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记散文哲理
1. 人生哲理的游记作文
还原内心住着的一个格格不入的我,依然喜欢我行我素,不理会规则、天马行空;就如同此刻跳跃的思想;有时非得把现实的条条框框在自我理想里拆得破烂不堪,才算不羁绊;说到底其实是自我束缚,世界那么大,思想那么宽,路都是一样的路,想怎么走是自己的事;何须用苍白的字眼给自己辩解;倒没想过自己的人生会有什么特别的故事,若是回顾些许有愧于自己的也许是曾经答应过自己的旅行是以另一种方式完成的不够完满;想想再去翻压在箱子里面曾经的笔记本,我也会依然喜爱夹在里面的那篇文章;虽然自毕业后就以尘封的方式搁放了;值得欣慰的是对于喜欢丢东西的我来说如此多年依然存在也算是一种不辜负了;那是曾经高中特别喜欢的一篇文章,当然也是源于沈从文的《边城》,因为边城的故事更钟爱那座城-凤凰;曾和我有同样期盼的知音说过要一起去的那座城,在我毕业后以工作的名义去过几次,找寻过文字里面的岁月,岁月里的故事,吊脚楼,石板路,砖瓦城墙到底少了什么?匆忙走后也没问自己~如今也没有细想过,究竟是物是人非还是物非人非也不想深究了;蓦然地觉得自己是有变化了,到底是岁月催人,少了多少刚硬;读一篇文章,听一首歌曲,看一部剧情诸如种种倒经常有别于以前的我,眼睛里的某些元素或者可以归为不易的感动。
2. 游记性哲理散文怎么写
如果没什么灵感的话,可以先找一条哲理名言,然后扩展开来就好了。
比如《增广内贤文》容中随便挑一句“黑发不知勤学早,看看又是白头翁”,可以编造一个浪费光阴的人物或者直接引用仲永的例子,只要记住一点,你要写的是这个道理就好了。凑字数更容易了,先抒发“逝者如斯”的感叹,然后再结合时间的重要,说说我们要趁好时光努力之类的,接着用柔和的笔调叙述个例子,最后概括的结尾,这是就差不多7、8百字了吧,一篇关于“惜时”的作文就成了。 你举一反三的想一下,我们在生活中奔波,即使在学习生涯里,也有诸多烦恼,我们感喟这个世界缤纷的同时,也学会了许多基本道理,只是自己有时候没发觉罢了,仔细归纳一下,你就会发现身边的每件事都是有章法的。 把你所想的,用散文的形式表现出来,只要是哲理性的,都是哲理散文。
3. 游记散文,通过描写事物,来悟出人生哲理。写什么事物,怎么写
作业的话,可以回想下自己日常生活中和伙伴一起游玩或者聚会时专遇到的一些传奇经历,挑选其属中某个难忘的事件,深入阐述,最后得出你自己的人生感悟。
比如:周末和伙伴去钓鱼,有些人没耐性,结果钓的鱼少,有些人做事专心,结果收获不菲(当然可以自己夸张些,形成鲜明的对比,从而得出,做人做事都要有耐心,有始有终或者其他你自己的观点总结)等等。
4. 请各位推荐名家经典散文或有哲理的散文..或文笔好的散文^^
推荐三毛,林清玄,矛盾的散文三毛的散文非常平淡,但令人感动林清玄的散文总有版一种淡淡的权哀愁,像少女的情怀矛盾的文章相对就比较有政治性,是可读的文章推荐林清玄的《清净之莲》《桃花心木》,.《生命的化妆》,.《黄金鼠》,《鸳鸯香炉 》,《白雪少年》 《人生若只如初相见》,《心田上的百合花》,《鸿断声里》等,都是非常优秀的作品
5. 哲理散文怎样写
其实要写好散文,先就要多读,多看,多想,多练笔。首先多看别人写的精典散文,学习名家的形散而神不散,散中带哲理,美文传天下。前面的朋友也说得对,用心去写,情融于中,但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呢,用情不专可以撰文呢,所以要花精力,花心思,静下心,苦用功,就会明白这样一个道理,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写诗也会呤,写散文也一样。 文字首先是一个伟大的发明,它的出现表示人类进入了文明时代。当文字可以用来组织文章时,当然,它承载的是更高度的人类文明。当我们这些人可以随心所欲地驾驭文字,热衷于用文字来写作,将一个个文字串接起来,而且将它呈现在别人面前时,也许我们不会想到“传播文明、承载精神”之类的词语,但我们至少应该想到,我们正在做什么。我们用着祖先发明的文字,是用来叙事说理、传情达意的,当我们赋予它们内容涵义时,至少应该是言之有物、条理清晰;当我们将它公布于众,它已经具备了传播功能与社会意义,我们的文章应该追求给人的愉悦的享受、阅读的美感、思想的启迪。 这样,我们在写文章时,我们就会以一种庄严的态度,而不会私自滥造一些空洞无物的文字垃圾、精神糟粕,肆意的写作,肆意地对待我们的读者。这样我们在选择题材时就会有所取舍,悲有悲的情,喜有喜的愉,那些庸俗之至、污秽不堪的东西,就应该从我们的笔下剔除出去。当然所有能担当起开拓思想、提升精神、启迪智慧的文字,具有了更高的社会价值,是一定会受到人们的肯定与喜爱的。 当然怎样写好散文是一个很大的范畴的问题,许多作家写过,理论家写过,写得十分经典与精彩,我想我们都是应该感受和学习的。而我只是一个写作三年的普通作者,但我可以以自己写散文及对散文积累的一些见解,写下来,以求与更多的朋友一起进步。 对于怎样的散文是一篇好散文,我至今赞同作家赵丽宏所说的一句话:“好的散文,应该是知、情、文并重。”“知”是知识性、思想性,“情”是情感、真情、情趣,“文”指个性与表述的方法。一篇文章,它有了一定的知识性或思想内涵,作者心中有了真情实感,然后用一种良好的表达方法表达出来,就是一篇好的散文了。 要如何做到这三点呢,我想这是每一个作者不只在写作中,更要在生活中积累、感悟、升华、提高的。因为题材的不同,文章可能会偏重于三点中的一方或二方(当然好的表述方法是必不可少的),有些文章偏重于知识性,偏重于思想哲理的阐述,有些则偏重的情感与心灵的呈现,文章有高下,境界有高低,这其中的一点就足以让我们用一生去追求,去努力做到,这是不容易的。而要将它们结合起来,创作一篇好的作品,更是要求作者有极高人格素养与文学素养,绝非易事。试想一个自己整日陷于苦闷之中不得解脱的人如何能写出思想上乘的作品,给人精神的滋养呢?所以为文先为人,这就是一个真理。而思想的深入与粗浅,见解的成熟与幼稚,题材的狭小与广博,体现在思想性散文中,又可以分出文章的平凡与出众来。也可以说是小家与大家的区别所在了。而一个感悟或一个哲理,或许要作家用一生半生去揣摩,这其中的功夫,应该不只是笔下的。而情感真情写出的文字才有生命力,文字才不会流于平泛。情感有浓郁有深沉,表达有含蓄有奔放,这造就了不同的表述风格,都可以成就好散文,但没有真情实感的文章如同没有灵魂,徒有一张或白或彩的糖果纸,却索然无味。当然这其中包括很平淡没有表现力的语言和华丽却空洞的语言。表述的方法也就是一个人的文风,也是千差万别,没有定的标准,都可以成就好文。一个人的文风因为题材的不同也可以有不同的表达,同一件事,同一种感情都可以有不同的表达方式。就散文的构图,有写实、写意、象征、怪异、意识流之分,而散文的文情,又有沉郁、冲淡、冷峻、欢欣之别,我想一个好的作者,他自然能形成自己的表达的特色,驾轻就熟地依据自己的题材,于无技巧的自然天成中将散文写得圆熟精彩。当然这其中的功夫下在哪,大家应该是明白的。这其中包含个人的天赋与悟性,还有各方面的积累。 其实任何一个小的话题都可以成为一个主题,都有着很深的学问等我们探究。如散文的审美印象储蓄、散文的灵感引爆与审美印象捕捉、散文的构图设计、散文的文情,再言散文的语言、散文的真、散文的形散神不散、散文的文格与人格,再如散文的游记、散文的亲情、散文的叙事、散文的说理怎么写,每一个主题又有着许多更多的小问题,有着潜藏不尽的学问。我想说的是,我们所知道的还很少,究竟要不要学散文理论,学多少,怎么学呢,我想亦是一个值得探究的问题。或许我来抛个砖,希望能引来玉吧。 由我自己而言,我是看了少数的理论,也是粗看,看一些人的作品,不喜欢的怎么有名都不看。我觉得理论适当看有有必要的,但也许关键也只是几句话的启迪。多看好文或名家之作肯定是好的,能开拓我们的思路,提高我们的鉴赏水平,潜移默化中得到许多熏陶,也提升了自己。 追问: 给点实用的行不?您回答的这个和 哲理散文 有关吗?(づ ̄ 3 ̄)づ 回答: 如何写 哲理散文 一、 优化 整体结构 。 1. 以警句的形式确立各段 中心句 。 2. 各段从不同角度、层次 阐明 中心。 我们要珍惜时间 (为什么珍惜:宝贵、易逝;怎样珍惜: ) 我们要珍惜亲情 (为什么珍惜:重要、易忽视、易 代沟 怎样珍惜: ) 我们要 珍惜友情 (为什么珍惜:重要、易忽视、易误解 怎样珍惜: ) (时间是最宝贵的财富 亲情是最无价的感情 友情是生命的 无穷动 力) 如何修改以上文章呢? 宜从其中一个方面来缩小话题,不应面面俱到 首句勿单调, 句式 应多点变化,否则千人一面 各段应分别有个议论的侧重点,不能 泛泛 而谈 修改 范例 :提炼中心句 珍惜友谊 段一:友情很重要,要珍惜 友情是人生最可贵的情感之一 友情是快乐的源泉 友情是人的 精神支柱 友情是人生的最大伴侣 友情是心灵的最大 慰藉 段二:友情易碎,更要珍惜 友情也是很脆弱的 友情往往会被我们忽视 友情虽然可贵,但是极易破碎 友情是容易受伤的 友谊一旦失去,很难找回 段三:如何珍惜? 友情需要勾通 友情需要理解 友情需要信任 友情需要热心 友情需要真诚 友情需要节制 二、 充实各段内容。 1. 以景与物中的哲理来比喻 人生哲理 友情也是很脆弱的。正 如花 儿虽美丽,可却易凋零; 小溪 虽清澈,却也易干涸;蝶儿虽自在,却易受伤害。美好的事物虽然倍受青睐,可却也很脆弱。友情亦如此,因此我们更应该珍惜。 有人说,友谊是 玻璃制品 ,是易碎的。 水晶 虽晶莹 剔透 ,却易碎; 瓷器 虽然光滑 细腻 ,却易裂; 名表 虽然 华贵 精致,可却易坏。 2. 用熟悉的事理来 类比 说理 友谊往往会被我们忽视。我们很容易忽视早起的太阳,我们也容易忽视清新的空气,我们总忽视 夏夜 的蛙鸣,我们易于忽视秋日的虫鸣。我们对这些事物太习以为常了,以致于我们往往会忽略它们,可一旦失去后,我们又会发现它们的珍贵。 3. 用一串细节、场景等来铺排说理 友谊需要彼此的共同努力。当朋友赌气时,给她一个 谅解 的字条;当朋友松懈时,给她一句忠诚的劝告;当朋友丧气时,给她一个鼓励的微笑;当朋友胜利时,给她一个热情的拥抱;当朋友生病时,给她一个虔诚的祈祷。 4.详细描写二、三处具体细节来形象说理 例:《 黄土 》
6. 余秋雨的《都江堰》是哲理散文、它与游记散文有什么的不同
(3)写景散文
以描绘景物为主的散文。这类文章多是在描绘景物的同时抒发感情,或借景抒情,或寓情于景,抓住景物的特征,按照空间的变换顺序,运用移步换景的方法,把观察的变化作为全文的脉络。生动的景物描绘,不但可以交代背景,渲染气氛,而且可以烘托人物的思想感情,更好的表现主题。例如:刘白羽的《长江三峡》。
(4)哲理散文
哲理,是感悟的参透,思想的火花,理念的凝聚,睿智的结晶。它纵贯古今,横亘中外,包容大千世界,穿透人生社会,寄寓于人生百态家长里短,闪现在思维领域万千景观。 高明的作者,善于抓住哲理闪光的瞬间,形诸笔墨,写就内涵丰厚、耐人寻味的美文。时常涵咏这类美文,自然能在潜移默化中受到启迪和熏陶,洗礼和升华,这种内化作用无疑是巨大的。 哲理散文以种种形象来参与生命的真理,从而揭露万物之间的永恒相似,它因其深邃性和心灵透辟的整合,给我们一种透过现象深入本质、揭示事物的底蕴、观念具有震撼性的审美效果。把握哲理散文体现出的思维方式,去体悟哲理散文所蕴藏的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文化积淀。 1.哲理散文中的象征思维:哲理散文因为超越日常经验的意义和自身的自然物理性质,构成了本体的象征表达。它摒弃的是浅薄,而是达到一种与人的思想情性相通、生命交感、灵气往来的境界,我们从象征中获得理性的醒悟和精神的畅快,由心灵的平静转到灵魂的震颤,超越一般情感反应而居于精神的顶端。 2.哲理散文的联想思维:由于哲理散文是个立体的、综合的思维体系,经过联想,文章拥有更丰富的内涵,不至于显得单薄,把自然、社会、人生多个角度进行了融合。 3.哲理散文中的情感思维:哲理散文在本质意义上是思想表达对情感的一种依赖。“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由于作者对生活的感悟过程中有情感参与,理解的结果有情感及想象的融入,所以哲理散文中的思想,就不是一般干巴巴的议论,而是寓含了生活情感的思想,是蘸满了审美情感液汁的思想。从哲理散文的字里行间去读解到心智的深邃,理解生命的本义。这就是哲理散文艺术美之所在。
7. 跪求一篇游记性哲理散文
夕阳恋就了海洋,在地平线上将人影拉的越来越长,我站在海岸边上,任那无忌的海风将我的长发肆意的蹂躏,汽车叫嚣的轰鸣,留下席卷后的尘影。远处扶持而来佝偻身影,一步一行间带着温馨,或微笑,或清谈,或回味。
8. 富含哲理的游记散文
品读西湖
走出狭小的心房,便走进了美丽的天堂。捎带一只思想的行囊,一路采撷天堂里的灿烂。
——题引
这是一个雨后初霁的下午。跨出杭州的大门,我们跟随导游来到西子湖畔,以最阳光的心情,寻找诗情画意,遍赏山色湖光。
夏日的西湖花枝招展,水光潋滟,山岭葱茏,充满诱惑。
水。驻足湖边杨柳岸,看美丽在阶前流淌,听小鸟在枝头欢唱。丝绦曼舞纤腰,锦鳞游戏清波。水莲迎风吐艳,荷盖铺展青霞。掬一捧水盛在手里,轻洒在脸上,让氤氲的水气从张开的毛孔渗入每一寸肌肤,随血液流遍全身,沁入心脾,让身上的每一个细胞都享受一丝清爽,一份惬意。
有船靠岸了。我赶紧抖抖手,随大流挤入船身,爬上顶层。船头水花朵朵,四周波光粼粼,一阵清风吹来,撩起衣襟裙带,感觉真的好爽耶。
湖。湖不大,幽微灵秀,静逸柔美。
游船载着我们高歌航行。矗立船头,登高望远,长堤卧波,小岛摇绿。亭台楼阁点缀其间,蓝天碧水相印成趣,薄雾如纱梦迷离。透过这层飘渺的霓裳,你是否瞥见她隐约外泻的春光,深湖微澜的美艳?你是否感受到它容纳江流的气度,举重若轻的成熟?无怪乎人们把西湖比作杭州的眼睛,那是因为他们读懂了她的灵动深邃;无怪乎苏轼吟出了“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那是因为他品出了西湖的绝妙韵味。
山。山不高,却俊朗神秘,脑子里装满了故事传奇。你看,他手臂一弯,就把西湖拢在了怀里,就守住了心灵的绿荫,就坐拥了人生的美丽。相同的生存理念和追求,使他们携手同行,配合默契。秀四季乌龙蚕丝,与来宾共舞细品;酿一坛天堂美酒,与历史文化干杯,让全世界为之陶醉……
极目远方,我们看到了一溜别致的楼宇,倚靠着起伏的山峦。“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的诗意若隐若现。楼宇内外,宋高宗一度开心的笑着。西
湖歌舞的缠绵旋律,听得他昏昏然不辨荣辱,美景美女的多彩多姿,更使他乐不思蜀。民间疾苦,无暇问,国运衰危,无心顾。殊不知,遗弃了人民的昏君,最终也
逃脱不了被人们唾弃的宿命,腐烂在历史的角落里。千百年前的笙歌琴韵,也早已化作警笛长鸣,不断催人警醒。
回眸苏堤白堤交汇处,历史的光芒穿刺迷眼,到处弥漫着英雄的气息,呈现出一派峥嵘气象。近千年的风风雨雨,早已涤荡了风波亭的点点残血,岳飞,战功赫赫的一代名将,而今安在?他就安睡在这里。“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佞臣”。侧耳听,“精忠报国”的誓言犹在上空回响;抬望眼,仰天长啸的铁血男儿,穿过漫长的时光隧
道,正向我们走来。且不说金戈直捣胡虏巢穴,铁蹄踏遍贺兰山缺,是何等的风雷激荡,令敌人闻风丧胆,单是一首气势磅礴、豪迈悲壮的《满江红》,便可朗照南
宋的万里荒原,半壁江山!心无色,焉能示如此之鲜红?人无格,何以昭如此之凛然?碧血丹心苍天可鉴。他用大无畏的英雄气概,感召日月的赤胆忠心,筑起了一
座神圣的祭坛,站成让后人仰望的高度,向世人诠释生命的要义,让生命在永恒的高贵中不朽。遗憾的是苏白两堤正在修缮当中,岳庙可望不可及。然而,长长的围栏挡住了我们的身体,却挡不住我们的景仰之情,一股浩然正气在心中油然而生。于是我们面朝岳庙站定,向英雄致敬。
历史在青河中沉浮,时间如
丝绸般滑过,转眼间西湖被留在了身后,眼前已是佛门净地——灵隐飞来峰。有句话叫“读史以明志,韬光正气锐气;诵经为修身,静养德行操行”。逝去的是历
史,留下的是风景,寄托的是精神。于是我们开始与济公谋面,找佛祖交心;领略佛教文化,聆听古刹钟声;贴近空灵大境界,沾得净水涤灵魂,直到暮云合壁,才匆匆踏上归程,脚步里却注满了留恋。
万水千山总关情。总是收不回的目光啊,看不尽的风景,品不完的画意与诗情。
9. 哲理散文怎么写应该注意些什么
转一篇:
其实要写好散文,先就要多读,多看,多想,多练笔。首先多看别人写的精典散文,学习名家的形散而神不散,散中带哲理,美文传天下。前面的朋友也说得对,用心去写,情融于中,但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呢,用情不专可以撰文呢,所以要花精力,花心思,静下心,苦用功,就会明白这样一个道理,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写诗也会呤,写散文也一样。
文字首先是一个伟大的发明,它的出现表示人类进入了文明时代。当文字可以用来组织文章时,当然,它承载的是更高度的人类文明。当我们这些人可以随心所欲地驾驭文字,热衷于用文字来写作,将一个个文字串接起来,而且将它呈现在别人面前时,也许我们不会想到“传播文明、承载精神”之类的词语,但我们至少应该想到,我们正在做什么。我们用着祖先发明的文字,是用来叙事说理、传情达意的,当我们赋予它们内容涵义时,至少应该是言之有物、条理清晰;当我们将它公布于众,它已经具备了传播功能与社会意义,我们的文章应该追求给人的愉悦的享受、阅读的美感、思想的启迪。
这样,我们在写文章时,我们就会以一种庄严的态度,而不会私自滥造一些空洞无物的文字垃圾、精神糟粕,肆意的写作,肆意地对待我们的读者。这样我们在选择题材时就会有所取舍,悲有悲的情,喜有喜的愉,那些庸俗之至、污秽不堪的东西,就应该从我们的笔下剔除出去。当然所有能担当起开拓思想、提升精神、启迪智慧的文字,具有了更高的社会价值,是一定会受到人们的肯定与喜爱的。
当然怎样写好散文是一个很大的范畴的问题,许多作家写过,理论家写过,写得十分经典与精彩,我想我们都是应该感受和学习的。而我只是一个写作三年的普通作者,但我可以以自己写散文及对散文积累的一些见解,写下来,以求与更多的朋友一起进步。
对于怎样的散文是一篇好散文,我至今赞同作家赵丽宏所说的一句话:“好的散文,应该是知、情、文并重。”“知”是知识性、思想性,“情”是情感、真情、情趣,“文”指个性与表述的方法。一篇文章,它有了一定的知识性或思想内涵,作者心中有了真情实感,然后用一种良好的表达方法表达出来,就是一篇好的散文了。
要如何做到这三点呢,我想这是每一个作者不只在写作中,更要在生活中积累、感悟、升华、提高的。因为题材的不同,文章可能会偏重于三点中的一方或二方(当然好的表述方法是必不可少的),有些文章偏重于知识性,偏重于思想哲理的阐述,有些则偏重的情感与心灵的呈现,文章有高下,境界有高低,这其中的一点就足以让我们用一生去追求,去努力做到,这是不容易的。而要将它们结合起来,创作一篇好的作品,更是要求作者有极高人格素养与文学素养,绝非易事。试想一个自己整日陷于苦闷之中不得解脱的人如何能写出思想上乘的作品,给人精神的滋养呢?所以为文先为人,这就是一个真理。而思想的深入与粗浅,见解的成熟与幼稚,题材的狭小与广博,体现在思想性散文中,又可以分出文章的平凡与出众来。也可以说是小家与大家的区别所在了。而一个感悟或一个哲理,或许要作家用一生半生去揣摩,这其中的功夫,应该不只是笔下的。而情感真情写出的文字才有生命力,文字才不会流于平泛。情感有浓郁有深沉,表达有含蓄有奔放,这造就了不同的表述风格,都可以成就好散文,但没有真情实感的文章如同没有灵魂,徒有一张或白或彩的糖果纸,却索然无味。当然这其中包括很平淡没有表现力的语言和华丽却空洞的语言。表述的方法也就是一个人的文风,也是千差万别,没有定的标准,都可以成就好文。一个人的文风因为题材的不同也可以有不同的表达,同一件事,同一种感情都可以有不同的表达方式。就散文的构图,有写实、写意、象征、怪异、意识流之分,而散文的文情,又有沉郁、冲淡、冷峻、欢欣之别,我想一个好的作者,他自然能形成自己的表达的特色,驾轻就熟地依据自己的题材,于无技巧的自然天成中将散文写得圆熟精彩。当然这其中的功夫下在哪,大家应该是明白的。这其中包含个人的天赋与悟性,还有各方面的积累。
其实任何一个小的话题都可以成为一个主题,都有着很深的学问等我们探究。如散文的审美印象储蓄、散文的灵感引爆与审美印象捕捉、散文的构图设计、散文的文情,再言散文的语言、散文的真、散文的形散神不散、散文的文格与人格,再如散文的游记、散文的亲情、散文的叙事、散文的说理怎么写,每一个主题又有着许多更多的小问题,有着潜藏不尽的学问。我想说的是,我们所知道的还很少,究竟要不要学散文理论,学多少,怎么学呢,我想亦是一个值得探究的问题。或许我来抛个砖,希望能引来玉吧。
由我自己而言,我是看了少数的理论,也是粗看,看一些人的作品,不喜欢的怎么有名都不看。我觉得理论适当看有有必要的,但也许关键也只是几句话的启迪。多看好文或名家之作肯定是好的,能开拓我们的思路,提高我们的鉴赏水平,潜移默化中得到许多熏陶,也提升了自己。
10. 名家经典哲理散文
名家散文很多,推荐几部余秋雨的散文
1.《山居笔记》 1995年
《山居笔记》一书的写作,始于一九九二年,成于一九九四年,历时两年有余。为了写作此书,作者辞去了学院的行政职务,不再上班,因此这两年多的时间十分纯粹,几乎是全身心地投入。投入那么多时间才写出十一篇文章,效率未免太低,但作者的写作是与考察联在一起的,很多写到的地方不得不一去再去,快不起来。记得有一次为了核对海南岛某古迹一副对联上的两个字,几度函询都得不到准确回答,只得再去了一次。这种做法如果以经济得失来核算简直荒诞不经,但文章的事情另有得失,即所谓“得失寸心知”。
2.《霜冷长河》 1999年
惊人的安静,但这种安静使它成了一条最纯粹的河。清亮、冷漠、坦荡,岸边没有热闹,没有观望,甚至几乎没有房舍和码头,因此它也没有降格为一脉水源、一条通道。
它保持了大河自身的品性,让一件件岸边的事情全都过去,不管这些事情一时多么重要、多么残酷、多么振奋,都比不上大河本身的存在状态。
它有点荒凉,却拒绝驱使;它万分寂寞,却安然自得。很快它会结冰,这是它自己的作息时间表,休息时也休息得像模像样……
3.《千年一叹》 2000年
这是一本日记,记录了余秋雨在千年之交随香港凤凰卫视“千禧之旅”越野车跋涉四万公里的经历。
他们一行人是去寻找人类古代文明的路基,却发现竟然有那么多路段荒草迷离、战壕密布、盗匪出没。完全不知道下一公里会遇到什么,所知道的只是一串串真实的恐怖故事。
在“千禧之旅”即将结束之时,作者写下这样的一段话:“四个月冒险奔波,天天都思念着终点。今天我们到了,回头一看,却对数万公里的尺尺寸寸产生了眷恋。那是人类文明的经络系统,从今以后,那里的全部冷暖疼痛,都会快速地传递到我的心间。”
4《行者无疆》 2001年
行者独步于遥远的旷野,
素昧平生的未知,遭遇处处的难题,
只因为一个执着的信任,
敢于把世界上任何一片土地都放在脚下,
为后来人度步出一往无垠的疆土 。
5.《借我一生》 2004年
是余秋雨对中国文化界的“告别之作”,涉及他和他的家族诸多不为人知的经历,还描绘了记忆中文革时“大揭发”、“大批判”的整人模式……从前辈到自己,作者以平实、真实的记忆组成一部文学作品。
“我历来不赞成处于创造过程中的艺术家太激动,但写这本书,常常泪流不止。” ——余秋雨
6.《笛声何处》 2004年
中国历史充斥着金戈铁马,但细细听去,也回荡着胡笳长笛。只是,后一种声音太柔太轻,常常被人们遗忘。遗忘了,历史就变得狞厉、粗糙。这本书要捕捉的,就是曾经让中国人痴迷了两百年之久的昆曲的笛声。在《笛声何处》当中,余秋雨依旧以其一贯的文化的视角、散文的风格,关注的则是另一种历史的、音乐的非物质的文化。余秋雨称,《笛声何处》的创作准备早在12年前就已经开始了。当时,《文化苦旅》还没有进入台湾,余秋雨赴台所到之处的一系列活动,均是以昆曲学者的身份受到接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