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故事大全 » 陈世美的故事

陈世美的故事

发布时间: 2020-12-18 22:45:55

① 陈世美是哪个朝代的人,关于他的故事是否真实

1、陈世美的形象最早出自明代小说《增像包龙图判百家公案》,在清代古典名著《三侠五义》的续书《续七侠五义》中陈世美故事得以完善定版,并影响传统戏曲《秦香莲》(又名《铡美案》)。

2、关于他的故事是虚构的。

陈世美家境贫寒,与妻子秦香莲(湖广均州人氏,今湖北丹江口人)恩爱和谐。十年苦读,陈世美进京赶考,中状元后被宋仁宗招为驸马。秦香莲久无陈世美音讯,携子上京寻夫,但陈世美不肯与其相认,并派韩祺半夜追杀。

韩祺不忍下手只好自尽以求义,秦香莲反被误为凶手入狱。在陈世美的授意下,秦香莲被发配边疆,半途中官差奉命杀她,幸为展昭所救。包拯欲治陈世美之罪却苦无实证。陈世美假意接秦香莲回驸马府,又以二子逼迫秦香莲在休书上盖印。

展昭至陈世美家乡寻得人证祺朋家夫妇,途中祺大娘死于杀手刀下,包拯找得人证物证,欲定驸马之罪,公主与太后皆赶至阻挡,但包拯终不让步将陈世美送上龙头铡。

(1)陈世美的故事扩展阅读:

关于陈世美历史原型的传言

不少人经过“考证”,说陈世美其实是清朝顺治年间的进士陈年谷(号熟美),是被冤枉的,还说陈年谷的两位同学报复诬陷,把陈熟美编成了戏曲中的陈世美。说来也巧,陈熟美和剧中的陈世美都是“均州人氏”。

在清朝之前的明朝,万历年间有一位自称钱塘散人的安遇时,留下了一本书叫《包公案百家公案》,那时的书里第26回《秦氏还魂配世美》就有了均州人陈世美中状元不认妻子儿女的故事,和豫剧《包青天》剧情的前半截极为相似。

② 包青天与陈世美的故事是什么,讲一讲

陈世美在高中状元后抛弃了结发妻子秦香莲和一双儿女,娶了公主做了驸马。秦香专莲失去丈夫,没有了生属活依靠,便上京寻夫,找到了已是驸马的陈世美,无奈利欲熏心的陈世美不愿放弃高官厚禄,竟痛下杀手要灭口,企图隐藏曾经娶亲生子的事实,于是秦香莲就将他告到开封府,包大人不畏强权,御猫勇擒驸马,终将驸马送到了龙头铡下。
呵呵 希望我的回答对你有帮助

③ 陈世美的故事有哪些

清代官员陈世美,据传为戏剧《铡美案》中陈世美的原型。
传统戏剧中的陈世美,自报家门是“湖广均州人氏”。据《均州志·进士篇》记载:“顺治十二年,乙未科史大成榜,陈年谷,官贵州思石道兼按察司副使布政司参政。”又据《湖北历史人物辞典》(湖北人民出版社1984年出版)记载:陈世美,清代官员。原名年谷,又名熟美,均州(即湖北均县,现丹江口市)人,出身于仕官之家。清初游学北京,顺治八年(1651年)辛卯科进士。初任河北某地知县,后因得康熙赏识,升为贵州分守思仁府兼石道按察使,兼布政使参政。
事迹
在贵州为官时,同乡同学来投,谋取官职,他多次接待,并劝以刻苦攻读以求仕进。后因来投者日多,难于应付,乃嘱总管家一律谢绝。家住均州城郊秦家坡的同窗胡梦蝶,昔日与他进京赴考时,曾以钱财相助,因遭总管家回绝,顿生报复之心,遂将社会上一些升官发财、忘恩负义而抛妻灭子之事,捏在一起,加在他身上,编成戏剧《秦香莲》,在陕西、河南等地演出。相传清末一河南剧团到均州演出此戏时,陈的一个后人看了,气得当场吐血,陈世美第八代孙还组织家族众人,当场砸了该剧团衣箱,并殴打演员死伤数人,演出被迫停止。
世人看法
一般地方和一般人看此戏并不把它当真,可是在丹江口市(原均州),陈姓居民一向认真对待此事,说这个戏冤枉了好人,因而愤愤不平,不许在均县上演陈世美的戏。自1980年以来,湖北省民间文艺研究会全面开展民间文学搜集整理工作,当地民众为陈世美鸣冤叫屈,并逐渐用文字发表出来。关于陈世美的冤情便在海内外传播开来,引起越来越多的民间文艺学者和有关部门的研究和重视。
世人疑问
丹江口市的童德伦老人为解开陈世美之谜,花费了数十年心血,他认为:陈世美在历史上实确有其人,当地民间传说和1992年在丹江口市发现的有关陈世美的碑文记载,陈世美都是为官清廉、刚直不阿、体察民情的清官。那些强加在他身上的所谓嫌贫爱富、杀妻灭子之事,乃系嫉贤妒能之辈所为。因此,均县有“北门街不唱陈世美,秦家楼不唱秦香莲”的俗话。
清代陈世美怎么会被宋朝的包公铡了呢?二百年来,《铡美案》虽然在世上演唱,使陈世美臭名昭著,但从现在搜集的大量素材来看,《铡美案》确属戏剧舞台上的历史“冤案”。
传言
据传,清朝某年正月十六,有一个戏班子演《秦香莲抱琵琶》,看戏的人格外多,他们嫌戏文太短了,唱不到半天,不肯散去。掌班的没办法,只好在正戏前头加个《陈州放粮》的短戏。
戏唱到中午,陈世美的家将韩琪受命追杀秦香莲,又放走秦香莲,韩琪自刎,秦香莲拉着儿女倒在血泊中……又是到此煞戏了。看戏的不肯走,大家齐声吼:“杀了陈世美!”砖头瓦块齐向戏台上打来。掌班的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一样,团团乱转,不敢在前台露头,赶紧溜到后台。这时,唱《陈州放粮》的“包公”还未下装,他问:“台下怎么啦?出了什么事?”掌班的一见“包公”,忽然灵机一动,计上心来,推着他说:“快,快到前台接着往下唱。”
“包公”说:“你急糊涂啦!我在宋朝,陈世美在清朝,相隔几百年,咋能同台唱戏?”“哎呀,事到这般时候,管他同朝不同朝呢!”掌班的说,“陈世美那么大的驸马官,谁敢杀他?只有你‘包黑子’铁面无私可以把他铡了,给老百姓出出气,就算煞戏了。”
黑脸包公只得重新整衣,带着王朝、马汉、张龙、赵虎一班人马上场了。唱到他将陈世美一铡,台下欢呼起来。从那以后,小戏《秦香莲抱琵琶》就变成大戏《铡美案》了。

④ 铡美案主要内容 要求详细

京剧 宋朝年间,秦香莲的丈夫陈士美进京赴考,一去三年,杏无音讯。值年大荒,公婆相继饿死,香莲葬了双亲,携领一对儿女远涉千里进京寻找丈夫。在京城的旅馆里,秦香莲惊闻丈夫早已中了状元,当了驸马,便闯入驸马府。

香莲见到陈士美,诉说当初陈士美如何许下诺言:有福同享,有难同当,夫妻恩爱,地久天长。可是陈士美为贪图自己的荣华富贵,狠心抛弃贤妻,甚至把香莲撵了出去。秦香莲悲愤交加,正巧当朝丞相王延龄路过,香莲拦轿喊冤。王丞相闻此冤情,仗义相助。

次日,正值陈士美的生日,王丞相让香莲借机扮作卖唱女,用家乡曲调编些歌词,用以感动陈士美。香莲在堂前,弹奏一曲琵琶词,哀惋凄侧,铁石心肠也为之落泪,但禽兽不如的陈士美,听罢不仅无动于衷,反而要打香莲。

王丞相见情不足以说服陈士美,便把自己的折扇交给香莲,支持她到开封府告状。香莲母子三人前往开封府途中,露宿一处野庙,陈士美派武官韩琪跟踪追至,举刀便要将香莲母子三口杀之灭口。香莲惊问,素不相识何仇何怨,她泣不成声哭诉自己的不幸遭遇。

韩琪听罢十分同情,让香莲母子快些离开。但韩琪因无法交差,便自刎而死。香莲惊见,悲愤至极,收起沾满鲜血的钢刀,直奔开封府告状。包拯接到状纸,便派武官王朝去传请陈士美,陈士美不请自来,反告王朝杀了韩琪。包拯传秦香莲出庭作证,陈士美拔剑刺向香莲,包拯见人证物证俱在,便将陈士美押人大牢。

事后,公主和国太怒气冲冲地来到开封府要人。公堂上,国太对香莲施加压力,夺走她的儿女。香莲誓不屈服,击鼓鸣冤。包拯左右为难,说:“这是纹银300两,拿回家去度饥寒,教子南学把书念,千万你读书莫做官,你爹爹倒把这高官做,害得你一家不团圆。”

说罢拿出300两纹银,劝香莲另谋生路。香莲气愤地唱出:“香莲下堂泪不干,300两银子把丈夫换,从今后我屈死也不喊冤,人言包拯是铁面,却原来是官官相护有牵连。”

包拯听罢,猛然摘下乌纱帽,毅然决定将贪恋荣华富贵、杀妻灭子的陈士美,判以死刑,当场开铡。包拯怒斩陈士美,使正义得以伸张,香莲得到伸冤,陈士美也得到应有的下场。

(4)陈世美的故事扩展阅读:

现代的铡美案和包公百家公案的区别如下:

1、包公案里陈世美没有做驸马。

2、秦氏不叫秦香莲。

3、陈世美“久贪爵禄,不念妻子”两年未回家,秦氏带两个孩子寻夫,在陈世美过寿的时候扮作弹唱女子在其同僚面前为其献琵琶曲,陈羞脸难藏散席后把秦氏抓来棒打一番赶出城去,觉得秦氏行为“羞杀陈门概族人”

派骠骑将军赵伯纯赶到白虎山下一剑杀之,要接瑛哥、东妹回府,两个孩子不回。铡美案里是韩琪追杀秦香莲母子至破庙,见秦香莲母子可怜不忍杀害又无法交差自杀。

4、神仙觉得秦氏死的冤,唤土地判官看管秦氏尸首,不可损坏。化作法师黄道空教给瑛哥、东妹武艺。后闹海盗的时候天子张榜寻贤,瑛哥、东妹平海盗被封官。封瑛哥为中军都督,封东妹为右军先锋夫人,封母亲秦氏为镇国老夫人,父陈世美为镇国公。

兄妹去白虎山敕葬母亲的时候,秦氏还魂要报当年被杀之仇,告到包大人台下。包大人怒,拟决世美罪名禀报天子,即差张千、李万去拿陈世美、赵伯纯到庭鞫问、拷打一番。世美俯首无语,一直实招。拯拟世美配辽东军,赵伯纯配云南军。铡美案里是秦香莲到开封府状告当朝驸马杀妻灭子,被龙头铡所铡。

⑤ 陈世美的故事

人,演出被迫停止。世人看法一般地方和一般人看此戏并不把它当真,可是在丹江口市(原均州),陈姓居民一向认真对待此事,说这个戏冤枉了好人,因而愤愤不平,不许在均县上演陈世美的戏。自1980年以来,湖北省民间文艺研究会全面开展民间文学搜集整理工作,当地民众为陈世美鸣冤叫屈,并逐渐用文字发表出来。关于陈世美的冤情便在海内外传播开来,引起越来越多的民间文艺学者和有关部门的研究和重视。世人疑问丹江口市的童德伦老人为解开陈世美之谜,花费了数十年心血,他认为:陈世美在历史上实确有其人,当地民间传说和1992年在丹江口市发现的有关陈世美的碑文记载,陈世美都是为官清廉、刚直不阿、体察民情的清官。那些强加在他身上的所谓嫌贫爱富、杀妻灭子之事,乃系嫉贤妒能之辈所为。因此,均县有“北门街不唱陈世美,秦家楼不唱秦香莲”的俗话。清代陈世美怎么会被宋朝的包公铡了呢?二百年来,《铡美案》虽然在世上演唱,使陈世美臭名昭著,但从现在搜集的大量素材来看,《铡美案》确属戏剧舞台上的历史“冤案”。传言据传,清朝某年正月十六,有一个戏班子演《秦香莲抱琵琶》,看戏的人格外多,他们嫌戏文太短了,唱不到半天,不肯散去。掌班的没办法,只好在正戏前头加个《陈州放粮》的短戏。戏唱到中午,陈世美的家将韩琪受命追杀秦香莲,又放走秦香莲,韩琪自刎,秦香莲拉着儿女倒在血泊中……又是到此煞戏了。看戏的不肯走,大家齐声吼:“杀了陈世美!”砖头瓦块齐向戏台上打来。掌班的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一样,团团乱转,不敢在前台露头,赶紧溜到后台。这时,唱《陈州放粮》的“包公”还未下装,他问:“台下怎么啦?出了什么事?”掌班的一见“包公”,忽然灵机一动,计上心来,推着他说:“快,快到前台接着往下唱。”“包公”说:“你急糊涂啦!我在宋朝,陈世美在清朝,相隔几百年,咋能同台唱戏?”“哎呀,事到这般时候,管他同朝不同朝呢!”掌班的说,“陈世美那么大的驸马官,谁敢杀他?只有你‘包黑子’铁面无私可以把他铡了,给老百姓出出气,就算煞戏了。”黑脸包公只得重新整衣,带着王朝、马汉、张龙、赵虎一班人马上场了。唱到他将陈世美一铡,台下欢呼起来。从那以后,小戏《秦香莲抱琵琶》就变成大戏《铡美案》了。

⑥ 的故事跟陈世美的故事很像,为什么薛平贵和陈世美的

这个问题问得好。明明两本小说的男主做了类似的事,为什么一个被褒一个被贬呢? 这就关系到了小说的创作年代和小说的受众。
王宝钏和薛平贵的故事创作年代由来已久,王宝钏本身就是一个不真实的、没有血肉的、按封建礼教捏造出来的人物形象。因为抛了个绣球,就与父亲翻脸,宁愿死也要嫁这个陌生人薛平贵,这倒也罢了,算它存在着“隐喻”意味;最不可理喻的是,足足等了十八年,等来的却是一场羞辱,调戏,考验,明明是不相信她能够清清白白地“守”得住这漫长岁月。王宝钏不是个活生生的人,而是一块石头,一块“望夫石”,中国的男性中心社会所需要的一个文化符号。 猜测古代都是一些穷书生在看小说,于是整天YY,美丽,善良,富有,聪慧,专一,温柔的公主千金甚至仙女啊···为了穷书生,穷农民,穷奴隶死去活来,视高富帅如粪土。什么牛郎织女,西厢记,董永和七仙女,牡丹亭······这与现代的一些小说,韩剧中高富帅的男主人公放着一票富家千金,白富美不要,却偏偏对丑小鸭般没什么出彩的女主爱得死去活来何其相像~都没什么逻辑,但偏偏有受众。
至于陈世美就是冤假错案了。。陈世美确有其人,清代人,但是人家是忠臣,清官,人家夫妻感情好得很。陈是湖北人,有个老同学想找他开个后门,但被陈拒绝了,于是这个老同学阴险的写了陈世美抛妻弃子的戏,还到处演,这样一传十,十传百,硬是把个好人污蔑成了个历史罪人,真冤。 据说清末一河南剧团到均州演出此戏时,陈的一个后人看了,气得当场吐血,陈世美第八代孙还组织家族众人,当场砸了该剧团衣箱,并殴打演员死伤数人,演出被迫停止。就这一句话,人家有意去抹黑他,还能让他风评好的了?当然他在戏里就是个渣渣,不过要不是这样他又怎么能留名千古呢。

⑦ 历史+陈世美的真相。我要真实的,不能是野史

陈世美在中国是负心男人的代名词,因在中国戏剧中的大量表现而使陈世美故事在中国广泛流传。中国史书中
传统戏剧中的陈世美,自报家门是「湖广人氏」。据《均州志·进士篇》记载:「顺治十二年,乙未科史大成榜,陈年谷,官贵州思石道兼按察司副使布政司参政。」又据《湖北历史人物辞典》(湖北人民出版社1984年出版)记载:陈世美,清代官员。原名年谷,又名熟美,均州(即湖北均县,现丹江口市)人,出身于仕官之家。清初游学北京,顺治八年(1651年)辛卯科进士。初任河北某地知县,后因得康熙赏识,升为贵州分守思仁府兼石道按察使,兼布政使参政。

在贵州为官时,同乡同学来投,谋取官职,他多次接待,并劝以刻苦攻读以求仕进。后因来投者日多,难于应付,乃嘱总管家一律谢绝。家住均州城郊秦家坡的同窗胡梦蝶,昔日与他进京赴考时,曾以钱财相助,因遭总管家回绝,顿生报复之心,遂将社会上一些升官发财、忘恩负义而抛妻灭子之事,捏在一起,加在他身上,编成戏剧《秦香莲》,在陕西、河南等地演出。相传清末一河南剧团到均州演出此戏时,陈的一个后人看了,气得当场吐血,陈世美第八代孙还组织家族众人,当场砸了该剧团衣箱,并殴打演员死伤数人,演出被迫停止。

一般地方和一般人看此戏并不把它当真,可是在丹江口市(原均州),陈姓居民一向认真对待此事,说这个戏冤枉了好人,因而愤愤不平,不许在均县上演陈世美的戏。自1980年以来,湖北省民间文艺研究会全面开展民间文学搜集整理工作,当地民众为陈世美鸣冤叫屈,并逐渐用文字发表出来。关于陈世美的冤情便在海内外传播开来,引起越来越多的民间文艺学者和有关部门的研究和重视。

丹江口市的童德伦老人为解开陈世美之谜,花费了数十年心血,他认为:陈世美在历史上实确有其人,当地民间传说和1992年在丹江口市发现的有关陈世美的碑文记载,陈世美都是为官清廉、刚直不阿、体察民情的清官。那些强加在他身上的所谓嫌贫爱富、杀妻灭子之事,乃系嫉贤妒能之辈所为。因此,均县有「北门街不唱陈世美,秦家楼不唱秦香莲」的俗话。

⑧ 陈世美的故事是真实的吗

陈世美的故事不是真实的。陈世美是小说中杜撰出来的人物。

陈世美的形象最早出自明代小说《增像包龙图判百家公案》,在清代古典名著《三侠五义》的续书《续七侠五义》中陈世美故事得以完善定版。

并影响传统戏曲《秦香莲》(又名《铡美案》)。陈世美在剧中是忘恩负义、抛妻弃子的反面人物,最后被包拯所斩,也因此在后世成为负心人的代名词。

丹江口市的童德伦老人为解开陈世美之谜,花费了数十年心血,他认为:陈世美在历史上实确有其人,当地民间传说和1992年在丹江口市发现的有关陈世美的碑文记载。

陈世美都是为官清廉、刚直不阿、体察民情的清官。那些强加在他身上的所谓嫌贫爱富、杀妻灭子之事,乃系嫉贤妒能之辈所为。因此,均县有“北门街不唱陈世美,秦家楼不唱秦香莲”的俗话。

(8)陈世美的故事扩展阅读:

根据童德伦的考证,这出戏是这样编成的:清顺治十五年,陈熟美的同窗好友仇梦麟与胡梦蝶从均州到京都找陈熟美求官,被陈熟美讲明道理后婉言拒绝。

仇、胡二人大为不满,认为陈熟美在求学期间他们曾接济过他,但是他仕途已就,反而忘恩负义,不念旧情。怀恨而归的仇梦麟和胡梦蝶走到河南南阳,正遇上当地上演曲剧《琵琶记》。

二人看到戏中所演正是忘恩负义之事,于是计上心来。他们不惜花费银两,请戏班子按自己的意愿,把《琵琶记》的情节加以改造。

把戏中忘恩负义的男主人公换成了他们怨恨的陈熟美,编造了一出他们认为赛过《琵琶记》的新戏。戏的内容不多,只是把名字换了一下,为掩人耳目,他们不敢用真名。

而是把陈熟美变成了陈世美,还把陈世美说成了驸马。改编后的《琵琶记》在河南、陕西、湖北一带的演出,引起了观众的同情和共鸣。

根据观众的愿望,《琵琶记》后来又被改编成陈世美让包青天给铡了。于是清代的事也就“演绎”到了宋代,戏名也变成了《铡美案》。

作为戏剧中的另一个主人公陈世美的妻子秦香莲,童德伦先生认为,秦香莲和陈世美都是戏剧人物,是艺术形象。她的生活原型真名叫秦馨莲,是均州六里坪秦家楼人氏。

她是陈熟美的第二个妻子。夫妻相敬如宾,白头偕老。根本没有戏剧中所编的那些情节,编戏人为了掩人耳目,把秦馨莲改成秦香莲。

《丹江口文史资料》由湖北省丹江口市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编写。在这部文史资料的第一辑里,一篇题名《陈世美其人其事》的文章对陈年谷同窗学友编戏辱骂嘲弄之事。

也作了充分考证,主要事实与童德伦所述完全一致。陈年谷的第十代孙陈吉棋生活在武汉。78岁的陈吉棋说:“小的时候我见过我家的神龛上供奉的祖宗牌位,有陈一奇、陈年谷。

那时父亲说,我祖父年轻的时候,河南有个剧团到我们县上来演《铡美案》,祖父四兄弟邀约了些亲朋好友,到剧场砸了戏箱,打了演员,把剧团撵出了均县,这出戏在我们县再没有演出过。”

⑨ 有谁可以告诉我陈世美的故事

陈世美的故事,家喻户晓。戏剧中的陈世美是个不折不扣的坏男人,但现实生活中的陈世美不仅是一个好丈夫,还是一个为政清廉的好官。只因为官期间得罪了人,才被恶意丑化。所以,《铡美案》的故事情节纯属虚构。
人物原型
明末清初的一位清官
《铡美案》又名《秦香莲》,是部群戏,在介绍剧情时一定要交代它的考据,因为这是一出绝对的编出来的戏。今天,“陈世美”几乎成了忘恩负义的代名词,但历史上的陈世美非但不是坏人,还是一名廉政的清官,而且是明末清初的人,根本不是宋朝人,所以这部分内容一定要交代清楚。
陈世美原名陈年谷,号熟美,均州人,生于明代天启五年,清顺治八年考取举人,顺治十二年考取进士,后被任命为直隶饶阳知县。任期满三年后,吏部考核其政绩最优,升任刑部主政、郎中。由于政绩突出,陈年谷屡受顺治皇帝重用,被封为贵州省思石道按察司副使兼布政司参政。康熙十年后,陈年谷升任户部郎中、侍郎,康熙二十三年携妻告老还乡。陈年谷不仅在官场上一帆风顺,其道德品质也没有什么污点,更没有做出贪图富贵,杀妻灭子之事。

故事由来

好男人遭到恶意丑化

陈年谷之所以被丑化,是因为清顺治十五年,他的同窗好友仇梦麟、胡梦蝶从均州到京城找陈年谷求官,陈年谷对他们讲明道理后婉言拒绝。仇、胡大为不满,认为陈年谷在求学期间,他们曾接济过他,现在他仕途已就,反而忘恩负义,不念旧情。二人怀恨而归,途中,在河南南阳遇上当地上演曲剧《琵琶记》。二人看到戏中所演的正是忘恩负义之事,于是计上心来。他们不惜花费银两,请戏班子按自己的意愿,把《琵琶记》的情节加以改造,把戏中忘恩负义的男主人公蔡伯喈换成了他们怨恨的陈年谷,编造了一出他们认为赛过《琵琶记》的新戏,所以《铡美案》也叫《赛琵琶》。
秦香莲的生活原型名叫秦馨莲,是均州六里坪秦家楼人。她是陈年谷的第二任妻子。夫妻相敬如宾,白头偕老。根本没有戏剧中所编的那些情节,编戏人为了掩人耳目,把秦馨莲改成秦香莲,把陈年谷化名陈世美,并把事件发生的时间改为宋朝,由此也为铁面无私的包公添加了一项本不属于他的“政绩”。

热点内容
古代励志的名言 发布:2021-03-16 21:50:46 浏览:209
形容儿孙绕膝的诗句 发布:2021-03-16 21:49:35 浏览:878
席慕蓉赏析印记 发布:2021-03-16 21:48:26 浏览:311
权力很大含有手的成语 发布:2021-03-16 21:48:22 浏览:584
能听的儿童故事 发布:2021-03-16 21:48:15 浏览:285
关于足球的诗歌词句 发布:2021-03-16 21:47:40 浏览:870
拖拉机的古诗 发布:2021-03-16 21:42:53 浏览:571
亮甜的诗句 发布:2021-03-16 21:42:00 浏览:831
广东话生日快乐祝福语 发布:2021-03-16 21:38:55 浏览:409
嘘的短句 发布:2021-03-16 21:38:07 浏览:816