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励志语录 » 高品质励志

高品质励志

发布时间: 2021-01-21 15:23:14

『壹』 李嘉诚在励志方面有哪些高尚品质

著名华人企业家李嘉诚,依靠执着的精神及勇往直前的勇气,成了香港最大的地产商和物业拥有者,所经营的产业遍布世界,是每一个向往成功的人学习的楷模。

李嘉诚出生于广东潮州一个书香世家,他的父亲曾任一所学校的校长,受此熏陶,他从小酷爱读书,家人都对他寄予厚望。转眼间他的家乡被日本侵略者攻占,李嘉诚一家举家迁往香港投奔亲属。在那里,全家生活窘迫,得不到亲友的帮助,年幼的李嘉诚体会到世态炎凉。李嘉诚14岁时,父亲染病去世,当时连买块好墓地的钱都没有。父亲临终前,李嘉诚曾向父亲保证,一定要让家人过上好日子。从此,家中日渐贫困,他只好辍学,到一家塑胶制造公司去做工。

凭借着聪明才智,李嘉诚很快就学会了塑胶制造公司的生产运营,于是他决定自立门户,用自己的积蓄去创业。1950年,李嘉诚筹办起了自己的塑胶公司,制作生产玩具和简单的日用品。工厂开办之初,他仅雇了两个工人,而自己每天工作16个小时,既是一厂之长,又是工人、推销员,还是传授技术的师傅。晚上,他还搞设计,钻研各门技术。但由于太急于求成,工厂扩张过快,从而导致设备和人手都无法保障,生产出的产品常被退回,各个客户也都上门索赔,恰巧,又赶上国际塑胶市场有变,李嘉诚苦苦支撑的工厂濒临破产。

这场磨难,让李嘉诚开始冷静思考,他细致地分析了国际形势和市场走向,决定重新选择一种有市场竞争力的产品——塑胶花。李嘉诚大胆预测:追求更高生活质量的人们必定会选择塑胶花美化生活。于是,李嘉诚的奋斗真正开始了。他苦心学习塑胶花制造技术,采取薄利多销的手段进军各大市场。当时,与李嘉诚一同搞塑胶花加工的小作坊不下100家,在香港塑胶花生意受到国际市场冲击的时候,许多同行都垮掉了,李嘉诚却坚强地挺了过来,因此,香港真正把塑胶花生意做下来的仅李嘉诚一个,他是凭借着自己的勇气和毅力才使企业重新焕发出了生机。李嘉诚贫寒的出身,注定他没有任何靠山,但胸中却充溢着一股舍我其谁的勇气,这种勇气致使他度过了艰难的困境,从而掘得了成就今后基业的第一桶金。

同样的事情在李嘉诚身上一再出现过,李嘉诚始终不为人言与时局形势所动,坚定信念,让自己的企业一步步登上了更高的台阶。这样的成功靠的不单是超凡绝俗的智慧,更多的是不服输的韧劲和卓尔不群的勇气,如果不是这样,就永远不会有后来的地产大商、香港“首富”李嘉诚。

世间许多失败和挫折都是因意志薄弱和缺乏勇气所致,所以成功必须是通过诚实的努力和勇敢的面对命运的惊涛骇浪得来的。一个人的睿智决定着他的努力方向,而他的勇气则决定着努力的程度。勇气表现在默默的努力和辛勤的耕耘之中,表现在为了真理和正义而敢于忍受和承担一切痛苦。惟有勇气才能造就人们崇高的英雄气慨。“初生牛犊不惧虎”。正是对年轻人特有的敢作敢为的“牛犊”精神的赞誉,2l世纪的年轻人应该以此为榜样,开创出属于自己的未来长空。

『贰』 白居易在励志方面有哪些高尚品质

白居易是唐朝的著名诗人,他自幼虚心好学,一有机会就向人求教,反复修改自己的诗作。

白居易白居易20岁的时候,听说有个叫顾况的大诗人正在吏部抯任著作郎。他为了提高写诗水平,就带了自己写的几首诗作去长安拜访顾况。顾况一见这是个无名小辈,又见名字中有“居易’二字,就很幽默地打趣说长安这地方米很贵,要“居”下来,是很不“易”的。言外之意,就是没有本事的人在京城里是很难站住脚的。白居易听了老诗人的话不以为意,只是恭恭敬敬地走上前来,恳请顾况为他的诗作做一下指点。他朗诵了一首新作: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白居易刚刚念毕,顾况就赞不绝口地连声称赞写得好。他赶忙让白居易坐下,一改当初对白居易傲慢不倨的态度。

白居易的诗能够受到顾况的称赞,并非偶然。他还是孩童时,就对写诗发生了浓厚的兴趣。他白天写诗、作文,晚上挑灯苦读,几乎到了废寝忘食的地步。由于念书、吟诗太勤,口舌上经常生出疮来,又因终日伏案疾写,臂肘也磨出了硬茧。经过长期不懈的努力,白居易的诗写得越来越好。但每做完一首诗,他仍要反复再三地修改。不仅自己修改,还请朋友们评点,提出修改意见。他有时还把自己写的诗念给不识字的老太太听。老太太听懂了,他就十分高兴。如果听不懂,白居易就会立即修改,一直改到让她们听懂才罢休。

就这样,白居易将众人的智慧全都凝聚在了诗中,所以他的诗作才能通俗易懂、流传至今,成了诗歌史上的杰作。他的谦虚好学也和他的诗一起流芳百世,成为众人学习的楷模。

只有谦虚,我们才能增长才干,才能赢得别人的尊敬,白居易虚心求教的事例正说明了这一点。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毛泽东同志曾谆谆告诫我们:“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我们应不辜负前辈的期望,沿着他们的足迹奋勇向前。

『叁』 秋在励志方面有哪些高尚品质

古时候有一个名叫秋的棋手,由于他的棋下得很好,所以当地人就称他为弈秋。

弈秋收了两个徒弟,他每天尽心尽力、非常耐心地教导他们,想把自己高超的棋艺传承于后人。但是同一老师教出的学生,不一定都是一个样儿。弈秋的两个徒弟就是如此。

其中一个徒弟,生性稳扎稳打。他谦虚好学,非常专注,把全部心思都放在下棋上。在弈秋教导他的时候,这个学生仔细观察弈秋的每个动作,认真思索弈秋所做的每一步安排,细细品味弈秋的每一句言谈。所以,他极为准确地领悟了弈秋下棋的精髓,并且棋艺进步得飞快,连弈秋都为之惊叹。

另一个徒弟却大相径庭。这个徒弟,同样天天跟在弈秋身边学习,在弈秋认真讲解下棋要领之时,他的眼睛好像是在盯着棋子,可心思却被空中大雁占据,看到天空飞过的一只大雁,恨不得马上搭弓射箭,一下把它射落。结果弈秋的讲解,他一句也没有听进去。日复一日,年复一年,这个学生的棋艺依旧拙劣不堪,一丝一毫的进步都没有,弈秋对他极为失望。

这两个学生共同学棋,又是同一个名师传授,最终的结果却有很大差别:一个成了棋艺高超的名手,另一个一无所获。这其中原因就在于:一个专心致志,另一个心不在焉。

“螟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蟹八跪而二螯,非蛇蟮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这是荀子在《劝学》中以比喻的形式阐述的两种不同的学习态度。学习的不同态度,导致不同的结果。大多数成功人士之所以成功,就在于他们具有一心一意聚精会神的美德,因为只有做事专心致志,才能把握好人生旅程的风向标,向人生价值的最高点迈进。

『肆』 朱买臣在励志方面有哪些高尚品质

朱买臣是汉武帝时期一位虔诚的读书人,他坚持不懈地勤奋读书,成为当时读书人的典范。

朱买臣家境不好,与妻子靠卖药材过着艰苦清贫的生活。他不善经商,也从未有过发财致富的心思,唯一的爱好就是读书,他认为“书中自有黄金屋”。家中卖药材的小店全靠妻子一人经营,他自己却全心投入书本中,即使是背柴买米时,也一边走路,一边诵读诗书。妻子非常讨厌朱买臣这种附庸风雅、自命清高的样子。她觉得自己的家中已经如此贫困了,可丈夫却始终在读那些无用之书,还好意思大声诵读,因此,她时常提醒朱买臣,劝他改变改变,力求经商致富。可朱买臣觉得这样的生活有滋有味、自得其乐,他不但没有听从妻子劝告,反而愈演愈烈。

朱买臣的妻子实在忍无可忍,道不同不相为谋,于是决定与丈夫分手,各奔前程。朱买臣倒也不强留妻子,他笑着对妻子说:“我到五十,一定大富大贵,今年已经四十多岁,等不了多少时候了。你跟随我多年,吃了不少苦,受了不少累,希望你今后能过上好日子。待他日我富贵了,一定设法报答你待我的夫妻恩情。”

妻子早已对朱买臣失望了,不愿再听他什么大富大贵的荒唐言辞,收拾东西离他而去。妻子走后,朱买臣依然我行我素,丝毫不曾改变。

一天,朱买臣遇到前妻,她正与新夫一起上坟,看到贫困潦倒的朱买臣,前妻心下可怜他,就招他一起吃饭,朱买臣倒也不客气,给吃就吃,给喝就喝。前妻见此情景,只得无奈地摇头叹气。

其实,朱买臣内心并不认为自己一无是处,他相信自己不是平庸之辈,有朝一日,定能一飞冲天,于是,他更下苦心钻研学问了。

过了数年,朱买臣得到被汉武帝召见的机会。他拜见武帝,不慌不忙,侃侃而谈,说《春秋》,言《楚辞》,深得汉武帝欢心,立即下令召他为谋臣。朱买臣终于到了出头之日,可以一展抱负了。

自古英雄多磨难,从来纨袴(wán kù)少伟男。这句话说的是只有在逆境中才能磨练真正的英雄,人生随时都有可能碰到逆境,对于成功者来说,在困境中坚持不懈比才干更重要,因为坚持不懈几乎总是可以获得机会,我们的成功也一定会在坚持不懈的追求中实现。像朱买臣这类在困厄之中脱颖而出之人,靠的就是一种不向困难低头的拼劲儿,只要咬牙坚持,终会一飞冲天。这种在困难面前坚持不懈的美好品德,在今天这个竞争激烈的社会显得尤其重要。

『伍』 在百度贴吧发什么样的帖子才算是高质量以及有意义的帖子发一些励志语录的帖子算吗

这要看你在什么贴吧发帖,尽量跟这个贴吧的主题相关,尽量原创,励志语录在一个贴吧偶尔发还可以,总是发有可能就会算为垃圾贴。尽量跟贴吧里多聊天,在贴吧时间长了,申请小吧或者大吧就相对容易一些

『陆』 孔子在励志方面有哪些高尚品质

孔子孔子是春秋时期有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他还十分精通琴技,曾花费很大功夫拜师学艺,专注而执着。

鲁国有位著名音乐家师襄子,弹琴技艺出神入化,孔子得知后专程登门拜师。师襄子见是大名鼎鼎的孔子,便有意推托,但孔子再三恳求,师襄子无奈只好应允。

初学时,师襄子把自己最喜爱的曲子教给孔子,在讲解完弹奏的要领后,就让孔子独自练习。孔子认真地按照老师的要求去做,一遍一遍,不间断地练了十天。师襄子认为孔子弹得已经很不错了,就对孔子说:“这首曲子你已经学会了,那么从明天开始,我们改弹新的曲子。”

没想到孔子却说:“这支曲子的弹奏技法我基本掌握了,但对它的精神和内容却理解不深,所以只是会弹奏而已,缺乏神韵,您还是再让我练习几天吧!”

师襄子一听,心里十分高兴,他觉得孔子对自己严格要求的态度很难得,于是又辅导孔子练习了几天。几天之后,孔子已经完全掌握了这支曲子,师襄子又提出让他改弹新曲。不料,孔子又一次拒绝,他诚恳地对老师说:“我虽理解了这支曲子的精神和内容,但并未吃透它的主题思想和深刻含义。您能让我再多练习几天吗?”

孔子一针见血地指出了自己的弱点,师襄子顿时哑口无言,只好同意他再多练几天。

又过了几天,孔子的琴艺有了更大的进步,连他自己也喜上眉梢,师襄子便再一次地提出更换新曲。可孔子还是认为自己没资格更换新曲,因此,他又一次恳求老师:“我还未体会到乐曲中人物的形象,想再练一练。”师襄子惊讶孔子能体会到这曲子的主旨。之前,师襄子怕此曲太过艰深,并未挑明它意在刻画人物形象,此时,孔子已自己体会到曲子的真谛,师襄子当然异常兴奋了。

几天后,师襄子来听孔子弹琴,一曲弹毕,孔子激动地对老师说:“我似乎从乐曲中看到了一个人,他黑黝黝的脸,身体高大魁梧,目光深邃,有称王四国的气概。对啊,这不是周文王吗?除了他,还有谁?”

此时此刻,师襄子终于明白孔子为什么会成为大学问家了,他快速离席,佩服地冲孔子一拜,说:“你说得对,这曲子确实名叫《文王操》。”

孔子学琴,就如同他做学问,决不只是浅尝辄止,而是认真刻苦,专注投入,不耻下问,直至看清事物的本质。大凡有成就、有学识之人,哪一个不是花苦功夫学成的,只有具备这样的决心,这样的努力,才能为你的成功推波助澜。

『柒』 杨时在励志方面有哪些高尚品质

北宋学者杨时,从小聪明好学,胸怀大志,后来他不负众望,考取了进士。但杨时不愿做官,只想专心研究学问,于是辞去官职,奔赴河南颖昌,拜当时的理学奠基人程颢(hào)为师,潜心做学。

杨时40岁时,程颢死了。为了进一步丰富和提高自己的知识,杨时和同学游酢(zuò)一起到洛阳,拜访程颢的弟弟程颐,继续跟随同样是理学高手的程颐求学。

有一天,天气异常寒冷,眼看一场大雪即将来临。杨时与游酢在家研究问题时,遭遇到难点,二人你一言,我一语,僵持不下,可总找不出解决问题的办法,于是,他们决定去老师程颐家请教。

杨时和游酢顶着寒风,艰难地走到老师家,正欲上前敲门,却隔窗望见程颐正在椅子上打瞌睡。他们知道老师因为治学辛苦,时常不定时小睡一段,以养精蓄锐。杨时就对游酢说:“我们不要打扰老师休息了,就在这里守候吧。”于是,杨时和游酢一声不响地站在门口,等候程颐醒来。这时,天上已下起大雪,寒风更加刺骨了。

足足等了好几个小时,程颐才迷迷糊糊地从睡梦中转醒,见窗外下起了大雪,就披衣推开房门。这时,他才发现学生杨时和游酢站在门外,鹅毛大雪已经积了一尺多厚,而他们俩依旧没有一丝不耐烦。他们见程颐开门,立刻恭恭敬敬地向老师行礼,说明来意。程颐心疼地责备二人:“这么大的雪,你们怎么一直站在这里,可以把我喊醒,或者改天再来啊。”杨时说:“我们不忍心打扰您,又不甘心一无所获地回家去,所以站在门外等候。”程颐十分佩服两个孩子的毅力,更加用心教导他们。

尊师重道是古人一直推崇的美德。在知识日加深广和重要的今天,从师更是不可或缺的。只有尊师重道,虚心求教,你才能获得丰硕的果实;只有不断地去实践它、体会它,这种美德才能成为你性格中自然而然的一部分。

『捌』 关于品质方面励志高昂的歌曲有哪些

水手,
阳光总在风雨后,
海阔天空,
化作樱花树,
给未来的自己,
夜空中最亮的星,
我要的飞翔,

『玖』 熊渠子在励志方面有哪些高尚品质

西周时期,楚国有个酷爱射箭的青年,名叫熊渠子。熊渠子从小就拉弓习箭,刚开始的时候,他力气小,射出的箭不成直线,轻飘飘地飞行一段就从半空落到地上,根本不能达到既定目标。因此,他开始锻炼臂力。过了两年,熊渠子便练得虎背熊腰,可以拉出满弓、射出远箭了,可他射出的箭却常常偏离中心,有时候一连几箭射空。于是,熊渠子又加紧练习眼力,每天勤奋刻苦,坚持不懈。终于,熊渠子射出十箭,有七八箭都会射中目标,他的箭法已经十分娴熟。对此小小的进步。熊渠子并不是十分满足,因为他希望自己手中射出的箭能百发百中。他不断地练习,却好像被卡在了瓶颈,就是不能提高。熊渠子左思右想,找方法,下功夫,可还是照旧,这令他非常苦恼,于是就去向别人请教。

熊渠子找到一位当地的贤士,请教那个人说:“我习箭多年,自以为尽了最大的努力,每天起早贪黑,苦思冥想,可就是达不到百发百中,我不明白这是为什么,难道真的是我能力有限,成不了射箭高手吗?”

那个人摇摇头,笑着说:“不然,你现在是靠你的技术射箭,十有七八射中目标已属不易,但这不算高明的射手,高明的箭手都是靠心去射每一支箭,这就是你所欠缺的。”

熊渠子听了教导,回去细细品味、反复揣摩,更刻苦地练习。一次,熊渠子与人在山路上前行,猛然看到树丛中卧着一只老虎,众人大吃一惊,更有人调头就往回逃。熊渠子把心静了一静,心想我有弓箭在手,何必害怕。随后他操起长弓,集中注意力,对准丛林中的猛虎一箭飞出,“嗖”地击中老虎,可老虎却毫无反应。熊渠子认为这一箭至少会射伤猛虎,可它却一动不动,这令熊渠子大惑不解,便同两个人走上前一看,原来是一块像老虎的石头。石头上插着一支箭,正是熊渠子刚刚射出的箭,那支箭竟然射入坚硬的石头中去了,而且一直没到箭翎,众人都惊讶地看着熊渠子。

这件事很快被传扬开来,人人都为熊渠子的高明箭术叫绝。熊渠子也霍然明白:只要集中精力,有必胜的信心迎战,就一定会取得胜利。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每个人都有许多美好的幻想,尤其是在青春岁月里,更是拥有无数绚丽多姿的人生信念。然而随着时间的流逝,许多人很快就自觉不自觉地改变了自己的信念,放弃了自己的初衷。对年轻人来说,在对梦想的追求中,不仅需要耐心的等待,不懈的奋斗,百折不挠的拼搏,还需要对自己的信念坚信不移,不能发生丝毫的动摇。只有如此,才能坚持到成功的那一刻。

『拾』 李白在励志方面有哪些高尚品质

历史上的名人并非全是毫无瑕疵的,唐代著名诗人李白小时候就十分顽劣,但最终却成为人人敬仰的“诗仙”,这一转变是有着某种契机的。

李白幼年时很贪玩,不用功读书,经常逃学外出游玩,可没有人能收敛他恶劣的习性,家人为此很是头痛。

有一天,李白依旧逃学出来,走到一条小河边玩儿。他看见不远处有一位白发苍苍的老婆婆,手中拿着一根很长很粗的铁杵(chǔ),在石头上十分用力地打磨着。李白心里感到奇怪,心想:这根铁杵有什么好磨的,磨出来又有什么用处呢?他虽然生性顽劣,但却有个特点,就是遇到问题一定要问到底,不解开心中的疑团不甘心。于是,他走到老婆婆身边,恭恭敬敬地问:“老婆婆,你磨这根铁杵要做什么呀?”

老婆婆看了看李白,又低头磨起来,边磨边回答:“我要把这根铁杵给我女儿磨成一根绣花针。”

李白心里更觉得奇怪了,便不死心地追问:“老婆婆,这么粗的一根铁杵,怎么可能磨成一根绣花针呢?”

老婆婆笑了笑,抬头对李白说:“孩子,这没什么可奇怪的,只要肯下功夫,有恒心,再粗的铁杵也能磨成针啊!”

李白听了老婆婆一番话,深受感动,他心中思索:连铁杵都能磨成针,那么只要尽心尽力,就没有什么事情办不到了。自此以后,李白不再贪玩,而是一心扑在学业上,发奋读书,后来终于成为一代著名诗人。

只有对自己的信念坚信不已,才能坚持到成功的那一刻,勃发无限的创造力,实现自身最大的价值。

热点内容
古代励志的名言 发布:2021-03-16 21:50:46 浏览:209
形容儿孙绕膝的诗句 发布:2021-03-16 21:49:35 浏览:878
席慕蓉赏析印记 发布:2021-03-16 21:48:26 浏览:311
权力很大含有手的成语 发布:2021-03-16 21:48:22 浏览:584
能听的儿童故事 发布:2021-03-16 21:48:15 浏览:285
关于足球的诗歌词句 发布:2021-03-16 21:47:40 浏览:870
拖拉机的古诗 发布:2021-03-16 21:42:53 浏览:571
亮甜的诗句 发布:2021-03-16 21:42:00 浏览:831
广东话生日快乐祝福语 发布:2021-03-16 21:38:55 浏览:409
嘘的短句 发布:2021-03-16 21:38:07 浏览: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