。

生活真象这杯浓酒,不经三番五次的提炼呵,就不会这样可口!——郭小川

生活不是一番风顺的,总要经过许许多多的困难,正是有了这些 困难才让你觉得活着有多么好。许多著名的科学家的科学道路上也充满了困难,如居里夫人、爱迪生等。其实困难应该是我们的朋友,是它让我们的生活充满了意义。生活不就是象一杯浓酒,提炼的次数越多,才会越甘甜可口。

人最宝贵的东西是生命,生命属于人只有一次。一个人的一生应该是这样度过的:当他回首往事的时候,他不会因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为碌碌无为而羞耻;这样,在临死的时候,他就能够说:“我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已经献给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而斗争。 ——尼古拉·奥斯特洛夫斯基

人生,可以说是一段曲折而坎坷不平的路。在人生的旅途中,你会遇到重重的困难,要去面对失败的打击和不被人理解的痛苦,等等。但是,这一切都是短暂的。在突破障碍、战胜困难后,回顾走过的道路,我们就会领悟到,那是磨炼人生的火焰。多少英雄、伟人,都是在熊熊燃烧的火焰中锻炼出来的,正如人们常说的:“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和保尔相比,我们在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实在是微不足道的,我们有什么理由唉声叹气、裹足不前呢?
一个人只有树立崇高的理想,造就优良的素质,并有执着的追求,在正确的生活目标,他才不会被生活所拖累,不会被不幸所压倒,他才会在苦难的熊熊烈焰中坚强起来,成熟起来,去热爱生活,去充实自己,迎接美好的明天。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物有所不足,智有所不明。——战国·楚·屈原《卜居》

尺虽比寸长,但和更长的东西相比,就显得短,寸虽比尺短,但和更长的东西相比,就显得长;事物总有它的不足之处,智者也总有不明智的地方。人或事物各有长处和短处,不应求全责备,而应扬长避短。所以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不要因为自己的长处而洋洋得意,也不要因为自己的缺点而灰心丧气,而应继续发展自己的长处,努力弥补自己的短处,才能使自己更加完备。

没有一条通向光荣的道路是铺满鲜花的。 ——[法] 拉封丹

介绍语:奋斗的道路是崎岖不平的,像马克思说的一句话:“在科学上,没有平坦的大道,只有不畏艰险沿着陡峭山路攀登的人,才有希望到达光辉的顶点。”只有经历磨炼,付出努力,艰苦奋斗,才能够达到目标,取得成功。毕竟“不经风雨,怎能见彩虹”

5. 求写作格言及其含义说明

写作格言: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含义说明:一方面陶冶性情,另一方回面获取知识,这是不容答争议的。

写作格言:能改则瑕可为瑜,瓦砾可为珠玉。
含义说明:作文要能反复修改,那么有斑点的玉也可以变成美玉,破瓦片也可以变成珠宝。

写作格言:文章得失不由天。
含义说明:文章写得好坏不是天生的,而是在于写自己的态度和方法。

我个人认为第3句好,我也是写第3句的.
小人拜托采纳时给5分..

6. 急需培根所说的一句名人名言与它的道理含义,培根的介绍

Sir Francis Bacon (later Lord Verulam and the Viscount St. Albans) was an English lawyer, statesman, essayist, historian, intellectual reformer, philosopher, and champion of modern science. Early in his career he claimed “all knowledge as his province” and afterwards dedicated himself to a wholesale revaluation and re-structuring of traditional learning. To take the place of the established tradition (a miscellany of Scholasticism, humanism, and natural magic), he proposed an entirely new system based on empirical and inctive principles and the active development of new arts and inventions, a system whose ultimate goal would be the proction of practical knowledge for “the use and benefit of men” and the relief of the human condition.

At the same time that he was founding and promoting this new project for the advancement of learning, Bacon was also moving up the ladder of state service. His career aspirations had been largely disappointed under Elizabeth I, but with the ascension of James his political fortunes rose. Knighted in 1603, he was then steadily promoted to a series of offices, including Solicitor General (1607), Attorney General (1613), and eventually Lord Chancellor (1618). While serving as Chancellor, he was indicted on charges of bribery and forced to leave public office. He then retired to his estate where he devoted himself full time to his continuing literary, scientific, and philosophical work. He died in 1626, leaving behind a cultural legacy that, for better or worse, includes most of the foundation for the triumph of technology and for the modern world as we currently know it.

--------------------------------------------------------------------------------

Table of Contents (Clicking on the links below will take you to those parts of this article)
1. Life and Political Career
2. Thought and Writings
a. Literary Works
b. The New Atlantis
c. Scientific and Philosophical Works
d. The Great Instauration
e. The Advancement of Learning
f. The “Distempers” of Learning
g. The Idea of Progress
h. The Reclassification of Knowledge
i. The New Organon
j. The Idols
k. Inction
3. Reputation and Cultural Legacy
4. References and Further Reading

--------------------------------------------------------------------------------

1. Life and Political Career

Sir Francis Bacon (later Lord Verulam, the Viscount St. Albans, and Lord Chancellor of England) was born in London in 1561 to a prominent and well-connected family. His parents were Sir Nicholas Bacon, the Lord Keeper of the Seal, and Lady Anne Cooke, daughter of Sir Anthony Cooke, a knight and one-time tutor to the royal family. Lady Anne was a learned woman in her own right, having acquired Greek and Latin as well as Italian and French. She was a sister-in-law both to Sir Thomas Hoby, the esteemed English translator of Castiglione, and to Sir William Cecil (later Lord Burghley), Lord Treasurer, chief counselor to Elizabeth I, and from 1572-1598 the most powerful man in England.

Bacon was ecated at home at the family estate at Gorhambury in Herfordshire. In 1573, at the age of just twelve, he entered Trinity College, Cambridge, where the stodgy Scholastic curriculum triggered his lifelong opposition to Aristotelianism (though not to the works of Aristotle himself).

In 1576 Bacon began reading law at Gray’ Inn. Yet only a year later he interrupted his studies in order to take a position in the diplomatic service in France as an assistant to the ambassador. In 1579, while he was still in France, his father died, leaving him (as the second son of a second marriage and the youngest of six heirs) virtually without support. With no position, no land, no income, and no immediate prospects, he returned to England and resumed the study of law.

Bacon completed his law degree in 1582, and in 1588 he was named lecturer in legal studies at Gray’s Inn. In the meantime, he was elected to Parliament in 1584 as a member for Melcombe in Dorsetshire. He would remain in Parliament as a representative for various constituencies for the next 36 years.

In 1593 his blunt criticism of a new tax levy resulted in an unfortunate setback to his career expectations, the Queen taking personal offense at his opposition. Any hopes he had of becoming Attorney General or Solicitor General ring her reign were dashed, though Elizabeth eventually relented to the extent of appointing Bacon her Extraordinary Counsel in 1596.

It was around this time that Bacon entered the service of Robert Devereux, the Earl of Essex, a dashing courtier, soldier, plotter of intrigue, and sometime favorite of the Queen. No doubt Bacon viewed Essex as a rising star and a figure who could provide a much-needed boost to his own sagging career. Unfortunately, it was not long before Essex’s own fortunes plummeted following a series of military and political blunders culminating in a disastrous coup attempt. When the coup plot failed, Devereux was arrested, tried, and eventually executed, with Bacon, in his capacity as Queen’s Counsel, playing a vital role in the prosecution of the case.

7. 名言警句以及他的解析含义

世界上的一切光荣和骄傲,都来自母亲。(高尔基)
母爱是一种巨大的火焰。 (罗曼·罗兰)
世界上有一种最美丽的声音,那便是母亲的呼唤。(但丁)
慈母的胳膊是慈爱构成的,孩子睡在里面怎能不甜?(雨果)
人的嘴唇所能发出的最甜美的字眼,就是母亲,最美好的呼唤,就是“妈妈”。(纪伯伦)
母爱是世间最伟大的力量。(米尔)
成功的时候,谁都是朋友。但只有母亲———她是失败时的伴侣。(郑振铎)
母爱是多么强烈、自私、狂热地占据我们整个心灵的感情。(邓肯)
全世界的母亲多么的相像!他们的心始终一样。每一个母亲都有一颗极为纯真的赤子之心。(惠特曼)
世界上的一切光荣和骄傲,都来自母亲。(高尔基)
人生最美的东西之一就是母爱,这是无私的爱,道德与之相形见拙。(日本)
妈妈你在哪儿,哪儿就是最快乐的地方(英国)
母爱是世间最伟大的力量 (米尔)
世界上一切其他都是假的,空的,唯有母亲才是真的,永恒的,不灭的。(印度)
记忆中的母亲啊!最心爱的恋人啊,您是我所有的欢乐,所有的情谊。(法国)
母爱是多么强烈、自私、狂热地占据我们整个心灵的感情(邓肯)
在孩子的嘴上和心中,母亲就是上帝。(英国)
母爱是人类情绪中最美丽的,因为这种情绪没有利禄之心掺杂其间(法国)
女人固然是脆弱的,母亲却是坚强的(法国)
没有无私的,自我牺牲的母爱的帮助,孩子的心灵将是一片荒漠。(英国

8. 有什么好处的名言警句及它的含义一定

1 一日无书,百事荒芜。(陈寿)
含义:读书要持之以恒,一天也不能间断。
2 读书破万回卷,下笔答如有神。(杜甫)
含义:大量阅读,写作时就会有如神助。
3 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刘向)
含义:读书可以使人聪明。
4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颜真卿)
含义:要珍惜时间。

9. 100句名言警句及含义和作者

1.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周易》

译:作为君子,应该有坚强的意志,永不止息的奋斗精神,努力加强自我修养,完成并发展自己的学业或事业,能这样做才体现了天的意志,不辜负宇宙给予君子的职责和才能。

2.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三国志》刘备语

译:对任何一件事,不要因为它是很小的、不显眼的坏事就去做;相反,对于一些微小的。却有益于别人的好事,不要因为它意义不大就不去做它。

3.见善如不及,见不善如探汤。 ——《论语》 译:见到好的人,生怕来不及向他学习,见到好的事,生怕迟了就做不了。看到了恶人、坏事,就像是接触到热得发烫的水一样,要立刻离开,避得远远的。

4.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 ——《论语》

译:干活抢重的,有过失主动承担主要责任是“躬自厚”,对别人多谅解多宽容,是“薄责于人”,这样的话,就不会互相怨恨。

5.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 ——《论语》

译:君子总是从善良的或有利于他人的愿望出发,全心全意促使别人实现良好的意愿和正当的要求,不会用冷酷的眼光看世界。或是唯恐天下不乱,不会在别人有失败、错误或痛苦时推波助澜。小人却相反,总是“成人之恶,不成人之美”。

6.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论语》

译:见到有人在某一方面有超过自己的长处和优点,就虚心请教,认真学习,想办法赶上他,和他达到同一水平;见有人存在某种缺点或不足,就要冷静反省,看自己是不是也有他那样的缺点或不足。

7.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论语》

译:自己不想要的(痛苦、灾难、祸事……),就不要把它强加到别人身上去。

8.当仁,不让于师。 ——《论语》

译:遇到应该做的好事,不能犹豫不决,即使老师在一旁,也应该抢着去做。后发展为成语“当仁不让”。

9.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论语》

译:君子不会夸夸其谈,做起事来却敏捷灵巧。

10.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同心之言,其臭如兰。 ——《周易》

译:同心协力的人,他们的力量足以把坚硬的金属弄断;同心同德的人发表一致的意见,说服力强,人们就像嗅到芬芳的兰花香味,容易接受。

11.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 ——《周易》

译:君子就算有卓越的才能超群的技艺,也不会到处炫耀、卖弄。而是在必要的时刻把才能或技艺施展出来。

12.满招损,谦受益。 ——《尚书》

译:自满于已获得的成绩,将会招来损失和灾害;谦逊并时时感到了自己的不足,就能因此而得益。

13.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论语》

译:如果我有了某些成就,别人并不理解,可我决不会感到气愤、委屈。这不也是一种君子风度的表现吗?

14.言必信 ,行必果。 ——《论语》

译:说了的话,一定要守信用;确定了要干的事,就一定要坚决果敢地干下去。

15.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论语》

译:讲事实,不凭空猜测;遇事不专断,不任性,可行则行;行事要灵活,不死板;凡事不以“我”为中心,不自以为是,与周围的人群策群力,共同完成任务。

16.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

译:三个人在一起,其中必有某人在某方面是值得我学习的,那他就可当我的老师。我选取他的优点来学习,对他的缺点和不足,我会引以为戒,有则改之。

17.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 ——《论语》

译:君子总是责备自己,从自身找缺点,找问题。小人常常把目光射向别人,找别人的缺点和不足。

18.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论语》

译:君子心胸开朗,思想上坦率洁净,外貌动作也显得十分舒畅安定。小人心里欲念太多,心理负担很重,就常忧虑、担心,外貌、动作也显得忐忑不安,常是坐不定,站不稳的样子。

19.不怨天,不尤人。 ——《论语》

译:遇到挫折与失败,绝不从客观上去找借口,绝不把责任推向别人,后来发展为成语“怨天尤人”。

20.不迁怒,不贰过。 ——《论语》

译:犯了错误,不要迁怒别人,并且不要再犯第二次。

21.小不忍,则乱大谋。 ——《论语》

译:不该干的事,即使很想去干,但坚持不干,叫“忍”。对小事不忍,没忍性,就会影响大局,坏了大事。

22.小人之过也必文。 ——《论语》

译:小人对自己的过错必定加以掩饰。

23.过而不改,是谓过矣。 ——《论语》

译:有了过错而不改正,这就是真的过错了。

24.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 ——《论语》

译:君子致力于根本,确立了根本,“道”也就自然产生。

25.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 ——《论语》

译:君子认为说得多做得少是可耻的。

26.三思而后行。 ——《论语》

译:每做一件事情必须要经过反复的考虑后才去做。

27.多行不义必自毙。 ——《左传》

译:坏事做得太多,终将自取灭亡。

28.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左传》

译:人都有可能犯错误,犯了猎误,只要改正了仍是最好的人。

29.不以一眚掩大德。 ——《左传》

译:评价一个人时,不能因为一点过失就抹杀他的功劳。

30.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 ——《中庸》

译:人家一次就学通的,我如果花上百次的功夫,一定能学通。人家十次能掌握的,我要是学一千次,也肯定会掌握的。

31.知耻近乎勇。 ——《中庸》

译:知道什么是可耻的行为,那就是勇敢的好表现。

32.以五十步笑百步。 ——《孟子》

译:以为自己的错误比别人的小,缺点比别人少而沾沾自喜。

33.君子莫大乎与人为善。 ——《孟子》

译:君子最大的长处就是用高尚、仁义的心去对待别人。

34.人皆可以为尧舜。 ——《孟子》

译:只要肯努力去做,人人都可以成为尧舜那样的大圣人。

35.千丈之堤,以蝼蚁之穴溃;百尺之室,以突隙之烟焚。 ——《韩非子》

译:千里大堤,因为有蝼蚁在打洞,可能会因此而塌掉决堤;百尺高楼,可能因为烟囱的缝隙冒出火星引起火灾而焚毁。

36.言之者无罪,闻之者足以戒。 ——《诗序》

译:提出批评意见的人,是没有罪过的。听到别人的批评意见要仔细反省自己,有错就改正,无错就当作是别人给自己的劝告。

37.良药苦于口而利于病,忠言逆于耳而利于行。 ——《孔子家语》

译:好的药物味苦但对治病有利;忠言劝诫的话听起来不顺耳却对人的行为有利。

38.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 ——明代谚语

译:一句良善有益的话,能让听者即使在三冬严寒中也倍感温暖;相反,尖酸刻薄的恶毒语言,伤害别人的感情和自尊心,即使在六月大暑天,也会让人觉得寒冷。

39.千经万典,孝悌为先。 ——《增广贤文》

译:千万种经典讲的道理,孝顺父母,友爱兄弟是最应该先做到的。

40.善恶随人作,祸福自己招, ——《增广贤文》

译:好事坏事都是自己做的,灾祸幸福也全是由自己的言行招来的。

41.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论语》

译:只学习却不思考就不会感到迷茫,只空想却不学习就会疲倦而没有收获。

42.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论语》
译: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应当说不知道,不弄虚作假,这才是明智的行为。

43.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 ——韩愈

译:事业或学业的成功在于奋发努力,勤勉进取。太贪玩,放松要求便会一事无成;做人行事,必须谨慎思考,考虑周详才会有所成就。任性、马虎、随便只会导致失败。

44.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 ——明·朱熹

译:用心思考,用眼仔细看,有口多读,三方面都做得到位才是真正的读书。

45.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论语》

译:努力学习却不感到满足,教导别人不感到厌倦。

46.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荀子·劝学》

译:不把半步、一步积累起来,就不能走到千里远的地方,不把细流汇聚起来,就不能形成江河大海。

47.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唐·王之涣《登颧雀楼》

译:想看到更远更广阔的景物,你就要再上一层楼。想学到更多更深的知识,你就要比原来更努力。

48.强中自有强中手,莫向人前满自夸。 ——《警世通言》

译:尽管你是一个强者,可是一定还有比你更强的人,所以不要在别人面前骄傲自满,自己夸耀自己。

49.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 ——《礼记·学记》

译:玉石不经过雕琢,不能成为有用的玉器;人不经过学习,就不懂得事理。

50.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劝学》

译:年轻的时候不知道抓紧时间勤奋学习,到老了想读书却为时已晚。

51.知不足者好学,耻下问者自满。 ——林逋《省心录》

译:知道自己的不足并努力学习就是聪明的人,不好问又骄傲自满的人是可耻的。

52.学不可以已。 ——《荀子》

译:学习是不可以停止的。

53.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 ——《论语》

译:学过的知识,在适当的时候去复习它,使自己对知识又有了新的认识,这不是令人感到快乐的事吗?

54.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论语》

译:学了新的知识又常常温习已学过的知识,不断地学习,温习,学问和修养一定会很快得到提高,这样的人就可以成为老师了。

55.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唐·杜甫

译:读书读得多,写起文章来就会笔下生花,像有神助一样。

56.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汉乐府·长歌行》

译:年轻时不努力学习,年老了只能后悔、叹息。

57.读书百遍,其义自见。 ——《三国志》
译:读书必须反复多次地读,这样才能明白书中所讲的意思。

58.学而不化,非学也。 ——宋·杨万里

译:学习知识但不能灵活运用,不能称为学习。

59.好学而不贰。 ——《左传》

译:爱好学习但不三心二意。

60.学如不及,犹恐失之。 ——.《论语·秦伯》

译:学习知识时生怕追不上,追上了又害怕再失去。

61.人而不学,其犹正墙面而立。 ——《尚书》

译:人如果不学习,就像面对墙壁站着,什么东西也看不见。

62、知而好问,然后能才。 ——《荀子》

译:聪明的人还一定得勤学好问才能成才。

63、学之广在于不倦,不倦在于固志。 ——晋·葛洪

译:学问的渊博在于学习时不知道厌倦,而学习不知厌倦在于有坚定的目标。

64.学而不知道,与不学同;知而不能行,与不知同。 ——黄睎

译:学习知识不能从中明白一些道理,这和不学习没什么区别;学到了道理却不能运用,这仍等于没有学到道理。

65.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 ——宋·苏轼

译:广泛阅读,多了解古今中外的人和事,把其中好的部分牢牢记住;积累了大量的知识材料,到需要用时便可以很自如恰当地选择运用。

66.差之毫厘,缪以千里。 ——宋·陆九渊

译:做任何事情,开始一定要认真地做好,如果做差了一丝一毫,结果会发现相差很远。

67.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 ——晋·陶渊明

译:美好的青春年华过去了就不会再来,一天不可能有两个早晨,要珍惜时光啊!

68、言之无文,行而不远。 ——《左传》

译:文章讲的内容或题材都很好,可表达不适当,那么欣赏的人就不会很多,难以传播千古。

69.人之为学,不可自小,又不可自大。 ——顾炎武
译:学习时不要在渊博浩翰的知识面前感到自卑,也不能因为学到一点点知识而骄傲自满。

70.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 ——《中庸》

译:勤奋好学就接近智,做任何事情只要努力就接近仁,懂得了是非善恶就是勇的一种表现。

71.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 ——陈廷焯

译:知识总是在运用时才让人感到太不够了,许多事情如果不亲身经历过就不知道它有多难。

72、笨鸟先飞早入林,笨人勤学早成材。 ——《省世格言》

译:飞得慢的鸟儿提早起飞就会比别的鸟儿早飞入树林,不够聪明的人只要勤奋努力,就可以比别人早成材。
73.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增广贤文》

译:勤奋是登上知识高峰的一条捷径,不怕吃苦才能在知识的海洋里自由遨游。

74.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增广贤文》

译:学习要不断进取,不断努力,就像逆水行驶的小船,不努力向前,就只能向后退。

75.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 ——《庄子》

译:我的生命是有限的,而人类的知识是无限的。

76.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明·顾炎武

译:国家的兴旺、衰败,每一个人都负有很大的责任。

77.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孟子

译:逆境能使人的意志得到磨炼,使人更坚强。相反,时常满足于享受,会使人不求上进而逐渐落后。

78.位卑未敢忘忧国。 ——陆游《病起书怀》
译:虽然自己地位低微,但是从没忘掉忧国忧民的责任。

79.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汉青。 ——宋·文天祥《过零丁洋》

译:自古以来,谁都难免会死的,那就把一片爱国的赤胆忠心留在史册上吧!

80.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宋·范仲淹《岳阳楼记》

译:为国家分忧时,比别人先,比别人急;享受幸福,快乐时,却让别人先,自己居后。

81.小来思报国,不是爱封侯。 ——唐·岑参《关人赴安西》
译:从小就想着报效祖国,而不是想着要封侯当官。

82.有益国家之事虽死弗避。 ——明·吕坤《呻吟语·卷上》

译:对国家有利的事情要勇敢地去做,就算有死亡的危险也不躲避。

83.一寸山河一寸金。 ——金·左企弓语

译:祖国的每一寸山河比一寸黄金还要宝贵,是绝不能让给外人的。
84.欲安其家,必先安于国。 ——武则天

译:如果想建立个人幸福的小家,必须先让国定安定,繁荣起来。

85.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三国·曹植《白马篇》

译:在国家有危难的时候要敢于挺身而出,把死当作回家一样。

86.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明·顾宪成

译:风声、雨声、琅琅读书声,都进入我们的耳朵,所以,作为一个读书人,家事、国事,天下的事情,各种事情都应该关心,不能只是死读书。

87.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宋·李清照《夏日绝句》

译:活着的时候要做英雄,死后也要当英雄。

88.利于国者爱之,害于国者恶之。 ——《晏子春秋》

译:对于国家有利的事就要热心地去做,对国家有害的事就要憎恶它,远离它。89.读书本意在元元。 ——宋·陆游

译:读书的目的应该是掌握了知识后为社会和大众服务,而不是为了自己的升官发财。

90.时穷节乃现,一一垂丹青。 ——宋·文天祥

译:历史上许多忠臣义士,在国家有难时,他们的节操就显现出来,一个个名垂史册。

91.哀哀父母,生我劬劳。 ——《诗经》

译:想起父母,做子女的是多么为他们感到心痛啊!他们生我育我,花费了多少辛勤的劳动啊!

92.报国之心,死而后已。——宋·苏轼

译:报效祖国的志向到死都不会变。

93.忧国忘家,捐躯济难,忠臣之志也。 ——三国·曹植《求自诚表》

译:忧虑国家大事忘记小家庭,为拯救国家危难而捐躯献身,这都是忠臣的志向。

94.大丈夫处世,当扫除天下,安事一室乎? ——汉·陈蕃语

译:有志气的人活在世上,应当敢于跟各种不利于国家的行为作斗争,哪能只满足于处理好自己小家的小事呢?

95.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若醴。 ——《庄子》

译:君子之间的交往,像水一样的平淡、纯净,这样的友谊才会持久;往小人之间的交像甜酒一样的又浓又稠,但不会长久。

96.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孟子》

译:尊敬、爱戴别人的长辈,要像尊敬、爱戴自己长辈一样;爱护别人的儿女,也要像爱护自己的儿女一样。

97.见侮而不斗,辱也。 ——《公孙龙子》

译:当正义遭到侮辱、欺凌却不挺身而出,是一种耻辱的表现。

98.天下皆知取之为取,而莫知与之为取。 ——《后汉书》

译:人们都认为只有获取别人的东西才是收获,却不知道给予别人也是一种收获。

99.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汉·司马迁《报任安(长卿)书》

译:人终究免不了一死,但死的价值不同,为了人民正义的事业而死就比泰山还重,而那些自私自利,损人利已的人之死就比鸿毛还轻。

100.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义。 ——《增广贤文》

译:羊羔有跪下接受母乳的感恩举动,小乌鸦有衔食喂母鸦的情义,做子女的更要懂得孝顺父母。

10. 关于读书的名言警句和它的含义(一定要含义)

1、读万卷书,行万复里路。制——明·董其昌《画禅室随笔——卷二》

要努力读书,让自己的才识过人。让自己的所学,能在生活中体现,同时增长见识,也就是理论结合实际,学以致用。

2、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唐·颜真卿《劝学诗》

年轻的时候不知道努力学习,到老了才后悔读书太迟。用来劝解年轻人趁早努力学习,免得将来后悔。

3、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两汉·汉乐府《乐府诗集·长歌行》

年轻力壮的时候不奋发图强,到了老年再悲伤也没用了。

4、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西汉·刘向《说苑》。

书就像药一样,阅读得法,可以医治愚蠢的毛病

5、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明·于谦《观书》

用拟人手法,将书卷比作多情的老朋友,每日从早到晚和自己形影相随、愁苦与共,形象地表明诗人读书不倦、乐在其中。

热点内容
古代励志的名言 发布:2021-03-16 21:50:46 浏览:209
形容儿孙绕膝的诗句 发布:2021-03-16 21:49:35 浏览:878
席慕蓉赏析印记 发布:2021-03-16 21:48:26 浏览:311
权力很大含有手的成语 发布:2021-03-16 21:48:22 浏览:584
能听的儿童故事 发布:2021-03-16 21:48:15 浏览:285
关于足球的诗歌词句 发布:2021-03-16 21:47:40 浏览:870
拖拉机的古诗 发布:2021-03-16 21:42:53 浏览:571
亮甜的诗句 发布:2021-03-16 21:42:00 浏览:831
广东话生日快乐祝福语 发布:2021-03-16 21:38:55 浏览:409
嘘的短句 发布:2021-03-16 21:38:07 浏览: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