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理性散文
① 哲理性散文推荐
曾经有个女孩问过我,你失恋的时候感觉不痛吗?我望了一下天空。人总要经历,经历太多也就不痛了,或者说麻木了。
我第一次失恋的时候,那个时候,脑袋重复她说的一句话,我没爱过你。心里一直哭诉,肝肠寸断,现在见到她,我眼睛只会是泪水,对她感到恐惧。即恨又爱,时间久了,我的心麻木了。对任何人都没兴趣。有一天,我看到天空的蓝天的两朵白云,想到彼此的甜蜜,想到她的笑容,我便释然了。爱她就是去忘了她。
佛曰:色既是空,空既是色。所有美好的东西往往由空而生,也往往化为空。你看到的只不过是一个繁华的过程,终究还是一场空。既然是空,又何必在意。男人也是人,女人也是人,现在不过是豆蔻年华,风杨正茂,意气风发。再过不久,也终究还是一堆白骨,名也好,利也罢,人已去,两手空,何须烦恼添自身。哭也罢,笑也好,事一过,自开怀,何须情绪压自身。
人一生为他人还不如为自己,逍遥自在走天涯,不为烦恼为自己。即使累,也从不后悔。即使是苦,我也当作是山里的泉水,清澈又甘甜。不做后悔事,不做明白人。你因人生的挫折而感到无奈时,你何须去想,做久了就习惯了,事情再大,他也只是你人生不起波澜的一件小事。凡事不因自身情绪受影响,凡事不要因自身而过武断,凡事心平气和,终究也只是你眼中的一个故事而已。或者,你就当成一场梦,一场很久很真实的梦。自己腻了也就出来了。
更多散文参考资料:https://www.8888ln.com/zheli/yichangmeng.html
② 具有哲理性散文
叶子的诉说
又是一个伤感的秋,风依旧如时出现在我们的生活。我们注定要从高高的枝头离开,在那湛蓝的天空和朵朵漂浮的洁白云彩下飞舞、旋转,和着一曲有一曲蓝色的旋律开始新的生活。
落地,似乎化作春泥会是我最好的命运,心甘情愿的在泥土中一点一点腐蚀,在腐蚀中一点一点遗忘自己,在遗忘中改变自己。最后,在大地的归宿中永远沉睡,来年做合格的护花使者。在岁月的变迁中,微笑着迷失自我,面对寒冷,埋葬一切。但是,为什么不努力去争取另一种生活呢?
我,不甘心,不甘心自己的一生就这么走过了。我要改变,要在落地之前改变自己的命运。风中,我用尽自己全部的力量想着另一个方向飞翔,哪怕这会加速下坠。忽然,我又看见了她,这更加剧了我的努力。她每天都回来树下,捡起起一片有一片落叶,然后又失望的丢掉,没有一片也能走进她的心里。今天,她又来这里找叶子了。只是,她没有去花池里寻找我的伙伴,而是把那双光滑白皙的手伸出来,感受着秋风的抚摸。我不禁兴奋,她是在等我吗?我拼命向着那双手飞翔,我知道她能带我走。就在这时,哥哥提醒我:别做无谓的抗争了,落地成泥是我们的宿命。你这样只会让自己扎在松树的刺上,死无葬身之地!“哪一科,我犹豫了,可马上又恢复了努力。死无葬身之地又如何?或许我还能有另一种命运。我这么想,并就这么义无反顾的向这那双手飞翔。我闭上了眼睛,因为我怕我会像许多不安分的前辈一样,扎在松树上,万劫不复。
些许,一股温暖的力量传遍全身。我张开了眼睛,发现自己自己正躺在她的手上,面对着的是她动人的脸庞。这是我第一次这么近看着她,好美的眼睛啊!可是,为什么充满着忧伤呢?这时,我听见她说;“这么努力的飞翔,是为了让我看见你把?”她,竟看出来了!我不禁害羞,继而又在心里说:是,但不全是。更重要的是我想永恒一点,选择另一种结局。不知道她能否听到,我看见她笑了,那么动人,那么灿烂。那一刻,她眼睛中的忧伤全看不见了。
之后,我被夹进了她的日记本中。读着她每天写下的那些忧伤的文字,绣上着她的每个微笑。再之后,她终于决定让那些忧伤文字被更多的人看到。于是,她成功了。出版了一本又一本厚厚的书,更多的人崇拜着她。我总是第一个读到她的文字,也总是坚信她一定也选择过,努力过,犹豫过,但最后一定是义无反顾的拼命地争取。
看,又是一个别样的秋。我笑着想起了我的那个秋天,那时的秋风,让我努力并快乐。
③ 哲理性散文
http://www..com/?word=%E5%93%B2%E7%90%86%E6%80%A7%E6%95%A3%E6%96%87&se=360se_11_dg&ie=utf-8
④ 哲理性散文具备哪些特征
哲理散文因其悟性和灵感的结合,给我们一种透过现象深入本质、揭示事物的底蕴、观念具有震撼性的审美效果。阅读好的哲理散文,不仅可以提高文学修养,提高写作技巧,还可以懂得生活的智慧,学习处世的经验,帮助自己走向成功之路。
(一)即点散射
此类写法,较常见于学者散文。余光中把这种散文叫做“表意”的散文,因为“它既不要全面的抒情,也不想正式的说理,而是要捕捉情、理之间洋溢的那一份情趣或理趣”。它常常由一点生发开去,信笔游走,恣意挥洒,其文思与论题的关系若即若离。钱锺书的《论快乐》即如此。钱先生学贯中西,下笔则沟通古今,各种掌故、妙喻蜂拥笔端,别人的奇谈、自己的妙悟打成一片。在这里,“快乐”这一论题,只是钱先生思维的导火线,它点燃灵犀,让学识、智慧绽放成火树银花。此类散文,须得厚积薄发,方能出入自如。
(二)以浅写深
在阐述道理时,摘取日常生活情景入文,以身边场景的鲜活气息化解道理的冷若冰霜。如季羡林先生写《时间》,一看题目,多少有点让人头皮发麻。然而季先生开篇就很家常,“一抬头,就看到书桌上座钟的秒针在一跳一跳地向前走动。它那里一跳,我的心就一跳。”由座钟的跳动,想到心脏的跳动,再想到时间的流逝。以眼前情景切入,消除了读者“谈理色变”的畏惧心理。在谈“生与死也属于时间范畴”时,季先生并不故弄玄虚,还是把视角转到眼前景,“现在正是初夏,窗外的玉兰花,垂柳和深埋在清塘里的荷花,也都长了那么一点点儿……”,以窗根底下事物的细微变化来说明“生”与“死”不是对立的概念,万物都是“方生方死”,在生长“一点点”的过程中,也向死亡靠近了一点点。如此论理,变玄虚隔障为可见、可感、可亲。
(三)即物兴感
即在对事物的观照中寄寓人生哲理。苏轼的《题西林壁》,从庐山“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的现象中,认识到身在其中,为一物所制,反而难以认清事物真相的道理。《前赤壁赋》前半为感性抒情之作,但是苏子答客的一段,就地取材,因景立论,“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以水月为喻,提出变动与永恒的辩证法。因而“知性的哲理乃成为感性美文的脊椎,支撑起全篇的高超洒脱”(余光中语)。
(四)即事成理
即把道理放在具体事件中去展现。此类写法,避免空洞说教,而是引人入毂中,然后一语道破。如林清玄的《黄昏的沙堡》,写一群孩子在海滩堆沙堡,因保护自己的城堡而起争执,由争执而毁坏别人的沙堡。最后潮来了,“在生命的界线中创建的许多城堡,看来真实,却是虚幻,只有平静的海滩才是开阔而永恒的存在”。“堆沙堡”在林先生的笔下,已不是儿童的游戏,而是成人的童话,折射出让人深味的哲理。徐迟的《枯叶蝴蝶》脱开了借赞美蝴蝶来歌咏爱情的框架,也没有落入因枯叶蝶濒于绝种而提醒人们抢救自然资源的窠臼,而是由伪装作假更导致灭绝这一角度,论及“美,更要真”的重要,从节肢动物的生物属性延展至人类社会,最后表明自己的心迹:“我愿这自然界的一切都显出它们的真相。”
此外,语言有趣有味也是让哲理性散文“趣”味横生的妙方。幽默风趣的语言,可以让人生哲理以春风化雨的方式渗入到读者的心田。
⑤ 哲理散文的特点
分为:经典哲理散文,爱情哲理散文,生活哲理散文,友谊哲理散文。其开头没有鲜明开头,一般以一件事开头, 论述道理,加以评论总结。哲理散文一般十分工整,不但有散文的特点“形散而神不散”之外,还具有行文对仗的特点,十分有韵味,不仅 余音绕梁,而且内容丰富,比起哲理诗歌、记叙文、议论文来,语言优美。杂志《读者》中有许多哲理散文。《一沙一世界》将哲理散文发展到了极致。
先秦——散文与哲学的和谐共生,自古就有良好的传统,先秦便已然有诸多的哲理散文。
《周易》的表达方式是:“立言以尽相,尽相以达意的”(《易传》) , 并且先人们是在寂然不动心性寂空的情况下,通过言象的激发,从而:“ 感而遂通”以预测吉凶的。如“大壮”的上六:“羚羊触蕃, 不能进,不能遂”写 公羊的角挂在了篱笆上进退两难的情形,而这种情形正好与卦画相配合,传达出一种进退两难的意义,从而给予 占卜者以启示, 从而能够预测前途之吉凶。
《论语》是 孔子门徒对孔子言论的编辑和加工,能够鲜明地反映出孔子说理的特色, 那就是善于使用具体的形象。如:“岁寒, 然后知 松柏之后凋也。”(《子罕》) 通过颂扬松柏在严酷自然环境中的顽强斗志和生命力来歌颂一种坚贞不屈的人格。用“饭蔬食, 饮水, 曲肱而枕之,不义而富且贵,与我如浮云。”(《述而》) 这样一种 安贫乐道的形象来表现儒家的一种精神追求, 这里,孔子并没有用逻辑推理的方式来做抽象的教化而是用形象的言语来感化他的弟子,从而告诉他们做人应该追求一种什么样的境界。
《老子》说理同样具有这样的特色,为了说明柔弱生刚强的道理,老子用水来譬喻:“天下之柔弱莫甚于水,而攻坚者莫能胜之。”(《十八章》) 形象而生动。用:“飘风不终朝, 骤雨不终日”(《二十三章》) 来说明物极必反的道理,使人顿悟。
《孟子》和《庄子》中大量使用比喻和寓言。据不完全统计,《孟子》全书二百六十章,共使用了一百六十多个比喻。如用:“欲见贤而不以其道,犹欲其入而闭之门也。”来说明尊贤重道的重要性; 再比如《滕文公下》记: 载盈之曰:“‘什一,去关市之争, 今兹未能, 请轻之, 以待来年而后已。何如?’孟子曰:‘今有人日攘其邻之鸡者, 或告之曰:是非 君子之道。曰: 请损之,日攘一鸡, 以待来年而后已。’如知其非义,斯速已矣,何待来年?”这个比喻一针见血地指出了关市之争和偷鸡一样是不义行为,读后令人发笑又使人深省。 李白在《大鹏赋》中便赞美《庄子》中的文章是:“吐峥嵘之高论, 开浩荡之奇言”,其说理往往是靠其奇伟诡怪的文风感染人, 而不靠逻辑推理来教化人。《逍遥游》就展开了一幅壮阔神奇的画卷:“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翅若垂天之云。”
魏晋玄学家哲理散文——魏晋之际玄学家的著作,不仅在中国哲学史上留下了卓具异彩的一页,在 中国文学史上也开辟了新的篇章。肇自 先秦诸子的哲理散文至此又一大变,呈现出不同 前代的风貌。而以何晏(《无为论》《无名论》)、 王弼(《老子注》《周易注》)为代表的“正始名士”之文有别于以 阮籍(《大人先生传》)、嵇康(《绝交书》《声无哀乐论》)为代表的“竹林名士”之文。对此,刘师培在《中国中古文学史》中有所论述:“晋代自 太和以迄正始,文士辈出。其文约分两派:一为王弼、 何晏之文,清俊简约,文质兼备,虽阐发道家之绪,实与名、法家言为近者也……一为嵇康、阮籍之文,文章壮丽,总采骋辞,虽阐发道家之绪,实与纵横家言为近者也。”汤用彤在他的《魏晋玄学论稿.言意之辨》中便如是说:“ 王辅嗣(弼)兼综名理,其学谨饬……稽叔夜(康)则宅心旷达,风格奔放。”“王氏谨饬,注重者本之宗统;嵇氏奔放,欣赏者天地之和美。”
⑥ 什么是哲理性散文
哲理性散文首先是散文,具有散文的特点,其次还具有叙说哲理的特点,会把哲理融入文章中,形散而神不散。
⑦ 具有哲理性的散文。
往事
父亲的朋友送给我们两缸莲花:一缸是红的,一缸是白的,都摆在院子里。
八年之久,我没有在院子里看莲花了——但故乡的园院里,却有许多:不但有并蒂的,还有三蒂的,四蒂的,都是红莲。
九年前的一个月夜,祖父和我在园里乘凉。祖父笑着和我说:“我们园里最初开三蒂莲的时候,正好我们大家庭中添了你们三个姊妹。大家都喜欢,说是应了花瑞。”
半夜里听见繁杂的雨声,早起是浓阴的天,我觉得有些烦闷。从窗内往外看时,那一朵白莲已经谢了,白瓣儿小船般散飘在水面。梗上只留下小小的莲蓬,和几根淡黄色的花须。那一朵红莲,昨夜还是菡萏的,今晨却开满了,亭亭地在绿叶中间立着。
仍是不适意!——徘徊了一会儿,窗外雷声作了,大雨接着就来,愈下愈大。那朵红莲,被那紧密的雨点,打得左右欹斜。在无遮蔽的天空之下,我不敢下阶去,也无法可想。
对屋里母亲唤着,我连忙走过去,坐在母亲旁边——一回头忽然看见红莲旁边的一个大荷叶,慢慢的倾侧了来,正覆盖在红莲上面……我不宁的心绪散尽了!
雨势并不减退,红莲却不摇动了。雨点不住的打着,只能在勇敢慈怜的荷叶上面,聚了些流转无力的水珠。
我心中深深的受了感动——
母亲呵!你是荷叶,我是红莲。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荫蔽?
⑧ 林清玄的哲理散文
蝴蝶的种子
我在院子里,观察一只蛹,如何变成蝴蝶。
那只蛹咬破了壳,全身湿软地从壳中钻了出来,它的翅膀卷曲皱缩成一团,它站在
枝桠上休息晒太阳,好像钻出壳已经用了很大的力气。
它慢慢地、慢慢地,伸直翅膀,飞了起来。
它在空中盘桓了一下子,很快地找寻到一朵花,它停在花上,专注、忘情地吸着花
蜜。
我感到非常吃惊,这只蝴蝶从来没有被教育怎么飞翔,从来没有学习过如何去吸花
蜜,没有爸爸妈妈教过它,这些都是它的第一次,它的第一次就做得多么精确而完美呀!
我想到,这只蝴蝶将来还会交配、繁衍、产卵、死亡,这些也都不必经由学习和教
育。
然后,它繁衍的子孙,一代一代,也不必教育和学习,就会飞翔和采花了。
一只蝴蝶是依赖什么来安排它的一生呢?未经教育与学习,它又是如何来完成像飞
翔或采蜜如此复杂的事呢?
这个世界不是有很多未经教育与学习就完美展现的事吗?鸟的筑巢、蜘蛛的结网多
么完美!孔雀想谈恋爱时,就开屏跳舞!云雀有了爱意,就放怀唱歌;天鹅和娃鱼历经
千里也不迷路;印度豹与鸵鸟天生就是赛跑高手。
这些都使我相信轮回是真实的。
一只蝴蝶乃是带着前世的种子投生到这个世界,在它的种子里,有一个不可动摇的
信念:
“我将飞翔!我将采蜜!我将繁衍子孙!”
在那只美丽的蝴蝶身上,我看到空间的无限与时间的流动,深深地感动了。
------------------
一鸣扫描,雪儿校对
补充:
圆通寺与冰淇淋
到圆通寺的大殿拜怫,在我右边拜佛的是一位中年的妇人,很虔诚地在那里顶礼。
我也专心地拜着佛,突然听到右边传来劈啪两声巨响,回过神来,发现右边的妇人
正打着小孩的耳光,由于用力极猛,连静寂的佛殿都回响着嗡嗡之声,我看着孩子的左
右脸颊浮起十个鲜红的指印。
“你没看见妈妈在拜佛吗?你这个死囡仔哺,要吃冰淇淋不诲等一下吗?不吃会死
吗?气死我!气死我!”那妈妈涨红着脸,几乎发抖地说。
原来是圆通寺外有小贩卖冰淇淋,看来只有七八岁的小孩挡不住诱惑,来向正在拜
佛的母亲要零用钱。
拜佛的母亲的反应大出我的意料之外,但被打的孩子的反应更令我吃惊,他双手抚
脸、咬牙、瞪着怨恨的眼睛以忍住泪水,愤愤地说:“你先让我吃冰淇淋,等一下再拜
佛也不会死!”
说完,孩子一转身冲出大殿,发抖的母亲发狂了,顺手抄起放在墙边的木板,追了
出去。
我跟出去,看到一对母子顺着石阶追逐,竟追了数百公尺,最后消失在山下。
这时,我才听见石阶下卖冰淇淋小贩的叭不——喇叭声。
我已无心拜佛,坐在庭中的大石头上思维,如果我正在拜佛,我的孩子来向我要冰
淇淋,我会有什么反应,我想我会停止拜佛,去买冰给他吃,再回来拜佛;或者就陪他
吃个冰淇淋也未可知,吃了冰淇淋,拜佛的心可能会更清凉。
佛是永远在的,稍停一下并不会怎样。
佛是到处在的,体贴众生的需要,正是在拜佛。
每一个孩子的内心都有尊贵的佛性,孩子与佛无二,为什么母亲不能体会呢?
正想着的时候,那气喘嘘嘘的母亲返来了,我担心地问:“追到了吗?”
她说:“无呀!这块死固仔,跑比飞卡紧,看在佛祖面上,饶他一命,我是拿这个
板子回来还给庙里的。”
然后我看她把板子放回原处,在大殿前穿鞋子——她刚刚急怒攻心,连鞋子也没穿
就跑了。
我顺着圆通寺的石阶下山,看着这秋天清明的风景,想到佛是永远在的,佛是处处
在的,在每一片叶、每一朵花、每一株草,甚至在吃冰淇淋清凉的心里。
但是,拜着佛的人中,几人能知呢?
梦醒时分
林清玄
证严法师曾说过一个故事:
有一位七十四岁的老人,每天清晨都出去扫地,打扫别人家的门口,因此每个人看都他都非常喜欢。
有一天,几位年轻人问他说:"老伯,你今年几岁了?"
他说:"我四岁。"
那些年轻人以为他脑筋不正常,再问他一次,他还是说四岁,年轻人只好问他说:"你今年是七十四岁?还是八十四岁?"
那位老人回答说:"论年岁,我是七十四岁,但论真正的做人,我只有四岁"
年轻人问他:"这是怎么说呢?"
他说:"我七十岁以前迷迷糊糊过人生,不识道理,只是众生之一;但自我听了道理之后,迄今四年,我才懂得为人群服务,才深深感觉到自己是在真正的做人,所以说我只有四岁而已。"
法师最后下了结论:"能体会佛的道理,才是真正出生的日子。"
学习佛法的人喜欢讲"开悟",把开悟当成深远不可捕捉的情境,但是,如果把开悟摆在那么高深的境地,绝大部分人穷其一生也难有开悟的经验。
证严法师的故事给我们从一个新的观点来看开悟,落实到生活上,开悟的最初步就是"觉非",觉察到过去行为、语言、思想的错误加以修正,就是开悟的基础,所以说,"修行"的最初步是"修正自己的行为"。
这时候,人有一个清明的心,来做自己身口意的主宰,有如从梦中醒来一样。
一个人在梦中所经历的,不管是多么真实,都是处在虚妄与迷惘的状态,在梦中完全失去主宰自我的意识,只是随境流转,不能自己。因此,每一次从梦中醒来,都是一个全新的开始。
当人不断的"觉非",不断的"修正行为",慢慢的就走向正法,走向究竟开悟之路。
这个世界也有人的梦是不醒的!不知道从哪里来,迷迷糊糊投生到这个世界,熙熙攘攘的过了一生,最后,糊里糊涂的离开这个世界,投入另一个不可知的迷梦之中。
开悟,即是"醒转",是把迷梦反转,觉悟真理的实相,进而证见真理,断除烦恼的扰乱,圆具封锁量妙德,身心自在。
只要一个人"开佛知见"的那一刹那,他就算从漫漫长夜醒来了,仿佛在沉睡中突然听到闹钟的声音,站起来做一天的工作,明明白白做自己的主人。
悟了以后的人还是要好好的生活与工作,就像醒来的人要生活与工作一样。不同的是,悟了的人,有一个更开阔的心胸,有更明晰的智慧之眼,以及更广大的慈爱,来对待自己的人生、对待这个世界。
我很喜欢佛经里对菩萨的另一个称呼"开士",开有明与达的意思,不仅慈悲智慧大开,还能指开正道来引导众生。凡夫在时空的轮转中突然张开心眼,就成了"开士",这样一想就忍不住自问:每天梦醒时分张开眼睛的一刹那,我的心眼是不是也随着张开呢?
究竟的证悟虽然很渺茫,可是从"觉非"而言,悟出自己的人生大道也并不远,每次想到七十四岁的老人自认为真正活了四岁,我就会自问:我今年几岁了?
补充:
失恋之必要
日期:2005-7-6 22:15:22作者:林清玄
为了爱
失恋是必要的
为了光明
黑暗是必要的
这些年来,我时常思考到爱与恨的问题,因此收到你的来信感到特别心惊,你说到连续谈了三场恋爱,被三个不同的男人抛弃,感受到每一次谈恋爱的感觉愈来愈淡薄,每一次被抛弃则愈来愈恨。
第一次失恋,你的感受是:真恨!真想报复他!
第二次,你更进一步谈到:我一定要想办法报复!
第三次的时候,你的心喷出这样的火焰:我要杀死他!
读了你的信,使我在夜暗的庭院中再三徘徊,抬头看着远天的星星,月光如洗,呀!这世界原是这样的美好,为什么人的心中要充满恨意呢?由于怀恨,我们的心眼昏眠,就看不见世间一切的好,自然也看不到自己在这里面的角色了。
我们时常谈到爱恨,但很少人去深思爱恨的问题,我现在用佛经的观点来看看爱恨,在南传的法句经里,把爱分成四个转变,也就是四个层次:
亲爱――对他人的友情。
欲乐――对某一特定对象的爱情。
爱欲――建立于性关系的情爱。
渴爱――因过分执著以至于痴病的爱情。
这四个层次逐渐加深,也就逐渐产生了苦恼,因此经上说了一首偈:
从爱生忧患,从爱生怖畏;
离爱无忧患,何处有怖畏?
苦恼生出恐惧,恐惧生出悲哀,悲哀再转为嗔恨,其实如果往前追溯,爱与恨是同一根源,好像手心与手背一样,所以佛陀说:“爱可生爱,亦可生憎;僧能生僧,亦能生爱。”
什么是恨呢?经典里把忿恨连在一起,说它们是五种障道的力量,也是十种小随烦恼的两种:忿,恨之意,对有情、非情产生愤怒之心。恨,于忿所缘之事,数数寻思,结怨不舍。五种障道之力是欺、怠、嗔、恨、怨,欺能障信,怠能障进,嗔能障念,恨能障定,怨能障慧。
那么,像忿、恨、恼、嫉、害则是以嗔为体,嗔与贪、痴合称为“三毒”,贪与痴加起来产生嗔,所以嗔是心的最大障碍,在《大智度论》里说:“嗔恚其咎最深,三毒之中,无重此者;九十八使中,此为最坚;诸心病中,第一难治。”
好了,现在我们知道爱欲与嗔恨的本质是相通的,我们可以来思考一些有趣的问题,一是爱虽然会转为恨,却不一定会转为恨,也可以说,失恋会使一些人意志消沉、忿恨难平,却也能使另外一些人更懂得去爱,开发更广大的胸怀,不幸的,你是属于前者。二是爱恨虽能束缚我们,它只是心的感受,犹如波浪之于大海,其中并没有实体,是缘起缘灭罢了,可叹的是,大部分人不能随缘,反而缘起即住,爱的时候陷溺在爱里,恨的时候沉沦于恨中。
一般人在爱恨的时候很少有检验的精神,很少反观这情绪的变化,因此就难以革新与创发。久而久之,爱恨逐成为一种模式。
“由爱生恨”是最固定的模式,我们从小就被教育了这种模式,我们在电视、小说、电影里学习到这种模式,在亲戚朋友身上感染这种模式,反映到真实生活里,我们在爱情失败时,随之而起的便是恨,没有一个例外,我把这种叫做“模式反应”,那有点像蚊子从我们眼前飞过,它不一定会伤害我们,但我们会下意识地举手去扑杀它一样。
如果不是“模式反应”,为什么千百万人失去爱的时候都反射出恨呢?那是不是人性的真实呢?我有一个朋友说过,欧洲人与美国人失恋,所带来的恨意就比中国人或日本人淡薄得多,大部分西方人在失恋中、离婚之后都能与从前的伴侣做朋友,那是他们的模式反应没有像我们一样。
为什么我要和大部分人一样,失恋就憎恨呢?可不可以做一个卓然的人,失恋也不恨呢?
失恋的恨,那是由于两个原因,一是认为失恋是坏事,二是我们沉沦于过去的觉受。
我曾经在笔记上写了两句话:“为了爱,失恋是必要的;为了光明,黑暗是必要的。”
那就好像,如果我们不饥饿,就无法真正享受食物;如果我们不生病,就不知道健康的可贵;如果我们不年老,青春对我们就没有意义;如果我们要种莲花,没有烂泥巴是不行的……
失恋不是坏事,春天过了就是夏天,秋天过了就是冬天,这是必然的过程,我们热爱春秋,但并不能阻挡火热与寒冷的来临,我们热爱莲花、玫瑰、金盏花、紫丁香,但我们不能使它不凋零。
我们不喜欢凋零,然而,凋零是一种必然。
过去不能让它过去,未来不愿等待未来是人生最大的悲剧,其实,再怎么好的恋爱,每天都是不同的,我们甚至无法维持对一个人的爱,从早上到晚上都保有同一品质。也就是说,再好的爱都会失去,会成为过去式。
我们之所以为失恋烦恼,是因为我们不愿面对此刻、融入此刻,老是沉湎于过去。可叹的是沉湎于过去的人会失去生的乐趣、失去发现的乐趣、失去创造的可能、失去爱的能力。如果我们愿意走出来,就会发现就在此刻、就在门外,就有许多值得爱的人、许多值得爱的事物。
当然,不只是许多人值得爱,也有许多人等着爱我,只是我关在过去的枷锁里,他们没有机会来爱我吧!我要得到更好、更珍贵的、更真实的爱,首先是使我的心得到自由。
看你满腹烦恼、满脸忿恨、满脑子报复之思,就是有这世界上最好的对象,也会被你错过了呀!
让我们一起来做一些创造性的工作,每天清晨起来中,把昨天的爱恨全部放下,从零出发,对着镜子好好展现一个最美的笑吧!然后梳妆打扫(从心里的庄严开始),把自己最好的、最有魅力的那一面提起来,挺胸抬头走出门外,那才是今天的你、此刻的你,既然你认为自己是善良而美丽的,为什么不把善良和美丽表现出来呢?
如果是我,使我动心的异性,是那些有生机、有活力,能微笑走在风里的人,而不是怀忧丧志,满腹忿恨的人呀!
我说的这些都不是空话,而是我自己的体验,是我的开发与创造,说来你也许难以相信,我很感激那些从前抛弃过我的人,如果没有她们,就不会造就今天的我呀!
那些没有经过监狱的悲惨的人,不会懂得外面的世界是多么值得欢喜与感恩,你现在知道心灵监狱的悲惨,一旦你走了出来,就可以知道生命确是值得欢舞和庆祝的。
不是哭了,不要恨了,当你停止哭泣与怀恨的那一刻,我在你的脸上看到春天的光辉,那时,你是多么美,像一朵金盏花在清晨的阳光下温柔地开放。
虽然我没有见过你,但我真的看见了你转化恨意之后,脸上流转的光辉。
⑨ 初中哲理性散文有哪些
初中哲理散文推荐:有梦才有远方
雪野茫茫,你知道一棵小草的梦吗?寒冷孤寂中,她怀抱一个信念取暖,等到春归大地时,她就会以两片绿叶问候春天,而那两片绿叶,就是曾经在雪地下轻轻地梦呓。
候鸟南飞,征途迢迢,她的梦呢?在远方,在视野里,那是南方湛蓝的大海。她很累很累,但依然往前奋飞。因为梦又赐给她另一对翅膀。
窗前托腮凝思的少女,你是想做一朵云的诗,还是做一只蝶的画?
风中奔跑的翩翩少年,你是想做一只鹰,与天比高?还是做一条壮阔的长河,为大地抒怀?
我喜欢做梦。梦让我看到窗外的阳光,梦让我看到天边的彩霞;梦给我不变的召唤与步伐,梦引领我去追逐一个又一个的目标。
1952年,一个叫查克·贝瑞的美国青年,做了这么一个梦:超越贝多芬!并把这个消息告诉柴可夫斯基。
多年以后,他成功了,成为摇滚音乐的奠基人之一。梦赋予他豪迈的宣言,梦也引领他走向光明的大道。梦启发了他的初心,他则用成功证明了梦的真实与壮美——因为有了梦才有梦想;有了梦想,才有了理想;有了理想,才有为理想而奋斗的人生历程:
没有泪水的人,他的眼睛是干涸的;
没有梦的人,他的夜晚是黑暗的。
太阳总在有梦的地方升起;月亮也总在有梦的地方朦胧。梦是永恒的微笑,使你的心灵永远充满激情,使你的双眼永远澄澈明亮。
世界的万花筒散发着诱人的清香,未来的天空下也传来迷人的歌唱。我们整装待发,用美梦打扮,从实干开始。等到我们抵达秋天的果园,轻轻地擦去夏天留在我们脸上的汗水与灰尘时,我们就可以听得见曾经对春天说过的那句话:梦想成真!
初中哲理散文推荐:卖鞋的人
我是一名推销鞋子的服务员,每天都迎来和送走数不清的顾客,也经手数不清的鞋子,也就是说:我很忙。
在我的每一天,有很多人来买鞋,有的人满意而归,有的人却败兴而去,而我所做的,就是努力的把那些鞋子卖出去——而不管那些鞋子是否漂亮!
其实,我见过很多漂亮的鞋子,也见过很多劣质的鞋子——男鞋、女鞋、童鞋┈┈,我可以准确地把每一双鞋子和每一个人完美的搭配起来,因为这些年我学到了很多推销的经验,我知道:这其中包括买鞋人的身份,所要搭配的衣服款式和颜色,要出入的场合以及他们的身材、脚样、脸庞和发型,这些都很重要,都直接和要买的鞋子有着至关重要的联系。可是,这些搭配往往不能实现,因为顾客在买鞋子的时候会受到很多的限制,譬如:顾客的经济条件,顾客偏爱的颜色和款式,所买鞋子
⑩ 名家经典哲理散文
名家散文很多,推荐几部余秋雨的散文
1.《山居笔记》 1995年
《山居笔记》一书的写作,始于一九九二年,成于一九九四年,历时两年有余。为了写作此书,作者辞去了学院的行政职务,不再上班,因此这两年多的时间十分纯粹,几乎是全身心地投入。投入那么多时间才写出十一篇文章,效率未免太低,但作者的写作是与考察联在一起的,很多写到的地方不得不一去再去,快不起来。记得有一次为了核对海南岛某古迹一副对联上的两个字,几度函询都得不到准确回答,只得再去了一次。这种做法如果以经济得失来核算简直荒诞不经,但文章的事情另有得失,即所谓“得失寸心知”。
2.《霜冷长河》 1999年
惊人的安静,但这种安静使它成了一条最纯粹的河。清亮、冷漠、坦荡,岸边没有热闹,没有观望,甚至几乎没有房舍和码头,因此它也没有降格为一脉水源、一条通道。
它保持了大河自身的品性,让一件件岸边的事情全都过去,不管这些事情一时多么重要、多么残酷、多么振奋,都比不上大河本身的存在状态。
它有点荒凉,却拒绝驱使;它万分寂寞,却安然自得。很快它会结冰,这是它自己的作息时间表,休息时也休息得像模像样……
3.《千年一叹》 2000年
这是一本日记,记录了余秋雨在千年之交随香港凤凰卫视“千禧之旅”越野车跋涉四万公里的经历。
他们一行人是去寻找人类古代文明的路基,却发现竟然有那么多路段荒草迷离、战壕密布、盗匪出没。完全不知道下一公里会遇到什么,所知道的只是一串串真实的恐怖故事。
在“千禧之旅”即将结束之时,作者写下这样的一段话:“四个月冒险奔波,天天都思念着终点。今天我们到了,回头一看,却对数万公里的尺尺寸寸产生了眷恋。那是人类文明的经络系统,从今以后,那里的全部冷暖疼痛,都会快速地传递到我的心间。”
4《行者无疆》 2001年
行者独步于遥远的旷野,
素昧平生的未知,遭遇处处的难题,
只因为一个执着的信任,
敢于把世界上任何一片土地都放在脚下,
为后来人度步出一往无垠的疆土 。
5.《借我一生》 2004年
是余秋雨对中国文化界的“告别之作”,涉及他和他的家族诸多不为人知的经历,还描绘了记忆中文革时“大揭发”、“大批判”的整人模式……从前辈到自己,作者以平实、真实的记忆组成一部文学作品。
“我历来不赞成处于创造过程中的艺术家太激动,但写这本书,常常泪流不止。” ——余秋雨
6.《笛声何处》 2004年
中国历史充斥着金戈铁马,但细细听去,也回荡着胡笳长笛。只是,后一种声音太柔太轻,常常被人们遗忘。遗忘了,历史就变得狞厉、粗糙。这本书要捕捉的,就是曾经让中国人痴迷了两百年之久的昆曲的笛声。在《笛声何处》当中,余秋雨依旧以其一贯的文化的视角、散文的风格,关注的则是另一种历史的、音乐的非物质的文化。余秋雨称,《笛声何处》的创作准备早在12年前就已经开始了。当时,《文化苦旅》还没有进入台湾,余秋雨赴台所到之处的一系列活动,均是以昆曲学者的身份受到接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