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语录佛教
Ⅰ 我需要一些关于佛教的经典语录
慧律法师编撰之《佛心慧语》及《清心语录》
《佛心慧语》http://boruo.goodweb.cn/books2/1621.htm
《清心语录》http://boruo.goodweb.cn/books2/1620.htm
部份内容摘要,详细请看上面网址
◆一个人,不能了解生命,生命对他来说是一种惩罚。
◆改变别人,不如先改变自己。
◆拥有财富的人,不如拥有智慧的人。
◆常常原谅自己的人,往往得不到上苍的原谅。
◆常常责备自己的人,往往能得到他人的谅解。
◆人很奇怪,不了解自己,却又每天想去干涉别人,弄得痛苦不堪。
◆人之所以痛苦,在于追求错误的东西。
◆有人的地方,就会有是非,把它看作很正常,你就不会难过,因为是——人嘛!
◆犯错是平凡的,原谅才能超凡。
◆任凭你有多大的快乐,无常总是来到。
◆制心一处,无事不办。
◆伤人之语,如水覆地,难以挽回。
◆大家都知道,生气是一种无知,又无济于事,可是又奈何不了它。正因为少‘悟’,放不下得失之故。
◆金钱化妆你的外表,佛法启悟你的内在。
◆五官刺激,不是真正的享受,‘内在安详’,才是下手之处。
◆自尊太强,优越感太重的人,将不堪一击,少许逆境,足以使他彻夜难眠。
◆嫉妒别人,仇视异己,就等于把生命交给别人。
◆诽谤他人就像含血喷人,先污染了自己的嘴巴。
◆轻信道听涂说,就像一只傻狗,别人随便扔了一块石头就急忙跑去捡。
◆不能把握现在,就无法获得永恒。
◆人心不好,环保、治安,自然不好。
◆遇到困难时不害怕,心中无事,是名真修。
◆时间总会过去的。
◆算命不如认命。
◆恨别人,痛苦的却是自己。
◆律己要严,待人要宽。
◆不要浪费你的生命,在你知道一定会后悔的地方。
◆怀著一颗感恩的心,忘记别人的缺点吧!
◆征服世界,并不伟大,一个人能征服自己,才是世界上最伟大的人。
◆平凡之人追求不平凡,智者则甘于平凡,却享受平凡。
◆能忍之人,事事称心;善嗔之人,时时地狱。
◆与其说你赚钱,不如说你被钱所赚,因为钱赚走了你的青春、时间、体力,和生命。
◆有志气的人发一次愿,终身坚持。没志气的人天天发愿,浮而不实。
◆稻穗成熟,头自然低下。
◆事能知足心常惬,人到无求品自高。
◆有才而性缓定属大才,有智而气和斯为大智。
◆有德不在年高,无智空长百岁。
◆彻底的认识你自己,你就会认识佛。
◆因小果大,莫以恶小而为之,莫以善小而不为。
◆真正的布施,是把烦恼、忧虑、分别、执著,通通放下。
◆若无‘是非’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
◆扫地扫地扫心地,心地不扫空扫地。
◆透视一切变化的结果都是‘空’,就不会挂碍任何事物。
◆佛性是每个人的心,所以自己就是主宰。
◆各有因缘莫羡人。
◆肯低头的人,永远不会撞到矮门。
◆不让古人是谓有志,不让今人是谓无量。
◆生命是妄想的产物。
◆吾爱吾师,吾尤爱真理。
◆不要相信权威,权威有时也会错误。
◆为而不有,善而不居。
◆烦恼比岁月更易催人颜老。
◆常常使别人过快乐日子的人,自己也必定很快乐。
◆诽谤他人就像含血喷人,先污染了自己的嘴巴。
◆想编织未来的美梦,现在正是时候。
◆千人千般苦,苦苦不相同。
◆向人低头,不曾矮小过。
◆作福莫如惜福,悔过莫如寡过。
◆量大福大。
◆遇顺境处之淡然,遇逆境处之泰然。
◆风平浪静,训练不出良好的水手。
◆填得饱你的肚子,却填不满人心贪念。
◆面对现实,逆境也会变为顺境,总有机会转机。逃避现实,虽暂时偷安,但没有翻身余地。
◆甩掉你的假面具,你就能享受到自然的喜悦。
◆凡夫转境不转心,圣人转心不转境。
◆过去,已成过去,它只是记忆的残影。
◆智者知幻即离,愚者以幻为真。
◆一念放下,万般自在。
◆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
◆黄金无种子,惟生于勤俭之家。
Ⅱ 佛教语录 人生感悟简短
恰恰用心时,恰恰无心用,无心恰恰用,常用恰恰无。
2.天上天下,唯我独尊,自观自回在,守本真心。答
3.所谓无上正等正觉者非他,即是真如本性,亦名自性清静心是也。
4.众生由其不达一真法界,只认识一切法之相,故有分别执著之病。
5.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虚妄者,言其是假非真,非谓绝对没有。
6.众生念念在虚妄之相上分别执著,故名曰妄念,言其逐于妄相而起念也;或难知是假,任复念念不停,使虚妄相于心纷扰,故名曰妄念,言其虚妄之相随念而起也。
7.根身器界一切镜相,皆是空花水月,迷著计较,徒增烦恼。
8.一切处无心是净;得净之时不得作净想,名无净;得无净时,亦不得作无净想,是无无净。(无净无无净,即是毕竟净。)
9.与外不染色声等,与内不起妄念心,得如是者名为证;得证之时不得作证想,名无证;得无证时,亦不得作无证想,是名无无证。(无证无无证,是名毕竟证。)
10.若起精进心,是妄精进;若能心不妄,精进无有涯。
11.一切处无心者,即修菩提、解脱、涅盘、寂灭、禅定乃至六度,皆见性处。
Ⅲ 佛教 经典语录
一、人之所以痛抄苦,在于追求错误的东西。 二、与其说是别人让你痛苦,不如说自己的修养不够。三、如果你不给自己烦恼,别人也永远不可能给你烦恼。因为你自己的内心,你放不下。四、好好的管教你自己,不要管别人。五、不宽恕众生,不原谅众生,是苦了你自己。六、别说别人可怜,自己更可怜,自己修行又如何?自己又懂得人生多少?七、学佛是对自己的良心交待,不是做给别人看的。八、福报不够的人,就会常常听到是非;福报够的人,从来就没听到过是非。九、修行是点滴的工夫。十、在顺境中修行,永远不能成佛。十一、你永远要感谢给你逆境的众生。十二、你随时要认命,因为你是人。十三、你永远要宽恕众生,不论他有多坏,甚至他伤害过你,你一定要放下,才能得到真正的快乐。十四、这个世界本来就是痛苦的,没有例外的。十五、当你快乐时,你要想,这快乐不是永恒的。当你痛苦时你要想这痛苦也不是永恒的。十六、认识自己,降伏自己,改变自己,才能改变别人。十七、今日的执着,会造成明日的后悔。十八、你可以拥有爱,但不要执着,因为分离是必然的。十九、不要浪费你的生命在你一定会后悔的地方上。二十、你什么时候放下,什么时候就没有烦恼。
Ⅳ 佛教经典语录
。。。。。。
无 有 所 得 故 !
心无挂碍,无挂碍故无有恐怖!
三世诸佛,亦弗如是!
。。。。。。。
Ⅳ 佛教经典语录
1、真抄正的修行和功德:让每个靠近你的人都很舒服!不刻意,不勉强,自然而然,从善如流。
2、水,看似清澈,并非因为它不含杂质,而是在于懂得沉淀;心,看似通透,不是因为没有杂念,而是在于明白取舍。
3、你的善良里,藏着你的福气,你有多善良,就会多有福。茫茫人海,坎坷旅途都是生命的一种历程,不必计较,无须介怀。你给自己一个高度,世界总会还你一个尺度。做人,心存善念者,必会好运连连,鸿福相伴。
4、人生就是一次长跑,输赢得失都是暂时的,从容淡定,张弛有度,才是人生的大智慧。
5、禅本无言,如人饮水,冷暖自知。不要纠结于别人的评说,照自己舒服的感觉生活。我们的幸福,不在别人眼里,而在自己心里。
6、命由己造,相由心生。世间万物皆是化相,心不动,万物皆不动,心不变,万物皆不变。
7、许多看似拥有的,其实未必真的拥有。那些看似离去的,其实未必真的离开。倘若因果真有定数,有朝一日,该忘记的都要忘记,该重逢的还会重逢。
Ⅵ 佛教哲理语录
何谓佛】
学佛人首先要明确的认识「佛」。「佛」是梵文音译,意思是圆满的智慧、究竟的觉悟。智慧、觉悟达到究竟圆满的人,就称之为「佛」,所以佛不是神仙。
中国古代教育的目标是「希圣希贤」,希望作圣人、作贤人,而圣贤与富贵、功名、权势是毫无关系的。孔老夫子是个平民,晚年从事於教学的工作,在中国历史上尊称他为「至圣先师」。就如同释迦牟尼佛在印度被尊称为「佛」,佛有究竟圆满的智慧,也就是说他明白宇宙人生的真相,通达因果变化的道理,这在中国称之为「圣人」,所以圣人与佛的意思是相通的。
【智慧的教育】
佛的教学枢纽,就是「破迷开悟」。觉悟之后,在大宇宙中,自己就能做得了主宰。所以,佛家是以智慧作主,因为智慧才能解决一切问题。圣贤的教育,可说都是智慧的教育。因为智慧开了,自然就离苦得乐。此乐不是富贵之乐,不是名闻利养、五欲六尘享受之乐。释迦牟尼佛一生三衣一钵,日中一食,树下一宿,他是真乐!孔老夫子的学生颜回,在物质生活上贫困不堪,「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用竹篓盛饭,以葫芦瓢当茶杯,这样的生活,一般人认为是苦不堪言,颜回却能过得很快乐。所以,离苦得乐不是改变我们生活的方式,而是完全在心境上做一个大转变。明白这些道理,所谓是「心安理得」;安是得定,清净心现前就快乐了。
其实,养这个身很容易,身的需要不多,所以有智慧、聪明之人,决不为这个身去造罪业,反而是愈简单的生活愈健康。何以会健康?快乐,所谓「人逢喜事精神爽」,人只要遇到自己欢喜的事情,就特别有精神。什麼事情是最欢喜的?明白宇宙人生的大道理,这是最欢喜的。这种欢喜、快乐称为「法喜充满」,是从内心里发出来的,而不是外来的,还能永远保持。何以故?自性觉是无有穷尽的,天天觉悟,年年觉悟,时时觉悟,处处觉悟,当然快乐!外面五欲六尘的享受,那是刺激,那种乐是无常的,不能常久保持,所以称为「坏苦」。
「佛」不但对现前清楚、明了,对过去无始、未来无终也都清楚、明了。他生於富贵是富贵佛,生於贫贱是贫贱佛,富贵、贫贱与他毫不相干。所以,不论是贫贱还是富贵,作佛的快乐是相同的、是平等的,决不是说富贵人快乐多一点,贫穷人快乐少一点。功名、富贵、权势有也好,没有也好,他都能自在随缘的度日。由此可知,唯有佛法能带给一切众生,真实究竟圆满的幸福。诸佛菩萨证得了,证得就是他真的得到了。
诸佛菩萨在哪里?各行各业都有。《华严经》的「善财童子五十三参」,有男女老少、各行各业,他们都觉悟、明白了,所以他们都是佛菩萨。学佛一定要对「佛」的概念清楚、明白,这非常重要。若不清楚、不明白,就是迷信,迷信决定与智慧相违背,为世人所厌弃。
虽然世间人厌弃迷信,可是实际上迷信的人很多。世间人喜欢觉悟、智慧,可是真正觉悟、有智慧的人并不多。这个趋向不只现前如是,过去如此,未来还如是。正因为事实如是,我们才肯定圣贤教育必定能够恢弘广大,普利一切众生,佛法讲是普度一切众生,因为这是众生所希求的。佛法何以不能推广?《大智度论》云「佛法无人说,虽智莫能解」,因为说的人太少了,没有人推行。
什麼样的人才能说、才能推行?智慧开了才行。所以,要想开智慧,希望自己像佛菩萨一样讲经说法,把佛法介绍给别人,就必须将障碍智慧的东西舍弃;用最浅显的话来讲,障碍智慧的是自私自利的念头,自私自利的行为。智慧不开,永远迷在事实真相之中,这是迷惑。人迷惑,必定随顺错误的知见、思想,於是就造业,造业就是错误的行为。由於错误的思想与行为,产生错误的果报,这个果报称为「六道轮回」。我们今天的处境就在其中,生生世世都沦落在六道里面。
Ⅶ 佛家所有经典语录
诸恶莫做,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
——语出〈阿含经〉。
世尊告诸比丘:“有四圣谛。何等为四?谓苦圣谛、苦集圣谛、苦灭圣谛、苦灭道迹圣谛。”
——语出〈杂阿含经〉
世尊告诸比丘:“色无常,无常即苦,苦即非我,非我者亦非我所,如是观者,名真实正观。如是受、想、行、识无常,无常即苦,苦即非我,非我亦非我所,如是观者,名真实正观。圣弟子如是观者,厌于色,厌受、想、行、识,厌故不乐,不乐故得解脱,解脱者真实智生:我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后有。”
——语出〈杂阿含经〉
佛告比丘:“有八正道,能断爱欲,谓正见、正志、正语、正业、正命、正方便、正念、正定。”
——语出〈阿含经〉
一切为天下,建立大慈意,修仁安众生,是为最吉祥。
《法句经·吉祥品》
爱人如爱己,率已以随人。
《四十华严》卷十二
为诸众生除无利益,是名大慈;欲与众生无量利乐,是名大悲;于诸众生心生欢喜,是名大喜;自舍己乐,施与他人,是名大舍。
《涅盘经·梵行品》
欲得净土,当净其心,随其心净则佛土净,随成就众生净,则佛土净。
《维摩经·佛国品》
莫轻小恶,以为无殃,水滴虽微,渐盈大器,凡罪充满,从小积成。
莫轻小善,以为无福,水滴虽微,渐盈大器,凡福充满,从纤纤积。
《法句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