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故事大全 » 戚子的故事

戚子的故事

发布时间: 2021-01-23 11:44:22

㈠ 戚继光故事作文600字

戚继光(1528年11月日-1588年1月5日),字元敬,号南塘,晚号孟诸,卒谥武毅。汉族,山东蓬莱人(一说祖籍安徽定远,生于山东济宁)[1] 。明朝杰出的军事家、书法家、诗人、民族英雄。
戚继光在东南沿海抗击倭寇十余年,扫平了多年为虐沿海的倭患,确保了沿海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后又在北方抗击蒙古部族内犯十余年,保卫了北部疆域的安全,促进了蒙汉民族的和平发展,写下了十八卷本《纪效新书》和十四卷本《练兵实纪》等著名兵书,还有《止止堂集》及在各个不同历史时期呈报朝廷的奏疏和修议。
同时,戚继光又是一位杰出的兵器专家和军事工程家,他改造、发明了各种火攻武器;他建造的大小战船、战车,使明军水路装备优于敌人;他富有创造性的在长城上修建空心敌台,进可攻退可守,是极具特色的军事工程。[2]
戚继光斩子的故事一直在闽、浙一带广为流传。
据《仙游县志》载,戚继光率领戚家军在海门一带抗倭。一次,约三千名倭寇在海门沿海上岸,准备去临海、仙居一带抢劫。戚继光命令戚印领兵在双港与城西交界的花冠岩一带埋伏,自己出兵佯败,把倭寇引到上界岭,等倭寇全部进入包围圈后,再两军夹击,一举全歼。结果戚印年轻气盛,交战心切,没等倭寇全部进入包围圈就下令擂鼓冲锋,结果让一部分倭寇逃脱了。
戚继光回营升帐,因戚印没按照军令行事,下令推出去斩首。陈大成等将领跪在地上要求从宽处罚,留他一条性命将功赎罪。戚继光不答应,说:"我是一军主帅,如果我的儿子犯了军令可以不杀,以后还怎么带兵?军中的命令还有谁去执行?"于是,就在白水洋上街水井口这个地方,戚继光将戚印斩杀。
后来当地的百姓怀念戚公子,便在常风岭上为他建造了一座太尉殿,据说这座大殿的残迹至今犹存。[52]
“戚继光斩子”的故事虽然是虚构的,但是该故事被广为流传,民间艺术家们还将此事改编成闽剧、秦腔等戏曲广为传唱。

㈡ 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的典故

出处《论语·述抄而》。 这句话是孔子关于君子形象的一个著名的描述。

大概意思是君子胸襟开阔、心地纯洁,为人处事坦坦荡荡,光明磊落,不计较个人得失;小人营营苟苟、患得患失,因而常常为个人得失、蝇头小利斤斤计较,落得总是牢骚满腹,对什么都不满意,怨天尤人,悲悲戚戚。戚戚在这里是忧惧、悲伤的样子。

㈢ 戚继光英雄故事

斩子
戚继光斩子的故事一直在闽、浙一带广为流传。
据《仙游县志》载,内戚继光率领戚家军容在海门一带抗倭。一次,约三千名倭寇在海门沿海上岸,准备去临海、仙居一带抢劫。戚继光命令戚印领兵在双港与城西交界的花冠岩一带埋伏,自己出兵佯败,把倭寇引到上界岭,等倭寇全部进入包围圈后,再两军夹击,一举全歼。结果戚印年轻气盛,交战心切,没等倭寇全部进入包围圈就下令擂鼓冲锋,结果让一部分倭寇逃脱了。
戚继光回营升帐,因戚印没按照军令行事,下令推出去斩首。陈大成等将领跪在地上要求从宽处罚,留他一条性命将功赎罪。戚继光不答应,说:"我是一军主帅,如果我的儿子犯了军令可以不杀,以后还怎么带兵?军中的命令还有谁去执行?"于是,就在白水洋上街水井口这个地方,戚继光将戚印斩杀。
后来当地的百姓怀念戚公子,便在常风岭上为他建造了一座太尉殿,据说这座大殿的残迹至今犹存。
“戚继光斩子”的故事虽然是虚构的,但是该故事被广为流传,民间艺术家们还将此事改编成闽剧、秦腔等戏曲广为传唱。

㈣ 戚继光的故事五十字

戚继光斩子的故事一直在闽、浙一带广为流传。

据《仙游县志》载,戚继光率领戚家军在海门一带抗倭。一次,约三千名倭寇在海门沿海上岸,准备去临海、仙居一带抢劫。戚继光命令戚印领兵在双港与城西交界的花冠岩一带埋伏,自己出兵佯败,把倭寇引到上界岭,等倭寇全部进入包围圈后,再两军夹击,一举全歼。结果戚印年轻气盛,交战心切,没等倭寇全部进入包围圈就下令擂鼓冲锋,结果让一部分倭寇逃脱了。

戚继光回营升帐,因戚印没按照军令行事,下令推出去斩首。陈大成等将领跪在地上要求从宽处罚,留他一条性命将功赎罪。戚继光不答应,说:"我是一军主帅,如果我的儿子犯了军令可以不杀,以后还怎么带兵?军中的命令还有谁去执行?"于是,就在白水洋上街水井口这个地方,戚继光将戚印斩杀。

后来当地的百姓怀念戚公子,便在常风岭上为他建造了一座太尉殿,据说这座大殿的残迹至今犹存。

㈤ 戚继光斩子是怎样的典故

戚继光抗倭的事迹广为传颂,其中,最为人们传颂的就是戚继光斩子的故事。

违反部署

嘉靖年间,倭寇数十次骚扰台州。戚继光奉命平倭,在台州数次大败倭寇。然而不久,倭寇败而复来,出没如常。为了彻底消灭倭寇,戚继光选择桃诸镇为控制点,造城立辕,招募台州、金华两府壮丁,训练新军。后来倭首海啸大王由汉奸杨通带路,绕过桃诸城,准备掳掠仙居县。戚继光得到密报,当即命自己的儿子戚英带领1000名新军,埋伏于仙居县东边杨府一带小平原,并派部将胡守仁带领新军500名,要让敌人一触即溃,并想方设法将倭寇引进杨府平原后,把队伍隐伏在白水洋镇西界岭头,拦截溃退之敌,将倭寇包围消灭掉。但是,戚英是员虎将,自视甚高,认为只需在白水洋就可以全歼倭寇,于是妄改父亲的战略部署,按兵在白水洋迎战。胡守仁领兵到白水洋时,发现戚英所率新军没有按戚继光的部署行事,就劝戚英速退杨府,白水洋由他隐伏,只等倭寇进入仙居平原后,双方夹击,全歼倭寇。但戚英固执己见,拒不接受劝告。情势非常紧迫,胡守仁只好分出200名新军由牙将李彦青率领,埋伏在林交山渡口的山林中,等待暗击败倭,不使漏网的敌人逃出黄沙地带。

亲父杀子

这一日上午,倭寇长驱进入白水洋花街时,西有戚英千名新军,北有胡守仁迎头痛击,死伤累累。倭酋知道中了戚军的计谋,率军后退,企图逃往海上。倭寇败兵在林交山渡口与李彦青200名新军展开了一场肉搏战。因李彦青的新军连日奔波疲惫,人数又少,全部壮烈牺牲。等到胡守仁的追兵赶到渡口时,数十名残倭已向东逃窜不见踪影了。

这时,戚继光的援军已过小岭,与胡守仁军队相遇。胡守仁向戚继光报告有数十名倭寇漏网后,戚继光怒发冲冠。催兵到塘头朱溪边,安营立辕,设立行刑台,要按军法处斩戚英。但被胜利冲昏了头脑的戚英,认为已彻底消灭了倭寇,正在忙着打扫战场,他错将换成首领衣甲的倭兵当成倭酋,准备报功。

等到中军传令,他才知道自己犯了军规,只好自缚到辕门请罪。戚继光升帐,传令带罪将问罪。戚继光历数戚英擅改作战方略,盲目自大,不听忠告,设伏不周,致使残倭漏网,小胜而骄,不辨真假,忙于报功等几条罪状,无论那一条都犯了死罪,喝令推出辕门斩首。

众将求情,免小将军一死。但戚继光严肃地说:“戚英所部虽斩获最多,非一人之功,是千名将士齐心协力作战之功,戚英不能独占。我是领军主将,若姑息他,重罪不办,何以服众?何以号令三军?”一番话说得斩钉截铁,诸将都哑口无言。戚继光当即命令胡守仁为监斩官。胡守仁接令在手,一时手足无措。但他终于将令牌掷出,戚英身首异处。

思儿亭

还有另外一种说法是戚继光在宁德斩子的故事。当时倭寇在福建沿海烧杀抢掠,无恶不作,朝廷换了几任大将也拿他们没办法,百姓叫苦连天。后来戚继光率八千义乌兵入闽抗倭,头一仗打的就是海上倭寇巢穴——横屿。

横屿是一个海上孤岛,与宁德的樟湾村隔海相望,涨潮一片汪洋,落潮泥泞一片,不易攻取。经过一番明查暗访,戚继光终于决定在中秋节下半夜出击,拂晓前捣毁横屿倭巢。临行前,戚继光晓谕全军:“潮水涨落,分秒必争,只许勇往直前,不准犹疑回顾。违令者斩!”戚继光的儿子戚狄平任先锋官,首先带领队伍出发。

行至麒麟山下的宫门嘴山口时,戚狄平想知道父亲所在的中军是否跟上来,就回头朝樟湾方向望了望。跟在后面的将士以为先锋有令传达,不觉脚下一顿。戚继光发觉有人停马回头,立即询问是什么原因停步不前。中军回报说:是戚先锋回顾所致。戚继光大怒,命人将戚狄平绑至马前,斥责道:“你身为先锋,带头违令,如何叫三军将士服从军令。”于是下令按军法就地问斩。身边部将纷纷说情,都无济于事。结果,戚狄平还是在大路边被斩首示众。戚家军扫平了横屿倭巢之后,就南下福清继续追剿倭寇。一次战斗间隙,戚继光登上闽侯吼虎山,想起爱子被斩于宁德樟湾村头,不禁伤心下泪。后人就在他曾立足思念爱子的地方建起一座六角凉亭,取名“思儿亭”。而宁德樟湾百姓则在当年戚狄平被斩的地方立“恩泽坛”石碑,以永远纪念戚继光斩子的大义之举和戚氏父子剿倭保民的恩泽。

另一些说法

相传,戚继光在河北迂西县主持长城防务时,也斩过一个儿子。那年冬天,戚继光得到探报,塞外朵颜部的骑兵要进犯铁门关。戚继光很快布下天罗地网,传令诸将分头行动。

戚继光的爱子戚卫国也在军营里,见将士们都领命出战,也吵着要去杀敌。戚卫国当时13岁,聪明伶俐,练就了一身好武艺,就是从没上过战场。戚继光见他执意要去,也想让他去锻炼锻炼,就答应了,让他随王将军到东山口埋伏。正像戚继光预料的那样,朵颜骑兵在铁门关吃了败仗,一窝蜂向东山口逃窜。只听一声炮响,王将军和戚卫国领兵挡住去路。骑兵头领一看不好,也发狠了,咬着牙,舞着刀,向戚卫国杀来。戚卫国毕竟年幼,又是头一次上阵,看见他那凶神恶煞的样子,有些害怕,一愣神的功夫,这个骑兵头领就突出重围跑了。

戚继光听说戚卫国放跑了敌兵头领,立刻下令把他推出去斩首。众将苦苦求情,但戚继光一向治军严谨,赏罚分明,刀斧手只得从命。戚卫国死后,就葬在了铁门关。当地民间至今还流传着这个故事。

实际上,戚继光斩子,确实是有这么回事。但戚继光所斩的是“义子”,名叫戚英,斩杀的地点在浙江台州仙居县的水洋镇花街的塘头朱溪边。因为戚继光出生于公元1528年,而公元1561年在名州打完最后一仗,戚继光才34虚岁,不可能有已成为青年将领的儿子。另据戚继光自己写的文集中的记载,他于嘉靖四十二年(公元1563年)在仙游取得解围战役胜利后,曾去九鲤湖向九鲤仙祈祷,盼望能生子“续嗣”,可见他当时还没有儿子。事有凑巧,4年后,即隆庆元年(公元1567年),戚继光生了个儿子,名叫戚国祚,是他的长子。因此,戚继光所斩的不是他的亲生子,而是他在义乌练兵时结义的儿子。

㈥ 古代姓戚的人故事::“::

戚夫人,刘邦的宠妃,刘邦死后被吕后砍去四肢、耳朵,挖出眼珠子,又灌上哑药,将其丢进厕所里,做成人彘了。

㈦ 戚继光斩子的故事由来

明嘉靖年间,朝政腐败,皇帝昏庸,官吏贪污,海防废弛,导致民不聊生。嘉靖三十一年,倭寇侵入中国,一路烧杀抢掠、无恶不作。戚继光奉命追剿倭寇,率师转入福建。八闽百姓见戚继光的部队纪律严明,纷纷箪食壶浆,夹道欢迎戚家军。

有一次,戚继光获知倭寇要洗劫牛田(今龙田镇)的情报后,立即召集将领开会,商议对策,决定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直捣牛田倭巢。部队开拔前,戚继光命令自己的儿子戚印作为先锋,自己亲率三军在后方接应,并强令:“今日要围剿倭贼,此次行动只许前进,不准后退,违者一律就地斩首勿论。”

戚印按照指令,迅速向牛田方向进发。当他到达七里塍(今海口东阁一带)的时候,突遇天气变化,大雾茫茫,遮天蔽日。戚印担心前有伏兵,于是命令部队就地休整,自己则策马往回赶,探望乃父是否顺利前进。

此时,戚继光的部队已经到达龙江街道霞楼村。当他看到自己的儿子拍马折回,顿刻勃然大怒,当众宣布:“戚家军一向纪律严明,所向披靡,今日戚印作为打头阵的先锋,却公然违抗军纪,以临阵脱逃论处,当即斩首以肃军纪。”

戚印大呼“冤枉!”喊声未停,戚继光就向戚印挥刀砍去。戚印的人头刹那间落地,鲜血染红了战袍。在场的将士无不为之动容而暗自落泪。戚继光伤痛之余,立即命令士兵就地掩埋戚印,自己依然率部队继续向牛田挺进。

将士们听说戚将军挥泪斩儿子的消息后,士气更加高昂。不久,戚继光全歼盘踞在牛田的倭寇,史称“牛田大捷”。戚继光从牛田凯旋,经过霞楼斩子处,不禁伤心了起来。当他得知自己的儿子不是临阵畏缩,而是担心先头部队与后方军队脱节,才单枪匹马折回,知道自己冤枉了儿子,于是手抚戚印的坟头,顿然潸然落泪。

老百姓为了纪念戚继光,就在霞楼村修建了一座凉亭叫“思儿亭”,还在县城水陆街修建了“戚公祠”。老百姓把原来戚继光挥泪斩子的地方叫做“爸怜仔”。由于“爸怜仔”是“白陵岭”的谐音,所以如今在霞楼村附近有一座山岭就叫做“白陵岭”。旧时,我市有一出闽剧叫《戚继光斩子》,说的就是这段凄惨且哀怨的故事。

㈧ 戚继光的轶事典故

戚继光的妻子王氏,将门虎女,野史上说她“威猛,晓畅军机,常分麾佐公成功”,有关戚继光怕老婆的典型事例,最被广为传颂的是这样三件事:
一是戚继光被部下所激,命亲兵接老婆入军营。帐内众将皆盔明甲亮,手执利刃,一派杀气腾腾,想给其妻一个下马威。不一会儿,其妻抵达营帐,见了这等阵势,却无丝毫恐惧之色,反而目光威严,对着戚继光喝道:“唤我何事?”戚继光闻言,胆战心惊,扑通一声跪下说道:“特请夫人阅兵。”
二是戚继光架不住部下的怂恿,冲入家里想用利剑吓唬一下老婆,以振夫纲。当时其妻午睡刚醒,立马怒吼:“你拿着宝剑想要干什么?”戚将军吓得浑身哆嗦,宝剑掉地,匆忙应答:“我想给夫人杀只鸡吃。”夫人一听开口说:“以后杀鸡再不要大声嚷嚷。”戚继光连连称是。
三是王夫人所产下的几个孩子都夭折了,于是戚继光背着夫人偷偷的纳了陈姓、沈姓、杨姓三个小妾一共生了5个儿子。本来夫人不知道一直相安无事,那晓得有人不慎漏了口风,被王夫人知道了,大白天的顺手拿了把刀,要找戚继光算账。听到这个消息的戚继光在衣服里面穿好铠甲后就去到王夫人的卧室里去找她,一见面就嚎嚎大哭说无孝有三,无子为大,没有儿子的压力太大了。王夫人见状也心软了,把刀扔了后也嚎嚎大哭起来,后来从妾生的儿子里过继了一个作为自己的儿子来养,事情才平息下来。 戚继光斩子的故事一直在闽、浙一带广为流传。
据《仙游县志》载,戚继光率领戚家军在海门一带抗倭。一次,约三千名倭寇在海门沿海上岸,准备去临海、仙居一带抢劫。戚继光命令戚印领兵在双港与城西交界的花冠岩一带埋伏,自己出兵佯败,把倭寇引到上界岭,等倭寇全部进入包围圈后,再两军夹击,一举全歼。结果戚印年轻气盛,交战心切,没等倭寇全部进入包围圈就下令擂鼓冲锋,结果让一部分倭寇逃脱了。
戚继光回营升帐,因戚印没按照军令行事,下令推出去斩首。陈大成等将领跪在地上要求从宽处罚,留他一条性命将功赎罪。戚继光不答应,说:我是一军主帅,如果我的儿子犯了军令可以不杀,以后还怎么带兵?军中的命令还有谁去执行?于是,就在白水洋上街水井口这个地方,戚继光将戚印斩杀。
后来当地的百姓怀念戚公子,便在常风岭上为他建造了一座太尉殿,据说这座大殿的残迹至今犹存。
“戚继光斩子”的故事虽然是虚构的,但是该故事被广为流传,民间艺术家们还将此事改编成闽剧、秦腔等戏曲广为传唱。

㈨ 戚继光斩子故事有几分真实

许多历史研究者认为,戚继光斩子之事,纯粹是子虚乌有。民间之所以会有这样回的故事流传,也许答是人们根据戚继光将军治军严明,军纪如山的特点演绎出来。戚继光斩子的传说从历史考证的角度来讲并无明证,至于传说中的戚印、戚狄平等人是否是戚继光的义子,只是一种推测,事实是否如此,还有待史学界的进一步证明。

㈩ 戚继光的英雄事迹简写

一、惧内

戚继光的妻子王氏,将门虎女,野史上说她“威猛,晓畅军机,常分麾佐公成功”,有关戚继光怕老婆的典型事例,最被广为传颂的是这样三件事:

1、戚继光被部下所激,命亲兵接老婆入军营。帐内众将皆盔明甲亮,手执利刃,一派杀气腾腾,想给其妻一个下马威。

不一会儿,其妻抵达营帐,见了这等阵势,却无丝毫恐惧之色,反而目光威严,对着戚继光喝道:“唤我何事?”戚继光闻言,胆战心惊,扑通一声跪下说道:“特请夫人阅兵。”

2、戚继光架不住部下的怂恿,冲入家里想用利剑吓唬一下老婆,以振夫纲。当时其妻午睡刚醒,立马怒吼:“你拿着宝剑想要干什么?”戚将军吓得浑身哆嗦,宝剑掉地,匆忙应答:“我想给夫人杀只鸡吃。”夫人一听开口说:“以后杀鸡再不要大声嚷嚷。”戚继光连连称是。

3、王夫人所产下的几个孩子都夭折了,于是戚继光背着夫人偷偷的纳了陈姓、沈姓、杨姓三个小妾一共生了5个儿子。本来夫人不知道一直相安无事,那晓得有人不慎漏了口风,被王夫人知道了,大白天的顺手拿了把刀,要找戚继光算账。

听到这个消息的戚继光在衣服里面穿好铠甲后就去到王夫人的卧室里去找她,一见面就嚎嚎大哭说无孝有三,无子为大,没有儿子的压力太大了。王夫人见状也心软了,把刀扔了后也嚎嚎大哭起来,后来从妾生的儿子里过继了一个作为自己的儿子来养,事情才平息下来。

二、斩子

戚继光斩子的故事一直在闽、浙一带广为流传。据《仙游县志》载,戚继光率领戚家军在海门一带抗倭。一次,约三千名倭寇在海门沿海上岸,准备去临海、仙居一带抢劫。

戚继光命令戚印领兵在双港与城西交界的花冠岩一带埋伏,自己出兵佯败,把倭寇引到上界岭,等倭寇全部进入包围圈后,再两军夹击,一举全歼。结果戚印年轻气盛,交战心切,没等倭寇全部进入包围圈就下令擂鼓冲锋,结果让一部分倭寇逃脱了。

戚继光回营升帐,因戚印没按照军令行事,下令推出去斩首。陈大成等将领跪在地上要求从宽处罚,留他一条性命将功赎罪。

戚继光不答应,说:"我是一军主帅,如果我的儿子犯了军令可以不杀,以后还怎么带兵?军中的命令还有谁去执行?"于是,就在白水洋上街水井口这个地方,戚继光将戚印斩杀。后来当地的百姓怀念戚公子,便在常风岭上为他建造了一座太尉殿,据说这座大殿的残迹犹存。

“戚继光斩子”的故事虽然是虚构的,但是该故事被广为流传,民间艺术家们还将此事改编成闽剧、秦腔等戏曲广为传唱。

(10)戚子的故事扩展阅读:

岑港之战:

嘉靖三十六年(1557年),倭寇进犯乐清、瑞安、临海等地,戚继光率军前往救援,但因为道路隔绝而没有来得及,朝廷也因此不治戚继光的罪。

而后,汪直余党作乱于岑港,戚继光与俞大猷两军会合,前往围攻。但很长时间都没有攻下来,于是朝廷将戚继光、俞大猷等人全部罢免,让其带罪杀敌。驻守在岑港的倭寇抵御不住戚继光与俞大猷的进攻,于是打算逃走。

嘉靖三十七年(1558年),倭寇造好了大船,准备驾船夜遁,俞大猷和戚继光趁机发动进攻,击沉倭寇大船,余党向闽南逃窜。

从岑港逃走的倭寇又在台州烧杀抢掠,给事中罗嘉宾等人弹劾戚继光故意放走岑港的倭寇,有通倭的嫌疑。正要准备治罪,戚继光却因平定汪直的功劳而复官,让戚继光守卫守台、金、严三郡。

戚继光到浙江赴任后,发现卫所的将士作战能力一般,而金华、义乌的人比较彪悍,于是戚继光前往招募了三千人,在戚继光的指导训练下,将其练成一支精锐的部队,后称“戚家军”。

戚继光根据南方多沼泽的地理特点制定阵法,又给他的部队配备火器、兵械、战舰等装备,戚家军因此名闻天下。

热点内容
古代励志的名言 发布:2021-03-16 21:50:46 浏览:209
形容儿孙绕膝的诗句 发布:2021-03-16 21:49:35 浏览:878
席慕蓉赏析印记 发布:2021-03-16 21:48:26 浏览:311
权力很大含有手的成语 发布:2021-03-16 21:48:22 浏览:584
能听的儿童故事 发布:2021-03-16 21:48:15 浏览:285
关于足球的诗歌词句 发布:2021-03-16 21:47:40 浏览:870
拖拉机的古诗 发布:2021-03-16 21:42:53 浏览:571
亮甜的诗句 发布:2021-03-16 21:42:00 浏览:831
广东话生日快乐祝福语 发布:2021-03-16 21:38:55 浏览:409
嘘的短句 发布:2021-03-16 21:38:07 浏览: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