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故事大全 » 古代用人故事

古代用人故事

发布时间: 2021-01-23 11:25:46

『壹』 古代宰相举荐人才的小故事

春秋时期齐国国君齐襄公被杀。襄公有两个兄弟,一个叫公子纠,当时在鲁国(都城在今山东曲阜);一个叫公子小白,当时在莒(jǔ)国(都城在今树东莒县)。两个人身边都有个师傅,公子纠的师傅叫管仲,公子小白的师傅叫鲍叔牙。两个公子听到齐襄公被杀的消息,都急着要回齐国争夺君位。

在公子小白回齐国的路上,管仲早就派好人马拦截他。管仲拈弓搭箭,对准小白射去。只见小白大叫一声,倒在车里。

管仲以为小白已经死了,就不慌不忙护送公子纠回到齐国去。怎知公子小白是诈死,等到公子纠和管仲进入齐国国境,小白和鲍叔牙早已抄小道抢先回到了国都临淄,小白当上了齐国国君,即齐桓公。

齐桓公即位以后,即发令要杀公子纠,并把管仲送回齐国办罪。

管仲被关在囚车里送到齐国。鲍叔牙立即向齐桓公推荐管仲。

齐桓公气愤地说:“管仲拿箭射我,要我的命,我还能用他吗?”

鲍叔牙说:“那回他是公子纠的师傅,他用箭射您,正是他对公子纠的忠心。论本领,他比我强得多。主公如果要干一番大事业,管仲可是个用得着的人。”

齐桓公也是个豁达大度的人,听了鲍叔牙的话,不但不办管仲的罪,还立刻任命他为相,让他管理国政。

管仲帮着齐桓公整顿内政,开发富源,大开铁矿,多制农具,后来齐国就越来越富强了。

领导用人需要雅量,因为你用人的时候,不是看谁跟你有过节,谁跟你关系最好,而是看谁最有能力,谁才是你最需要的人才。古有齐桓公用管仲,李世民用魏征,这些优秀的领导者大胆起用“仇人”,结果“仇人”帮他们缔造了盛世江山。

人与人相处,都难免有冲撞、过节、恩怨,最重要的是忘记过去,不计前嫌。如果老板与下属闹了点别扭,就寻机报仇,给他小鞋穿,要好好收拾他。其实,你不是在给你下属难堪,而是在自己给自己制造麻烦。你打击了你的下属,最终受伤害的还不是公司?

一个企业领导,能做到像齐桓公这般不计个人恩怨,是企业发展的又一个契机。

你打我一拳,我必定想方设法踩你两脚,但是,踩过之后呢?对你有什么好处?

『贰』 历史上像刘邦一样因为重视人才,善于用人而成就一番事业的事例很多,请列举一些

1、刘备

刘备在选人上不求多,而在精,要求所用之人在某些方面能独挡一面。诸葛孔明及“五虎上将”都是当时不可多得的人才。

在选人才时,他能礼贤下士,“三顾茅庐”礼请孔明出山,成为尊重人才之美谈。他还能不拘一格降人才,不搞种族地域歧视。当时西凉不属中原,但收服马超后委以重任,封为“五虎上将”。

刘备还能取人之长,优势互补。关、张、赵、黄、马及诸葛孔明都是个性非常鲜明之人,刘备注重平衡,岗位设置互不重叠,权责明晰,使他的团队形成了核心的竞争力。敢用比自己强的人,也是刘备的高明之处。

2、曹操

唯才所宜是荀彧和郭嘉这两个人对曹操用人之道的评价,唯才所宜和知人善用或者知人善任,是统一的。比方说崔琰和毛玠,他们的特点是作风正派,清正廉明,曹操就让他们去主持组织部和干部部的工作,选拔官员,果然他们两个选拔推荐上来的那都是德才兼备的。

再比方说枣祗和任峻这两个人,这两个人的特点是任劳任怨,曹操就让他们去屯田,结果曹操的屯田制得到了贯彻和落实,曹操获得了丰厚的粮草和经济基础。这就是曹操用人的第一个特点,知人善任、唯才所宜。


3、尼克松

1968年12月2日,尼克松当选为第37届美国总统,随后,他任命基辛格为“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一职,基辛格万万没有想到,多年来不断追求却屡遭白眼,最后寄托于洛克菲勒的一切雄图厚望,却在洛克菲勒的劲敌尼克松的身上实现了。

他决心出山受任,以其雄韬伟略来辅佐这位开明的总统。他首先提醒总统,20世纪70年代与50年代不同之处,就在于世界已由“两极”向“多极”演化。他建议美国重新调整自己的敌、我、友关系。

在对“北大西洋公约”各国伙伴问题上,要改变以前那种由美国“单独承担一切责任”和“统一指挥”的方式,就必须建立一种具有政治创造力的全新秩序,实行划分打击目标的“明智联盟”政策。这样,在对苏关系上,基辛格认为,尽管苏联是美国的一贯对手。

但是时代不同了,通过谈判是可能达到一定程度的合作和规定冲突的“绝对极限”的。基辛格的上述建议,对尼克松产生了重大影响,以至于在后来的对华关系和苏美和谈上使他迈出了历史性的一步。

4、唐太宗李世民

任用贤才,他选用官员不分出身、不分民族、不分地域、不分亲疏贵贱,无论是中原、关陇、山东、江南的汉族,还是周边高鼻深目的胡人,都能得到重用。他重在选贤任能,喜看天下英雄尽入其彀中。

同时,他用人又不求全责备,所以臣下能够心情舒畅,特别是房玄龄和杜如晦,前者善谋,后者能断,二人配合默契,同心报国,世称“贤相”,被并称为“房谋杜断”。一个精诚团结又深得皇帝信赖的宰相班子对于实现贞观之治,显然是功不可没的。

5、子发

楚国将领子发爱结交有一技之长的人,并把他们招揽到麾下。有个其貌不扬、号称“神偷”的人,也被子发待为上宾。有一次,齐国进犯楚国,子发率军迎敌。交战三次,楚军三次败北。

子发麾下不乏智谋之士,不缺彪勇之将,但在强大的齐军面前,简直无计可施。这时,子发突然想到了“神偷”这个人,众多智勇双全之将都搞不明白子发葫芦里到底买的什么药。夜幕降临,“神偷”在夜幕的掩护下,将齐军主帅的睡帐偷了回来。

第二天,子发派使者将睡帐送给齐军主帅,并对他说:我们出去打柴的士兵拿到您的帷帐,特地赶来奉还。

当天晚上,“神偷”又将齐军主帅的枕头偷来,子发再次派人送还。第三天晚上,“神偷”连齐军主帅头上的发谮子都偷来了,子发照样派人送还。此时,齐军上下听说了此事,甚为惶恐,主帅惊骇地对战将们说:如果再不撤退,恐怕子发要派人取我的人头了。于是,齐军打道回府。

『叁』 中国古代用人故事大观的商品描述

每个深谙中国历史的人都知道,自古以来,历朝历代凡成就大业的领导者不以“江山社稷、用人为先”为准则,从而因用人而兴——齐桓公重用管仲,成就了一番春秋霸业;秦始皇利用韩非、李斯横扫六国,一统天下;刘邦有张良、韩信的“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的智谋而成为西汉的开国之君;刘备以隆中对识得诸葛亮,而得“三分天下”之势;唐太宗正是采用“慎择”的用人方式,终有“贞观之治”的盛景;朱元璋凭借自己的真诚感动了心如死灰的前朝落魄士子刘温,使他终归自己账下……举不胜举的领导者在挥洒着他们的用人艺术,以至于无数后人为此拍案叫绝。
古人云:得人才者成大事。”因为人才是最宝贵的资源,是成就事业的关键。但关键中之关键还是用人,可以说这是成就事业的真理。当然,用人并不是一个简单的过程,只有讲方法、讲艺术才会有更佳的效果。而且,用人也是一个系统工程,它必须要会识人、择才、任人、育才、御人。缺少其中之一,用人都达不到完整和完美的统一。 识人篇
商汤辨味识伊尹
周文王打猎求子牙
宁戚择主
子产识伯石
姑布子卿识别赵襄子
赵襄子任用胆胥已
燕昭王屈尊招贤
齐威王巧识墨大夫和阿大夫
楚庄王嬉游辨忠臣
管促识人
东郭垂观色识人
陶朱公把握住儿子的个性
孟子辨识人才
楚文王用贾禧
孟尝君重鸡鸣狗盗之徒
秦穆公计定百里奚
百里奚举荐褰叔
九方皋相马
淳于髡知才日荐七贤
公孙痤识别公孙鞅
秦王识韩非
骨刚则质则,骨柔则质弱
刘邦用人先识人
刘邦识萧何
刘邦识张良
刘邦巧识陈平
刘邦识别郦食其
刘邦日久识刘敬
汉文帝军营识奖
汉武帝考察公孙弘
尹夫人凭“仪”知真假
朱买臣受荐于贫困之中
汉武帝识颜驷
谦卑待人的刘宽
曹操错用王必,曹睿错任夏侯
魏勃扫门求见
袁绍扫门求见
袁绍辱士丧天下
正谋之才荀攸
张昭是个绝好的内当家
刘备识庞统
孙权识别伪人才
刘备求贤知卧龙
郗超重大义举谢玄
休动之人贺若弼
房弼以己度人丧性命
王猛贫贱不失志
王维苦心育韩干
李广与程不识的不同之处
蔡邕对王粲礼遇有加
苏威屡次被重用
李世民善交贤才
王济发现叔叔的才能
唐太宗阅卷识马周
唐太宗喜得虎将
唐太宗重德行
唐太宗怒斥封德彝
魏征敢于纳谏赢得信任
大胆举荐狄仁杰
武则天重用张嘉贞
武则天识上官昭容
玄宗识宋碌
白居易幼识之无
裴行俭识人有方
赵匡胤审卫融
赵匡胤识忠臣
赵匡胤以细节评判人才
宗泽慧眼识岳飞
宋太祖识秦再雄
吕蒙正识人
成吉思汗不计前嫌识敌将
成吉思汗识人创字
元世祖用郭守敬治水
朱元璋构筑人才工程
朱元璋南下徽州网罗人才
朱元璋微服私访遇贤才
刘基知人又自知
张居正识人重实绩
杨溥为国举荐贤才
杨士奇为国荐贤才
周元素善识人之性
善于识汉人之才的皇太极
康熙识人重才更重德
康熙南巡考察于成龙
康熙不以相貌定智勇
注重细节的曹福
雍正细察臣心
口才出众的裴略
曾国藩的先浊后清
曾国藩识别刘铭传
曾国藩识别江忠源
曾国藩上当受骗
择才篇
尧舜禅让
武丁得傅说
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管鲍之交
勇者反被勇者伤
晋文公尽释前嫌
郑穆公封牛贩子当军尉
举不避亲,荐不避仇
工之侨卖琴
平原君荐贤不计私怨
毛遂自荐
赵宣子荐贤举不避党
孙叔敖和虞丘子
孤独的楚灵王
人心如面
释鹿得人
鲁国少人才
家贫思良妻,国乱思良相
魏文侯改革世卿世禄制
不用王翦
萧何月下追韩信
韩信不叛刘邦
蒯通善辩
丙吉和马车夫的故事
曹参巧化风波
汉武帝独尊儒术
张骞出使西域
后来居上
汉昭帝信任霍光
王莽兴学招贤才
班固班昭著《汉书》
大器晚成的马援
治水奇才王景
穷之以辞辩而观其变
宴桃园豪杰三结义
口吃将相
曹操以貌取人失西川
吕布的下场
刘备闻歌得徐庶
诸葛亮自请贬三等
王与马共天下
昏庸的九品中正制
宇文泰择苏绰
魏孝文帝开科大举
清谈误国的王珩
专任不疑,精兵恃勇
文帝赞王伽
选错接班人,隋亡在眼前
唐高祖信任皇甫无逸
唐太宗信任尉迟敬德
唐太宗重才偏德用义府
李纬改任
不以一眼废双眼
武则天惜失人才
子仪不计私怨荐光弼
狄仁杰力荐张柬之
文帝与“元嘉治世”
宋神宗不耻下问得安石
王旦为何荐李及
小事不聪明,大事不糊涂
忽必烈访隐逸成霸业
朱元璋的民意测验法
建成纳谏重用冤家谢叔芳
明熹宗让袁崇焕领兵抗金
史可法的中举
李自成不拘一格择才
努尔哈赤化敌为友统一女真
顺治采纳外谏传玄烨
自古英雄出少年
李光地的童年故事
不拘一格降人才
任人篇
任用八元与八恺国泰民安
楚才晋用
秦文公任用罪犯的儿子
鲁仲连论用人之长
莫敖子华论社稷之臣
姚贾为上卿
权责分明,任人用贤
郑子皮举荐子产
齐景公用将授权抵外侵
赵惠文王用小管家制秦王
秦昭襄王不疑范雎
郑文公扬长避短用烛之武
楚怀王信馋,毁才辱国
错用赵括遭大难
赵王信馋杀李牧
秦穆公迎接败军之将
秦孝公破格用商鞅
十二岁甘罗为上卿
汉武帝打破成规用卫青
张释之论忌用夸夸其谈者
刘恒四次提升敢谏的张释之
文帝醒悟赦魏尚
真将军周亚夫
毁弃人才,错杀晁错
汉光武帝压邪扶董宣
刘秀不拘一格用人才
刘秀示信解疑
孙休不计前嫌用李衡
孙权信任诸葛谨
重用奇才转危为安
曹操用人气量不凡
海阔凭鱼跃
刘备礼待张松进西川
诸葛亮选贤任能
齐武帝用人不计门户
陈霸先用敌将终称王
拓跋弘用奴当刺史
唐太宗按功绩封授官爵
唐太宗容忍罪臣留后
唐太宗用人取其长
多种方法重用人才
唐玄宗重用张嘉贞
李隆基用被流放的张说为宰相
唐明皇容得韩休
救时宰相
功盖主不疑。位极众不嫉
礼贤下士,任人用贤
知人善用,以愚困智
宋太宗重大节用吕端
宋太宗重用北汉降将杨业
宋仁宗提升小兵狄青
赵构纳奸辱国
元世祖封十八岁的安童为丞相
朱元璋容降将助己
朱元璋老少参用
唯才适用,有善必从
明成祖资贤重直
明宣宗慎用人才
清世宗任用贤守令
育才篇
伊尹义补太甲
楚王揽过大得人心
范武子教子
经堑长智,穆公育明视
齐灵公好男服
孔子与颜渊
孔子因材施教
韩献子与穆子育才
叔向恭贺韩起
晏子罢高缭
勾践委功育人
吴起爱兵如子育人才
上行下效
靖郭君与儿说
苏秦妻借机引苏秦
苏秦使计教张仪
齐王与稷下学宫
孟尝君顺势育才
燕昭王与乐毅
飞卫训练纪昌
薛谭学讴
汉武帝育弗陵
司马光单育刘器之
汉宣帝树楷模育才
刘秀诚恳待人育人才
曹操虽胜责己
曹操焚书安人心
胡质励将
孙权责己请张昭
孙权竭诚对吕蒙
孙权教吕蒙读书
孔明精心育蒋琬
老汉歪打正着育周处
拓跋嗣器重陆俊
苻坚育王猛兴国
隋文帝多元树楷
李渊平等奖军功
李世民教育太子
武后树直谏之楷
武则天大度育贤
王维苦心育韩干
顾况培育白居易
韩愈助贾岛
唐宣宗问政绩鼓励人才
郭进不杀军校
范仲淹助孙复
宋仁宗苦心炼良材
王安石抱病护贤才
王安石顺势教育苏东坡
金世宗建制树楷
金世宗身范育人
朱元璋以俭育后
刘南垣教训弟子
戚景通严以育子
康熙开设博学鸿词科
康熙自举贤才
穆彰阿培育曾国藩
张兆栋秉公护才
李更生跪董门
御人篇
纣王暴虐戮良臣,士卒阵前倒戈
君逸臣劳
给予不在多寡
管理者的胸怀
吸吮脓血为哪般
孟尝君沉浮不惊
要有严明的法制法规
不能忽视小人物
施惠于民得民心
魏齐滥施刑罚逼走良臣
驾驭好睿智的千里马
利用权力制造压力
把别人的权力送给别人
学会恰当的分工
奖励主动工作的人
让下属各负其责
推赤心送到人腹中
处事不公外宽内忌
法外有情
赏不逾时
曹操焚书稳军心
孙权忆兄遗嘱问公瑾
孙仲谋数伤敬美酒
治国无能暴虐有余
刘备故把阿斗摔马前
无辜笞将终遭殃
驭人无方,群贤毕至又奈何
与下属建立朋友式的关系
放宽政策收买人心
尽可能多地发动下属的力量
满足下属不同的心理需求
不痴不聋,不为家翁
不妨来些“小恩小惠”
唐庄宗出尔反尔失信用
李从珂骄兵不治失天下
赵匡胤的御人之术
学会容短护短
宽严相济
恩惠应该一点儿一点儿地赐予
宗泽救英雄
区别对待不同的人才
不忽木让相护相
忽必烈开责贪臣
俞大猷揽过自责
皇太极重奖萨木哈图激励将士
用威不如用恩
拾还状元一张牌
人才要重用,但更要驾驭
学会恰当的授权
编后记

『肆』 中国古代用人故事大观的基本信息

平装: 466页 开本: 16开 I

『伍』 唐太宗用人的故事

他深知,兼听则明,偏听则暗。明君兼 听,昏君偏信。这是大臣魏征跟他讲的。有一次,太宗虚心地问魏征,明君和昏君怎样才能区分开?魏征郑重地答道,国君之所以圣 明,是因为他能广泛地听取不同的意见;国君之所以昏庸,是因为他偏听偏信。说完这句话之后,他又举了历史上正反两方面的例子加 以论证。
他说,古代尧、舜是圣君,就是因为他们能广开言路,善于听取不同意见,小人就不能蒙蔽他。而像秦二世、梁武帝、隋炀帝 这些昏君,住在深宫之中,隔离朝臣,疏远百姓,听不到百姓的真正声音。直到天下崩溃、百姓背叛了,他们还冥蒙不知。采纳臣下的 建议,百姓的呼声就能够上达了。魏征的这些至理名言,深深地铭刻在唐太宗的心里。 从此,唐太宗便格外注意虚心纳谏。他不管 你是什么人,也不管你提意见的态度如何,只要你的意见是正确的,他都能虚心接受。这里有一个“回天之力”的真事。
当时,唐太宗 下令,要把洛阳破败了的乾元殿修饰一番,以备作为到外地巡视的行宫。对于皇帝来说,想要修理一下小小的行宫,本来是小事一桩。
可是,有一个小官张玄素,却上了一道奏折,痛陈此举不妥。他说,修了阿房宫,秦朝倒了;修了章华台,楚国散了;修了乾元 殿,隋朝垮了。这都是历史的教训。现在,我们唐朝百废待兴,国力哪里比得上当年的隋朝?陛下在国家的破烂摊子上,继续役使饱受 战乱之苦的百姓,耗费亿万钱财,大兴土木。陛下没有继承前代帝王的长处,继承的却是百代帝王的弊端。如果从这一点看,陛下的过 失远远超过了隋炀帝。 这是一道笔锋犀利、击中要害的奏折。 但是,小小的张玄素,竟敢把英明的君主唐太宗比作昏聩的暴君 隋炀帝,冒犯天威。这不是拿鸡蛋往石头上撞么?满朝文武都为他捏一把汗。人们都在观察唐太宗的反应。
假如不是唐太宗,而是别的 皇帝,看到这一大不敬的奏折,当即会雷霆震怒,不仅张玄素人头落地,而且会株连九族。但是,唐太宗就是唐太宗。他不仅没有怪罪 张玄素,反而下令召见他。此时的唐太宗想进一步地试一试张玄素的胆量,就直问道,卿说我不如隋炀帝,那么,和夏桀、商纣相 比,怎么样呢?要知道,夏朝的桀王和商朝的纣王,都是历史上臭名昭著的暴君。
唐太宗这样问,自有深意。不承想,这个张玄素却直 截了当地答道,如果陛下真的修了乾元殿,那就和夏桀、商纣一样昏乱。 听到这句答语,唐太宗不仅没有发怒,反而被深深地感动
了。他想,一个小官,敢于冒死直谏,为了什么,还不是为了他的江山社稷?因此,唐太宗收回了他的谕旨,停止重修乾元殿。并且表 扬了张玄素,同时赏给他500匹绢。对此事一直关注的魏征,听到了这个完满的结局,颇为感触地叹道,张公论事,有回天之力,这都 是因为是有高尚道德的君子说的话呀! 这个“回天之力”的真事,充分地说明了唐太宗的虚心纳谏。 唐太宗还有一个优点,就 是知错必改。
有一次,他得到了一只精美绝伦的鹞鹰。他一时忘记了魏征平时说的国君不可玩物丧志的话,就兴味十足地把鹞鹰放在臂 上,逗着玩。不料,巧遇老臣魏征。唐太宗一时情急,赶忙把鹞鹰藏在怀里。其实,魏征早已把一切看在眼里,却故作不知。走上前 去,特意讲起古代帝王追求逸乐之事,旁敲侧击帝王不可玩物丧志。唐太宗担心时间长了,鹞鹰闷死。但是,魏征说得没完没了,唐太 宗自知理亏,不敢打断。结果,鹞鹰还是闷死在怀中。
唐太宗知错必改,知人善任,且胸有大志。在民族政策上,他把少数民族和 汉族看成一家,对少数民族采取了安抚、和亲的正确政策。少数民族对唐太宗的政策措施,心悦诚服。唐太宗具有了很大的向心力, 他们纷纷来归,并尊称唐太宗为“天可汗”。唐太宗把文成公主嫁给了吐蕃王松赞干布。这是汉藏民族关系史上的一件大事。
作为嫁 妆,文成公主带去了大批珍宝、经典、医书、宝器、金银、金鞍、佩饰、锦缎、药品,还有食物、饮料、种子、树木,还有狮子、凤 凰,等等。文成公主带去的是中原地区的先进的文明。松赞干布对这桩婚事非常满意。他对唐太宗自称女婿,上表祝贺唐太宗远征的成 功。这次联姻加强了汉藏民族之间的团结,也促进了藏族经济的发展。 由于用人得当、政策对路、轻徭薄赋、宽刑轻法,使得唐太 宗时期的经济、政治、文化都得到了空前的发展。 唐太宗的贞观时期,政治清明,经济繁荣,社会稳定,文化昌盛,史称“贞观之治".

『陆』 关于“用人的重要性”古代著名故事

很多啊:
《曹刿论战》学过吧?曹刿的故事就不讲了,但他有句名言:夫战,勇回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答三而竭...
《邹忌讽齐王纳谏》这个你肯定学过的,因为齐王听取了邹忌纳谏的建议,最终使齐国成为春秋战国时期最强大的国家之一。
《马谡失街亭》故事不用说了

『柒』 中国古代用人故事大观的介绍

这是本富有东方式智慧的用人故事集,它汇集了中国古代明君们在识人、择才、任人、育才和御人方面的谋略,给予你用人哲理,指明先人们的用人艺术之精髓,告诉你如何掌握用人艺术的要领。

『捌』 中国历史上用人不计前嫌的名人故事

管仲、魏征,当然这里主要说是管仲

春秋战国时期,管仲曾经在齐桓公还没有即位之时射伤了他,但齐桓公最后还是邀请管仲来辅佐他成就了霸业,对他们来说,能成大者都有博大的胸怀,知人善用,对待有才之人能够不计前嫌。而管仲作为臣子,即使去辅佐之前的敌人,在其位谋其事,也尽心尽力,成就了齐桓公的霸业。

小编觉得管仲最大的优点就是自强不息,他没有因为童年的不幸就此颓废,反而博览缺书在政界上一展宏图,曾经三次求职失败,也没有打击他的信心,迎难而上。我们不难发现,在历史中能够成就霸业的君主背后都有一个智囊团,这需要君主能够信任忠臣,善于采纳良言,而忠臣也同样要在其位谋其事,二者互相配合好,才能获得最终的胜利,成就一番事业。

『玖』 古代重用人才并且成功的例子

1、文王用姜子牙

姜子牙72岁时,垂钓渭水之滨磻溪(今陕西宝鸡境内),借钓鱼的机会求见姬昌,姬昌在出外狩猎之前,占卜一卦,卦辞说:“所得猎物非龙非螭,非虎非熊;所得乃是成就霸王之业的辅臣。”

姬昌于是出猎,果然在渭河北岸遇到姜子牙,与姜子牙谈论后姬昌大喜,认为姜太公是个奇才,说:“自从我国先君太公就说:‘定有圣人来周,周会因此兴旺。’说的就是您吧?我们太公盼望您已经很久了。”

因此称姜子牙为“太公望”,二人一同乘车而归,尊为太师。

姜子牙辅佐武王伐纣建立了周朝, 是齐国的缔造者,周文王倾商,武王克纣的首席智囊、最高军事统帅与西周的开国元勋,齐文化的创始人,亦是中国古代的一位影响久远的杰出的韬略家、军事家与政治家。

2、秦孝公用商鞅

秦孝公重用卫鞅(即商鞅)实行变法,奖励耕战,并迁都咸阳(今陕西咸阳东北),建立县制行政,开阡陌,在加强中央集权的同时,不断增进农业生产。

对外,秦与楚和亲,与韩订约,联齐、赵攻魏国都城安邑(今山西夏县西北),拓地至洛水以东,自此国力日强,为秦统一中国奠定了基础。

3、齐桓公用管仲

齐桓公任管仲为相,推行改革,实行军政合一和兵民合一的制度,使齐国逐渐强盛。齐桓公于前681年在北杏同宋、陈、蔡、邾四国诸侯会见,是为平定宋国的动乱。

后宋国违背盟约,齐桓公便以周天子的名义率几国诸侯伐宋,迫使宋国求和,此即为“九合诸侯”的第一次。

前679年,各诸侯与齐桓公在鄄(juàn)地盟会,齐桓公从此成为天下诸侯的霸主。此外,齐桓公还灭了谭、遂、鄣等小国。

当时中原华夏诸侯苦于戎狄等游牧部落的攻击,于是齐桓公打出“尊王攘夷”的旗号,九合诸侯,北击山戎,南伐楚国,成为中原第一个霸主,受到周天子赏赐。

4、秦穆公用百里奚

秦穆公继位后任用百里奚为相国,百里奚在主持秦国国政期间,百里奚“谋无不当,举必有功”,辅佐秦穆公倡导文明教化,实行“重施于民”的政策,让人民得到更多的好处,并内修国政,外图霸业,开地千里,称霸西戎,统一了今甘肃、宁夏等地区,开始了秦国的崛起。

这一时期,秦孝公称之为“甚光美”的时代。史载百里奚“三置晋国之君”,“救荆州之祸”,“发教封内,而巴人致贡;施德诸侯,而八戎来服”,使秦穆公成为春秋五霸之一,为秦国最终统一中国奠定了牢固基础。

5、楚庄王用孙叔敖

楚庄王任用孙叔敖为令尹,重视社会生产,发展经济,充实国力。孙叔敖辅佐楚庄王施教导民,宽刑缓政,发展经济,政绩赫然,主张以民为本,止戈休武,休养生息,使农商并举,文化繁荣,使出过国力大增。

楚国在楚庄王十七年(前597年)的邲之战中大获全胜。使楚国的声威大振,国势日强,而晋国在中小国中威信下降,失去了支配他们的能力。

不久,楚庄王灭掉了萧国,又连续三年攻伐宋国,迫使宋国向楚求和。楚庄王饮马黄河,问鼎中原,实现了自己称霸的愿望。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孙叔敖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百里奚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秦孝公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齐桓公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姜子牙

热点内容
古代励志的名言 发布:2021-03-16 21:50:46 浏览:209
形容儿孙绕膝的诗句 发布:2021-03-16 21:49:35 浏览:878
席慕蓉赏析印记 发布:2021-03-16 21:48:26 浏览:311
权力很大含有手的成语 发布:2021-03-16 21:48:22 浏览:584
能听的儿童故事 发布:2021-03-16 21:48:15 浏览:285
关于足球的诗歌词句 发布:2021-03-16 21:47:40 浏览:870
拖拉机的古诗 发布:2021-03-16 21:42:53 浏览:571
亮甜的诗句 发布:2021-03-16 21:42:00 浏览:831
广东话生日快乐祝福语 发布:2021-03-16 21:38:55 浏览:409
嘘的短句 发布:2021-03-16 21:38:07 浏览: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