萨迦格言
A. 萨迦格言全文
萨迦格言
前 言
《萨迦格言》在西藏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它不仅在藏族中广为流传,而且在国内外都有一定的影响。
作者萨班·贡嘎坚赞(1182--1251) 是萨迦教派的第四代祖师,出生于后藏萨迦王室,自幼受严格的释典、经学教育,曾投名流释迦室利为师,成为当时著名的学者,号称萨迦班智达。他一生有很多著述,《萨迦格言》是他的主要著作之一。
《萨迦格言》产生的时代,正是西藏社会从奴隶制向封建农奴制过渡的时期。九世纪中叶,朗达玛死后,吐蕃王室崩溃,奴隶制度被各地的奴隶起义暴动从根本上摧毁,西藏开始分裂为许多小的地方实力集团。它们之间相互征伐,战争连绵,直到元朝建立中央政府时,才结束了持续三百多年之久的混乱局面,统一了西藏。由于社会生产自身发展的要求,再加受到内地封建经济制度的影响,在十三世纪前后,藏族地区社会经济中的封建成分逐步增加,封建农奴制的经济结构已经逐渐形成。此时,曾被朗达玛一度摧毁的宗教,又因各地方势力的崇奉和提倡兴盛起来。某些地方统治者一面不断派人前往印度修习佛法,一面又从印度迎请有名的佛教大德到西藏宣扬教义。由于传承的不同,加之各不同地方政治势力的需要,佛教便形成了甲当、噶举、萨迦和宁玛四大主要派
别。各派之大喇嘛为了扩大本派的势力范围,便兴建寺庙,广收徒众,著书立说,用文学形式争相宣传本派教义或主张。因此,佛教哲学一时呈现繁荣景象。
《萨迦格言》就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产生的。不少格言至今仍能给人以教益。在艺术上,《萨迦格言》突出的成就是运用极为丰富的比喻推理来说明主题。这些比喻包括鱼鸟兽虫、花卉草木、山川日月、刀剪钗环以及许多典故、故事、谚语等。把深奥难懂、枯燥无味的伦理,以简炼的语言、浅显易懂的形式表现出来,形象生动,色调鲜明,寓意深刻,有较高的艺术水平。它不仅为我们研究西藏文学史、思想史提供了可贵的资料,同时,也可作为文艺创作的借鉴。
《萨迦格言》原书共九章四百五十七首,后人白登曲吉等添著释文故事五十一个。从中选发部分章节。由次旦多吉、王之敬、丁有希、贾湘云、廖东凡、平措朗杰同志翻译、整理。
第一章 观察学者品
声学者要掌握知识宝库,
必须汇集珍贵的格言;
大海要成为水的宝库,
必须汇集所有的江河。
人们是不是有学问,
在于能否明辨是非;
与尘土混合的铁粉,
只有磁石才能分开。
格言是学者智慧的结晶,
愚昧的人则难以理解;
当阳光普照大地的时候,
猫头鹰则变成了瞎子。
学者勇于改正过错,
愚者怎能做到这点;
大鹏能啄死毒蛇,
乌鸦则不敢如此。
智者如受挫折,
也能更加奋力;
雄狮一旦饥饿,
也能杀伤大象。
学者不经过考问,
怎能了解学问的深浅;
乐鼓不经过敲击,
怎能区别音质的好坏。
即使明晨就要死去,
今天仍要坚持学习;
虽然今生成不了学者,
但知识仍归来世己有。
只要是知识渊博的学者,
自然会有人汇集在你周围;
只要是香气四溢的鲜花,
自然会有成群的蜜蜂飞来。
学者研究所有的知识,
精通后就能造福世界;
庸人虽然了解很多,
只不过是一丝星光。
即使具有渊博的学问,
仍要吸取别人的长处;
如果能这样坚持下去,
就会通晓所有的知识。
学者用智慧保护自己,
敌人再多也不能把他伤害;
乌仗那婆罗门的儿子,
只身一人降服了所有之敌。
当愚人间不合而争吵时,
只有学者才能使他们安宁;
当河水混浊不清的时候,
只有澄水宝才能使它澄清。
学者无论处于什么困境,
也不会去走庸人的道路;
燕子无论渴到什么程度,
也不会去喝地上的脏水。
学者即使遇到欺骗,
也不会上当受蒙蔽;
蚂蚁虽然没有眼睛,
却比有眼虫走得快。
两个学者一起商量,
就会有更好的主张;
姜黄和硼砂配合好,
会变成更美的颜色。
英明而福德俱全者,
只身也能战胜一切;
勇猛之狮和转轮王,
均无需别人的帮助。
善于使用智慧和计谋,
征服大人物也很容易;
鹏鸟飞翔的本领虽大,
却成了黄衣仙人坐骑。
欲得今生来世幸福,
就要靠自己的智谋;
聪明智慧的国王达瓦,
救了晨桑的今生来世。
虽有本领有胆量,
没有智慧难成就;
虽有金银和财物,
没有福气难保全。
是非本来就清楚,
如果相混只有学者才能明辨;
水奶本来就分明,
如果相融只有水鸭才能分开。
若经常鞭打和教训,
就是牲畜也会听话;
不用驱使而能自悟,
就是聪明人的标志。
对智者不用多指点,
看表情他就能明了;
红果的味道怎样,
看颜色就能知道。
学者在自己的家乡,
不如在外地更受尊敬;
珠宝到处被人珍视,
在海岛上算得了什么?
求学就得历尽艰辛,
贪图安逸成不了学者;
迷恋眼前安乐的人,
永远得不到长远之福。
有智谋的人那怕再弱小,
强大之敌也无法征服他;
勇猛的狮子是兽中之王,
却被小兔子送掉了性命。
有德操修养的人,
能与众和睦相处;
同一种类的牲畜,
都能够聚集成群。
即使事情肯定成功,
事前也要再三考虑;
事后再去左思右想,
那就是愚蠢的表现。
通晓智者研究过的知识,
才能称得上是学者;
老牛小牛傻瓜也能分辨,
那能算得上是学问。
大海不会嫌水多,
王库不会嫌宝多;
人们不会嫌财富多,
学者不会嫌知识多。
为了能学到有益的知识,
那怕是小孩子的话也要听;
为了能够得到奇异的香料,
哪怕是野兽的肚脐也要取。
第二章 观察贤者品
贤者高尚的品德,
靠贤者替他传颂;
摩罗耶檀香气味,
靠和风替它散布。
委任贤者做官办事,
百姓就能得到安康;
宝贝供在经幢上,
自然会造福迎祥。
被暴君统治的百姓,
特别想念慈祥的法王;
被瘟疫缠身的牲畜,
特别渴望纯净的雪水。
被暴君残害的百姓,
法王就会特别护佑;
被邪魔纠缠的众生,
只有密宗才能解除。
贤者有点过失也会改正,
小人罪孽再大也不在乎;
奶酪沾点灰尘也要去掉,
酿酒还要特意放进曲粉。
正直的人即使贫困,
品德也会显得高尚;
尽管火把朝下低垂,
火舌仍然向上燃烧。
贤者虽然身居远方,
也能关照他的亲友;
雨云虽然飘在高空,
却使庄稼获得丰收。
活在世上名声要好,
死了以后福德要全;
若无两者纵有钱财,
绝不会使贤者欢悦。
对未来要远见卓识,
受阻难要忍让宽心;
如此努力坚持不懈,
仆役也能变成大臣。
乐善好施的美名,
像风一样吹遍四方;
如同乞讨的穷人,
召来了更多的施主。
布施了的东西不再索回,
小人的轻侮也甘心领受;
别人的好处永记不忘,
这就是高尚人的标志。
贤者若将学问隐藏,
他的名声仍在世上传扬;
把兰花装在净瓶里,
它的香气还是飘往十方。
国王只能在本地显示威风,
贤者却到处受到尊敬;
鲜花只是当天的装饰,
顶饰珠宝却永远都是珍品。
低垂的果树总是果实累累,
温驯的孔雀总有漂亮翎尾;
只有贤者才具谦逊美德,
只有骏马才能行走如飞。
贤者与常人作为虽然相同,
得到的结果则大不一样;
撒在地里的种子虽然相同,
得到的收成则大有差异。
为贤者办事那怕再小,
也能得到优厚的报答;
仅仅献上了一颗酸楂,
就获得太子般的赏赐。
高贵的身分靠德行保持,
行为堕落就失去了高贵;
芬芳的檀香人人喜爱,
烧成了灰还有谁稀罕。
贤者暂时遇到困难,
人们不必为他担忧;
月亮若被天狗吃了,
很快就会得到解脱。
贤者对敌仁慈,
敌人也会被他征服;
谁对众人施恩,
众人就会立他为王。
高尚的人再艰难,
也决不取违义之财;
兽王狮子再饥饿,
也决不吃肮脏食物。
贤者即使在生死关头,
也不会失去高贵的品德;
纯金无论怎样烧炼,
也不会改变本来的颜色。
小人向贤者大发雷霆,
贤者决不会计较;
狐狼发出傲慢的叫声,
狮子可怜它无知。
显赫者常常受到挑剔,
卑贱者有谁会去注意?
红玛瑙总是被人鉴赏,
拔火棍有谁会去评议?
对赞扬不表示高兴,
对轻蔑不表示愤怒;
专心致志追求学问,
才是学者应有风度。
用卑劣手段得来的财富,
谁能说它是真正的财富;
猫和狗吃饱了肚子,
还会做出丢丑之事。
使自己的百姓得到幸福,
难道不是首领的荣耀?
将骏马装饰得光彩夺目,
难道不是主人的骄傲?
君王对自己的臣民,
施以仁慈和护佑;
臣民对自己的君王,
也必定尽忠效力。
圣人所在的地方,
有谁重视其它学者?
天空太阳升起的时候,
有谁会看见星星的光芒?
B. 在哪里可以找到西藏格言如《萨迦格言》《水树格言》《格丹格言》《国王修身论》《贡唐教言》等的汉译本
拉萨 金马附近有专门卖西藏出版社出版的的书籍 的书店····
希望能找到你要的····
或者我可以帮你去找找看,,,,
C. 萨迦格言对世人的影响 它从客观方面
《萨迦格言来》对后世自藏族格言诗的创作起了推动作用,从思想内容到艺术形式、写作方法诸方面,都不同程度地受到《萨迦格言》的影响。《萨迦格言》重在说理,善於运用比喻。语言简洁,形象鲜明,准确有力;用词雅俗兼蓄,既有佛经掌故,又有民俗民谚,深入浅出,别开生面。它成为藏族学者必读著作,也在群众口头广泛流传。
D. 萨迦格言读后感
在文章中:
“
小树从地底聚集起许多生力,在冰雪下欠身,在早春润湿的泥土中,勇敢
快乐地破壳而出,吸收空气,承受日光,在雨中吟唱,在风中跳舞,受着大树的荫蔽,受着
树的覆压,而他青春生长的力量,终使他穿枝拂叶地挣脱出来,在烈日下挺立抬头!
”
一股
自然的气息,让人感悟生命。
人生有痛苦,也有欢乐,欢乐与痛苦组成整个人生。历经痛苦与磨难后的人生才更快
乐。从现在起,不要在害怕痛苦,勇敢一点,面对着生命的挑战,哪怕是布满荆棘坎坷,艰
难险阻,都要勇敢的迈过去,去实现生命的真正价值,让生命经过痛苦与磨难的洗礼后,显
出光辉亮丽的本色!!冰心的文章给人一种清新的感觉,让人更能感受自然的乐趣。
22222222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读后感
“
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对于人只有一次,一个人的生命应该这样度过
……”
心一
下子跳动得剧烈了起来,一个坚强的保尔屹立在我们的面前。
保尔一生的经历实际上是向不公正的命运挑战,
向困难挑战,
向自身的残疾和不幸挑战
的过程。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当他回首往事时,他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碌碌无
为而羞愧;
那么在临终之际,
他能够自豪地说:
我的整个生命和精力都奉献给了世界上最壮
丽的事业
——
为解放全人类而斗争。
”
这段名言曾经唤起几代人去实现自己的理想,去锤炼
钢铁的意志,它是我们寻求人生价值的丰碑,是我们成长和追寻的路标。
一个人生目标不明确的人,如何能正确的对待生活中的挫折与失败?一个没有信念的
人,往往是一个迷惘无为的人;
一个没有信念的民族,是一个危险的民族。
个人的奋斗唯有
和党的伟大事业紧密联系在一起,人生才会显其辉煌,才会更有意义。我想,这就是《钢铁
是怎样炼成的》深刻内涵之所在吧。因此,
“
保尔
”
,他不只是一个人的名字,他是实现人生
价值的丰碑。
读此书,获益非浅!
E. 萨迦格言对后世文学作品影响
《萨迦格言》在西藏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它不仅在藏族中广为流传,而且在国内外都有一定的影响。
作者萨班·贡嘎坚赞(1182--1251) 是萨迦教派的第四代祖师,出生于后藏萨迦王室,自幼受严格的释典、经学教育,曾投名流释迦室利为师,成为当时著名的学者,号称萨迦班智达。他一生有很多著述,《萨迦格言》是他的主要著作之一。
《萨迦格言》产生的时代,正是西藏社会从奴隶制向封建农奴制过渡的时期。九世纪中叶,朗达玛死后,吐蕃王室崩溃,奴隶制度被各地的奴隶起义暴动从根本上摧毁,西藏开始分裂为许多小的地方实力集团。它们之间相互征伐,战争连绵,直到元朝建立中央政府时,才结束了持续三百多年之久的混乱局面,统一了西藏。由于社会生产自身发展的要求,再加受到内地封建经济制度的影响,在十三世纪前后,藏族地区社会经济中的封建成分逐步增加,封建农奴制的经济结构已经逐渐形成。此时,曾被朗达玛一度摧毁的宗教,又因各地方势力的崇奉和提倡兴盛起来。某些地方统治者一面不断派人前往印度修习佛法,一面又从印度迎请有名的佛教大德到西藏宣扬教义。由于传承的不同,加之各不同地方政治势力的需要,佛教便形成了甲当、噶举、萨迦和宁玛四大主要派别。各派之大喇嘛为了扩大本派的势力范围,便兴建寺庙,广收徒众,著书立说,用文学形式争相宣传本派教义或主张。因此,佛教哲学一时呈现繁荣景象。
《萨迦格言》就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产生的。不少格言至今仍能给人以教益。在艺术上,《萨迦格言》突出的成就是运用极为丰富的比喻推理来说明主题。这些比喻包括鱼鸟兽虫、花卉草木、山川日月、刀剪钗环以及许多典故、故事、谚语等。把深奥难懂、枯燥无味的伦理,以简炼的语言、浅显易懂的形式表现出来,形象生动,色调鲜明,寓意深刻,有较高的艺术水平。它不仅为我们研究西藏文学史、思想史提供了可贵的资料,同时,也可作为文艺创作的借鉴。
《萨迦格言》原书共九章四百五十七首,后人白登曲吉等添著释文故事五十一个。
F. 萨迦格言的介绍
《萨迦格言来》是藏族第一部源哲理格言诗集,书成于13世纪上半叶,作者萨迦班智达以格言诗的形式,观察评论各种社会现象,提出处世、治学、识人、待物的一系列主张。诗集强调知识、智慧的作用,宣扬“仁慈”“爱民”“忍让”“施舍”“利他”“正直”“诚实”“精进”等佛教的基本教义。 《萨迦格言》藏区各印经院均有木刻版本,刊行不久,首先译成八思巴文、蒙古文和汉文,后陆续有英、法、日、捷、匈等多种外文译本,在国内外有较大影响。它既是藏族学者必读著作,也在群众口头广泛流传。
G. 求《萨迦格言》txt
萨迦格言.doc 文件大小:210 K
http://vdisk.weibo.com/s/BZY8iRRVzxsOe
萨迦格言(藏汉).rar 文件内大容小:1.08 M
http://vdisk.weibo.com/s/uxC1K3MvJ_U11
H. 萨迦格言对学习上有什么启示
萨迦格言.观察学者品
学者要掌握知识宝库,必须汇集珍贵的格言;大海要成为水的宝库,内必须汇集所有的江河容。
人们是不是有学问,在于能否明辨是非;与尘土混合的铁粉,只有磁石才能分开。
格言是学者智慧的结晶,愚昧的人则难以理解;当阳光普照大地的时候,猫头鹰则变成了瞎子。
学者勇于改正过错,愚者怎能做到这点;大鹏能啄死毒蛇,乌鸦则不敢如此。
I. 萨迦格言的艺术特点
由萨来迦文化研究所编辑、西藏人自民出版社出版的《萨迦格言》记录的是藏传佛教萨迦派精通五明之学的大师萨班·贡噶坚参的格言。本书通过上师对为人处世、言行举止、待人接物、辨别人品及佛法等方面细致入微的观察和独特的表达方式传达明辨是非,与人向善,积德行善的道义,以求达到“让世人有规可循,弘扬圣法”的目的。
《萨迦格言》全书分九品(章节),分别介绍了辨别智者、君子、愚者、各色人、恶性、性情、悖理、事业和佛法的方式方法,通过引用大量生动的比喻和例子将深刻的道理用简单易懂、深入浅出的方式表达出来。同时汉藏双语对应,并对每品(章节)中的配图加以说明注释。
《萨迦格言》是藏族第一部哲理格言诗集,成书于13世纪上半叶。此次出版的《萨迦格言》在原有的基础上增加了插图及汉语翻译版本,译文以七言四句为格式,简洁明了而又朗朗上口,同时将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萨迦《萨迦格言》以浅显易懂的方式呈现给读者。
J. 格言的意思
格言是指含来有教育意义可为准则的自字句。
格言是一个人机智之精华,众人汇成的睿智。
格言要求内容积极向上,可以是聪明人的智慧,老年人的经验。
格言,可以作为人们行为规范的言简意赅的语句。
从句法结构角度说,格言是相对完整、相对独立的句子,可以独立用来表达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