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庚诚信语录
Ⅰ 陈嘉庚的诚信故事100字
作为一个中国人,陈嘉庚有非常多的地方值得我们学习。诚信经营一个跨国企业、倾资兴办教育和公益、支持祖国革命和民族独立自强……陈嘉庚所做的一切,每一项都堪称艰难而伟大,普通人难以企及。然而,普通人首先可以做到的,是学习陈嘉庚的精神。
一个人,应该做一个勤奋的人。“智识生于勤奋,昏愚出于懒惰。”陈嘉庚的一生,无论经商、兴学,还是支持革命与抗战、参政议政,他都克勤克俭、兢兢业业。他的救国思想、教育理念也是不断学习、研究得来的,并落实到实践当中。他的金钱用在为国服务上,他的时间和精力也都奉献于此。
一个人,应该做一个生活简单的人。陈嘉庚不可谓不富,可他没有把钱和时间用在个人享受上,他的生活非常简单,每天粗茶淡饭,地瓜稀饭配青菜、豆类、鱼干是他的家常饭,尤厌恶奢侈的宴请,常常要求以茶点代宴。
一个人,应该做一个诚实的人、讲真话的人。陈嘉庚的企业能够成功,与他诚实守信密切相关。他独立经营后,父亲的企业亏损,欠了别人的借款还不上,他数年都牢记在心,通过辛苦经营赚了钱,替父亲还了欠款。陈嘉庚讲真话也是出了名的,任何时代都不能没有这种精神。
“欲成大事,先做小事。”“不以小事而生忽心,不以大事而生畏念。”陈嘉庚做事极认真细致,凭着这样的信念和精神,他把公司打理得井井有条,兴办的各校管理得实实在在,南侨总会的事情也是清清楚楚。小事做好了,大事也做成了。我们不缺少聪明人,缺少认真做小事、把小事做好的人。学习陈嘉庚,不妨先从做小事学起,从能做到的学起。
Ⅱ 可以用哪些词语来形容爱国华侨陈嘉庚
毛泽东称誉为“华侨旗帜、民族光辉”
Ⅲ 陈嘉庚精神故事,要讲故事的
故事之一:
爱国华侨陈嘉庚,17岁漂洋过海出外经商,惨淡经营,终成南洋巨富。1919年秋,富贵而归乡的陈嘉庚决心在家乡兴办学校,先后办起了小学、中学、师范。对于英国人的刁难,他坚定地表示:“企业可以收盘。学校决不能停办。”他变卖家产,坚持要把学校办下去。
对于孙中山先生的革命行为,陈嘉庚给予积极支持。他曾筹款20多万元,帮忙光复福建。抗日战争暴发后,他又尽可能多地为抗战提供财力和物力的帮忙。从1937年到1940年,陈先生为抗日募捐的总数达30亿元之巨。
在个人生活方面,他从来不轻易乱花钱,自奉俭约,素食布衣。临终时,他把遗产300多万元所有献给了国家。
几10年来,陈嘉庚以实际行动表达了一位华侨的拳拳爱国之心。
故事之二:
詹天佑为国不计名与利:近代科学先驱、著名工程师詹天佑,在国内一无资本、二无技术、三无人才的艰难局面面前,满怀爱国热情,受命修建京张铁路。他以忘我的吃苦精神,走遍了北京至张家口之间的山山岭岭,只用了500万元、4年时间就修成了外国人计划需资900万元、需时7年才能修完的京张铁路。前来参观的外国专家无不震惊和赞叹。当时,美国有所大学为表彰詹天佑的成就,决定授予他工科博士学位,并请他参加仪式。可是,詹天佑正担负着另一条铁路的设计任务,因而毅然谢绝了邀请。他这种为国家不为个人功名的精神,赢得了国内外的称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