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市台词
Ⅰ 中国搞笑脱口秀台词
中国搞笑脱口秀台词:
搞笑脱口秀台词1
在爱情上,最了不起的莫过于是一个女人可以为了心爱的男人蹉跎岁月,面对无悔等待的青春,而一个男人最放不下的就是他知道有一个女人啊,一直在默默地等着自己。
一个女人若爱你,愿意等你,无论你跟谁在一起,在做什么,她总能为你全心全意为你责无旁贷守身如玉,除非,你不是她唯一的爱情。
而男人不一样,一个男人最爱的女人离开了,他会哭,他会喝醉,他会装疯卖傻,他会把心中最重要的位置留给离开的女人,但是,他希望冬天的被窝里还可以睡着其他的女人。
搞笑脱口秀台词2
每一个男人都是骗子,像我这样的男人是最大的骗子。我喜欢撒谎,可是骗了很多人却怎么也骗不了自己。可是每总有一个人会相信我的谎言。谁呢?那就是我的女人,其实我的女人早就知道我在撒谎。
她偏偏要装做很相信我的样子,为什么呢?是因为我的女人害怕。我这个谎言没有欺骗过她,不会编下一个谎言再骗她,为了下一个谎言再编下下个谎言。于是无数次的伤害她。所以男人哪男人。当你有一次撒谎的时候,一个女人忽然相信的时候。
不要认为,不要认为你编的谎言无懈可击,不要认为相信你谎言的女人智商很低,而是愿意相信你谎言的女人是真的真的他妈的太爱你!
搞笑脱口秀台词3
每一个人都会感动,一个男人最感动的绝对不是一个女人为了证明爱自己去自杀,一个女人如果为了爱男人去自杀的话你是全世界最笨的女人,经典台词《脱口秀台词 5分钟搞笑》。你想,男人连你的生命都不在乎了还在乎你可怜的爱情吗?
一个男人真正感动的,是一个女人可以等自己。相信自己包容自己。在一个女人的心中。再了不起的男人,都像一个没有长大的孩子。而女人的温柔,往往可以融化所有男人的坚硬。
当然,女人的感动就不一样了,一个女人最感动的绝对不是你有钱,可以给她宝马奔驰现金首饰,一个女人如果要这个她一定不爱你,她只不过是拿自己的青春和你的财富做一个等价的交换。
一个女人真正感动的是什么呢?一个女人真正感动是有一天自己歪到了脚,看着自己瘦弱的男人想背自己上楼那焦急的模样。后来你明白,一个女人要感动男人她得付出一辈子,而一个女人感动的只是男人一辈子中间一段小小的场面而已。
(1)开市台词扩展阅读:
中国搞笑脱口秀演员表:
1、王自健
王自健,3月28日出生于北京市东城区,中国内地男演员、主持人。
2009年,成为了一名专职相声演员。
2010年,成立了自己的相声团体“北京第二班相声大会”。
2011年,出演个人首部网络剧《地球人搞对象指南》。
2012年,主持东方卫视原创脱口秀节目《今晚80后脱口秀》;同年,出演个人首部电视剧《杜拉拉之似水年华》。
2013年,获得“第12届星尚大典”星尚跨界先锋人物奖。
2015年,出演个人首部电影《咱们结婚吧》;同年,为动画电影《小王子》中的自大狂配音。
2016年,在喜剧电影《你好,疯子!》中饰演马睿;同年,凭借电影《你好,疯子!》获得“第8届澳门国际电影节”最佳男配角奖的提名。
2017年,在电视剧《宣武门》中饰演溥兰亭、溥陶然。
2、李诞
李诞,1989年10月2日出生于内蒙古锡林郭勒,中国内地男演员、脱口秀演员、编剧、策划人、作家。
2012年,加盟东方卫视脱口秀节目《今晚80后脱口秀》,从此开始演艺事业。
2016年,出版个人首本自选故事集《笑场》。
2017年1月,担任腾讯视频喜剧脱口秀节目《吐槽大会第一季》的总撰稿和吐槽团成员;12月,凭借《吐槽大会》获得“中国综艺峰会匠心盛典”年度创新艺人奖。
2018年9月,担任爱奇艺说话达人秀《奇葩说第五季》的节目导师;11月,担任腾讯视频喜剧脱口秀节目《吐槽大会第三季》的策划人、编剧、嘉宾。
Ⅱ 求一段相声
像是对春联
甲 做一个相声演员也不容易,首先说得有文化。
乙 那是呀!你看我们天天都在学习嘛!
甲 你念过书吗?
乙 我念过两天。
甲 什么学校毕业?
乙 嗐!我念的还是过去那个经书哪。
甲 “五经”、“四书”、“十三经”啊。
乙 是呀!
甲 那些书我也念过,什么“三字文”、“百家经”、“千家姓”……不是……三眼井儿(北京地名)。
乙 还三里河儿哪!
甲 对啦!三里河儿(北京地名)。
乙 什么呀?“三百文”“百千姓”……我也乱啦!《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
甲 对啦!你说念完这几部书念什么?
乙 念念《大学》。
甲 念完大雪念小雪、冬至、小寒、大寒、立春、雨水……
乙 叫你在这儿背历书哪!
甲 你不是说念大雪吗?
乙 我说念《大学》。
甲 对……对。“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嘛!念完《大学》念什么?
乙 《中庸》。
甲 念完中用念不中用,等你念到废物点心就算毕业啦。
乙 那我就没用啦。我说念《中庸》。
甲 念完《中庸》念《论语》、《孟子》、《礼记》、《春秋》。
乙 对了。
甲 这些书光念不行,得会讲,不会讲就不能开笔做文章。比如你吟个诗,对个春联,都要从书中寻章摘句才行。
乙 那倒是。
甲 你看我这个人没了事儿最喜欢对春联,最近在家中我搜集到几副绝对儿。
乙 绝对儿?
甲 就是有上联没下联,谁也对不上来,我走过多少个地方,访问过多少个大文豪,结果一个对上来的也没有,这几副绝对儿太好了,我准备登报。
乙 登报干吗?
甲 征求下联儿。
乙 你这绝对儿是什么词句呀?
甲 怎么?你打算对呀!
乙 我不是打算对,我想听听。
甲 大文豪都没对上来,就阁下您听了有什么用啊?
乙 你可不能那么说,绝对儿碰巧了对得才妙呢!
甲 好,我说一说你听听,你可别胡对呀!
乙 当然啦。
甲 不明白就问我。
乙 当然向你请教。
甲 第一副,“买卖兴隆通四海。”
乙 完啦!
甲 啊。
乙 我当什么绝对儿呢?(故意假谦虚)我给你对对行吗?
甲 我这儿正找不着下联呢?
乙 可我对得也不一定恰当。
甲 没关系你对吧!
乙 你那上联是什么?
甲 “买卖兴隆通四海。”
乙 我给你对“财源茂盛达三江。”
甲 哎呀,高才。
乙 这也不是我的高才,过去我们家对过儿煤铺就贴这么一副对联儿。
甲 好,你再听这第二副,“根深叶茂。”
乙 “本固枝荣。”
甲 嗯。“开市大吉。”
乙 “万事亨通。”
甲 你听最后这一副。
乙 你说。
甲 “忠厚传家久。”
乙 “诗书继世长。”
甲 (无可奈何)我完啦。
乙 就这个呀,这叫什么绝对儿哪?满都是对子本儿上的。
甲 这是开玩笑,我真喜欢对春联。
乙 对春联的规矩你懂吗?
甲 那我懂,对春联讲究是“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清。天对地,雨对风,大陆对长空,雷隐隐,雾蒙蒙,开市大吉对万事亨通。山花对海树,赤日对苍穹,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仄平仄仄平。”苏东坡有一句话:“天下无语不成对。”
乙 当什么讲。
甲 任何一句话都可以做对联,只要你对得恰当巧妙,那再好也没有了。
乙 是是!
甲 譬如有这么两句俗语就是一副对联。
乙 哪两句?
甲 “清官难断家务事。”这就是上联。
乙 下联呢?
甲 “上梁不正底梁歪。”哎!你听这两句虽然不够工整(摇头),可是很好玩。(读玩念重音,表达出文诌诌的)
乙 咱们两人联联句怎么样?
甲 可以呀。
乙 我出个上联儿。
甲 我对个下联儿。
乙 譬如我说“上”。
甲 我对“下”,有上就有下嘛!
乙 我说“天”。
甲 我对“地”。“天对地,雨对风,大陆对长空,雷隐隐,雾蒙蒙,开市大吉,万事亨通。”
乙 “言”。
甲 我对“醋”。(甲把“言”误为“盐”了)
乙 醋?
甲 啊!油盐酱醋,五味调和,你那是咸的,我这是酸的。
乙 “好”。
甲 我对“歹”,好好歹歹得清楚。
乙 “事”。
甲 我对“炮”。(甲把“事”误为“士”了)
乙 炮!那对得上吗?
甲 你支土我拨炮,你跳马我出车。
乙 咱们这儿下象棋来啦!
甲 联句有什么啊!
乙 这五个字凑在一块儿是对子的上联:“上天言好事。”
甲 那我给你对:“回宫降吉祥。”
乙 你等等,你刚才不是这么对的。我说“上”。
甲 我对“下”。
乙 我对“天”。
甲 我对“地”。
乙 我说“言”。
甲 我对“醋”。
乙 我说“好”。
甲 我对“歹”。
乙 我说“事”。
甲 我对“炮”。
乙 我就是:“上天言好事。”
甲 我这是:“下地醋歹炮。”
乙 你这当什么讲啊?
甲 谁叫你不一块儿说啦?你要说“上天言好事”,当然给你对“回宫降吉祥”。你一个字一个字往外蹦,我可不给你对“下地醋歹炮”吗?
乙 这还怨我啦。
甲 当然啦。
乙 好,你听这两个字的:“笔筒。”
甲 在桌上放的笔筒。
乙 对啦。
甲 我给你对:“箭囊。”
乙 就是装宝剑的那个。
甲 不!那是剑匣,我说的是拉弓射箭的那个皮囊子。
乙 我这笔筒是文的。
甲 我这箭囊是武的,一文一武咱们二位文武全才。
乙 我可不敢当,再听这个:“羊肉。”
甲 我给你对“萝卜(luo bo)”
乙 那对得上吗?
甲 羊肉氽萝卜焖干饭……
乙 这位没吃什么哪!“绸缎。”
甲 “萝卜。”
乙 萝……我们这是绸缎你也对萝卜?
甲 啊!绸缎包萝卜。
乙 没听说,我那是穿的绸子和缎子。
甲 是呀!我说的也是穿的,绫罗绸缎的罗,呢绒布匹的布。“罗布。”
乙 噢!罗布听不出来就是萝卜,再听这个:“钟鼓。”
甲 “萝卜。”
乙 我说是撞的钟打的鼓。
甲 我是敲的锣打的钹,“锣钹。”
乙 行了行了!你再听这个。
甲 (顺口而出)萝卜。
乙 我还没说呢?
甲 我先说下搁着。
乙 急性子。“马牙枣。”
甲 “大萝卜。”
乙 我这是仨字的啦。
甲 我这也仨字。“大萝卜。”
乙 我要四个字呢。你”好大萝卜“,我五个字,你”好大个萝卜“,你这筐萝卜全卖给我啦?不行。重对。
甲 你刚说的什么?
乙 “马牙枣。”
甲 我给你对:“羊角葱。”
乙 我这儿有“马牙”。
甲 我这儿有“羊角”。
乙 “枣”。
甲 “葱”。
乙 我能加字。
甲 我能添字。
乙 “马吃马牙枣。”
甲 “羊啃羊角葱。”
乙 我这儿吃。
甲 我这儿啃。
乙 好哇!我这马牙枣是八月当令。
甲 我这羊角葱是二月当令。二八月春秋题,“虽不中不远矣!”
乙 你就别犯酸了。
甲 怎么样?
乙 行!听这个:“山羊上山。”两头儿山。
甲 我给你对:“水牛下水。”两头儿水。
乙 我能加字。
甲 我能添字。
乙 “山羊上山山碰山羊角。”
甲 碰脚啦?
乙 不!犄角。
甲 “水牛下水水没(mo)水牛腰。”没腰啦。
乙 我还能加字。
甲 “山羊上山山碰山羊角,(学羊叫)咩呀!”
乙 这是怎么回事儿?
乙 碰疼啦。
甲 “水牛下水水没水牛腰,(学牛叫)哞儿!”
乙 (学羊叫)咩呀!咩呀!
甲 (学牛叫)哞儿!哞儿!
乙 咱们到屠宰场啦。
甲 谁叫你叫唤来着?
乙 “三塔寺前三座塔,塔、塔、塔。”
甲 “五台山后五层台,台、台、台。”(学打小锣声音)
乙 他又开戏啦。“大大妈大模大样骑大马。”
甲 “老姥姥老夫老妻赶老羊。”
乙 “姥姥喝酪,酪落(lao)姥姥捞酪。”
甲 “舅舅架鸠,鸠飞舅舅揪鸠。”
乙 “妈妈骑马,马慢妈妈骂马。”
甲 “妞妞轰牛,牛拧(ning)妞妞拧(ning)牛。”
乙 啊!绕口令也来啦。
甲 你说什么我给你对什么。
乙 我说“南”。
甲 我对“北”。
乙 我说“东”。
甲 我对“西”。
乙 我说“上”。
甲 我对“下”。
乙 你听这个:“北雁南飞双翅东西分上下”
甲 你怎么都给占上啦。
乙 这叫抻练抻练你。
甲 好!你听下联:“前车后辙两轮左右走高低。”
乙 你对得上吗?
甲 当然对得上。
乙 “北雁南飞。”
甲 “前车后辙。”
乙 “双翅东西。”
甲 “两轮左右。”
乙 “分上下。”
甲 “走高低。”高低即是上下,上下即是高低,“虽不中不远矣”!
乙 嘿!这份儿酸哪。
甲 这叫气气你。
乙 咱们不定谁气谁哪,听这个:“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基浅。”
甲 嗬!我给你对:“林内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
乙 好!你再听这个:“空树藏孔,孔进空树空树孔,孔出空树空树空。”
甲 什么呀,乱七八糟的?
乙 这是个孔子的典故,又是个对子上联儿。
甲 还有这么一个典故哪!
乙 孔子周游列国的时候,有一天走到某处,忽然天降大雨,上不着村,下不着店,没处躲,可巧道旁有一棵树里面是空的,孔子一想这里可以藏藏躲躲,这就叫空树藏孔。
甲 孔进空树呢?
乙 孔子进了空树啦,孔进空树。
甲 空树孔?
乙 空树里面有孔子,空树孔。
甲 孔出空树?
乙 雨过天晴,孔子由空树里面出来啦,孔出空树。
甲 空树空?
乙 空树里面就没有孔子啦,这就叫:“空树藏孔,孔进空树,空树孔,孔出空树空树空。”(做喘不上气来的样子)我差点儿没放炮。
甲 听我的:“柔(rou)、叭哒、当、哗啦、扑腾腾、哎哟哟、嗖嗖嗖、吱吱吱。”
乙 我说你这是什么呀?
甲 你那是什么呀?
乙 我这是列国典故。
甲 我这是本人实事。
乙 典故可以对实事,可是你那有多少字啦?
甲 你那多少字啊?
乙 我这是十八言。
甲 咱们数数。
乙 “空树藏孔,孔进空树空树孔,孔出空树空树空。”十八个字儿。你呢?
甲 我这也十八个呀。
乙 我听着有三十多啦。
甲 不信你数着,“柔、叭哒、当、哗啦、扑腾腾、哎哟哟、嗖嗖嗖、吱吱吱”。
乙 也十八个字,可是当什么讲啊?
甲 那年北京打仗,我正在床上躺着哪,就听柔……飞过来一个枪子儿。
乙 叭哒?
甲 撞墙上啦,叭哒。
乙 当?
甲 落院里一个炮弹,当。
乙 哗啦?
甲 房塌啦,哗啦。
乙 扑腾腾?
甲 我由床上掉下去啦,扑腾腾。
乙 哎哟哟?
甲 碰了我腰了,哎哟哟。
乙 嗖嗖嗖?
甲 当时掉了三根头发。
乙 吱吱吱哪?
甲 压死仨老鼠。
乙 嘿!对我有帮助
0回答时间:2010-10-29 23:55 | 我来评论 | 检举
向TA求助 回答者: 苏为文 | 三级采纳率:6%
擅长领域: 暂未定制
参加的活动: 暂时没有参加的活动
提问者对于答案的评价:
太感谢啦
相关内容
2010-8-11 郭德纲 于谦 曹云金 大双簧的台词 2009-5-7 高分求曹云金的《对春联》视频,曹云金专场的视频,4月26张一元晚场的录... 6 2010-5-30 【高分】求曹云金、刘云天090102《对春联》 4 2010-1-26 曹云金于谦 香水无毒下载 2009-2-24 我想知道辽宁卫视郭德刚主持的<到底是谁>有于谦 何云伟,李菁,曹云金那期... 4 查看同主题问题: 曹云金 对春联 于谦 台词
等待您来回答del0回答嘻哈包袱铺有什么好笑的相声del0回答急需 节目串词 大学生元旦晚会 节目有 小品《午夜有约》 吉他弹唱 《...del1回答5元旦快到了 我想准别一段相声 可是不知道说什么好 能个帮助一下吗 少...del0回答10求有关“孝在我心中”主题班会的主持词和有关孝的小品和相声。del1回答郭德纲于谦做嘉宾的娱乐节目有哪些?del1回答嘻哈包袱铺相声剧本del2回答10苏教版六年级语文练习六,有趣的倒顺词,补充相声中省略掉的内容! 急...del1回答急求2010春晚相声大话捧逗的主持人串联词更多等待您来回答的问题>>没有感兴趣的问题?试试换一批
其他回答 共1条
给你一个我刚做的笔记。。也许有用。。。你跟楼上的综合一下就好了
【这可是我亲自做的笔记啊!】
曹:今儿个很高兴,能和于老师合作。
于:嗯
曹:心情非常的忐忑
于:干嘛呀这是
曹:您是老先生
于:谈不到
曹:老演员
于:诶,那倒是
曹:从小曲艺团坐科
于:对
曹:今天能跟您站在一块儿,三生有幸
于:不敢当
曹:为什么您给我捧啊
于:为什么呢
曹:于老师,有份!
于:他们夸人有这么说的
曹:轻易不给别人捧,为什么给我捧
于:您说说
曹:咱爷俩的关系不一样
于:那是
曹:他们管您叫大爷,我管您叫干爹
于:对对对
曹:就是爸爸(指自己)和儿子(指于谦)的关系
于:你这个,手势有点儿乱
曹:哦,儿子(指于谦)和爸爸(指自己)的关系
于:咳!还是调过来吧!
曹:反正是爷儿俩
于:哎,是爷儿俩呀
曹:住着也进,街坊,能跟您合作,高兴。
于:诶
曹:在任何演员当中我就爱看您
于:喜欢我?
曹:喜欢您,为什么跟您走的近呢,爱看!熟悉,相当熟悉!
于:非常的熟
曹:于老师有什么优点,有什么缺点,我都知道
于:哎!
曹:你有什么缺点?你有什么(重音)优点?!
于:我没优点呐?!到底有没有优点呐?
曹:你看你看,你有什么优点,你有什么缺点,我都知道
于:诶
曹:你有什么缺点?你有什么(重音)优点?!
于:我还是没优点呢?
曹:行,能认识到自己的不足!
于:我这就是优点?
曹:有优点,仔细找能找着
于:不仔细找就没有?
曹:好演员,最爱看您(裤衩的脸云云……)这么多演员您最好
于:太捧我了
曹:您比他们都有深度!
于:我还有深度?
曹:他们太肤浅
于:哦
曹:没学问!没学问的人我不爱理
于:你呀?
曹:那当然
于:我是上过两天学
曹:我也爱学习,所以咱们能走到一块儿
于:那就有共同语言
曹:那是啊,我是好学习,没事在家就充实自己
于:怎么充实自己呢?
曹:读书看报啊
于:哎,这是充电呢
曹:最爱看书,中国的古典名著,四大名著,我都读透了!
于:四大名著都读透了?!
曹:金瓶梅,一二三四。四大名著,哎呀……四大本儿
于:就一本儿金瓶梅呀?!
曹:潘金莲……哎呀……大本儿彩图,哎呀……夜里睡不着觉!
于:你上弦了是怎么的?你就这一本儿书熟是吗?这本儿书不在四大名著之内
曹:在
于:什么呀在?您这一本书就包含四大名著了?金瓶梅一二三四?那不对!
曹:你说你说
于:首先,四大名著,三国!
曹:三国看啦!
于:读过吗?
曹:当然啦!刘关张啊!刘备关羽张飞,哥儿仨,一个头磕地上,保着唐三藏西天取经,半路途中,刘备经常欺负关羽,唐三藏教训他:“你这泼猴!”“你这泼刘备!”
于:泼刘备像话吗?!
曹:姓刘名备字玄德,法号悟空嘛!
于:哎,这都哪儿的事儿啊?
曹:八戒!
于:诶咳!您这书都读乱了知道吗?
曹:三国嘛!
于:三国哪儿有悟空啊!
曹:看啦看啦……
于:看啦?那就是……水浒?
曹:水浒也看啦!水浒就是金瓶梅!
于:诶,谁说的!?
曹:你算,人物都一样!你看水浒里边儿,武大郎武二郎潘金莲西门庆,王婆。还有一个跟武大郎一块儿练摊儿的哥们儿。
于:练摊儿!?
曹:走街串巷,武大郎卖烧饼,然后他卖梨,烧饼!脆梨!调门儿倍儿高
于:你说那是郓哥
曹:对对对……就那哥们儿
于:什么就哥们儿,哪儿论的!
曹:武大郎武二郎潘金莲西门庆王婆,脆梨
于:脆梨干吗呀,水浒里边儿多
曹:水浒也是那些人啊,武大郎武二郎潘金莲西门庆王婆,脆梨
于:您都不看,就看这一章是吗?就看水浒里边这一节,人那还有宋江呢,你那儿有吗?
曹:那是金瓶梅的延伸版!我这是区间的
于:你这里还有公共汽车的事儿!什么呀你说的!
曹:看啦看啦……
于:又看啦?那就是……红楼梦?
曹:切!红楼梦都看烂了!我都看乱了
于:诶,是看乱了您前边那俩也看乱了
曹:看烂了,电视剧翻来覆去的看。电视剧主题歌我都会唱(主题歌云云……)哪位站起来说曹云金你们没看过红楼梦……
于:干吗这么说呀,你看过电视剧不行
曹:问你一个问题,林黛玉、贾宝玉,是红楼梦里的吧?
于:对呀
曹:红楼梦主要讲的是林黛玉和贾宝玉
于:是啊
曹:这爷们儿和这娘儿们儿……
于:什么呀!您怎么净是粗口呀!
曹:爱情故事,对吧?
于:对
曹:林黛玉、贾宝玉,头一面儿,哪儿见得!
于:头一面儿……还真记不起来。
曹:切!完了吧?完了吧?!我知道!
于:嗯,你说说,他们俩哪儿见得?
曹:有那么一回,林黛玉早晨起来梳洗打扮完毕,捯饬的好看,开窗户,过去那个窗户啊,拿竹竿儿支着,一下没拿住掉下去了,贾宝玉正打楼底下过(扇扇子)
于:这是贾宝玉吗?
曹:砸脑袋上了。“嗨!谁呀!哟!妞儿!”
于:“妞儿”?!行行行……不是,您又跟金瓶梅串了!又串了!说半天又是金瓶梅啦!
曹:没错,王婆旁边儿都看见了
于:什么呀
曹:有王婆,王熙凤,都看见了
于:哪儿呀!王熙凤是王婆啊?!您说那又是西门庆跟潘金莲儿啊
曹:你也看过
于:诶,咳!
曹:暴露了
于:这有什么可暴露的
曹:你也这个
于:咱别勾肩搭背的,咱少来这个(摇扇子的动作)还有最后一部,西游记
曹:西游记,主要讲的是玄奘法师西天取经,西天指的是哪儿啊
于:西天?你说是哪儿
曹:婆(爆破)罗门国!
于:好嘴
曹:这是梵文,你不懂,你够烦人的了
于:烦人干吗呀,梵文!
曹:西天取经,玄奘法师,得道高僧,为了普度众生,千山万水万水千山,求取真经啊~~~~不容易啊~~~~~~~为了人民!只有人民才是真正的英雄!知道吗?玄奘法师,西天取经,一路之上艰难险阻,多少诱惑呀!女儿国,国王,好看
于:他就记得这事儿了
曹:是个娘儿们儿
于:又来了
曹:这娘儿们儿,看上玄奘法师的美色,非要留在身边儿当妃子!玄奘法师不干,毅然决然:“不行~~~~~”娘儿们儿不愿意:“御弟哥哥留下吧!”
于:什么乱七八糟的啊
曹:“不行有事儿!”(挠肚子)(重复御弟哥哥。)
于:说谁都跟西门庆似的
曹:毅然决然“不行!”
于:不行就不行吧,干嘛这样
曹:四大名著都读透了!
于:一说还是真看过!
曹:读书看报,没事儿买报纸看
于:看报
曹:50斤报纸。
于:论斤看报纸?
曹:旧报纸便宜
于:旧报纸?
曹:新闻啊
于:那还叫什么新闻啊?
曹:废话,干吗啊?旧报纸怎么啦?奥运会你比我提前知道不就完了吗?我还比你多快乐俩月呢
于:这人什么思想这是?!你这脑子里怎么想的这是?
曹:便宜,看报纸怎么,旧报纸不行啊?读书看报,操琴舞剑!在家没事儿就弹琴!(动作)
于:哦(动作)弹琴?
曹:在家,舞剑!(动作)
于:真贱!
曹:指谁谁贱
于:好么,台上俩贱人
曹:操琴舞剑,吟诗作对!
于:哦,还……
曹:吟诗!我写了很多淫诗
于:啊?!
曹:国家不给我出版!
于:多新鲜呢!
曹:我送你一本?
于:咳!还写淫诗,你没拍照片儿啊?
曹:吟诗!吟诗!吟诵之吟!
于:对呀
曹:一口一个今
于:对呀
曹:你以为呢
于:我以为。。。那个。。
曹:吟诗作对!作对联儿!
于:哦,写对子
曹:那当然!张嘴一来就来一对联!
于:哦,写的多
曹:能neng好些个!
于:neng?好些个?
曹:好些个对联
于:爱写这个
曹:有上联对下联!
于:哦
曹:没上联自个儿写上联!
于:自个儿再给自个儿对下联?
曹:对啊!
于:这不撑的吗!
曹:难度多大!对联儿!这都是我写的!(指花篮上的条幅)曹云金专场演出成功
于:啊
曹:诶?这字儿怎么对不上呢?
于:甭说这个了,你呀既然能写对联儿,能作对联
曹:坐!坐!一大厚叠对联儿,拿过来我就坐!
于:坐屁股底下呀?
曹:怎么啦?
于:什么叫拿过来就坐呀
曹:你不说作对联吗?干嘛呀不拿屁股坐拿脸坐?你倒行,裤衩脸
于:行啦,既然你喜欢作对联,我也喜欢作对联,今天咱们两个这儿作几副对子,连连句
曹:谁呀?我跟你?!
于:我呀
曹:你疯了吧?我这么大文学家,我这人才,我跟你作对联儿?
于:怎么啦?
曹:一说相声臭捧哏的!
于:诶这叫什么话呀!
曹:(鄙视捧哏的)
于:这捧哏这是专业呀
曹:我跟你……对对联儿规矩你懂吗?
于:对对联儿还有什么规矩?
曹: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清;天对地雨对风,大陆对长空;雷隐隐雾蒙蒙,山花对海树,赤日对苍穹;开市大吉,万事亨通;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仄平仄仄平,仄、仄、平!会吗?说出来跟小贯口是的,哎,你行吗?
于:您这身段就把上下联带出来了,还仄仄平……
曹:你懂吗!
于:这……谁作对联儿都懂这个
曹:你跟我对,对对联儿规矩你懂吗?
于:对对联儿……
曹: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清;天对地雨对风,大陆对长空;雷隐隐雾蒙蒙,山花对海树,赤日对苍穹;开市大吉,万事亨通;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仄平仄仄平,仄、仄、平!
于:好!您再说一遍我就懂了
曹:看着点儿!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清;(于谦拦,拦不住)天对地雨对风,大陆对长空;雷隐隐雾蒙蒙,山花对海树,赤日对苍穹;开市大吉,万事亨通;(一起做动作)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仄平仄仄平,仄、仄、平!看见么!无声胜有声!
于:还无声呐?!说的都快吐了!
曹:我还是个优秀的指挥家!小泽谦尔!
于:咳!!既然您把这都弄这么清楚,这跟我们对对子也没什么关系
曹:谁说的,对对子规矩你懂吗!
于:又来了!
曹:刚学的!
于:咱们连连句可以不可以?
曹:你行吗?
于:对对子的规矩我懂!!怎么样?我要说个上联儿,能给对上来吗?
曹:当然!当然能对!
于:可以?好好好。那比如说啊,我出个上联儿。我说一个“上”!
曹:“下”呀!(天对地……仄仄平)(于谦拦不住)
于:大伙儿都熟了,我要说“天”?
上天言好事,下地醋歹炮
回宫降吉祥
对对联儿没有一个字一个字来的,少说得俩,你不能一个一个来,你得二!
羊肉、钟鼓、绸缎、岳飞(小萝卜孝顺大萝卜 动画片儿看多了)
萝卜
仨字儿 大萝卜
四个字儿 好大萝卜
五个字儿 好大个儿萝卜
山羊上山 大白话
两头是山
水牛下水
添字 加字
山羊上山山碰山羊角 上山把脚崴了
水牛下水水没水牛腰
咩 碰疼了
哞 呛着了 你说你水牛呛着了,你要是奶牛……(于:连批带讲,什么呀,你等会儿吧,我跟你对对联老能想起动物世界呀!)
我说南你对什么?北
东 西
上 下 没拦住又回去了!
北雁南飞双翅东西分上下
我不玩儿了 耍无赖
分、上、下!
南雁北飞双翅西东分下上
前车后辙两轮左右走高低
空树藏孔
列国的时候,孔子
孔仲尼,姓孔明丘字仲尼
怎么老有批语呀
收了俩徒弟,一子路一颜回
是是是
颜回死得早 二徒弟
就你这角儿
周游列国,走的半道上
仲尼叹颜回
听我的解释
上不着…… 才高命短
你还听不听了?一会儿得对下联!走的半道儿上上不着村下不着店,下起雨了,孔子没办法,一看路边儿上有一棵树,树那儿有个大窟窿,孔子就上那儿避雨去了,这叫空树藏孔
什么玩意儿?孔子这么大圣人上树里避雨去?他妈没教过他?!下雨离树远点儿!大雷在劈着你!皮卡丘云云。。。
孔子进去避雨了 孔进空树
空树里有孔子了 空树孔
雨过天晴不下了,孔子由树里边出来了 孔出空树
空树里没有孔子了 空树空了
这就是“空树藏孔……”
没把你憋死
rou吧嗒tuang哗啦咔嚓噗通哎哟卜卜卜吱吱吱
18言,数手指
Ⅲ 求曹云金对春联台词
这应该是了:
甲 做一个相声演员也不容易,首先说得有文化。
乙 那是呀!你看我们天天都在学习嘛!
甲 你念过书吗?
乙 我念过两天。
甲 什么学校毕业?
乙 嗐!我念的还是过去那个经书哪。
甲 “五经”、“四书”、“十三经”啊。
乙 是呀!
甲 那些书我也念过,什么“三字文”、“百家经”、“千家姓”……不是……三眼井儿(北京地名)。
乙 还三里河儿哪!
甲 对啦!三里河儿(北京地名)。
乙 什么呀?“三百文”“百千姓”……我也乱啦!《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
甲 对啦!你说念完这几部书念什么?
乙 念念《大学》。
甲 念完大雪念小雪、冬至、小寒、大寒、立春、雨水……
乙 叫你在这儿背历书哪!
甲 你不是说念大雪吗?
乙 我说念《大学》。
甲 对……对。“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嘛!念完《大学》念什么?
乙 《中庸》。
甲 念完中用念不中用,等你念到废物点心就算毕业啦。
乙 那我就没用啦。我说念《中庸》。
甲 念完《中庸》念《论语》、《孟子》、《礼记》、《春秋》。
乙 对了。
甲 这些书光念不行,得会讲,不会讲就不能开笔做文章。比如你吟个诗,对个春联,都要从书中寻章摘句才行。
乙 那倒是。
甲 你看我这个人没了事儿最喜欢对春联,最近在家中我搜集到几副绝对儿。
乙 绝对儿?
甲 就是有上联没下联,谁也对不上来,我走过多少个地方,访问过多少个大文豪,结果一个对上来的也没有,这几副绝对儿太好了,我准备登报。
乙 登报干吗?
甲 征求下联儿。
乙 你这绝对儿是什么词句呀?
甲 怎么?你打算对呀!
乙 我不是打算对,我想听听。
甲 大文豪都没对上来,就阁下您听了有什么用啊?
乙 你可不能那么说,绝对儿碰巧了对得才妙呢!
甲 好,我说一说你听听,你可别胡对呀!
乙 当然啦。
甲 不明白就问我。
乙 当然向你请教。
甲 第一副,“买卖兴隆通四海。”
乙 完啦!
甲 啊。
乙 我当什么绝对儿呢?(故意假谦虚)我给你对对行吗?
甲 我这儿正找不着下联呢?
乙 可我对得也不一定恰当。
甲 没关系你对吧!
乙 你那上联是什么?
甲 “买卖兴隆通四海。”
乙 我给你对“财源茂盛达三江。”
甲 哎呀,高才。
乙 这也不是我的高才,过去我们家对过儿煤铺就贴这么一副对联儿。
甲 好,你再听这第二副,“根深叶茂。”
乙 “本固枝荣。”
甲 嗯。“开市大吉。”
乙 “万事亨通。”
甲 你听最后这一副。
乙 你说。
甲 “忠厚传家久。”
乙 “诗书继世长。”
甲 (无可奈何)我完啦。
乙 就这个呀,这叫什么绝对儿哪?满都是对子本儿上的。
甲 这是开玩笑,我真喜欢对春联。
乙 对春联的规矩你懂吗?
甲 那我懂,对春联讲究是“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清。天对地,雨对风,大陆对长空,雷隐隐,雾蒙蒙,开市大吉对万事亨通。山花对海树,赤日对苍穹,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仄平仄仄平。”苏东坡有一句话:“天下无语不成对。”
乙 当什么讲。
甲 任何一句话都可以做对联,只要你对得恰当巧妙,那再好也没有了。
乙 是是!
甲 譬如有这么两句俗语就是一副对联。
乙 哪两句?
甲 “清官难断家务事。”这就是上联。
乙 下联呢?
甲 “上梁不正底梁歪。”哎!你听这两句虽然不够工整(摇头),可是很好玩。(读玩念重音,表达出文诌诌的)
乙 咱们两人联联句怎么样?
甲 可以呀。
乙 我出个上联儿。
甲 我对个下联儿。
乙 譬如我说“上”。
甲 我对“下”,有上就有下嘛!
乙 我说“天”。
甲 我对“地”。“天对地,雨对风,大陆对长空,雷隐隐,雾蒙蒙,开市大吉,万事亨通。”
乙 “言”。
甲 我对“醋”。(甲把“言”误为“盐”了)
乙 醋?
甲 啊!油盐酱醋,五味调和,你那是咸的,我这是酸的。
乙 “好”。
甲 我对“歹”,好好歹歹得清楚。
乙 “事”。
甲 我对“炮”。(甲把“事”误为“士”了)
乙 炮!那对得上吗?
甲 你支土我拨炮,你跳马我出车。
乙 咱们这儿下象棋来啦!
甲 联句有什么啊!
乙 这五个字凑在一块儿是对子的上联:“上天言好事。”
甲 那我给你对:“回宫降吉祥。”
乙 你等等,你刚才不是这么对的。我说“上”。
甲 我对“下”。
乙 我对“天”。
甲 我对“地”。
乙 我说“言”。
甲 我对“醋”。
乙 我说“好”。
甲 我对“歹”。
乙 我说“事”。
甲 我对“炮”。
乙 我就是:“上天言好事。”
甲 我这是:“下地醋歹炮。”
乙 你这当什么讲啊?
甲 谁叫你不一块儿说啦?你要说“上天言好事”,当然给你对“回宫降吉祥”。你一个字一个字往外蹦,我可不给你对“下地醋歹炮”吗?
乙 这还怨我啦。
甲 当然啦。
乙 好,你听这两个字的:“笔筒。”
甲 在桌上放的笔筒。
乙 对啦。
甲 我给你对:“箭囊。”
乙 就是装宝剑的那个。
甲 不!那是剑匣,我说的是拉弓射箭的那个皮囊子。
乙 我这笔筒是文的。
甲 我这箭囊是武的,一文一武咱们二位文武全才。
乙 我可不敢当,再听这个:“羊肉。”
甲 我给你对“萝卜(luo bo)”
乙 那对得上吗?
甲 羊肉氽萝卜焖干饭……
乙 这位没吃什么哪!“绸缎。”
甲 “萝卜。”
乙 萝……我们这是绸缎你也对萝卜?
甲 啊!绸缎包萝卜。
乙 没听说,我那是穿的绸子和缎子。
甲 是呀!我说的也是穿的,绫罗绸缎的罗,呢绒布匹的布。“罗布。”
乙 噢!罗布听不出来就是萝卜,再听这个:“钟鼓。”
甲 “萝卜。”
乙 我说是撞的钟打的鼓。
甲 我是敲的锣打的钹,“锣钹。”
乙 行了行了!你再听这个。
甲 (顺口而出)萝卜。
乙 我还没说呢?
甲 我先说下搁着。
乙 急性子。“马牙枣。”
甲 “大萝卜。”
乙 我这是仨字的啦。
甲 我这也仨字。“大萝卜。”
乙 我要四个字呢。你”好大萝卜“,我五个字,你”好大个萝卜“,你这筐萝卜全卖给我啦?不行。重对。
甲 你刚说的什么?
乙 “马牙枣。”
甲 我给你对:“羊角葱。”
乙 我这儿有“马牙”。
甲 我这儿有“羊角”。
乙 “枣”。
甲 “葱”。
乙 我能加字。
甲 我能添字。
乙 “马吃马牙枣。”
甲 “羊啃羊角葱。”
乙 我这儿吃。
甲 我这儿啃。
乙 好哇!我这马牙枣是八月当令。
甲 我这羊角葱是二月当令。二八月春秋题,“虽不中不远矣!”
乙 你就别犯酸了。
甲 怎么样?
乙 行!听这个:“山羊上山。”两头儿山。
甲 我给你对:“水牛下水。”两头儿水。
乙 我能加字。
甲 我能添字。
乙 “山羊上山山碰山羊角。”
甲 碰脚啦?
乙 不!犄角。
甲 “水牛下水水没(mo)水牛腰。”没腰啦。
乙 我还能加字。
甲 “山羊上山山碰山羊角,(学羊叫)咩呀!”
乙 这是怎么回事儿?
乙 碰疼啦。
甲 “水牛下水水没水牛腰,(学牛叫)哞儿!”
乙 (学羊叫)咩呀!咩呀!
甲 (学牛叫)哞儿!哞儿!
乙 咱们到屠宰场啦。
甲 谁叫你叫唤来着?
乙 “三塔寺前三座塔,塔、塔、塔。”
甲 “五台山后五层台,台、台、台。”(学打小锣声音)
乙 他又开戏啦。“大大妈大模大样骑大马。”
甲 “老姥姥老夫老妻赶老羊。”
乙 “姥姥喝酪,酪落(lao)姥姥捞酪。”
甲 “舅舅架鸠,鸠飞舅舅揪鸠。”
乙 “妈妈骑马,马慢妈妈骂马。”
甲 “妞妞轰牛,牛拧(ning)妞妞拧(ning)牛。”
乙 啊!绕口令也来啦。
甲 你说什么我给你对什么。
乙 我说“南”。
甲 我对“北”。
乙 我说“东”。
甲 我对“西”。
乙 我说“上”。
甲 我对“下”。
乙 你听这个:“北雁南飞双翅东西分上下”
甲 你怎么都给占上啦。
乙 这叫抻练抻练你。
甲 好!你听下联:“前车后辙两轮左右走高低。”
乙 你对得上吗?
甲 当然对得上。
乙 “北雁南飞。”
甲 “前车后辙。”
乙 “双翅东西。”
甲 “两轮左右。”
乙 “分上下。”
甲 “走高低。”高低即是上下,上下即是高低,“虽不中不远矣”!
乙 嘿!这份儿酸哪。
甲 这叫气气你。
乙 咱们不定谁气谁哪,听这个:“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基浅。”
甲 嗬!我给你对:“林内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
乙 好!你再听这个:“空树藏孔,孔进空树空树孔,孔出空树空树空。”
甲 什么呀,乱七八糟的?
乙 这是个孔子的典故,又是个对子上联儿。
甲 还有这么一个典故哪!
乙 孔子周游列国的时候,有一天走到某处,忽然天降大雨,上不着村,下不着店,没处躲,可巧道旁有一棵树里面是空的,孔子一想这里可以藏藏躲躲,这就叫空树藏孔。
甲 孔进空树呢?
乙 孔子进了空树啦,孔进空树。
甲 空树孔?
乙 空树里面有孔子,空树孔。
甲 孔出空树?
乙 雨过天晴,孔子由空树里面出来啦,孔出空树。
甲 空树空?
乙 空树里面就没有孔子啦,这就叫:“空树藏孔,孔进空树,空树孔,孔出空树空树空。”(做喘不上气来的样子)我差点儿没放炮。
甲 听我的:“柔(rou)、叭哒、当、哗啦、扑腾腾、哎哟哟、嗖嗖嗖、吱吱吱。”
乙 我说你这是什么呀?
甲 你那是什么呀?
乙 我这是列国典故。
甲 我这是本人实事。
乙 典故可以对实事,可是你那有多少字啦?
甲 你那多少字啊?
乙 我这是十八言。
甲 咱们数数。
乙 “空树藏孔,孔进空树空树孔,孔出空树空树空。”十八个字儿。你呢?
甲 我这也十八个呀。
乙 我听着有三十多啦。
甲 不信你数着,“柔、叭哒、当、哗啦、扑腾腾、哎哟哟、嗖嗖嗖、吱吱吱”。
乙 也十八个字,可是当什么讲啊?
甲 那年北京打仗,我正在床上躺着哪,就听柔……飞过来一个枪子儿。
乙 叭哒?
甲 撞墙上啦,叭哒。
乙 当?
甲 落院里一个炮弹,当。
乙 哗啦?
甲 房塌啦,哗啦。
乙 扑腾腾?
甲 我由床上掉下去啦,扑腾腾。
乙 哎哟哟?
甲 碰了我腰了,哎哟哟。
乙 嗖嗖嗖?
甲 当时掉了三根头发。
乙 吱吱吱哪?
甲 压死仨老鼠。
乙 嘿!
不好意思,复制的
Ⅳ 哪位有马三立相声《对对子》的台词
《对对子》(对春联)
马三立、赵佩如
马:作一个相声演员可不容易——首先说口齿要清晰、嗓音得好。
赵:脑筋啊还得快。
马:对,另外呀,还得有文化。当然了,相声演员不必有太高的文化。
赵:我们说相声的也没有多高的文化呀。
马:可是也需要多认识几个字。有好处,你就不错呀,你的学问就不小啊!
赵:嗨,我有什么学问啊。差的远呐。
马:哎——客气、客气,他们所有这些个相声演员当中,赵佩茹,高。
赵:嗨——高什么呀?您别捧我了。
马:哎——不是捧,在所有说相声的人里面,他们谁也比不了您。
赵:您知道。
马:......当然啦,比我那还......差点儿。
赵:不、不、不,您先等会儿吧——你是捧我呀是捧你自己呀?!——相声演员里我的学问最高,可比他还差点儿,这么说你比我们全高了?
马:其实高也高不到哪儿去,也就高那么一点儿。
赵:从哪儿看出来高呢?再者说了有学问没学问得别人说呀,有自己说的么?
马:哎——认‘ZHER’多、知道‘SIR’多。
赵:知道还‘SIR’多?
马:你到天津你打听打听——我们这名写家“华、马、严、赵”,你打听打听……
赵:你先等会儿,你说天津谁?谁?
马:你不懂啊,我们——“华、马、严、赵”,写字儿的...
赵:我不懂?我要是几岁的小孩你能把我唬住了,没经过、家大人也没告诉过,我在天津住几十年了我不知道?天津的四大名写家,华、孟、严、赵——华世魁、孟广惠、严修、赵元礼,这里哪儿有你呀?
马:我就说华、孟、严、赵啊。
赵:刚才你不是说华、马、严、赵吗?
马:我...我说错了,说错了还新鲜?是华...华、孟、严、赵啊。华、孟、严、赵、马——后续的我,华世魁、孟广惠、严修、赵元礼、甘绵阳、杜小岑、刘道元...这都是名写家...马三立...我们这些位都是名写家。
赵:您说那老几位我都知道,就您这马三立我没听说过。
马:没听说过?你是没见过我写的字儿啊,我那会儿写字儿我学华世魁华老,他那个叫什么——颜体儿啊...知道他的字么?
赵:知道啊——劝业场那块匾那不就华世魁写的么。
马:对呀,那叫颜体么,我照那个练呐...我有那什么呀,那什么呀...就那玩意...
赵:你有什么呀?你有贴饽饽呀是怎么着?
马:就...就是那个...白底儿黑字的那个...那...这么厚的一本儿...折子啊...
赵:那叫折子吗?他连帖都不懂!
马:我说帖我怕你不懂,有帖。我那会儿写字我净学...学张伯扬...
赵:谁?!
马:张伯扬啊!
赵:张伯扬?那你就不如学石慧茹了,石慧茹那艺术多好啊?
马:我学石慧茹干吗?
赵:唱单弦啊。
马:我唱单弦干吗?我是说写字——学张伯扬。
赵:张伯扬会写字吗?
马:少见多怪么,你根本没见过他老人家写的字么——北京琉璃厂,两边那字号挂的匾差不多全是张伯扬写的。
赵:对吗?你看清楚了再说——写琉璃厂那些个匾的那叫张伯英——前清的八顾,名写家张伯英。
马:张伯英?我记得有个张伯扬来着?
赵:张伯扬唱单弦的。
马:噢——对、对、对,张伯英,我跟他学呀,我要叩他么...
赵:我不懂什么叫叩他啊?
马:叩头嘛,叩头拜师嘛!
赵:你就说你拜他不就完了吗,还叩他?学这么一嘴炉灰渣子。
马:就是叩头嘛,拜师嘛,人家也看得起咱、愿意教咱——咱说膀的立的啊......
赵:你这什么词汇啊?膀的立的?大伙您听听,哪个有学问的一张嘴膀的立的?
马:我跟你转文干吗?我跟你转文你听的懂吗?这可不就大白话么。我们写字的时候得...得这样,胳膊肘不能粘桌子,这叫悬肘你懂吗?
赵:哪只手?这只手,右手知道不知道?他连哪只手写字都不知道。
马:......我这只手也行,俩手都行。
赵:我还没听说过俩手写字的呢。
马:哎,我就行啊——“双手能写梅花篆字,太后老佛爷十分宠爱,封为御儿干殿下,加封九千岁之职...”
赵:你说的这是刘瑾啊。
马:对呀,我们就是要学他老人家,他是我们上辈,我们老祖先。
赵:你怎么滥认祖先这不没有的事吗?你不姓马、你不马大学问吗?刘瑾姓刘啊,怎么会是你的祖先呐?你们祖先是马寡妇——开店的。
马:你少理我,少理我!打这儿你别理我,我告你说你赵佩如你算完了,你哪点儿都好你冲这点儿你就完了——不尊重老前辈。
赵:你算哪门子的老前辈呀?
马:我没见过你这么当面耍笑的——“你呀、你呀?”,我给人写字那会儿人家甭提多客气了——“哟嗬,您来啦?请坐!”那么多人都站着呢单给我找一座,“请坐,快、快,倒茶...给对碗热的...”
赵:还对碗热的?真够渴的。
马:“端面去!”
赵:您瞧这吃喝吧——端面去?当初请华士魁写字的时候没一个端面的啊!人家都是酒席,到他这儿一碗单勾卤全打发了。
马:我不在乎那碗面,我主要在乎人这心——“端面、端面!快,给包蒜...”大个的、整头的紫皮儿蒜随便吃、不限制!
赵:嗬——您瞧您这口儿,包蒜...弄一嘴蒜气哄哄的?这什么写字的呀?
马:你甭管吃什么啦,就说我给人买卖家开张写的那副对联,好——北京,四九城轰动啦——“了不得啦!马大学问呐,这词儿写的可太好啦!哗——!”
赵:您那是什么词儿啊这么轰动?那一定是出奇了?
马:买卖家开张啊——上联是“生意兴隆通四海”...
赵:好、好、好——下联是“财源茂盛达三江”吧?
马:哎?我写这对子的时候你看见了?
赵:我多咱看见了?
马:没看见你怎么把我的词儿记住了?
赵:你的词儿?你别不害臊了!打你母亲还没结婚就有这对子了!你的词儿?
马:好!好!你...你...有本事你别走,你等着、你等着...
赵:怎么着,找人打架?
马:你就在这儿,你随便出个上联我马上能给你接下联!
赵:你懂什么叫对子么?
马:我当然懂了我干吗的呀,对子嘛——这边五个、那边也五个,这边十个、那边也十个,这边五十、那边也五十,这边五百、那边也五百...
赵:我还没听说过一边五百的对子呢——没那么高的房顶你往哪儿挂呀?它对字对字嘛,废话,一边五个、一边七个那叫什么玩意儿啊?得对字你知道么?
马:我当然知道了,对字吗,这你难不倒我,我懂啊,我干这个的。
赵:比如说我们上联有个上,你对什么?
马:下呀!这...嗤...上对下么,这还用问么,死归对儿啊——上对下么,前对后、高对低、左对右、老对少、文对武啊,你呀不行。
赵:我上联有个天?
马:地呀!你考我,嗤!天对地呀!这还用说吗——天对地、雨对风,大路对长空,雷隐隐、雾蒙蒙,开市大吉、万事亨通...
赵:得、得、得,您瞧哪有有学问的人这模样啊?
马:讲义、讲义!
赵:甭讲义,我上联有个言?
马:盐啊?我给你对醋,盐要对酱那算砸了,盐——咸了、酱也是咸的。盐我这儿对醋,油盐酱醋,五味调和。
赵:我上联有个好?
马:好——歹呀,好要对坏那算栽了,歹,好歹贤愚,这是一个成(Ceng)语。
赵:成语!我上联有个事。
马:仕?我给你对炮,你那儿支仕,我拨炮,你跳马,我出车...
赵:好么又下上了,我这五个字连起来就是“上天言好事”。
马:上天言好事?“回宫降吉祥”——灶王龛,我四岁就会,俗套子活。
赵:什么你四岁就会呀?你对回宫降吉祥了吗?我说上你对的什么?
马:下。
赵:天?
马:地。
赵:言?
马:...醋。
赵:好?
马:...歹。
赵:事?
马:...炮。
赵:上天言好事?你那个呢?
马:下——地——醋——歹——炮。
赵:你让大伙听听这叫什么玩意儿?
马:下地的时候那醋把炮逮着了,逮它么。
赵:不象话!你这叫什么对子啊?
马:不象话呀,就这个、就这个,这怨你、这怨你你知道么,你这叫发坏,成心往外掏坏,上天言好事你不一块说,你一字一字地往外蹦,你跟我这儿破闷儿玩儿,弄一下地醋歹炮这赖谁呀?这得赖你,你这叫蔫损坏!各位,马大学问这就算栽了么?不是——纯粹是你蔫损坏!别这样,咱们之间别过这个,咱跟咱甭来这个,学点儿好,学点儿好的,哎——学唱戏罗倌别学泼皮烂人嫌。
赵:行、行,算你有理,那我可说上联了。
马:你随便说,只要你能说出来我就能给你对下句,我要没词儿了、我说不上来了...我...给你一毛钱。
赵:我要你一毛钱干吗?那我可说上句了?
马:你敞开了说,你照一百个字儿说!
赵:一百个字儿?我没那么长的气儿。你老觉得字多就难,不对,字越少越难说——你听这个,俩字儿——羊肉。
马:完啦,嗤!萝卜。
赵:我这可有讲究,羊肉它是个吃物。
马:萝卜也是吃的呀——羊肉熬萝卜多好啊。
赵:哦——你再听这个——胡琴。
马:萝卜(锣钹)。
赵:你这可不象话——胡琴是个乐器。
马:锣钹呀——敲的那锣、打的那钹。
赵:哦——你再对——绸缎。
马:萝卜(罗布)。
赵:绸缎是布匹。
马:是啊,罗布呀,纱罗洋纺、尼龙布匹呀。
赵:岳飞。
马:萝卜(罗布)。
赵:你这不象话,岳飞你也对萝卜?岳飞是个英雄。
马:罗布啊——《木莲僧救母》,木莲僧是谁呀?
赵:傅罗布...
马:噫!着啊——忠臣配孝子!
赵:你嘀咕什么呀?再听这个——一二三四五六七。
马:这怎么回事儿?
赵:就为躲你那萝卜,我要是六个字你来仨萝卜就算对付了,我这是一二三四五六七,七个字,你横不能来仨个半萝卜吧?
马:一二三四五六七呀——萝卜快了不洗泥!
赵:你这叫什么对子啊?
马:没有一个字俩字的最少仨字儿。
赵:好,我说一个仨字儿的——马牙枣。
马:羊角葱。
赵:我这马牙枣可是吃的。
马:羊角葱也是啊!
赵:能对的上吗?
马:太能了,你瞧啊马牙、羊角,枣、葱——马牙枣八月的、羊角葱二月的,马牙枣秋天的、羊角葱春天的,马牙枣树上的、羊角葱地上的,马牙枣红的、羊角葱绿的,马牙枣甜的、羊角葱辣的,马牙枣...
赵:你怎么那么贫啊?碎嘴子!告你我这可还能加字——马吃马牙枣,马牙枣熟了掉在地上让马给吃了。
马:羊啃羊角葱。羊角葱在地上长着让羊给啃了。怎么样?
赵:哦——!好!
马:嘿嘿——“虽不中,而不远矣,不知未矣...”
赵:慢点晃,晃多了它可泻黄啊。你听这个——北雁南飞双翅东西分上下。
马:怎么意思?到底往哪儿飞呀?
赵:这不是胡说,北雁南飞——北边的大雁朝南边飞,翅膀朝哪边?东西,它不可能不动啊,飞的时候是上下飞的,所以叫——北雁南飞双翅东西分上下。
马:听我的,下联有了、下联有了、下联有了。
赵:有了你倒是说呀!
马:——前车后辙两轮左右走高低。
赵:哦——上下?
马:高低。
赵:高低?
马:上下,嘿嘿——“虽不中...”
赵:“...而不远矣。”
马:哦?这个也泻了?
赵:嗨——!你再听这个——小老鼠偷吃热凉粉。
马:改大白话啦,不象话。没劲。
赵:没劲呀?你别看它话白这里可有学问——小老鼠,有这么大的老鼠叫什么?
马:叫老鼠。
赵:有这么小的呢?
马:它也叫老鼠。
赵:它老么?
马:它不老。
赵:它叫什么?
马:它叫老鼠。
赵:你能叫它少鼠么?
马:不能。
赵:有在锅里炒着吃的凉粉它叫什么?
马:它也叫凉粉。
赵:它凉么?
马:它不凉。
赵:它不凉它叫什么?
马:它叫凉粉。
赵:对呀——所以这就叫“小老鼠偷吃热凉粉”。
马:听我的——短长虫缠绕矮高粱。
赵:你这又怎么讲呢?
马:短长虫——有这么长的长虫你叫它什么?
赵:长虫。
马:有这么短的长虫你叫它什么?
赵:三寸长的那也叫长虫。
马:它长么?
赵:它不长。
马:不长它叫什么?
赵:它叫长虫。
马:矮高梁——有一人多高的高粱叫什么?
赵:叫高粱。
马:有刚发芽的高粱你叫它什么?
赵:也叫高粱。
马:它高么?
赵:...它不高。
马:它叫什么?
赵:...它叫...高粱。
马:对呀——这就是“短长虫缠绕矮高粱”,上联是有小有老、有凉有热,下联是有短有长、有矮有高,嘿嘿——“虽不中..."
赵:你一会儿不晃你难受是不是!这回我再说一个字多的,听着啊——说"空树藏孔、孔进窟窿、窟窿孔、孔出窟窿、窟窿空"。
马:又改绕口令啦?
赵:谁说这是绕口令啊,我这上联有讲——话说孔圣人周游列国,有这么一天啊走到一片荒野里,突然天降大雨,没有地方躲呀,可巧路边啊有棵老树,圣人啊就藏在树窟窿里——这叫"空树藏孔、孔进窟窿","窟窿孔"呢——树窟窿里有了孔圣人了,这不是"窟窿孔"么;"孔出窟窿"——雨停了,圣人出来了,所以叫"孔出窟窿","窟窿空”呢——圣人出来了,树窟窿空了,所以就是"空树藏孔、孔进窟窿、窟窿孔、孔出窟窿、窟窿空"。
马:哎-哎-哎!缓气呀!好么,差点儿憋死!听我的——“日吧嗒、哐哗啦、喀嚓、扑通、哎哟、卜卜卜、滋滋滋”
赵:你这儿发疟子啊?!不象话!
马:怎么不象话啊?
赵:字数对不上,不是缺一个就是多俩?
马:不可能,你那多少字儿?
赵:你数啊——"空树藏孔、孔进窟窿、窟窿孔、孔出窟窿、窟窿空"。十八个字儿。
马:你瞧我这个,它要是十七个、或者是十九个字儿,那叫什么玩意——“日吧嗒、哐哗啦、喀嚓、扑通、哎哟、噗噗噗、滋滋滋”
赵:也是十八个字儿,可怎么讲呢?
马:你听着啊——想当初啊,就在这个去年夏天...
赵:你这叫什么话?去年夏天怎么叫想当初啊?
马:我听人家讲什么事儿都爱说想当初啊?
赵:人家那说的是古时候的事儿,你这个去年夏天那不叫想当初。
马:就是去年夏天的事,在我们的院子里呀苍蝇、蚊子、跳蚤、蛾子、小咬、知了、马蜂啊、呱呱枣儿啊、燕么虎啊、屎壳郎啊满院子这么一通乱飞...
赵:好么!
马:"日吧嗒"——一只屎壳郎啊撞我们家纱窗上了,日——吧嗒;"哐"--我一害怕把茶杯淬了,哐——"哗啦"——把沙锅砸了--哗啦;"扑通通"——我解炕上掉地下了--扑通通,"哎哟哟"——硌着我腰了--哎哟哟,"噗噗噗"——我摔出仨屁来,"滋滋滋"——崩死仨耗子。
赵:你别挨骂了!
Ⅳ 我想要校园脱口秀的台词。。。或者幽默的脱口秀台词。。。几分钟就行 好的追分
01
唾沫是用来数钞票的,
而不是用来讲道理的。
02
好听的话内别当真,
难听的话别较真,
认真你就输了容。
03
凉白开最解渴,
大实话才动人。
04
人生六个字:
慢慢熬,糊涂过。
05
说高处不胜寒,都在爬;
说烟酒伤身体,都不戒;
说天堂最美好,都不去!
06
当我交话费的时候,
才发现原来我说的话这么值钱。
07
能睡着,说明心安,
此前问心无愧;
想醒来,说明心美,
当下正是所要。
人生,也不过是这六字的快活。
08
你的话,
我连标点符号都不信。
09
朋友用心交,父母用命孝。
10
如果你向神求助,
说明你相信神的能力;
如果神没有帮助你,
说明神相信你的能力。
11
货有过期日,人有看腻时,
你在我心中,还能牛几时!
12
傻子偷乞丐的钱包,
被瞎子看到了,
哑巴大吼一声,
把聋子吓了一跳,
跛子飞起一脚,
疯子说:哎呀,大家要理智!
13
先学会不生气,
再学会气死人。
(5)开市台词扩展阅读
脱口秀的起源可以追溯到18世纪英格兰地区的咖啡吧集会,在集会上人们讨论各种社会问题。然而,脱口秀得到真正的发展是在美国。20世纪,随着广播的产生以及人们对公共集会的热衷,越来越多人将兴趣投诸于通过广播这一新媒介进行讨论,这也催化了脱口秀的诞生。
Ⅵ 岳云鹏的节日游戏的台词你有吗
你说的是这个吗
甲:刚才这几只演员挺好……
乙:哎哎哎…等会,怎么说话呢,怎么是两只呢
甲:那应该是?
乙:这几头
甲:哎,对
乙:几位
甲:几位演员,挺好,让他们下去把这口气咽了
乙:要死
甲:别说这个
乙:为什么啊
甲:说多了就不灵了
乙:好,巴不得死呢
甲:今天咱俩说相声,要说就得说咱们中国话
已:中国话好
甲:研究中国的文字
已:嗯
甲:博大精神
已:对
甲:有四个声调,一声平二声扬三声拐弯四声降
已:哦,这是甲: 声调,我再问问啊
已:问我什么啊
甲:这个字念什么(手指一)
已:这,一
甲: 一,你们家有新华字典么
已:有啊甲:有吧
已:有
甲:字典上有这个 一
已:一
甲:字典上 朋友们
已:呵
甲:他只是一个音 可是
已:可是什么呀
甲:生活当中用到三个音
已:您等会 您用手比划几个 (甲 伸出三个手指) 哎呀 您光学文学了吧
甲:三个音
已:数学没学过
甲:你看 手多白 三个音
已:哎 (甲做动作) 哎呦 等会 您这是公家的
甲:这念什么
已:一啊
甲:一 朋友们几声 一声 对不对
已:奥 一声
甲:这是几个
已:一个呀
甲:一个 一个 二声 对不对
已:对呀
甲:我这个大褂 这个钱买的
已:一百块
甲:你听听 你听听 一百块钱 一 四声 用到三个音 朋友们 神奇吗 字典上就一个音
已:哎 哎 不是 这就是您生活中研究的
甲:当然了
已:我就问您一句话行吗
甲:你说
已:您研究这个有什么用啊
甲:消麽时间呗 就是
已:呵 您瞅您这摸样 你也 忒乏味了 您也 哎呀 停停停 还不好意思了
甲:多有意思啊 哎呦 好多年没有找到尴尬的感觉了 刚才我找到了 真的很尴尬
已:对 太尴尬了
甲:可是生活当中 真的会用到三个音
已:是么
甲:真的 研究嘛 我再问问您 中国的文字谁造的
已:仓颉甲:啊 你再说一遍 再说一遍
已:不知道 谁啊
甲:你说的是谁
已:仓 ——颉
甲:就是他 仓颉
已;你吓得我这小心肝扑扑的 知道吗
甲:小心肝
已:去去去 别动我 你吓着我了 我当说错了呢我当
甲:仓颉 仓颉造字
已:你这写什么呢 你这
甲:仓颉嘛 仓颉造字
已:仨字 怎么
甲:圣人留书 一个仓 一个吉一个页嘛 仓颉嘛
已:哦 吓我一跳你这个 哦
甲:仓颉造字 圣人留书
已:对啊
甲:都说是仓颉造的字 不对
已:不对?甲:这是劳动人民留下来的成果 实话实说
已:嗨
甲:仓老师怎么会有 那么大的能耐呢 中国的文字都是他造的吗 苍老师没有那么厉害
乙:你说哪个苍老师
甲:颉哥啊
乙:你确定是个男的
甲:是啊……我的天啊,你都想的什么
乙:什么我想什么啊
甲:我以为你想的是空空呢
乙:还小井井呢
甲:哈,仓颉造字
已:仓颉
甲:圣人留书
已:哎
甲:亲爱的朋友们
已:是
甲:有的字合情合理 但是有的字 不合情不合理
已:不是 字还有不合情的
甲:今天不到五十个观众 我估计您那 很少有人研究这个
已:对 我们大家都不尴尬
甲:文字 比如说啊 上面一个小底下一个大 念什么
已:念尖
甲:是吗
已:是吗
甲:是
已:我这说对了 你给我个笑模样 行吗你
甲:好 对
已:行了 行了 行了
甲:念尖
已:对
甲:上面小 底下大 尖
已:对
甲:合情合理
已:是
甲:一个三点水 一个少 念什么
已:念沙啊 对
甲:吓我一跳 念沙 水少了 沙子呈现出来了 我这讲文学呢 你们俩给我回来 他有没有意思
已:哎 兴许是外国朋友 听不懂文学 主要是
甲:侮辱我 好 你等着
已:哎呦 还侮辱你 怎么来就侮辱你了 侮辱侮辱我 你干嘛呢
甲:等他回来呢
已:他要不回来 你在这过年啊 还
甲:我脾气不好
已:你别脾气不好 您说您的
甲:这都是我研究的
已:你研究这有什么用啊
甲:有文化
已:哦
甲:真的 我这么您说 咱们中国古典四大名著
已:对对对
甲:倒背如流
已:哎 啊
甲:真的
已:不是 您等会 四大名著
甲:啊
已:你楞倒背如流
甲:不用磕头
已:我没跪下 我磕头干嘛呀我
甲:倒背如流
已:哎哎哎
甲:嗯
已:您在这给我们 随便背两句
甲:四大名著 倒背如流
已:您来来
甲:著名大四 这有什么了 张嘴就来
已:你等会儿
甲:您们也可以呦
已:哎 您这一天是不务正业啊
甲:什么叫不务正业啊
已:这 四大名著 著名大四就完了 倒背如流
甲:对呀
已:您得原文倒背如流啊
甲:啊
已:啊什么呀
甲:四本书 内容我倒背如流
已:对呀
甲:我疯了啊 你拿我当什么了
已:我没拿你当什么呀我 你自己说 你说的有问题呀 这个四大名著都什么呀
甲:你有意思吗
已:什么叫有意思吗
甲:你问我这个问题 就是在侮辱我 四十多位观众谁不知道 啊 站起来举手就能说出来 你问我 不是 我是一个相声演员 无不知百行通 我能不知道吗
已:不是 我没有说 成心就考您的意思 咱这不是聊天嘛 说到这了 您说说
甲 :《红楼梦》
已:嘿
甲:有没有
已:有有有
甲:啊
已:您这有蒙的嫌疑啊
甲:没有没有没有
已:哦 知道 原来到就知道
甲:对对对
已:还有呢 还有三本呢
甲:《西游记》
已:有
甲:两本 还有二分之一 挺清楚 三国
已:嘿 有
甲:有吧
已:有有有有
甲:三本了吧
已:三本了 还有一本
甲:演义
已:嗯 嗯
甲:四本了吧
已:没有
甲:这就齐了
已:别齐了 您这《三国演义》是两本啊
甲:对啊
已:谁告诉你的 啊 怎么能是两本呢 这是一本
甲:一本吗
已:一本
甲:还有一本
已:嗯
甲:《水浒传》(读成 shui xu chuan)
已:《水浒传》(读成 shui xu chuan)? 这是什么船啊 这是 啊
甲:叫什么
已:《水浒传》
甲:对 《水浒传》 总共仨字念错俩 还得 四大名著 前几个月
已:嗯
甲:发生了一件特别奇怪的事情
已:什么事情
甲:冷
已:嗯 废话 冬天还能不冷
甲:冷 没关系 还下雪了
已:嗨 对
甲:我看见这个雪景 触景生情
已:嗯
甲:作了一首诗
已:啊?
甲:《雪赞》
已:呦 《雪赞》
甲:赞美这个雪景
已:哦
甲:可是亲爱的朋友们
已:嗯
甲:赞雪不露(lou)雪
已:这怎么讲啊
甲:诗里头没有雪字 赞什么不露什么
已:哦 这诗里没有雪字 但说的是雪
甲:对了 连拼音都没有 XUA 雪 没有 找不着
已:您这拼音就没有
甲:找不到
已:胡来了
甲:《雪赞》
已:哎 那我问问您啊
甲:您说
已:您这个诗是几言的
甲:什么 不是 你别说你那黑话行吗
已:这是黑话吗
甲:下雪了你撒什么盐啊 啊 对不对 撒盐化雪 这是化学作用
已:行行行 那保卫局还干过这是 没有 这不是 您这诗几律
甲:白的呀 怎么还是绿的
已:哎 您不明白是吗
甲:你说清楚了
已:我跟您 对明白啊 就您那个诗啊
甲:嗯
已:一句几个字
甲:你早这么问不就明白了嘛
已:您是文人吗
甲:一句七个字
已:七个字啊
甲:一行七个字
已:哦
甲:你要是打左边看 是七个字
已:哦 那打右边呢
甲:冷不丁打右边看 嘿 还是七个字
已:哎
甲:就这么奇怪
已:您等等 您等等 这一行七个字
甲:没错
已:那几句啊
甲:四句
已:哦 那 四七 二十八 呦 一行七个字 四七二十八
甲:啊
已:那你这是七言绝句啊
甲:是吗
已:是吗
甲:是
已:不是 您等等 您等等 我说您 我有点含糊对您
甲:是是是
已:是七言绝句吗
甲:是是
已:您知道吗
甲:七言绝句
已:哦
甲:跟那个小白啊 小甫啊 我们都制作的好多 都是七言绝句
已:什么 小白
甲:对
已:狗啊
甲:怎么说话呢 李白
已:李白 你叫小白
甲:啊
已:小甫呢
甲:杜甫啊 还有居易 我们经常
已:还居易还 没听说过
甲:我们经常做这个七言绝句
已:你们四个经常在一块儿作
甲:他可能比我要岁数大一些 明白吗
已:不是大一些的事啊 太大了 你知道吗
甲:不经常在一起啊
已:可不是 您见不着面知道吗
甲:反正好多呀都是七言绝句
已:哦 您这是七言绝句
甲:没错
已:哎
甲:嗯
已:康老师
甲:好
已:在这给我们念念呗
甲:合适么
已:啊 在这给我们吟吟 不是 吟唱一个
甲:我最喜欢的话 小白回来了 太让我感动了 注意听啊 《雪赞》七言绝句
已:嗯
甲:《雪赞》头一句啊 天上一阵黑咕隆咚 说明什么意思呢 就是阴天啊 阴天 各位知道吗 天上一阵子黑咕隆咚 就是阴天 莫文蔚唱过那首歌《阴天》——
已:康老师 康老师 康老师 这个 这个不好意思啊 八个字
甲:啊?
已:八个字
甲:不能够
已:干嘛呢 这是 买菜买惯了 小九九您还 您拿出来数
甲:怎么会八个字呢
已:别 拿出来数 手有问题 怎么着
甲:看 天上一阵黑咕隆咚
已:八个字 您这不是七言绝句吗
甲:八言绝句
已:八言绝句?
甲:对 八言绝句
已:哎呦 您这是新创作的 哦 新体诗
甲:对
已:哦 八言绝句
甲:对了
已:哦 您头一句诗
甲:天上一阵黑咕隆咚
已:没有雪字
甲:没有啊 拼音有吗 XUA 雪 没有吧
已:您别提这拼音了 您这二句
甲:第二句
已:恩恩
甲:好似薄面往下扔 朋友们 薄面 就是白面的意思 好像白面往下扔一样 那么白 那么漂亮
已:唉唉唉 七个字
甲:不能够
已:呦 别背后头 拿前头数来 拿出来
甲:好似薄面往下扔
已:七个字
甲:好似薄面往下扔啊
已:啊 您这砸着人了是怎么着 还啊 还得
甲:感叹词
已:没有 您这个
甲:就是七个字儿
已:就是七言绝句
甲:七言绝句
已:那您那三句呢
甲:第三局啊 坟头儿倒比馒头的个儿大呀
已:哎哎 行了 别 什么意思 别解释了
甲:下完雪以后 坟头是白的
已:行行行 行行行 行了
甲:馒头也是白的 一对比 一大一小
已:别解释了
甲:干什么啊
已:您瞧您爆发这一下 您还退三步还得
甲:跟大伙解释解释
已:你甭解释 您先跟我解释吧 不是 您这第三句我听着得有十多个字了吧 啊
甲:怎么会呢
已:你拿出来数
甲:老那么扣扣索索的 自己数啊
已:你数清楚老
甲:坟头儿倒比馒头的个儿大呀 好 您这手真忙叨啊 你看
已:多少个字啊
甲:十二个
已:您这十二言 绝句
甲:呵 那可能就绝乎了
已:那废话 那个
甲:听我再调整
已:这还能调整
甲:坟头儿倒有馒头 那么大的个儿
已:哇 越调越多
甲:坟头倒 坟头倒比馒头大
已:嗯 哎呦 您这个诗现裁呀
甲:七个字 哎 怎么样
已:七个字 您这四句
甲:净是大窟窿。
已:你活动 活动 走吧 出去 出去
甲:下完雪以后
已:你甭下完雪了你 你出去等雷去吧你啊
甲:等什么雷啊
已:废话 胡来了 这都甭数 五个字儿 这什么玩意儿这叫
甲:我说完了吗 你就踢我
已:谁踢你了 我推的你 我 不是五个字
甲:没说完呢 净是大窟窿
已:这不完了吗
甲:哇塞
已:啊 哇塞
甲:哎 你把哇塞搁头了也行 哇塞 净是大窟窿 搁中间也行啊 净是哇塞大窟窿 净是大窟哇塞窿
已:没听说过
甲:这都是可以的
已:你这满带修剪的啊这个
甲:太死性
已:您这胡来 这都 说实话 您这诗做的不怎么样啊
甲:多好啊
已:您平时还有什么爱好
甲:爱好啊
已:嗯
甲:一到节日过节了 爱做个游戏
已:什么游戏啊
甲:什么游戏 都行 关于这个文字的游戏 我最喜欢 因为是有文化 知道吗 满腹痉挛 满腹经纶
已:满腹痉挛 您输输液去得了您 痉挛 满腹经纶
甲:经纶
已:你有学问
甲:当然了
已:那我问问你啊 春节的时候家家户户都写春联 写对联 对春联你行吗
甲:可以啊
已:春联你也能写
甲:当然了
已:哦 写的怎么样 您告诉我
甲:太好了啊
已:这什么词 太好了 太棒了 我问你一句啊
甲:嗯
已:这个对春联这个规矩 您知道吗
甲:对春联
已:啊
甲:的规矩
已:啊
甲:你知道吗
已:我知道
甲:那好 听我这个啊
已:你说着我听听得
甲:对春联的规矩
已:您说说我听着
甲:天对地
已:哦
甲:对不对
已:对啊 天对地啊
甲:下一个
已:哎 完了
甲:哦 后边还有
已:咱们别挤牙膏行吗
甲:天对地 与对风 大陆对长空 开市大吉 万事亨通 平仄平仄平平仄 仄平仄平仄仄平 横批 仄仄平 太简单了
已:还真知道
甲:这我都 我都不爱说这个
已:哎 那这个
甲:天对地 雨对风 大陆对长空
已:知道
甲:雷隐隐 雾蒙蒙 开市大吉 万事亨通
已:行行行
甲:平仄平仄平平仄 仄平仄平仄仄平 横批 仄仄平
已:行 成
甲:天对地
已:行了 你有这瘾是怎么着啊 说清楚了额 这个是这个仄口上的问题 对字的问题 我问问您这个 对联还有这个字数的
甲:当然有规定了
乙:您 知道
甲:一个字对一个字 两个字对两个字儿 一万个字对一万个字儿
乙:上下联两万个字
甲:对呀 上下联一样的 你贴俩一样的报纸 不就完了吗
乙:哎 好 我还得买AB面 还得
甲:字数是少不了
乙:没听说过
甲:一模一样
乙:没听说过 您对这个对对联有研究
甲:当然有研究了
乙:能对
甲:能对
乙:您刚才说着一个字 就能对一个字
甲:可以啊
乙:那我要出一上联您能对吗
甲:能对啊
已:能对 那我出上联了
甲:你说
已:我不是撑练你 咱们这个交流一下 行吗 我这个上联是一个字啊 上
甲:上 上对下 上下 上对下
已:哦
甲:天对地 雨对风 大陆对长空 雷隐隐 雾蒙蒙 开市大吉 万事亨通
已:别说了
甲:平仄平仄平平仄 仄平仄平仄仄平 横批 仄仄平(观众说)
甲:这都是我的同学
已:这都是你的教众 还同学还
甲:上对下
已:您对上的了 就别说这规矩了您就 再来一遍规矩 哦 上对下 哦 那我要是说天呢甲:天对地——
已:行行行 别说了
甲:雨对风 大陆对长空 雷隐隐 雾蒙蒙 开市大吉 万事亨通 平仄平仄平平仄 仄平仄平仄仄平 横批 仄仄平(观众说)
已:我都多一说这个字了 就 我勾他这干嘛我 得得得得得 哦 天对地是吧
甲:对
已:那我要说盐呢
甲:盐 盐对醋 盐是咸的 醋是酸的 盐对酱 完了 活活齁死
已:那要是我要说好呢
甲:好 好对歹
已:我要是 我这个上联是士
甲:士 士对炮
已:士怎么对炮
甲:你支士 我挪炮
已:那也不对啊
甲:哪不对了
已:应该是 士对望 望哥不就是炮哥吗
甲:也对呀
已:哎 跟你说 我说这五个字呢嘛
甲:嗯
已:我这连起来可是对子上联
甲:我这五个字可是对子下联
已:我们这上联是 上天演好事
甲:我跟你对: 回宫降吉祥 朋友们 这就是藏王对 如果到了腊月二十三就可能 用得着这个 上天演好事 回宫降吉祥
已:你等会
甲:不要不断的扒拉我
已:废话 我拦得住你么我 啊 不是 你是这么对的吗
甲:就是这么对的呀
已:我说上天演好事 你说回宫降吉祥 我说上你对的什么呀
甲:下
已:天
甲:地
已:盐
甲:醋
已:好
甲:歹
已:士
甲:炮
已:我说 上天盐好士
甲:我说 下地醋歹炮
已:哎 完了吧 啊
甲:我给你讲讲啊
已:哎 还能讲
甲:这人啊一下地 就发现这个醋把那个望给逮着了 知道吗 这个醋啪一下 蹦这个炮一身 没听说过 酸炮酸炮的吗
已:俩字的行吗
甲:行行行
已:我说牛肉
甲:我对黄瓜 牛肉是荤的 黄瓜是素的 牛肉窜黄瓜好像能吃 牛肉对黄瓜 天对地已:哎 没有 您这俩字能绕道一个字上来
甲:牛肉对黄瓜 横批 能吃
已:您这横批真实惠啊 能吃 你还真有点能耐 那咱说个多的 你能行吗
甲:行行行
乙:再听这个:“羊肉。”
甲:我给你对“萝卜(luo bo)”
乙:那对得上吗?
甲:羊肉煮萝卜焖干饭„„
乙:这位没吃什么哪!“绸缎。”
甲:“萝卜。”
乙:萝„„我们这是绸缎你也对萝卜?
甲:啊!绸缎包萝卜。
乙:没听说,我那是穿的绸子和缎子。
甲:是呀!我说的也是穿的,绫罗绸缎的罗,呢绒布匹的布。“罗布。”
乙:噢!罗布听不出来就是萝卜,再听这个:“钟鼓。”
甲:“萝卜。”
乙:我说是撞的钟打的鼓。
甲:我是敲的锣打的钹,“锣钹。”
乙:听我这上联啊:岳飞
甲:萝卜
乙:我是说岳飞孝顺
甲:萝卜也是啊
乙:小萝卜孝敬老萝卜
甲:嗯
乙:还嗯,我这说的是岳飞大孝子
甲:我说的也是啊,知道这么个故事吗
乙:什么故事
甲:目连救母
乙:嗯,知道
甲:目连姓什么
乙:民间姓付
甲:叫什么
乙:叫付罗卜
甲:对啊
乙:行了行了!你再听这个。
甲:(顺口而出)萝卜。
乙:哎,我还没说呢
甲:我拿萝卜预备着
乙:我说两个字,你说萝卜,我要是说仨个字呢
甲:大萝卜
乙:四个字
甲:好大萝卜
乙:五个字
甲:好大个萝卜
乙,我要是说一二三四五六七呢
甲:萝卜快乐不洗泥
已:好嘛,怎么这么贫啊,那你在听这个水牛下水 你看 水起水浮 两头是水 这就是重点
甲:我给你对 山羊上山 山起山落 两头是山
已:我还能再加字
甲:我也能添字
已:我是山羊上上上碰山羊角
甲:以后要穿鞋 再蹦到脚怎么办啊
已:穿哪啊 人家是撞头上的角了
甲:哦 撞角了 来我给你对我对 水牛下水水没水牛腰 没腰了
已:我还能加字 看我的 水牛下水 水没水牛腰 哞 呛着了
甲:看我的 山羊下山 山碰山羊角 咩
已:这咩
甲:疼了
已:就这么回事
Ⅶ 岳云鹏,孙越《对春联》台词
孙 越春联的规矩你懂吗?
岳云鹏我懂啊,对春联讲究是“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清。天对地,雨对风,大陆对长空,雷隐隐,雾蒙蒙,开市大吉对万事亨通。山花对海树,赤日对苍穹,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仄平仄仄平。”
孙 越当什么讲?
岳云鹏任何一句话都可以做对联,只要你对得恰当巧妙,那再好也没有了。
孙 越是是!
岳云鹏譬如有这么两句俗语就是一副对联。
孙 越哪两句?
岳云鹏“清官难断家务事。”这就是上联。
孙 越下联呢?
岳云鹏“上梁不正底梁歪。”哎!你听这两句虽然不够工整(摇头),可是很好玩。(读玩念重音,表达出文诌诌的)
孙 越咱们两人联联句怎么样?
岳云鹏可以呀。
孙 越我出个上联儿。
岳云鹏我对个下联儿。
孙 越譬如我说“上”。
岳云鹏我对“下”,有上就有下嘛!
孙 越我说“天”。
岳云鹏天对“地”呀,你怎么啦。“天对地,雨对风,大陆对长空,雷隐隐,雾蒙蒙,开市大吉,万事亨通。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仄平仄仄平。横批:仄仄平”
孙 越“言”。
岳云鹏我对“醋”。(岳云鹏把“言”误为“盐”了)
孙 越醋?
岳云鹏啊!油盐酱醋,五味调和,你那是咸的,我这是酸的。“天对地,雨对风,大陆对长空,雷隐隐,雾蒙蒙,开市大吉,万事亨通。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仄平仄仄平。横批:仄仄平”
孙 越行啦,有完没完。我出“好”。
岳云鹏我对“歹”,好好歹歹得清楚。
孙 越“事”。
岳云鹏我对“炮”。(岳云鹏把“事”误为“士”了)
孙 越炮!那对得上吗?
岳云鹏你支土我拨炮,你跳马我出车。
孙 越咱们这儿下象棋来啦!
岳云鹏联句有什么啊!
孙 越这五个字凑在一块儿是对子的上联:“上天言好事。”
岳云鹏那我给你对:“回宫降吉祥。”这是灶王对。
孙 越你等等,你刚才不是这么对的。我说“上”。
岳云鹏我对“下”。
孙 越我对“天”。
岳云鹏我对“地”。
孙 越我说“言”。
岳云鹏我对“醋”。
孙 越我说“好”。
岳云鹏我对“歹”。
孙 越我说“事”。
岳云鹏我对“炮”。
孙 越我就是:“上天言好事。”
岳云鹏我这是:“下地醋歹炮。”
孙 越你这当什么讲啊?
岳云鹏谁叫你不一块儿说啦?你要说“上天言好事”,当然给你对“回宫降吉祥”。你一个字一个字往外蹦,我可不给你对“下地醋歹炮”吗?
孙 越这还怨我啦。
岳云鹏当然啦。
孙 越好,你听这两个字的:“羊肉。”
岳云鹏我给你对“萝卜(luo bo)”
孙 越那对得上吗?
岳云鹏羊肉汆萝卜焖干饭,我能吃三碗……
孙 越这位没吃什么哪!“绸缎。”
岳云鹏“萝卜。”
孙 越萝……我们这是绸缎你也对萝卜?
岳云鹏啊!绸缎包萝卜。
孙 越没听说,我那是穿的绸子和缎子。
岳云鹏是呀!我说的也是穿的,绫罗绸缎的罗,呢绒布匹的布。“罗布。”
孙 越噢!罗布听不出来就是萝卜,再听这个:“钟鼓。”
岳云鹏“萝卜。”
孙 越我说是撞的钟打的鼓。
岳云鹏我是敲的锣打的钹,“锣钹。”
孙 越行了行了!你再听这个。
岳云鹏(顺口而出)萝卜。
孙 越我还没说呢?
岳云鹏我先说下搁着。
孙 越急性子。“马牙枣。”
岳云鹏“大萝卜。”
孙 越我这是仨字的啦。
岳云鹏我这也仨字。“大萝卜。”
孙 越我要四个字呢。你”好大萝卜“,我五个字,你”好大个萝卜“,你这筐萝卜全卖给我啦?不行。重对。听这个:“山羊上山。”两头儿山。
岳云鹏我给你对:“水牛下水。”两头儿水。
孙 越我能加字。
岳云鹏我能添字。
孙 越“山羊上山山碰山羊角。”
岳云鹏碰脚啦?
孙 越不!犄角。
岳云鹏“水牛下水水没(mo)水牛腰。”没腰啦。
孙 越我还能加字。“山羊上山山碰山羊角,(学羊叫)咩呀!”
岳云鹏这是怎么回事儿?
孙 越碰疼啦。
岳云鹏“水牛下水水没水牛腰,(学牛叫)哞儿!”
孙 越嘿,他对上了。
岳云鹏那是当然,“天对地,雨对风,大陆对长空,雷隐隐,雾蒙蒙,开市大吉,万事亨通。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仄平仄仄平。横批:仄仄平”
孙 越行了,你们爱听还是怎么着(对观众)。
岳云鹏你说什么我给你对什么。
孙 越我说“南”。
岳云鹏我对“北”。
孙 越我说“东”。
岳云鹏我对“西”。
孙 越我说“上”。
岳云鹏我对“下”。
孙 越你听这个:“北雁南飞双翅东西分上下”
岳云鹏你怎么都给占上啦。
孙 越这叫抻练抻练你。
岳云鹏好!你听下联:“前车后辙两轮左右走高低。”
孙 越你对得上吗?
岳云鹏当然对得上。
孙 越“北雁南飞。”
岳云鹏“前车后辙。”
孙 越“双翅东西。”
岳云鹏“两轮左右。”
孙 越“分上下。”
岳云鹏“走高低。”高低即是上下,上下即是高低,“虽不中不远矣”!
孙 越嘿!这份儿酸哪。
岳云鹏这叫气气你。
孙 越咱们不定谁气谁哪,听这个:“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基浅。”
岳云鹏嗬!我给你对:“林内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
孙 越好!你再听这个:“空树藏孔,孔进空树空树孔,孔出空树空树空。”
岳云鹏什么呀,乱七八糟的?
孙 越这是个孔子的典故,又是个对子上联儿。
岳云鹏还有这么一个典故哪!
孙 越孔子周游列国的时候,有一天走到某处,忽然天降大雨,上不着村,下不着店,没处躲,可巧道旁有一棵树里面是空的,孔子一想这里可以藏藏躲躲,这就叫空树藏孔。
岳云鹏孔进空树呢?
孙 越孔子进了空树啦,孔进空树。
岳云鹏空树孔?
孙 越空树里面有孔子,空树孔。
岳云鹏孔出空树?
孙 越雨过天晴,孔子由空树里面出来啦,孔出空树。
岳云鹏空树空?
孙 越空树里面就没有孔子啦,这就叫:“空树藏孔,孔进空树,空树孔,孔出空树空树空。”(做喘不上气来的样子)我差点儿没放炮。
岳云鹏听我的:“柔(rou)、叭哒、当、哗啦、扑腾腾、哎哟哟、嗖嗖嗖、吱吱吱。”
孙 越我说你这是什么呀?
岳云鹏你那是什么呀?
孙 越我这是列国典故。
岳云鹏我这是本人实事。
孙 越典故可以对实事,可是你那有多少字啦?
岳云鹏你那多少字啊?
孙 越我这是十八言。
岳云鹏咱们数数。
孙 越“空树藏孔,孔进空树空树孔,孔出空树空树空。”十八个字儿。你呢?
岳云鹏我这也十八个呀。
孙 越我听着有三十多啦。
岳云鹏不信你数着,“柔、叭哒、当、哗啦、扑腾腾、哎哟哟、嗖嗖嗖、吱吱吱”。
孙 越也十八个字,可是当什么讲啊?
岳云鹏那年北京打仗,我正在床上躺着哪,就听柔……飞过来一个枪子儿。
孙 越叭哒?
岳云鹏撞墙上啦,叭哒。
孙 越当?
岳云鹏落院里一个炮弹,当。
孙 越哗啦?
岳云鹏房塌啦,哗啦。
孙 越扑腾腾?
岳云鹏我由床上掉下去啦,扑腾腾。
孙 越哎哟哟?
岳云鹏碰了我腰了,哎哟哟。
孙 越嗖嗖嗖?
岳云鹏当时掉了三根头发。
孙 越吱吱吱哪?
岳云鹏压死仨老鼠。
孙 越嘿!
Ⅷ 春节过年的场合对白(越多越好啊)谢谢了~!~
过年抄的吉祥话
一、新年快乐
二、袭恭喜发财
三、年年有余
四、岁岁(碎碎)平安(过年打破东西时说的)
五、恭贺新禧
六、财源广进
七、财源滚滚
八、大吉大利
九、年年高升
十、步步高升
十一、事事如意
十二、招财进宝
十三、吉祥如意
十四、心想事成
十五、万事如意
十六、扭转乾坤
十七、一路发财
十八、新春愉快
十九、国泰民安
二十、风调雨顺
二十一、新春如意
二十二、开春大吉
二十三、六畜高升
二十四、合家平安
二十五、新春快乐
二十六、一元复始,万象更新
二十七、大发利市
二十八、开市大吉
二十九、五子登科
三 十、龙马精神
三十一、春意盎然
三十二、富贵有余
三十三、金玉满堂
三十四、必定如意
三十五、福到眼前
三十六、福寿双全
三十七、迎春纳福
三十八、春回大地
三十九、大家恭禧
四 十、开车大吉
四十一、竹报平安
四十二、花开富贵
四十三、开市大发
四十四、龙凤呈祥
四十五、三阳开泰
四十六、龙年行大运
四十七、吉庆有余
四十八、鸿图大展
四十九、五福临门
五 十、团圆有余
Ⅸ 求岳云鹏 孙越 相声《节日游戏》台词
甲:刚才这几只演员挺好……
乙:哎哎哎…等会,怎么说话呢,怎么是两只呢
甲:那应该是?
乙:这几头
甲:哎,对
乙:几位
甲:几位演员,挺好,让他们下去把这口气咽了
乙:要死
甲:别说这个
乙:为什么啊
甲:说多了就不灵了
乙:好,巴不得死呢
甲:今天咱俩说相声,要说就得说咱们中国话
已:中国话好
甲:研究中国的文字
已:嗯
甲:博大精神
已:对
甲:有四个声调,一声平二声扬三声拐弯四声降
已:哦,这是甲: 声调,我再问问啊
已:问我什么啊
甲:这个字念什么(手指一)
已:这,一
甲: 一,你们家有新华字典么
已:有啊甲:有吧
已:有
甲:字典上有这个 一
已:一
甲:字典上 朋友们
已:呵
甲:他只是一个音 可是
已:可是什么呀
甲:生活当中用到三个音
已:您等会 您用手比划几个 (甲 伸出三个手指) 哎呀 您光学文学了吧
甲:三个音
已:数学没学过
甲:你看 手多白 三个音
已:哎 (甲做动作) 哎呦 等会 您这是公家的
甲:这念什么
已:一啊
甲:一 朋友们几声 一声 对不对
已:奥 一声
甲:这是几个
已:一个呀
甲:一个 一个 二声 对不对
已:对呀
甲:我这个大褂 这个钱买的
已:一百块
甲:你听听 你听听 一百块钱 一 四声 用到三个音 朋友们 神奇吗 字典上就一个音
已:哎 哎 不是 这就是您生活中研究的
甲:当然了
已:我就问您一句话行吗
甲:你说
已:您研究这个有什么用啊
甲:消麽时间呗 就是
已:呵 您瞅您这摸样 你也 忒乏味了 您也 哎呀 停停停 还不好意思了
甲:多有意思啊 哎呦 好多年没有找到尴尬的感觉了 刚才我找到了 真的很尴尬
已:对 太尴尬了
甲:可是生活当中 真的会用到三个音
已:是么
甲:真的 研究嘛 我再问问您 中国的文字谁造的
已:仓颉甲:啊 你再说一遍 再说一遍
已:不知道 谁啊
甲:你说的是谁
已:仓 ——颉
甲:就是他 仓颉
已;你吓得我这小心肝扑扑的 知道吗
甲:小心肝
已:去去去 别动我 你吓着我了 我当说错了呢我当
甲:仓颉 仓颉造字
已:你这写什么呢 你这
甲:仓颉嘛 仓颉造字
已:仨字 怎么
甲:圣人留书 一个仓 一个吉一个页嘛 仓颉嘛
已:哦 吓我一跳你这个 哦
甲:仓颉造字 圣人留书
已:对啊
甲:都说是仓颉造的字 不对
已:不对?甲:这是劳动人民留下来的成果 实话实说
已:嗨
甲:仓老师怎么会有 那么大的能耐呢 中国的文字都是他造的吗 苍老师没有那么厉害
乙:你说哪个苍老师
甲:颉哥啊
乙:你确定是个男的
甲:是啊……我的天啊,你都想的什么
乙:什么我想什么啊
甲:我以为你想的是空空呢
乙:还小井井呢
甲:哈,仓颉造字
已:仓颉
甲:圣人留书
已:哎
甲:亲爱的朋友们
已:是
甲:有的字合情合理 但是有的字 不合情不合理
已:不是 字还有不合情的
甲:今天不到五十个观众 我估计您那 很少有人研究这个
已:对 我们大家都不尴尬
甲:文字 比如说啊 上面一个小底下一个大 念什么
已:念尖
甲:是吗
已:是吗
甲:是
已:我这说对了 你给我个笑模样 行吗你
甲:好 对
已:行了 行了 行了
甲:念尖
已:对
甲:上面小 底下大 尖
已:对
甲:合情合理
已:是
甲:一个三点水 一个少 念什么
已:念沙啊 对
甲:吓我一跳 念沙 水少了 沙子呈现出来了 我这讲文学呢 你们俩给我回来 他有没有意思
已:哎 兴许是外国朋友 听不懂文学 主要是
甲:侮辱我 好 你等着
已:哎呦 还侮辱你 怎么来就侮辱你了 侮辱侮辱我 你干嘛呢
甲:等他回来呢
已:他要不回来 你在这过年啊 还
甲:我脾气不好
已:你别脾气不好 您说您的
甲:这都是我研究的
已:你研究这有什么用啊
甲:有文化
已:哦
甲:真的 我这么您说 咱们中国古典四大名著
已:对对对
甲:倒背如流
已:哎 啊
甲:真的
已:不是 您等会 四大名著
甲:啊
已:你楞倒背如流
甲:不用磕头
已:我没跪下 我磕头干嘛呀我
甲:倒背如流
已:哎哎哎
甲:嗯
已:您在这给我们 随便背两句
甲:四大名著 倒背如流
已:您来来
甲:著名大四 这有什么了 张嘴就来
已:你等会儿
甲:您们也可以呦
已:哎 您这一天是不务正业啊
甲:什么叫不务正业啊
已:这 四大名著 著名大四就完了 倒背如流
甲:对呀
已:您得原文倒背如流啊
甲:啊
已:啊什么呀
甲:四本书 内容我倒背如流
已:对呀
甲:我疯了啊 你拿我当什么了
已:我没拿你当什么呀我 你自己说 你说的有问题呀 这个四大名著都什么呀
甲:你有意思吗
已:什么叫有意思吗
甲:你问我这个问题 就是在侮辱我 四十多位观众谁不知道 啊 站起来举手就能说出来 你问我 不是 我是一个相声演员 无不知百行通 我能不知道吗
已:不是 我没有说 成心就考您的意思 咱这不是聊天嘛 说到这了 您说说
甲 :《红楼梦》
已:嘿
甲:有没有
已:有有有
甲:啊
已:您这有蒙的嫌疑啊
甲:没有没有没有
已:哦 知道 原来到就知道
甲:对对对
已:还有呢 还有三本呢
甲:《西游记》
已:有
甲:两本 还有二分之一 挺清楚 三国
已:嘿 有
甲:有吧
已:有有有有
甲:三本了吧
已:三本了 还有一本
甲:演义
已:嗯 嗯
甲:四本了吧
已:没有
甲:这就齐了
已:别齐了 您这《三国演义》是两本啊
甲:对啊
已:谁告诉你的 啊 怎么能是两本呢 这是一本
甲:一本吗
已:一本
甲:还有一本
已:嗯
甲:《水浒传》(读成 shui xu chuan)
已:《水浒传》(读成 shui xu chuan)? 这是什么船啊 这是 啊
甲:叫什么
已:《水浒传》
甲:对 《水浒传》 总共仨字念错俩 还得 四大名著 前几个月
已:嗯
甲:发生了一件特别奇怪的事情
已:什么事情
甲:冷
已:嗯 废话 冬天还能不冷
甲:冷 没关系 还下雪了
已:嗨 对
甲:我看见这个雪景 触景生情
已:嗯
甲:作了一首诗
已:啊?
甲:《雪赞》
已:呦 《雪赞》
甲:赞美这个雪景
已:哦
甲:可是亲爱的朋友们
已:嗯
甲:赞雪不露(lou)雪
已:这怎么讲啊
甲:诗里头没有雪字 赞什么不露什么
已:哦 这诗里没有雪字 但说的是雪
甲:对了 连拼音都没有 XUA 雪 没有 找不着
已:您这拼音就没有
甲:找不到
已:胡来了
甲:《雪赞》
已:哎 那我问问您啊
甲:您说
已:您这个诗是几言的
甲:什么 不是 你别说你那黑话行吗
已:这是黑话吗
甲:下雪了你撒什么盐啊 啊 对不对 撒盐化雪 这是化学作用
已:行行行 那保卫局还干过这是 没有 这不是 您这诗几律
甲:白的呀 怎么还是绿的
已:哎 您不明白是吗
甲:你说清楚了
已:我跟您 对明白啊 就您那个诗啊
甲:嗯
已:一句几个字
甲:你早这么问不就明白了嘛
已:您是文人吗
甲:一句七个字
已:七个字啊
甲:一行七个字
已:哦
甲:你要是打左边看 是七个字
已:哦 那打右边呢
甲:冷不丁打右边看 嘿 还是七个字
已:哎
甲:就这么奇怪
已:您等等 您等等 这一行七个字
甲:没错
已:那几句啊
甲:四句
已:哦 那 四七 二十八 呦 一行七个字 四七二十八
甲:啊
已:那你这是七言绝句啊
甲:是吗
已:是吗
甲:是
已:不是 您等等 您等等 我说您 我有点含糊对您
甲:是是是
已:是七言绝句吗
甲:是是
已:您知道吗
甲:七言绝句
已:哦
甲:跟那个小白啊 小甫啊 我们都制作的好多 都是七言绝句
已:什么 小白
甲:对
已:狗啊
甲:怎么说话呢 李白
已:李白 你叫小白
甲:啊
已:小甫呢
甲:杜甫啊 还有居易 我们经常
已:还居易还 没听说过
甲:我们经常做这个七言绝句
已:你们四个经常在一块儿作
甲:他可能比我要岁数大一些 明白吗
已:不是大一些的事啊 太大了 你知道吗
甲:不经常在一起啊
已:可不是 您见不着面知道吗
甲:反正好多呀都是七言绝句
已:哦 您这是七言绝句
甲:没错
已:哎
甲:嗯
已:康老师
甲:好
已:在这给我们念念呗
甲:合适么
已:啊 在这给我们吟吟 不是 吟唱一个
甲:我最喜欢的话 小白回来了 太让我感动了 注意听啊 《雪赞》七言绝句
已:嗯
甲:《雪赞》头一句啊 天上一阵黑咕隆咚 说明什么意思呢 就是阴天啊 阴天 各位知道吗 天上一阵子黑咕隆咚 就是阴天 莫文蔚唱过那首歌《阴天》——
已:康老师 康老师 康老师 这个 这个不好意思啊 八个字
甲:啊?
已:八个字
甲:不能够
已:干嘛呢 这是 买菜买惯了 小九九您还 您拿出来数
甲:怎么会八个字呢
已:别 拿出来数 手有问题 怎么着
甲:看 天上一阵黑咕隆咚
已:八个字 您这不是七言绝句吗
甲:八言绝句
已:八言绝句?
甲:对 八言绝句
已:哎呦 您这是新创作的 哦 新体诗
甲:对
已:哦 八言绝句
甲:对了
已:哦 您头一句诗
甲:天上一阵黑咕隆咚
已:没有雪字
甲:没有啊 拼音有吗 XUA 雪 没有吧
已:您别提这拼音了 您这二句
甲:第二句
已:恩恩
甲:好似薄面往下扔 朋友们 薄面 就是白面的意思 好像白面往下扔一样 那么白 那么漂亮
已:唉唉唉 七个字
甲:不能够
已:呦 别背后头 拿前头数来 拿出来
甲:好似薄面往下扔
已:七个字
甲:好似薄面往下扔啊
已:啊 您这砸着人了是怎么着 还啊 还得
甲:感叹词
已:没有 您这个
甲:就是七个字儿
已:就是七言绝句
甲:七言绝句
已:那您那三句呢
甲:第三局啊 坟头儿倒比馒头的个儿大呀
已:哎哎 行了 别 什么意思 别解释了
甲:下完雪以后 坟头是白的
已:行行行 行行行 行了
甲:馒头也是白的 一对比 一大一小
已:别解释了
甲:干什么啊
已:您瞧您爆发这一下 您还退三步还得
甲:跟大伙解释解释
已:你甭解释 您先跟我解释吧 不是 您这第三句我听着得有十多个字了吧 啊
甲:怎么会呢
已:你拿出来数
甲:老那么扣扣索索的 自己数啊
已:你数清楚老
甲:坟头儿倒比馒头的个儿大呀 好 您这手真忙叨啊 你看
已:多少个字啊
甲:十二个
已:您这十二言 绝句
甲:呵 那可能就绝乎了
已:那废话 那个
甲:听我再调整
已:这还能调整
甲:坟头儿倒有馒头 那么大的个儿
已:哇 越调越多
甲:坟头倒 坟头倒比馒头大
已:嗯 哎呦 您这个诗现裁呀
甲:七个字 哎 怎么样
已:七个字 您这四句
甲:净是大窟窿。
已:你活动 活动 走吧 出去 出去
甲:下完雪以后
已:你甭下完雪了你 你出去等雷去吧你啊
甲:等什么雷啊
已:废话 胡来了 这都甭数 五个字儿 这什么玩意儿这叫
甲:我说完了吗 你就踢我
已:谁踢你了 我推的你 我 不是五个字
甲:没说完呢 净是大窟窿
已:这不完了吗
甲:哇塞
已:啊 哇塞
甲:哎 你把哇塞搁头了也行 哇塞 净是大窟窿 搁中间也行啊 净是哇塞大窟窿 净是大窟哇塞窿
已:没听说过
甲:这都是可以的
已:你这满带修剪的啊这个
甲:太死性
已:您这胡来 这都 说实话 您这诗做的不怎么样啊
甲:多好啊
已:您平时还有什么爱好
甲:爱好啊
已:嗯
甲:一到节日过节了 爱做个游戏
已:什么游戏啊
甲:什么游戏 都行 关于这个文字的游戏 我最喜欢 因为是有文化 知道吗 满腹痉挛 满腹经纶
已:满腹痉挛 您输输液去得了您 痉挛 满腹经纶
甲:经纶
已:你有学问
甲:当然了
已:那我问问你啊 春节的时候家家户户都写春联 写对联 对春联你行吗
甲:可以啊
已:春联你也能写
甲:当然了
已:哦 写的怎么样 您告诉我
甲:太好了啊
已:这什么词 太好了 太棒了 我问你一句啊
甲:嗯
已:这个对春联这个规矩 您知道吗
甲:对春联
已:啊
甲:的规矩
已:啊
甲:你知道吗
已:我知道
甲:那好 听我这个啊
已:你说着我听听得
甲:对春联的规矩
已:您说说我听着
甲:天对地
已:哦
甲:对不对
已:对啊 天对地啊
甲:下一个
已:哎 完了
甲:哦 后边还有
已:咱们别挤牙膏行吗
甲:天对地 与对风 大陆对长空 开市大吉 万事亨通 平仄平仄平平仄 仄平仄平仄仄平 横批 仄仄平 太简单了
已:还真知道
甲:这我都 我都不爱说这个
已:哎 那这个
甲:天对地 雨对风 大陆对长空
已:知道
甲:雷隐隐 雾蒙蒙 开市大吉 万事亨通
已:行行行
甲:平仄平仄平平仄 仄平仄平仄仄平 横批 仄仄平
已:行 成
甲:天对地
已:行了 你有这瘾是怎么着啊 说清楚了额 这个是这个仄口上的问题 对字的问题 我问问您这个 对联还有这个字数的
甲:当然有规定了
乙:您 知道
甲:一个字对一个字 两个字对两个字儿 一万个字对一万个字儿
乙:上下联两万个字
甲:对呀 上下联一样的 你贴俩一样的报纸 不就完了吗
乙:哎 好 我还得买AB面 还得
甲:字数是少不了
乙:没听说过
甲:一模一样
乙:没听说过 您对这个对对联有研究
甲:当然有研究了
乙:能对
甲:能对
乙:您刚才说着一个字 就能对一个字
甲:可以啊
乙:那我要出一上联您能对吗
甲:能对啊
已:能对 那我出上联了
甲:你说
已:我不是撑练你 咱们这个交流一下 行吗 我这个上联是一个字啊 上
甲:上 上对下 上下 上对下
已:哦
甲:天对地 雨对风 大陆对长空 雷隐隐 雾蒙蒙 开市大吉 万事亨通
已:别说了
甲:平仄平仄平平仄 仄平仄平仄仄平 横批 仄仄平(观众说)
甲:这都是我的同学
已:这都是你的教众 还同学还
甲:上对下
已:您对上的了 就别说这规矩了您就 再来一遍规矩 哦 上对下 哦 那我要是说天呢甲:天对地——
已:行行行 别说了
甲:雨对风 大陆对长空 雷隐隐 雾蒙蒙 开市大吉 万事亨通 平仄平仄平平仄 仄平仄平仄仄平 横批 仄仄平(观众说)
已:我都多一说这个字了 就 我勾他这干嘛我 得得得得得 哦 天对地是吧
甲:对
已:那我要说盐呢
甲:盐 盐对醋 盐是咸的 醋是酸的 盐对酱 完了 活活齁死
已:那要是我要说好呢
甲:好 好对歹
已:我要是 我这个上联是士
甲:士 士对炮
已:士怎么对炮
甲:你支士 我挪炮
已:那也不对啊
甲:哪不对了
已:应该是 士对望 望哥不就是炮哥吗
甲:也对呀
已:哎 跟你说 我说这五个字呢嘛
甲:嗯
已:我这连起来可是对子上联
甲:我这五个字可是对子下联
已:我们这上联是 上天演好事
甲:我跟你对: 回宫降吉祥 朋友们 这就是藏王对 如果到了腊月二十三就可能 用得着这个 上天演好事 回宫降吉祥
已:你等会
甲:不要不断的扒拉我
已:废话 我拦得住你么我 啊 不是 你是这么对的吗
甲:就是这么对的呀
已:我说上天演好事 你说回宫降吉祥 我说上你对的什么呀
甲:下
已:天
甲:地
已:盐
甲:醋
已:好
甲:歹
已:士
甲:炮
已:我说 上天盐好士
甲:我说 下地醋歹炮
已:哎 完了吧 啊
甲:我给你讲讲啊
已:哎 还能讲
甲:这人啊一下地 就发现这个醋把那个望给逮着了 知道吗 这个醋啪一下 蹦这个炮一身 没听说过 酸炮酸炮的吗
已:俩字的行吗
甲:行行行
已:我说牛肉
甲:我对黄瓜 牛肉是荤的 黄瓜是素的 牛肉窜黄瓜好像能吃 牛肉对黄瓜 天对地已:哎 没有 您这俩字能绕道一个字上来
甲:牛肉对黄瓜 横批 能吃
已:您这横批真实惠啊 能吃 你还真有点能耐 那咱说个多的 你能行吗
甲:行行行
乙:再听这个:“羊肉。”
甲:我给你对“萝卜(luo bo)”
乙:那对得上吗?
甲:羊肉煮萝卜焖干饭„„
乙:这位没吃什么哪!“绸缎。”
甲:“萝卜。”
乙:萝„„我们这是绸缎你也对萝卜?
甲:啊!绸缎包萝卜。
乙:没听说,我那是穿的绸子和缎子。
甲:是呀!我说的也是穿的,绫罗绸缎的罗,呢绒布匹的布。“罗布。”
乙:噢!罗布听不出来就是萝卜,再听这个:“钟鼓。”
甲:“萝卜。”
乙:我说是撞的钟打的鼓。
甲:我是敲的锣打的钹,“锣钹。”
乙:听我这上联啊:岳飞
甲:萝卜
乙:我是说岳飞孝顺
甲:萝卜也是啊
乙:小萝卜孝敬老萝卜
甲:嗯
乙:还嗯,我这说的是岳飞大孝子
甲:我说的也是啊,知道这么个故事吗
乙:什么故事
甲:目连救母
乙:嗯,知道
甲:目连姓什么
乙:民间姓付
甲:叫什么
乙:叫付罗卜
甲:对啊
乙:行了行了!你再听这个。
甲:(顺口而出)萝卜。
乙:哎,我还没说呢
甲:我拿萝卜预备着
乙:我说两个字,你说萝卜,我要是说仨个字呢
甲:大萝卜
乙:四个字
甲:好大萝卜
乙:五个字
甲:好大个萝卜
乙,我要是说一二三四五六七呢
甲:萝卜快乐不洗泥
已:好嘛,怎么这么贫啊,那你在听这个水牛下水 你看 水起水浮 两头是水 这就是重点
甲:我给你对 山羊上山 山起山落 两头是山
已:我还能再加字
甲:我也能添字
已:我是山羊上上上碰山羊角
甲:以后要穿鞋 再蹦到脚怎么办啊
已:穿哪啊 人家是撞头上的角了
甲:哦 撞角了 来我给你对我对 水牛下水水没水牛腰 没腰了
已:我还能加字 看我的 水牛下水 水没水牛腰 哞 呛着了
甲:看我的 山羊下山 山碰山羊角 咩
已:这咩
甲:疼了
已:就这么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