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励志语录 » 苏轼的哲理诗

苏轼的哲理诗

发布时间: 2021-01-04 04:28:17

㈠ 题西林壁这首诗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1、《题西林壁》这首古诗告诉了我们:“要想认识事物的本质,必须全面客观地把握、冷静地分析,才能不被局部现象所迷惑。”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一句俗语:“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2、原文

题西林壁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3、白话译文

从正面、侧面看庐山山岭连绵起伏、山峰耸立,从远处、近处、高处、低处看庐山,庐山呈现各种不同的样子。我之所以认不清庐山真正的面目,是因为我自身处在庐山之中。

(1)苏轼的哲理诗扩展阅读

1、这首诗寓意十分深刻,但所用的语言却异常浅显。深入浅出,这正是苏轼的一种语言特色。苏轼写诗,全无雕琢习气。诗人所追求的是用一种质朴无华、条畅流利的语言表现一种清新的、前人未曾道的意境;而这意境又是不时闪烁着荧荧的哲理之光。

2、从这首诗来看,语言的表述是简明的,而其内涵却是丰富的。也就是说,诗语的本身是形象性和逻辑性的高度统一。诗人在四句诗中,概括地描绘了庐山的形象的特征,

同时又准确地指出看山不得要领的道理。鲜明的感性与明晰的理性交织一起,互为因果,诗的形象因此升华为理性王国里的典型,这就是人们为什么千百次的把后两句当作哲理的警句的原因。

3、这是一首诗中有画的写景诗,又是一首哲理诗,哲理蕴含在对庐山景色的描绘之中。开头两句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实写游山所见。庐山是座丘壑纵横、峰峦起伏的大山,游人所处的位置不同,看到的景物也各不相同。这两句概括而形象地写出了移步换形、千姿万态的庐山风景。

4、结尾两句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是即景说理,谈游山的体会。之所以不能辨认庐山的真实面目,是因为身在庐山之中,视野为庐山的峰峦所局限,

看到的只是庐山的一峰一岭一丘一壑,局部而已,这必然带有片面性。这两句奇思妙发,整个意境浑然托出,为读者提供了一个回味经验、驰骋想象的空间。

5、苏轼,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史称苏东坡。一生仕途坎坷,学识渊博,天资极高,诗文书画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

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艺术表现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世有巨大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_题西林壁


㈡ D、苏轼诗歌中的理趣诗充满哲理,饶有趣味,如《题西林壁》、《和子由渑池怀旧》是其中的代表作,深受读

大概是和子由这首诗选的不对吧,这首七律主题是怀旧,而不是充满哲理,所以算不上理趣诗的代表作。

㈢ 苏轼的哲理诗有哪些啊

我也在搜集资料呢。送你一份。
《琴诗》:
若言琴上有琴声,放在匣中何专不鸣?
若言声在指头上,何属不于君指上听?
琴声也不是源于妙指,而是来自内心,琴者即心声。物我融合,才是佳境。
《题西林壁》: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要知道世上多少事,想到容易做到难。有些人三岁想到的事六十岁也未必做到。由此看来,苏轼这首诗是"以议论入诗"的典范,是宋诗的一种革新。苏轼用自己的哲理诗维护了宋诗。
《独觉》:
倏然独觉午窗明,欲觉犹闻醉鼾声。
回首向来萧瑟处,也无风雨也无晴。
这里的"独觉",暗指禅语,一语双关。即一个人只要悟透世界,了然于心,那么对于人生的凄风苦雨也就能安然处之,恬然对待了。
希望能采纳。

㈣ 苏轼的《琴诗》蕴含什么哲理啊纠结啊!

这首诗体现了的是主观和客观的统一。

美妙的乐曲是一个有机整体专,而整体都是由若干相互影属响、相互制约的部分、要素构成的。

在乐曲、琴声中,指头、琴、演奏者的思想感情、演奏技巧等部分、要素是相互依存、缺一不可的,它们之间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存在着紧密的联系。

唯物辩证法认为,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就是事物内部和事物之间的矛盾双方的联系,也就是主观和客观的统一。

(4)苏轼的哲理诗扩展阅读:

琴诗
宋 苏轼
若言琴上有琴声,放在匣中何不鸣?
若言声在指头上,何不于君指上听?

译文:

如果说琴声发自琴,那把它放进盒子里为什么不响呢?如果说琴声发自手,为何你的手上听不到声音?

㈤ 有人喜欢苏轼的哲理诗吗

以前以为苏轼在诗中表现的苦中作乐是种很积板进取的态度,但随着年龄的增长身体变差,现在逐渐体会一个近六旬的人无法抗争命运的无奈。

㈥ 苏轼写给弟弟苏辙的哲理诗有何道理,人生短促,世事无常,乐观面对生活

苏轼写给弟弟的诗让他乐观地面对生活中的磨难。

苏轼是著名的大诗人,文学家。他出生在书香世家,父亲苏洵也是有名的文学家。苏轼和他父亲,弟弟被当时并称为“三苏”。苏轼凭借自己的才华,被欧阳修赏识,一时声名鹊起。

人生短短几十年,我们都要乐观的走下去。

㈦ 苏轼写的( )诗《题西林壁》有两句名句…… 填括号里面的!

苏轼写的(七言绝句)《题西林壁》有两句名句(不识庐山真面目)内,(只缘身在此山中)。容

全诗是: 题西林壁
【宋】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
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
只缘身在此山中。

㈧ 求苏轼哲理诗

苏轼著名的七绝复《题西林壁》制写道: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看什么事物都是一样,你站在这个角度横着看和站在另一个角度纵着看肯定是不一样的,人生亦是如此。当人生的理想和追求不能实现时,我们不妨换个角度来看待自己的人生。
换个角度看人生,是人生处世的一种艺术。换个角度,便会产生另一种哲学,另一种处世观,另一种看待问题的心态。看到别的人当了官,你不妨从当官的人必竟是少数,大部分人只能当部属这一现实方面去想一想;看到别人发了财,你不妨从还有不少人仍生活在贫困线以下,还要靠勒紧裤腰带过日子这方面想一想;看到别人住上了高级别墅,你不妨从还有无法计数的家庭仍家徒四壁这方面想一想;看到别人有了属于自己的骄车,你不妨从我们的国家还是个自行车王国这个角度去想一想;看到别人锦衣玉食,你不妨从还有那么多的人仍在为一日三餐而发愁,还有那么多饥寒交迫的人连病都看不起,学都没的上的角度想一想。这时你的心里自然的就会趋于平衡,就不会产生非分之想了吗。换个角度面对人生多好,人生与角度是多么的重要!

㈨ 苏轼的什么诗句写了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苏轼的《题西林壁》诗中写了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专。属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译文:从正面、侧面看庐山山岭连绵起伏、山峰耸立,从远处、近处、高处、低处看庐山,庐山呈现各种不同的样子。我之所以认不清庐山真正的面目,是因为我人身处在庐山之中。

(9)苏轼的哲理诗扩展阅读

赏析

这是一首诗中有画的写景诗,又是一首哲理诗,哲理蕴含在对庐山景色的描绘之中。前两句描述了庐山不同的形态变化。庐山横看绵延逶迤,崇山峻岭郁郁葱葱连环不绝;侧看则峰峦起伏,奇峰突起,耸入云端。

从远处和近处不同的方位看庐山,所看到的山色和气势又不相同。后两句写出了作者深思后的感悟:之所以从不同的方位看庐山,会有不同的印象,原来是因为“身在此山中”。也就是说,只有远离庐山,跳出庐山的遮蔽,才能全面把握庐山的真正仪态。

全诗紧紧扣住游山谈出自己独特的感受,借助庐山的形象,用通俗的语言深入浅出地表达哲理,故而亲切自然,耐人寻味。

㈩ 阅读苏轼的《题西林壁》一诗,体会诗中的哲理,写一篇文章。要求:自拟题目,自立题意;诗歌之外的文体均

题西林壁
网络名片
《题西林壁》是苏轼游观庐山后的总结,它描写庐山变化多姿的面貌,并借景说理,从中揭示一种生活哲理来启发读者的思考和领悟。这首绝句的长处不在于形象或感情,而在于富有理趣。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著名的文学家、思想家、政治家,唐宋八大家之一,即唐代的韩愈、柳宗元和宋代的苏轼、苏洵、苏辙 (苏轼,苏洵,苏辙父子三人称为三苏)、欧阳修、王安石、曾巩(曾经拜过欧阳修为师)。他学识渊博,多才多艺,在书法、绘画、诗词、散文各方面都有很高造诣。他的书法与蔡襄、黄庭坚、米芾合称“宋四家”;善画竹木怪石,其画论,书论也有卓见。是北宋继欧阳修之后的文坛领袖,散文与欧阳修齐名;诗歌与黄庭坚齐名;他的词气势磅礴,风格豪放,一改词的婉约风格,与南宋辛弃疾并称“苏辛”,共为豪放派词人。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乐府 》等。在政治上属旧党。 [1] 《题西林壁》诗意画

编辑本段作品概述
【诗名】《题西林壁》 【朝代】北宋 【作者】[宋]苏轼 【体裁】七言古体 他与王安石的登飞来峰相似 是描写著名的飞来峰作品原文 题西林壁 李炯峰先生书写的《题西林壁》
【宋】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 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 只缘身在此山中。[2]
编辑本段注释译文
注释
题西林壁:写在西林寺的墙壁上。西林寺在庐北麓。 西林:西林寺,在江西庐山。 缘:同“原”因为;由于。 此山:这座山,指庐山。 横看:从正面看。庐山总是南北走向,横看就是从东面西面看。 各不同:不相同。 题:书写;题写。 侧:从侧面看。 识:看清楚。 真面目:指庐山真实的景色。 题:书写,题写。 注:是只缘身在此山中,不是只愿身上此山中
译文
从正面看庐山山岭连绵起伏,从其他面看庐山山峰耸立,从远处、近处、高处、低处看庐山,庐山呈现各种不同的样子。之所以认不清庐山本来的面目,是因为本来自己就身在庐山之中。[2]
编辑本段作品鉴赏
苏轼由黄州贬赴汝州任团练副使时经过九江,游览庐山。瑰丽的山水触发逸兴壮思,于是写下了若干首庐山记游诗。《题西林壁》是游观庐山后的总结,它描写庐山变化多姿的面貌,并借景说理,指出观察问题应客观全面,如果主观片面,就得不出正确的结论。 开头两句“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实写游山所见。庐山是座丘壑纵横、峰峦起伏的大山,游人所处的位置不同,看到的景物也各不相同。这两句概括而形象地写出了移步换形、千姿万态的庐山风景。 后两句“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是即景说理,谈游山的体会。为什么不能辨认庐山的真实面目呢?因为身在庐山之中,视野为庐山的峰峦所局限,看到的只是庐山的一峰一岭一丘一壑,局部而已,这必然带有片面性。游山所见如此,观察世上事物也常如此。这两句诗有着丰富的内涵,它启迪人们认识为人处事的一个哲理——由于人们所处的地位不同,看问题的出发点不同,对客观事物的认识难免有一定的片面性;要认识事物的真相与全貌,必须超越狭小的范围,摆脱主观成见。 这是一首哲理诗,但诗人不是抽象地发议论,而是紧紧扣住游山谈出自己独特的感受,借助庐山的形象,用通俗的语言深入浅出地表达哲理,故而亲切自然。[2]
编辑本段后世影响
这首诗寓意十分深刻,但所用的语言却异常浅显。深入浅出,这正是苏轼的一种语言特色。苏轼写诗,全无雕琢习气。诗人所追求的是用一种质朴无华、条畅流利的语言表现一种清新的、前人未曾道的意境;而这意境又是不时闪烁着荧荧的哲理之光。从这首诗来看,语言的表述是简明的,而其内涵却是丰富的。也就是说,诗语的本身是形象性和逻辑性的高度统一。诗人在四句诗中,概括地描绘了庐山的形象的特征,同时又准确地指出看山不得要领的道理。鲜明的感性与明晰的理性交织一起,互为因果,诗的形象因此升华为理性王国里的典型,这就是人们为什么千百次的把后两句当作哲理的警句的原因。 如果说宋以前的诗歌传统是以言志、言情为特点的话,那么到了宋朝尤其是苏轼,则出现了以言理为特色的新诗风。这种诗风是宋人在唐诗之后另辟的一条蹊径,用苏轼的话来说,便是“出新意于法度之中,寄妙理于豪放之外”。形成这类诗的特点是:语浅意深,因物寓理,寄至味于淡泊。《题西林壁》就是这样的一首好诗。[2]
编辑本段作者简介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世人称其为“苏东坡”。汉族,眉州(今四川眉山,北宋时为眉山城)人,祖籍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画家、词人、诗人,美食家,唐宋八大家之一,豪放派词人代表。其诗,词,赋,散文,均成就极高,且善书法和绘画,是中国文学艺术史上罕见的全才,也是中国数千年历史上被公认文学艺术造诣最杰出的大家之一。其散文与欧阳修并称欧苏;诗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名列“苏、黄、米、蔡”北宋四大书法家之一;其画则开创了湖州画派。

热点内容
古代励志的名言 发布:2021-03-16 21:50:46 浏览:209
形容儿孙绕膝的诗句 发布:2021-03-16 21:49:35 浏览:878
席慕蓉赏析印记 发布:2021-03-16 21:48:26 浏览:311
权力很大含有手的成语 发布:2021-03-16 21:48:22 浏览:584
能听的儿童故事 发布:2021-03-16 21:48:15 浏览:285
关于足球的诗歌词句 发布:2021-03-16 21:47:40 浏览:870
拖拉机的古诗 发布:2021-03-16 21:42:53 浏览:571
亮甜的诗句 发布:2021-03-16 21:42:00 浏览:831
广东话生日快乐祝福语 发布:2021-03-16 21:38:55 浏览:409
嘘的短句 发布:2021-03-16 21:38:07 浏览: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