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宗的哲理诗
❶ 关于禅宗的诗句
1、《禅诗一:找到自我》
唐·无尽藏
终日寻春不见春,芒鞋踏破岭头云。
归来偶内把梅花嗅,春在枝容头已十分。
译文:一个人光是东南西北地向外追求,哪里会找到自己呢?自己是在我们心中,找到了自己,就找到了本性。能把自己找到,认识了自己,这是很不容易的。而世间上的人,又往往不识自己,愚昧、苦恼,多么可怜!
2、《禅诗二:摆脱迷惑》
唐·鸟窠
来时无迹去无踪,去与来时事一同。
何须更问浮生事,只此浮生在梦中。
译文:人从生到死,都无法摆脱迷惑。如果不能看破,生命中充满了迷惑,那么人就只能陷入迷中,一再沉沦,到最后一无所得。
3、《禅诗三:聚散随缘》
唐·龙牙
朝看花开满树红,暮看花落树还空。
若将花比人间事,花与人间事一同。
译文:花的朝开暮谢是无常,人的有生有死也是无常。世间上没有不变的东西,没有独存的东西,一切都要仰赖因缘才能存在。所谓“缘聚则成,缘散则灭”,要彼此珍惜。
4、《禅诗五: 自在洒脱》
宋·此庵守净
流水下山非有意,片云归洞本无心。
❷ 与禅宗有关的诗句
菩提本无树,
明镜亦非台,
本来无一物,
何处染尘埃.
六祖慧能偈语.
菩提树下是佛祖悟道的地方.
菩提树本来不是树,明镜台也不是台.
本来什么都没有,怎么能染上尘埃呢?
慧能写这个偈语之前北宗六祖神秀有偈语.
身是菩提树,
心是明镜台.
时时勤拂拭,
勿使惹尘埃,
.
慧能的主要是针对神秀的偈语说的,证明慧能更加的心中无物.有更高的悟性.
说一下这首诗的出处
在南北朝的时候,佛教禅宗传到了第五祖弘忍大师,弘忍大师当时在湖北的黄梅开坛讲学,手下有弟子五百余人,其中翘楚者当属大弟子神秀大师。神秀也是大家公认的禅宗衣钵的继承人。弘忍渐渐的老去,于是他要在弟子中寻找一个继承人,所以他就对徒弟们说,大家都做一首畿子(有禅意的诗),看谁做得好就传衣钵给谁。这时神秀很想继承衣钵,但又怕因为出于继承衣钵的目的而去做这个畿子,违法了佛家的无为而作意境。所以他就在半夜起来,在院墙上写了一首偈子身是菩提树,心为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这首偈子的意思是,要时时刻刻的去照顾自己的心灵和心境,通过不断的修行来抗拒外面的诱惑,和种种邪魔。是一种入世的心态,强调修行的作用。而这种理解与禅宗大乘教派的顿悟是不太吻合的,所以当第二天早上大家看到这个畿子的时候,都说好,而且都猜到是神秀作的而很佩服的时候,弘忍看到了以后没有做任何的评价。因为他知道神秀还没有顿悟。
而这时,当庙里的和尚们都在谈论这首偈子的时候,被厨房里的一个火头僧—慧能禅师听到了。慧能当时就叫别人带他去看这个偈子,这里需要说明的一点是,慧能是个文盲,他不识字。他听别人说了这个畿子,当时就说这个人还没有领悟到真谛啊。于是他自己又做了一个畿子,央求别人写在了神秀的偈子的旁边,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有这首偈子可以看出慧能是个有大智慧的人(后世有人说他是十世比丘转世),他这个偈子很契合禅宗的顿悟的理念。是一种出世的态度,主要意思是,世上本来就是空的,看世间万物无不是一个空字,心本来就是空的话,就无所谓抗拒外面的诱惑,任何事物从心而过,不留痕迹。这是禅宗的一种很高的境界,领略到这层境界的人,就是所谓的开悟了。
这首佛偈就是为了证明空性
弘忍看到这个偈子以后,问身边的人是谁写的,边上的人说是慧能写的,于是他叫来了慧能,当着他和其他僧人的面说:写得乱七八糟,胡言乱语,并亲自擦掉了这个偈子。然后在慧能的头上打了三下就走了。这时只有慧能理解了五祖的意思,于是他在晚上三更的时候去了弘忍的禅房,在那里弘忍向他讲解了《金刚经》这部佛教最重要的经典之一,并传了衣钵给他。然后为了防止神秀的人伤害慧能,让慧能连夜逃走。于是慧能连夜远走南方,隐居10年之后在莆田少林寺创立了禅宗的南宗。而神秀在第二天知道了这件事以后,曾派人去追慧能,但没有追到。后来神秀成为梁朝的护国法师,创立了禅宗的北宗。
关于慧能的偈颂,还有另一种说法,说他的偈颂写的是:“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佛性常清净,何处有尘埃”。慧能的偈颂到底是怎样写的,学术界目前还有争论,但这不是我们现在所说的主要内容。“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的含义是什么呢?我们知道,中国佛教的内部体系是非常复杂的,有大乘,也有小乘,有空宗,也有有宗,而大多数的中国佛教宗派都是融合空有两家的。大乘佛教空宗,在印度名为中观学派,是佛教思想史上的一次重大的变革,它以讲空为主,破斥迷信,扫荡一切形相。它认为,一切万法,本性皆空,无论在世间还是出世间,其一切事物现象,包括精神现象和物质现象,也包括我们在世俗的认识活动中所得到的各种假名而已。佛教重在解脱。所谓解脱,就是要断除各种系缚。故中观学派之讲空,对于系缚的破除,尤其是对“见”(认识)缚的破除,确实发挥了极大的作用。然而,一切事物总是有它的反面。中观学派讲空,最后讲到了否定一切(尤其是涅盘解脱)的程度,无疑动摇了整个佛教的理论基础。因此,佛教从中观的“真空”向“妙有”过渡,就成了一种必然的趋势。所以在印度大乘佛教中期以后,便开始出现了宣讲“妙有”理论的一系列经典,如《法华经》、《涅盘经》等等,宣传一种永恒、普遍、绝对的佛性,以作为一切众生及万物存在的基础。在中国,这两种思想几乎同时传入。于两晋南北朝之际,经过道生等人的阐扬发挥,综合空有,结合《般若》之“缘起性空”,与《涅盘》之“佛性妙有”,从而提出了一种普遍意义上的“一切众生皆有佛性”的思想主张。其理论的中心认为,所谓的“佛性”,也就是众生成佛的内在依据、内在原因,是一种绝对的、普遍的、永恒的存在,它具有感应一切的功能,可与一切众生及万物相应,因而能够摄持于一切众生及万物之中。所以,从这种意义上说,“佛性”是一切众生所共同具有的,一切众生皆有“佛性”,都能成佛。然而,这里所说的“佛性”,在他们看来不是什么特殊的东西,就是般若学所说的“缘起性空”之理,又可称为“实相”、“法性”、“空”“真如”等等。这样就在最高意义上将般若的“空”与涅盘的“有”完全同一起来,也就是说那种永恒的“佛性”,其实就是“空”。从这种思想出发,我们可以看得出:在世间的意义上,一切众生都是五蕴和合的产物;而在最高的理论意义也就是“实相”的意义上,则一切众生可以说是一无所有,所有的只是宇宙间唯一无二的“空”理。这种空理是宇宙间唯一的真实,它处在众生之中就表现为众生的“佛性”,表现于万物之内则就是事物的“法性”。而对于“空”之“佛性”来说,由于它仅仅是一种空理,就不能用语言和思维加以分别,而是超出了一切语言思维可表的具体特征之处。而所谓的“染净”就正是这样的分别之一。理解了这些,我们就可以理解慧能“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的含义了。 慧能接受了《般若》的性空思想和《涅盘》的一切众生皆有佛性的思想,并把二者融合为一。正是在这种认识的指导之下,慧能说出了“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的著名偈颂。所谓“本来无一物”意思就是说世间万物皆为假象,没有一法为实有;所谓“何处惹尘埃”,则特别强调“尘埃”也不是真实的,没有染与不染的分别。总之,他是主张佛性本净,为唯一的真实,故没有尘埃,也没有尘埃可染。因为一切都是“空”理所表现出来的,唯此为真,其他皆假。所以,众生只要认识了自身的佛性,也就是认识了“空”理,就能觉悟成佛。慧能的这种看法,反对神秀所说。神秀把身体看作是“菩提树”,把心当成是“明镜台”,从正面肯定了事物是存在的,这就是主张“有”了,从而违背了般若“缘起性空”的原则。另一方面,神秀强调“尘埃”的存在,也就是把世间可染之物执为实有,这也与般若的原则背道而驰。另从慧能的偈文,可以看出他的主张是要简化修行程序,既然心性不存在净垢问题,也是不必通过修心以断除情欲烦恼,故修习可在日常生活之中进行,可在日常生活中顿悟成佛。神秀的修行方法则是渐修,是“时时勤拂拭”。这也反映了二者修行方法上的不同。
❸ 王维的哲理诗句有哪些
王维被称为唐代诗人中的诗佛。一方面说明,王维是个忠诚的佛教信徒,另一方面,也说明,王维的诗中,充满着佛教的味道和禅的意蕴。他的几首最好的哲理诗,基本上都是借助佛学,来阐明一种哲学道理的。个人认为,诗佛王维最好的哲理诗,有以下几首。我列举如下,希望能帮到您!
第一首,可以说是王维最有名的哲理诗禅学诗,就是他的终南别业:
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
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
这是王维最著名的一首唐诗。开头两句说自己年龄大了以后,开始隐居南山笃信佛教。隐居生活悠闲自得,没有嘈杂的人声鼎沸,也没有红尘滚滚的烦恼。兴致来时,他独自游览自得其乐,不求人知,只求心领神会而已。最有名也最有哲理的是“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这句话一方面是写景,更有深意的是这句诗中蕴含的哲理。人生有成功和失败,有鲜花和泪水。关键是我们用什么心态去看。身处绝境也不要失望,可能这正是希望开始的地方。正如陆游的“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一样,在绝望中蕴含着希望。
第二首是他的鸟鸣涧: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个人认为,这是王维最好的写景诗,这首诗也充分体现了王维的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特点。
全是写景,却动静结合,无声胜有声。按照禅宗的理解,这是一个非空非有、亦空亦有、非动非静、亦空亦静的禅宗之境。
❹ 佛学禅宗的主要思想有哪些
禅宗是中国佛教八大宗派之一,也是最重要的一个宗派。禅宗因主张修习禅定而得名。 它的宗旨是以参究的方法,彻见心性的本源。禅宗所蕴含的对本性的关怀,以及由此出发而展开的处世方式、人生追求、直觉观照、审美情趣、超越精神,凸现着人类精神澄明高远的境界,从而保持了持久魅力。
禅宗哲学象征,表征着禅宗思想。而要全面深入了解禅宗思想,又必须要追溯其渊源。《禅宗思想渊源》具体地论析了佛经对禅宗思想的影响。这些经典有《楞伽经》、《起信论》、《心经》、《金刚经》、《楞严经》、《维摩经》、《华严经》、《法华经》、《圆觉经》、《涅盘经》等。该书指出,强调一切众生皆有佛性的如来藏思想、揭示本心迷失缘由的唯识思想、以遣除扫荡之不二法门为特色的般若思想、强调事事无碍的华严圆融思想,对禅宗思想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对禅宗思想体系的每一层面,作者又分别使用三组话语材料来加以阐说:大乘佛教经典话语、禅宗哲学象征话语、禅宗诗歌境界话语。“本心”、“迷失”、“开悟”、“境界”基本上囊括了佛教禅宗的要义。对境界论的四个主要类型,作者也以翔实的材料和客观的分析,说明各自的侧重点及其内在的关联。这样就形成了既相对独立,又圆融互摄的阐释体系,开放而缜密。
❺ 佛教禅宗的主要思想是什么
提倡心性本净,佛性本有,见性成佛。主要依据是达摩的“二入”、“四行”学说。版“二入”指“理入”和权“行入”。理入是凭借经教的启示,深信众生同一真如本性,但为客尘妄想所覆盖,不能显露,所以要令其舍妄归真,修一种心如墙壁坚定不移的观法,扫荡一切差别相,与真如本性之理相符,寂然无为。这是该宗的理论基础。行入即“四行”:报怨行、随缘行、无所求行与称法行,属于修行实践部分。惠能继承这一学说,在《六祖坛经》里主张舍离文字义解,直彻心源。认为“于自性中,万法皆见;一切法自在性,名为清净法身”。一切般若智慧,皆从自性而生,不从外入,若识自性,“一闻言下大悟,顿见真如本性”,提出了“即身成佛”的“顿悟”思想。其禅法以定慧为本。定慧即“无所住而生其心”。“无所住”指“定”,“生其心”即“慧”。惠能从“无所住而生其心”的经文中,悟出了定慧等学微旨。禅宗的一切思想,皆从此义引申扩充而来。
❻ 中国禅宗的主要思想是什么
禅宗,又称宗门,汉传佛教宗派之一,始于菩提达摩,盛于六祖惠能,中晚唐之后成为汉传佛教的主流,也是汉传佛教最主要的象征之一。汉传佛教宗派多来自于印度,但唯独天台宗、华严宗与禅宗,是由中国独立发展出的三个本土佛教宗派。其中又以禅宗最具独特的性格。其核心思想为:“不立文字,教外别传;直指人心,见性成佛”。 禅学,像所有活泼的传统一样,它们的起源,都是充满了许多神话和传奇,因此禅的开展,也自然和释迦牟尼佛发生了关系。 据说有一次,释迦牟尼在灵山会上说法,他拿着一朵花,面对大家,一言不发,这时听众们面面相觑,不知所以。只有迦叶会心地一笑。于是释迦牟尼便高兴地说: “吾有正法眼藏,涅盘妙心,实相无相,微妙法门,不立文字,教外别传,付嘱摩诃迦叶。” 禅宗创始于南北朝来中国的僧人菩提达摩。他在佛教释迦牟尼佛“人皆可以成佛”的基础上,进一步主张“人皆有佛性,透过各自修行,即可获启发而成佛”,后另一僧人道生再进一步提出“顿悟成佛”说。唐朝初年,僧人惠能承袭道生的“顿悟成佛说”,并将达摩的“修行”理念进一步整理,提出“心性本净,只要明心见性,即可顿悟成佛”的主张。 禅宗主张修道不见得要读经,也无须出家,世俗活动照样可以正常进行。禅宗认为,禅并非思想,也非哲学,而是一种超越思想与哲学的灵性世界。禅宗思想认为语言文字会约束思想,故不立文字。禅宗认为要真正达到“悟道”,唯有隔绝语言文字,或透过与语言文字的冲突,避开任何抽象性的论证,凭个体自己亲身感受去体会。 禅宗为加强“悟心”,创造许多新禅法,诸如云游等,这一切方法在于使人心有立即足以悟道的敏感性。禅宗的顿悟是指超越了一切时空、因果、过去、未来,而获得了从一切世事和所有束缚中解脱出来的自由感,从而“超凡入圣”,不再拘泥于世俗的事物,却依然进行正常的日常生活。 禅宗不特别要求特别的修行环境,而随著某种机缘,偶然得道,获得身处尘世之中,而心在尘世之外的“无念”境界,而“无念”的境界要求的不是“从凡入圣”,而更是要“从圣入凡”。得道者日常生活与常人无异,而是精神生活不同。在与日常事物接触时,心境能够不受外界的影响,换言之,凡人与佛只在一念之差。
❼ 禅宗的一些哲理名言
禅宗哲理名言
“高高山顶立,深深海底行。”
“杀人刀,活人剑内。”
“悬崖撒手,自肯容承当。死而复苏,欺君不得。”
“打得念头死,方得法身生。”
“大疑大悟,小疑小悟,不疑不悟。”
“以真理为习惯,化习惯为真理。”
“引爆激情,顿开智慧。”
“时时可死,步步求生。”
“参要真参,悟要实悟。”
“即此用,离此用;离此用,即此用。”
“高处高平,低处低平。”
“放下归零;归零达道。”
“自立立人,自达达人,自觉觉他,觉行圆满。”
“异哉,一切众生皆具如来智慧德相,只因妄想攀援,不能证得。”
上述禅话说得何其好啊?可是谁能做到呢?
人生最大痛苦,莫过于“知道做不到”——道理都知道,就是做不到!
禅修的意义在于:让你真正“知道”,并且“做得到”——只许你“会”,不许你“知”!
❽ [佛教]关于禅宗的顿悟
1.顿悟是量变到质变的瞬间。不是空想,能后一下子灵光一闪,这是不现实的。
就像是每天都吃饭,吃的肚子越来越涨,最后垃了一堆屎。这拉屎的感觉就是顿悟的感觉。 我们悟禅也是这样,每天参于生活,每天见了行行色色的人,肚子里也有各种感觉(如:觉的别人不如自己,却又工资比自己多。)这种感觉就是肚子里的大便,直到有一天你忽发现,原来他多工资是有道理的,这时就像拉了一泡屎。有禅心的人就觉的爽,无禅心的人拉屎就盯着屎看,恶心。 这就是为什么有人说顿悟后其实什么也没有得到。 真的什么也没有得到吗?只有自己知道。
2.果位就是别人对你的感觉。如:你觉的你母亲好温柔,温柔便是她的果位。当一个人陌生人来到我们面前时,他的果位就是他的名字。 人即是佛,佛即是人,本无分别。
3.断也非断。 当他明了对自身有关系的事时,是断了无明。但有很多和他没有关系的事,却又断不了。佛的法力再大,也要看他对什么有兴趣。无兴趣的断也非断。
4.普通人:就像是隔壁王大爷。//你是不是一想到他,就想到王大爷三个字,这就是果位,就是佛,也是普通人。
5.顿悟过程是一样的,不一样的是从不同的经历明白同一个道理。这叫触类傍通,一通百通。
6.每个人都在路上,佛也是。 天有阴晴圆缺,如有人觉的它修的圆满了,那就是他马上又要缺了。 法无常法,任何法也只是为了应当前情况而生的,这一瞬间圆满了,下一个瞬间又要从头再来。应对的情况完了,此法也就完了,那有圆满?骗骗无知的热心人还差不多。
最后引用牛顿的一句话作结束语:无知识的热心,犹如在黑暗中远征。
❾ 中国禅宗的主要思想是什么
禅宗,又称宗门,汉传佛教宗派之一,始于菩提达摩,盛于六祖惠能,中晚唐之后成为汉传佛教的主流,也是汉传佛教最主要的象征之一。汉传佛教宗派多来自于印度,但唯独天台宗、华严宗与禅宗,是由中国独立发展出的三个本土佛教宗派。其中又以禅宗最具独特的性格。其核心思想为:“不立文字,教外别传;直指人心,见性成佛”。
禅学,像所有活泼的传统一样,它们的起源,都是充满了许多神话和传奇,因此禅的开展,也自然和释迦牟尼佛发生了关系。
据说有一次,释迦牟尼在灵山会上说法,他拿着一朵花,面对大家,一言不发,这时听众们面面相觑,不知所以。只有迦叶会心地一笑。于是释迦牟尼便高兴地说:
“吾有正法眼藏,涅盘妙心,实相无相,微妙法门,不立文字,教外别传,付嘱摩诃迦叶。”
禅宗创始于南北朝来中国的僧人菩提达摩。他在佛教释迦牟尼佛“人皆可以成佛”的基础上,进一步主张“人皆有佛性,透过各自修行,即可获启发而成佛”,后另一僧人道生再进一步提出“顿悟成佛”说。唐朝初年,僧人惠能承袭道生的“顿悟成佛说”,并将达摩的“修行”理念进一步整理,提出“心性本净,只要明心见性,即可顿悟成佛”的主张。
禅宗主张修道不见得要读经,也无须出家,世俗活动照样可以正常进行。禅宗认为,禅并非思想,也非哲学,而是一种超越思想与哲学的灵性世界。禅宗思想认为语言文字会约束思想,故不立文字。禅宗认为要真正达到“悟道”,唯有隔绝语言文字,或透过与语言文字的冲突,避开任何抽象性的论证,凭个体自己亲身感受去体会。 禅宗为加强“悟心”,创造许多新禅法,诸如云游等,这一切方法在于使人心有立即足以悟道的敏感性。禅宗的顿悟是指超越了一切时空、因果、过去、未来,而获得了从一切世事和所有束缚中解脱出来的自由感,从而“超凡入圣”,不再拘泥于世俗的事物,却依然进行正常的日常生活。 禅宗不特别要求特别的修行环境,而随著某种机缘,偶然得道,获得身处尘世之中,而心在尘世之外的“无念”境界,而“无念”的境界要求的不是“从凡入圣”,而更是要“从圣入凡”。得道者日常生活与常人无异,而是精神生活不同。在与日常事物接触时,心境能够不受外界的影响,换言之,凡人与佛只在一念之差。
❿ 禅宗的《经》都有哪些
禅宗是“直指人心,见性成佛”,一是开悟明心(破本参);二是眼见佛性(破重关)。因明回心见性则为初地菩答萨,永不转退,地地增上直至圆满;所以方便说“成佛”
心经、金刚经、六祖坛经、楞伽经、楞严经、圆觉经、维摩诘经、大乘起信论被编为禅宗七经,是因为:
一:为立志于禅宗的学人宣说“真心”的体性,使之建立正知见,具备拣择眼,熏习般若体性;
二:为已悟者印证所悟真假。
般若类经典都有如上功德,七经一论具有代表性。
开悟之果,极为殊胜;超越二乘圣者,于佛菩提道上永不转退。是极利根并且福德极深厚者才可企及。
所以,阅读如上经论,可积累“慧”的资粮;诸恶莫作,众善奉行,忏悔罪障,可积累“福”的资粮;善知识“看话头”(比如虚云老和尚)的开示,可训练动中定力(禅宗特有之法)。诸缘和合,待因缘成熟时才有悟的可能。阅读经论只是条件之一,仅此一点而得悟,末学闻所未闻。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