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故事大全 » 一根扁担的故事

一根扁担的故事

发布时间: 2021-01-23 17:35:04

❶ 朱德的扁担不是寓言故事

朱德的扁担不是一个寓言故事

❷ “朱德扁担”的故事大意。

朱德身为红军总司令,却和普通官兵一起劳动。官兵们照顾他年纪大,不想让他专参加劳动,于是把属他挑东西用的扁担藏了起来。于是朱总司令又重新做了一根扁担,还写上“朱德扁担”的字样,不让别人再拿走。

❸ 朱德的扁担的故事改写50字

朱德的扁担的故事:

1928年月底,朱德、陈毅率领一部分南昌起义和湘南暴动的队伍,来到井冈山,和毛泽东领导的秋收起义部队胜利会师后,国民党把井冈山革命根据地视为眼中钉、肉中刺,千方百计想拔掉它。

他们在军事上的一、二次“会剿”失败后,又实行经济封锁,妄图把红军饿死、冻死、困死。为了准备第三次反“会剿”,粉碎敌人的经济封锁,地方党组织积极动员群众为山上送粮。挑粮上山也成了红军的一项经常性工作。在那段艰苦的日子里,朱德经常亲自带领战士们下山挑粮。

朱德的扁担就是那时候朱德挑粮使用过的。“朱德的扁担”,见证了朱德与战士们同甘共苦的情怀,这是抗战胜利的保证之一。

(3)一根扁担的故事扩展阅读:

中国国家博物馆和上海博物馆承办的2010年中共首次廉政文化文物展览,在全国范围内征借了370多件文物,其中就有这根朱德的扁担。

包括48件一级、珍贵文物,涉及古籍、书法、绘画、青铜器、瓷器、竹简、碑拓、生产工具、生活用品、书信手稿、珍贵照片、文献资料等不同类别。

在展览的布置上,以时间为线索,将展览分为历史镜鉴和廉政风范上、下篇。上篇反映了历史先贤的精神境界和道德情操。

下篇鲜明展示了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历程中不断探索反腐倡廉建设的规律,不断丰富中国特色反腐倡廉道路的理论和实践内涵及清正廉洁、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

❹ 朱德扁担的传承故事

朱德的扁担:
井冈山“人口不满两千,产谷不到万担”,粮很少,仅够群众自用,部队要吃粮、储粮,都得去山下挑。因此,红军战士在井冈山斗争的那些日子里,“挑谷上坳”便成了部队的一项经常工作。
从井冈山到山下的宁冈茅坪,上下足有五六十里,山又高,路又陡,实在难走。尤其是从桃寮到黄洋界那一段路,就是空着手走,也累得够呛,肩上挑着担子,那就更吃力了。因此,每次运粮,总是起早赶路,摸黑回山。当时,朱军长已经四十多岁了,但他总是跟大家一同去运粮,而且每次都是挑得满满的。大家看到朱军长晚上要计划作战的大事,白天还要参加劳动,生怕累坏了他,便劝他不要挑粮,可是朱军长却风趣地说:“吃饭有我的份,挑粮也有我的份!光吃饭不挑粮,那不成了剥削阶级了吗?”
怎么办呢?有位红军想了一条“妙计”。有一天,队伍又要到茅坪去挑粮。天没亮,大家都起床了。吃过饭,有的挑着箩筐,有的背着麻包,有的提着布袋,浩浩荡荡地出发了。朱军长也准备动身,便去拿放在墙角里的扁担。奇怪?扁担突然失踪了,怎么也找不到。
朱军长的扁担哪去了呢?原来是红军战士们为了让朱军长在家里多休息一会,故意把扁担藏了起来。谁知大家刚走上黄洋界,朱军长又挑着箩筐,满头大汗地赶上来了。等他坐下来休息时,人们才发现朱军长削了一根新扁担。过几天扁担又不见了,朱军长又削了一根新扁担。而且,在扁担的正中,写上了“朱德的扁担”五个大字。
从此,朱军长的扁担再没有人“偷”了。

摘自网络网友,谢谢。

❺ 中国民间故事一根扁担的主要内容

中国四大民间故事主要有《梁祝》、《孟姜女》、《白蛇传》、《牛郎织女》,四大故事叙述了古代民间的爱情故事,表达了古代人民对自由爱情的渴望,对后世有很大影响

❻ 朱德扁担的故事大意

井冈山根据地同国民党统治区几乎断绝了一切贸易往来,根据地军民生回活十分困难.为了解决答眼前的吃饭和储备粮食问题,红4军司令部发起下山挑粮运动。
朱德也常随着队伍去挑粮,一天往返50公里。他的两只箩筐装得满满的,走起路来十分稳健利落,年青力壮的小伙子也常被他甩得老远。
战士们从心眼里敬佩朱军长,但又心疼他。四十开外的人了,为革命日理万机,还要翻山越岭去挑粮,累坏了怎么办?大家一商量,就把他的扁担藏了起来。朱德没了扁担,心里很着急,他让警卫员到老乡那儿买了一根碗口粗的毛竹,自己动手,连夜做起了扁担。月光下,他破开竹子,熟练地削、刮、锯,一会儿就把一面黄一面白的半片竹子,做成了一根扁担。为防止战士们再藏他的扁担,就在上面刻了“朱德记”3个大字。
第二天,三星未落,挑粮的队伍又出发了,朱德仍然走在战士们中间,大家看见他又有了一根新扁担,感到十分惊奇,崇敬之外更增添了几分干劲。从此,朱德的扁担的故事传开了。井冈山军民为了永远纪念朱德这种身先士卒、艰苦奋斗的精神,专门编了一首歌赞颂他:“朱德挑谷上坳,粮食绝对可靠,大家齐心协力,粉碎敌人‘围剿’”。

❼ 朱德的节朴故事50个字

朱德的扁担
到运粮那天,朱德穿一双草鞋,头戴斗笠,和战士们一样用一内根扁担挑着满满一担容米,汗流满面地走在崎岖的山路上.从山上到山下的茨坪有五六十里地,从天亮出发,要到天黑才能回来.战士们见军长每天日夜操劳,白天还和大家一起下山挑粮,都很心疼,就劝他不要去了.可是,怎么劝也没有用,有的战士就想了一个办法:把军长的扁担给藏了起来.军长没了扁担,还怎么去挑粮?可是,朱德又设法找来一根扁担,而且在扁担上刻了三个字:“朱德记”.

❽ 朱德的扁担讲的讲的是什么时候的故事

朱德的扁担讲的是朱德同志带领队伍到井冈山时候的故事。

1928年,朱德同志带领队伍到井冈山,跟毛泽东同志会师了。红军在山上,山下不远处就是敌人。红军要坚守井冈山根据地,粉碎敌人的围攻,必须储备足够的粮食。井冈山上生产粮食不多,常常要抽出一些人到茅坪去挑粮。从井冈山上到茅坪,有五六十里,山高路陡,非常难走。

可是每次挑粮,大家都争着去。朱德同志也跟战士们一道去挑粮。他穿着草鞋,戴着斗笠,挑起满满的一担粮食,跟大家一块儿爬山。战士们想,朱德同志工作那么忙,还要翻山越岭去挑粮,累坏了怎么办?大家劝他不要去挑,他不肯。

有个同志就把他那根扁担藏了起来。不料,朱德同志连夜又赶做了一根扁担,并写上了“朱德记”三个字。大家见了,越发敬爱朱德同志,不好意思再藏他的扁担了。

(8)一根扁担的故事扩展阅读:

《朱德的扁担》

一、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习课文,了解朱德同志与红军战士一起挑粮的事迹,体会朱德同志以身作则、与战士们同甘共苦的高尚品质。

二、教学重难点:

感受朱德同志与战士同甘共苦的品质,激发学生对革命先辈的爱戴之情。

三、教学过程:

1、出示扁担图,让学生观察,这是什么?指生认读。仔细观察,你知道这是谁的扁担吗?补全课题:朱德的扁担,指生认读。齐读课题。

2、指生介绍朱德,师进行补充。

❾ 朱德的扁担100字的故事

朱德的扁担是1928年朱德在井冈山挑粮时用的扁担。《朱德的扁担》是一个家喻户晓的故事。几十年来,一直被人们传颂着,教育和鼓舞了一代又一代人。

1928年4月底,朱德、陈毅率领一部分南昌起义和湘南暴动的队伍,来到井冈山,和毛泽东领导的秋收起义部队胜利会师后,国民党把井冈山革命根据地视为眼中钉、肉中刺,千方百计想拔掉它。他们在军事上的一、二次"会剿"失败后,又实行经济封锁,妄图把红军饿死、冻死、困死。

为了准备第三次反"会剿",粉碎敌人的经济封锁,地方党组织积极动员群众为山上送粮。挑粮上山也成了红军的一项经常性工作。在那段艰苦的日子里,朱德经常亲自带领战士们下山挑粮。

朱德的扁担就是那时候朱德挑粮使用过的。"朱德的扁担",见证了朱德与战士们同甘共苦的情怀,这是抗战胜利的保证之一。

(9)一根扁担的故事扩展阅读:

朱德的扁担是1928年朱德在井冈山挑粮时用的扁担。《朱德的扁担》是一个家喻户晓的故事。几十年来,一直被人们传颂着,教育和鼓舞了一代又一代人。

1950年代初期《朱德的扁担》被编入了小学教材。1966年文革爆发后,朱德被打倒,称其为“大军阀、大野心家、黑司令”等内容的大标语不仅贴满了北京街头。在十多年之后的1967年2月,同样一篇课文换成了《林彪的扁担》。仅仅数年之后,林彪事件发生,教材又悄然换回了《朱德的扁担》。

由中国国家博物馆和上海博物馆承办的2010年中共首次廉政文化文物展览,在全国范围内征借了370多件文物,其中就有这根“朱德的扁担” 。

包括48件一级、珍贵文物,涉及古籍、书法、绘画、青铜器、瓷器、竹简、碑拓、生产工具、生活用品、书信手稿、珍贵照片、文献资料等不同类别。在展览的布置上,以时间为线索,将展览分为历史镜鉴和廉政风范上、下篇。

上篇反映了历史先贤的精神境界和道德情操,下篇鲜明展示了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历程中不断探索反腐倡廉建设的规律,不断丰富中国特色反腐倡廉道路的理论和实践内涵及清正廉洁、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

热点内容
古代励志的名言 发布:2021-03-16 21:50:46 浏览:209
形容儿孙绕膝的诗句 发布:2021-03-16 21:49:35 浏览:878
席慕蓉赏析印记 发布:2021-03-16 21:48:26 浏览:311
权力很大含有手的成语 发布:2021-03-16 21:48:22 浏览:584
能听的儿童故事 发布:2021-03-16 21:48:15 浏览:285
关于足球的诗歌词句 发布:2021-03-16 21:47:40 浏览:870
拖拉机的古诗 发布:2021-03-16 21:42:53 浏览:571
亮甜的诗句 发布:2021-03-16 21:42:00 浏览:831
广东话生日快乐祝福语 发布:2021-03-16 21:38:55 浏览:409
嘘的短句 发布:2021-03-16 21:38:07 浏览: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