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励志语录 » 关于耳听为虚眼见为实的哲理故事

关于耳听为虚眼见为实的哲理故事

发布时间: 2021-03-09 08:59:44

① 关于眼见为实,耳听为虚的故事

汉宣帝时,西北边境上传来警报,说羌人时常出没,骚扰平民百姓,攻占城池,杀害官吏,情况十分严重。朝廷得报,立即召集会议,商量对策。大臣们都主张立即派遣大军,前去攻剿。可是当宣帝征询谁可以率领大军前去的时候,却噤若寒蝉,谁也不敢作声。

这时赵充国老将军自告奋勇,表示愿意到西北边境地区去看一看究竟。

宣帝很高兴,少不了赞扬他一番,并且对他说:“依你估计,羌人实力如何,你需要多少兵马,多少武器和粮草,尽管提出要求。”

赵充国说:“情况究竟如何,现在还不清楚,因此不便估计,更无法提出什么要求。耳听是虚,眼见为实,我要求亲自去看一看。等我到了那边,摸清了情况,然后草拟方略,再向您详细奏报。”

赵充国来到西北甘肃的金城郡,实地进行了调查研究,并且渡过黄河,侦察羌人地区的形势。又从俘虏口中,问明羌兵各部首领之间的关系等情况,于是定出了驻兵屯守的计划。主张对羌人不进行攻剿而采取分化瓦解,争取和好的政策,叫做“全师、保胜、安边之策”。赵充国就这样奏报了汉宣帝。

但是汉宣帝听了朝中大臣的相反意见,仍然主张进兵攻剿。赵充国一再分析实际情况,据理力争,说明不出兵而“留屯田,得十二便;出兵,失十二利”的理由。赵充国反复奏报,汉宣帝和大臣们反复讨论,终于同意了赵充国的方案。

此方案实施以后,果然效果很好,即节省了朝廷的费用,避免了将士流血,而且使汉人和羌人紧张关系随即安靖下来,真可谓是一举多得。

《吕氏春秋》里有一段,讲孔子周游列国,曾因兵荒马乱,旅途困顿,三餐以野菜果腹,大家已七日没吃下一粒米饭。

一天,颜回好不容易要到了一些白米煮饭,饭快煮熟时,孔子看到颜回掀起锅盖,抓些白饭往嘴里塞,孔子当时装作没看见,也不去责问。

饭煮好后,颜回请孔子进食,孔子假装若有所思地说:“我刚才梦到祖先来找我,我想把干净还没人吃过的米饭,先拿来祭祖先吧!”

颜回顿时慌张起来说:“不可以的,这锅饭我已先吃一口了,不可以祭祖先了。”

孔子问:“为什么?”

颜回涨红脸,嗫嗫地说:“刚才在煮饭时,不小心掉了些染灰在锅里,染灰的白饭丢了太可惜,只好抓起来先吃了,我不是故意把饭吃了。”

孔子听了,恍然大悟,对自己的观察错误,反而愧疚,抱歉地说:“我平常对颜回已最信任,但仍然还会怀疑他,可见我们内心是最难确定稳定的。弟子们大家记下这件事,要了解一个人,还真是不容易啊!”

所谓知人难,相知相惜更难。逢事必从上下、左右、前后各个角度来认识辨知,我们主观的了解观察,只是真相的千分之一,单一角度判断,是不能达到全方位的观照的!

两个旅行中的天使到一个富有的家庭借宿。这家人对他们并不友好,并且拒绝让他们在舒适的客人卧室过夜,而是在冰冷的地下室给他们找了一个角落。当他们铺床时,较老的天使发现墙上有一个洞,就顺手把它修补好了。年轻的天使问为什么,老天使答到:“有些事并不象它看上去那样。”

第二晚,两人又到了一个非常贫穷的农家借宿。主人夫妇俩对他们非常热情,把仅有的一点点食物拿出来款待客人,然后又让出自己的床铺给两个天使。第二天一早,两个天使发现农夫和他的妻子在哭泣,他们唯一的生活来源——一头奶牛死了。

年轻的天使非常愤怒,他质问老天使为什么会这样,第一个家庭什么都有,老天使还帮助他们修补墙洞,第二个家庭尽管如此贫穷还是热情款待客人,而老天使却没有阻止奶牛的死亡。

“有些事并不象它看上去那样。”老天使答道,“当我们在地下室过夜时,我从墙洞看到墙里面堆满了金块。因为主人被贪欲所迷惑,不能再让他分享这些财富,所以我把墙洞填上了。昨天晚上,死亡之神来召唤农夫的妻子,我让奶牛代替了她。所以有些事并不象它看上去那样。”

浙江某个寺庙的大和尚,佛法精湛,香火甚旺,但某日,遭受到一个女子的状告,说其是导致她怀孕的坏人。孩子生了下来,大和尚收留了这个孩子,抚养他。

每当有人问大和尚此事,大和尚都面带微笑的只说一句:是这样的吗?然而,大家一传十,十传百;大和尚名声扫地,这个寺庙的香火也就不那么旺了。

二十年过后,女子良心发现,揭开了当初迫不得已诬陷了大和尚的事实,还给大和尚一个清白。大和尚虽然蒙受了二十年的冤屈,但没有抱怨,心怀坦荡,默默承受了这一切。

对于大和尚来说,他蒙受着不白之冤20年,也为自己积累了莫大的福报。对于以讹化讹的人,只不过是道听途说,就信以为真,诬陷了好人,内心当中,也多了几分的懊悔。

所以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不可道听途说。

屈原名平,和楚国王室是同姓一族。他担任楚怀王的左徒,学识渊博,记忆力很强,对国家存亡兴衰的道理非常了解,对外交往来,接人待物的辞令又非常熟悉。因此他入朝就和楚王讨论国家大事,制定政令;对外就接待各国使节,处理对各诸侯国的外交事物。楚怀王对他非常信任。

而上官大夫和屈原职位相同,他为了能得到怀王的宠信,很嫉妒屈原的才能。有一次,怀王命屈原制定国家法令,屈原刚写完草稿,还没最后修定完成。上官大夫见到之后想夺为己有,但屈原不肯给他。

他就和楚怀王说屈原的坏话:“大王您让屈原制定法令,上下没有人不知道这件事,每颁布一条法令,屈原就自夸其功,说是‘除了我之外,谁也做不出来’。”怀王听了,非常生气,因此就对屈原疏远了。

屈原对怀王听闻失灵而不能分辨是非,视线被谗佞谄媚之徒所蒙蔽而不能辨明真伪,致使邪恶伤害了公道,正直的人不被朝廷所容,感到万分痛心,所以才忧愁苦闷,沉郁深思而写成《离骚》。

楚怀王听信小人谗言,疏远忠臣,是为“耳听为虚”。

② 眼见为实,耳听为虚体现了什么哲学道理

(1) 感性认识是理性认识的必经阶段和必要前提.占有感性材料的根本途径是参加实践,就个人而言,也可以使用他人提供的资料.他人提供的资料可以是对事物的如实反映.因此,耳听未必为虚.
(2) 感性认识是对现象的认识,可以凭人们的感官直接感知.事物的现象有真象与假象之分,假象不是对事物本质的如实体现.所以,眼见不一定为实.

③ 耳听不一定为虚,眼见不一定为实的具体事例

事例:孔子绝粮于陈国与蔡国之间时,七日七夜没有吃饭,只能无精打采地躺在那里。一天,弟子颜回找来一点米,准备煮给老师吃。

煮到快熟时,颜回就先抓起一把吃了。孔子悄悄地看在眼里,觉得颜回有点失“礼”,所以不大高兴。过了一会儿,饭熟了,颜回请孔子先吃。孔子善巧地说:“我刚刚梦见先君了,故应把干净的食物先供养再吃。”

颜回马上回答:“万万不可!刚才有土灰掉进锅里,我虽然把它抓出来吃了,但饭已经弄脏了,所以不能供养先君。”此时,孔子才知道错怪颜回了。


(3)关于耳听为虚眼见为实的哲理故事扩展阅读:

“耳听为虚,眼见为实”哲学含义:

1,“耳听为虚,眼见为实”,它是说听别人讲和自己看到是不同的,看到的可以是真实情况,而听人讲往往是虚假的,道听途说,没有亲眼所见就不要相信。但眼见是不是一定为实呢?其实不一定。因为事物有真相和假象之分,如果眼睛看到的是假象,把假象误认为是真相,就会把虚误认为实了。

2, 感性认识是人们在实践中通过感觉器官与客观事物相接触,形成的对事物现象的认识。感性认识是理性认识的基础和必经阶段,但感性认识所认识的事物现象中有大量的还是零乱、片面、乃至虚假的东西,因此感觉器官所感到包括见到的不一定都是真实的。

3,人们的认识活动有两类,其中学习性认识活动,是学习别人总结出来的东西,虽然是听来的,但也可能是真实的。所以“耳听未必为虚”

4,对于见与听、实与虚应作具体分析,眼见的可能是实,也可能不实;耳听的可能为虚,也可能不虚。不能笼统地说:“眼见为实,耳听为虚”。

④ 耳听为虚眼见为实这句谚语告诉我们的道理是

耳听为虚,眼见为实
【读音】ěr tīng wéi xū,yǎn jiàn wéi shí
【释义】形容不要轻信传闻,看到的才是事实。听来的传闻是靠不住的,亲眼看到才算是真实的。谓亲眼看见的比听说的要真实可靠。

⑤ 以耳听为虚,耳见为实写一篇童话故事

耳听为虚眼见为实是一句俗话,这样一名言警句不知影响了有多少人,但这句话真得说的对吗?……
首先说眼见为实。不要说我们看到的是一个事物发展过程中的一个环节一个点代表不了全部(即使你看到的这一点是真实的),现在这年头障眼法多得是,作假的很多,为了达到某种目的以假面目示人所以很多时候你很难看到很多很真实的东西……不要说别的,就大家经常开玩笑说的,你现在看到的美女有几个是原原本本没有经过加工改造的?……所以眼见为实这句话有问题……
耳听为虚这句话同样有问题……都说言为心声……假如你留意一个人说的话,从他说话的内容到声调等……你会发现大量真实的信息,尤其是将一个人在不同时间说的话联系在一起的时候……比如一个人撒谎,他可能会前言不搭后语,因为编的东西再圆也会出现漏洞,除非他是说谎话的天才……
当然,任何一句话的产生都有其产生的历史背景都有其正确性准确性,我这里的分析也只是相对而言,假如你钻牛角尖我也没办法……采用辩证法分析我们工作生活中的方方面面,是我们应该采取的态度……
人若看得透,准确判断,就可驾驭事物而不为事物所控制,他做事看人便有准星,从不眼花缭乱,分得清黑白虚实。世事往往与它的外表不同,无知者只见表象;欺诈其实是肤浅的,而愚者却趋之若鹜。要做智慧高手,先得克服自己的偏听偏信。
枪有准星才能射中目标,人有眼力才能判断是非。要学会洞察最深处的东西,摸清他人的底细。要学会谨慎,人生中就应该具备良好的判断力。仿佛一种天赋智慧,使我们尚未起步就像走过了一半成功之路。随着岁月和历练的增长,理智完全的成熟,还可以使判断力因时就势、左右逢源。天生有判断力的人憎恶奇思怪想,尤其在重大判断上更是如此,讲究万无一失。看清楚事情并不很容易,可又不能不在这方面多动脑筋。
双方的意图都尽在不言中,在政商两界甚至生活工作中,没有极强的判断力,就会落入陷阱。很多事物,都是假象先行,让笨人紧随其后,展露低俗、平庸,真相往往最后到来,让愚者无法忍耐下去,失去判断所必需的细心、观察,匆匆地下了结论。一个草率的人是没有保险的枪,经常会走火;有时竟连耳听为虚这样的道理都会忘记,用耳朵代替了眼睛。这便是一个地道的睁眼瞎。
因为听了别人对他的非议而顿时便觉得一个人可恶,因为听了不利的传闻而顿时便觉得他卑鄙,因为听了别人的劝说便下决心永远疏远他。难道不觉得这对当事人来说是不公道的吗?难道不觉得自己太浅薄了吗?
晋景公因信奸言将赵氏忠烈满门抄斩而演出千古悲剧《赵氏孤儿》;曹操因听蒋干传言误杀蔡瑁、张允而中连环之计,最后兵败赤壁壮志难酬。古今中外,因误信传闻而铸成的悲剧比比皆是,难道还不足以使我们引以为鉴吗?
学过辩证法的人都明白,对事物应该一分为二地分析,对一个人也应该辩证地、全面地对待。否则,对人先已有了成见,再加上别人的耳边邪风,便对某个人“盖棺定论”,这只能说明我们的浅薄。一座山,可以横看成岭侧成峰;一个人,可以左看忠右看奸;至于某件事,更会因为评论者立场不同而有不同的说法。所以,对一个人,不能用他的过去来说明将来,也不能用一个侧面取代全面。古人云:“耳听为虚,眼见为实。”虽然不一定每个细节都能碰见,但对传言应该进行调查、分析,弄清真相。这样才能对某个人、某件事作出正确的评价,否则,来不及送上一份理解和支持,便会失去一份本该牢固的友谊。
甚至有时候,亲眼见到的事情,背后也会另有原委,也就是说耳闻有假,目睹亦有伪。
人际关系的分歧,就是由于彼此的不了解。人与人之间的矛盾、不快、敌对、冷淡和疏远,也大都是因为互相不了解。
如果你想要和别人合作、相处,首先就必须懂得了解别人。
一般人总喜欢提出意见,批评别人。当别人的行为达不到我们所期待的时候,我们就会显得不太高兴。即使程度并不严重,也会多少使别人感到压力和紧张。
一个人如果想要和别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就决不能要求人家依照自己规定的模式做事,或偏听偏信。解决人与人之间不愉快的惟一方法,就是去了解真相。
让我们用许三多的一句话共勉:好好活着,做有意义的事。
而用我的话来说: 走自己的路, 让别人说去吧。

⑥ 耳听为虚眼见为实的议论文例子

正面论据:三人成虎、曾参杀人

反面论据:鸡鸣狗盗

⑦ 眼见为实,耳听为虚的古代例子

孔子走到陈国和蔡国之间穷困不堪,怜野菜汤都喝不上,七天没有吃到一粒粮食,他的弟子颜回找到一点米把它放在瓦缸里煮饭快熟了,孔子看见颜回抓瓦罐里的饭吃,过了一会儿,饭熟了,颜回请孔子吃饭,孔子装着没有看见刚刚的那件事,而是站起来说,刚才我梦见祖先要我把最干净的饭食送给他们,颜回连忙说,不行,刚才有灰尘掉进瓦罐里,把饭弄脏了一些,我感到丢掉不好,就用手抓起来吃了,孔子,听了感慨地说,我所相信的是自己的眼睛,但眼睛看到的东西还是不可信的,我所依靠的是自己的脑子,戴脑子有时也靠不住,你们要记住,了解一个人确实不容易啊!

⑧ 耳听为虚,眼见为实的哲学含义

(1) 感性认识是理性认识的必经阶段和必要前提。占有感性材料的根本途径是参加实践,就个人而言,也可以使用他人提供的资料。他人提供的资料可以是对事物的如实反映。因此,耳听未必为虚。
(2) 感性认识是对现象的认识,可以凭人们的感官直接感知。事物的现象有真象与假象之分,假象不是对事物本质的如实体现。所以,眼见不一定为实。
现象包括真象和假象的哲学道理.
“耳听为虚,眼见为实”,它是说听别人讲和自己看到是不同的,看到的可以是真实情况,而听人讲往往是虚假的,道听途说,没有亲眼所见就不要相信。但眼见是不是一定为实呢?其实不一定。因为事物有真象和假象之分,如果眼睛看到的是假象,把假象误认为是真象,就会把虚误认为实了。
(1)感性认识是人们在实践中通过感觉器官与客观事物相接触,形成的对事物现象的认识。感性认识是理性认识的基础和必经阶段,但感性认识所认识的事物现象中有大量的还是零乱、片面、乃至虚假的东西,因此感觉器官所感到包括见到的不一定都是真实的。同时,现象有真象和假象,假象以否定的方式歪曲表现本质,并掩盖本质。仅凭感性认识或被假象所迷惑是不能正确认识事物的。所以“眼见未必实”
(2)人们的认识活动有两类,其中学习性认识活动,是学习别人总结出来的东西,虽然是听来的,但也可能是真实的。所以“耳听未必为虚”
(3)对于见与听、实与虚应作具体分析,眼见的可能是实,也可能不实;耳听的可能为虚,也可能不虚。不能笼统地说:“眼见为实,耳听为虚”。

⑨ 谁知道耳听为虚,眼见为实的典故

“耳听是虚,眼见为实。”这句《贤文》出自汉宣帝时的赵充国老将军。说的是汉宣帝时,西北边境上传来警报,说羌人时常出没骚扰,攻占城池,杀害官吏,情况十分严重。朝廷得报,立即召集会议,商量对策。大臣们都主张立即派遣大军,前去攻剿。可是当宣帝征询谁可以率领大军前去的时候,却噤若寒蝉,谁也不敢作声。 这时赵充国老将军自告奋勇,表示愿意到西北边境地区去看一看究竟。宣帝很高兴,少不了赞扬他一番,并且对他说:“依你估计,羌人实力如何,你需要多少兵马,多少武器和粮草,尽管提出要求。”赵充国说:“情况究竟如何,现在还不清楚,因此不便估计,更无法提出什么要求。耳听是虚,眼见为实,我要求亲自去看一看。等我到了那边,摸清了情况,然后草拟方略,再向您详细奏报。” 赵充国来到西北甘肃的金城郡,实地进行了调查研究,并且渡过黄河,侦察羌人地区的形势。又从俘虏口中,问明羌兵各部首领之间的关系等情况,于是定出了驻兵屯守的计划。主张对羌人不进行攻剿而采取分化瓦解,争取和好的政策,叫做“全师、保胜、安边之策”。赵充国就这样奏报了汉宣帝。但是汉宣帝听了朝中大臣的相反意见,仍然主张进兵攻剿。赵充国一再分析实际情况,据理力争,说明不出兵而“留屯田,得十二便;出兵,失十二利”的理由。赵充国反复奏报,汉宣帝和大臣们反复讨论,终于同意了赵充国的方案。此方案实施以后,果然效果很好,即节省了朝廷的费用,避免了将士流血,而且使汉人和羌人紧张关系随即安靖下来,真可谓是一举多得。

⑩ 眼见为实,耳听为虚体现了什么哲学道理辨析一下!

(1) 感性认识是理性认识的必经阶段和必要前提。占有感性材料的根本途径是参加实践,就个人而言,也可以使用他人提供的资料。他人提供的资料可以是对事物的如实反映。因此,耳听未必为虚。

(2) 感性认识是对现象的认识,可以凭人们的感官直接感知。事物的现象有真象与假象之分,假象不是对事物本质的如实体现。所以,眼见不一定为实。

高中二年级哲学期中考试
---------------------------------------------
现象包括真象和假象的哲学道理
“耳听为虚,眼见为实”,它是说听别人讲和自己看到是不同的,看到的可以是真实情况,而听人讲往往是虚假的,道听途说,没有亲眼所见就不要相信。但眼见是不是一定为实呢?其实不一定。因为事物有真象和假象之分,如果眼睛看到的是假象,把假象误认为是真象,就会把虚误认为实了。

2000年全国高考试题解析
--------------------------------
(1)感性认识是人们在实践中通过感觉器官与客观事物相接触,形成的对事物现象的认识。感性认识是理性认识的基础和必经阶段,但感性认识所认识的事物现象中有大量的还是零乱、片面、乃至虚假的东西,因此感觉器官所感到包括见到的不一定都是真实的。同时,现象有真象和假象,假象以否定的方式歪曲表现本质,并掩盖本质。仅凭感性认识或被假象所迷惑是不能正确认识事物的。所以“眼见未必实”
(2)人们的认识活动有两类,其中学习性认识活动,是学习别人总结出来的东西,虽然是听来的,但也可能是真实的。所以“耳听未必为虚”
(3)对于见与听、实与虚应作具体分析,眼见的可能是实,也可能不实;耳听的可能为虚,也可能不虚。不能笼统地说:“眼见为实,耳听为虚”。

高二哲学第五单元综合能力测试

热点内容
古代励志的名言 发布:2021-03-16 21:50:46 浏览:209
形容儿孙绕膝的诗句 发布:2021-03-16 21:49:35 浏览:878
席慕蓉赏析印记 发布:2021-03-16 21:48:26 浏览:311
权力很大含有手的成语 发布:2021-03-16 21:48:22 浏览:584
能听的儿童故事 发布:2021-03-16 21:48:15 浏览:285
关于足球的诗歌词句 发布:2021-03-16 21:47:40 浏览:870
拖拉机的古诗 发布:2021-03-16 21:42:53 浏览:571
亮甜的诗句 发布:2021-03-16 21:42:00 浏览:831
广东话生日快乐祝福语 发布:2021-03-16 21:38:55 浏览:409
嘘的短句 发布:2021-03-16 21:38:07 浏览: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