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励志语录 » 以德配位的格言

以德配位的格言

发布时间: 2021-02-11 23:07:46

⑴ 符合“以德为行,以学为上”为主题的50字以内的格言

以德为行,以学为上”主题教育活动作了部署.一是认真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各党总支要按照党委《关于认真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的通知》的要求,在师生中认真抓好十七大精神的学习宣传贯彻工作.学习贯彻十七大精神,要联系实际,尤其要联系本单位的实际,要联系教师和学生的特点,要联系迎接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的工作,追求最佳学习效果.要通过学习贯彻十七大精神,让广大党员焕发工作热情,为迎评促建工作做实实在在的工作,为迎评促建工作作出贡献.二是进一步认识开展“以德为行,以学为上”主题教育活动的重要性.“以德为行,以学为上”的重要意义在于解决学校要为社会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的问题,开展“以德为行,以学为上”主题教育活动的目的是为了加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使学生加强思想道德的修养,真正把时间和精力用于学习,形成良好的学风,多读书,读好书,做一个有责任感的人.要通过开展“以德为行,以学为上”主题教育活动,为构建和谐校园,促进教风、学风、校风建设,为迎评促建作贡献.对学生进行“以德为行,以学为上”教育,是为学生今后更好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如果每位教师、机关干部、学生都认真践行“以德为行,以学为上”,学校的生态环境一定会更好.三是要加强党建工作,切实抓好师德建设.各党总支、教工党支部要认真抓好党建工作,把“以德为行,以学为上”教育工作贯穿在党建工作中,大力加强师德建设.在教师中开展“以德为行,以学为上”教育,其本质就是加强师德建设,要求老师首先要为学生树立榜样,真正做到“以德为行,以学为上”,也就是说,一名教师要成为优良的老师,首先要有高尚的品德和丰富的学识,认真践行新时期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在开展“以德为行,以学为上”教育活动中,加强师德建设的工作,要认真围绕以下几个问题开展.第一,为什么要加强师德建设.充分认识加强师德建设的重要意义.第二,教师师德的现状如何.在肯定师德现状的主流是好的的同时,也要看到高校教师还存在师德缺失的现象.第三,如何加强师德建设.要采取形式多样,确实有效的措施,加强师德建设,提高我校的师德建设水平.第四,如何为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作贡献.师德建设要落在实处,要为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做实实在在的工作,首先要把自身的工作做好.第五,教师为什么要“以德为行,以学为上”.这是提高修养,增添学识的需要,是培养学生的需要,是为学生树立良好形象的需要.

⑵ 德能配位的意义是什么

指的是某人的品德修养操行,必须高尚。必须能与所任的职位相符,相匹配。(否则就不配当那么大的官!)

⑶ 什么叫让德足以配位

也就是一个人完全可以胜任某个职务或岗位,德指才能、能力、水平。

⑷ 佛说以德配位广结广结善缘

我不认为佛说过“以德配位”什么的。不信可去《大藏经》中找找看。现在都有电子版的了,一搜就知道有没有了。

不懂问我,希望能对您有帮助,阿弥陀佛!

⑸ 以“德”“学”为主题的励志格言

劳动的崇高道德意义还在于,一个人能在劳动的物质成果中体现他的智慧、技艺、对版事业权的无私热爱和把自己的经验传授给同志的志愿。 —— 苏霍姆林斯基
有学问而无道德,如一恶汉;有道德而无学问,如一鄙夫。 —— 罗斯福

⑹ “德不配位必有余殃”出自哪里

出自《朱子家训》。

意思是做的事违背人伦,必遭天谴。你的德行浅,占据高位,必有灾。

(6)以德配位的格言扩展阅读:

德不配位必有余殃,厚德方能载物。

有一次,郭德纲接受金星的采访,金星问他:“现在招收弟子有什么标准。”

郭德纲说:“以前招收弟子,主要看天赋能耐,看是不是吃相声这口饭的。”

金星接着又问,现在呢?

郭德纲说:“现在最主要看人品,因为能力我可以慢慢把他培养起来,但是人品不好,我能怎么办?我啥辙都没有啊!”

越是经历过人生跌宕起伏的人,越能体会到人际交往中,人品到底有多重要。而鉴别一个人品最好的一种方式,看一个人的原则和底线,并且看他对原则和底线的坚守。

有句话:窘其所不为,贫视其所不取。意思是:看一个人品行,看他贫穷不得志的时候,要看他坚持不做什么。

一个人人品的好坏,不仅仅看了他做了多少好事。而是看他在能做坏事的时候,到底能坏到什么程度,这个坏的程度就是他做人的底线和原则。

1.国课早完,即囊橐无余,自得至乐。

2.读书志在圣贤,非徒科第;为官心存君国,岂计身家。

3.守分安命,顺时听天。为人若此,庶乎近焉。

4.心可挽乎命,最要存仁道。命实造于心,吉凶惟人召。

5.信命不修心,阴阳恐虚矫。修心一听命,天地自相保。

《朱子家训》,作者朱用纯(1627 ~ 1698 年),字致一,号柏庐,明末清初江苏昆山县人,著名理学家、教育家,但也有人认为《朱子家训》为南宋朱熹所做。《朱子家训》是“经典诵读口袋书”的一种,又名《朱子治家格言》、《朱柏庐治家格言》,是以家庭道德为主的启蒙教材。

其中,许多内容继承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优秀特点,比如尊敬师长,勤俭持家,邻里和睦等,在今天仍然有现实意义,当然其中封建性的糟粕如对女性的某种偏见、迷信报应、自得守旧等是那个时代的历史局限,我们是不能苛求于前人的。

《朱子家训》仅522字,精辟地阐明了修身治家之道,是一篇家教名著。

⑺ 关于礼德的格言


●如果没有德行,人类就是一种忙碌、有害和可怜的生物,不会比任何一种渺小的害虫更优越(培根)

●使自己快乐也使他人快乐,别伤害自己也别伤害他人,我以为这就是伦理学的全部意义(尚福尔)

●道德中最大的秘密是爱(英国)

●道德的基础是人类精神的自律(马克思)

●如果你的道德观念令你消沉,那它们就一定是错误的道德观念----(史蒂文生)

●德行啊,你是纯朴的灵魂的崇高科学(卢梭)

●应该热心地致力于照道德行事,而不要空谈道德----(德谟克里特)

●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惟贤惟德,能服行人----(三国·刘备)

●德行的实际是由行为,不是由文字(夸美纽斯)

●微小的德行,胜似美好的格言

●道德首先被要求的是支配自己康德)

●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资治通鉴)

●智慧和德行,有如一辆车的两个轮子(日本)

●艺高不如德高

●做得成宰相,不一定能做得好一个人(土耳其)

●道德常常填补智慧的缺陷,而智慧却永远填补不了道德的缺陷-----(意大利)

●聪明用于正路,愈聪明愈好;聪明用于邪路,愈聪明愈糟

●恶人胸中的学问,像疯子手中的利剑(欧洲)

●以为智慧比美德更重要的人,会失去自己的智慧(犹太人)

●德行与技艺是子孙最好的产业(英国)

●道德是永存的,而财富是每天都在更换主人的(希腊)

●美德可以打扮一个人,而财富只有装饰房子(欧洲)

●贪婪的人失掉名誉,追求金钱的人失掉德行(印度)

●金钱与贪欲,是最无道德的恶魔(意大利)

●宁可穷而有志,不可富百失节(罗马尼亚)

●对一个人的评价,不可视其财富出身,更不可视其学问的高下,而是要看他的真实的品格(培根)

礼貌是一种语言。它的规则与实行,主要要从观察,从那些有教养的人们举止上去学习。 ——洛克
有文化教养的人能在美好的事物中发现美好的含义。这是因为这些美好的事物里蕴藏着希望。 ——王尔德

性情的修养,不是为了别人,而是为自己增强生活能力。 ——池田大作

礼貌出自内心,其根源是内在的,然而,如果礼貌的形式被取消,它的精神与实质亦随之消失。 ——约翰·霍尔

仁义礼善之于人也,辟之若货财粟米之于家也。 ——荀子

满招损,谦受益,莫伸手,终日乾乾,自强不息。 ——陈毅

没有伟大的品格,就没有伟大的人,甚至也没有伟大的艺术家,伟大的行动者。

——罗曼·罗兰

在男人身上,智慧和教养最要紧,漂亮不漂亮,对他来说倒算不了什么!要是你头脑里没有教养和智慧,那你哪怕是美男子,也还是一钱不值。 ——契珂夫

教养中寄寓着极大的向往——对美好和光明的向往。它甚至还有一个更大的向往——使美好和光明战胜一切的向往。 ——阿诺德

礼貌使有礼貌的人喜悦,也使那些受到人家礼貌相待的人们喜悦。

——孟德斯鸠

我深信,再也没有比人的外表(与其说是外表本身,不如说是对外表动人不动人的信念)对于人的发展会有这样惊人的影响。 ——列夫·托尔斯泰

无知的人总以为他所知道的事情很重要,应该见人就讲。但是一个有教养的人是不轻易炫耀他肚子里的学问的,他可以讲很多东西,但他认为还有许多东西是他讲不好的。 ——卢梭

人之所以为贵,以其有信有礼;国之所以能强,亦云惟佳信与义。

——唐张九龄

良好的礼仪的功用或目的只在使得那些与我们交谈的人感到安适与满足,没有别的。要能做到通过恰如其分的普通的礼节与尊重,表明你对他人的尊敬、重视与善意。这是一种很高的境界,要能做到这种境地,而又不被人家疑心你谄媚、伪善或卑鄙,是一种很大的技巧。 ——洛克

人类追求的无非是快乐,因此有礼貌的人较之有用处的更能得到别人的欢迎,一个真挚朋友的能力、真诚和善意,往往不易抵消他的严肃与坚实的表示所产生的不安。 ——洛克

知识必需用礼貌来装饰并抚平他在世间的道路,没有它们,知识就像一颗硕大而粗糙的钻石,为了好奇与它实质上的价值而收置在树里固然好,但是琢磨之后却更为珍贵。 ——查里德菲尔

要想有教养,“就要去了解全世界在谈论和思索的最美好的东西”。

——阿诺德

生活里最重要的是有礼貌,它比最高的智慧,比一切学识都重要。

——佚名

一人勇敢而率真的灵魂,能用自己的眼睛去观照,用自己的心去爱,用自己的理智去判断。不做影子,而做人。 ——罗曼·曼兰

切忌浮夸铺张。与其说得过分,不如说得不全。 ——列夫·托尔欺泰

人不可有傲气,但不可无傲骨。 ——徐悲鸿

衣冠不正,则宾者不肃。 ——管仲

进退无仪,则政令不行。 ——管仲

修养的本质如同人的性格,最终还是归结到道德情操这个问题上。

——爱默生

怀着善意的人,是不难于表达他对人的礼貌的。 ——卢梭

一个人要帮助弱者,应当自己成为强者,而不是和他们一样变成弱者。对于他们已经做了坏事,不防宽大为怀,如果你愿意。对于他们将做未做的坏事可决不能放松。 ——罗曼·罗兰

让一得百,争十失九。 ——马克

谦逊是美德的色彩。 ——提奥格尼斯

礼之大本,以防乱也。 ——柳宗元

德行比人情世故更难获得;青年人失掉了德行是很少能够再恢复的。怯懦无能和不懂人情世故是大家归给私家教育的过错,其实这并不是在家庭里面进行教育的必然结果,也并不是无法医治的毛病。如果说家里溺爱太过,常常使人懦弱无能,应该竭力避免,那主要是因为我们的目的是为了德行的缘故。

——洛克

彬彬有礼的风度,主要是自我克制的表现。 ——爱默生

这种落于俗套的高贵和风雅是再平庸低劣不过的。 ——雨果

其交也以道,以接也以礼。 ——孟子

贫而无诌,富而无骄。 ——子贡

没有经过琢磨的钻石是没有人喜欢的,这种钻石戴了也没有好处。但是一旦经过琢磨,加以镶嵌之后,综们便生出光彩来了。美德是精神上的一种宝藏,但是使他们生出光彩的则是良好的礼仪。 ——洛克

骄傲的人必然嫉妒,他对于那最以德性受人称赞的人便怀忌恨。

——斯宾诺莎、

这就是纯朴性格的好处:如果说这种性格有时会叫人作出非常笨拙的事情,如果说这种性格在上流社会几乎可以肯定会让具有它的人遭到毁灭,那么从另一方面说,这种性格对于具有相近性格的人来说,它的影响却是迅速的,具有决定性意义的。 ——司汤达

有耐心的人,能得到他所期望的。 ——富兰克林

在风度上和在各种事情上一样,惟一不衰老的东西,是心地。心地善良的人单纯朴实。 ——巴尔扎克

当一个人是一个真正的人的时候,他就应当与大言不惭和骄揉造作之间保持等距离,既不夸夸其谈,也不扭捏取宠。 ——雨果

对于心地善良的人来说,付出代价必然得到报酬这种想法本身就是一种侮辱。美德不是装饰品,而是美好的心灵的表现形式。 ——纪德

傲不可长,欲不可纵,乐不可极,老不可满。 ————魏微

事业常成于坚忍,毁于急躁。我在沙漠中曾亲眼看见,匆忙的旅人落在从容者的后边;疾驰的骏马落后,缓步的骆驼却不断前进。 ——萨迪

乐以移风易俗,礼以安上化人。 ——唐·吴兢

存在着一种出自内心的礼貌。它是变换了形式的爱心。由此产生出一种外部表现出来的最适宜的礼貌。 ——歌德

礼节要举动自然才显得高贵。假如表面上过于做作,那就丢失了应有的价值。

——培根

假如自负,虚荣心或愤怒使儿童失去了恐怖,或者使他不听恐怖心的劝告,这种心理便应该采取适当的方法消除掉,应该使他稍稍考虑一下,降低火气,三思而后行,看看眼前的事值不值得冒险。 ——洛克

一切礼仪,都是为了文饰那些虚应故事的行为,言不由衷的欢迎,出尔反尔的殷勤而设立的;如果有真实的友谊,这些虚伪的形式就该一律摈弃。

——莎士比亚

不应嫉妒天才人物,就像不应该嫉妒太阳一样。 ————尤里·邦达列夫

一个头脑正常的人,是不会自满的。 ——圣西门

道德教育最简单的要素是“爱”,是儿童对母亲的爱,对人们积极的爱。这种儿童道德教育的基础,应在家庭中奠定。儿童对母亲的爱是从母亲对婴儿的热爱及其满足于身体生长需要的基础上产生的。进一步巩固和发展这一要素,则有待于学校教育。教师对儿童也应当具有父子般的爱,并把学校融化于大家庭之中。

——裴斯泰洛齐

⑻ 古人云,德不配位,孝之大道,非显与众人

德不配位的意思就是:你自身的德行及福报要与你所的社会地位及享受的待遇相匹配,如果违背自然规律行事会受到报应即所谓的“反作用力”。
此语出自《朱子治家格言》:“伦常乖舛,立见消亡;德不配位,必有灾殃。”
简单概括:其中“德”即是对道,对自然规律的认识和理解,是人文精神的一种传播。
“位”就是我们的待遇,就是我们的德行不配我们的福报。
“配”就是相配、符合、相当、般配、匹配。
“德”的本意为顺应自然,社会,和人类客观规律去做事。不违背自然规律发展去发展社会,提升自己。
同时,“德”的另外一个本意为道德、品行。
《篇海类编》:德,德行。这里的德行,于外之称行,在心为德。 “德”指内心的情感或者信念,用于人伦,则指人的本性、品德。儒家认为,“德”包括忠、孝、仁、义、温良、恭敬、谦让等。 《荀子·非十二子》则言:“不知则问,不能则学,虽能必让,然后为德。” 就是说:一个人要做到“问”、“学”、“让”才能算是有“德”。
西周文化的重要内涵的“礼乐文明”中,“德”是核心。德归纳为“勤朴古健、果义敢为、居安思危、善始善终。”就是对德的最好总结。《周易·系辞》说:“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德”是涵盖了诚信、仁义等一切美好品行的道德范畴。“德”的价值原则,被孔子发展为“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的王道原则;被孟子发展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民本原则;被《礼记·大学》发展为“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的道德纲领。“德”成为中国伦理的核心概念,成为中华民族文化的核心概念。所以, “德”的外化即为礼,在心为“德”,发之于心而表现为行为即为“礼”。周礼的诞生,为中国成功地建设文明社会奠定了基石,为文明社会道德政治秩序和伦理生活方式。
《易 · 乾卦》曰::“君子进德修业。”唐孔颖达注:“德,谓德行;业,谓功业。”由此可知,这里的“德”的本意就是恪守道德规范者的“操守”、“品行”。如“功德、品德、德才兼备、德行”等。从“德”字的构型来分析,这里已包含有禁忌:要遵从一定的思想和行为规范。

全句大意为:自身的德行及福报与你所的社会地位及享受的待遇不相匹配,至高的孝道,不会在旁人面前显露出来

⑼ 以“以德为行,以学为上”写一条励志格言

历史使人贤明,诗造成气质高雅的人,数学使人高尚,自然哲学使人深沉,道德使人稳重,而伦理学和修辞学则使人善于争论。 —— 培根

⑽ 高了德不配位,低了下半句是什么

“伦常乖舛,立见消亡;德不配位,必有灾殃。”出自《朱子家训》。
此《朱子家版训》非宋朝朱熹权的《朱子家训》.《朱子家训》是“经典诵读口袋书”的一种,又名《朱子治家格言》、《朱柏庐治家格言》,是以家庭道德为主的启蒙教材.《朱子家训》仅522字,精辟地阐明了修身治家之道是一篇家教名著.其中,许多内容继承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优秀特点,比如尊敬师长,勤俭持家,邻里和睦等,在今天仍然有现实意义,当然其中封建性的糟粕如对女性的某种偏见、迷信报应、自得守旧等是那个时代的历史局限.

热点内容
古代励志的名言 发布:2021-03-16 21:50:46 浏览:209
形容儿孙绕膝的诗句 发布:2021-03-16 21:49:35 浏览:878
席慕蓉赏析印记 发布:2021-03-16 21:48:26 浏览:311
权力很大含有手的成语 发布:2021-03-16 21:48:22 浏览:584
能听的儿童故事 发布:2021-03-16 21:48:15 浏览:285
关于足球的诗歌词句 发布:2021-03-16 21:47:40 浏览:870
拖拉机的古诗 发布:2021-03-16 21:42:53 浏览:571
亮甜的诗句 发布:2021-03-16 21:42:00 浏览:831
广东话生日快乐祝福语 发布:2021-03-16 21:38:55 浏览:409
嘘的短句 发布:2021-03-16 21:38:07 浏览: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