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励志语录 » 致书语录

致书语录

发布时间: 2021-01-22 16:41:00

㈠ 大师们,请帮我答一道语文题

侃侃《论语》的语言特色

2006-10-31

( 载《语文周报》2007年1月9日 第2期 总1285期 题为:精练警策 排闼而来——谈谈《论语》的语言特色)

《论语》主要是记言,是语录体散文,多是简短的谈话和回答,虽都是三言两语,各自独立,互不连贯,但在语言上却呈现出显著特色。

作为“语录”体的第一个特色:文字俭约。

《论语》文中的语句,都是三言两语,典型的如:“子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子不语怪、力、乱、神。”“子以四教:文,行,忠,信。” 这里绝对不可删减一个字,可以说其文字简约到无以复加的地步。文字简约不仅表现在这些纯叙述性语句,就是描写性语句也无不如此,如:“子之武城,闻弦歌之声。夫子莞尔而笑,曰:‘割鸡焉用牛刀?’”描述的情景让人常有“突然而来,忽然而止”的感觉。究其原因,固然是散文尚在发展的初期,更是当时物质条件比较贫弱所致。大多的详细情形,只好都待口语的解说,能记录下来流传的是很少的。无论在历史或是哲学上的表现,都只能做到大纲的形式,如当时的历史文章《春秋》,哲理文《老子》,都是简约的文字和节段的形式,都没有达到单篇的式样。可以说,这个特色是当时的时势造就的。

当时的时势里能记录下这些极为俭约的文字让其流传,是很了不起的事!正因如此,也就自然逼出这“语录体”的第二个特色:言简意赅。

“言”不“简”,不会记录,“意”不“赅”,将如何流传?因此,在选取话语而作记录的当时,非有“言简意赅”要求不可。如:“子曰:‘学犹不及,犹恐失之。’”就这样几个字,不仅表现了孔子自己对学习的紧迫感,同时也勉励人们要孜孜不倦的精神,意思丰富而清楚;再如:“子曰:‘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把孔子通过向书本、向历史、向古人、向实践“学”,通过吸取别人的经验教训等途径的“学”,才能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的亲身体会,表达得清楚明白。

作为“语录”体的第三个特色:用语平实,通俗晓畅。

“语录”最初不是写出来的,而是说出来的,说出后,再作立时的或者过些时候回忆起的如实记录,即记录口语而成,因此“语录体”处处体现出当时活生生的口语化特色,如“子曰:‘二三子!偃之言是也。前言戏之耳。’”“居!吾语女。”这些话语,平实通俗,具有很强的对话感、行动感、现场感,语气、情感、态度毕现,让人如临其境,宛然而见。

第四个特色:迂徐含蓄,精警凝练。

这是就语言内容来说,如:“子曰:‘语之而不惰者,其回也与?’”这里不用陈述或感叹句,却用问句,从容含蓄地表达出孔子对颜回专注投入听讲的态度的由衷感叹和赞赏,引人思考,富有启发性;还有许多句子,精练警策,如:“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攻乎异端,斯害也已”“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等至今成为人们耳熟能详的日常生活用语,有着鲜活的生命力,给人以生活的、哲理的启迪,闪烁着智慧的光芒,成为《论语》得以永久流传的最根本的原因。

第五个特色:大量运用对比、排比修辞。

这是就其语言形式来说。《论语》多用骈偶对比句的,如“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贤者识其大者,不贤者识其小者”“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对比言事,骈偶行文,鲜明生动,朗朗上口。常用排比句的,如“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好智不好学,其蔽也荡;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好直不好学,其蔽也绞;好勇不好学,其蔽也乱;好刚不好学,其蔽也狂。”排闼而来,一气呵成,显得理由充足,论证严谨,气势充沛,情理服人,是《论语》最显语言魅力之处。

因此,《论语》成为中国散文发展史和修辞学上的丰碑。■

㈡ 文言文翻译《邹与鲁哄》

邹国与鲁国交战。邹穆公问孟子:“我的官员死了三十三人,而百姓没有一个肯为长官效死的。杀了他们吧,无法杀尽;不杀吧,又恨他们看着自己的长官死难而不去救,拿他们怎么办才好呢?”

孟子回答道:“饥荒年头,您的百姓,年迈体弱的辗转饿死在荒山沟里,壮年人逃往四方,都快上千人了。然而您的粮仓里粮食满满的,库房里财物足足的,官吏不把真实情况报告,这就是对上怠慢国君,对下残害百姓啊。

曾子说过:‘警惕啊,警惕啊!你做出的事,后果会反加到你身上。’百姓从今以后可以反过来这样对待他们的长官了。您不要怪罪他们了。(如果)您能施行仁政,百姓自然就会亲近他们的长官,愿为长官牺牲。”

原文:

邹与鲁哄。穆公问曰:“吾有司死者三十三人,而民莫之死也。诛之,则不可胜诛;不诛,则疾视其长上之死而不救。如之何则可也?”孟子对曰:“凶年饥岁,君之民,老弱转乎沟壑,壮者散而之四方者,几千人矣;而君之仓廪实,府库充,有司莫以告:是上慢而残下也。曾子曰:‘戒之戒之出乎尔者,反乎尔者也。’夫民今而后得反之也,君无尤焉。君行仁政,斯民亲其上,死其长矣。

(2)致书语录扩展阅读:

《邹与鲁哄》选自《孟子·梁惠王章句下》。

《孟子》一书七篇,是战国时期孟子的言论汇编,记录了孟子与其他诸家思想的争辩,对弟子的言传身教,游说诸侯等内容,由孟子及其弟子(万章等)共同编撰而成。

《孟子》记录了孟子的治国思想、政治观点(仁政、王霸之辨、民本、格君心之非,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和政治行动,成书大约在战国中期,属儒家经典著作。其学说出发点为性善论,主张德治。南宋时朱熹将《孟子》与《论语》、《大学》、《中庸》合在一起称“四书”。自从宋、元、明、清以来,都把它当做家传户诵的书。就像今天的教科书一样。

《孟子》是四书中篇幅最大的部头最重的一本,有三万五千多字,从此直到清末,“四书”一直是科举必考内容。《孟子》这部书的理论,不但纯粹宏博,文章也极雄健优美。

作者简介:

孟子(约前372-前289),名轲,字子舆,战国中期邹国人(也就是现在的山东邹县东南人),距离孔子的故乡曲阜不远。

孟子是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孔子学说的继承者,儒家的重要代表人物。相传孟子是鲁国贵族孟孙氏的后裔,幼年丧父,家庭贫困,曾受业于子思的学生。

孟子学成以后,以士的身份游说诸侯,企图推行自己的政治主张,到过 梁(魏)国、齐国、宋国、滕国、鲁国。当时几个大国都致力于富国强兵,争取通过暴力的手段实现统一,他继承了孔子“仁”的思想并将其发展成为“仁政”思想,被称为"亚圣"。

㈢ 劝酒的经典幽默句子

1、劝酒者抄起身来敬酒,被自劝者会说:“屁股一抬,喝了重来”,意让劝酒者再喝一个,此时劝酒者应对:“屁股一动,表示尊重”。

2、百川到东海,何时再干杯,现在不喝酒,将来徒伤悲。

3、半斤不当酒,一斤扶墙走,斤半墙走我不走。

4、不会喝酒,前途没有。

5、长喝嫌少,人才难找。

6、东风吹,战鼓擂,今天喝酒谁怕谁!

7、感情深,一口闷;感情浅,舔一舔;感情厚,喝不够;感情薄,喝不着;感情铁,喝出血。

8、革命的小酒天天醉,喝红了眼睛喝坏了胃,喝得手软脚也软,喝得记忆大减退。

㈣ 孔孟语录翻译

孔子曰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论语·为政》)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论语·为政》) 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论语·公冶长》) 子曰:“譬如为山,未成一篑,止,吾止也!譬如平地,虽覆一篑,进,吾往也!” (《论语·子罕》)
孟子曰
孟子曰:“无或乎王之不智也。虽有天下易生之物也,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吾见亦罕矣,吾退而寒之者至矣,吾如有萌焉何哉?今夫弈之为数,小数也;不专心致志,则不得也。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 (《孟子·告子上》) 孟子曰:“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吾于《武成》,取二三策而已矣。仁人无敌于天下,以至仁伐至不仁,而何其血之流杵也。” (《孟子·尽心下》)
编辑本段译文
孔子说:“我十五岁立志做学问,三十岁做事合于礼,四十岁(掌握了各种知识,对事理都能明白),不至迷惑,五十岁懂得自然的规律,六十岁能听到别人说的话,用不着怎么想就能领会,七十岁能随心所欲,而(任何念头)又不越过规矩。” 孔子说:“学习却不思考就会迷惑,思考却不学习就会危险。” 子贡问孔子:“问什么称孔文子为文?”孔子说:“聪明好学,不以向学问或地位比自己低的人请教为耻,因此称孔文字为文。” 孔子说:“比如堆积土山,只差一筐土而没有堆成,停止了,就停止了;比如填平洼地,即使只倾倒了一筐土,前进了,我就前进了。” 孟子说:“对大王的不明智不要感到奇怪。即使有(一种)天下(最)容易生长的植物,(如果)晒它一天,又冻它十天,(也)没有能够生长的了。我和大王相见的次数太少了,我退居在家而那些谄谀小人就乘机来到(王的身边),我怎么能使王的善良之心萌发呢?(譬如)现在下棋作为一种技术,是小技术;但(如果)不把心思全放在上面,也就不能学到(这门小技术)。弈秋,是全国最擅长下棋的人。假如让弈秋教两个人下棋:其中一个人把心思全放在上面,只听弈秋的话;另一个人虽然也在听弈秋的话,却一心觉得有天鹅将要飞来,想着拿弓箭把它射下来,虽然他是与另一人一起学习,(成绩肯定)不如那个人了。这是因为他的聪明才智比不上把心思全放在学习上面的人吗?回答是:不是这样的。” 孟子说:“完全相信《尚书》的内容,就还不如没有《尚书》。我对于(其中的)《武成》篇,不过取信它两三片罢了。仁道的人在天下没有对手,凭极仁道的人征伐最不仁道的人,怎么会血流漂杵呢?”

㈤ 见贤思齐焉的下一句是什么

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出处】:《论语·里仁》第17条
【注释】:贤:形容词用作名词,贤者,有贤德的人。焉,于加之。内,方位名词作状语,在心里。
【翻译】:孔子说:“看见有德行或才干的人就要想着向他学习,看见没有德行或才干的人就要自己内心反省是否有和他一样的错误。

拓展资料

《论语》是儒家经典之一,是一部以记言为主的语录体散文集,主要以语录和对话文体的形式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审美、道德伦理和功利等价值思想。

《论语》内容涉及政治、教育、文学、哲学以及立身处世的道理等多方面。早在春秋后期孔子设坛讲学时期,其主体内容就已初始创成;孔子去世以后,他的弟子和再传弟子代代传授他的言论,并逐渐将这些口头记诵的语录言行记录下来,因此称为“论”;《论语》主要记载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因此称为“语”。清朝赵翼解释说:“语者,圣人之语言,论者,诸儒之讨论也。”其实,“论”又有纂的意思,所谓《论语》,是指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记载下来编纂成书。现存《论语》20篇,492章,其中记录孔子与弟子及时人谈论之语约444章,记孔门弟子相互谈论之语48章。
作为儒家经典的《论语》,其内容博大精深,包罗万象,《论语》的思想主要有三个既各自独立又紧密相依的范畴:伦理道德范畴——仁,社会政治范畴——礼,认识方法论范畴——中庸。仁,首先是人内心深处的一种真实的状态,折中真的极致必然是善的,这种真和善的全体状态就是“仁”。孔子确立的仁的范畴,进而将礼阐述为适应仁、表达仁的一种合理的社会关系与待人接物的规范,进而明确“中庸”的系统方法论原则。“仁”是《论语》的思想核心。

㈥ 穷在闹市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不信你看杯中酒,杯杯先敬有钱人, 是那首语录里面的

出自明朝佚名《增广贤文》。

释义:家境贫寒时即使居住在闹市也无人问津,版家境富裕时哪权怕是住在深山里也会有远亲上门拜访。不信你看喝酒的时候,每一次都是先给有钱人敬酒。

《增广贤文》集结中国从古到今的各种格言谚语。后来,经过明、清两代文人的不断增补,才改成现在这个模样,称《增广昔时贤文》,通称《增广贤文》。是中国明代时期编写的儿童启蒙书目。

作者一直未见任何书载,只知道清代同治年间儒生周希陶曾进行过重订。

(6)致书语录扩展阅读

文化意义:

1、《增广贤文》是融汇儒、道、佛三家思想而成,从礼仪道德到典章制度,从天文地理到人生哲学,内容涉及范围极为广泛,而且非常贴近百姓生活,又因其是由谚语汇聚而成,所以语句通俗易懂,阅读时也朗朗上口,常被人们用来作为童蒙学习的材料。

2、修身和处事是《增广贤文》中最重要的教育内容,这两者之外还有一些内容也是非常有教育意义的。如教育人们要珍惜时间,勤俭节约等。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增广贤文

㈦ 古代的四书指的是哪四书

四书五经是四书和五经的合称,是中国儒家经典的书籍。四书指的是《论语》《孟子》《大学》和《中庸》;而五经指的是《诗经》《尚书》《礼记》《周易》和《春秋》,简称为“诗、书、礼、易、春秋”,在之前,还有一本《乐经》,合称“诗、书、礼、乐、易、春秋”,这六本书也被称做“六经”,其中的《乐经》后来亡佚了,就只剩下了五经。《四书五经》是南宋以后儒学的基本书目,儒生学子的必读之书。
《论语》是中国春秋时期一部语录体散文集,由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编纂而成。主要记录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较为集中地反映了孔子的思想,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全书共20篇、492章,首创
“语录体”
。中国现传扬并学习的古代著作之一。
主要由仲弓、子游、子夏首先商量起草,和少数留在鲁国的弟子及再传弟子完成,纪念老师,忧虑师道失传。并由子夏开创了章句的读法。故汉儒曰:章句发明始于子夏。
《孟子》“四书
”之一。战国中期孟子及其弟子万章、公孙丑等著。为孟子、孟子弟子、再传弟子的记录。最早见于赵岐《孟子题辞》:“此书,孟子之所作也,故总谓之《孟子》”。《汉书·艺文志》著录《孟子》十一篇,现存七篇十四卷。总字数三万五千余字,286章。相传另有《孟子外书》四篇,已佚(今本《孟子外书》系明姚士粦伪作)。书中记载有孟子及其弟子的政治、教育、哲学、伦理等思想观点和政治活动。
《大学》是一篇论述儒家修身治国平天下思想的散文,原是《小戴礼记》第四十二篇,相传为曾子所作,实为秦汉时儒家作品,是一部中国古代讨论教育理论的重要著作。经北宋程颢、程颐竭力尊崇,南宋朱熹又作《大学章句》,最终和《中庸》、《论语》、《孟子》并称“四书”。宋、元以后,《大学》成为学校官定的教科书和科举考试的必读书,对中国古代教育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大学》提出的“三纲领”(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和“八条目”(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强调修己是治人的前提,修己的目的是为了治国平天下,说明治国平天下和个人道德修养的一致性。
《大学》全文文辞简约,内涵深刻,影响深远,主要概括总结了先秦儒家道德修养理论,以及关于道德修养的基本原则和方法,对儒家政治哲学也有系统的论述,对做人、处事、治国等有深刻的启迪性。
《中庸》原是《礼记》中的一篇。《礼记》是古代一部重要的汉民族典章制度书籍。为战国时子思作。全篇以“中庸”作为最高的道德准则和修身做人的道理。宋代理学家朱熹把它与《大学》、《论语》、《孟子》并列为“四书”。中庸之道亦被古人称为中道或中和之道。何谓“中庸”?汉儒郑玄说“名曰中庸,以其记中和之用也。庸,用也。”,最通俗的解释即,去两端,取中间;用朱熹所做《中庸章句》的说法,即其师程颐所说的“不偏之为中,不易之为庸”。朱熹又自注“中者,不偏不倚,无过不及之名。庸,平常也。”

㈧ 杨绛爱情经典语录一生

杨绛被称为先生。起初我还并不太明白一位女子为何被称为先生,后来我懂了。“先生”是对有作为大写的人的尊称,无论男女。

品读杨绛的作品,生活的睿智,对文学的理解,做学问的精神,展现得淋漓尽致。杨绛先生的语录令读者引发深思。

今天我们来品读杨绛先生的经典语录。学习她的睿智,理解生活的意义。

你的问题在于读的太少而想得太多。 ——杨绛

我们常说想太多就是因为太闲了,如果忙起来哪有功夫想太多。

读书多了,心胸会变得宽广,对生活会更加包容,曾经让自己斤斤计较的事,书中会给你想要的答案。因为书能带给我们改变的就是对事物的认知,提升思想境界。

人生最曼妙的风景,竟是内心的淡定与从容……我们曾如此期盼外界的认可,到最后才知道:世界是自己的,与他人毫无关系。 ——杨绛

我们总是在意外界的看法,其实最好的就是做自己。《哪吒》电影里哪吒的父亲教导他说:“别在意别人的看法,你是谁,只有你自己说了才算。”

一个人经过不同程度的锻炼,就获得不同程度的修养、不同程度的效益。 ——杨绛

我们常说阅历都写在脸上。阅历丰富的人,气质都显得与众不同。每一段经历虽然随着时间流逝都过去了,但是收获和效益都筑成人生最美的风景。一个有阅历的人,谈吐、修养、朋友圈……都藏着你的过去。人生履历的丰富,回忆起来觉得人生足矣。

我国有句老话:”写字是出面宝”。凭你的字写得怎样,人家就断定你是何等人。在新中国,”发言”是”出面宝”。人家听了你的发言,就断定你是何等人。 ——杨绛 《洗澡》

字如其人,字展现着一个人的形象,说话展现一个人的修为和情商。所以练字提高自己的“门面”,学会说话,展现自己的“内在”。

父亲说,没什么该不该,最喜欢什么,就学什么。我却不放心。只问自己的喜爱,对吗?我喜欢文学,就学文学?爱读小说,就学小说?父亲说,喜欢的就是性之所近,就是自己最相宜的。 ——杨绛 《将饮茶》

㈨ 高中女生应该读哪些书来提升自己的气质

《菜来根谭》。宠辱不惊源,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望天上云卷云舒。有时候,我们通过一些书,喜欢一些话。有时候,我们通过一些话,喜欢那本书。对于《草根谭》来说,我属于后者。因为最喜欢那句“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望天上云卷云舒”,我才知道了有这么一本书,并且喜欢上了这本书。这本书很少被列在推荐书籍里,因为它是一本语录书,通篇全是一些修养、人生、处世、出世的句子。而我之所以推荐给大家是因为浓缩的都是精华啊!这本书特别适合学生。因为你完全可以把它当成单词去读。每天早上读一句,写写感想。我敢保证你会受益匪浅。推荐这本书,还有一个原因,是为了那些句子迷。有些大学生因为专业的原因,不喜欢看小说,他觉得太冗长。他喜欢看一些短小精华的东西,而此书便是你的不二之选。

热点内容
古代励志的名言 发布:2021-03-16 21:50:46 浏览:209
形容儿孙绕膝的诗句 发布:2021-03-16 21:49:35 浏览:878
席慕蓉赏析印记 发布:2021-03-16 21:48:26 浏览:311
权力很大含有手的成语 发布:2021-03-16 21:48:22 浏览:584
能听的儿童故事 发布:2021-03-16 21:48:15 浏览:285
关于足球的诗歌词句 发布:2021-03-16 21:47:40 浏览:870
拖拉机的古诗 发布:2021-03-16 21:42:53 浏览:571
亮甜的诗句 发布:2021-03-16 21:42:00 浏览:831
广东话生日快乐祝福语 发布:2021-03-16 21:38:55 浏览:409
嘘的短句 发布:2021-03-16 21:38:07 浏览: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